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毛泽东与留法勤工俭学运动 被引量:2
1
作者 鲜于浩 何云庵 谢兴志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113-119,共7页
毛泽东没有赴法勤工俭学 ,但他同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密切关系却是异乎寻常的 :在组织湖南青年进入留法预备学校事务上近乎于临危受命 ,并因此促进全国性运动高潮的提前到来 ;通过蔡和森等留法会友 ,他对运动的发展变化起了极为重大的作... 毛泽东没有赴法勤工俭学 ,但他同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密切关系却是异乎寻常的 :在组织湖南青年进入留法预备学校事务上近乎于临危受命 ,并因此促进全国性运动高潮的提前到来 ;通过蔡和森等留法会友 ,他对运动的发展变化起了极为重大的作用 ;蔡和森等人对共产主义的选择 ,也促使毛泽东最终解决了“大本大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蔡和森 留法勤工俭学运动 勤工俭学生 新民学会会员 无政府主义 大规模的自由研究 马克思主义 湖南青年 勤工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赵世炎与旅欧党团组织的建立 被引量:6
2
作者 鲜于浩 田雪梅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1-16,共6页
赵世炎是中共一大以前的党员 ,于 192 0年 5月在上海由陈独秀介绍入党。他肩负着党组织的重托 ,在留法勤工俭学生中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活动 ,实际开展了留法共产主义小组的工作。赵世炎为旅欧党团组织的建立付出了大量心血 。
关键词 赵世炎 旅欧党团组织 勤工俭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国与丝绸之路 被引量:2
3
作者 鲜于浩 雷斌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23-127,共5页
中法关系缘起于蒙古帝国西征。陆上丝绸之路重新开通 ,传教士循陆上丝路东来 ,从而开启了中法外交之门。现代意义上的中法外交关系的建立却是在 1 9世纪 70年代。中法经济、文化关系的开启则是传教士自海上丝路东来。丝绸之路是中法关... 中法关系缘起于蒙古帝国西征。陆上丝绸之路重新开通 ,传教士循陆上丝路东来 ,从而开启了中法外交之门。现代意义上的中法外交关系的建立却是在 1 9世纪 70年代。中法经济、文化关系的开启则是传教士自海上丝路东来。丝绸之路是中法关系的通道 ,传教士、教徒是中法关系启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法关系 丝绸之路 传教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路运动时期的端方与赵尔丰:从政见相左到明争暗斗 被引量:3
4
作者 鲜于浩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13,共9页
端方、赵尔丰皆是清末朝廷派往四川的重臣,并与"铁道干线收归国有"政策密切相关,而且他们围绕"铁道干线收归国有"政策是否良善、应对四川保路运动和武昌起义后四川政局的举措等问题,经历了从政见相左到明争暗斗的... 端方、赵尔丰皆是清末朝廷派往四川的重臣,并与"铁道干线收归国有"政策密切相关,而且他们围绕"铁道干线收归国有"政策是否良善、应对四川保路运动和武昌起义后四川政局的举措等问题,经历了从政见相左到明争暗斗的复杂政治争斗过程。他俩的这一政治争斗历程,对全国和四川政局影响甚大,不仅造成了四川保路风潮的持续发展,成就了辛亥武昌首义,而且他俩最后都被革命党人诛杀,成了清王朝的殉葬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政治史 保路运动 辛亥革命 四川 端方 赵尔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末成都实业劝工会 被引量:5
5
作者 鲜于浩 《四川文物》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75-79,共5页
译者按:这是一份法文档案资料,标题为译者所加。原件为十六开打印件,是当时法国驻成都代总领事德瓦赫(Doire)致法国外交部长比松(Pichon)的公文信函,档案编号为:Nouvelle Serie【新编之部,又称Etat Numerique des Fonds de la Carrespon... 译者按:这是一份法文档案资料,标题为译者所加。原件为十六开打印件,是当时法国驻成都代总领事德瓦赫(Doire)致法国外交部长比松(Pichon)的公文信函,档案编号为:Nouvelle Serie【新编之部,又称Etat Numerique des Fonds de la Carrespondance Politique et Commerciale(1897a1918),各国政治、经济情况通讯汇编(1897—1918)】;Sous—seric:Chine(中国部分);Vol.578(第578函);PP.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会 送展 竹制品 成都 展品 砚台 丝织品 州县 植物蜡 桌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保路运动是近代中国首次群众性恃法抗争风暴 被引量:3
6
作者 鲜于浩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4期18-26,共9页
