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磁共振多种序列在脑弥漫性轴索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1
作者 鲍伟宇 张森 尤云峰 《中国现代医生》 2010年第28期62-63,共2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多种序列在脑弥漫性轴索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脑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的MRI影像资料,所有患者均行T1WI、T2WI、FLAIR、扰相GRE-T2*WI及DWI序列扫描。比较各种序列对脑内病灶的显示率,分析其信号特征。... 目的探讨磁共振多种序列在脑弥漫性轴索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脑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的MRI影像资料,所有患者均行T1WI、T2WI、FLAIR、扰相GRE-T2*WI及DWI序列扫描。比较各种序列对脑内病灶的显示率,分析其信号特征。结果扰相GRE-T2*WI和DWI序列的病灶检出数明显高于其它序列,病灶表现为脑内皮髓质交界区、深部脑白质、基底节区、胼胝体、脑干、小脑等区域散在的、大小不等的点状、串珠状、斑片状、条索状异常信号影。部分病例合并硬膜下血肿、脑室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结论扰相GRE-T2*WI及DWI序列对DAI病灶的检出率明显高于T2WI、T1WI和FLAIR序列,这几种序列结合起来可为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提供科学、客观的影像学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弥漫性轴索损伤 扰相GRE-T2*WI序列 DWI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症状脑梗死患者颅内动脉磁共振血管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1
2
作者 鲍伟宇 张森 +1 位作者 尤云峰 穆建敏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12期1606-1608,共3页
目的:探讨无症状脑梗死患者颅内动脉MRA检查的影像学特点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60例经CT、MRI诊断明确为无症状脑梗死患者行颅内动脉MRA检查,并对影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0例均获得了清晰的血管图像,其中有51例显示脑血管异常... 目的:探讨无症状脑梗死患者颅内动脉MRA检查的影像学特点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60例经CT、MRI诊断明确为无症状脑梗死患者行颅内动脉MRA检查,并对影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0例均获得了清晰的血管图像,其中有51例显示脑血管异常改变,主要表现为动脉血管走行僵硬、管腔狭窄或粗细不均、病变血管分支减少或突然中断等。结论:无症状脑梗死患者颅内动脉狭窄发生率较高,因此应重视检测无症状脑梗死患者可能存在的颅内动脉狭窄,常规MRA可以对无症状脑梗死患者进行颅内动脉病变的筛查,对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诊断 磁共振血管造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血管造影联合3D-CISS序列在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诊断中的应用
3
作者 鲍伟宇 张森 尤云峰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0年第19期16-18,共3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血管造影联合3D-CISS序列扫描在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VBD患者的MRA及3D-CISS序列图像资料。结果 8例患者的3D-CISS序列和MRA原始图像上除显示扩张迂曲的椎基底动脉外,还可见5例患者的基... 目的探讨磁共振血管造影联合3D-CISS序列扫描在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VBD患者的MRA及3D-CISS序列图像资料。结果 8例患者的3D-CISS序列和MRA原始图像上除显示扩张迂曲的椎基底动脉外,还可见5例患者的基底动脉或其分支与脑池段颅神经的位置关系异常,其中基底动脉及左侧小脑上动脉压迫面神经脑池段各1例;基底动脉与三叉神经关系密切1例;基底动脉与动眼神经关系密切2例。结论磁共振血管造影联合3D-CISS序列扫描不但可以完整显示扩张、迂曲的椎基底动脉,且可以观察病变血管与脑池段脑神经的关系,为临床诊断和针对性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血管造影 3D-CISS序列 椎基底动脉扩张延长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_2-tirm与3D-medic MRI序列在显示脊神经损伤中的效能比较 被引量:3
4
作者 尤云峰 张森 +2 位作者 鲍伟宇 肖全平 刘静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11年第2期69-71,共3页
