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测定土壤中铬的不确定度 被引量:6
1
作者 鲁言波 蔡明招 洪榕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8-50,共3页
运用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的理论,分析了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仪测定土壤中铬的不确定度,得出测定铬的不确定度为1.0mg/kg。
关键词 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 土壤 不确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江三角洲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特征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鲁言波 冯茜丹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4期169-171,共3页
应用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对珠江三角洲区域517个土壤样品中的重金属元素进行含量测量,揭示了As、Cr、Ni、Cu、Zn和Pb等6种重金属的污染特征及其环境风险。结果显示:珠江三角洲土壤中As、Cr、Ni、Cu、Zn和Pb的浓度分别为4.4~349.7、2.... 应用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对珠江三角洲区域517个土壤样品中的重金属元素进行含量测量,揭示了As、Cr、Ni、Cu、Zn和Pb等6种重金属的污染特征及其环境风险。结果显示:珠江三角洲土壤中As、Cr、Ni、Cu、Zn和Pb的浓度分别为4.4~349.7、2.8~168.0、15.7~1 568.0、3.8~4 358.0、12.2~3 517.0、3.0~1 826.0 mg/kg。土壤重金属污染现象比较严重,污染主要存在于金属冶炼加工及电镀企业附近。As有线污染和面污染的特征,Cu、Zn、Pb、Ni有相似的变化趋势,呈明显的点污染现象;Cr受外界影响比较少,基本与土壤背景值接近,空间分异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 珠江三角洲 土壤 重金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金属复合污染在环境水质监测中的急性毒性效应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鲁言波 蔡明招 +1 位作者 洪榕 李倩 《广东化工》 CAS 2008年第7期112-113,122,共3页
文章应用急性毒性分析仪对污水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第一类污染物重金属总汞、总镉、六价铬、总砷、总铅、总镍、总铍等元素进行了急性毒性分析,探讨了金属单元素及复合金属元素的急性毒性效应。结果表明:铅具有明显的急性生物毒性;... 文章应用急性毒性分析仪对污水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第一类污染物重金属总汞、总镉、六价铬、总砷、总铅、总镍、总铍等元素进行了急性毒性分析,探讨了金属单元素及复合金属元素的急性毒性效应。结果表明:铅具有明显的急性生物毒性;镉、六价铬对铅有明显的拮抗作用;汞、砷、镍、铍对铅有协同作用,并且镍对铅的协同作用最明显,呈较强的急性生物毒性;污水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第一类污染物总铅的标准限值应低于0.80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复合污染 拈抗作用 协同作用 急性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大气污染化学研究的新领域
4
作者 鲁言波 《中国化工贸易》 2012年第1期154-154,159,共2页
大气污染化学是环境化学的重要部分,主要是研究大气环境污染物质的化学组成,性质、存在状态等特性及如何转化、消除等化学过程。本文主要是阐述了大气污染化学研究中的室内环境污染研究、恶臭污染研究、大气气溶胶污染研究这三个新领域。
关键词 大气污染 化学 新领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城市地表水环境质量排名方法探讨 被引量:5
5
作者 徐健荣 李海啸 鲁言波 《广东化工》 CAS 2017年第14期311-312,共2页
利用水质指数法对地表水水质进行综合评价由来已久。随着2017年6月环境保护部发布《关于印发<城市地表水环境质量排名技术规定(试行)>的通知》(环办监测[2017]51号),各省、自治区根据地方水系特征及历史监测数据设计具体排名方案... 利用水质指数法对地表水水质进行综合评价由来已久。随着2017年6月环境保护部发布《关于印发<城市地表水环境质量排名技术规定(试行)>的通知》(环办监测[2017]51号),各省、自治区根据地方水系特征及历史监测数据设计具体排名方案的需要迫在眉睫。为此,本文在珠江流域选取5个城市,讨论不同断面组合方案下排名结果及技术规定相关问题,以期为业务部门在断面设置、历史监测数据处理等问题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水质指数 水环境质量评价 广东省:优化布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P神经网络在水库蓝藻水华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刘亚平 鲁言波 +1 位作者 李彤 李晓芳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24年第3期55-59,共5页
