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丝裂霉素促进活性氧自由基生成的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鲁纯素 赵会英 史录文 《生物化学杂志》 CSCD 1989年第6期532-536,共5页
本文探讨了抗癌药丝裂霉素对活性氧自由基,超氧负离子自由基(O_2^-),羟自由基(OH)生成反应的作用,实验表明,丝裂霉素对O_2^-及OH的生成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其作用随着丝裂霉素浓度的增加而加强。分别测定了它对两种自由基生成反应的促进率。
关键词 丝裂霉素 氧自由基 促进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Ⅱ)甲基多巴类化合物的SOD活性研究
2
作者 鲁纯素 史禄文 +3 位作者 刘晓东 杨铭 窦培延 王夔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89年第2期128-128,共1页
在体内代谢中,凡是有氧存在的地方就一定有超氧负离子自由基(O_2^+)生成,它是具有细胞毒性的,如脂质过氧化,损伤细胞膜,使DNA键断裂,引起炎症,癌症等。超氧化物歧化酶(简称SOD),是生物体内对O_2^+最有效的清除剂,据文献报道,SOD对抗炎,... 在体内代谢中,凡是有氧存在的地方就一定有超氧负离子自由基(O_2^+)生成,它是具有细胞毒性的,如脂质过氧化,损伤细胞膜,使DNA键断裂,引起炎症,癌症等。超氧化物歧化酶(简称SOD),是生物体内对O_2^+最有效的清除剂,据文献报道,SOD对抗炎,抗脏老以及抑制癌瘤生长均有一定的活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D 多巴类化合物 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脂素类化合物的SOD活性研究
3
作者 鲁纯素 史禄文 +1 位作者 韩桂秋 代平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1989年第1期78-81,共4页
超氧化物歧化酶,是生物体内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_2^-)的最有效的清除剂,但由于SOD分子量大,体内代谢速度快,作为外源性药物有其不足之处。从中草药中寻找具SOD活性的有效成分,更好发掘天然药物的研究。从地血香分离出四种联苯环烯木脂... 超氧化物歧化酶,是生物体内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_2^-)的最有效的清除剂,但由于SOD分子量大,体内代谢速度快,作为外源性药物有其不足之处。从中草药中寻找具SOD活性的有效成分,更好发掘天然药物的研究。从地血香分离出四种联苯环烯木脂素类化合物,进行了SOD活性研究。实验证明四种化合物的SOD活性不同,分别测定了它们对O_2^-的清除率和抑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脂素类 超氧物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灵芝抗衰老活性多糖GLA的化学研究 被引量:21
4
作者 何云庆 李荣芷 +6 位作者 吴家文 蔡廷威 鲁纯素 黄红卫 沈传勇 林志彬 雷林生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2年第6期485-487,共3页
灵芝子实体经热水提取,乙醇分级沉淀,除游离蛋白质和小分子杂质,得到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及抗氧自由基活性的多糖GLA。进一步分离纯化,得到8个多糖均一体,对其中主要成分GLA_4、GLA_7、GLSP_(1~3)5个多糖均一体进行了化学结构研究。以完... 灵芝子实体经热水提取,乙醇分级沉淀,除游离蛋白质和小分子杂质,得到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及抗氧自由基活性的多糖GLA。进一步分离纯化,得到8个多糖均一体,对其中主要成分GLA_4、GLA_7、GLSP_(1~3)5个多糖均一体进行了化学结构研究。以完全酸水解、过碘酸盐氧化、Smith降解、光谱测定及气相色谱分析等证明,GLA_4、GLA_7为以葡萄糖为主的中性杂多糖,GLSP_1为鼠李半乳聚糖肽,GLSP_2及GLSP_3为葡聚糖肽。它们的精甙键类型均以β-(1→3)(1→6)及(1→4)为主,GLA_4尚有α-甙键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 灵芝多糖 抗衰老 杂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风藤酮及其类似物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14
5
作者 沈传勇 鲁纯素 +2 位作者 卢景芬 韩桂秋 马迎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5年第1期62-64,共3页
用自旋捕捉与自旋标记电子顺磁共振法研究发现海风藤酮及其类似物359-11均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对人红细胞膜的氧化性损伤有相当程度的保护作用,并与其结构有关。海风藤酮的作用强于359-11。
关键词 海风藤酮 药理学 抗氧化剂 自由基清除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灵芝多肽的分离检识和抗氧自由基活性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董颖 吴庆夫 +4 位作者 李荣芷 何云庆 崔国辉 刘永忠 鲁纯素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3年第2期145-146,共2页
灵芝[Ganoderma lucidum(Leyss.ex Fr.)Ka-rst.]系多孔菌科(polyporaceae)的药用真菌。其性味淡、温、无毒,具有滋补强壮、扶正固体之功效,《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现代药理实验也证明灵芝有多种生理活性。其有效成分主要有生物碱、甾... 灵芝[Ganoderma lucidum(Leyss.ex Fr.)Ka-rst.]系多孔菌科(polyporaceae)的药用真菌。其性味淡、温、无毒,具有滋补强壮、扶正固体之功效,《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现代药理实验也证明灵芝有多种生理活性。其有效成分主要有生物碱、甾体、多糖、多肽和氨基酸等。近来,经研究发现灵芝的水溶性成分有明显的抗衰老作用,灵芝多糖是其有效成分之一。然而,我们最近对灵芝的另一水溶性成分灵芝多肽的活性研究证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 灵芝多肽 分离 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D-like Activities of Fifteen Constituents from Rhubarb 被引量:1
