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BEPS模型的云南省碳源/汇时空特征及其适用性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鲁韦坤 李蒙 +1 位作者 程晋昕 窦小东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41-1455,共15页
净初级生产力(NPP)和净生态系统生产力(NEP)是估算陆地生态系统碳源/汇的重要指标,云南为我国碳汇的主要区域之一,开展云南NPP和NEP时空变化特征分析对科学评估陆地生态系统碳源/汇功能,以及开展碳排放交易具有重要意义。基于BEPS模型19... 净初级生产力(NPP)和净生态系统生产力(NEP)是估算陆地生态系统碳源/汇的重要指标,云南为我国碳汇的主要区域之一,开展云南NPP和NEP时空变化特征分析对科学评估陆地生态系统碳源/汇功能,以及开展碳排放交易具有重要意义。基于BEPS模型1981-2019年NPP和NEP产品,采用线性趋势分析、文献对比等方法,研究云南NPP和NEP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在云南的适用性。结果表明:(1)1981-1999年云南NPP和NEP呈水平波动,2000年后云南NPP和NEP呈明显波动上升趋势,2000-2019年云南NPP高值区域主要分布在西部和南部,而NEP高值区则主要分布在东部和西部局部地区;(2)2000-2019年云南NPP和NEP除西北部部分地区为下降趋势外,其余大部地区为上升趋势;(3)云南NPP峰值出现在7、8月,谷值出现在2月,NEP峰值出现月份与NPP基本相同,但谷值出现月份较NPP滞后1-3个月,6-10月是云南碳汇的主要月份;(4)BEPS模型估算的NPP与目前广泛应用的CASA和遥感模型结果较为一致,时空变化特征与云南生态恢复措施和气候特征吻合,其估算的NEP与陆地生物圈模型(IBIS)模型和中国通量观测研究联盟(ChinaFLUX)碳水通量观测数据较为接近,时空变化大部地区与云南生态恢复措施和气候特征基本吻合,表明BEPS模型在云南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PS模型 NPP NEP 适用性 云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LDAS土壤相对湿度的云南农业干旱监测
2
作者 金燕 徐凌 +2 位作者 周群 鲁韦坤 孙帅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2024年第1期79-90,共12页
选取2016-2020年云南37个土壤水分观测站逐日0-10cm土层相对湿度观测数据和逐日降水、气温观测资料,采用线性插值法,将CLDAS格点数据插值到观测站点上,用于与站点观测数据对比分析。利用回归订正法对插值后的CLDAS土壤相对湿度产品进行... 选取2016-2020年云南37个土壤水分观测站逐日0-10cm土层相对湿度观测数据和逐日降水、气温观测资料,采用线性插值法,将CLDAS格点数据插值到观测站点上,用于与站点观测数据对比分析。利用回归订正法对插值后的CLDAS土壤相对湿度产品进行订正。采用相对误差、平均偏差、相关系数、标准差和均方根误差统计指标,定量评估CLDAS土壤相对湿度在云南的适用性。结果表明:云南土壤水分观测站相对湿度数据观测有效率不高,选用陆面融合数据开展农业干旱监测十分必要;云南地区近80%的CLDAS土壤相对湿度与土壤水分观测站观测值的相对误差绝对值<30%,数据可信度高;在干旱发生频率高的云南中部地区,CLDAS土壤相对湿度与土壤水分观测站观测值的相关系数均在0.8以上,平均偏差小于10%。从农业干旱监测效果来看,基于CLDAS土壤相对湿度的干旱监测指标能很好地描述由气温和降水异常导致的土壤墒情变化,当日降水量接近或超过5.0mm时,能快速响应轻旱站点数的减少;当连续有效降水发生后,监测指标可反映中等及以上等级农业干旱的缓解。综合来看,CLDAS土壤相对湿度在云南农业干旱监测的适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DAS 土壤相对湿度 云南 农业干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烤烟适宜种植区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被引量:2
3
作者 窦小东 侯胜芳 +3 位作者 李蒙 吉文娟 周建琴 鲁韦坤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76-1086,共11页
