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海盐碱区黑麦种质生产性能的评价与筛选
1
作者 刘晶 鲍海娟 +4 位作者 郭宏玉 杨鑫光 杜明川 王久利 杜文华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31-239,共9页
【目的】筛选青海不同盐碱地区适合种植的黑麦以及青海最适合种植黑麦的地区。【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在青海3个不同地区分别种植3种黑麦种质(黑饲麦、甘农2号、品系C12),测定黑麦种质的生产性能和营养价值,利用差异分析、灰色关... 【目的】筛选青海不同盐碱地区适合种植的黑麦以及青海最适合种植黑麦的地区。【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在青海3个不同地区分别种植3种黑麦种质(黑饲麦、甘农2号、品系C12),测定黑麦种质的生产性能和营养价值,利用差异分析、灰色关联度法、聚类分析法筛选出适合青海种植的黑麦种质和地区。【结果】对参试黑麦种质生产性能的比较,C12(8.18 t/hm^(2))干草产量、枝条数(668.52万枝/hm^(2))显著高于其他种质;对营养品质进行比较,表明C12的CP含量(8.66%)、SS含量(8.91%)显著高于其他种质,C12的NDF(49.56%)、含量显著低于其他种质。3个试验点,同德点黑麦的生产性能指标显著都高于其他两个试验点;格尔木点黑麦干草的CP含量(8.94%)显著高于其他2个试验点;同德黑麦干草的NDF(46.78%)含量显著低于其他2个试验点;同德黑麦干草的SS(10.80%)显著高于其他2个试验点。【结论】品系C12的丰产性和稳产性值相对较好,在3个试验点表现优良,甘农2号次之。试验点中,同德最适合种植黑麦;黑麦种质中,品系C12最适合在青海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麦 生产性能 营养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木萨尔凹陷致密油有利区预测及潜力分析 被引量:28
2
作者 鲍海娟 刘旭 +2 位作者 周亚丽 杨翼波 郭旭光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8-42,共5页
吉木萨尔凹陷二叠系芦草沟组发育一套云质岩储集层,是致密油勘探的重点区域和层位。该区域致密油以源储一体及源储互层为特征,形成了良好的源储配置关系。根据钻井、测井、地震及样品实测数据,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在详细剖析吉木萨尔... 吉木萨尔凹陷二叠系芦草沟组发育一套云质岩储集层,是致密油勘探的重点区域和层位。该区域致密油以源储一体及源储互层为特征,形成了良好的源储配置关系。根据钻井、测井、地震及样品实测数据,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在详细剖析吉木萨尔凹陷二叠系芦草沟组致密油石油地质特征的基础上,考虑致密油储层的孔隙度、储层厚度以及烃源岩有机碳含量、成熟度等因素,确定了致密油资源评价参数分类标准,将芦草沟组上、下“甜点体”各划分出Ⅰ、Ⅱ、Ⅲ类有利区。使用小面元容积法对吉木萨尔凹陷致密油有利区进行资源预测,芦草沟组上、下“甜点体”石油地质资源量分别为4.72×10^8、7.49×10^8t。研究表明,吉木萨尔凹陷二叠系芦草沟组致密油具有较大的勘探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油 有利区 小面元容积法 芦草沟组 吉木萨尔凹陷 准噶尔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乌伦古坳陷三叠系有机地球化学特征与生烃潜力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鲍海娟 何万军 +4 位作者 蓝文芳 孔玉华 曹剑 潘伟卿 陈统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48-554,共7页
准噶尔盆地东北部乌伦古坳陷是该盆地当前油气勘探和研究程度最低的地区之一,为给下步勘探部署提供参考信息,并给国内外其他地区的三叠系烃源岩研究类比参考,针对坳陷内广泛发育的三叠系潜在烃源岩,首次系统报道了其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准噶尔盆地东北部乌伦古坳陷是该盆地当前油气勘探和研究程度最低的地区之一,为给下步勘探部署提供参考信息,并给国内外其他地区的三叠系烃源岩研究类比参考,针对坳陷内广泛发育的三叠系潜在烃源岩,首次系统报道了其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并着重从有机质丰度、类型、成熟度并结合地质背景讨论了生烃潜力。