期刊文献+
共找到128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加味阳和汤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对轻中度慢性持续期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疗效
1
作者 王钰 张惠勇 +7 位作者 陈林锦 张正易 李翠 崔洁 苏奔 柏萍 马子风 鹿振辉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1-86,共6页
目的探讨加味阳和汤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对轻中度慢性持续期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11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9例,对照组给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加味阳和汤,疗程4周。检... 目的探讨加味阳和汤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对轻中度慢性持续期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11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9例,对照组给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加味阳和汤,疗程4周。检测临床疗效、ACT评分、支气管哮喘控制率、肺功能指标(FEV1、PEF、FEV1%、PEF%)、炎症指标(EOS、EOS%、FeNO)、中医证候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支气管哮喘控制率、ACT评分、PEF升高(P<0.05),中医证候评分降低(P<0.05),以观察组更明显(P<0.05);观察组FEV1、FEV1%、PEF%升高(P<0.05),其中FEV1、PEF%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炎症指标降低(P<0.05),其中FeNO低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阳和汤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可安全有效地缓解轻中度慢性持续期支气管哮喘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肺功能和气道炎症反应,提高支气管哮喘控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阳和汤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 轻中度支气管哮喘 慢性持续期 肺功能 气道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实验验证探讨黄芩苷治疗放射性肺损伤的作用机制
2
作者 邓傲竹 张惠勇 +4 位作者 张少言 申慧敏 黄星 鹿振辉 王蕾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5年第1期118-125,共8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实验验证,探讨黄芩苷治疗放射性肺损伤(Radiation-induced lung injury,RILI)的潜在靶点和作用机制。方法通过PharmMapper、OMIM及GeneCards数据库分析黄芩苷治疗放射性肺损伤的核心作用靶点,基于STRING数据库和Cyt...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实验验证,探讨黄芩苷治疗放射性肺损伤(Radiation-induced lung injury,RILI)的潜在靶点和作用机制。方法通过PharmMapper、OMIM及GeneCards数据库分析黄芩苷治疗放射性肺损伤的核心作用靶点,基于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软件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并通过GO富集和KEGG通路分析黄芩苷治疗放射性肺损伤的具体机制。通过构建RILI小鼠模型和细胞模型,验证黄芩苷对细胞增殖、炎症因子水平及关键靶点表达的影响。结果共获得黄芩苷作用靶点287个,放射性肺损伤靶点1219个,黄芩苷-放射性肺损伤的共同靶点93个,涉及癌症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等关键信号通路。体内实验结果显示,黄芩苷能显著改善小鼠肺组织病理炎症情况,抑制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 beta,IL-1β)、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TGF-β)的mRNA表达(P<0.05)。体外实验结果显示,黄芩苷能够对BEAS-2B细胞起保护作用,显著下调AKT1、PI3K、MAPK1、EGFR、HRAS的mRNA表达(P<0.05),降低AKT通路蛋白的表达(P<0.05),减少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产生(P<0.05)。结论黄芩苷可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和ROS的产生来减轻放射性肺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苷 放射性肺损伤 网络药理学 信号通路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干预对巨大胸腺瘤患者术后并发肌无力危象的预防效果
3