1911年的四川保路运动曾经呈现出和平争路的态势,其基本原因在于这场运动是近代中国首次群众性恃法抗争风暴。运动的领导者依据对借款合同的研究,提出了"破约保路"宗旨及相应的恃法抗争举措。他们交替使用合法与非法手段,既... 1911年的四川保路运动曾经呈现出和平争路的态势,其基本原因在于这场运动是近代中国首次群众性恃法抗争风暴。运动的领导者依据对借款合同的研究,提出了"破约保路"宗旨及相应的恃法抗争举措。他们交替使用合法与非法手段,既动员了四川各阶层民众,也在一段时间内争取了四川地方政府的同情。在与清朝中央政府反复进行说理斗争的同时,四川地方政府与清朝中央政府的对峙态势与近代中国首次群众性恃法抗争风暴随之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保路运动 川汉铁路 借款合同 恃法抗争 破约保路 特别股东会 成都血案 辛亥革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共旅欧党团组织的内部训练 被引量:3
7
作者 鲜于浩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01-105,共5页
旅欧共青团成立后 ,即在党团员中进行了有针对性、有计划的内部训练 ,以提高马列主义理论水平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经过党团组织安排 ,党团员们发表了很多的理论文章 ,展示了较高的理论水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党团组织面临的重大理论... 旅欧共青团成立后 ,即在党团员中进行了有针对性、有计划的内部训练 ,以提高马列主义理论水平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经过党团组织安排 ,党团员们发表了很多的理论文章 ,展示了较高的理论水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党团组织面临的重大理论问题 ,如揭露和批判无政府主义和国家主义派方面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欧共青团 内部训练 理论成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光祈与工读互助主义的滥觞及失败 被引量:1
8
作者 鲜于浩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2期75-81,共7页
五四时期,新思潮在中国广为传播。王光祈和少年中国学会曾独树一帜,力图另辟蹊径以探求救国之路,但终成具有无政府主义特征的工读互助主义的倡导者。王光祈等人发起成立的各种工读互助团将所谓的训练与改造中国和世界相联系,并自觉地将... 五四时期,新思潮在中国广为传播。王光祈和少年中国学会曾独树一帜,力图另辟蹊径以探求救国之路,但终成具有无政府主义特征的工读互助主义的倡导者。王光祈等人发起成立的各种工读互助团将所谓的训练与改造中国和世界相联系,并自觉地将主义的选择和践行统一于该团的活动之中,在相当一段时间里和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一代进步青年。但无论从理论方面或实践方面来看,工或读都难以为继的状况均不可避免,工读互助团的失败是必然的。而且,王光祈所倡导的工读互助主义明显地带有空想色彩和随意性,其失败并不令人费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光祈 五四时期 工读互助主义 工读互助团 半工半读 少年中国学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泽东第一次北京之行
9
作者 鲜于浩 《毛泽东思想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99-102,共4页
青年毛泽东的第一次北京之行是蔡和森再三劝说后成行的 ,非其本意 ;对旧北京的厌恶、不愿介入污秽的社会、打算进行“大规模的自由研究”、在长沙开拓新民学会会务以及新村主义思想等 ,是毛泽东不想去北京的主要原因 ;但是 ,毛泽东的第... 青年毛泽东的第一次北京之行是蔡和森再三劝说后成行的 ,非其本意 ;对旧北京的厌恶、不愿介入污秽的社会、打算进行“大规模的自由研究”、在长沙开拓新民学会会务以及新村主义思想等 ,是毛泽东不想去北京的主要原因 ;但是 ,毛泽东的第一次北京之行促成了湖南和全国留法勤工俭学运动高潮的到来 ,也对他的成长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 长沙 中国 大规模 湖南 开拓 成长 青年毛泽东 新民学会 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保路风潮中的各界民众
10
作者 鲜于浩 《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 2012年第2期111-115,共5页
四川保路运动之所以能够成为辛亥革命的导火线,原因固多,而最为重要的是运动所有的广泛的群众性。自四川保路同志会成立后,四川各族各界民众以多种多样的方式参与到"破约保路"的斗争之中。他们中的大多数即便身份卑微或只是... 四川保路运动之所以能够成为辛亥革命的导火线,原因固多,而最为重要的是运动所有的广泛的群众性。自四川保路同志会成立后,四川各族各界民众以多种多样的方式参与到"破约保路"的斗争之中。他们中的大多数即便身份卑微或只是社会政治运动的边缘群体,但丝毫不影响其爱国热忱。他们纷纷捐款保路,发文声援,甚至慷慨赴死,为四川保路同志军的大规模武装起义争取了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亥革命 四川 保路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法华工与留法勤工俭学生 被引量:3
11
作者 田雪梅 鲜于浩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10-117,共8页
