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VID-19疫情下西医院校非针灸专业针灸学教学设计——基于翻转课堂碎片化教学的应用效果
1
作者 李秀娟 肖亚平 +3 位作者 牛相来 刘建梁 鲍毅梅 周钰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21期1-3,共3页
目的探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疫情之下翻转课堂碎片化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以5年制本科学生为研究对象,抽取2个班随机分配到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59人,对照组58人。对照组采用传统线上讲授,实验组采用翻转课堂碎片化线上讲... 目的探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疫情之下翻转课堂碎片化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以5年制本科学生为研究对象,抽取2个班随机分配到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59人,对照组58人。对照组采用传统线上讲授,实验组采用翻转课堂碎片化线上讲授。通过问卷对翻转课堂碎片化教学模式的满意度进行调查,通过理论及实践技能考核评价翻转课堂碎片化教学模式的效果。结果实验组病例分析及总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基础知识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各项实训操作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两组学生除在标准化规范化教学内容满意度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方面实验组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翻转课堂碎片化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西医院校非针灸专业学生的针灸学理论及实践教学效果和综合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医院校 针灸学 翻转课堂 碎片化教学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杨小娟 刘慧慧 +1 位作者 鲍毅梅 李汶阳 《新疆中医药》 2024年第2期106-109,共4页
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是一种常见的腰椎退行性疾病,我国人群发病率高达25%左右,青壮年为高发年龄段,男性多发于女性。本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腰部疼痛,腰椎功能活动受限,病情严重者可出现下肢放射性疼痛、单侧或双下肢麻木、间歇性跛行等... 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是一种常见的腰椎退行性疾病,我国人群发病率高达25%左右,青壮年为高发年龄段,男性多发于女性。本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腰部疼痛,腰椎功能活动受限,病情严重者可出现下肢放射性疼痛、单侧或双下肢麻木、间歇性跛行等。目前临床治疗方法包括手术疗法、非手术疗法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等,其中以非手术治疗为主,主要包括针灸治疗等中医特色治疗。近年来针灸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疗效显著,且具有副作用小、无后遗症等优点,受到广大患者的认可。本文将对近年来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梳理和总结,旨在为未来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腰椎间盘突出 腰腿痛 痹证 中医特色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五年针刺治疗燥证的临床研究概述
3
作者 赵延环 霍新慧 +1 位作者 鲍毅梅 兰永利 《新疆中医药》 2024年第2期85-87,共3页
燥证为祖国医学特有病名。现代医学中银屑病、功能性便秘、干燥综合征等均属于燥证范畴,其主要临床表现为津液亏损、阴血耗伤等引起的干燥不适。针灸作为中医的一种治疗手段,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通过辨证确定治法,进而选穴针刺明显改... 燥证为祖国医学特有病名。现代医学中银屑病、功能性便秘、干燥综合征等均属于燥证范畴,其主要临床表现为津液亏损、阴血耗伤等引起的干燥不适。针灸作为中医的一种治疗手段,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通过辨证确定治法,进而选穴针刺明显改善燥证的相关症状。笔者通过查阅文献,对近5年针刺治疗燥证的临床研究进行总结,以期为针刺治疗燥证的优势疗效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治法 选穴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研究进展
4
作者 赵旋 李汶阳 鲍毅梅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2期4548-4553,共6页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目前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而随着目前工作方式的改变,发病率逐年递增,此病症状以腰部慢性疼痛和下肢麻木抽搐疼痛为主,常伴有反复发作,病程较长,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等问题。针对此病在研究其发病机制时,学者提...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目前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而随着目前工作方式的改变,发病率逐年递增,此病症状以腰部慢性疼痛和下肢麻木抽搐疼痛为主,常伴有反复发作,病程较长,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等问题。针对此病在研究其发病机制时,学者提出多方面原因导致此病。在治疗方面,由于目前医疗水平不断提高,有多种治疗方式,针灸作为其中操作便捷,疗效肯定的治疗手段广泛应用于临床,本篇文章旨在基于LDH的发病机制探讨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 针刺 发病机制 信号通路 腰椎间盘突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进展
