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顺北油气田二区断控缝洞结构凝析气藏重力分异特征——以4号断裂带为例
1
作者 马龙杰 胡文革 +3 位作者 何新明 曹飞 李宗宇 鲍典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6,共16页
顺北地区断控缝洞结构凝析气藏是塔里木盆地近年来油气勘探的新突破,其高效开发对西部地区油气资源战略制定具有重要意义。顺北油气田二区作为该地区油气产量的主战场,储集空间呈现巨厚、板状特征。现场生产和室内实验均证实流体纵向分... 顺北地区断控缝洞结构凝析气藏是塔里木盆地近年来油气勘探的新突破,其高效开发对西部地区油气资源战略制定具有重要意义。顺北油气田二区作为该地区油气产量的主战场,储集空间呈现巨厚、板状特征。现场生产和室内实验均证实流体纵向分布受重力分异作用影响显著,且对高效开发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影响,但是目前关于重力分异定量化的研究相对较少。为了实现重力分异作用定量化表征,以顺北油气田二区4号断裂带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研究区投产井进行高温高压流体相态实验、可视化相态实验,并根据热力学和分子动力学原理构建了组分梯度理论模型。衰竭和注气实验结果显示重力沉降作用会加剧反凝析现象出现,注气过程中干、湿气重力超覆现象明显。利用组分梯度理论模型和实验结果对重力分异指标进行量化,确定了非等温组分梯度理论模型更适用于对研究区重力分异指标进行定量化表征。研究结果显示,重力分异作用对轻组分和重组分的影响较大,对中间组分影响相对较小;随着深度增加,重组分占比逐渐增大,气藏类型由凝析气藏向挥发性油藏过渡。重力作用对重组分摩尔分数高的凝析气藏密度的影响作用更大。注气实验结果表明,干、湿气重力超覆现象明显,凝析气和干气两者呈现出明显的气-气界面。顶部注气以重力驱替作用为主、扩散混合作用为辅,底部注气与之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缝洞结构 凝析气藏 重力分异 组分梯度理论模型 顺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郁江走滑断裂带北部储集空间发育特征及主控因素
2
作者 鲍典 胡文革 +4 位作者 曹飞 彭小平 廖世禧 潘琳 王婋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2-180,共9页
为探索走滑断裂破碎带储集空间发育特征和形成机理,综合应用野外露头、遥感影像和岩心测试资料,对郁江走滑断裂带北部储集空间进行识别刻画和量化分析,并探讨其发育主控因素。结果表明:郁江走滑断裂带北部破碎带在平面上可分为北部张扭... 为探索走滑断裂破碎带储集空间发育特征和形成机理,综合应用野外露头、遥感影像和岩心测试资料,对郁江走滑断裂带北部储集空间进行识别刻画和量化分析,并探讨其发育主控因素。结果表明:郁江走滑断裂带北部破碎带在平面上可分为北部张扭段和南部压扭段,不同段储集空间发育特征存在差异,张扭段裂缝开度更大,压扭段裂缝长度、裂缝线密度、破碎区面积和洞穴面积更大,总体上,压扭段储集空间发育规模相对较大;走滑断裂带构造应力是决定优势储集空间发育的外部因素,岩层厚度和岩石矿物组成是控制储集空间发育的内部因素,岩层厚度大于1 m且碳酸钙含量低于70%的碳酸盐岩经压扭作用改造后,可形成缝洞型储集体有利发育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郁江走滑断裂带 破碎带 张扭段 压扭段 断控缝洞型储集体 储集空间 发育特征 主控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北部奥陶系海相碳酸盐岩断溶体油藏成因类型及特征再认识 被引量:2
3
作者 杨德彬 鲁新便 +4 位作者 鲍典 曹飞 汪彦 王明 谢润成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57-366,共10页
