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7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初始T1值及细胞外容积分数对心脏淀粉样变的诊断价值:Meta分析
1
作者 王国辉 孟莉 +1 位作者 鲍海华 李文昕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1-85,92,共6页
目的 采用Meta分析方法探讨初始T1值及细胞外容积分数(extracellular volume fraction,ECV)对心脏淀粉样变性(cardiac amyloidosis,CA)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检索数据库PubMed、 Embase、 Cochrane Library、 Web of Science、Wanfang ... 目的 采用Meta分析方法探讨初始T1值及细胞外容积分数(extracellular volume fraction,ECV)对心脏淀粉样变性(cardiac amyloidosis,CA)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检索数据库PubMed、 Embase、 Cochrane Library、 Web of Science、Wanfang Database、CBM、VIP及CNKI中有关探讨初始T1值及ECV对CA诊断价值的文献,检索时间为从建库开始至2022年11月。由2名研究者单独完成文献筛选,提取纳入文献的相关资料并进行质量评估。应用Revman 5.3、Stata 16.0和Meta-Disc1.4软件进行偏倚风险评价和统计分析,进行异质性、发表偏倚分析。使用敏感性分析验证Meta分析结果的稳定性与可靠性。结果 最终纳入文献12篇,共1 045例患者。Meta分析显示初始T1值诊断CA的合并敏感度(sensitivity,Sen)、特异度(specificity,Spe)、阳性似然比(positive likelihood ratio,PLR)、阴性似然比(negative likelihood ratio,NLR)、诊断比值比(diagnostic odds ratio,DOR)、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和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分别为86%(95%CI:82%~89%)、86%(95%CI:80%~91%)、6.2(95%CI:4.2~9.3)、0.16(95%CI:0.12~0.22)、38(95%CI:19~75)、0.92(95%CI:0.90~0.94);ECV诊断CA的Sen合并、Spe合并、PLR合并、NLR合并、DOR合并、AUC分别为90%(95%CI:83%~94%)、90%(95%CI:83%~94%)、8.8 (95%CI:5.3~14.6)、0.11 (95%CI:0.07~0.19)、79 (95%CI:38~162)、0.95 (95%CI:0.93~0.97)。结论 初始T1值和ECV对CA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为CA的早期诊断提供影像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淀粉样变 心脏磁共振 T1 mapping 细胞外容积分数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肠系膜神经内分泌肿瘤MRI表现一例
2
作者 张翼飞 鲍海华 +1 位作者 龙昌友 田鹏启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4-166,共3页
本研究遵守《赫尔辛基宣言》,并经过青海大学附属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免除受试者知情同意,批准文号:YJ-SL-2017。患者女,51岁。主诉下腹部疼痛不适3个月余。患者于3个月前开始左下腹疼痛不适,无胸骨后疼痛,无心悸、呼吸困难,无腹泻... 本研究遵守《赫尔辛基宣言》,并经过青海大学附属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免除受试者知情同意,批准文号:YJ-SL-2017。患者女,51岁。主诉下腹部疼痛不适3个月余。患者于3个月前开始左下腹疼痛不适,无胸骨后疼痛,无心悸、呼吸困难,无腹泻、腹胀、黑便等症状。专科检查:患者神志清,精神可。双肺呼吸音清,双肺未闻及干湿性啰音,未闻及胸膜摩擦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系膜 神经内分泌肿瘤 磁共振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病理学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道未分化多形性肉瘤MRI表现一例
3
作者 田鹏启 鲍海华 +2 位作者 龙昌友 门苗苗 张翼飞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1-172,188,共3页
本文为回顾性研究,遵守《赫尔辛基宣言》,并经过青海大学附属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免除受试者知情同意,批准文号:YJ-SL-2017。患者女,17岁。既往月经欠规律,经量少,呈暗红色,无血块,偶感腹痛,阴道持续有少量咖啡色出血。2023年1月16... 本文为回顾性研究,遵守《赫尔辛基宣言》,并经过青海大学附属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免除受试者知情同意,批准文号:YJ-SL-2017。患者女,17岁。既往月经欠规律,经量少,呈暗红色,无血块,偶感腹痛,阴道持续有少量咖啡色出血。2023年1月16日,患者自觉阴道异味感明显,阴道血水样分泌物明显增多,伴阴道仍有不规则流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 未分化多形性肉瘤 磁共振成像 病理学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观扩散系数在预测肝泡状棘球蚴病发生远处转移的临床价值