作者 鹿振辉 盖恬恬 +3 位作者 韩遵海 石颖 侯世峰 赵海颖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9期1384-1386,1390,共4页
目的探讨系统干预对巨大胸腺瘤患者术后并发肌无力危象的预防效果。方法抽选2020年1月至2022年3月行手术治疗且符合纳入标准的巨大胸腺瘤患者64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干预,观察组予以系统干预,比... 目的探讨系统干预对巨大胸腺瘤患者术后并发肌无力危象的预防效果。方法抽选2020年1月至2022年3月行手术治疗且符合纳入标准的巨大胸腺瘤患者64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干预,观察组予以系统干预,比较2组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呼吸机使用时间、入住ICU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总遵医率为84.38%,观察组总遵医率为93.75%,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肌无力危象发生率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满意度93.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巨大胸腺瘤患者实施系统干预,能够加强预防术后肌无力危象及相关并发症发生,改善患者多项临床指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大胸腺瘤 肌无力危象 系统干预 遵医率 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进中医院肺病学科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4
作者 鹿振辉 《基层中医药》 2024年第2期88-91,共4页
近几十年来,中医肺病学科建设在取得极大进展的同时,也面临诸多难点问题,距形成一门规范、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学科体系仍任重而道远。笔者所在团队从事中医肺病医、教、研工作已六十余年,为中医肺病学科建设做出许多积极探索。本文从传... 近几十年来,中医肺病学科建设在取得极大进展的同时,也面临诸多难点问题,距形成一门规范、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学科体系仍任重而道远。笔者所在团队从事中医肺病医、教、研工作已六十余年,为中医肺病学科建设做出许多积极探索。本文从传承守正、强调疗效、科研创新、衷中参西、医教协同、医德医风建设六个方面探讨中医肺病学科的建设发展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肺病学科 传承创新 医学教育 中医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和实验验证探讨白虎汤治疗急性肺损伤作用机制 被引量:4
5
作者 胡转楠 陈佳骏 +4 位作者 吴显伟 周伟 邱磊 张少言 鹿振辉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3期19-25,共7页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技术探讨白虎汤治疗急性肺损伤的作用机制,并进行实验验证。方法 通过TCMSP、BATMAN-TCM数据库检索白虎汤的药物活性成分和靶点,通过GeneCards、NCBI、OMIM数据库检索急性肺损伤相关靶点,通过蛋白相互作...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技术探讨白虎汤治疗急性肺损伤的作用机制,并进行实验验证。方法 通过TCMSP、BATMAN-TCM数据库检索白虎汤的药物活性成分和靶点,通过GeneCards、NCBI、OMIM数据库检索急性肺损伤相关靶点,通过蛋白相互作用网络构建及GO、KEGG通路富集分析确定白虎汤治疗急性肺损伤的重要信号通路,对主要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蛋白进行分子对接,通过动物实验观察白虎汤对急性肺损伤致死模型小鼠生存率及炎症因子含量的影响。结果 筛选得到白虎汤与急性肺损伤共同靶点211个,筛选出槲皮素、山柰酚、豆甾醇等主要活性成分。KEGG通路富集分析表明,白虎汤通过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NOD样受体信号通路、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和MAPK信号通路等多种信号通路发挥其治疗急性肺损伤的药理作用。分子对接结果显示,白虎汤有效成分与MAPK14、STAT3、JUN、MAPK1、MAPK3、FOS、RELA有很好的结合能力。动物实验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白虎汤组小鼠生存率显著升高,肺组织病理损伤程度减轻,血清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含量明显降低(P<0.05)。结论 白虎汤可通过减轻肺组织病理损伤和减少炎症因子释放有效治疗急性肺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虎汤 急性肺损伤 网络药理学 实验验证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在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中的潜在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4
6
作者 陈佳骏 邱磊 +3 位作者 王蕾 张彤 鹿振辉 黄星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4-210,共7页