水体污染会造成水中营养物质过剩,藻类大量繁殖,从而加速水体富营养化。本文对水质自动监测数据的水温(T)、pH、溶解氧(DO)、电导率(W_cond)、浊度(Turb)、高锰酸盐指数(COD_(Mn))、氨氮(NH_(3)-N)、总磷(TP)、总氮(TN)9个因子进行分析... 水体污染会造成水中营养物质过剩,藻类大量繁殖,从而加速水体富营养化。本文对水质自动监测数据的水温(T)、pH、溶解氧(DO)、电导率(W_cond)、浊度(Turb)、高锰酸盐指数(COD_(Mn))、氨氮(NH_(3)-N)、总磷(TP)、总氮(TN)9个因子进行分析,建立预测叶绿素a(Chl-a)浓度的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并对样本数据做主成分分析得出前5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83.59%,通过不同变量的网络模型筛选出pH、DO和TP是预测Chl-a浓度的3个主要影响因子。结果表明,模型预测值和实测值相关系数R2达到0.972,为Chl-a浓度预测提供了一种环保、安全、可靠的技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P神经网络 叶绿素a(Chl-a) 蓝藻水华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M_(10)中重金属的分布及其在模拟酸雨中的释放 被引量:24
7
作者 冯茜丹 党志 +3 位作者 王焕香 鲁言波 吕玄文 黄伟林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2386-2391,共6页
运用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分析方法(SEM-EDS)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分析和测定了佛山市可吸入颗粒物(PM10)及其中重金属的赋存状态和质量分布.同时研究了模拟酸雨淋溶条件下PM10中重金属Cu、Pb、Zn和Cd的释放过程.... 运用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分析方法(SEM-EDS)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分析和测定了佛山市可吸入颗粒物(PM10)及其中重金属的赋存状态和质量分布.同时研究了模拟酸雨淋溶条件下PM10中重金属Cu、Pb、Zn和Cd的释放过程.结果表明,颗粒物在大气中存在的形态各异,主要以簇状集合体形式存在.PM10日平均浓度为0.19 mg/m3,与国家二级标准(0.15 mg/m3)相比,超标率为79%.PM10中含有一定量的Zn、Pb、Cu和Cd,其中Zn、Pb的含量要高于Cd和Cu.模拟酸雨淋溶实验显示,PM10中Cu、Pb、Zn、Cd均有不同程度的释放,Cd和Zn的释放率明显高于Cu和Pb,且释放速率较快;pH值是影响4种重金属释放的主要因素,随模拟淋溶液pH值降低,重金属的释放强度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吸入颗粒物(PM10) 模拟酸雨 重金属 释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质自动监测站360°全景影像可视化集成与应用
8
作者 刘亚平 鲁言波 +1 位作者 李彤 李海啸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20年第2期142-143,147,共3页
360°全景影像是基于图像建模与渲染技术,通过无人机搭载高分辨率影像采集系统获取航拍影像数据,再经过后期拼接处理合成大全景影像,利用显示引擎从视点任意角度观察的可交互三维虚拟场景。文章以广东湛江渠首(鹤地水库)360°... 360°全景影像是基于图像建模与渲染技术,通过无人机搭载高分辨率影像采集系统获取航拍影像数据,再经过后期拼接处理合成大全景影像,利用显示引擎从视点任意角度观察的可交互三维虚拟场景。文章以广东湛江渠首(鹤地水库)360°全景影像可视化制作为例,建立广东71个国考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站无人机全景影像,并集成到广东省水生态环境质量评估应用系统360全景模块,具备全景影像查询、720°旋转查看、热点信息标注、时间轴回看、水质数据分析等功能,为反映生态环境状况、预警生态环境风险和评估生态环境质量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360°全景影像 三维虚拟 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TOPSIS模型的广东省主要湖库水质特征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鲁言波 陈湛峰 李彤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194-2206,共13页