结果表明,三叠系暗色泥岩沉积中心位于凹陷东南部伦参1井一带,有机质丰度较高,总体可达中等质量,有机质类型以II2和III型为主,低成熟-成熟演化,因而具有一定生烃,特别是生气潜力。东南部凹陷区伦参1井一带属于相对优质的烃源岩发育区,值得在下一步勘探中加以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乌伦古坳陷 三叠系 烃源岩 有机地球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家海凸起北缘油气成藏主控因素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鲍海娟 黎琴 +3 位作者 郑孟林 杨翼波 何文军 吴海生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B04期64-66,共3页
白家海凸起位于准噶尔盆地中央坳陷东部,是夹持于阜康凹陷、东道海子凹陷和五彩湾凹陷之间的一个形成较早的继承性古隆起,总面积约4000km^2,油气成藏条件优越,油气资源丰富,目前发现的油气主要分布于凸起北部侏罗系,石炭系、二叠系和白... 白家海凸起位于准噶尔盆地中央坳陷东部,是夹持于阜康凹陷、东道海子凹陷和五彩湾凹陷之间的一个形成较早的继承性古隆起,总面积约4000km^2,油气成藏条件优越,油气资源丰富,目前发现的油气主要分布于凸起北部侏罗系,石炭系、二叠系和白垩系见油气发现,石油探明地质储量逾50 M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藏 主控因素 断裂 白家海凸起 准噶尔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4份小黑麦种质萌发期对盐碱胁迫的响应
5
作者 鲍海娟 张海萍 +4 位作者 王伟 蒲小剑 杜明川 杜文华 刘晶 《种子》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4-42,共9页
为探究小黑麦种质萌发期对盐碱胁迫的响应,本实验采用4种盐(NaHCO_(3)、NaCl、Na_(2)SO_(4)、Na_(2)CO_(3))配置成4个浓度的盐碱溶液,测定盐碱胁迫对14份小黑麦种质萌发各项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黑麦的萌发指标均随盐碱浓度的升高而... 为探究小黑麦种质萌发期对盐碱胁迫的响应,本实验采用4种盐(NaHCO_(3)、NaCl、Na_(2)SO_(4)、Na_(2)CO_(3))配置成4个浓度的盐碱溶液,测定盐碱胁迫对14份小黑麦种质萌发各项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黑麦的萌发指标均随盐碱浓度的升高而下降;甘农4号的耐盐碱能力最好,其次是甘农2号,中饲1048的耐盐碱性能力最弱;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青饲麦5、甘农2号和甘农4号为强耐盐碱组;雷神、优能、1771、青饲麦1、青饲麦2、青饲麦4和C23为耐盐碱中间组;藏饲1号、C24、C25和中饲1048为盐碱敏感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碱胁迫 小黑麦 萌发期 萌发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玛湖凹陷砾岩大油区勘探新突破及启示 被引量:102
6
作者 唐勇 郭文建 +2 位作者 王霞田 鲍海娟 吴海生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27-137,共11页
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1993年发现玛北油田、1994年发现玛6井区油藏之后,近20年勘探工作未获重大进展。2010年,针对玛湖凹陷资源条件、储集层条件和增产潜力进行了整体评价,认为玛湖凹陷斜坡区是石油预探的重大战略领域。由此转变勘探理念... 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1993年发现玛北油田、1994年发现玛6井区油藏之后,近20年勘探工作未获重大进展。2010年,针对玛湖凹陷资源条件、储集层条件和增产潜力进行了整体评价,认为玛湖凹陷斜坡区是石油预探的重大战略领域。由此转变勘探理念,由源边断裂带构造勘探逐步转到源内主体区岩性勘探,自2012年之后连续6年持续获得发现,截至目前已发现六大油藏群,形成南、北两个大油区。新增三级储量12.4×10~8t,其中探明地质储量5.2×10~8t.玛湖凹陷砾岩大油区的发现,证实了源上砾岩储集层在断裂沟通下可大面积成藏,证实了细分切割体积压裂技术能够实现低渗透砾岩油藏的有效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玛湖凹陷 砾岩油藏 退覆式扇三角洲 源上大面积成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深层油气成藏条件与勘探潜力分析 被引量:36
