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培美曲塞顺铂联合贝伐珠单抗热灌注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伴胸腔积液患者的疗效
1
作者 陈金虹 张燕 +1 位作者 陈国栋 鲁小敏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 2025年第2期239-243,共5页
目的探讨培美曲塞、顺铂化疗联合贝伐珠单抗胸腔热灌注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 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伴胸腔积液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7月在海安市人民医院治疗NSCLC伴胸腔积液患者共60例为此次试验对象,按照... 目的探讨培美曲塞、顺铂化疗联合贝伐珠单抗胸腔热灌注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 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伴胸腔积液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7月在海安市人民医院治疗NSCLC伴胸腔积液患者共60例为此次试验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培美曲塞、顺铂化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贝伐珠单抗胸腔热灌注。对比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血清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125(carbohydrate antigen 125,CA125)、癌胚抗原(cancer embryo antigen,CEA)]水平、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水平、生活质量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80.00%(24/30)高于对照组53.33%(16/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800,P<0.05);CEA、CA125、VEGF水平,治疗后观察组[(42.32±4.67)ng·mL^(-1)、(56.03±4.78)U·mL^(-1)、(32.35±5.32)ng·mL^(-1)]低于对照组[(53.56±5.82)ng·mL^(-1)、(71.63±5.32)U·mL^(-1)、(46.57±6.38)ng·mL^(-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250、11.947、9.376,均P<0.05);治疗后两组躯体、角色、认知、情绪和社会功能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评分[(55.37±5.21)分、(56.28±5.54)分、(57.32±5.63)分、(57.58±5.39)分、(56.46±5.25)分]高于对照组[(47.19±4.42)分、(49.61±4.93)分、(51.09±5.07)分、(52.35±5.08)分、(51.15±4.8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558、4.926、4.504、3.868、4.061,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恶心呕吐、白细胞减少、腹泻、肝肾功能损伤、血小板减少、皮疹、出血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高血压发生率,观察组36.67%(11/30)高于对照组(χ^(2)=13.469,P<0.05)。结论培美曲塞、顺铂化疗联合贝伐珠单抗胸腔热灌注对晚期NSCLC伴胸腔积液患者的疗效好,能减轻患者的不良情绪,提升其日常的生活质量,且安全性比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胸腔积液 培美曲塞 顺铂 贝伐珠单抗 胸腔热灌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RCA1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铂类化疗敏感性的关系 被引量:8
2
作者 鲁小敏 茅国新 吉浩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9期3526-3528,共3页
目的:研究人类乳腺癌易感基因(BRCA1)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其与铂类化疗敏感性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5例经病理诊断确诊的晚期NSCLC患者石蜡切片标本中BRCA1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含铂联合方案化疗耐药性的关... 目的:研究人类乳腺癌易感基因(BRCA1)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其与铂类化疗敏感性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5例经病理诊断确诊的晚期NSCLC患者石蜡切片标本中BRCA1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含铂联合方案化疗耐药性的关系。结果:BRCA1蛋白表达在不同年龄、性别、吸烟史、PS评分、病理类型、TNM分期中表达无明显差异;BRCA1蛋白阴性组GP方案化疗有效率为45.83%,阳性组为21.9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含铂化疗方案对BRCA1蛋白阳性表达的NSCLC患者疗效差于BRCA1蛋白阴性表达者,提示BRCA1蛋白表达阳性的NSCLC患者对铂类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BRCA1 化疗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基层医院科研诚信体系建设
3
作者 刘小江 郭宗锋 鲁小敏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 2025年第1期133-135,共3页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如何构建科研诚信管理体系。方法:分析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基层医院科研诚信建设现状,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建立和强化诚信文化、健全科研诚信管理制度以及加强科研人员教育培训等针对性建议。结果:基...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如何构建科研诚信管理体系。方法:分析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基层医院科研诚信建设现状,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建立和强化诚信文化、健全科研诚信管理制度以及加强科研人员教育培训等针对性建议。结果:基层医院通过健全科研诚信管理体系,能营造风清气正的学术环境,维护医院声誉,为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必要保障。结论:医院应从顶层设计入手,持续完善制度、流程和人员培养等,为医学科研事业保驾护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基层医院 科研诚信 管理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免疫治疗联合节拍化疗在晚期三阴性乳腺癌中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4