肺癌是死亡率最高的癌症之一,非小细胞肺癌(NSCLC)占肺癌病例的85%,通常在晚期才被诊断出来且预后较差,由于缺乏有效的分子靶标,目前临床治愈率低,复发率高。近年来研究发现,中药活性成分及中药复方可以通过多途径、多靶点抑制NSCLC发展... 肺癌是死亡率最高的癌症之一,非小细胞肺癌(NSCLC)占肺癌病例的85%,通常在晚期才被诊断出来且预后较差,由于缺乏有效的分子靶标,目前临床治愈率低,复发率高。近年来研究发现,中药活性成分及中药复方可以通过多途径、多靶点抑制NSCLC发展,有效降低其转移率和复发率,改善治疗副反应,弥补耐药方面的不足。本文就中药活性成分单体以及中药复方在抑制NSCLC发展、改善化疗和放疗疗效、减轻治疗副作用、逆转多药耐药作用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中药抗NSCLC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非小细胞肺癌(NSCLC)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3例耐多药肺结核并发肺毁损的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樊雅欣 张惠勇 +5 位作者 张少言 张顺先 李翠 吴定中 鹿振辉 邱磊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9期1-7,共7页
目的分析耐多药肺结核并发肺毁损的临床特征,为结核性毁损肺的诊治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方法,选取从2013年1月—2017年12月来自15个省18家医院确诊的耐多药肺结核患者662例。其中,并发肺毁损患者73例(肺毁损组),... 目的分析耐多药肺结核并发肺毁损的临床特征,为结核性毁损肺的诊治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方法,选取从2013年1月—2017年12月来自15个省18家医院确诊的耐多药肺结核患者662例。其中,并发肺毁损患者73例(肺毁损组),未并发肺毁损患者589例(非肺毁损组),分析两组患者的人口学资料、实验室检查、耐药情况、结核病病史、中医证候积分、影像学表现及治疗结局等临床资料。结果肺毁损组患者的平均年龄高于非肺毁损组患者(P<0.05),农民占比高于非肺毁损组患者(P<0.05)。肺毁损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升高、红细胞沉降率加快占比均高于非肺毁损组患者(P<0.05)。两组耐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毁损组患者的肺结核初次诊断到耐多药肺结核初次诊断时间、耐多药肺结核初次诊断到耐多药肺结核治疗的时间均长于非肺毁损组患者(P<0.05)。肺毁损组患者咳嗽、咳痰、胸痛、气短及潮热等症状严重于非肺毁损组患者(P<0.05)。肺毁损组患者的病灶平均肺叶受累数量多于非肺毁损组患者(P<0.05)。肺毁损组患者的治愈率低于非肺毁损组患者(P<0.05)。结论关注伴有毁损肺高危因素(农民、中年、诊断治疗延迟、肺叶病变广泛等)的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加强抗结核全程督导治疗,减少肺毁损的发生,提高治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多药肺结核 毁损肺 结核分枝杆菌 临床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真实世界的百合固金汤对非小细胞肺癌放疗患者长期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郑鑫蓥 张惠勇 +4 位作者 黄星 邱磊 方庆亮 鹿振辉 王蕾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10期142-148,共7页
目的评价真实世界中百合固金汤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放疗患者远期生存的影响。方法分别收集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和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SEER数据库中NSCLC放疗患者作为中西医结合(TCM+CWM)队列和常规西医(CWM)队列。采用倾向评分... 目的评价真实世界中百合固金汤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放疗患者远期生存的影响。方法分别收集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和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SEER数据库中NSCLC放疗患者作为中西医结合(TCM+CWM)队列和常规西医(CWM)队列。采用倾向评分匹配(PSM)平衡组间混杂因素,Kaplan-Meier曲线和Cox回归模型评估百合固金汤对NSCLC放疗患者生存结局的影响。结果PSM后2组共获得190例组间均衡样本。总生存期(OS)分析显示,TCM+CWM队列的OS明显高于CWM队列(P=0.004);亚组分析显示,百合固金汤对于年龄≥65岁(P=0.027)、男性(P=0.010)、T3~T4期(P<0.001)、N2~N3期(P=0.026)、M1期(P<0.001)、未接受化疗(P<0.001)、未接受手术(P<0.001)的特征人群更具优势;多因素Cox回归进一步显示,治疗分组(P=0.003)、T分期(P=0.003)和M分期(P=0.002)可能是NSCLC放疗患者OS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百合固金汤可能改善NSCLC放疗患者的长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实世界研究 非小细胞肺癌 放疗 百合固金汤 生存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樊雅欣 沈洁 +6 位作者 唐剑飞 张少言 张程程 吴定中 鹿振辉 郑培永 邱磊 《中国中医急症》 2024年第2期352-356,共5页