7
作者 何文军 费李莹 +5 位作者 阿布力米提.依明 杨海波 蓝文芳 丁靖 鲍海娟 郭文建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89-201,共13页
近年我国在深层、超深层领域获得一系列重大突破,深层油气勘探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而准噶尔盆地深层的勘探尚处于初期阶段,有必要对准噶尔盆地深层油气形成条件开展系统研究梳理。在前人研究认识的基础上,结合新钻井资料对深层源岩成烃... 近年我国在深层、超深层领域获得一系列重大突破,深层油气勘探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而准噶尔盆地深层的勘探尚处于初期阶段,有必要对准噶尔盆地深层油气形成条件开展系统研究梳理。在前人研究认识的基础上,结合新钻井资料对深层源岩成烃、成储及成藏的关键地质条件进行系统分析。研究表明:(1)深部存在多套烃源岩并且达到成熟-高成熟阶段,受到多期构造运动、异常高压等外部环境的影响,深部源岩的生烃过程复杂,但整体生烃潜力大,能够提供充足的油气;(2)在深埋条件下,深部致密的储层受到多期构造活动叠加造缝、风化淋滤、烃类生成造成的有机酸溶蚀及早期充注、异常高压4个方面改善作用的影响,依然存在优质储集层;(3)油气的成藏受控于深部源岩的成烃及成储过程,表现为多期油气充注的特点,油气的富集类型受控于源岩母质的供烃类型,不同深层领域的油气成藏有其差异性;(4)盆地富烃凹陷内及斜坡区的深大构造与地层-岩性目标,以及盆地深部含致密油、致密气资源的二叠系与盆地腹部含致密砂岩气的侏罗系煤系均具有利的成藏条件,是盆地深层油气勘探的有利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深层油气 成藏条件 烃源岩 有效储层 勘探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页岩油藏特征与形成主控因素 被引量:44
8
作者 霍进 支东明 +8 位作者 郑孟林 唐勇 王霞田 常秋生 郭旭光 丁靖 何文军 鲍海娟 高阳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06-512,共7页
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二叠系芦草沟组发育典型的陆相咸化湖盆页岩油,综合利用地震、岩心、测井等资料,对油藏特征及形成主控因素进行了研究。芦草沟组大面积含油,以游离态和吸附态2种状态在多层"甜点"层的微—纳米孔喉、层... 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二叠系芦草沟组发育典型的陆相咸化湖盆页岩油,综合利用地震、岩心、测井等资料,对油藏特征及形成主控因素进行了研究。芦草沟组大面积含油,以游离态和吸附态2种状态在多层"甜点"层的微—纳米孔喉、层理缝中聚集,被页岩隔层分隔,存在上、下2个"甜点"富集层段。页岩油藏地层压力、成熟度从凹陷区向斜坡区逐渐降低,原油密度逐渐增大。烃源岩品质及成熟度控制了页岩油的分布与原油性质,沉积微相控制了页岩油的分布层位,页岩的岩性与物性控制了页岩油的富集甜点,生烃增压是页岩油成藏的主要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油 油藏特征 咸化湖盆 芦草沟组 吉木萨尔凹陷 准噶尔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石油地质条件、资源潜力及勘探方向 被引量:44
9
作者 何文军 王绪龙 +6 位作者 邹阳 杨海波 赵龙梅 吴斯 丁靖 鲍海娟 吴海生 《海相油气地质》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75-84,共10页
近年来,准噶尔盆地的油气勘探在许多新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展现良好勘探前景。然而,盆地第三次油气资源评价结果与勘探实际、储量增长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常规、非常规领域的石油资源潜力亟待落实。在解剖盆地石油成藏条件,分析成藏控... 近年来,准噶尔盆地的油气勘探在许多新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展现良好勘探前景。然而,盆地第三次油气资源评价结果与勘探实际、储量增长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常规、非常规领域的石油资源潜力亟待落实。在解剖盆地石油成藏条件,分析成藏控制因素,总结不同地区、不同层系成藏模式及其富集规律的基础上,开展地质评价参数研究,优选评价方法,重新评价盆地资源潜力,梳理了盆地有利的勘探方向。评价结果显示:盆地常规、非常规石油资源量近100×10^8t,综合探明率约为27%;剩余待探明石油资源量近55×10^8 t,主要分布于富烃凹陷斜坡区的二叠系-三叠系、盆地深层及凹陷周缘低勘探程度的凸起构造。未来应围绕盆地这3个领域,加大勘探力度,同时依托技术进步,努力拓展页岩油等资源潜力大、勘探程度低的勘探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藏条件 成藏模式 资源潜力 勘探方向 石油 准噶尔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北部石炭纪盆地构造演化与油气成藏 被引量:23