5
作者 杨小娟 李汶阳 鲍毅梅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2期3492-3496,共5页
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是一种常见的腰椎退行性病变,主要临床表现为腰骶部疼痛,腰椎功能活动受限,病情严重的可出现下肢放射性疼痛。目前临床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疗法、非手术疗法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等。针灸作为一种非手术治疗方法,在腰... 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是一种常见的腰椎退行性病变,主要临床表现为腰骶部疼痛,腰椎功能活动受限,病情严重的可出现下肢放射性疼痛。目前临床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疗法、非手术疗法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等。针灸作为一种非手术治疗方法,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中具有独特的优势。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回顾和分析,总结了针灸疗法治疗LDH的不同治疗方法及其临床疗效,旨在综述针灸治疗LDH的研究进展,为中医临床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中医特色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梅花针叩刺联合闪罐治疗面瘫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3
6
作者 宋昳星 鲍毅梅 马忠 《贵州医药》 CAS 2019年第11期1791-1793,共3页
目的探讨梅花针叩刺联合闪罐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6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毫针针刺结合梅花针叩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闪罐治疗。观察两... 目的探讨梅花针叩刺联合闪罐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6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毫针针刺结合梅花针叩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闪罐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改良Portman评分以及各相关项目评分的变化,分析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面部对称性评分差异,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总改良Portman评分以及各相关观察项目评分均明显升高,而观察组患者升高更为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静态下以及随肌运动下的面部对称性评分均显著降低,而观察组患者的面部对称性评分降低更为显著(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梅花针叩刺联合闪罐治疗面瘫可以显著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面部对称性,增强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花针叩刺 闪罐 面瘫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灸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IL-2、胸腺、脾指数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鲍毅梅 宋晓平 《新疆中医药》 2007年第3期9-10,共2页
目的:探讨天灸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建立与RA病理变化基本相似的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模型,应用观测、放免方法,观察天灸单穴命门、关元穴对关节炎症状的影响及免疫作用。结果:对跖厚的影响:天灸两穴均可减小跖... 目的:探讨天灸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建立与RA病理变化基本相似的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模型,应用观测、放免方法,观察天灸单穴命门、关元穴对关节炎症状的影响及免疫作用。结果:对跖厚的影响:天灸两穴均可减小跖厚,减轻多发性关节炎和耳尾部炎性结节;对IL-2:两穴均可降低IL-2;对胸、脾指数:天灸两穴均可提高胸指数,降低脾指数但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对IL-2的影响中天灸关元、命门穴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天灸关元穴优于天灸命门穴组(P<0.05~0.0083)。结论:天灸单穴命门、关元能提高AA大鼠IL-2水平,改善胸腺萎缩和脾脏肿大,对胸腺、脾脏起到了细胞保护作用,有类似抗原的免疫作用,能恢复和促进脾淋巴细胞活性,诱生和促进IL-2的分泌,具有正向的免疫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灸 关节炎 佐剂性 大鼠 动物 实验 IL-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灸治疗中风病的教学方法与改革初探 被引量:1
8
作者 鲍毅梅 宋昳星 +1 位作者 彭伟 刘智艳 《新疆中医药》 2010年第6期66-67,共2页