本文通过对近年有关恶性胸腔积液(MPE)病因、发病机制、中医药联合西医现状进行文献综述,以期为中西医结合治疗提供可行性及有效性依据。文献表明,目前MPE可用的西医治疗方法包括肋间置管引流、留置胸腔引流管、胸膜固定术、胸腔内药物... 本文通过对近年有关恶性胸腔积液(MPE)病因、发病机制、中医药联合西医现状进行文献综述,以期为中西医结合治疗提供可行性及有效性依据。文献表明,目前MPE可用的西医治疗方法包括肋间置管引流、留置胸腔引流管、胸膜固定术、胸腔内药物治疗和外科手术,为MPE提供了丰富的治疗选择。但是,西医治疗目前仍然存在一些临床问题呕待解决;基于现有西医诊治模式的优势和不足,中医药何时以及如何介人MPE仍是挑战。笔者认为未来应统一MPE的辨证分型与治则治法;深入研究中药活性成分,确定起关键作用的药物;开展基于多维信息的大规模、多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为中医、西医以及中西医结合治疗与研究提供更多高质量的循证医学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胸腔积液 肿瘤 中西医结合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门诊成人支气管哮喘患者临床控制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林锦 张惠勇 +5 位作者 邱磊 蒋雨薇 王钰 张少言 李翠 鹿振辉 《临床肺科杂志》 2024年第4期507-512,共6页
目的分析门诊成人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控制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哮喘的规范化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22年7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呼吸科门诊就诊的100例成人哮喘患者,根据哮喘控制测试(asthma control test,ACT)评... 目的分析门诊成人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控制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哮喘的规范化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22年7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呼吸科门诊就诊的100例成人哮喘患者,根据哮喘控制测试(asthma control test,ACT)评分表评估患者哮喘控制水平,将患者分为控制良好组(n=36)与未控制组(n=64)。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门诊成人支气管哮喘患者控制水平的影响因素。结果100例门诊成人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控制率(ACT≥20分)为36%。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吸烟史、家族史、急性加重住院史、合并过敏性鼻窦炎、肺功能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BMI、FeNO、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以及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有吸烟史、发病年龄≤33岁、FeNO>54ppb、血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5.5%是影响门诊成人支气管哮喘患者控制水平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以Logistic回归分析总体模型为检验变量时,曲线下面积最大(0.778)。结论门诊成人支气管哮喘患者控制水平未达理想标准。有吸烟史、发病年龄小、FeNO水平高、血嗜酸粒细胞百分比高是影响门诊成人支气管哮喘患者控制水平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控制水平 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影像组学诊断与治疗肺结核:临床应用现状及前景
11
作者 樊雅欣 张惠勇 +6 位作者 苏奔 张少言 张世界 周雷 张顺先 鹿振辉 邱磊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957-1960,共4页
肺结核(PTB)胸部CT表现具有多时相、多形态复合特征,可指导临床诊断PTB及评估疗效。影像组学对于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PTB、判断病程、预测耐药性及评估疗效等具有重要价值。本文围绕CT影像组学用于临床诊疗PTB现状及前景进行综述。
关键词 结核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深度学习 影像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在支气管扩张中的生物学功能及中药干预研究进展
12
作者 杨小钰 张惠勇 +9 位作者 邸彩霞 陈林锦 潘辰慧 樊雅欣 张少言 吴显伟 鹿振辉 吴定中 郑培永 邱磊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9期57-63,共7页