4
作者 丹增耶昂 鲍海华 +3 位作者 张雪倩 龙昌友 邢玉洁 田鹏启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90-95,共6页
目的探讨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在预测肝泡状棘球蚴病(hepatic alveolar echinococcosis,HAE)发生远处转移的临床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到2024年3月青海大学附属医院确诊为HAE的267例患者资料... 目的探讨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在预测肝泡状棘球蚴病(hepatic alveolar echinococcosis,HAE)发生远处转移的临床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到2024年3月青海大学附属医院确诊为HAE的267例患者资料,其中远处转移组88例,无转移组179例,记录其临床及影像信息并在DWI上测量病灶实性部分及边缘带的ADC最大值(ADC_(max))、ADC最小值(ADC_(min))、ADC平均值(ADC_(mean))。采用统计学方法比较发生远处转移组患者与无转移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民族、病灶实性部分及边缘带的ADC_(max)、ADC_(min)、ADC_(mean)上的差异,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通过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评估各参数的诊断效能,计算最佳诊断截断值及其对应的敏感度、特异度。结果HAE远处转移组与无转移组两组间年龄、性别及民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病灶实性部分,ADC_(max)、ADC_(min)、ADC_(mean)在远处转移组与无转移组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病灶边缘带,两组间ADC_(max)、ADC_(min)、ADC_(mean)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无论是否发生转移,边缘带ADC_(max)、ADC_(min)、ADC_(mean)均低于实性成分ADC_(max)、ADC_(min)、ADC_(mean)。ROC曲线分析显示边缘带各ADC值均可有效预测HAE的远处转移。其中,联合指标预测HAE是否发生远处转移效能最佳,AUC为0.955(95%CI:0.923~0.977),敏感度为93.2%,特异度86.0%。结论边缘带ADC值对临床前期评估HAE是否会发生远处转移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各参数联合使用可进一步提高HAE远处转移的预测效能,更有利于个体化、精准化医疗决策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泡状棘球蚴病 远处转移 边缘带 表观扩散系数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出血后血肿周围水肿不同影像参数与临床预后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龙昌友 曹云太 鲍海华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71-976,共6页
血肿周围水肿(PHE)是脑出血后主要的继发性脑损伤,与患者的功能预后紧密相关。大量的研究表明,PHE是一个可量化指标且越来越多地作为评估脑出血后继发性损伤的放射学标记物,与脑出血患者的短期或长期功能预后显著相关。PHE被认为是脑出... 血肿周围水肿(PHE)是脑出血后主要的继发性脑损伤,与患者的功能预后紧密相关。大量的研究表明,PHE是一个可量化指标且越来越多地作为评估脑出血后继发性损伤的放射学标记物,与脑出血患者的短期或长期功能预后显著相关。PHE被认为是脑出血后一个有希望的治疗靶点,然而不同研究对PHE的测量参数不同,从而导致其对脑出血预后的影响存在一定差异,因此有必要对已有的PHE不同影像参数进行分类、比较和总结。本综述从影像学角度探讨PHE不同评估参数的优点和局限性及其对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旨在为临床治疗脑出血后继发性脑损伤提供更精准的指导,以减轻PHE并促进急性脑出血后的神经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血肿周围水肿 影像学参数 脑继发性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模态磁共振技术在脑小血管病中的应用进展
6
作者 王子涵 鲍海华 《中国医疗设备》 2024年第10期152-158,共7页
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是一种与年龄相关的慢性、进行性小血管疾病,影响小动脉、毛细血管和小静脉,与缺血性卒中和痴呆的高发生率密切相关,并可能导致运动、步态和情绪障碍。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 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是一种与年龄相关的慢性、进行性小血管疾病,影响小动脉、毛细血管和小静脉,与缺血性卒中和痴呆的高发生率密切相关,并可能导致运动、步态和情绪障碍。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在CSVD的诊断中起关键作用,其典型表现为皮质下小梗死、脑白质高信号、腔隙、脑微出血、血管周围间隙和脑萎缩。由于CSVD的病理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缺乏特异性的治疗方法,因此治疗策略主要集中在管理血管危险因素,以延缓病程进展。随着先进MRI技术的应用,研究已从单纯的影像学特征深入到对CSVD病理学机制的探索。本文综述了多模态磁共振新技术在CSVD中的应用,以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社会和家庭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小血管病 磁共振成像 多模态磁共振成像 弥散张量成像 磁共振灌注加权成像 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VIM) 血管壁成像(VW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高原性心脏病的病理生理改变及磁共振表现 被引量:10
