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质工程学课程思政与专业融合的新路径——以哈尔滨工业大学为例
1
作者 白朗明 鲍现 +1 位作者 王金龙 张晗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6期22-25,共4页
随着新工科教育的深入推进,课程思政已成为高校培育具备创新精神和高尚道德品质人才的关键环节。水质工程学作为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融入思政元素对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及可持续发展理念至关重要。在推进课程思政教学时,哈... 随着新工科教育的深入推进,课程思政已成为高校培育具备创新精神和高尚道德品质人才的关键环节。水质工程学作为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融入思政元素对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及可持续发展理念至关重要。在推进课程思政教学时,哈尔滨工业大学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以习近平总书记贺信精神为引领,围绕课程知识体系明确思政教学的方向,深入剖析并把握专业思政核心要素,科学制订全流程教学计划,深化课程思政建设。新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本位,通过融合式教学、问题导向式教学以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济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和思政素质同步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工程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课程思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化学/催化加氢工艺去除硝酸盐的动力学及机理 被引量:2
2
作者 张志强 徐勇鹏 +3 位作者 时文歆 张瑞君 鲍现 崔福义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88-92,共5页
为解决地下水硝酸盐(NO3--N)污染问题,采用电化学/催化加氢耦合工艺对其进行去除,重点考察该工艺对NO3--N的降解动力学及反应机理.结果表明,电化学/催化加氢耦合工艺在厌氧条件下能够在短时间内将NO3--N完全去除,去除速率(以N计)可达72.... 为解决地下水硝酸盐(NO3--N)污染问题,采用电化学/催化加氢耦合工艺对其进行去除,重点考察该工艺对NO3--N的降解动力学及反应机理.结果表明,电化学/催化加氢耦合工艺在厌氧条件下能够在短时间内将NO3--N完全去除,去除速率(以N计)可达72.6 mg·L-1·h-1,反应符合二级反应动力学规律,常数k=0.005 5 cm2·m A-1·min-1.水中NO3--N一部分由电化学反硝化降解去除,另一部分由催化加氢还原去除,两种反应通过电解水产H2反应耦联成为一个整体,宏观上符合电化学反硝化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酸盐 电化学反硝化 催化还原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化学耦合反渗透膜系统中铵氧化行为对氨氮去除效率提升的机制探讨
3
作者 袁珂鑫 谢雨洁 +3 位作者 罗蓓阳 吴清莲 鲍现 马军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491-2499,共9页
为提高反渗透膜系统对生活污水中氨氮的去除率,设计了一种新颖的电化学耦合反渗透膜系统。与传统反渗透系统相比,该系统通过创新性地将进料隔网和渗透载体进行导电化处理,并分别连接外部电源的负极和正极,施加电压以增强反渗透膜系统对... 为提高反渗透膜系统对生活污水中氨氮的去除率,设计了一种新颖的电化学耦合反渗透膜系统。与传统反渗透系统相比,该系统通过创新性地将进料隔网和渗透载体进行导电化处理,并分别连接外部电源的负极和正极,施加电压以增强反渗透膜系统对氨氮的去除能力。结果表明,在4 V外加电压下,反渗透膜系统对氨氮的去除率从未施加电压下的94.51%提升到99.91%。这种增强的氨氮去除率不仅得益于反向电场力对铵根离子的拖曳作用,还得益于高电压条件下的铵氧化作用。通过循环伏安曲线、系列电解实验、电子自旋共振以及自由基猝灭实验,证明了该电化学耦合膜系统中的渗透载体RuO_(2)-IrO_(2)阳极在高电压条件下铵氧化反应的发生,其机制为氯介导的间接铵氧化反应,反应路径为断点氯化。同时,在氯介导的间接铵氧化反应过程中,证实了其活性物种为活性氯而非氯自由基。以上研究结果揭示了铵氧化行为对电化学耦合膜系统中氨氮去除升高的关键作用及其作用机制,为未来的污水资源化处理技术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此外,该系统设计简单,易扩展,维护成本低,具有显著的实际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耦合反渗透膜系统 氨氮去除率 RuO_(2)-IrO_(2)渗透载体阳极 铵氧化作用 污水资源化处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