1现状分析 《针灸治疗学》是从《针灸学》分化出来的分支学科,在开设本课程的初期,其教学方式仍沿循传统的教学模式。针灸治疗学课时为108学时,实践课为36学时,大部分时间为课堂讲授,仅有极少时间用于培养学生们的动手实践能力,
关键词 《针灸治疗学》 教学方法 中风病 改革 《针灸学》 分支学科 教学模式 教学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针联合艾灸对缺血缺氧性脑损伤脑性瘫痪幼鼠记忆与学习能力及脑组织一氧化氮、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周钰 李秀娟 +2 位作者 刘欢 鲍毅梅 周光 《河北中医》 2021年第1期107-110,153,共5页
目的观察头针联合艾灸对缺血缺氧性脑损伤脑性瘫痪(以下简称脑瘫)幼鼠记忆与学习能力及脑组织一氧化氮(NO)、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日龄7 d的Wistar幼鼠通过左颈总动脉结扎离断建立缺血模型,... 目的观察头针联合艾灸对缺血缺氧性脑损伤脑性瘫痪(以下简称脑瘫)幼鼠记忆与学习能力及脑组织一氧化氮(NO)、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日龄7 d的Wistar幼鼠通过左颈总动脉结扎离断建立缺血模型,再放入缺氧箱中(氮气92%,氧气8%)2.5 h建立缺氧模型,然后将造模成功的120幼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头针组、艾灸组及联合组,每组30只。对照组不予任何治疗;头针组造模成功后第3 d取头针顶颞前斜线(双侧)与顶颞后斜线(双侧)及百会针刺治疗,每日1次;艾灸组造模成功后第3 d取穴夹脊(双侧)、百会及足三里(双侧)行艾灸治疗,每日1次;联合组造模成功后第3 d行头针联合艾灸治疗,治疗方法同头针组及艾灸组,每日1次。各组均治疗32 d后,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对幼鼠的记忆与学习能力进行检测,记录各组幼鼠的逃避潜伏期及游泳距离,并检测大脑海马区NO及GSH-Px的表达水平。结果头针组、艾灸组及联合组幼鼠治疗后逃避潜伏期及游泳距离较对照组均明显缩短(P<0.05),且联合组幼鼠逃避潜伏期及游泳距离均短于头针组和艾灸组(P<0.05),但头针组与艾灸组幼鼠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头针组、艾灸组及联合组幼鼠治疗后海马区NO及GSH-Px水平与对照组比较,NO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GSH-Px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且联合组幼鼠海马区NO及GSH-Px水平改善均优于头针组和艾灸组(P<0.05),但头针组与艾灸组幼鼠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针联合艾灸可明显提高缺血缺氧性脑损伤脑瘫幼鼠的记忆与学习能力,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NO水平,升高GSH-Px水平,改善微循环,抑制神经细胞凋亡,减轻脑组织损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儿童 缺氧缺血 动物实验 头针 灸法 一氧化氮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针灸“治未病”及应用 被引量:7
10
作者 宋昳星 鲍毅梅 《新疆中医药》 2009年第3期24-25,共2页
1关于“治未病” “治未病”一词最早见于《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明确提出在“已病”之前,即“未病”阶段的医疗行为尤为高明,更应重视,在某种意义上更有利于维护机体的健康... 1关于“治未病” “治未病”一词最早见于《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明确提出在“已病”之前,即“未病”阶段的医疗行为尤为高明,更应重视,在某种意义上更有利于维护机体的健康。彰示了预防医学在中医学理论体系中的重要地位,进而阐释了忽视预防的不良后果,强调预防重于治疗的观点:“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兵,不亦晚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未病” 不治已病治未病 中医学理论体系 针灸 预防医学 四气调神 医疗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络酮手三里穴位注射治疗脑梗塞恢复期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1
作者 马忠 姜迎萍 +1 位作者 鲍毅梅 尹改珍 《新疆中医药》 2010年第1期25-28,共4页
目的:通过对纳络酮手三里穴位注射结合针刺治疗脑梗塞恢复期患者的疗效进行对照比较,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将脑中风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纳络酮手三里穴位注射+针刺组)116例,对照组(维生素B1手三里穴位注射组+针刺... 目的:通过对纳络酮手三里穴位注射结合针刺治疗脑梗塞恢复期患者的疗效进行对照比较,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将脑中风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纳络酮手三里穴位注射+针刺组)116例,对照组(维生素B1手三里穴位注射组+针刺组)100例,空白组(针刺组)72例,对上肢肌力、肌张力及血流变指标的变化进行比较。结果:(1)纳络酮手三里穴位注射后15—30min对患肢即刻肌力的恢复效果良好;(2)纳络酮穴位注射配合毫针刺激可明显降低患侧肢体的肌张力;(3)纳络酮穴位注射配合毫针刺激可改变近期血流变相关指标。结论:纳络酮手三里穴位注射具有起效快、疗效显著、操作简便等特点,为治疗脑梗塞、降低致残率提供了一个新的治疗方法,有很好的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注射 脑梗塞恢复期 临床疗效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徐占英教授学术经验——针刺深度论 被引量:1
12
作者 骆芳 鲍毅梅 米勇 《新疆中医药》 2012年第5期42-43,共2页
通过对徐占英教授学术经验-针刺深度的介绍,使同道重新认识一些穴位的特殊针刺方法,以期达到更好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 徐占英 针刺深度 针刺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灸治疗老年性痴呆的实验研究进展