作者 鲁小敏 张燕 +2 位作者 刘地发 钱烨 仲思恂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6期406-408,共3页
目的 观察细胞免疫疗法与节拍化疗相结合对晚期三阴性乳腺癌患者进行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将59例复发转移的晚期三阴性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0例,接受细胞免疫治疗联合节拍化疗(卡培他滨+环磷酰胺),对照组29例,... 目的 观察细胞免疫疗法与节拍化疗相结合对晚期三阴性乳腺癌患者进行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将59例复发转移的晚期三阴性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0例,接受细胞免疫治疗联合节拍化疗(卡培他滨+环磷酰胺),对照组29例,单纯接受节拍化疗。结果 观察组疾病控制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严重不良反应:手足综合征、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其中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发生率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D3+、CD4+/CD8+、自然杀伤T细胞(NKT)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细胞免疫治疗联合节拍化疗治疗晚期三阴性乳腺癌有效,且不良反应低,可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免疫治疗 节拍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西他赛或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比较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鲁小敏 茅国新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09年第4期308-310,共3页
目的比较多西他赛联合顺铂与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将112例晚期NSCLC随机分为多西他赛加顺铂组(DC组)56例和吉西他滨+顺铂组(GC组)56例。DC组:多西他赛75 mg/m2,d1,顺铂75 mg/m2,d1~3... 目的比较多西他赛联合顺铂与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将112例晚期NSCLC随机分为多西他赛加顺铂组(DC组)56例和吉西他滨+顺铂组(GC组)56例。DC组:多西他赛75 mg/m2,d1,顺铂75 mg/m2,d1~3;GC组:吉西他滨1 250 mg/m2,d1,8;顺铂75 mg/m2,d1~3。两组均为每21 d一个周期重复。结果入组的112例中110例可评价疗效,DC组和GC组有效率分别为43.6%和41.8%,1年生存率分别为47.2%和43.6%,两组之间有效率和1年生存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毒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和消化道反应。结论DC和GC方案治疗晚期NSCLC均具有较好的疗效,且两者的疗效相似,毒副反应可以耐受,可以做为临床一线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化疗 多西他赛 吉西他滨 顺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立替康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复发转移卵巢癌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6
作者 鲁小敏 刘春桂 刘晓岗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15年第1期14-16,共3页
目的观察伊立替康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复发转移卵巢癌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 34例晚期复发转移卵巢癌患者予以伊立替康联合奥沙利铂治疗。结果 34例晚期复发转移卵巢癌患者中,CR 8例,PR 11例,SD 12例,PD 4例,总有效率55.9%。中位肿瘤... 目的观察伊立替康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复发转移卵巢癌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 34例晚期复发转移卵巢癌患者予以伊立替康联合奥沙利铂治疗。结果 34例晚期复发转移卵巢癌患者中,CR 8例,PR 11例,SD 12例,PD 4例,总有效率55.9%。中位肿瘤进展时间为6.8个月。毒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和神经毒性,均经对症处理后缓解或自行缓解。结论伊立替康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复发转移卵巢癌疗效确切,毒副反应可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伊立替康 奥沙利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立替康联合雷替曲塞治疗晚期结直肠癌3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7
7
作者 鲁小敏 刘晓岗 《交通医学》 2015年第1期56-58,共3页