为揭示云南省烤烟适宜种植区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情况,以烤烟在云南省的实测分布数据以及相关环境变量数据为基础,运用最大熵(MaxEnt)模型,研究历史时期云南省烤烟适宜种植区的分布特征,并分析未来气候变化条件下云南烤烟适宜种植区的变化... 为揭示云南省烤烟适宜种植区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情况,以烤烟在云南省的实测分布数据以及相关环境变量数据为基础,运用最大熵(MaxEnt)模型,研究历史时期云南省烤烟适宜种植区的分布特征,并分析未来气候变化条件下云南烤烟适宜种植区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1)按环境变量对云南烤烟种植的贡献率大小排序,影响云南烤烟种植的主导环境变量依次为5月平均降水量、最热季节平均温度、土壤质地分类、土壤碳酸盐含量,4项的累计贡献率达到80.9%,且总体上气候变量对云南烤烟种植的影响高于土壤变量。(2)历史时期,云南烤烟适宜种植区主要分布在曲靖、昆明、楚雄、昭通、大理、保山、临沧、玉溪东部、红河中北部、文山西北部等地区,其余丽江南部、普洱中部亦有零星分布,适宜种植区的总面积达23.82×10^(6)hm^(2),占全省面积的60.44%。(3)在RCP4.5和RCP8.5排放路径下,烤烟适宜种植区面积呈现不同程度的增加趋势,分别增加到28.28×10^(6)hm^(2)和26.09×10^(6)hm^(2),分别占全省面积的71.76%和66.19%,总适宜种植区的质心(几何中心)沿偏东偏北方向迁移,且这种迁移主要是由高适宜种植区质心的迁移引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烤烟 适宜种植区 气候变化 最大熵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池蓝藻水华发生频率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39
4
作者 鲁韦坤 余凌翔 +1 位作者 欧晓昆 李发荣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34-545,共12页
蓝藻水华暴发是在一定的营养、气候、水文条件和生态环境下形成的藻类过度繁殖和聚集的现象,是水体环境因子(如总氮、总磷、pH值、溶解氧)和气象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然而滇池周年性水华暴发标志着滇池蓝藻水华在当前水质条件下,气象因... 蓝藻水华暴发是在一定的营养、气候、水文条件和生态环境下形成的藻类过度繁殖和聚集的现象,是水体环境因子(如总氮、总磷、pH值、溶解氧)和气象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然而滇池周年性水华暴发标志着滇池蓝藻水华在当前水质条件下,气象因子为关键影响因子.为了进一步探究滇池蓝藻水华发生与气象因子的规律,本文利用2010-2011年滇池蓝藻水华遥感监测资料与周边地面气象站逐月资料,研究滇池蓝藻水华月发生频率与月气象因子的关系.结果显示,滇池蓝藻水华发生频率与平均气温、最低气温、平均风速、累计日照时数和降雨量等气象因子均表现为显著相关,其中与日照时数和风速呈显著负相关.各因子中与风速的相关系数最高,说明滇池各月蓝藻水华发生频率高低与风速关系最为密切,进一步验证了在具备蓝藻水华发生所需营养盐条件下,水体稳定性对蓝藻水华发生的影响更为重要的结论.以上结果可为科学预测蓝藻水华发生,并采取相应措施减少其带来的影响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池 蓝藻水华 遥感 气象因子 环境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森林火险气象等级区划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鲁韦坤 李湘 +2 位作者 余凌翔 戴丛蕊 徐虹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22-328,共7页