13
作者 张晓琳 刘智艳 +7 位作者 曲红岩 刘娟 彭伟 鲍毅梅 殷丽莉 宋轶星 郭慧 刘小萍 《新疆中医药》 2010年第4期87-89,共3页
本文归纳综述了近10年来针灸治疗老年性痴呆的实验研究,从6个方面阐述了针灸治疗老年性痴呆的作用机制。通过分析针灸治疗老年性痴呆的相关指标,揭示其作用机制,为进一步验证针灸治疗老年性痴呆的有效性提供依据。
关键词 老年性痴呆 作用机制 针灸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灸治疗学》教学探索
14
作者 彭伟 鲍毅梅 《新疆中医药》 2009年第6期62-63,共2页
《针灸治疗学》是从《针灸学》分化出来的分支学科,是中医高等医学院校针灸临床教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针灸专业学生步人临床实习的链接课。其内容是研究如何将已学到的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经络学、腧穴学、刺法灸法学、中... 《针灸治疗学》是从《针灸学》分化出来的分支学科,是中医高等医学院校针灸临床教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针灸专业学生步人临床实习的链接课。其内容是研究如何将已学到的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经络学、腧穴学、刺法灸法学、中医内科学等知识综合运用于临床实践。因此,教好本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临床实际问题,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对本课程的教学进行了一些探索性改革,愿与同道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治疗学》 教学课程 中医基础理论 高等医学院校 针灸临床 专业学生 综合运用 《针灸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针灸模拟仿真教学在实训课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屠江丽 玛尔玛尔·木合亚提 +1 位作者 李慧 鲍毅梅 《新疆中医药》 2024年第4期67-69,共3页
目的探究分析将岗位胜任力作为导向,在实训课中实施针灸模拟仿真教学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新疆医科大学中医学院2021级针灸推拿高职学生121名,共两个班级。以《针灸治疗学》作为本次研究的课程,其中1班60名学生作为观察组,采用以岗位胜... 目的探究分析将岗位胜任力作为导向,在实训课中实施针灸模拟仿真教学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新疆医科大学中医学院2021级针灸推拿高职学生121名,共两个班级。以《针灸治疗学》作为本次研究的课程,其中1班60名学生作为观察组,采用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针灸模拟仿真进行教学,2班61名学生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两组学生的授课时间均为2个月教学,结束后对两组学生进行考核评估,并通过问卷星调查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学生的各项针灸操作技术考核评分均要优于对照组(t=6.470、9.947、9.276、7.722、8.187、10.631、12.976、10.790、10.712,P<0.05);观察组的考核总分(40.62±1.25)分也高于对照组的考核总分(33.98±1.62)分(t=25.212,P<0.05);两组学生的在沟通能力、学习能力、管理能力及科研能力方面比较无统计学差异(t=1.968、0.942、1.191、0.997,P>0.05);但观察组学生的专业技能、职业精神、职业素养及团队合作方面要优于对照组,(t=6.102、4.409、3.989、5.403,P<0.05);观察组学生的带教满意度96.67%高于对照组学生的带教满意度81.97%(χ^(2)=6.815,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针灸治疗学》的实训课中将岗位胜任力作为导向,实施针灸模拟仿真教学的应用效果非常理想,学生的临床能力和考核成绩有了显著的提升,为教学质量的改进工作提供了教学经验,且具有较强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模式 实训课 针灸 模拟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肾调督 健脾化瘀针刺法对缺血性中风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汶阳 鲍毅梅 李玉华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8期91-93,共3页
目的:观察益肾调督、健脾化瘀针刺法治疗缺血性中风气虚痰瘀阻络证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客观评价此法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63例缺血性中风气虚痰瘀阻络证患者随机两组,治疗组采用益肾调督,健脾化瘀针刺法;对照组采用... 目的:观察益肾调督、健脾化瘀针刺法治疗缺血性中风气虚痰瘀阻络证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客观评价此法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63例缺血性中风气虚痰瘀阻络证患者随机两组,治疗组采用益肾调督,健脾化瘀针刺法;对照组采用调和气血、疏通经络的针刺法,10天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6.7%,对照组80.6%,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改变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部分指标改变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益肾调督、健脾化瘀针刺法治疗缺血性中风中经络气虚痰瘀阻络证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在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方面优于对照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中风 针灸疗法 血液流变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围性面瘫的中医治疗方法概述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慧慧 杨小娟 +1 位作者 鲍毅梅 李汶阳 《新疆中医药》 2023年第6期F0003-F0004,共2页