10
作者 唐勇 王刚 +7 位作者 郑孟林 陈磊 冯莉 孔玉华 卫延召 赖世新 丁靖 鲍海娟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41-253,共13页
根据油田近期勘探资料及前人研究成果,在新疆北部地区石炭系沉积前构造背景分析的基础上,对石炭纪盆地沉积构造演化进行了研究,该区具有微地块、多拼合、弱固结、构造活跃等盆地形成背景,经历了早石炭世、晚石炭世两期盆地的形成、发展... 根据油田近期勘探资料及前人研究成果,在新疆北部地区石炭系沉积前构造背景分析的基础上,对石炭纪盆地沉积构造演化进行了研究,该区具有微地块、多拼合、弱固结、构造活跃等盆地形成背景,经历了早石炭世、晚石炭世两期盆地的形成、发展与消亡过程,二叠纪—新生代是石炭纪盆地的改造演化期。石炭纪火山岩广泛发育,结合前人研究成果,通过盆地覆盖区钻井样品的地球化学综合分析,认为该区石炭纪整体处于拉张的构造环境。通过石炭系的沉积与分布特征,认为早石炭世和晚石炭世盆地演化受早期构造的控制,具有继承性、方向性和新生性的特点。石炭纪末期的构造事件基本结束了该区的海相盆地的演化,进入陆内盆地演化期,石炭纪盆地遭受埋藏或隆升改造,经历了海西晚期、印支期、燕山期以及喜马拉雅期的构造改造作用,存在埋藏、隆升剥蚀、岩浆热改造、断裂、褶皱变形等多类型的改造作用,各地区的改造特点存在差异。油气勘探成果证实,石炭系是新疆北部重要的勘探层系,在早石炭世和晚石炭世盆地演化期都形成了优质的烃源岩,火山岩系既是油气的储集层,也是重要的盖层,盆地的多期改造事件不仅有利于火山岩储层物性改善,也形成了石炭系有利的油气圈闭,目前已经发现了石炭系自生自储和上生下储的油气藏类型,油气的分布特征显示了石炭系自生自储油气藏具有近源分布特征。因此,加强盆地形成演化研究,圈定沉降中心和烃源岩的分布对于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北部 石炭纪 盆地构造演化 油气成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中拐凸起佳木河组层序地层模式 被引量:13
11
作者 孔玉华 鲍海娟 +2 位作者 李振华 李啸 张顺存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0-64,154,共5页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中拐凸起佳木河组以碎屑岩为主,为夹部分火山岩、火山碎屑岩的混积地层,三级层序PSQ1、PSQ2、PSQ3与前期的中、下亚组有一定的对应关系,而上亚组在区内遭受剥蚀,分布局限。通过岩心观察与描述,充分利用录井、测井资料,...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中拐凸起佳木河组以碎屑岩为主,为夹部分火山岩、火山碎屑岩的混积地层,三级层序PSQ1、PSQ2、PSQ3与前期的中、下亚组有一定的对应关系,而上亚组在区内遭受剥蚀,分布局限。通过岩心观察与描述,充分利用录井、测井资料,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指导下,进行了佳木河组四级层序的划分对比,建立起中拐地区二叠系佳木河组层序地层模式并明确各层序的沉积特征,对下一步有利区的优选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层 层序 二叠系 佳木河组 中拐凸起 准噶尔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稠油油藏小井距蒸汽吞吐转蒸汽驱先导试验 被引量:12
12
作者 何万军 鲍海娟 +1 位作者 马鸿 杨柳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30-133,157,共4页
