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浙东传统禅寺景观营造特点论析——以宁波阿育王寺、大慈寺为例
1
作者 鲁弯弯 刘恒武 《设计》 2018年第6期108-109,共2页
宁波阿育王寺和大慈寺是浙东地区典型的传统禅寺,两者寺内外建筑与园林的景观营造异曲同工,体现了禅寺景观营造的三个特点:既有诠释净土思想的庭园设计,又有寄寓航海信仰的建筑配置,另外,寺内建筑组群与寺外园林彼此照合,人工堂舍与天... 宁波阿育王寺和大慈寺是浙东地区典型的传统禅寺,两者寺内外建筑与园林的景观营造异曲同工,体现了禅寺景观营造的三个特点:既有诠释净土思想的庭园设计,又有寄寓航海信仰的建筑配置,另外,寺内建筑组群与寺外园林彼此照合,人工堂舍与天然林泉相互交融,使寺院空间具有一种隽永禅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禅寺 景观营造 阿育王寺 大慈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宋高僧物初大观四明行迹考
2
作者 刘恒武 鲁弯弯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56-167,共12页
物初大观(1201—1268)是南宋著名的禅僧,为临济宗第十五世法嗣。他弘禅四明,享誉遐迩。理宗宝祐元年至景定四年(1253-1263),物初大观住持四明鄞县(今浙江宁波)东钱湖畔的宰辅史弥远之功德寺—大慈寺,住山期间,他增广大慈寺伽蓝,在寺内... 物初大观(1201—1268)是南宋著名的禅僧,为临济宗第十五世法嗣。他弘禅四明,享誉遐迩。理宗宝祐元年至景定四年(1253-1263),物初大观住持四明鄞县(今浙江宁波)东钱湖畔的宰辅史弥远之功德寺—大慈寺,住山期间,他增广大慈寺伽蓝,在寺内凿泉蓄水,组织民众围涂造田以增收自给,同时积极校经弘法,接引中日禅林弟子,使大慈寺成为日僧渡宋求法参礼的名道场。理宗景定四年(1263)大观迁住禅院"五山"之一的阿育王寺,直至咸淳四年(1268)示寂。驻锡阿育王寺的5年间,大观致力于修缮殿阁,重振育王临济宗风。物初大观晚年在四明丛林的行迹,也从一个侧面映示出南宋晚期禅宗的存在样态及其时空辐射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初大观 四明 大慈寺 阿育王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