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研究生课程思政“一柱二阶三梯”模式构建与实践——以某医学院临床学院为例
1
作者 鲍凤香 胡蓉 《教育教学论坛》 2025年第3期109-112,共4页
通过辨析医学院校临床学院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以及实践中出现的瓶颈问题,探索着力推动课程思政的顶层设计,依照“教、化、成”三个阶段的特点,实施“一柱二阶三梯”的思政育人模式,树立尚德尚能、文化育人的教育理念。上下同步... 通过辨析医学院校临床学院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以及实践中出现的瓶颈问题,探索着力推动课程思政的顶层设计,依照“教、化、成”三个阶段的特点,实施“一柱二阶三梯”的思政育人模式,树立尚德尚能、文化育人的教育理念。上下同步,凝聚全员育人合力;点面结合,构建全面育人格局;全线渗透,贯通全程育人链条。健全“三全育人”的教育机制,强化课程思政资源建设的有效落实,从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最终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临床医学 专业学位 研究生 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突发性聋与血脂代谢异常和血浆纤维蛋白原增高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6
2
作者 鲍凤香 张燕平 刘伟伟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56-159,共4页
目的分析突发性聋(sudden hearing loss,SHL)患者血脂代谢特点及血浆纤维蛋白原的水平,探讨其与突发性聋发病的相关性。方法 180例突发性聋患者(SHL组)根据纯音听阈曲线类型分为低中频下降组(低中频组)40例、高频下降组(高频组)90例、... 目的分析突发性聋(sudden hearing loss,SHL)患者血脂代谢特点及血浆纤维蛋白原的水平,探讨其与突发性聋发病的相关性。方法 180例突发性聋患者(SHL组)根据纯音听阈曲线类型分为低中频下降组(低中频组)40例、高频下降组(高频组)90例、全频下降组(全频组)50例;另选取180例同期住院治疗、听力正常的鼻中隔偏曲、声带息肉患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各组对象的外周血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血糖(GLU)、血浆纤维蛋白原(FIB)的水平并行对比分析;对有意义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SHL组(尤其是全频下降型和低中频下降型)TC、LDL-C、Glu、FIB高于对照组,HDL-C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G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LDL-C、FIB水平增高是突发性聋发病的主要相关危险因素。结论突发性聋患者血脂代谢异常,LDL-C和FIB水平增高是突发性聋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性聋 血脂代谢 纤维蛋白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喉癌术后患者远期生活质量调查分析 被引量:9
3
作者 鲍凤香 张海林 +1 位作者 潘立阳 张书嘉 《护理学杂志》 2009年第24期49-52,共4页
目的探讨喉癌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分析影响因素,寻求最优护理对策及干预措施。方法采用癌症患者生活质量测定核心量表QLQ-C30(V3.0)及特异性头颈癌问卷QLQ-HN35(V1.0)调查82例(全喉切除术44例、喉部分切除术38例)喉癌术后患者远期生活质量... 目的探讨喉癌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分析影响因素,寻求最优护理对策及干预措施。方法采用癌症患者生活质量测定核心量表QLQ-C30(V3.0)及特异性头颈癌问卷QLQ-HN35(V1.0)调查82例(全喉切除术44例、喉部分切除术38例)喉癌术后患者远期生活质量,并与健康人组80名(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生活质量评分除恶心与呕吐、牙齿问题、口干、体质量增加4个维度外,其他29个领域喉癌患者组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其中躯体功能、情绪功能及社会功能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更大(P<0.05,P<0.01)。结论喉切除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争取通过护理干预的综合作用,患者的生活质量可望得到全面改善和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肿瘤 喉切除术 生活质量 影响因素 干预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信息系统在病区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实施 被引量:5
4
作者 鲍凤香 闫秀霞 林平 《护理研究》 2005年第4期640-641,共2页
[目的 ]开发研制护理信息系统(NIS) ,改进护理质量评价体系 ,并应用于病区护理工作质量控制及评价管理 ,为临床护理管理提供综合考核数据依据。 [方法 ]对临床护理指标考核评价 ,代入计算公式 ,得出数据 ,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使用... [目的 ]开发研制护理信息系统(NIS) ,改进护理质量评价体系 ,并应用于病区护理工作质量控制及评价管理 ,为临床护理管理提供综合考核数据依据。 [方法 ]对临床护理指标考核评价 ,代入计算公式 ,得出数据 ,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使用该系统软件以来 ,各项护理工作耗时明显缩短、质量指标明显提高 ,使用前后的各项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结论 ]系统突出了环节质量和内在质量的控制、实施全员护理质量管理 ,有效地改进了护理工作质量的评价 ,提高了整体护理质量和工作效率 ,构建了护士长更科学、规范、定量管理的护理管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管理 护理信息 护理质量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喉癌病人术后生活质量研究现状与护理干预 被引量:14
5
作者 鲍凤香 张海林 洪珊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09年第3期579-581,共3页
通过对喉癌术后影响病人生活质量的主要相关因素、生活质量评估工具、生活质量研究存在的问题等进行分析,为临床护理工作者关注并采取干预性护理措施提供借鉴。