前人提出的“断溶体”油藏概念,现已成为海相碳酸盐岩油气藏勘探开发的新目标、新类型。但断溶体油藏与传统的风化壳型喀斯特油藏有显著差别,断溶体储集体类型、结构特点也存在差异。研究断溶体溶蚀作用和构造破裂作用的差异性,将断溶... 前人提出的“断溶体”油藏概念,现已成为海相碳酸盐岩油气藏勘探开发的新目标、新类型。但断溶体油藏与传统的风化壳型喀斯特油藏有显著差别,断溶体储集体类型、结构特点也存在差异。研究断溶体溶蚀作用和构造破裂作用的差异性,将断溶体划分为过溶蚀残留型、破碎+强溶蚀型和强破碎+弱溶蚀型3种类型。研究表明不同成因类型的断溶体油藏,其溶蚀程度、缝洞规模、累产油量、地层能量和缝洞间连通性差异明显。过溶蚀残留型油藏的分布受风化壳不整合面及断裂带的纵向溶蚀作用控制。破碎+强溶蚀型及强破碎+弱溶蚀型油藏的形成和分布与不整合面的发育和构造位置关系不大,主要受溶蚀断裂带“破碎+溶蚀程度”控制,在溶蚀断裂带核部发育规模较大的洞穴,向两侧逐步发育裂缝-孔洞型、裂缝型储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因类型 碳酸盐岩 断溶体油藏 奥陶系 塔里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塔里木盆地深层油气藏高效开发的实践与思考
4
作者 胡文革 马龙杰 +2 位作者 汪彦 鲍典 张云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19-528,F0002,共11页
塔里木盆地走向深层领域,油气藏的复杂性和高投资成本给经济开发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从油气藏成藏、成储角度出发,重点总结了深层油气成藏条件、储集空间类型、储集体内部结构和烃组分变化4个维度的复杂性和特殊性,深入讨论了目前制约深... 塔里木盆地走向深层领域,油气藏的复杂性和高投资成本给经济开发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从油气藏成藏、成储角度出发,重点总结了深层油气成藏条件、储集空间类型、储集体内部结构和烃组分变化4个维度的复杂性和特殊性,深入讨论了目前制约深层油气藏高效动用、提高采收率、开发经济性的3个核心问题及其对策,由此提出解决这些核心问题的4个攻关方向:①近源“生输储盖”组合下的油藏特征预测方法;②深层缝洞保存的量化参数表征方法;③分隔缝洞体边界及内部连通性表征方法;④建立超深层领域全生命周期经济评价体系和差异化开发策略。上述的思考和对策为高效开发深层、超深层碳酸盐岩油气藏、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提供了借鉴性的意见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顺北油气田 深层 高效开发 碳酸盐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坳陷天然气C4~C7烃类“指纹”特征及在成藏研究中的意义 被引量:6
5
作者 鲍典 沈忠民 +2 位作者 罗小平 吕正祥 张天杰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 CAS CSCD 2008年第2期113-116,80-81,共4页
在对川西坳陷天然气的系统采样及C4~C7指纹烃类分析的基础上,详细研究了川西坳陷C4~C7指纹烃类的分布特征。研究区天然气气源具有较大相似性,母质主要为Ⅱ2-Ⅲ型干酪根。通过分析纵向上芳烃分布特征,认识到研究区C4~C7指纹烃垂向... 在对川西坳陷天然气的系统采样及C4~C7指纹烃类分析的基础上,详细研究了川西坳陷C4~C7指纹烃类的分布特征。研究区天然气气源具有较大相似性,母质主要为Ⅱ2-Ⅲ型干酪根。通过分析纵向上芳烃分布特征,认识到研究区C4~C7指纹烃垂向上分带性明显。研究认为,上休罗统蓬莱镇组天然气为长距离,并呈游离相运移聚集,中休罗统天然气具有混相涌流的运移特征,而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二段、四段天然气,主要为后期经短距离运移成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西坳陷 C4~C7指纹烃 干酪根 运移相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河油田碳酸盐岩断溶体油藏分隔性描述方法研究 被引量:28