针对新疆超稠油蒸汽吞吐采出程度低,瞬时油汽比呈指数递减,经济效益较差的问题,在重32井区筛选出9个先导试验井组,运用室内蒸汽驱替实验和数值模拟方法,对蒸汽吞吐后转蒸汽驱合理的井网井距、剩余油饱和度、热连通程度、蒸汽驱方... 针对新疆超稠油蒸汽吞吐采出程度低,瞬时油汽比呈指数递减,经济效益较差的问题,在重32井区筛选出9个先导试验井组,运用室内蒸汽驱替实验和数值模拟方法,对蒸汽吞吐后转蒸汽驱合理的井网井距、剩余油饱和度、热连通程度、蒸汽驱方式、蒸汽干度、原油黏度等指标进行了详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边井井距在50~60 m 时,超稠油直井反九点井网转蒸汽驱是可行的。开展蒸汽驱先导试验,历时2.5 a,蒸汽驱阶段采出程度为17.14%,阶段油汽比为0.11,试验取得较好效果,为类似油藏开展蒸汽吞吐转蒸汽驱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稠油 蒸汽驱 提高采收率 井网井距 重32井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陆东地区石炭系火成岩内幕油气资源潜力 被引量:6
13
作者 杨海波 向宝力 +1 位作者 鲍海娟 庞宏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4,共4页
近年来在准噶尔盆地陆东地区石炭系火成岩储集层中发现了大量的油气,显示了巨大的勘探潜力。然而已探明或已获得的工业性油气流主要分布在石炭系顶部的风化壳储集层中,而在火成岩内幕储集层中虽见到大量油气显示,但未获得工业性油气流,... 近年来在准噶尔盆地陆东地区石炭系火成岩储集层中发现了大量的油气,显示了巨大的勘探潜力。然而已探明或已获得的工业性油气流主要分布在石炭系顶部的风化壳储集层中,而在火成岩内幕储集层中虽见到大量油气显示,但未获得工业性油气流,因此,分析该地区火成岩内幕油气的勘探潜力,对下一步的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对石炭系火成岩内幕和风化壳储集层特征及油气勘探潜力的对比研究表明,石炭系火成岩孔隙度随着距离石炭系顶部不整合面距离的增加出现两个波峰,分别对应两个次生溶蚀带,第一个波峰对应的为火成岩风化壳储集层,第二个波峰对应的为火成岩内幕储集层;内幕天然气资源量为1 750×108m3;斜坡带为陆东地区石炭系火成岩内幕气藏发育的有利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陆东地区 火成岩 内幕储集层 资源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腹部地区白垩系清水河组物源分析 被引量:10
14
作者 阿布力米提 邹志文 +3 位作者 鲍海娟 徐洋 陈磊 姚靖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90-693,共4页
通过对砂岩碎屑组分和结构特征、重矿物组合、重矿物ZTR指数、地震剖面、沉积特征等方面的资料进行分析,认为准噶尔盆地腹部地区清水河组沉积时期存在北部、西北-西部和东部等3个外部物源;清水河组沉积早期存在盆内物源,其物源为车莫古... 通过对砂岩碎屑组分和结构特征、重矿物组合、重矿物ZTR指数、地震剖面、沉积特征等方面的资料进行分析,认为准噶尔盆地腹部地区清水河组沉积时期存在北部、西北-西部和东部等3个外部物源;清水河组沉积早期存在盆内物源,其物源为车莫古隆起上的侏罗系头屯河组、西山窑组和三工河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腹部 清水河组 物源分析 重矿物 盆内物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葫芦巴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偏好性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杜明川 王伟 +4 位作者 鲍海娟 格措 张蕊 王久利 刘晶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09-418,共10页
为探究葫芦巴(Trigonella foenum-graecum L.)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的使用偏好性,利用Codon W 1.4.2和在线软件CUSP对筛选到的50条蛋白质编码序列密码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葫芦巴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末位碱基以A/U为主,GC含量仅为26.25%。... 为探究葫芦巴(Trigonella foenum-graecum L.)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的使用偏好性,利用Codon W 1.4.2和在线软件CUSP对筛选到的50条蛋白质编码序列密码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葫芦巴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末位碱基以A/U为主,GC含量仅为26.25%。ENC取值范围为35.05~53.66,且ENC值>45的有20个,说明葫芦巴大部分基因编码序列的密码子偏性较强。