在留法勤工俭学运动中,勤工俭学生出于高度的责任感,有目的地在华工中进行文化教育和政治宣传,取得了相当成绩。中共旅欧党团组织成立后,更加注重在华工中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和教育工作,并团结他们建立反帝统一战线,华工们思想觉悟... 在留法勤工俭学运动中,勤工俭学生出于高度的责任感,有目的地在华工中进行文化教育和政治宣传,取得了相当成绩。中共旅欧党团组织成立后,更加注重在华工中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和教育工作,并团结他们建立反帝统一战线,华工们思想觉悟有很大提高,并自觉投入反帝爱国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法华工 留法勤工俭学生 旅欧党团组织 理论宣传 文化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留法勤工俭学生与旅欧党团组织 被引量:4
12
作者 田雪梅 鲜于浩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34-140,共7页
四川赴法勤工俭学生人数居全国之冠,他们在留法勤工俭学实践中完成了由无政府主义向马克思主义的重大转变,为旅欧党团组织的建立奠定了组织和思想基础;他们还积极参加和领导旅欧党团组织旨在提高党团员政治理论素养的内部训练工作、与... 四川赴法勤工俭学生人数居全国之冠,他们在留法勤工俭学实践中完成了由无政府主义向马克思主义的重大转变,为旅欧党团组织的建立奠定了组织和思想基础;他们还积极参加和领导旅欧党团组织旨在提高党团员政治理论素养的内部训练工作、与无政府主义的斗争以及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斗争,为中国革命事业的发展立下了不朽功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留法勘工俭学生 旅欧党团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泽东、刘少奇对过渡时期总路线在酝酿前后的探索 被引量:1
13
作者 周新华 鲜于浩 潘利红 《毛泽东思想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9-83,共5页
毛泽东、刘少奇在过渡时期总路线正式酝酿前对新中国的未来之途的认知是基本一致的 ,即新中国先要建设一段新民主主义社会 ,不要急于向社会主义过渡。把工业化作为进入社会主义的一道重要门槛。随着过渡时期总路线的逐步酝酿 ,标志着中... 毛泽东、刘少奇在过渡时期总路线正式酝酿前对新中国的未来之途的认知是基本一致的 ,即新中国先要建设一段新民主主义社会 ,不要急于向社会主义过渡。把工业化作为进入社会主义的一道重要门槛。随着过渡时期总路线的逐步酝酿 ,标志着中共原有的设想在党内出现新变化。最主要表现就是以毛泽东为首的一部分中共党人开始放弃原有的设想 ,提出直接并立即向社会主义过渡这种新设想。而与毛泽东相比 ,刘少奇却比较坚持原有的设想。从两者的理论根源分析 ,也很难证明新旧设想的孰优孰劣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刘少奇 过渡时期 社会主义建设 总路线 新民主主义社会 农业合作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限开放与闭关趋向的交汇——16至18世纪澳门在中西交流史上的作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雷斌 鲜于浩 《中华文化论坛》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44-149,共6页
16至18世纪的澳门在明清政府的对外政策中起着特殊作用,即有限开放与闭关趋向双向政策的交汇点,由此决定了澳门在16至18世纪中西交流中的重要历史作用。世界的中国观,中国的世界观的形成是通过澳门,澳门成为中西互视的窗口;天主教传教... 16至18世纪的澳门在明清政府的对外政策中起着特殊作用,即有限开放与闭关趋向双向政策的交汇点,由此决定了澳门在16至18世纪中西交流中的重要历史作用。世界的中国观,中国的世界观的形成是通过澳门,澳门成为中西互视的窗口;天主教传教士及其带来的西方科技、文化是通过澳门进入中国,中国文化西播基本上也是通过澳门,澳门是中西文化交流的中转站;中西经济贸易关系的建立、展开,澳门发挥了独特的优势,起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6至18世纪 澳门 有限开放 闭关趋向 中西交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法战争缘起再探 被引量:1
15
作者 何东 鲜于浩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2年第3期55-59,共5页
19世纪 6 0、70年代 ,法国中产阶级兴起并逐渐掌握政权 ,主要在少数共和派领袖的推动下 ,法国侵占突尼斯 ,由此加快了殖民越南北圻的步伐 ,中国为保藩固边 ,助越抗法 ,终至引发中法战争。
关键词 法国政局 个人意志 入侵突尼斯 中法战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中国梦贯穿《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 被引量:2
16
作者 田永秀 鲜于浩 朱铃 《思想政治课研究》 2015年第6期15-18,共4页