目的:观察伊立替康联合雷替曲塞在晚期结直肠癌中的化疗效果及毒副作用。方法:收治晚期结直肠癌58例患者,均为一线FOLFOX、XELOX方案化疗失败者,根据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观察组予以伊立替康联合雷替曲塞方案,对... 目的:观察伊立替康联合雷替曲塞在晚期结直肠癌中的化疗效果及毒副作用。方法:收治晚期结直肠癌58例患者,均为一线FOLFOX、XELOX方案化疗失败者,根据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观察组予以伊立替康联合雷替曲塞方案,对照组则采用FOLFIRI方案治疗。结果:(1)两组疗效比较:观察组总有效8例(26.66%)、疾病控制16例(53.33%)。对照组总有效5例(17.86%)、疾病控制12例(46.4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毒副作用:观察组1~2级口腔粘膜炎4例,恶心呕吐4例,对照组1~2级口腔粘膜炎15例,恶心呕吐11例,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3~4级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2例,对照组9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生存时间:随访4~26个月,观察组死亡21例,存活9例;对照组死亡22例,存活6例。无进展生存期:观察组平均3.5±1.1个月,对照组3.3±1.1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生存期平均8.1±2.5个月,对照组平均为7.8±2.4个月,观察组总生存期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伊立替康联合雷替曲塞二线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疗效不低于FOLFIRI方案,治疗方便且安全低毒,可作为一线FOLFOX、XELOX方案化疗失败后二线治疗方案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直肠癌 纤维结肠镜检查 伊立替康 雷替曲塞 毒副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工程中地下室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鲁小敏 《智能城市》 2020年第11期217-218,共2页
文章针对地下室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要点展开分析,包括做好前期准备工作、混凝土拌和控制、做好模板架设工作、钢筋工程制作、安装、混凝土浇筑施工、混凝土结构养护管理等,通过研究钢筋结构移位、混凝土施工病害、机械设备故障等常见问... 文章针对地下室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要点展开分析,包括做好前期准备工作、混凝土拌和控制、做好模板架设工作、钢筋工程制作、安装、混凝土浇筑施工、混凝土结构养护管理等,通过研究钢筋结构移位、混凝土施工病害、机械设备故障等常见问题的处理措施,提高地下室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效果,延长建筑工程的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板安装工程 钢筋工程 机械设备 底板结构 外墙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工程施工新技术及新材料的应用思路构建 被引量:10
9
作者 鲁小敏 《建筑技术开发》 2020年第15期101-102,共2页
随着建筑行业的全面快速发展,建筑工程施工范围日益扩大。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也得到了全面提升。新技术、新材料的科学应用,不仅能最大限度上提升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与施工效率,同时也能全面推动建筑工程的健康... 随着建筑行业的全面快速发展,建筑工程施工范围日益扩大。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也得到了全面提升。新技术、新材料的科学应用,不仅能最大限度上提升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与施工效率,同时也能全面推动建筑工程的健康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工程 新技术 新材料 应用思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肿瘤组织和外周血中BRCA1 mRNA的表达及相关性及其表达与肺癌疗效之间的关系
10
作者 鲁小敏 张燕 +1 位作者 钱烨 仲思恂 《中国医疗设备》 2017年第S1期7-7,共1页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肿瘤(NSCLC)组织和外周血中BRCA1mRNA的表达及相关性及其表达与肺癌疗效之间的关系。方法以35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作检测。结果肿瘤组织中的BRCA1mRNA的相对表达量与外周血中相...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肿瘤(NSCLC)组织和外周血中BRCA1mRNA的表达及相关性及其表达与肺癌疗效之间的关系。方法以35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作检测。结果肿瘤组织中的BRCA1mRNA的相对表达量与外周血中相对表达量分别为(4.00±4.05)、(2.41±2.31),肿瘤组织的相对表达量高于外周血,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而表达程度分析,肿瘤组织及外周血中表达程度相同者30例,符合率为85.7%。本组NSCLC患者接受基于铂类化疗4~6周期,无CR患者,11例PR(31.4%),总有效率(CR+PR)为31.4%,BRCA1低表达患者有效率为44.4%(8/18),而BRCA1高表达有效率为17.6%(3/17),两组差异显著。结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肿瘤组织及外周血中的BRCA1mRNA的表达存在相关性,可在一定程度上以外周血作为检查样本来源,BRCA1mRNA表达也可作为NSCLC化疗敏感性及预后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BRCA1 MRNA 相关性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榄香烯联合SOX方案治疗晚期转移性胃癌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 被引量:7
11
作者 钱烨 张燕 +1 位作者 鲁小敏 吉浩明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2期117-121,125,共6页