6
作者 鲍典 张慧涛 《新疆石油天然气》 CAS 2017年第1期25-30,共6页
塔河油田断裂系统具有复杂的三维空间和内部结构,沿断裂带走向及侧向储集体发育、油气富集差异化特征明显,制约了开发效果。这种差异性主要受构造破裂作用、溶蚀作用的差异及后期断层核、破碎带的充填及胶结作用的影响。因而进行断溶体... 塔河油田断裂系统具有复杂的三维空间和内部结构,沿断裂带走向及侧向储集体发育、油气富集差异化特征明显,制约了开发效果。这种差异性主要受构造破裂作用、溶蚀作用的差异及后期断层核、破碎带的充填及胶结作用的影响。因而进行断溶体油藏的分隔性描述具有重要意义。应用相干+地震剖面方法、分时窗蚂蚁体方法分别描述了继承性发育断裂、非继承性断裂的横向分隔性。横向分隔性造成生产动态的差异性,对后期的开发部署以及调整有指导意义。应用蚂蚁体+能量体的三维叠合方法,描述断溶体的纵向结构变化以及纵向分隔性。应用波阻抗反演表征断溶体内部结构分隔性。纵向分隔性造成局部油水分异,波阻抗反演资料能进一步反映断溶体内部结构分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隔性 能量体 蚂蚁追踪方法 断溶体 塔河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顺北油气田少井高产地质工程一体化做法与关键技术
7
作者 杨敏 鲍典 +3 位作者 焦保雷 张娟 罗发强 罗攀登 《中国石油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5-57,共13页
塔里木盆地顺北油气田埋藏深度为7300~9000m,脆性地层破碎形成的缝洞型储层沿高陡走滑断裂带发育,断裂破碎带内部非均质性极强,且流体性质差异大。面对这类超深复杂的断控缝洞型油气藏,高效成井面临世界级挑战,单井费用高,效益开发难度... 塔里木盆地顺北油气田埋藏深度为7300~9000m,脆性地层破碎形成的缝洞型储层沿高陡走滑断裂带发育,断裂破碎带内部非均质性极强,且流体性质差异大。面对这类超深复杂的断控缝洞型油气藏,高效成井面临世界级挑战,单井费用高,效益开发难度大,没有现成的经验、技术可借鉴。顺北油气田以项目管理为抓手,建立了独有的“五有五提升”地质工程一体化管理模式,创新形成了“少井高产”七要素关键技术。近几年,少井高产地质工程一体化实现了质的飞跃,落实了4号、8号断裂带2个亿吨级资源阵地,新增石油探明储量为1.53×10^(8)t、天然气探明储量为1620×10^(8)m^(3),4号断裂带共部署井位20口,两年建成了130×10^(4)t油当量产能阵地。与2016年开发动用的1号断裂带相比,高产井成功率提升了35%、单井产能提升了316%、单井发现探明储量提升了55%,实现了高效勘探,效益开发,其经验对其他同类型油藏开发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北油气田 断控缝洞型油气藏 地质工程一体化 少井高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北部“层控”与“断控”型油藏特征——以塔河油田奥陶系油藏为例 被引量:79
8
作者 鲁新便 杨敏 +3 位作者 汪彦 鲍典 曹飞 杨德彬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61-469,共9页