以云南省为研究区,采用防火期内插值到每个格点的月平均降水量、月平均气温、月平均风速、月平均蒸发量、月平均相对湿度5个气象因子,以及栅格化的云南省树种和土地利用分布作为火险区划因子,通过将其标准化并赋予各因子不同的权重,利用... 以云南省为研究区,采用防火期内插值到每个格点的月平均降水量、月平均气温、月平均风速、月平均蒸发量、月平均相对湿度5个气象因子,以及栅格化的云南省树种和土地利用分布作为火险区划因子,通过将其标准化并赋予各因子不同的权重,利用ARCGIS的分析计算功能,对云南省防火期内进行森林火险气象等级划分,并以历史林火统计结果作为验证。从区划结果来看,12月至次年5月森林火险气象等级的发展趋势符合云南的实际情况。通过对照历史林火统计结果,该结果能反映云南省大部地区在防火期不同月份的森林火险气象等级分布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森林火险 气象等级 月区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S”技术在昭通市现代烟草农业示范区规划信息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8
6
作者 鲁韦坤 黄韡 +2 位作者 黄中艳 余凌翔 朱勇 《中国烟草学报》 EI CAS CSCD 2010年第3期72-75,共4页
应用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解译、地理信息系统和GPS定位技术,对昭通市昭阳区布嘎乡花鹿坪现代烟草示范区的土地利用、烟田分布、水利设施和烘烤配套设施等进行地理信息数字化和更新,创建了一个集基础地理信息、基本烟田及其附属设施分... 应用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解译、地理信息系统和GPS定位技术,对昭通市昭阳区布嘎乡花鹿坪现代烟草示范区的土地利用、烟田分布、水利设施和烘烤配套设施等进行地理信息数字化和更新,创建了一个集基础地理信息、基本烟田及其附属设施分布等烟草农业规划综合信息为一体的地图信息查询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影像解译 地理信息系统 烟草农业规划 信息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DIS遥感监测滇池蓝藻水华分布 被引量:17
7
作者 鲁韦坤 谢国清 +1 位作者 余凌翔 杨树平 《气象科技》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18-620,I0006,共4页
以中分辨率的MODIS数据作为遥感影像源,运用蓝藻水华在蓝波段、红波段和近红外波段的光谱特征,使用假彩色合成法(RGB:6-2-1)和归一化植被指数法对滇池的蓝藻水华进行遥感监测。通过星地同步试验,证明了该两种方法的正确性。其中假彩色... 以中分辨率的MODIS数据作为遥感影像源,运用蓝藻水华在蓝波段、红波段和近红外波段的光谱特征,使用假彩色合成法(RGB:6-2-1)和归一化植被指数法对滇池的蓝藻水华进行遥感监测。通过星地同步试验,证明了该两种方法的正确性。其中假彩色合成法通过色彩差异表现蓝藻水华,具有视觉效果较好的优点,归一化植被指数法则以数值大小的方式区别水华浓度,该方法建立反演模型后可用于定量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彩色合成 植被指数 星地同步 MODIS 蓝藻水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陆地生态系统和土地利用类型的NDVI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量:7
8
作者 鲁韦坤 李湘 +1 位作者 余凌翔 朱勇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20年第3期71-77,共7页
研究不同陆地生态系统和土地利用类型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时空变化特征,不仅可揭示基准年以来各生态系统和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情况,而且可为云南不同生态区的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基于SPOT-VEGETATION NDVI数据,利用一元回归和相关分... 研究不同陆地生态系统和土地利用类型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时空变化特征,不仅可揭示基准年以来各生态系统和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情况,而且可为云南不同生态区的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基于SPOT-VEGETATION NDVI数据,利用一元回归和相关分析等方法,在ArcGIS平台下分析1999-2013年云南NDVI时空变化的基础上,以2000年云南陆地生态系统和土地利用为基准年,重点分析植被指数变化显著区域的各类陆地生态系统和土地利用类型NDVI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云南省国土面积六成以上区域的植被指数出现了显著的上升趋势,局部地区出现了下降趋势,其中,昆明、玉溪、红河、大理、德宏5个州(市)和曲靖市南部植被指数上升不明显,显著下降的区域主要是滇中地区;普洱市出现大面积连片上升区。