中国梦是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重要思想和执政理念。习近平认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而且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quo... 中国梦是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重要思想和执政理念。习近平认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而且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党的十八大也多次提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近现代史就是中国梦的寻梦、追梦、圆梦过程。将中国梦贯穿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可以将最新的理论融进课堂,也可以贴近学生,抓住学生的思想、情感实际,坚定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的自觉和自信,培养学生理智爱国主义精神和为实现中国梦而接力奋斗的历史使命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梦 近现代史纲要 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郭嵩焘对西方文化的认识及对中国文化的反思 被引量:1
17
作者 田永秀 鲜于浩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3期26-31,共6页
认知西方,是摆在近代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面前的历史重任。中国第一位驻外公使郭嵩焘,在欧洲期间,对西方资本主义的物质文明、政治制度和文化内涵进行了较为深入和系统的考察,并在此基础上对中国文化进行了反思。
关键词 郭嵩焘 西方文化 中国文化 认识 反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洛-毛”领导体制的确立与长征胜利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茂 鲜于浩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1期73-79,共7页
中共中央在合肥会议后逐渐形成了以张闻天和毛泽东分工合作领导党和红军的权力格局,简称"洛-毛"领导体制。它领导红一方面军主力胜利完成长征,实现军事上的战略转移,领导全党实现了从国内革命战争向民族解放战争的政治上的战... 中共中央在合肥会议后逐渐形成了以张闻天和毛泽东分工合作领导党和红军的权力格局,简称"洛-毛"领导体制。它领导红一方面军主力胜利完成长征,实现军事上的战略转移,领导全党实现了从国内革命战争向民族解放战争的政治上的战略转变,推动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洛-毛"领导体制为毛泽东充分发挥其卓越的军事和政治才能创造了有利条件,是毛泽东确立党内核心领导地位的关键一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毛”领导体制 长征 合肥会议 瓦窑堡会议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勤工派与蒙达尼派的论争及联合
19
作者 田雪梅 鲜于浩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126-130,共5页
在留法勤工俭学运动中 ,赵世炎领导的勤工派就勤工俭学的一系列重大事务与蔡和森领导的蒙达尼派进行了激烈的论争 ,双方观点尖锐且对立 ;但随着运动的继续 ,两派终于携手并进 ,并最终在争取开放里昂中法大学问题上完全趋于一致。两派从... 在留法勤工俭学运动中 ,赵世炎领导的勤工派就勤工俭学的一系列重大事务与蔡和森领导的蒙达尼派进行了激烈的论争 ,双方观点尖锐且对立 ;但随着运动的继续 ,两派终于携手并进 ,并最终在争取开放里昂中法大学问题上完全趋于一致。两派从论争走向联合 ,其主要原因在于 :两派主要领导人都抱有从事社会革命的思想和意愿 ;都认为开放里昂中法大学为勤工俭学生的唯一出路 ;二八运动失败后互相之间增进了了解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赵世炎 勤工派 蒙达尼派 斗争 联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资产阶级的理论认识
20
作者 张力 鲜于浩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1-66,共6页
本文以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中央的决议或宣言,以及瞿秋白、陈独秀、李大钊、邓中夏、毛泽东等人这一时期的论述,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对资产阶级认识的渐进过程和理论成果。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时认为中外资产阶级没有区别,到逐渐将马克思... 本文以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中央的决议或宣言,以及瞿秋白、陈独秀、李大钊、邓中夏、毛泽东等人这一时期的论述,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对资产阶级认识的渐进过程和理论成果。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时认为中外资产阶级没有区别,到逐渐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在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兴起、初步发展及其特点,在近代中国资产阶级的内部结构、在革命中的地位与作用、对革命的基本态度,国民革命的领导者应该是资产阶级还是无产阶级等等问题上都取得了较为丰富的理论成果。这些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革命时期 中国共产党 资产阶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