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是中性粒细胞原代颗粒中的一种主要蛋白酶,参与支气管扩张复杂病理的发生、发展,具有调节炎症反应、控制感染、增加黏液分泌、降解细胞外基质和细胞因子及损害免疫系统等多种生物学功能,与疾病预后有关,可作为... 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是中性粒细胞原代颗粒中的一种主要蛋白酶,参与支气管扩张复杂病理的发生、发展,具有调节炎症反应、控制感染、增加黏液分泌、降解细胞外基质和细胞因子及损害免疫系统等多种生物学功能,与疾病预后有关,可作为临床治疗结果的预测因子和可能的治疗靶点。尚未有大量高级别临床研究证明内源性及外源性NE抑制剂对支气管扩张的疗效。中医药发挥其多靶点、多途径、精准施治等作用干预NE介导的支气管扩张,在改善临床症状、减少急性加重次数、减轻气道炎症反应等方面具有优势。该文综述NE在支气管扩张中的主要生物学功能,以及中医药干预NE介导的气道炎症的进展,期望为临床和科研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扩张 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 生物学功能 中医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离毒的理论及辨治内涵探讨
13
作者 郑鑫蓥 张惠勇 +5 位作者 苏奔 黄星 邱磊 方庆亮 鹿振辉 王蕾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835-2837,共3页
电离辐射是一种新的致病因素,临床中可导致放射性损伤。该文根据其致病特点,与“毒邪”理论相融合,创造性提出“电离毒”的概念,并总结归纳出其具有隐伏、特异、传舍、可变、复杂五种致病特性。相应地提出防治结合,先证而治;以证带病,... 电离辐射是一种新的致病因素,临床中可导致放射性损伤。该文根据其致病特点,与“毒邪”理论相融合,创造性提出“电离毒”的概念,并总结归纳出其具有隐伏、特异、传舍、可变、复杂五种致病特性。相应地提出防治结合,先证而治;以证带病,病证结合;扶正祛邪,分期而治;多法齐举,灵活辨证等治疗原则,以期为放射性损伤的中医辨治提供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离毒 电离辐射 放射性损伤 癌毒学说 祛邪扶正
原文传递
保肝药物预防及治疗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的系统评价再评价
14
作者 高悦 江锋 +3 位作者 鹿振辉 王冬梅 苏新 薛婧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341-347,350,共8页
目的:对保肝药物预防及治疗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ATB-DILI)的系统评价的方法学质量和证据质量等级进行评价,为临床用药及今后临床研究方向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通过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PubMed、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 目的:对保肝药物预防及治疗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ATB-DILI)的系统评价的方法学质量和证据质量等级进行评价,为临床用药及今后临床研究方向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通过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PubMed、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和万方数据库,筛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系统评价类文献,采取主题词与自由词相结合的方式检索,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23年1月30日。采用AMSTAR 2量表评价纳入研究的系统评价文献的方法学质量,运用GRADE工具对纳入研究的结局指标进行证据质量分级。结果:纳入中英文系统评价共12篇,其中6篇比较了抗结核标准治疗中预防性应用保肝药物组与对照组(有或无安慰剂)肝损伤发生的情况。另6篇系统评价比较了ATB-DILI患者治疗性应用某种保肝药物组与对照组(空白对照或其他保肝药物等)的临床疗效。AMSTAR 2质量评级显示11篇为极低质量、1篇为低质量,其中存在较大缺陷的关键条目为2和7,非关键条目为3、15和16。GRADE证据评价显示12篇系统评价所包含的41项结局指标中,中级质量证据8项,低级质量证据16项,极低级质量证据17项,无高级质量证据。结论:现有证据提示,抗结核治疗中预防性应用保肝药物可降低肝损伤的发生,治疗性应用部分西医保肝药物及中药复方可改善ATB-DILI患者的肝功能,疗效明显,短期安全性可。但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质量与结论的证据等级均较低,需加强系统评价的方法学质量和证据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 保肝药物 系统评价 再评价 AMSTAR 2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造丸联合放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临床观察
15
作者 方庆亮 王蕾 +3 位作者 刘雪 顾煜恺 顾香莲 鹿振辉 《陕西中医》 CAS 2024年第12期1625-1629,共5页