RSCU≥1的密码子有30个,其中16个以U结尾、13个以A结尾。中性绘图分析、ENC-plot分析及PR2-plot偏倚分析结果发现,葫芦巴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使用偏好性受到突变压力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因素为自然选择。最终筛选出GCU,AGA,CGU等21个密码子为最优密码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葫芦巴 叶绿体基因组 密码子偏好性 选择 最优密码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胡卢巴种子萌发对干旱胁迫的响应
16
作者 鲍海娟 宋永莲 +2 位作者 杜明川 王伟 刘晶 《草学》 2024年第3期34-41,共8页
本研究以不同种质胡卢巴种子为研究对象,探究不同浓度干旱胁迫对加拿大胡卢巴、云南胡卢巴、甘肃胡卢巴和青海胡卢巴萌发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PEG浓度增加胡卢巴种子发芽势、胚根长、胚芽长、活力指数呈下降趋势;同种质胡卢巴萌发指... 本研究以不同种质胡卢巴种子为研究对象,探究不同浓度干旱胁迫对加拿大胡卢巴、云南胡卢巴、甘肃胡卢巴和青海胡卢巴萌发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PEG浓度增加胡卢巴种子发芽势、胚根长、胚芽长、活力指数呈下降趋势;同种质胡卢巴萌发指标对不同浓度PEG胁迫响应度不同;种质×PEG干旱胁迫综合评价结果中加拿大胡卢巴在PEG浓度10%时抗旱性最好,加拿大胡卢巴在PEG浓度为25%时抗旱性最差。结论:PEG浓度升高对胡卢巴种子萌发有抑制作用;PEG浓度10%时,胡卢巴种子萌发指标最好;PEG浓度25%时,青海胡卢巴表现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胁迫 胡卢巴 PEG浓度 种子萌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均质性砂砾岩稠油油藏三维地质建模研究——以风城油田重18井区侏罗系八道湾组油藏为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何文军 杨彤远 +3 位作者 费李莹 黄宣皓 鲍海娟 杨翼波 《复杂油气藏》 2017年第1期21-26,共6页
风城油田重18井区八道湾组油藏为一典型非均质性较强的砂砾岩稠油油藏,目前,无论是基于单一沉积微相建模技术,还是基于单一岩石相建模技术,均无法在细致刻画储层内部各类岩石空间分布的同时,又保证其砂体展布符合地质规律认识,存在一定... 风城油田重18井区八道湾组油藏为一典型非均质性较强的砂砾岩稠油油藏,目前,无论是基于单一沉积微相建模技术,还是基于单一岩石相建模技术,均无法在细致刻画储层内部各类岩石空间分布的同时,又保证其砂体展布符合地质规律认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笔者以风城油田重18井区八道湾组油藏为例,利用实际测井、岩心及物性分析资料,以单井沉积微相与岩石相划分为基础,建立能够表征沉积微相及岩石相分布的联合相类型,并以此为基础,通过对各相变差函数的调节,建立联合相地质模型。该相模型具有既符合沉积微相地质认识,又能表征岩石相空间变化的优势,对非均质性较强的储层刻画效果较好。在此基础上利用序贯高斯算法,建立储层的属性模型,最后进行地质储量拟合。通过模型的质量检验,验证模型可靠后,进而验证该方法能够用于非均质性砂砾岩特殊稠油油藏的三维地质建模,并且模型能够为水平井井轨迹设计提供依据,为后期油藏动态管理以及稠油注气扩散过程的数值模拟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风城油田 18 井区 砂砾岩稠油油藏 联合相模型 三维地质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丁香质体基因组研究
18
作者 鲍海娟 徐春柳 +2 位作者 王燕燕 谷小龙 刘晶 《鲁东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4期360-369,共10页