目的探讨榄香烯联合替吉奥/奥沙利铂(S-1/oxsliplatin,SOX)方案对晚期转移性胃癌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对该化疗方案的安全性进行分析评价,为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选取71例晚期转移性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单一应用SOX方案的对照... 目的探讨榄香烯联合替吉奥/奥沙利铂(S-1/oxsliplatin,SOX)方案对晚期转移性胃癌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对该化疗方案的安全性进行分析评价,为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选取71例晚期转移性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单一应用SOX方案的对照组与榄香烯联合SOX方案的观察组,通过RECIST1.1评分和生存曲线对比两组近期和远期的治疗效果,比较两组肿瘤标志物、血清学指标和不良反应的差异。结果观察组的客观缓解率(ORR)和临床获益率(CBR)高于对照组(χ^2=5.161,P=0.031;χ^2=5.124,P=0.037);治疗后观察组血清CEA、CA-199、IGF-1、MMP-9、IL-2和IFN-γ水平均较对照组有显著改善(P<0.05);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现,观察组白细胞下降程度、贫血、乏力、恶心呕吐的发生比例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中位肿瘤进展时间(7.1个月,95%可信区间为4.037~10.248)和中位总生存时间(8.8个月,95%可信区间为6.634~10.907)显著高于对照组中位肿瘤进展时间(4.9个月,95%可信区间为2.324~6.839)和中位总生存时间(6.5个月,95%可信区间为5.007~7.63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26)。结论榄香烯联合SOX方案对晚期转移性胃癌患者具有较高的近期和远期疗效,且其毒副作用较少,安全性较高,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榄香烯 替吉奥 奥沙利铂 晚期转移性胃癌 疗效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
12
作者 鲁小敏 《青海医药杂志》 2004年第11期32-33,共2页
关键词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围手术期 护理 髋关节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热灌注化疗对胃癌患者CyclinE基因表达的影响及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仲思恂 茅国新 +2 位作者 鲁小敏 张燕 钱烨 《中国医刊》 CAS 2018年第5期507-510,共4页
目的分析腹腔热灌注化疗对胃癌患者CyclinE基因表达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5月海安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胃癌术后患者16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静脉化疗,观察组采用腹腔热... 目的分析腹腔热灌注化疗对胃癌患者CyclinE基因表达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5月海安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胃癌术后患者16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静脉化疗,观察组采用腹腔热灌注化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生存质量、外周血肿瘤标志物含量及肿瘤组织中CyclinE、CyclinB2、CyclinD1基因表达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完全缓解23例,部分缓解25例,总有效率57.14%,对照组完全缓解12例,部分缓解18例,总有效率35.71%,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外周血肿瘤标志物DDK1和EXOSC2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PGII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肿瘤组织中CyclinE、CyclinB2及CyclinD1基因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总体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胃癌术后患者疗效明显,可杀灭胃癌细胞,减少肿瘤标志物释放入血,抑制细胞周期,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热灌注化疗 胃癌 肿瘤标志物 CyclinE基因 生存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帕替尼联合替吉奥治疗晚期食管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12
14
作者 陈金虹 张燕 鲁小敏 《实用癌症杂志》 2020年第9期1475-1477,共3页
目的探讨阿帕替尼联合替吉奥治疗晚期食管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食管癌患者86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予以阿帕替尼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替吉奥治疗,治疗4周后评估两组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KPS评分生活质量。结... 目的探讨阿帕替尼联合替吉奥治疗晚期食管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食管癌患者86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予以阿帕替尼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替吉奥治疗,治疗4周后评估两组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KPS评分生活质量。结果治疗4周后,对照组ORR为4.7%,DCR为76.7%。观察组ORR为18.6%,DCR为93.0%。观察组的ORR,DCR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包括蛋白尿,食管炎,白细胞下降,贫血,高血压,消化道反应,出血,肝功能损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持续治疗4周后生活质量满意29例;观察组持续治疗4周后生活质量满意40例,两组生活质量满意例数比较(χ2=0.887,P=0.00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阿帕替尼联合替吉奥治疗晚期食管癌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帕替尼 替吉奥治 晚期食管癌 有效性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氧还蛋白还原酶活性检测在食管癌60例临床诊断中的应用
15
作者 仲思恂 郑良凤 鲁小敏 《安徽医药》 CAS 2024年第3期560-564,I0006,共6页