7
作者 史录文 鲁纯素 +1 位作者 郑俊华 楼之岑 《Journal of Chinese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CAS 1992年第2期59-64,共6页
It is important to search for the ingredients with SOD—like activity present in Chinese traditional drugs.Four classes of constituents including fifteen compounds isolated from Chinese rhubarb were studied for their ... It is important to search for the ingredients with SOD—like activity present in Chinese traditional drugs.Four classes of constituents including fifteen compounds isolated from Chinese rhubarb were studied for their SOD-like activity by determining the percentage of scavenging effect of the superoxide radical anion (O2),(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OD-like activities of four tanninoid compounds were stronger among which(—)-epi- catechin has the strongest SOD-like activity at lower concentrations:the activity of five stil- bene compounds is weaker:while chrysophanol-8-glucoside and desoxyrhaponticin have no SOD-like activity and,on the contrary.may promote the production of O_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UBARB Superoxide radical anion SOD-like activi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颗针活性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潘竞先 尹辅明 +2 位作者 沈传勇 鲁纯素 韩桂秋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1989年第2期23-26,共4页
以~3H-硫氮草酮受体结合分析法为指标,从三颗针中分离得到四个生物碱活性单体,经光谱鉴定为小檗碱、小檗胺、巴马汀及药根碱。其中小檗胺为钙拮抗主要活性成分,并在红细胞过氧化氢实验中表现有较强的抗脂质过氧化活性,这些作用为其防治... 以~3H-硫氮草酮受体结合分析法为指标,从三颗针中分离得到四个生物碱活性单体,经光谱鉴定为小檗碱、小檗胺、巴马汀及药根碱。其中小檗胺为钙拮抗主要活性成分,并在红细胞过氧化氢实验中表现有较强的抗脂质过氧化活性,这些作用为其防治心肌缺血、抗心律不齐的机制提供有益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颗针 成分 小檗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克隆抗体—苯丁酸氮芥靶向治癌偶联物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谢蜀生 龙振州 +2 位作者 许金熀 时黔秀 鲁纯素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17-20,共4页
利用单克隆抗体对肿瘤细胞的特异选择性,制备了苯丁酸氮芥免疫毒素,首次发现苯丁酸氮芥的N—羟基琥珀酰亚胺酯的添加所用的时间对苯丁酸氮芥偶联的分子数和单克隆抗体的收率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本文研究了保持抗体与苯了酸氮芥的活性和... 利用单克隆抗体对肿瘤细胞的特异选择性,制备了苯丁酸氮芥免疫毒素,首次发现苯丁酸氮芥的N—羟基琥珀酰亚胺酯的添加所用的时间对苯丁酸氮芥偶联的分子数和单克隆抗体的收率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本文研究了保持抗体与苯了酸氮芥的活性和提高单克隆抗体的收率、提高偶联的苯丁酸氮芥的分子数的最佳反应条件。通过体外细胞实验,证明该靶向药物具有明显的选择性杀伤癌细胞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克隆抗体 苯丁酸氮芥 免疫毒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糖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模拟SOD的活性研究
10
作者 黄红卫 熊继敏 +1 位作者 岳保珍 鲁纯素 《生物化学杂志》 CSCD 1992年第3期283-287,共5页
合成含有组氨酸的葡萄糖衍生物,其结构经IR、~1H-NMR及^(13)C-NMR分析得以确证,同时还测定了它们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样活性。实验结果表明该衍生物与铜离子形成螯合物后,对超氧负离子自由基有清除作用(但远弱于天然SOD),并且对红细... 合成含有组氨酸的葡萄糖衍生物,其结构经IR、~1H-NMR及^(13)C-NMR分析得以确证,同时还测定了它们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样活性。实验结果表明该衍生物与铜离子形成螯合物后,对超氧负离子自由基有清除作用(但远弱于天然SOD),并且对红细胞膜脂质过氧化有抑制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衍生物 超氧物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黄十五种化合物的SOD活性研究