为了解北京丁香的质体基因组特征,本研究分析了北京丁香的质体基因组结构和基因构成,并联合其它35个木犀科物种和2个泡桐科物种进行了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1)北京丁香的质体基因组共编码131个基因,包含36个tRNA基因、8个rRNA基因和8... 为了解北京丁香的质体基因组特征,本研究分析了北京丁香的质体基因组结构和基因构成,并联合其它35个木犀科物种和2个泡桐科物种进行了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1)北京丁香的质体基因组共编码131个基因,包含36个tRNA基因、8个rRNA基因和87个mRNA基因,分别占所有注释基因的27.48%、6.11%和66.41%;(2)在该质体基因组的密码子组成中,RSCU值大于1的密码子有30个,31个密码子的RSCU值小于1,且密码子有以G和C结尾的使用偏好性;(3)北京丁香质体基因组中共识别出178个正向重复序列和177个回文重复序列;(4)NJ系统发育树表明北京丁香与丁香属植物暴马丁香亲缘关系较为密切,丁香属植物与女贞属植物亲缘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丁香 木犀科 质体 系统发育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植密度与施氮量对青海湟中地区小黑麦生产性能和营养品质的影响
19
作者 刘晶 鲍海娟 +3 位作者 李佳欣 杜明川 赵明德 杜文华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3-49,共7页
为了解种植密度与施氮量对高寒贫瘠地区小黑麦生长和营养品质的影响,以种植在青海省湟中地区的小黑麦为实验材料,设置不同的施氮量和种植密度,测定小黑麦的生产性能指标(干草产量、枝条数、株高)和营养品质指标(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 为了解种植密度与施氮量对高寒贫瘠地区小黑麦生长和营养品质的影响,以种植在青海省湟中地区的小黑麦为实验材料,设置不同的施氮量和种植密度,测定小黑麦的生产性能指标(干草产量、枝条数、株高)和营养品质指标(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可溶性糖、粗蛋白),通过多重比较、灰色关联度和响应面优化综合分析,筛选出最佳栽培条件.结果显示:①通过对不同种植密度下小黑麦生产性能和营养品质比较,初步判断在种植密度为400.8万基本苗/hm^(2)条件下小黑麦生产性能指标最佳,在种植密度为359.5万基本苗/hm^(2)的条件下小黑麦营养品质较好;②通过对不同施氮量下小黑麦生产性能和营养品质进行比较,氮肥施用量为240.00 kg/hm^(2)时粗蛋白含量(9.93%)最高,与氮肥施用量为264.87 kg/hm^(2)时无显著差异,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下的数值;③交互作用下多重比较和灰色关联度法分析结果表明,在种植密度为359.5万基本苗/hm^(2)、氮肥施用量为240.00 kg/hm^(2)的情况下,小黑麦综合表现最佳,构建的回归预测模型支持这一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黑麦 种植密度 施氮量 生产性能 营养品质 响应面 灰色关联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不同地区小黑麦种质的筛选
20
作者 刘晶 杜明川 +3 位作者 张文婷 鲍海娟 景美玲 杜文华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183-2190,共8页
【目的】筛选出青海省不同地区适宜种植的小黑麦种质以及适合种植小黑麦的地区。【方法】采用甘农4号、甘农2号、品系C25(简称C25)小黑麦种质为材料,比较青海省不同地区(同德县、湟中区、格尔木市)小黑麦生产性能和营养品质,筛选适合青... 【目的】筛选出青海省不同地区适宜种植的小黑麦种质以及适合种植小黑麦的地区。【方法】采用甘农4号、甘农2号、品系C25(简称C25)小黑麦种质为材料,比较青海省不同地区(同德县、湟中区、格尔木市)小黑麦生产性能和营养品质,筛选适合青海种植的小黑麦种质和地区。【结果】(1)C25的生产性能指标显著高于甘农4号、甘农2号;C25的中性洗涤纤维含量(46.75%)最低,显著低于其他2个小黑麦品种;甘农2号的酸性洗涤纤维含量(32%)最低,C25的酸性洗涤纤维含量(32.77%)次之,显著低于其他小黑麦种质。(2)同德县试验点小黑麦的生产性能指标(干草产量、株高和枝条数)显著高于其他2个试验点;同德县试验点小黑麦的可溶性糖含量(9.41%)显著高于其他2个试验点。(3)同德县C25干草产量(11.19 t/hm^(2))最高,显著高于其他水平;湟中区甘农4号可溶性糖含量(11.60%)最高,同德县C25次之,显著高于其他水平;湟中区C25中酸性洗涤纤维含量(41.67%)最低,显著低于其他水平。(4)同德县C25排名第1,湟中区C25排名第2和同德县甘农4号排名第3。【结论】同德县试验点适合种植的小黑麦种质为C25,甘农4号次之;湟中区试验点适合种植的小黑麦材料为C25,甘农4号次之;格尔木市试验点适合种植的小黑麦种质为C25,甘农2号次之。3个试验点中,同德县最适合种植小黑麦;3个小黑麦种质中,小黑麦C25最适合在青海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草型小黑麦 生产性能 营养品质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