目的 探究硫氧还蛋白还原酶(TR)活性检测在食管癌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2019年1月至2020年7月海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食管癌病人、食管良性病灶病人及同期于该院进行体检的健康者,即分为食管癌组、良性组和对照组,各60例。分别检测食管... 目的 探究硫氧还蛋白还原酶(TR)活性检测在食管癌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2019年1月至2020年7月海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食管癌病人、食管良性病灶病人及同期于该院进行体检的健康者,即分为食管癌组、良性组和对照组,各60例。分别检测食管癌组、良性组和对照组病人血浆中TR活性;检测食管癌组织病人化疗前、化疗时和化疗后血浆中TR活性;比较食管癌组病人TR活性在不同分期、转移方面的差异;评估食管癌组病人手术预后,随访2年评估远期预后情况;确定TR活性检测对食管癌病人的诊断价值。结果 与对照组(3.16±0.79)U/mL相比,良性组(6.34±0.96)U/mL和食管癌组(8.12±1.25)U/mL病人血浆中TR活性均明显升高(P<0.05);且食管癌病人血浆中TR活性明显高于良性组(P<0.05)。与化疗前(8.12±1.25)U/mL相比,化疗时(4.65±0.87)U/mL和化疗后(3.37±0.62)U/mL食管癌病人血浆中TR活性均明显降低(P<0.05);且化疗后食管癌组病人血浆中TR活性明显低于化疗时(P<0.05)。TR活性表达和食管癌病人性别、年龄、肿瘤长径和肿瘤位置均无相关性(P>0.05),与病人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密切相关(P<0.05)。和Ⅰ&Ⅱ期食管癌病人相比,Ⅲ&Ⅳ期食管癌病人血浆中TR活性明显升高(P<0.05);和未转移食管癌病人相比,食管癌转移病人血浆中TR活性明显升高(P<0.05)。食管癌病人化疗后有39例病人得到了完全或部分缓解,病人总有效率为65%。对食管癌病人随访2年统计显示,食管癌病人2年生存率为75.0%(45例),TR高表达(>4 U/mL)2年生存人数为31(31/41)例,生存率为75.6%;TR低表达(<4 U/mL)2年生存率为14(14/19)例,生存率为73.7%;log-rank检验TR高表达和低表达病人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TR检测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92,特异度为83.2%,灵敏度为93.6%。结论 TR高表达于食管癌病人血浆中,其可用于食管癌的早期检测,提示病情的进展情况,对病人的治疗预后能有效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氧还蛋白还原酶 食管肿瘤 预后 肿瘤标志物 生存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乳头瘤病毒16/18型感染乳腺癌患者病灶核因子κB相互作用的长链非编码RNA表达水平及其与乳腺癌分子分型和预后关系
16
作者 钱烨 张燕 +3 位作者 鲁小敏 吉浩明 徐榕蔓 储建华 《肿瘤综合治疗电子杂志》 2024年第1期122-127,共6页
目的 分析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16/18型感染乳腺癌患者病灶核因子κB相互作用的长链非编码RNA(NF-κB interacting long non-coding RNA,NKILA)表达情况及其与乳腺癌分子分型、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 目的 分析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16/18型感染乳腺癌患者病灶核因子κB相互作用的长链非编码RNA(NF-κB interacting long non-coding RNA,NKILA)表达情况及其与乳腺癌分子分型、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南通大学附属海安医院收治的334例乳腺癌患者(观察组)和50例乳腺良性疾病患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对观察组患者肿瘤组织、癌旁组织和对照组患者病灶组织标本进行NKILA表达检测,并检测血清指标水平。分析两组NKILA表达情况与血清学指标的相关性,比较不同HPV分型感染情况、不同分子分型、不同预后患者病灶NKILA表达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肿瘤组织NKILA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癌旁组织(P <0.05),癌旁组织NKILA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HPV 16/18型感染组肿瘤组织NKILA相对表达量、NKILA高表达率均显著低于非HPV16/18型感染组(均P <0.05)。Luminal A型组、Luminal B型组患者肿瘤组织NKILA相对表达量、NKILA高表达率均显著高于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过表达型组(均P <0.05),HER-2过表达型组肿瘤组织NKILA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三阴性组(P <0.05)。复发转移组肿瘤组织NKILA相对表达量、NKILA高表达率均低于未复发转移组(均P <0.05)。NKILA低表达组3年无复发转移率显著低于NKILA高表达组[24.7%(36/146)∶40.0%(58/145),P <0.05]。结论 相比乳腺癌旁组织和良性疾病病灶,乳腺癌患者病灶NKILA表达下降,且HPV 16/18型感染者、三阴性乳腺癌者和术后复发转移者病灶NKILA表达下降更为明显,NKILA低表达与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 乳腺癌 核因子κB相互作用的长非编码RNA 分子分型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CA循环管理模式的品管圈活动对腹腔镜膀胱癌根治术患者术中低体温的预防
17
作者 储开云 鲁小敏 刘艳 《吉林医药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350-353,共4页
目的探索PDCA循环管理模式及品管圈活动预防腹腔镜膀胱癌根治术患者术中低体温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23年12月行腹腔镜膀胱癌根治术治疗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泌尿外科手术护理,观察组在... 目的探索PDCA循环管理模式及品管圈活动预防腹腔镜膀胱癌根治术患者术中低体温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23年12月行腹腔镜膀胱癌根治术治疗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泌尿外科手术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PDCA循环管理模式的品管圈活动。比较两组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低体温发生率;比较PDCA循环管理模式的品管圈活动前后护理人员的综合能力。结果观察组的术中低体温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实施管理后护理人员的理论考核及操作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护理人员能力得到了提高。结论PDCA循环管理模式的品管圈活动,可有效降低腹腔镜膀胱癌根治术患者术中低体温的发生率,有重大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CA循环管理模式 品管圈活动 腹腔镜膀胱癌根治术 术中低体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低容量苯酚腹腔神经丛毁损治疗上腹部癌痛 被引量:4