目的:探讨再造丸联合放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78例,采取简单化分组方法分为两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放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给予再造丸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存周期[中位无... 目的:探讨再造丸联合放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78例,采取简单化分组方法分为两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放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给予再造丸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存周期[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中位总生存时间(OS)]、中医证候评分、中医证候疗效评价、血清肿瘤因子[血清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糖类抗原125(CA125)]、肺癌患者生活质量量表(EORTC QLQ-LC43)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评分、血清肿瘤因子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89.7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79%(P<0.05)。治疗后两组情感功能、社会功能、生理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总健康状况评分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生存周期长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再造丸联合放疗可有效提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生存周期及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再造丸 放疗 脑转移 生存周期 肿瘤因子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探究中医治疗放射性皮炎的用药规律及作用机制
16
作者 陈佳骏 孙建 +4 位作者 方庆亮 庄丽 黄星 鹿振辉 王蕾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5期884-894,共11页
目的 探究中医处方治疗放射性皮炎(Radiodermatitis,RD)的用药规律及作用机制。方法 首先通过中英文数据库检索治疗RD的中医处方,分析处方内所含中药的使用频率和关联规则,总结治疗RD的核心处方。然后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探究核心处方的... 目的 探究中医处方治疗放射性皮炎(Radiodermatitis,RD)的用药规律及作用机制。方法 首先通过中英文数据库检索治疗RD的中医处方,分析处方内所含中药的使用频率和关联规则,总结治疗RD的核心处方。然后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探究核心处方的有效成分及治疗RD的潜在靶点与通路,并采用分子对接技术评估潜在靶点与活性成分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 共计筛选出78篇文献,78个中药处方,累计纳入117种中草药。治疗RD的高频药物有紫草、黄柏、黄连、大黄、冰片、黄芩等,药性以寒为主,药味以苦为主,药物归经以肝经、脾经为主,药物功效以清热类为主。关联规则分析显示,“黄芩-黄柏”“黄芩-黄连-黄柏”“大黄-黄芩-黄连-黄柏”分别是二联至四联中支持度、置信度最高的组合。网络药理学分析核心处方“黄芩-黄连-黄柏-大黄”共计有效成分213个,与RD的交集靶点143个,筛选得5个关键靶点,即JUN、MAPK1、RELA、TP53和AKT1。富集分析结果显示,核心处方治疗RD的机制涉及IL-17、TNF、PI3K-Akt炎症相关信号传导和细胞凋亡途径。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槲皮素、芹菜素、汉黄芩素与筛选的潜在靶点具有较好的结合能力。结论 基于数据挖掘,总结出中药治疗RD的核心处方,并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研究其治疗RD的潜在有效成分、靶点和相关信号通路,为中药治疗RD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皮炎 数据挖掘 用药规律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对非小细胞肺癌放疗增效减毒作用的研究进展
17
作者 张真 邱磊 +6 位作者 黄星 陈佳骏 邓傲竹 李烨 郑鑫蓥 鹿振辉 王蕾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3559-3566,共8页
非小细胞肺癌是最常见的肺癌亚型,患病率和死亡率均居世界前列。放射治疗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重要手段之一,但由于辐射抗性的存在和放疗带来的不良事件,严重影响了放疗效果和进程。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中药联合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具... 非小细胞肺癌是最常见的肺癌亚型,患病率和死亡率均居世界前列。放射治疗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重要手段之一,但由于辐射抗性的存在和放疗带来的不良事件,严重影响了放疗效果和进程。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中药联合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具有协同增效减毒优势,兼具提高抗肿瘤效果和减少治疗相关不良反应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中药 放疗 中西医结合治疗 增效 减毒 放射性损伤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症“寒湿水饮闭肺,命门之火不振”之变 被引量:26