7
作者 鲍海华 孟莉 谢冬梅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2015年第12期927-931,共5页
目的认识小儿高原性心脏病(high altitude heart disease,HAHD)的MRI表现特征,为临床提供更准确的诊断。材料与方法应用GE Vectr 0.5 T超导型磁共振扫描仪,对8例来自海拔3500~4500 m、年龄在8个月~2岁之间、临床已确诊的HAHD患儿行心... 目的认识小儿高原性心脏病(high altitude heart disease,HAHD)的MRI表现特征,为临床提供更准确的诊断。材料与方法应用GE Vectr 0.5 T超导型磁共振扫描仪,对8例来自海拔3500~4500 m、年龄在8个月~2岁之间、临床已确诊的HAHD患儿行心脏MR扫描,采用0.5 T MRI设备自旋回波心电门控技术,以横轴、长轴和短轴为基本层面进行扫描,分别测量患者收缩期右室前壁(right ventricular anterior wall in the systolic,RVAWs)、舒张期右室前壁(right ventricular anterior wall in the diastolic,RVAWd),收缩期左室后壁(left ventricular posterior wall in the systolic,LVPWs)、舒张期左室后壁(left ventricular posterior wall in the diastolic,LVPWd)、收缩期室间隔(interventricular septum systolic,IVSs)和舒张期室间隔(interventricular septum diastolic,IVSd)的厚度,以及肺动脉干内径(pulmonary artery diameter,PAD)。同时对6例与患病组相同年龄,生长在相同海平面下的正常小儿行MRI相同技术扫描观察、测量。结果MRI显示:(1)8例患儿均示右室壁增厚,其厚度大于或等于左室壁厚度,右室腔及右房腔扩大。RVAWs为(7.35±0.84)mm,RVAWd为(5.31±1.05)mm。正常组小儿的RVAWs为(3.58±0.02)mm,RVAWd为(1.98±0.12)mm。(2)8例患儿的LVPWs为(6.18±0.69)mm,LVPWd为(4.08±0.83)mm,其中1例患儿同时伴左室壁和室间隔增厚,LVAWd为6 mm。正常组小儿的LVAWd为(3.68±0.30)mm。(3)8例患儿室间隔平直或向左心室侧突出,IVSs为(4.74±1.29)mm,IVSd为(3.45±0.89)mm。室间隔增厚患儿的IVSd为5.6 mm。正常组小儿的IVSd为(3.17±0.46)mm。(4)8例患儿肺动脉干均扩张,PAD为(17.0±1.3)mm,而左右肺动脉增粗或正常表现。正常组小儿的PAD为(12.15±0.51)mm。结论右心室肥大和肺动脉扩张是小儿高原性心脏病的主要MRI表现,少数患者可出现左室肥厚和室间隔增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性心脏病 小儿 心脏电生理学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和MRA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8
作者 鲍海华 张红迁 马立公 《青海医学院学报》 CAS 2004年第1期46-47,共2页
目的 评价MRI和MRA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 18例主动脉夹层患者在急慢性期行MRI扫描 ,包括轴位、矢状位和冠状位成像。其中 9例同时行增强MRA。结果  18例患者按DeBaKey分型诊断为Ⅰ型 4例 ,Ⅱ型 8例 ,Ⅲ型 6例 ... 目的 评价MRI和MRA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 18例主动脉夹层患者在急慢性期行MRI扫描 ,包括轴位、矢状位和冠状位成像。其中 9例同时行增强MRA。结果  18例患者按DeBaKey分型诊断为Ⅰ型 4例 ,Ⅱ型 8例 ,Ⅲ型 6例 ,18例均显示了真假腔及内膜瓣 ,其中两例为多发假腔 ,18例中 12例显示了真假腔之间的破口 (占 6 7% )。有 3例为多发破口。 10例显示主动脉夹层有附壁血栓形成 (占 5 6 % )。结论 MRI和MRA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且无创伤性 ,有助于临床及时准确地制定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血管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髓损伤的MRI表现和神经功能恢复的关系
9
作者 鲍海华 马立公 《青海医药杂志》 2000年第5期5-6,共2页