11
作者 史录文 鲁纯素 +1 位作者 郑俊华 楼之岑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1990年第3期16-19,共4页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是催化超氧负离子自由基(O<sub>2</sub><sup>-</sup>)自身歧化反应的特异酶,它是O<sub>2</sub><sup>-</sup>最有效的清除剂。SOD对抗炎、抗溃疡以及抑制癌瘤...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是催化超氧负离子自由基(O<sub>2</sub><sup>-</sup>)自身歧化反应的特异酶,它是O<sub>2</sub><sup>-</sup>最有效的清除剂。SOD对抗炎、抗溃疡以及抑制癌瘤生成均有一定效果。但由于SOD分子量大(】30000),外源性SOD难以进入靶细胞,在体内代谢周期性短,且需要从生物组织中提取,故作为药物SOD不够理想。因此寻找既有类似SOD清除作用又能作为外源性药物的化合物的研究是一个重要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D 儿茶精 超氧负离子 癌瘤 体内代谢 清除剂 靶细胞 抑制率 歧化反应 清除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氧化物歧化酶及其模拟物甲基多巴酰胺铜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 被引量:4
12
作者 戴维丽 章净霞 +2 位作者 白俊海 黄红卫 鲁纯素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3年第2期109-111,共3页
应用固相氧化法制备^(125)I—SOD及其模拟物^(125)I—Cu(MDP)_2,比较两药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根据血样放射性—时间曲线,两药均符合开放型二房室模型,主要动力学参数(T_(1/2)、K、V_C)有明显差异。表明Cu(MDP)_2从血液向组织分布... 应用固相氧化法制备^(125)I—SOD及其模拟物^(125)I—Cu(MDP)_2,比较两药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根据血样放射性—时间曲线,两药均符合开放型二房室模型,主要动力学参数(T_(1/2)、K、V_C)有明显差异。表明Cu(MDP)_2从血液向组织分布速度快于SOD,体内存留时间延长,在组织内分布较广泛。本文还比较了两药在体内的组织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氧物歧化酶 多巴酰胺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D-like Activities of SOD and Cu(Ⅱ)Complexes inLiposomes
13
作者 刘艳 李连涛 +1 位作者 孙静 鲁纯素 《Journal of Chinese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CAS 1995年第4期177-180,共4页
The SOD-like activities of SOD, four Cu(Ⅱ)Complexes, SOD-and Cu(Ⅱ)com-plex-liposomes were determined respectively by using cytochrome C metho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ll of these systems had SOD-like activities to... The SOD-like activities of SOD, four Cu(Ⅱ)Complexes, SOD-and Cu(Ⅱ)com-plex-liposomes were determined respectively by using cytochrome C metho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ll of these systems had SOD-like activities to some extent of which the Cu(His)_2-liposome displayed the highest activity and the Cu(Ⅱ)complexes and liposomes had some positive cooperative a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peroxide radical Cu(Ⅱ)Complexes LiposomeIntroductionThis project was supported by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ffect of Cu(11)-Salicylate in Micellar Systems onScavenging Superoxide Ion Released by CulturedMacrophages
14
作者 应宇辉 张颖 鲁纯素 《Journal of Chinese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CAS 1995年第1期30-36,共7页
基于胶束与球状蛋白的相似性,用胶束模拟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微环境,以促进SOD模拟物─水杨酸铜络合物对O歧化的催化作用,达到清除O_2的目的。本文首次用培养的巨噬细胞受刺激产生的“呼吸暴发”为O的发生源,研究了... 基于胶束与球状蛋白的相似性,用胶束模拟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微环境,以促进SOD模拟物─水杨酸铜络合物对O歧化的催化作用,达到清除O_2的目的。本文首次用培养的巨噬细胞受刺激产生的“呼吸暴发”为O的发生源,研究了在CTAB、SDS、TritonX-100及Tween20胶束体系中水杨酸铜络合物对O的清除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以水杨酸铜-SDS胶束体系对O的清除率最高,达90.4%。其他胶束体系对O的歧化亦均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peroxide radical anion SOD-like activity Cu(Ⅱ)-salicylate MICELL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蓖麻毒素及其A、B链的提取分离纯化的研究