目的比较T2-tirm序列和3D-medic序列显示脊神经解剖形态及病变的能力。方法 20例患者均经T2-tirm及3D-medic两种序列的脊神经成像,将获得的图像进行最大强度投影(MIP),多平面重组(MPR)及曲面重建(CPR)以充分显示脊神经损伤。以脊神经节... 目的比较T2-tirm序列和3D-medic序列显示脊神经解剖形态及病变的能力。方法 20例患者均经T2-tirm及3D-medic两种序列的脊神经成像,将获得的图像进行最大强度投影(MIP),多平面重组(MPR)及曲面重建(CPR)以充分显示脊神经损伤。以脊神经节后神经部分同层显示情况比较两种序列对脊神经解剖结构及病变的显示能力。结果 T2-tirm和3D-medic两种序列都能显示脊神经影像,但显示程度不同,3D-medic序列在显示脊神经解剖结构细节及病变方面优于T2-tirm序列。结论 3D-medic MRI神经成像术操作简单,能直观清晰地显示脊神经的走行,并提供较为可靠的脊神经局部解剖信息,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神经 神经成像 T2-tirm序列 3D-medic序列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疏导在CT增强扫描中的应用与观察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张森 张庆军 +3 位作者 肖全平 鲍伟宇 穆建敏 胡延武 《中国现代医生》 2008年第1期104-105,共2页
目的了解CT增强检查中患者焦虑情绪状况,探讨心理疏导干预对患者心理、生理的影响,减少或减轻CT增强检查时对比剂的不良反应。方法分别对236例(对照组)和342例(干预组)CT增强检查前患者采用焦虑自评量表进行问卷式调查,并记录CT增强后... 目的了解CT增强检查中患者焦虑情绪状况,探讨心理疏导干预对患者心理、生理的影响,减少或减轻CT增强检查时对比剂的不良反应。方法分别对236例(对照组)和342例(干预组)CT增强检查前患者采用焦虑自评量表进行问卷式调查,并记录CT增强后对比剂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干预组SAS分值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心理疏导干预组对比剂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CT增强检查前患者存在明显焦虑状态,心理疏导可有效地淡化或消除CT增强中患者紧张焦虑的情绪,减少对比剂不良反应的发生或减轻不良反应发生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疏导 CT 增强扫描 不良反应 观察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与MRI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应用132例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张庆军 曹阿丹 +1 位作者 闵会东 鲍伟宇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5期3580-3581,共2页
关键词 椎间盘移位/诊断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CT轴位扫描在副鼻窦检查中的应用及探讨 被引量:2
7
作者 张庆军 肖全平 +1 位作者 鲍伟宇 张森 《实用医技杂志》 2007年第28期3848-3849,共2页
目的:利用螺旋CT轴位扫描和多平面重建,分析副鼻窦病变CT扫描轴位片与冠状位片的优劣,探讨鼻窦扫描方法的最佳选择及副鼻窦轴位扫描能否代替直接冠状位扫描。方法:将副鼻窦病变172例分成两组,观察组轴位扫描直接观片或多平面重建后再观... 目的:利用螺旋CT轴位扫描和多平面重建,分析副鼻窦病变CT扫描轴位片与冠状位片的优劣,探讨鼻窦扫描方法的最佳选择及副鼻窦轴位扫描能否代替直接冠状位扫描。方法:将副鼻窦病变172例分成两组,观察组轴位扫描直接观片或多平面重建后再观片,对照组直接采用冠状位扫描。将两组图像分析,对比其诊断的优越性。结果:轴位扫描后重组所得图像也能使诊断医师及临床医师从多方位多角度观察,且伪影较少并为患者乐于接受。结论:副鼻窦螺旋CT轴位扫描一般可以代替副鼻窦直接冠状位扫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副鼻窦 轴位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扫描在星形细胞瘤诊断和分级中的价值
8
作者 张庆军 肖全平 +2 位作者 鲍伟宇 杨冠武 张森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7年第7期114-114,共1页
关键词 CT 星型细胞瘤 诊断 分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成像与多层螺旋CT诊断对胃癌术前N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能及影像学特点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孟玫 鲍伟宇 尤云峰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24年第1期29-32,共4页