基于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尤其是大量的实钻井资料和生产动态数据,对塔里木盆地北部地区海相碳酸盐岩油藏特征进行了系统的对比研究。塔北地区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可划分为以风化壳控制为主的喀斯特油藏和以溶蚀走滑断裂带控制的断溶体油... 基于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尤其是大量的实钻井资料和生产动态数据,对塔里木盆地北部地区海相碳酸盐岩油藏特征进行了系统的对比研究。塔北地区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可划分为以风化壳控制为主的喀斯特油藏和以溶蚀走滑断裂带控制的断溶体油藏2大类。前者发育在塔北中—上奥陶统地层剥蚀区,即古潜山风化壳,可进一步细划为"岩溶残丘型油藏"、"岩溶古河道型油藏"2个亚类,油藏宏观上具有"垂向叠合连片、呈准层状分布"的特征,表现为储集空间变化大、孔洞缝共存、油藏单元相对连片、油水关系复杂等特点。后者则位于南部中—上奥陶统地层覆盖区,主要受控于不同级别溶蚀走滑断裂带控制的断溶体油藏,具有"沿断裂带分段成藏、纵向穿层、空间断续分布"的特点。该类油藏是自然界存在的新类型,有其独特的油藏特征,是我国深层碳酸盐岩油气勘探开发的新类型、新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油藏 断溶体油藏 油藏特征 碳酸盐岩 塔河油田 塔里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河油田奥陶系油藏喀斯特古河道发育特征描述 被引量:67
9
作者 鲁新便 何成江 +1 位作者 邓光校 鲍典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68-274,共7页
塔河油田奥陶系有效的储集空间主要依赖于岩溶作用形成的溶蚀孔、洞,其中喀斯特古河道系统是整个岩溶体系的核心。研究认为,古构造形态及断裂发育程度控制了古河道的形成与分布,而岩溶水动力条件的强弱控制着岩溶发育的强度;经过多期岩... 塔河油田奥陶系有效的储集空间主要依赖于岩溶作用形成的溶蚀孔、洞,其中喀斯特古河道系统是整个岩溶体系的核心。研究认为,古构造形态及断裂发育程度控制了古河道的形成与分布,而岩溶水动力条件的强弱控制着岩溶发育的强度;经过多期岩溶和构造运动改造,古河道内部主要发育了单支管道型、网络型管道以及竖井型等溶洞类型。利用地震正演模拟及三维可视化雕刻技术、地震相干属性提取等技术并结合实钻,建立了一套刻画与识别古河道的方法技术,在塔河油田东部共识别6条主干河道。沿河道溶洞型储层发育程度较高,同时沿河道补给区至排泄区,储层受泥质充填破坏程度提高,河道内有利储集体主要具有残丘、断裂匹配串珠状反射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河道系统 喀斯特 有利储集层 奥陶系 塔河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河油田西部古暗河缝洞结构特征及控制因素 被引量:31
10
作者 张娟 鲍典 +3 位作者 杨敏 何成江 邓光校 张慧涛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3-39,共7页
由于古暗河非均质性强、空间结构复杂,难以明确塔河油田西部古暗河缝洞结构特征及控制因素。为此,利用井震标定技术和频谱分解技术对塔河油田西部古暗河进行系统刻画与识别,研究表明:塔河油田西部奥陶系碳酸盐岩发育1—4号共4条古暗河,... 由于古暗河非均质性强、空间结构复杂,难以明确塔河油田西部古暗河缝洞结构特征及控制因素。为此,利用井震标定技术和频谱分解技术对塔河油田西部古暗河进行系统刻画与识别,研究表明:塔河油田西部奥陶系碳酸盐岩发育1—4号共4条古暗河,平面上呈较为复杂的网状或树枝状结构特征,平面上的缝洞结构可分为连续发育的条带状和不连续发育的团块状2大类;纵向上自上而下可分为未充填、砂泥质充填和角砾充填3种缝洞充填类型,其中有利缝洞主要发育在中—上奥陶统顶面反射轴之下的第1个波谷和波峰上,以"串珠状"反射特征为主。古构造形态、断裂系统和开放性入口对古暗河形态及缝洞结构特征起控制作用。其中断裂系统对油气充注具有建设性作用,古暗河与断裂匹配性好的区域为油气富集的有利目标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暗河 缝洞结构 控制因素 奥陶系 碳酸盐岩 塔河 油田西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值试井的断溶体油藏储集体动态表征 被引量:3