15
作者 许金熀 王雄莉 +4 位作者 任建人 鲁纯素 谢蜀生 马大龙 龙振洲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89年第2期147-149,共3页
本文研究蓖麻毒素及其A、B链的提取、分离、纯化,根据B链能与Sepharose-6 B上的半乳糖结合,而A链不具有这一性质,用β-巯基乙醇使蓖麻毒素直接在Sepharose-6B柱上断链,然后分别用Tris-HCl和Tris-HCl-半乳糖溶液洗脱,首次把蓖麻毒素的制... 本文研究蓖麻毒素及其A、B链的提取、分离、纯化,根据B链能与Sepharose-6 B上的半乳糖结合,而A链不具有这一性质,用β-巯基乙醇使蓖麻毒素直接在Sepharose-6B柱上断链,然后分别用Tris-HCl和Tris-HCl-半乳糖溶液洗脱,首次把蓖麻毒素的制备、纯化以及A、B链的断链、分离结合起来,大大简化了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蓖麻毒素 提取 分离 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D及4种Cu(Ⅱ)络合物脂质体的SOD样活性
16
作者 刘艳 孙静 +1 位作者 李连涛 鲁纯素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5年第4期319-320,共2页
选择了SOD及4种Cu(Ⅱ)络合物,以Cyt.c-HX-XO法,测其SOD样活性;同时,采用反相蒸发法制备了SOD及其模拟物的大单层脂质体,以相同的方法测定其SOD样活性。结果表明,所有体系均有某种程度的活性,其中C... 选择了SOD及4种Cu(Ⅱ)络合物,以Cyt.c-HX-XO法,测其SOD样活性;同时,采用反相蒸发法制备了SOD及其模拟物的大单层脂质体,以相同的方法测定其SOD样活性。结果表明,所有体系均有某种程度的活性,其中Cu(His)2-脂质体体系活性最高,且药物在脂质体中的活性均比在缓冲体系中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氧化物歧化酶 铜铬合物 脂质体 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霉素、柔红霉素与单克隆抗体偶联的研究
17
作者 许金熀 谢蜀生 +2 位作者 时黔秀 鲁纯素 龙振州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0年第1期71-73,共3页
利用对人红白血病细胞K_(562)特异的单克隆抗体作为载体,与抗肿瘤药物阿霉素、柔红霉素共价结合,制备了具有靶向性的免疫毒素。本文研究阿霉素、柔红霉素与单克隆抗体的反应分子比对单克隆抗体的收率、偶联的药物分子数的关系,确定在保... 利用对人红白血病细胞K_(562)特异的单克隆抗体作为载体,与抗肿瘤药物阿霉素、柔红霉素共价结合,制备了具有靶向性的免疫毒素。本文研究阿霉素、柔红霉素与单克隆抗体的反应分子比对单克隆抗体的收率、偶联的药物分子数的关系,确定在保持单抗和药物活性的前提下,制备该免疫毒素的最佳反应条件。通过体外实验,表明该免疫毒素具有明显的靶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霉素 柔红霉素 免疫毒素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D-like Activity of Copper Salicylate Complex in Tween Micel-lar Systems
18
作者 刘艳 张学东 +1 位作者 马思谦 鲁纯素 《Journal of Chinese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CAS 1997年第1期26-30,共5页
opper salicylate complex has been synthesized and its composition was analyzed. The four surfactants(Tween 20, 40, 60, 80) were purified and their critical micelle concentrations(CMC) in phosphate buffer (pH=7.... opper salicylate complex has been synthesized and its composition was analyzed. The four surfactants(Tween 20, 40, 60, 80) were purified and their critical micelle concentrations(CMC) in phosphate buffer (pH=7.4) were measured. The SOD like activity of copper salicylate complex was assayed using the cytochrome c reduction method in different media. The cooperative effect of the complex with micelles was studied in detail. SOD like activity of the complex was enhanced in the presence of surfactants. The four surfactants themselves display SOD like activities to a certain extent. Similar results were obtained in the experiment for the antilipid peroxidation of red cell membrane. These results might be explained by the fact of micellar catalysis. It was suggested that the copper salicylate Tween system used as a potential antiinflammatory drug might be worthwhile to be further studi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peroxide anion radical Hydroxide radical Micellar catalysis SOD like activity Copper complex
全文增补中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