植被指数上升的主要生态类型是农田、森林和草地生态系统,下降的是聚落、水体和湿地生态系统;从土地利用类型看,植被指数上升面积比例较高的是旱地、有林地、灌木林、疏林地和高覆盖度草地,下降面积比例较高的是城镇用地和其他建设用地。分析结果可为云南省生态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生态系统 土地利用 SPOT-VEGETATION NDV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变化对云南橡胶潜在种植区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鲁韦坤 李蒙 +1 位作者 胡雪琼 李湘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79-384,共6页
利用1981—2020年气象观测数据,从种植气候适宜性区划角度分析气候变化对云南橡胶潜在种植区的影响。结果显示:2011—2020年与1981—1990年相比,云南南部和东部地区橡胶种植县大部地区的年平均气温升高0.6~0.8℃,西部大部地区升高1.0℃... 利用1981—2020年气象观测数据,从种植气候适宜性区划角度分析气候变化对云南橡胶潜在种植区的影响。结果显示:2011—2020年与1981—1990年相比,云南南部和东部地区橡胶种植县大部地区的年平均气温升高0.6~0.8℃,西部大部地区升高1.0℃以上;哀牢山以东橡胶种植县大部地区1月平均气温升高0~1.0℃,以西大部地区则升高1.0~2.0℃;2011—2020年云南橡胶潜在种植区区划与1981—1990年相比,最适宜区增加55.3%,适宜区增加18.6%,增加区域主要分布在哀牢山以西。云南橡胶潜在种植区发生明显变化,气候变化使哀牢山以西地区更适宜橡胶种植和产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橡胶树 气候适宜性区划 云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理因子对云南咖啡生豆品质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鲁韦坤 李湘 +2 位作者 李蒙 余凌翔 白学慧 《热带农业科学》 2019年第2期13-19,共7页
利用2016年2月云南咖啡主产区34个采样点物理性状数据和采样点地理位置属性数据,研究了云南咖啡生豆主要物理性状与地理位置属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千粒重和粒度≥17号豆的百分率随着海拔的增加有增加的趋势,但是随着纬度的增加,千粒重... 利用2016年2月云南咖啡主产区34个采样点物理性状数据和采样点地理位置属性数据,研究了云南咖啡生豆主要物理性状与地理位置属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千粒重和粒度≥17号豆的百分率随着海拔的增加有增加的趋势,但是随着纬度的增加,千粒重出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当到达N24°附近后,千粒重并不会随着海拔的升高继续升高,而是出现明显的下降;粒度≥17号豆的百分率在纬度<N24°时,其变化趋势不明显,当>N24°时,粒度≥17号豆的百分率出现了明显的下降。综合以上结果,云南哀牢山以西咖啡种植的最适区域为N24°以南的高海拔山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咖啡生豆 物理性状 纬度 海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场经济对云南规划烟区耕地资源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鲁韦坤 逄涛 +1 位作者 余凌翔 张加云 《中国农学通报》 2021年第5期137-142,共6页