关键词 喉肿瘤 喉切除术 生活质量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体护理病历信息系统软件的研究与开发 被引量:11
6
作者 鲍凤香 闫秀霞 林萍 《护理学杂志》 2006年第1期62-64,共3页
目的规范整体护理病历书写,提高内涵质量,缩短护士书写时间。方法应用PowerBuilder9.0软件设计开发整体护理病历信息系统软件。结果整体护理病历信息系统软件功能强大,具有标准化、个性化等优点。结论整体护理病历信息系统软件的研究与... 目的规范整体护理病历书写,提高内涵质量,缩短护士书写时间。方法应用PowerBuilder9.0软件设计开发整体护理病历信息系统软件。结果整体护理病历信息系统软件功能强大,具有标准化、个性化等优点。结论整体护理病历信息系统软件的研究与开发,有利于规范整体护理病历,提高护理病历的质量,有利于整体护理的深入开展和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体护理 护理信息 护理病历 软件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路径在喉癌手术病人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7
作者 鲍凤香 张海林 田元巧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09年第7期1740-1742,共3页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应用于喉癌手术病人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将82例病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按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按照传统方法进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病人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健康教育知识达标率、护理质量满...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应用于喉癌手术病人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将82例病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按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按照传统方法进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病人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健康教育知识达标率、护理质量满意率和病人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病人的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均较对照组少(P<0.01);健康教育知识达标率、护理质量满意率、病人生活质量评价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将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喉癌手术病人的健康教育,保证了临床健康教育的连续性、完整性与计划性,规范了病人的护理行为,既提高了护理质量,又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癌 临床路径 健康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循证护理程序指导双膝关节置换术后病人的护理 被引量:7
8
作者 鲍凤香 《护理研究》 2004年第11期1943-1944,共2页
关键词 循证护理 术后病人 膝关节置换术 EBN 病人护理 护理决策 护理路径 指导 结论 审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护理文件书写缺陷分析及品质改进措施 被引量:8
9
作者 鲍凤香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4期2230-2232,共3页
关键词 护理文书 质量管理 护理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突发性聋综合护理干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0
作者 鲍凤香 《护理研究(中旬版)》 2013年第3期676-678,共3页
介绍了突发性聋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临床分型,从突发性聋的临床药物治疗及护理、高压氧治疗、心理护理干预方面综述了突发性聋综合护理干预研究进展。
关键词 听觉丧失 感音神经性聋 心理护理 健康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病人的健康教育 被引量:8
11
作者 鲍凤香 《护理研究(下半月)》 2004年第8期1461-1462,共2页
关键词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 健康教育 功能锻炼 出院指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严重烧伤气管切开的气道护理 被引量:1
12
作者 鲍凤香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4年第5期593-594,共2页
气管切开是大面积烧伤病人 ,特别是伴有吸入性损伤及面、颈部深度烧伤常用的抢救措施 ,如何进行气管切开后护理、预防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是烧伤护理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总结了 15例烧伤面积 >5 0 %且行气管切开患者的护理体会... 气管切开是大面积烧伤病人 ,特别是伴有吸入性损伤及面、颈部深度烧伤常用的抢救措施 ,如何进行气管切开后护理、预防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是烧伤护理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总结了 15例烧伤面积 >5 0 %且行气管切开患者的护理体会。笔者认为 :早期气管导管内快速注入注射用水刺激反射性呛咳 ,促进细支气管痰液及烟尘的咳出 ;气管内适时吸痰及呼吸道的湿化等加强措施。结果 :患者呼吸道通畅 ,防止了肺部并发症 ,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烧伤 气管切开 气道护理 吸入性损伤 吸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手术期不同渗透压率外周肠外营养对静脉炎发生的影响 被引量:14
13
作者 刘菁 彭南海 +2 位作者 杨平 张芹 鲍凤香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97-599,共3页