11
作者 曹立迎 林会喜 +1 位作者 曹飞 鲍典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50-159,共10页
塔里木盆地顺北断溶体油藏是碳酸盐岩油藏的一种特殊类型,其储集空间主要是受断裂作用改造形成的洞穴或裂缝。因储集空间结构复杂、形态不规则且分布随机性强,传统上依据静态地震资料的缝洞体雕刻技术存在诸多不确定性。依据缝洞体雕刻... 塔里木盆地顺北断溶体油藏是碳酸盐岩油藏的一种特殊类型,其储集空间主要是受断裂作用改造形成的洞穴或裂缝。因储集空间结构复杂、形态不规则且分布随机性强,传统上依据静态地震资料的缝洞体雕刻技术存在诸多不确定性。依据缝洞体雕刻结果,采用数值试井正演模拟方法分析不同试井曲线代表的地质意义,明确试井分析可动态表征断溶体油藏储集体,提出了基于数值试井动态约束缝洞体雕刻门槛值的储集体定量表征方法。该方法结合试井解释、生产特征分析等研究手段,用动态修正的储集体认识约束地震属性门槛值,确定缝洞体形态和储量规模,进而优选更为准确的缝洞体雕刻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溶体 数值试井 储集体动态表征 油藏描述 缝洞体雕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凝析气藏相态特征及开发方式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2
作者 赵腾 赵锐 +2 位作者 肖重阳 鲍典 汝智星 《科技通报》 2023年第3期1-7,14,共8页
凝析油气藏是在一种介于油藏和纯气藏之间的特殊油气藏,具有资源量大、品质好、采收率高、炼化工艺简单等优点。凝析气藏在全球分布范围广,但因其独特的反凝析现象和相态特征,在制定开发方案时始终存在一系列的难题。本文总结凝析气藏... 凝析油气藏是在一种介于油藏和纯气藏之间的特殊油气藏,具有资源量大、品质好、采收率高、炼化工艺简单等优点。凝析气藏在全球分布范围广,但因其独特的反凝析现象和相态特征,在制定开发方案时始终存在一系列的难题。本文总结凝析气藏形成条件,明确成藏过程中随着温压系统变化凝析气藏的相态变化规律以及分布模式。以全球大型的凝析气藏为例,分析了典型凝析气藏的分布规律、主要层系、储层类型、气体组分以及形成的主控因素。针对凝析气藏特殊的相态特征和温压条件,综合分析各类开发方式的适用条件以及优缺点。该研究为塔里木盆地塔中北坡地区凝析气藏的勘探开发提供了技术和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析气藏 反凝析 相态 温压系统 保压开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河奥陶系岩溶古暗河充填特征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慧涛 王金柱 +4 位作者 杨敏 杨德彬 汪彦 鲍典 徐珊 《新疆石油天然气》 CAS 2020年第1期4-10,I0001,共8页
塔河油田岩溶古暗河系统形成于古风化壳的内幕,受古潜水面控制,是潜流带形成演化的结果。岩溶古暗河的结构类型呈多样性,几何特征存在较大差异。在后续海侵掩覆和埋藏下,容易被晚期沉积物填实,或陆续发生塌陷,很少能完整保存下来。充填... 塔河油田岩溶古暗河系统形成于古风化壳的内幕,受古潜水面控制,是潜流带形成演化的结果。岩溶古暗河的结构类型呈多样性,几何特征存在较大差异。在后续海侵掩覆和埋藏下,容易被晚期沉积物填实,或陆续发生塌陷,很少能完整保存下来。充填物类型和结构不清楚等问题的存在,造成古暗河的储集体分布特征认识不清,一直制约着古暗河油藏的开发。在岩心、常规测井、成像测井和钻录井资料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将奥陶系洞穴充填物可以分为4种充填相:搬运型岩相、垮塌型岩相、化学充填相及渗流充填相四种充填相。在单井充填相识别的基础上,共识别出顶部未充填型、多期方解石充填型和多期砂泥质充填型等3种纵向充填结构,指出响应的潜力储层段,为后续的精细开发提供地质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填物类型 充填结构 古暗河 塔河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断控岩溶体系空间结构差异性与三维建模——以顺北1号断裂带为例 被引量:25