为了掌握目前云南规划烟区在耕地资源配置方面的详细情况,以及市场经济对云南规划烟区坡度影响,以最新烤烟种植区划成果数据和坡度格点化数据为基础,分析各州市烤烟种植区划核心区,优质区和适宜区在坡度类型的分布状况和差异,在此基础... 为了掌握目前云南规划烟区在耕地资源配置方面的详细情况,以及市场经济对云南规划烟区坡度影响,以最新烤烟种植区划成果数据和坡度格点化数据为基础,分析各州市烤烟种植区划核心区,优质区和适宜区在坡度类型的分布状况和差异,在此基础上结合各州市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分析市场经济对云南烤烟种植区坡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云南省烤烟规划面积为全省适宜种植烤烟耕地坡度为Ⅰ和Ⅱ类耕地总面积的47.9%,仅为Ⅰ~Ⅲ类总面积的18.7%。而最新规划的烟田40.0%在Ⅲ类耕地区,在Ⅳ和Ⅴ类区的比例高达26.3%。各州市Ⅲ~Ⅴ类烤烟规划面积百分比与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呈正比,表明可支配收入越高的地区,烤烟种植区向坡度较大耕地发展的趋势越明显。在市场经济作用下,云南烤烟产业发展在耕地资源配置方面的情况十分不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田规划 坡度 土地利用 耕地 人均可支配收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土壤水分自动站观测值的业务化检验及其标准 被引量:3
12
作者 鲁韦坤 李湘 朱斌 《气象科技》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02-206,共5页
按照土壤水分自动站业务化检验标准对云南2010年建立的20个土壤水分自动站观测值进行了业务化检验,其中17个站点通过业务化检验。为评估业务检验合格站点的数据质量,对检验时段人工对比观测数据进行分析,由于检验时段多分布在雨季,大部... 按照土壤水分自动站业务化检验标准对云南2010年建立的20个土壤水分自动站观测值进行了业务化检验,其中17个站点通过业务化检验。为评估业务检验合格站点的数据质量,对检验时段人工对比观测数据进行分析,由于检验时段多分布在雨季,大部分土壤层观测数据的样本标准差较小,导致检验后干季时的土壤自动站与人工观测结果误差较大。将各站点的土壤体积含水量绝对误差转换成土壤相对湿度误差后,土壤相对湿度误差值大于等于10%的土层占有效检验总数的24.4%;误差值小于6%的只占总数的41.2%。分析认为当前土壤水分自动站业务化检验的评判标准值得商榷和论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水分自动站 土壤体积含水量 土壤相对湿度 业务化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甘蔗种植气候类型和特点 被引量:5
13
作者 鲁韦坤 周云 何雨芩 《气象科技》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48-853,共6页
为了掌握云南甘蔗主产区气候差异,在依据甘蔗生物学特性选定评价指标的基础上,采用系统聚类法进行了云南甘蔗主产区气候类型分类。划分的6类甘蔗气候类型具有较好的区域性分布,各类型间气候特征差异明显,主要体现在4—10月平均日照时数... 为了掌握云南甘蔗主产区气候差异,在依据甘蔗生物学特性选定评价指标的基础上,采用系统聚类法进行了云南甘蔗主产区气候类型分类。划分的6类甘蔗气候类型具有较好的区域性分布,各类型间气候特征差异明显,主要体现在4—10月平均日照时数、5—10月平均降水量、11月至次年2月平均日照时数、9—12月累计温差等指标上。结合甘蔗历史单产数据,分析了影响各类型单产的主要气象指标。研究表明影响云南甘蔗单产的主要因子为生长季的温度和光照,正常年份下降雨量为非限制因子。此外采用9—12月的平均最低和最高气温作为含糖量影响因子而入选分类指标,使分类结果更具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气候类型 系统聚类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航摄影像的滇池捞鱼河湿地植物类型提取 被引量:3
14
作者 鲁韦坤 余凌翔 +3 位作者 李滨 黄育红 程晋昕 何锋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14年第3期81-87,共7页