目的 分析磁共振成像(MRI)与多层螺旋CT(MSCT)诊断对胃癌术前N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能及影像学特点。方法 本研究选取我院2020年1月至2022月12月接收的132例胃癌患者,所选患者均接受MRI扫描与MSCT扫描检查,统计分析MRI扫描与MSCT扫... 目的 分析磁共振成像(MRI)与多层螺旋CT(MSCT)诊断对胃癌术前N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能及影像学特点。方法 本研究选取我院2020年1月至2022月12月接收的132例胃癌患者,所选患者均接受MRI扫描与MSCT扫描检查,统计分析MRI扫描与MSCT扫描对胃癌的术前N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的诊断准确率。结果 MRI及MSCT对患者术前N分期的诊断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诊断中,发生淋巴结转移患者的相对表观扩散系数(rADC)低于未发生淋巴结转移的患者组(P<0.05),MSCT诊断中,发生淋巴结转移患者的rADC与未发生淋巴结转移的患者组比较更高(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表明,MRI对淋巴结转移诊断的r ADC阈值为0.78时曲线下面积为0.809,灵敏度为78.5%,特异度为54.8%。MSCT淋巴结转移诊断的强化程度阈值为36.22 Hu时曲线下面积为0.882,灵敏度为77.3%,特异度为91.8%。结论 MRI与MSCT诊断对胃癌术前N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均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多探头的计算机断层扫描 胃肿瘤 肿瘤分期 淋巴结转移 诊断效能 影像学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医学影像技术专业CT室多样化实习带教模式探讨
10
作者 尤云峰 张琼阁 +1 位作者 郭凡 鲍伟宇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24年第23期172-174,共3页
以河南科技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为例,在高职院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实习生带教中采用多样化的实习带教模式,实践证明,该带教模式不仅能丰富实践教学的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质量,而且能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工作环... 以河南科技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为例,在高职院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实习生带教中采用多样化的实习带教模式,实践证明,该带教模式不仅能丰富实践教学的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质量,而且能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工作环境和要求,为他们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 医学影像技术 CT室 多样化实习带教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内动脉颈段走行异常的影像解剖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尤云峰 张森 +2 位作者 鲍伟宇 武君 梁万强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0-32,37,共4页
目的探讨颈内动脉颈段走形异常的CTA、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对临床怀疑脑血管病或体检行头部及头颈部CTA检查的389例患者的影像资料,发现15例异常患者,还有1例行MRI平扫检查确定,观察颈内动脉颈段走形位... 目的探讨颈内动脉颈段走形异常的CTA、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对临床怀疑脑血管病或体检行头部及头颈部CTA检查的389例患者的影像资料,发现15例异常患者,还有1例行MRI平扫检查确定,观察颈内动脉颈段走形位置异常的部位及走行线路异常的形态。结果颈内动脉颈段走形位置异常在CTA、MRI上表现为三种形式(1)鼻咽部粘膜下(2)口咽部粘膜下(3)横跨咽旁间隙并远离口鼻咽腔;走形路线异常形态有"〉或〈"状、"C"状、"横U"状、"S"状、"Z或N"状、圈状及"3"字状。结论颈内动脉颈段走形位置和走形线路异常,是同一事物的两个表现形式,CTA检查不仅能从横断位局部观察走形位置异常,而且通过VR后处理技术整体上显示走形线路异常,可为临床咽部手术及脑血管疾病诊断提供可靠的影像解剖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内动脉颈段 解剖 变异 CT血管造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在消化道穿孔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
12
作者 尤云峰 张森 鲍伟宇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20年第3期273-275,共3页