14
作者 张文彪 段太忠 +2 位作者 赵华伟 马琦琦 鲍典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8期12094-12108,共15页
断控岩溶体系空间结构差异性制约该类油藏高效开发。以顺北1号断裂带为例,综合地震构造解释、储层预测、钻井及生产特征信息,按照规模从大到小的层次关系,从断裂分段、断溶体分割、油气充注以及缝-洞连通性4个角度阐述了各层次差异体的... 断控岩溶体系空间结构差异性制约该类油藏高效开发。以顺北1号断裂带为例,综合地震构造解释、储层预测、钻井及生产特征信息,按照规模从大到小的层次关系,从断裂分段、断溶体分割、油气充注以及缝-洞连通性4个角度阐述了各层次差异体的成因及特征,通过三维地质建模的方式再现了各层次差异体分布规律及相互关系,并讨论了下步攻关方向。结果表明:走滑断裂沿走向具有交互分段性,分段性差异形成宽窄不一的地层破碎体;以破碎体为基础,溶蚀改造强弱不同导致断溶体出现横向及纵向分割,且分割性存在强弱变化;受断裂通源性影响,断溶体与深大断裂构成不同强度的油气充注体;缝-洞多种组合关系及裂缝连通强度进一步加剧了断溶体储层内部的非均质性。断控岩溶体系层次建模的思路展现了不同差异体之间的控制关系,但对于各层次差异体之间的耦合规律尚需进一步探索。研究结果对于提升断控岩溶体系理论认识及指导油藏开发实践具有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走滑断裂 断溶体 缝-洞储层 地质建模 顺北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酸盐岩古溶洞层级约束地质建模方法探讨:以塔河油田奥陶系某缝洞单元为例 被引量:5
15
作者 张文彪 段太忠 +3 位作者 何治亮 赵华伟 刘彦锋 鲍典 《地质科技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73-281,共9页
碳酸盐岩地下古溶洞及其内部充填结构一直以来是地质建模的难点。综合地震、地质、测井等资料,提出了溶洞复合体、单一溶洞及溶洞内部充填结构3个层次逐级约束建模的思路,探索了基于多点地质统计学的溶洞内部充填结构建模方法。其中溶... 碳酸盐岩地下古溶洞及其内部充填结构一直以来是地质建模的难点。综合地震、地质、测井等资料,提出了溶洞复合体、单一溶洞及溶洞内部充填结构3个层次逐级约束建模的思路,探索了基于多点地质统计学的溶洞内部充填结构建模方法。其中溶洞复合体属于较大尺度地质体单元,地震分辨率基本可识别,井震联合反演约束下采用截断高斯模拟方法建立溶洞复合体模型;单一溶洞是溶洞复合体的重要组成单元,属于中等尺度地质体单元,地震分辨率难以直接识别,基于大量露头实测数据,在溶洞复合体约束下采用基于目标的方法建立单一溶洞分布模型;溶洞内部充填结构属于小尺度地质体单元,地震分辨率很难识别,在单一溶洞约束下,尝试采用多点地质统计学方法建立溶洞内部充填结构模型。以上层级约束建模思路有助于提升地下古溶洞及其内部储集体地质建模的准确度,在塔河油田某缝洞单元测试中取得了初步效果,同时讨论了存在问题及攻关方向。该研究对于精细表征缝洞型碳酸盐岩油气藏具有指导和启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建模 古溶洞 洞穴充填 多点地质统计学 碳酸盐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拗陷雷口坡组输导体及其组合特征 被引量:2
16
作者 蒋宇 鲍典 +4 位作者 张文济 叶朝阳 李世临 雍自权 李贝贝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95-205,共11页