为了获取滇池湿地的植物类型分布信息,以捞鱼河湿地为示范区,采用分辨率为0.15 m的航摄影像为影像数据源,利用人机交互和面向对象相结合的影像解译方法,实现捞鱼河湿地植物类型分布信息的提取。在植物类型边界提取过程中,发现过高的影... 为了获取滇池湿地的植物类型分布信息,以捞鱼河湿地为示范区,采用分辨率为0.15 m的航摄影像为影像数据源,利用人机交互和面向对象相结合的影像解译方法,实现捞鱼河湿地植物类型分布信息的提取。在植物类型边界提取过程中,发现过高的影像分辨率(≤0.3 m)不利于成片具有空间异质性植物类型边界的正常提取,容易出现同一类型过度分割情况。通过邻域降分辨率重采样技术,将影像分辨率降至0.6 m时,能有效解决过度分割问题。当分辨率降至更低时,虽然能解决过度分割问题,但会导致地物边界出现不同程度的锯齿而与地物边界不符的后果。研究所应用的基于Feature Extaction模块的植物类型边界提取方法,能有效减少人机交互方法中人工勾绘边界的工作量,在保证分类精度的同时减少人力投入,对航摄影像在大范围湿地植物类型的提取中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型提取 影像分割 邻域重采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甘蔗生产发展状况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鲁韦坤 周云 +1 位作者 范丹华 徐梦莹 《中国糖料》 2015年第5期53-55,共3页
为了解云南省甘蔗生产的发展趋势和种植状况,利用云南省甘蔗统计数据,分析了云南1949—2012年甘蔗种植面积、产量、单产的变化趋势;并利用近年来云南分县的甘蔗统计数据,分析了云南甘蔗产量空间分布和变化情况以及单产的空间分布情况,... 为了解云南省甘蔗生产的发展趋势和种植状况,利用云南省甘蔗统计数据,分析了云南1949—2012年甘蔗种植面积、产量、单产的变化趋势;并利用近年来云南分县的甘蔗统计数据,分析了云南甘蔗产量空间分布和变化情况以及单产的空间分布情况,以期为云南甘蔗产业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生产 种植面积 总产量 单产 空间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3S的玉溪市土壤侵蚀敏感性评价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鲁韦坤 杨树华 《云南环境科学》 2006年第2期57-59,共3页
以玉溪市为研究区域,运用GIS软件对影响土壤侵蚀的因子进行叠加分析,获取玉溪市土壤侵蚀敏感性等级分布图,并与土壤侵蚀现状图加以对比,结果显示:发生土壤侵蚀的地区一定是土壤侵蚀的敏感地区,但土壤侵蚀的敏感地区不一定发生土壤侵蚀:... 以玉溪市为研究区域,运用GIS软件对影响土壤侵蚀的因子进行叠加分析,获取玉溪市土壤侵蚀敏感性等级分布图,并与土壤侵蚀现状图加以对比,结果显示:发生土壤侵蚀的地区一定是土壤侵蚀的敏感地区,但土壤侵蚀的敏感地区不一定发生土壤侵蚀:森林覆盖量、质量和人为活动是影响土壤侵蚀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壤侵蚀 敏感性评价 GIS运用 玉溪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池蓝藻水华光谱特征、遥感识别及暴发气象条件 被引量:49
17
作者 谢国清 李蒙 +4 位作者 鲁韦坤 周伟民 余凌翔 李发荣 杨树平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27-336,共10页
通过研究滇池蓝藻水华在可见光、红外谱段的光谱特征,并利用假彩色合成法以及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法进行了滇池蓝藻水华信息的遥感识别和提取,进而对提取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假彩色合成图的绿色区域和NDVI值大于-0.1的区域,... 通过研究滇池蓝藻水华在可见光、红外谱段的光谱特征,并利用假彩色合成法以及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法进行了滇池蓝藻水华信息的遥感识别和提取,进而对提取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假彩色合成图的绿色区域和NDVI值大于-0.1的区域,为蓝藻水华区域.-0.1≤NDVI≤0.2时,轻度水华,像元内水华覆盖度为0-30%;0.2<NDVI≤0.4时,中度水华,像元内蓝藻水华覆盖度为31%-80%;NDVI>0.4时,重度水华,水华浓厚,像元内蓝藻水华覆盖度为81%-100%.同时研究了激励滇池蓝藻水华暴发的关键气象因子和指标.滇池蓝藻水华暴发的关键时期是6-9月份,影响滇池蓝藻暴发的关键因子是日照和风速.6-9月份连续4-5h的光照,且风速≤2m/s的气象条件组合极易引起蓝藻水华暴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DIS 蓝藻水华 遥感识别 气象条件 滇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J-1CCD遥感影像的西双版纳橡胶种植区提取 被引量:18