18
作者 鹿振辉 邱磊 +5 位作者 张少言 江锋 张惠勇 肖臻 张洪春 郑培永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8期15-17,共3页
随着临床介入程度的逐渐加强,中医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认识不断深入,尤其“湿毒”作为重要病理因素已基本达成共识,然其病机及传变规律仍需尽快完善,以推动优化形成更加有效的中医药诊疗共性方案。本文基于一线临床和相关文献,审证求因... 随着临床介入程度的逐渐加强,中医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认识不断深入,尤其“湿毒”作为重要病理因素已基本达成共识,然其病机及传变规律仍需尽快完善,以推动优化形成更加有效的中医药诊疗共性方案。本文基于一线临床和相关文献,审证求因,提出“寒湿水饮闭肺,命门之火不振”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症患者的重要病机,治当“以火治水,三焦同治”,拟方可参照射干麻黄汤、真武汤、附子理中汤等温煦三焦以固其本,兼以解毒通腑利水之法而治其标。该方案体现标本兼治、寒温并用、攻补兼施,灵活辨证组方,谨守药性之平衡,可为临床辨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重型 寒湿水饮 命门之火 以火治水 三焦同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中医药防治结核病的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14
19
作者 鹿振辉 张惠勇 +2 位作者 张洪春 肖和平 晁恩祥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2期88-90,共3页
中医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与实践经验为主体,研究人类生命活动中健康与疾病转化规律及其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和保健的综合性科学”,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中医学对于结核病(中医称之为“痨病”)的认识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公元14世... 中医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与实践经验为主体,研究人类生命活动中健康与疾病转化规律及其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和保健的综合性科学”,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中医学对于结核病(中医称之为“痨病”)的认识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公元14世纪前叶元代葛可久著《十药神书》,为我国现存的第一部治疗肺痨的专著,标志着中医药防治结核病逐步形成理论体系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防治 健康与疾病 中医学 结核病 肺痨 理论与实践 综合性科学 葛可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叶咳喘平合剂治疗急性支气管炎咳嗽(风热犯肺)的随机双盲多中心临床研究 被引量:12
20
作者 鹿振辉 张惠勇 +2 位作者 张琼 杨佩兰 张炜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151-1155,共5页
目的风叶咳喘平合剂(矮地茶、枇杷叶、麻黄、苦杏仁、薄荷、陈皮、竹茹、鱼腥草和炙甘草)治疗急性支气管炎(风热咳嗽)临床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多中心临床试验方法,纳入有效病例233例,随机分为高剂量组(风叶咳喘平合剂20 mL... 目的风叶咳喘平合剂(矮地茶、枇杷叶、麻黄、苦杏仁、薄荷、陈皮、竹茹、鱼腥草和炙甘草)治疗急性支气管炎(风热咳嗽)临床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多中心临床试验方法,纳入有效病例233例,随机分为高剂量组(风叶咳喘平合剂20 mL)、低剂量组(风叶咳喘平合剂10 mL+安慰剂10 mL)、对照组(安慰剂20 mL)。疗程均为7 d。观察治疗前、后各组患者咳嗽消失率,咳嗽消失时间、咳嗽症状积分,咳嗽视觉量表积分、中医证候积分等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 (1)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8.7%(高剂量组)、92.4%(低剂量组)、64.9%(对照组);(2)咳嗽消失率分别为48.7%(高剂量组)、16.5%(低剂量组)、11.7%(对照组)。(3)高剂量组治疗第3、7天时点,咳嗽症状积分和视觉模拟积分改善明显,低剂量组此两项积分改善值优于对照。(4)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8.7%(高剂量组)、89.9%(低剂量组)、67.5%(对照组),以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和/或P<0.05)。3组不良事件与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风叶咳喘平合剂能有效缓解急性支气管炎患者的咳嗽症状,减轻咳嗽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叶咳喘平合剂 急性支气管炎 咳嗽 风热犯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