目的 :探讨脊髓损伤的MRI信号类型和神经功能恢复的关系 ;方法 :对 48例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及MRI信号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脊髓损伤按MRI信号特征分脊髓出血、水肿、挫伤 ,其中出血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最差。而脊髓水肿患者神经功... 目的 :探讨脊髓损伤的MRI信号类型和神经功能恢复的关系 ;方法 :对 48例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及MRI信号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脊髓损伤按MRI信号特征分脊髓出血、水肿、挫伤 ,其中出血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最差。而脊髓水肿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最佳。本文还观察到 ,如果脊髓水肿范围大预后亦较差 ;结论 :MRI是医生判断脊髓损伤程度及估计其预后最准确的无创伤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神经功能恢复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较影像学在颈动脉斑块评估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0
作者 吕蕾 李怡 +1 位作者 鲍海华 张玉英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7期101-104,共4页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破裂、栓塞及动脉管腔狭窄是引起缺血性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重要危险因素。对颈动脉斑块易损性及颈动脉狭窄程度的早期评估、早期干预可以明显降低心脑血管急症的病死率和致残率。血管超声作为一种无创、无...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破裂、栓塞及动脉管腔狭窄是引起缺血性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重要危险因素。对颈动脉斑块易损性及颈动脉狭窄程度的早期评估、早期干预可以明显降低心脑血管急症的病死率和致残率。血管超声作为一种无创、无辐射、简便易行的检查手段,可作为颈动脉斑块检查的初筛工具,各种超声新技术的发展也在颈动脉斑块易损性的评价方面起了很大作用。CT血管造影在钙化斑块的检查优于其他影像检查方法,成像速度快,可作为其他检查方法的补充。磁共振成像软组织分辨率高,可清晰显示颈动脉管壁及管腔内情况,可对颈动脉斑块成分进行定性测量。目前,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管腔狭窄程度的金标准仍然是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综合分析各种影像检查手段的优缺点,选择患者最易接受,对临床治疗指导价值最高的检查方式仍然是比较影像学的重中之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比较影像学 颈动脉 动脉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包虫的CT诊断 被引量:23
11
作者 马立公 李文方 +2 位作者 乔颖 鲍海华 尹桂秀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347-349,共3页
目的:探讨囊型肝包虫和泡型肝包虫的CT表现特征和病理基础。材料与方法:通过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97例肝包虫的CT表现和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囊型肝包虫在CT上因病程和病理的不同,表现为单囊型、子囊型、钙化、合并感染、破裂... 目的:探讨囊型肝包虫和泡型肝包虫的CT表现特征和病理基础。材料与方法:通过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97例肝包虫的CT表现和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囊型肝包虫在CT上因病程和病理的不同,表现为单囊型、子囊型、钙化、合并感染、破裂等;而泡型肝包虫则表现为不强化的肝癌样病灶,几乎均伴有不同程度的钙化,钙化且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结论:肝包虫在CT上有特征性的表现;CT不仅能发现早期病变,并可显示各种合并症的病理形态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包虫 CT 诊断 包虫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结核瘤的磁共振成像 被引量:24
12
作者 李文方 马立公 +1 位作者 鲍海华 张云亭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905-907,共3页
目的 分析颅内结核瘤的磁共振表现。材料与方法 对 12例脑结核瘤MRI表现及Gd DTPA强化的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T1WI和T2 WI信号强度与正常脑灰质进行比较。结果  3例粟粒样脑结核瘤呈脑内散在的多发等或略长T1、长T2 信号 ,结节样均... 目的 分析颅内结核瘤的磁共振表现。材料与方法 对 12例脑结核瘤MRI表现及Gd DTPA强化的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T1WI和T2 WI信号强度与正常脑灰质进行比较。结果  3例粟粒样脑结核瘤呈脑内散在的多发等或略长T1、长T2 信号 ,结节样均匀强化或伴有少量小环状强化。 9例 31个成熟结核瘤由环壁和坏死的核心两部分组成 ,环壁呈等T1、短T2 信号 ( 5个病灶 )和等或略长T1、等或略长T2 信号 ( 2 6个病灶 ) ,单环或花簇状环状强化 ;14个未成熟结核瘤呈结节样等或略长T1、长T2 信号 ,均匀强化。成熟结核瘤的核心部分因组织病理学的差异可有多种信号。颅内结核瘤以 1个主灶伴多个小灶为其主要表现形式 ( 77.8% ,7/9)。结论 T1WI呈等或略高信号 ,T2 WI呈轻度不均匀等或略低信号 ,不均匀单环或花簇环状强化是结核瘤的主要MRI表现。而病灶的多发性符合脑结核系血行播散所致的发病机理 ,对确立诊断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脑结核瘤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高原病患者脑灰质变化的VBM-MRI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刘彩霞 鲍海华 +4 位作者 李伟霞 赵希鹏 吴有森 张红迁 王丽红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2014年第3期211-215,共5页