18
作者 余凌翔 朱勇 +3 位作者 鲁韦坤 黎小清 赵泽 李春丽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93-497,共5页
利用橡胶林第一蓬叶变色-稳定期环境遥感影像作为遥感信息源,根据橡胶林这一时期特有的影像特征,通过监督分类方法实现对西双版纳橡胶种植分布区信息的提取,解决了监督分类时树龄、品种和耕作制度造成的光谱差异问题;监督分类前利用NDV... 利用橡胶林第一蓬叶变色-稳定期环境遥感影像作为遥感信息源,根据橡胶林这一时期特有的影像特征,通过监督分类方法实现对西双版纳橡胶种植分布区信息的提取,解决了监督分类时树龄、品种和耕作制度造成的光谱差异问题;监督分类前利用NDVI阈值对非提取目标进行剔除,有效减少了分类数和工作量。分析表明,本次提取精度达到97.6%,较好地反映了西双版纳橡胶种植分布情况,同时对国产卫星的推广应用具有良好的示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双版纳 橡胶 种植区 第一蓬叶变色-稳定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宗海、松华坝和云龙水库流域土地利用与水质变化 被引量:11
19
作者 谢国清 鲁韦坤 +3 位作者 杨树平 杨常亮 戴丛蕊 徐虹 《水资源保护》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5-17,20,共4页
利用遥感(R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对阳宗海、松华坝及云龙水库流域1995年和2004年6种土地利用覆盖类型的遥感数据进行了制图及其叠加,通过对土地利用现状和变化情况的分析,并与库区的水质变化相结合,研究流域内土地利用结构及其变... 利用遥感(R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对阳宗海、松华坝及云龙水库流域1995年和2004年6种土地利用覆盖类型的遥感数据进行了制图及其叠加,通过对土地利用现状和变化情况的分析,并与库区的水质变化相结合,研究流域内土地利用结构及其变化与库区水质变化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华坝水库流域 阳宗海水库流域 云龙水库流域 遥感 土地利用 水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冰雹灾害的多普勒雷达特征统计及预警指标 被引量:31
20
作者 李湘 张腾飞 +1 位作者 胡娟 鲁韦坤 《灾害学》 CSCD 2015年第3期88-93,98,共7页
利用云南省2006-2007年多普勒雷达产品及冰雹灾情资料,选取冰雹直径大于5 mm的22次灾害性冰雹天气过程进行分型统计。结果表明:云南春季南支槽影响型雹灾回波水平尺度大,回波核高度高,易出现典型钩状回波、弓形回波、"V"型缺... 利用云南省2006-2007年多普勒雷达产品及冰雹灾情资料,选取冰雹直径大于5 mm的22次灾害性冰雹天气过程进行分型统计。结果表明:云南春季南支槽影响型雹灾回波水平尺度大,回波核高度高,易出现典型钩状回波、弓形回波、"V"型缺口、弱回波区、悬垂结构等典型的超级单体特征;夏季中纬度西风槽影响型和减弱的西行台风影响型雹灾水平尺度、回波形状和垂直伸展高度均不如前者典型,但易出现三体散射现象。春季南支槽影响型雹灾的联合预警指标有回波强度大于50 d Bz、回波核高于6 km、30 d Bz水平尺度大于30 km、WER大于4 km、出现典型超级单体特征、速度场出现风场辐合、气旋性辐合、逆风区等、VIL出现明显跃增(最好大于30 kg/m2)、冰雹概率大于100%、出现中尺度气旋;夏季中纬度西风槽影响型和减弱的西行台风影响型雹灾的联合预警指标有回波强度大于50 d Bz、回波核高于4 km、30 d Bz水平尺度大于20 km、速度场出现风场辐合、气旋性辐合、逆风区等、出现三体散射现象、VIL出现明显跃增(最好大于30 kg/m2)、冰雹概率大于80%、出现中尺度气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雹灾害 多普勒雷达 统计特征 预警指标 云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