18
作者 鲁小敏 顾裕平 +1 位作者 吴桂鹏 史传岗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166-1169,共4页
目的评估单针低容量苯酚毁损腹腔神经丛治疗上腹部癌性疼痛,为晚期上腹部癌痛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到2019年12月147例晚期癌痛患者行CT引导低容量苯酚腹腔神经丛毁损的临床资料。对在CT引导下低容量苯酚行腹腔... 目的评估单针低容量苯酚毁损腹腔神经丛治疗上腹部癌性疼痛,为晚期上腹部癌痛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到2019年12月147例晚期癌痛患者行CT引导低容量苯酚腹腔神经丛毁损的临床资料。对在CT引导下低容量苯酚行腹腔神经丛毁损前后的疼痛评分、阿片类药物的每日摄入量、肿瘤患者生活质量指数的6个月随访期间的数据进行分析,同时收集手术时间以及与手术相关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随访期间患者的疼痛评分、每日阿片类药物摄入量和生活质量较术前均得到显著改善(P<0.05)。由于疾病进展,在第4至第6个月疼痛评分有所恢复。9例患者术中发现血管摄取对比剂征象,术后27.2%患者出现了低血压,14.9%患者出现了短暂性的腹泻。所有患者均无腹部灼痛和醉酒征象出现。结论CT引导单针低剂量苯酚用于腹腔神经丛毁损是一种有效、安全且耗时较少缓解上腹部癌痛的方法,可提供长达6个月的疼痛缓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引导 苯酚 癌性疼痛 腹腔神经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吉西他滨一线治疗晚期胰腺癌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8
19
作者 陆滢滢 吉冬丽 +2 位作者 殷荣华 鲁小敏 张燕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9年第24期2649-2652,共4页
目的 探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吉西他滨一线治疗晚期胰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8年8月海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晚期胰腺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 目的 探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吉西他滨一线治疗晚期胰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8年8月海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晚期胰腺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单药吉西他滨治疗,试验组患者给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吉西他滨一线治疗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生存情况及主要不良反应。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66. 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0. 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试验组患者中位生存期(10. 81±2. 16个月vs.7. 32±1. 95个月)、无进展生存期为(3. 90±0. 95个月vs. 2. 62±0. 55个月)、半年内生存率(71. 44%±8. 93%vs.58. 41%±7. 22%)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白细胞减少(70. 00%vs. 66. 67%)、肾毒性(70. 00%vs. 73. 33%)、血小板减少(23. 33%vs. 30. 00%)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吉西他滨一线治疗晚期胰腺癌,有效率高,效果安全,明显延长了患者生存期,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晚期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 吉西他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用N-乙酰半胱氨酸对行TACE的HCC患者术后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徐晓美 鲁小敏 +1 位作者 沈预程 钱俐 《肝脏》 2021年第12期1336-1338,1347,共4页
目的探讨对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的原发性肝癌(HCC)患者采用N-乙酰半胱氨酸(NAC)治疗的效果。方法将72例行TACE的HCC患者分成两组,在常规措施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甘草酸二铵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加用NAC治疗,观察患者氧化应激、T淋巴... 目的探讨对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的原发性肝癌(HCC)患者采用N-乙酰半胱氨酸(NAC)治疗的效果。方法将72例行TACE的HCC患者分成两组,在常规措施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甘草酸二铵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加用NAC治疗,观察患者氧化应激、T淋巴亚群和肝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CD3^(+)、CD4^(+)和CD4^(+)/CD8^(+)水平显著升高,丙二醛(MDA)和CD8^(+)水平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ALT和TBil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ALB和FIB水平无差异(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NAC能抑制TACE患者的氧化应激水平,调节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改善肝功能,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N-乙酰半胱氨酸 氧化应激 免疫功能 肝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