目的采用MRI基于体素的形态学测量(VBM-MRI)技术,分析慢性高原病(CMS)患者全脑灰质体积的变化。材料与方法对14例临床确诊的CMS患者和年龄、性别、受教育年限、海拔高度相匹配的11例正常志愿者行全脑扫描,获取3D-T1结构图像。利用VBM方... 目的采用MRI基于体素的形态学测量(VBM-MRI)技术,分析慢性高原病(CMS)患者全脑灰质体积的变化。材料与方法对14例临床确诊的CMS患者和年龄、性别、受教育年限、海拔高度相匹配的11例正常志愿者行全脑扫描,获取3D-T1结构图像。利用VBM方法对CMS组和正常组的全脑灰质图像进行基于体素的统计学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CMS患者右侧舌回、后扣带回、双侧海马旁回及左侧颞下回灰质体积增加;左侧前扣带回灰质体积减少。结论利用VBM方法对MR结构图像分析能够客观显示CMS患者特定脑区体积的变化,从影像学角度揭示高原缺氧对脑结构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病 脑损伤 慢性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KI参数联合DTI在老年帕金森病患者脑深部核团微观变化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4
作者 张红迁 李伟霞 +2 位作者 吴有森 尹桂秀 鲍海华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734-2737,共4页
目的分析老年帕金森病(PD)患者经扩散峰度成像(DKI)参数联合扩散张量成像(DTI)评估脑深部核团微观变化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收集青海大学附属医院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就诊的统一帕金森病评分量表运动部分(UPDRSⅢ)中震颤评分≥4分... 目的分析老年帕金森病(PD)患者经扩散峰度成像(DKI)参数联合扩散张量成像(DTI)评估脑深部核团微观变化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收集青海大学附属医院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就诊的统一帕金森病评分量表运动部分(UPDRSⅢ)中震颤评分≥4分且至少一项肢体评分≥2分的51例老年PD患者资料,纳入震颤组,收集UPDRSⅢ中震颤评分≤2分且任一肢体评分≤1分的51例老年PD患者资料,纳入非震颤组。患者均接受DKI、DTI检查;比较两组基线资料及影像学参数,重点分析DKI参数联合DTI成像在老年PD患者脑深部核团微观变化中的评估价值。结果震颤组黑质平均扩散峰度(MK)值、丘脑MK值明显高于非震颤组(P<0.05);震颤组黑质各向异性指数(FA)值明显低于非震颤组(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显示,DKI、DTI成像参数黑质MK值、丘脑MK值、黑质FA值评估老年PD患者脑深部核团微观变化情况的AUC均>0.70,有一定评估价值;且当各参数cut-off值分别取0.955、0.975、0.595时,可获得最佳评估价值。结论老年PD患者采用DKI参数联合DTI成像评估脑深部核团微观变化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扩散峰度成像 扩散张量成像 脑深部核团微观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高原病患者默认网络改变:基于后扣带回的功能连接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孔德民 鲍海华 +2 位作者 李超伟 李伟霞 王芳芳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2016年第2期107-112,共6页
目的运用种子点相关的功能连接分析方法探讨慢性高原病(chronic mountain sickness,CMS)患者静息状态下默认网络(default mode network,DMN)的功能连接改变,为CMS患者脑部病变的发病机制做初步影像学探究。材料与方法收集2012年12月至2... 目的运用种子点相关的功能连接分析方法探讨慢性高原病(chronic mountain sickness,CMS)患者静息状态下默认网络(default mode network,DMN)的功能连接改变,为CMS患者脑部病变的发病机制做初步影像学探究。材料与方法收集2012年12月至2015年1月根据CMS诊断和排除标准确诊的24例CMS患者,选择海拔高度、年龄、受教育年限、性别相匹配的25例正常志愿者作对照组,以上均选取男性作为被试,对其行全脑扫描,获取平面回波成像(echo planar imaging,EPI)数据。运用基于MATLAB平台的DPARSF2.2及REST 1.8软件包处理,应用种子点相关的功能连接分析方法,以后扣带回(posterior cingulate cortex,PCC)为种子点,分析静息状态下DMN改变。组内比较采用单样本t检验,组间采用两样本t检验。结果与正常对照者相比,CMS患者在静息状态时与PCC功能连接强度增加的脑区有:左侧海马旁回、左侧角回、左侧额中回、右侧小脑9区、左侧小脑脚2区。未发现相比正常组功能连接减低脑区。结论CMS患者多个脑区与PCC功能连接强度增加,这为探究CMS患者多种神经精神症状的发病机制提供了重要的影像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高原病 静息状态 磁共振功能成像 默认网络 功能连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短T1信号和ADC值对卵巢病变良恶性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6