消化道穿孔是临床较常见的急腹症之一,游离气腹是其诊断依据,穿孔后消化道内容物进入腹腔内,导致腹腔不同程度的渗出性改变及腹膜炎,严重时可危及生命,因此需要及早进行手术治疗。而穿孔的原因及部位各异,术前准确判断穿孔的部位有助于... 消化道穿孔是临床较常见的急腹症之一,游离气腹是其诊断依据,穿孔后消化道内容物进入腹腔内,导致腹腔不同程度的渗出性改变及腹膜炎,严重时可危及生命,因此需要及早进行手术治疗。而穿孔的原因及部位各异,术前准确判断穿孔的部位有助于手术切口的位置和手术方法的选择,一般上消化道穿孔常可采用腹腔镜下修补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道穿孔 手术切口 渗出性 腹腔内 多层螺旋CT 急腹症 腹膜炎 游离气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成像与螺旋计算机体层摄影在膝关节外伤中的应用及选择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庆军 肖全平 +1 位作者 鲍伟宇 张森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7年第10期847-848,共2页
目的探讨膝关节骨外伤的磁共振(MRI)和计算机体层摄影(CT)表现和临床意义,比较其优势所在。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膝关节外伤的MRI和CT图像,观察骨外伤的MRI和CT表现及合并的其他损伤。结果65例膝关节外伤发现骨外伤80处,通过MRI显示75处(... 目的探讨膝关节骨外伤的磁共振(MRI)和计算机体层摄影(CT)表现和临床意义,比较其优势所在。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膝关节外伤的MRI和CT图像,观察骨外伤的MRI和CT表现及合并的其他损伤。结果65例膝关节外伤发现骨外伤80处,通过MRI显示75处(其中包括骨挫伤27处),CT显示73处(其中骨挫伤10处)。结论骨外伤患者MRI和CT图像的分析,可为临床骨外伤患者提供恰当的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 计算机体层摄影 膝关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SCT对消化道异物诊断的价值 被引量:2
14
作者 尤云峰 张森 鲍伟宇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0年第21期120-122,共3页
目的探讨MSCT对消化道异物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7例消化道异物患者的影像资料,分析异物的位置、形状、长径、走行方向、性质、周围结构及并发症。结果异物位置:食道10例,胃3例,十二指肠1例,小肠10例,阑尾1例,结肠2例。异物形状:刺... 目的探讨MSCT对消化道异物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7例消化道异物患者的影像资料,分析异物的位置、形状、长径、走行方向、性质、周围结构及并发症。结果异物位置:食道10例,胃3例,十二指肠1例,小肠10例,阑尾1例,结肠2例。异物形状:刺状22例,团状5例。异物长径:刺状异物长径最长约9.8 cm,最短约1.6 cm;团状异物长径最长约4.6 cm,最短约1.5 cm;刺状物以斜行或垂直于消化道管腔为常见。异物性质:金属3例,非金属24例;所有异物均被MSCT显示。异物周围结构及继发改变13例(13/27,占48.15%)。结论MSCT能较好地显示异物影像特点及并发症,可为临床提供有效、方便、快捷的影像学检查依据,提高消化道异物的诊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道异物 刺状 团状 急腹症 MS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CT三维成像诊断寰枢关节半脱位30例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森 鲍伟宇 肖全平 《中原医刊》 2008年第8期91-92,共2页
目的充分利用CT二维及三维的功能和特性对寰枢关节半脱位患者做出早期准确的诊断。方法对于临床送检疑似寰枢关节半脱位的患者进行CT的横断位薄层扫描使用原始数据经工作站进行三维成像得到襄枢关节的直观图像。以便观察其相互之间的关... 目的充分利用CT二维及三维的功能和特性对寰枢关节半脱位患者做出早期准确的诊断。方法对于临床送检疑似寰枢关节半脱位的患者进行CT的横断位薄层扫描使用原始数据经工作站进行三维成像得到襄枢关节的直观图像。以便观察其相互之间的关联。结果本组30例,旋转型脱位11例,前脱位5例,齿突侧距不对称14例,错位2~5mm8例,5~9mm6例。结论CT三维成像能清楚显示寰枢关节功能位的解剖结构。观察到功能位寰枢关节变化规律,为诊断及治疗寰枢关节不全脱位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枢关节 半脱位 CT 三维成像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CT高分辨扫描肺内小结节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森 鲍伟宇 杨冠武 《医药论坛杂志》 2007年第19期110-110,共1页
关键词 CT 高分辨 单发肺内小结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囊虫性脑脓肿的CT诊断
17
作者 张森 鲍伟宇 杨冠武 《医药论坛杂志》 2008年第4期83-84,共2页
目的通过对350例囊虫性脑脓肿的追踪及分析,探讨其病因,做出CT诊断。方法对1988年至2007年的350例颅内囊虫性脑脓肿患者进行CT检查诊断和跟踪随访,重点分析其CT表现及鉴别诊断。结果囊虫性脑脓肿CT表现为在皮髓质交界区可见有片状或大... 目的通过对350例囊虫性脑脓肿的追踪及分析,探讨其病因,做出CT诊断。方法对1988年至2007年的350例颅内囊虫性脑脓肿患者进行CT检查诊断和跟踪随访,重点分析其CT表现及鉴别诊断。结果囊虫性脑脓肿CT表现为在皮髓质交界区可见有片状或大片状低密度区,有轻度占位效应,在低密度区近皮质侧有一完整或不完整环形致密影,直径约0.8-1.0cm,环壁厚约0.2-0.3cm,强化扫描时环形致密影可见有明显强化效应,其腔有时可见有强化小结节。结论CT是囊虫性脑脓肿的首选检查手段,因此临床有癫痫发作症状和病史(可疑脑囊虫合并感染)的患者均需作CT平扫加增强的检查以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儿童 癫痫 囊虫性脓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对早产儿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的诊断价值