为了掌握广东省湖库的水质状况、变化趋势及其主要特征,采用单因子评价法、综合污染指数评价法、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和熵权法改进的TOPSIS模型对2018-2022年湖库水质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广东省38个重点湖库2022年水质全部达... 为了掌握广东省湖库的水质状况、变化趋势及其主要特征,采用单因子评价法、综合污染指数评价法、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和熵权法改进的TOPSIS模型对2018-2022年湖库水质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广东省38个重点湖库2022年水质全部达到水功能目标,达到Ⅰ类、Ⅱ类、Ⅲ类标准的湖库分别有6个、25个和7个;综合污染指数范围在0.06-0.22之间,评价结果全部达到良好及以上;综合营养状态指数范围为23.81-53.42,星湖、惠州西湖和鹤地水库3个湖库为轻度富营养,存在水华风险。(2)改进的TOPSIS模型评价结果表明,湖库水质优良,其中,三洲田水库、枫木浪水库、径心水库和赤坳水库的评价结果分别为0.851、0.828、0.824和0.814,水质最优;新西河水库、苍村水库、流溪河水库和赤沙水库评价结果排名与综合污染指数相差较大,重金属存在一定的环境风险;河溪水库、秀全水库和鹤地水库评价结果排名相对较低。(3)从湖库类型分析,小型水库水质最好,依次是中型水库、大型水库和湖泊;2022年湖库水质总体变化不大,从年内各季节看,春季水质最好,夏季水质波动较大,水质最差,秋季有所转好;从年际变化趋势看,湖库水质基本逐年好转。从区域位置看,珠三角地区湖库水质最好。通过改进的TOPSIS模型对广东省38个重点湖库水质进行综合分析,解析水质特征,为大范围多对象科学水质综合分析技术提供了成功的实践依据,为湖库水质治理和风险预警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PSIS模型 熵权法 广东省省重点湖库 水质特征 综合污染指数 营养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粒子群优化的GRU广东省跨境断面水质预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鲁言波 陈湛峰 李晓芳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673-1681,共9页
水质预测是跨界断面环境风险分析的重要方法,对水质监控和水源保护具有重要作用。GRU是水质预测的常规模型,但广东跨界断面众多、水质数据变化较大,不同断面不同时间段的GRU水质预测需要对超参数进行多次训练调整,以保证模型获得较高的... 水质预测是跨界断面环境风险分析的重要方法,对水质监控和水源保护具有重要作用。GRU是水质预测的常规模型,但广东跨界断面众多、水质数据变化较大,不同断面不同时间段的GRU水质预测需要对超参数进行多次训练调整,以保证模型获得较高的精度。为快速简便地实现GRU模型的迁移使用,提出了PSO-GRU水质预测模型,引入粒子群优化算法,对GRU的超参数进行优化,减少了超参数设置的经验性和随机性,提高模型预测精度。构建PSO-GRU水质预测模型的步骤主要为,(1)分析水质特征,确定滑动窗口,构建数据集(训练集、验证集、测试集);(2)设置PSO-GRU的相关参数的初始值,通过计算PSO的适应度值来获得新的GRU超参数,经过迭代,追踪超参数局部最优解和全局最优解,最终得到全局最优超参数;(3)将最优超参数构建GRU模型进行水质预测。将PSO-GRU用于8个跨境断面水质预测,并与LSTM、GRU模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1)PSO-GRU模型拥有较好的泛化性,能够在8个跨境断面水质预测中迁移使用,并取得较好的预测结果,达到应用要求。(2)LSTM、GRU超参数的设置需要经过多次试验,且难以获得超参数的全局最优值,PSO-GRU能够自适应调试超参数,预测结果优于其他模型,SRMSE、SMAE、SMAPE较LSTM、GRU分别降低了39.6%、35.6%、38.6%和39.1%、34.8%、37.8%。(3)降雨量作为输入能够提高PSO-GRU的预测精度,与历史数据组合输入能取得更高的精度。PSOGRU结构简单,易于实现,且泛化能力强,能够快速迁移到其他断面进行水质预测,为快速简便水质预测提供了实践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子群优化 LSTM模型 GRU模型 省界断面 水质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质自动监测站无人机实景三维建模与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亚平 鲁言波 +1 位作者 李彤 陈权彬 《水利信息化》 2022年第4期55-61,共7页
实景三维技术的发展为生态环境监测提供更加快捷、有效的技术手段。对水质自动监测站地理空间环境进行三维影像采集,在影像数据批量提取及三角测量解析、几何校正及平差处理后,获取水站及周边厘米级的垂直和倾斜三维影像。以莲花山水质... 实景三维技术的发展为生态环境监测提供更加快捷、有效的技术手段。对水质自动监测站地理空间环境进行三维影像采集,在影像数据批量提取及三角测量解析、几何校正及平差处理后,获取水站及周边厘米级的垂直和倾斜三维影像。以莲花山水质自动监测站倾斜实景三维建模为例,逐步建立水站实景三维模型,构建三维影像数据库并实现业务化应用,其中数据采集过程航线的旁向重叠率一般需要达到65%,航向重叠率一般需要达到75%。处理后的矢量照片进行自动密集匹配处理,生成包含矢量信息的白模,最后构建TIN模型映射3D纹理。功能除了强大的可视化功能,如放大、缩小、旋转、多角度展示外,还具有空间测量、数据融合和分析研判功能,提高水站的可视化应用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实景三维 GIS 可视化 水质自动监测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