周围性面瘫是临床上最常见的面神经类疾病,多数情况下表现为患者眼睑闭合不全,抬眉、闭眼、皱眉较为困难,鼻唇沟变浅、口角歪斜、鼓腮漏气,还可能伴舌体麻木、味觉减退等症状。随着社会的发展,周围性面瘫发病人数明显上升,男性居多,且... 周围性面瘫是临床上最常见的面神经类疾病,多数情况下表现为患者眼睑闭合不全,抬眉、闭眼、皱眉较为困难,鼻唇沟变浅、口角歪斜、鼓腮漏气,还可能伴舌体麻木、味觉减退等症状。随着社会的发展,周围性面瘫发病人数明显上升,男性居多,且极易复发,甚至可能发展为“顽固性面瘫”,因其症状会改变患者容貌,故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及身心健康。本文将对近些年中医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简要梳理,为临床提高周围性面瘫的治疗效果提供一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性面瘫 中医治疗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BL在本科见习阶段针灸科教学查房中的应用评价 被引量:1
18
作者 兰锐军 吕立杰 +1 位作者 吴笑杰 鲍毅梅 《新疆中医药》 2022年第2期38-40,共3页
目的PBL在本科见习阶段针灸科教学查房中的应用评价。方法选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本科见习的大三(2019级)中医班本科生55人,随机将见习生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传统方式的针灸科教学查房,而试验组则进行PBL教学式查房。当每次教学... 目的PBL在本科见习阶段针灸科教学查房中的应用评价。方法选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本科见习的大三(2019级)中医班本科生55人,随机将见习生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传统方式的针灸科教学查房,而试验组则进行PBL教学式查房。当每次教学查房结束后,带教老师发放问卷调查来检测见习学生的满意度情况,等所有教学查房结束后以见习生考核手册中见习生出科考核:病例分析、病例采集、针灸实操,考核成绩作为最终的评价标准。结果PBL教学查房中,调查问卷的结果显示学生在课程内容的安排、教学时间安排、学习能力情况、辨析问题的方式、对相干疾病的思考及记忆能力、教学满意度方面以及学生针灸科出科成绩方面均明显好于传统式针灸教学查房组(即P<0.05)。结论针灸科教学查房中运用PBL的教学模式,教学成绩及教学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L 本科见习 针灸 教学查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灸治疗燥证的研究概述
19
作者 赵延环 霍新慧 +1 位作者 鲍毅梅 兰永利 《临床医学进展》 2023年第9期14357-14362,共6页
燥证是以干燥不适为主要表现的中医证候,与现代医学中的功能性便秘、干燥综合征等常见病密切相关。针灸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医治疗方法,可通过辨证选穴对燥证进行治疗从而改善临床症状。本文就燥证相关古籍及近五年来的针灸临床研究进行综... 燥证是以干燥不适为主要表现的中医证候,与现代医学中的功能性便秘、干燥综合征等常见病密切相关。针灸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医治疗方法,可通过辨证选穴对燥证进行治疗从而改善临床症状。本文就燥证相关古籍及近五年来的针灸临床研究进行综述,阐述燥证的病因病机、阴阳属性、分类、治则及相关性疾病,总结与燥证关系最为密切的两种疾病,即功能性便秘与干燥综合征的针灸治疗临床进展,以期为针灸治疗燥证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燥证 功能性便秘 干燥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行针灸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临床应用研究
20
作者 张琨 鲍毅梅 +1 位作者 赵梦婷 米勇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1期021-027,共7页
明确五行针灸对慢性疲劳综合征(CFS)治疗后症状的改善情况;明确五行针灸对CFS治疗后患者免疫球蛋白的变化情况;基于治疗后免疫情况的改变,为五行针灸治疗CFS阐述可能的机制。方法 对60位符合纳排标准的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后分别进行试验... 明确五行针灸对慢性疲劳综合征(CFS)治疗后症状的改善情况;明确五行针灸对CFS治疗后患者免疫球蛋白的变化情况;基于治疗后免疫情况的改变,为五行针灸治疗CFS阐述可能的机制。方法 对60位符合纳排标准的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后分别进行试验组五行针灸治疗及对照组普通针刺治疗,并在治疗前后进行评分,并测定免疫球蛋白IgA、IgM、IgG的水平,在六次治疗后,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结果 通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各方面指标均发生较大变化,具体包括FAI、SAS、SDS等,其中治疗组患者指标变化比较明显。利用此方式治疗过后,在治疗有效率方面,对照组为46.7%,相比之下,试验组的高出很多,具体为96.7%(P<0.05)。结合最终的免疫球蛋白试验成效来看,在IgA、IgG方面,两组患者的差异不明显(P>0.05)。考虑两种治疗方法对IgA、IgG、IgM的调节作用不明显,需进一步临床研究。结论 五行针灸与普通针刺治疗对CFS的临床症状的改善均有一定作用,使用五行针灸与常规针刺治疗在对患者症状的改善方面是前者略优,五行针灸根据自身的特点在CFS症状治疗与“治神”方面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疲劳综合征 五行针灸 治神 免疫球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