18
作者 鲍伟宇 尤云峰 +1 位作者 张森 杨冠武 《中国实用医刊》 2011年第4期124-125,共2页
目的探讨MRI对早产儿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VL)的诊断价值及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8月至2010年2月经MRI确诊的6例早产PVL患儿生后7d内、2~4周内及6个月后的常规MRI及DWI资料。结果全部惠儿首次检查DWI序列均表现为双侧脑白质异常... 目的探讨MRI对早产儿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VL)的诊断价值及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8月至2010年2月经MRI确诊的6例早产PVL患儿生后7d内、2~4周内及6个月后的常规MRI及DWI资料。结果全部惠儿首次检查DWI序列均表现为双侧脑白质异常高信号,而4例常规MRI中脑实质均未见异常信号影。第二次检查DWI序列脑白质可见不规则混杂信号影或囊性低信号影,常规MRI则显示相应部位点片状短T1稍短T2信号影或小囊状长T1长T2信号影。第三次检查3例于半年后进行,DWI序列示双侧脑室旁大小不等的囊性低信号,常规MRI显示相应病灶的长T1长T1信号影;另外3例分别于8个月及12个月后检查,显示囊腔逐渐变小、消失,脑白质减少、脑室扩大及变形、胼胝体变薄及脑萎缩。结论MRI对早产儿PVL的诊断及其预后的评估具有较大临床意义,DWI序列可作为早期诊断PVL首选的检查技术,而常规MRI是评价PVL后期脑白质损害的监测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弥散加权成像 脑室周围白质软化 早产儿
原文传递
高分辨率CT扫描对抗肿瘤药物性肺损害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3
19
作者 鲍伟宇 张森 尤云峰 《中国实用医刊》 2010年第10期16-17,共3页
目的 探讨抗肿瘤药物性肺损害的高分辨率CT(HRCT) 表现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诊断明确的12例抗肿瘤药物性肺损害的患者胸部HRCT表现.结果 本组抗肿瘤药物性肺损害HRCT 表现为间质性肺炎和肺纤维化7例,闭塞性细支气管炎伴机... 目的 探讨抗肿瘤药物性肺损害的高分辨率CT(HRCT) 表现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诊断明确的12例抗肿瘤药物性肺损害的患者胸部HRCT表现.结果 本组抗肿瘤药物性肺损害HRCT 表现为间质性肺炎和肺纤维化7例,闭塞性细支气管炎伴机化性肺炎2例,嗜酸细胞性肺炎1例,过敏性肺炎2例.结论 抗肿瘤药物性肺损害的影像学表现是非特异性的,HRCT可以清楚的显示肺损害的病理改变,及早发现肺损害并对一些疾病的鉴别诊断有所帮助,对临床制定或修改治疗方案有重要的提示或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肿瘤药物 药物性肺损害 高分辨率体层摄影
原文传递
女性盆腔静脉磁共振DCE-MRA成像技术初探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思奇 尤云峰 +2 位作者 张森 鲍伟宇 赵鑫 《临床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487-1492,共6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DCE-MRA成像技术对女性盆腔静脉血管成像中的显像方法及临床应用。方法搜集临床怀疑有女性盆腔病变行盆腔平扫+增强扫描的20例患者影像资料,增强扫描先行常规MRI平扫,再行增强扫描,增强扫描前先行冠状位蒙片扫描,增强时... 目的探讨磁共振DCE-MRA成像技术对女性盆腔静脉血管成像中的显像方法及临床应用。方法搜集临床怀疑有女性盆腔病变行盆腔平扫+增强扫描的20例患者影像资料,增强扫描先行常规MRI平扫,再行增强扫描,增强扫描前先行冠状位蒙片扫描,增强时血管成像采用MRI-flash-3D-DCE-MRA-cor序列,根据动脉成像情况再决定扫描1~3组,中间穿插或静脉血管扫描后再运用T_(1)-fl3D-fs-tra、T_(1)-fl3D-fs-cor、T_(1)-fl3D-fs-sag序列进行脏器增强扫描,并通过减影技术提取静脉显示较好的影像进行重建。观察盆腔静脉图像的显示情况并进行评分和展示盆腔静脉病变的影像表现。结果20例患者盆腔静脉影像总体评分为4.54±0.64,图像质量好,满足诊断需求。女性盆腔静脉病变显示:盆腔静脉血管变异4例,子宫肌瘤压迫静脉导致静脉管腔狭窄或远段静脉淤血6例,左侧髂总静脉受右侧髂总动脉卡压5例,宫颈癌盆腔静脉血管管腔迂曲增粗、增多4例,盆腔静脉淤血综合征1例。结论MRI flash-3d-DCE-MRA-cor序列展示了在女性盆腔静脉显影的可行性,为进一步开展活体状态下女性盆腔血管形态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了解女性盆腔静脉的影像、分支和形态,有利于进一步认识盆腔静脉疾病,为临床诊疗提供影像学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对比增强 磁共振血管成像 静脉 女性 盆腔病变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