目的探讨经外周静脉行肠外营养期间降低外周血管并发症的方法。方法围手术期经外周静脉行肠外营养患者90例,按营养支持实施时间顺序,分为低(20.3 kPa·h-1)、中(27.1 kPa·h-1)、高渗透压率(33.9 kPa·h-1)3组,每组30例,使... 目的探讨经外周静脉行肠外营养期间降低外周血管并发症的方法。方法围手术期经外周静脉行肠外营养患者90例,按营养支持实施时间顺序,分为低(20.3 kPa·h-1)、中(27.1 kPa·h-1)、高渗透压率(33.9 kPa·h-1)3组,每组30例,使用输液泵控制速度,经"BD24G"静脉留置针,输注全营养混合液。每日肠外营养结束,评估患者输注部位疼痛情况,留置针3 d后拔除,观察患者静脉炎发生情况。结果低渗透压率组输注营养液后患者疼痛较轻;中渗透压率时,患者疼痛感明显,高渗透压率时,患者中重度疼痛感显著增加(P<0.05)。低渗透压率组留置针3 d拔除后Ⅱ级以上静脉炎仅2例,中渗透压率组9例,高渗透压率组14例,其中Ⅲ级1例。结论经外周静脉行肠外营养支持时,可以通过降低渗透压率输注全营养混合液,以避免或降低外周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外营养 外周 渗透压率 围手术期 静脉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渗透压率对肠外营养静脉炎发生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菁 彭南海 +2 位作者 杨平 张芹 鲍凤香 《医学与哲学(B)》 2013年第9期31-32,69,共3页
通过以不同渗透压率经外周静脉输注全营养混合液,探讨肠外营养期间降低血管并发症发生的有效方法。对90例围手术期患者,按营养支持时间顺序,随机分为三组,分别以低、中、高渗透压率通过外周静脉给予肠外营养。通过评估患者输注部位疼痛... 通过以不同渗透压率经外周静脉输注全营养混合液,探讨肠外营养期间降低血管并发症发生的有效方法。对90例围手术期患者,按营养支持时间顺序,随机分为三组,分别以低、中、高渗透压率通过外周静脉给予肠外营养。通过评估患者输注部位疼痛情况,留置针拔除后静脉炎发生情况,计算其统计学差异。不同渗透压率组,疼痛分级有显著性差异,静脉炎发生例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外周静脉肠外营养期间,可以通过降低渗透压率来避免或降低静脉炎的发生,更好地保障外周静脉肠外营养支持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手术期 外周肠外营养 渗透压率 静脉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麻扁桃体切除术后患者两种体位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陈小慧 鲍凤香 刘海波 《泰山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6期642-644,共3页
目的:探讨适合全麻扁桃体切除术后患者舒适安全的体位。方法将全麻扁桃体术后280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则采用传统的去枕平卧位6 h,试验组采用头颈下垫枕,并给予头胸部逐步摇高10~45&#176;的改良低半卧位,观察术后... 目的:探讨适合全麻扁桃体切除术后患者舒适安全的体位。方法将全麻扁桃体术后280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则采用传统的去枕平卧位6 h,试验组采用头颈下垫枕,并给予头胸部逐步摇高10~45&#176;的改良低半卧位,观察术后6h 内两组生命体征、并发症及术后不适,并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生命体征、呕吐及头痛的发生无统计学意义(P 〉0.05);SaO2异常、Ⅰ期压疮、伤口出血、头晕发生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伤口疼痛、咽部阻塞感、肌肉酸痛的比较,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全麻扁桃体切除术后患者采用改良低半卧位,安全舒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麻醉 扁桃体切除术 体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脉介入术后并发衰弱的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研究进展
16
作者 鲍凤香 张树敏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3期367-370,共4页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常见的老年心血管急危重病症之一,经皮冠脉介入术(PCI)是对AMI患者实施冠状动脉(冠脉)再灌注的治疗手段,患者病程中衰弱发生率较高,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导致出现严重不良结局。早期评估、相关因素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常见的老年心血管急危重病症之一,经皮冠脉介入术(PCI)是对AMI患者实施冠状动脉(冠脉)再灌注的治疗手段,患者病程中衰弱发生率较高,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导致出现严重不良结局。早期评估、相关因素分析、及时干预,对降低衰弱导致的不良心血管事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现对老年AMI行PCI患者衰弱的主要特点、影响因素、干预措施等现状进行综述,旨在为老年AMI行PCI衰弱患者实施临床决策和疾病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脉介入术 衰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教育路径在鼻内窥镜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7
作者 钱莉 储冬吟 鲍凤香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3年第2期107-109,共3页
目的探讨将健康教育路径应用于鼻内窥镜手术患者的实施效果。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健康教育,实验组采用健康教育路径表进行健康教育。结果实验组健康教育知晓率、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目的探讨将健康教育路径应用于鼻内窥镜手术患者的实施效果。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健康教育,实验组采用健康教育路径表进行健康教育。结果实验组健康教育知晓率、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康教育路径对鼻内窥镜手术患者是切实可行的教育方法,有助于提高患者满意度和护理质量,且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教育路径 慢性鼻窦炎 鼻内窥镜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极拳结合抗阻训练应用于养老机构老年衰弱病人的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詹 周凯云 +1 位作者 鲍凤香 陈玉伦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22年第12期1277-1280,共4页