探讨川西拗陷中三叠统雷口坡组输导体特征及其对油气成藏的贡献。综合利用野外露头、钻井岩心、地震解释、有机地球化学等资料对雷口坡组输导体类型、特征及组合方式进行剖析,提出了4种典型输导体和4种典型输导体组合模式,并讨论了其对... 探讨川西拗陷中三叠统雷口坡组输导体特征及其对油气成藏的贡献。综合利用野外露头、钻井岩心、地震解释、有机地球化学等资料对雷口坡组输导体类型、特征及组合方式进行剖析,提出了4种典型输导体和4种典型输导体组合模式,并讨论了其对天然气成藏的意义。4种典型输导体是:断层及其破碎带输导体、优质(内幕)储层输导体、风化壳输导体、褶皱和断层伴生裂缝输导体。断层及其破碎带输导体、风化壳输导体为油气长距离运移提供通道,优质(内幕)储层输导体、褶皱和断层伴生裂缝输导体为油气局部运移提供通道。不同的输导体组成了4类输导系统:断层及其破碎带和优质(内幕)储层外源输导系统、断层伴生裂缝层楼式外源输导系统、褶皱和断层伴生裂缝-优质(内幕)储层内源输导系统、断层及破碎带雷口坡组风化壳长距离外源的源-汇输导系统。断层及破碎带-雷口坡组风化壳长距离外源的源-汇输导系统是川西拗陷雷口坡组油气成藏最重要的运聚成藏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口坡组 输导体 输导系统 油气成藏 四川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河油田12区奥陶系油藏东部区域岩溶古河道识别及其意义 被引量:11
17
作者 郭川 田亮 鲍典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16年第1期26-31,147,共6页
塔河油田12区奥陶系油藏东部区域海西早期岩溶发育,地表水及地下水活动强,古河道的分布与岩溶储集层的发育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研究该区域储集体发育状况的前提条件就是需要识别出古河道。首先,基于提取振幅、相干等地球物理手段,查明... 塔河油田12区奥陶系油藏东部区域海西早期岩溶发育,地表水及地下水活动强,古河道的分布与岩溶储集层的发育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研究该区域储集体发育状况的前提条件就是需要识别出古河道。首先,基于提取振幅、相干等地球物理手段,查明了研究区古河道的总体面貌;其次,通过实钻井钻、录、测井资料分析,识别出古暗河,并采用双峰灰岩段层拉平技术,恢复了研究区古地貌,识别出古地表河;最后,通过成图拼接技术,明确了研究区古河道的发育特征。同时,根据实钻井储集体发育及油气富集状况分析结果,认为古河道发育区具有两种优势的储集体发育模式,对于指导开发井位部署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河12区 古河道识别 储集体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频衰减梯度的碳酸盐岩溶洞储集体规模识别方法——以塔河油田岩溶古河道溶洞储集体为例 被引量:12
18
作者 胡华锋 鲍典 +1 位作者 马灵伟 胡起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92-901,共10页
塔河奥陶系碳酸盐岩油藏储集空间以溶洞储集体为主。溶洞储集体地震反射特征受溶洞规模、溶洞充填物类型及充填程度的共同影响,仅依据地震反射特征难以准确刻画溶洞规模。从地震、地质及钻井资料出发,建立了不同规模、不同充填物的溶洞... 塔河奥陶系碳酸盐岩油藏储集空间以溶洞储集体为主。溶洞储集体地震反射特征受溶洞规模、溶洞充填物类型及充填程度的共同影响,仅依据地震反射特征难以准确刻画溶洞规模。从地震、地质及钻井资料出发,建立了不同规模、不同充填物的溶洞模型,利用非均匀介质波动方程正演模拟技术,对比分析了不同规模、不同充填物的溶洞模型对地震反射振幅及频率响应的影响,提出了基于高频衰减梯度属性的溶洞储集体规模识别技术。