16
作者 孟莉 杜嘉宁 +1 位作者 沙仁高娃 鲍海华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83-86,共4页
目的 探讨短T1信号卵巢良恶性病变的磁共振信号特点及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对其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研究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在青海大学附属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并于MRI显示为短T1信号的卵巢良... 目的 探讨短T1信号卵巢良恶性病变的磁共振信号特点及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对其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研究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在青海大学附属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并于MRI显示为短T1信号的卵巢良恶性病变患者病例共42例,分析其T1WI图像,观察影像征象并测量病变的最大径、ADC值、肿瘤位置、边界、囊实性、囊壁/分隔、T1信号均匀性,比较两组指标之间差异。结果 42例患者共52个T1高信号病灶。其中39个病灶为良性病变,包括子宫内膜异位囊肿16个、成熟囊性畸胎瘤10个、黄体囊肿7个、黏液性囊腺瘤4个、白体1个及滤泡囊肿伴出血1个;13个病灶为恶性病变,包括浆液性囊腺癌11个、透明卵巢细胞癌1个及颗粒细胞瘤1个。良恶性病灶的最大径、ADC值、囊壁/分隔、囊实性及T1信号均匀性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磁共振成像对短T1信号卵巢良恶性病变具有一定的鉴别诊断价值,通过掌握其MR特点,可提高卵巢病变术前定性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病变 磁共振成像 短T1信号 表观扩散系数 病理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胚胎性横纹肌肉瘤一例 被引量:4
17
作者 马占龙 马立公 +2 位作者 鲍海华 李国海 吴有森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52-352,共1页
关键词 前列腺胚胎性横纹肌肉瘤 CT扫描示 病理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体素形态学测量技术对高原地区正常成人脑结构的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超伟 鲍海华 +2 位作者 孔德民 李伟霞 员强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2016年第1期1-5,共5页
目的基于体素形态学测量(VBM)技术,分析久居高原地区(>3000 m)正常成人脑结构体积的变化。材料与方法选取两组正常成人参与本次研究,其中包括高原组[男8例,女8例,平均年龄(21.81±2.07)岁]和与之年龄、受教育年限相匹配的平原组[... 目的基于体素形态学测量(VBM)技术,分析久居高原地区(>3000 m)正常成人脑结构体积的变化。材料与方法选取两组正常成人参与本次研究,其中包括高原组[男8例,女8例,平均年龄(21.81±2.07)岁]和与之年龄、受教育年限相匹配的平原组[男7例、女13例,平均年龄(21.85±1.90)岁],对每个被试行全脑扫描,获取3D-T1结构图像,利用VBM方法对全脑灰、白质图像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平原组比较,高原组正常成人左侧后扣带回、颞上回灰质体积增加;右侧岛叶灰质体积减低;白质体积增加区域为左侧丘脑、右侧额上回、左侧豆状核、左侧枕叶。结论利用VBM技术对MRI结构图像分析,能够客观显示高原地区相对平原地区正常成人脑部特定区域体积的变化,从而全面的评价高原长期低氧对脑结构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测量术 高原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高原病对心脏的结构、功能影响及磁共振在心脏改变中的应用前景 被引量:13
19
作者 谢冬梅 鲍海华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2015年第12期953-956,共4页
慢性高原病(chronic mountain sickness,CMS)是一种以红细胞过度增多,进而累及多系统的疾病,其中循环系统是重要系统之一,由心脏和血管组成。心脏作为血液循环的动力泵,因而有着其独特的重要地位。磁共振成像因其独有的高分辨率、无创... 慢性高原病(chronic mountain sickness,CMS)是一种以红细胞过度增多,进而累及多系统的疾病,其中循环系统是重要系统之一,由心脏和血管组成。心脏作为血液循环的动力泵,因而有着其独特的重要地位。磁共振成像因其独有的高分辨率、无创、可重复、多参数成像等优势,在CMS患者心脏改变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及重要意义,本文就CMS患者心脏的病理生理改变及磁共振成像在CMS患者的应用前景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高原病 心脏电生理学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部软组织先天性纤维肉瘤一例 被引量:2
20
作者 马立公 马占龙 +1 位作者 鲍海华 吴有森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55-455,共1页
关键词 先天性纤维肉瘤 颈部软组织 面部不对称 腮腺区 出生时 颌下区 结节状 肿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