目的探讨太极拳结合抗阻训练对养老机构老年衰弱病人衰弱状况、躯体活动能力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2020年3~9月,在连云港市福乐老年公寓选择60例衰弱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进行太极拳和抗阻训... 目的探讨太极拳结合抗阻训练对养老机构老年衰弱病人衰弱状况、躯体活动能力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2020年3~9月,在连云港市福乐老年公寓选择60例衰弱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进行太极拳和抗阻训练,为期30周,对照组不进行干预。于干预前和干预30周后分别对病人的衰弱状况、躯体功能活动状况以及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干预后试验组衰弱总分、6 m步行时间低于干预前和对照组(P<0.05),握力水平显著高于干预前和对照组(P<0.05);干预后试验组SF-36各维度得分显著高于干预前和对照组(P<0.05)。结论对养老机构老年衰弱病人进行太极拳结合抗阻训练,有助于改善病人的衰弱状况,提高其躯体活动能力及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弱 老年人 养老机构 太极拳 抗阻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用穴位按摩和心理暗示疗法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陈小慧 鲍凤香 刘海波 《当代医药论丛》 2016年第1期150-152,共3页
目的 :探讨分析联用穴位按摩和心理暗示疗法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近年来我院收治的15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75例)和实验组(75例),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联合高压氧治疗的方法为对照组患者进行治... 目的 :探讨分析联用穴位按摩和心理暗示疗法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近年来我院收治的15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75例)和实验组(75例),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联合高压氧治疗的方法为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采用穴位按摩治疗联合心理暗示治疗的方法为实验组患者进行治疗,然后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8.0%,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68.0%,实验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联用穴位按摩和心理暗示疗法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按摩 心理暗示 突发性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青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肌少症预测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被引量:6
20
作者 周起帆 尹丽霞 +1 位作者 张海林 鲍凤香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2年第5期44-47,53,共5页
目的分析中青年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发生肌少症的危险因素,建立风险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方法选取2020年9—12月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中青年MHD患者339例,采用简单随机法,并按7∶3的比例分为建模组(n=237)和验证组(n=102)。... 目的分析中青年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发生肌少症的危险因素,建立风险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方法选取2020年9—12月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中青年MHD患者339例,采用简单随机法,并按7∶3的比例分为建模组(n=237)和验证组(n=102)。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建模组数据,筛选中青年MHD患者肌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建立风险预测模型。应用Hosmer-Lemeshow检验评价该模型的拟合程度,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模型的鉴别力。选取验证组患者资料,应用ROC曲线检验模型预测效果。结果本研究最终纳入体质量指数(BMI)(OR=0.742,95%CI=0.612~0.899)、上臂肌围(OR=0.767,95%CI=0.595~0.988)和血红蛋白(OR=0.975,95%CI=0.951~0.999)3个危险因素构建风险预测模型,模型方程为:Z=-0.298×BMI-0.265×上臂肌围-0.025×血红蛋白。建模组Hosmer-Lemeshow卡方检验结果显示模型有较好的拟合程度(χ^(2)=14.954,P=0.060),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为0.862(95%CI=0.792~0.932)。验证组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为0.866(95%CI=0.788~0.943),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9.5%、74.7%,约登指数为0.642。结论本研究基于BMI、上臂肌围和血红蛋白3个指标构建的中青年MHD患者肌少症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所需指标获取简单、方便,可为临床评估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肌少症 体质量指数 上臂肌围 血红蛋白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