以塔河油田岩溶古河道溶洞储集体为例,利用高频衰减梯度属性识别岩溶古河道规模,结果表明,高频衰减梯度不受溶洞储集体充填物的物性差异的影响,直观反映了溶洞发育的规模。基于高频衰减梯度属性的岩溶古河道溶洞储集体规模识别结果与已钻井结果高度吻合,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洞储集体 正演模拟 高频衰减梯度 岩溶古河道 储层预测 塔河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河油田奥陶系古岩溶洞穴充填物时代鉴别特征及其储集意义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轩 刘王涵 +7 位作者 鲍典 张利萍 陈立雄 杨敏 张娟 李英菊 李广业 加玉锋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5-75,共11页
洞穴充填物的充填时代分析能够帮助认识洞穴的形成过程、充填结构序列和储集空间发育规律。塔河油田奥陶系岩溶洞穴受到物理充填作用的显著影响,其充填物的时代鉴别特征及其对储集空间发育的影响缺乏系统的分析。基于塔河油田奥陶系地... 洞穴充填物的充填时代分析能够帮助认识洞穴的形成过程、充填结构序列和储集空间发育规律。塔河油田奥陶系岩溶洞穴受到物理充填作用的显著影响,其充填物的时代鉴别特征及其对储集空间发育的影响缺乏系统的分析。基于塔河油田奥陶系地质背景、岩心、测井、测年及产能资料的分析,认为:(1)灰绿色层理构造钙质砂岩和泥质粉砂岩为搬运充填成因,与裂缝共生的灰绿色泥质粉砂岩为渗流充填成因,它们的充填时代为海西早期,杂色砾岩的砾石成分复杂,磨圆分选较好,颗粒支撑,也为搬运充填成因,但充填时代为加里东晚期;(2)角砾岩的角砾成分一致,磨圆分选差且被灰绿色渗流泥充填,为海西早期洞穴掩埋时垮塌充填的结果,无渗流泥充填的角砾岩,裂纹化且多含方解石或沥青,多发育在洞穴顶部,为深埋藏阶段垮塌作用的结果;(3)岩溶洞穴缝洞储集体控制因素十分复杂,洞穴掩埋期的搬运、渗流与垮塌作用多产生泥质充填,储集性差;深埋藏期垮塌作用,产生次级裂缝且无泥质充填,储集性好,洞穴顶部及上部为有利储层发育位置。本研究为岩溶洞穴形成过程和油气藏高效开发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岩溶洞穴 缝洞储集体 充填时代 垮塌充填 奥陶系 塔河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深层走滑断裂带应力场模拟及其开发意义:以顺北5号断裂带南段为例 被引量:5
20
作者 鲍典 曹飞 +3 位作者 张娟 王时林 喻宸 卢志强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1期13254-13264,共11页
为了分析顺北5号断裂带南段应力场平面分布及其开发意义,选取一间房组为研究对象,在岩石力学实验基础上,通过ANSYS软件进行应力场数值模拟,结合地应力驱油理论,对应力场进行了平面分布预测。结果表明:顺北地区一间房组地应力受断裂带控... 为了分析顺北5号断裂带南段应力场平面分布及其开发意义,选取一间房组为研究对象,在岩石力学实验基础上,通过ANSYS软件进行应力场数值模拟,结合地应力驱油理论,对应力场进行了平面分布预测。结果表明:顺北地区一间房组地应力受断裂带控制,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为北东-南西向为主,断裂带周围地应力方向变化快,断裂带内最大主应力方向趋向于与断层走向平行。地应力分布与流体势分布具有一致性,断裂带对应低流体势分布区,为油气有利聚集带。结合一间房组储层发育类型,井轨优化方位根据储层的差异而变化,天然裂缝性储层、基质低渗透性薄储层油气藏水平井的钻井方位应平行于最小主应力方位,基质低渗透性厚储层水平井的钻井方位应与最大主应力方向平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北地区 断裂带 应力场 数值模拟 有利聚集区 井轨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