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医大师雷忠义论治气阴两虚型心脏神经官能症经验探析
1
作者 鲁亚君 杨波 +3 位作者 朱喜梅 张萌 石伊娜 陈金锋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5年第1期155-157,共3页
心脏神经官能症,中医上属于“情志病”的范畴。往往表现为自觉心中悸动不安,心烦,眠差,偶发室性期前收缩等主观感受,客观体征极少,辅助检查可排除器质性病变。此病与《金匮要略》中所描述的百合病极为相似,曾有记载曰:“百合病者,百脉一... 心脏神经官能症,中医上属于“情志病”的范畴。往往表现为自觉心中悸动不安,心烦,眠差,偶发室性期前收缩等主观感受,客观体征极少,辅助检查可排除器质性病变。此病与《金匮要略》中所描述的百合病极为相似,曾有记载曰:“百合病者,百脉一宗,悉致其病也。”心主血脉,肺主治节而朝百脉,因此,心肺阴虚,则百脉皆受其累,致症状百态。国医大师雷忠义从认为当代百合病病人多偏属于肝郁化火所致的气阴两虚证型,并提出治疗以益气养阴,疏肝解郁,理气活血的主张,自拟“百合知母地黄汤”治疗此类病症,在立足病症的基础上,因人制宜、灵活应用,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神经官能症 百合知母地黄汤 百合病 气阴两虚 雷忠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莲不同部位的多酚纯化鉴定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
作者 鲁亚君 黄文 +1 位作者 王益 刘莹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520-528,共9页
莲在我国不仅是一种观赏植物和受欢迎的食物,也是一种重要的传统中药材。其不同部位包括莲花、莲叶、莲藕、莲子等多酚化合物(酚酸、黄酮、花青素、白藜芦醇等)含量多、种类丰富,具有较高的抗氧化、抗菌、抗肿瘤、降糖降脂、保护神经等... 莲在我国不仅是一种观赏植物和受欢迎的食物,也是一种重要的传统中药材。其不同部位包括莲花、莲叶、莲藕、莲子等多酚化合物(酚酸、黄酮、花青素、白藜芦醇等)含量多、种类丰富,具有较高的抗氧化、抗菌、抗肿瘤、降糖降脂、保护神经等多种药理作用,是疾病治疗和膳食补充的潜在来源,因此对于莲不同部位多酚的进一步研究与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莲不同部位多酚的提取纯化方法、结构鉴定、药理活性、产品开发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旨在为莲及莲不同部位多酚化合物的综合利用提供参考。希望进一步通过指纹图谱、绿色提取、废弃物开发(莲蓬壳、莲子壳等)等方面的完善,能达到帮助提升莲资源的高值化开发利用、扩大产品市场、保障莲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酚 提取纯化 化学组成 药理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莲壳多酚对T-BHP致HepG2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5
3
作者 鲁亚君 刘莹 +1 位作者 王益 黄文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397-404,共8页
目的:研究莲子壳多酚对叔丁基过氧化氢(tert-butylhydro-peroxide,T-BHP)诱导的HepG2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存活率接近50%的T-BHP浓度作为氧化损伤模型建立的浓度。以细胞活力、活性氧水平(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 目的:研究莲子壳多酚对叔丁基过氧化氢(tert-butylhydro-peroxide,T-BHP)诱导的HepG2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存活率接近50%的T-BHP浓度作为氧化损伤模型建立的浓度。以细胞活力、活性氧水平(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丙二醛水平(malondialdehyde,MDA)、乳酸脱氢酶水平(Lactic dehydrogenase,LDH)、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水平及抗氧化酶相关基因表达量为评价指标,以茶多酚为阳性对照,评价不同浓度(2.5、5、7.5μg/mL)莲子壳多酚抗氧化应激活性水平。结果:当120μmol/L浓度的T-BHP造模4 h后,细胞存活率达49.18%±7.55%,符合模型构建要求,故选择120μmol/L为氧化损伤模型的建模浓度进行后续实验。莲子壳多酚能极显著抑制T-BHP造成的细胞存活率降低(P<0.01),7.5μg/mL时,ROS水平降低45.99%,MDA下降58.77%,LDH下降71.61%,GSH提高206.60%(P<0.05),抗氧化酶相关基因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opper zinc superoxide dismutase,CuZnSOD)、谷氨酸半胱氨酸连接酶催化亚基(glutamate-cysteine ligase catalytic subunit,GCLC)、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Px)以及谷胱甘肽的表达量也逐渐恢复到正常组水平,均呈现剂量依赖性。结论:莲子壳多酚对T-BHP诱导的HepG2细胞氧化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提高细胞内抗氧化酶活性,清除胞内过量ROS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莲子壳多酚 HEPG2 抗氧化应激 活性氧 叔丁基过氧化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肱骨近端翼式解剖钢板修复肱骨近端骨折:可有效降低肩峰撞击征发生 被引量:12
4
作者 鲁亚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3期2081-2085,共5页
背景:肱骨近端骨折最佳修复方法目前仍存争议。尽管不同的内固定方式被用于修复肱骨近端骨折,但是所有内固定方法均存在较高的术后并发症,如螺钉切割琥珀螺钉退出、骨不连及肩峰撞击征等。考虑到传统内固定的缺点,作者设计了一种新型肱... 背景:肱骨近端骨折最佳修复方法目前仍存争议。尽管不同的内固定方式被用于修复肱骨近端骨折,但是所有内固定方法均存在较高的术后并发症,如螺钉切割琥珀螺钉退出、骨不连及肩峰撞击征等。考虑到传统内固定的缺点,作者设计了一种新型肱骨近端翼式解剖钢板用于修复肱骨近端骨折。目的:评估肱骨近端翼式解剖钢板置入内固定修复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效果和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采用自制新型肱骨近端翼式解剖钢板置入内固定修复肱骨近端骨折患者60例,骨折根据Neer分型:二部分骨折24例,三部分骨折31例,四部分骨折5例。按Constant-Murley评分评定肩关节功能,采用目测类比评分评定患肩疼痛度。结果与结论:60例患者内固定后获得12-24个月随访,均获得骨性愈合,骨折愈合时间12-20周,平均(15.3±2.7)周。末次随访时Constant-Murley评分为45-98分,平均(81.5±14.6)分。肩关节疼痛目测类比评分为0-7分,平均(0.9±0.9)分。60例患者中共有11例(18%)出现并发症,其中3例(5%)发生螺钉穿出肱骨头关节软骨骨面、1例(2%)出现螺钉轻度退出、5例(8%)发生肱骨头内翻成角畸形(其中2例合并有螺钉穿出软骨面)、2例(3%)发生肱骨头坏死、1例(2%)发生肩峰撞击征,1例(2%)发生切口浅表感染。未出现肱骨头坏死、内固定失败等并发症。提示自制新型肱骨近端翼式解剖钢板置入内固定修复肱骨近端骨折,可以取得满意的固定效果,能够有效降低内固定后肩峰撞击征的发生,有利于肩关节功能恢复,是值得推荐的一种内固定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入物 骨植入物 肱骨近端骨折 肱骨近端翼式解剖钢板 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6
5
作者 鲁亚君 胡振春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25期94-95,共2页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8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PFNA内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动力髋螺钉(DHS)复位固定治疗。随访12~18个月...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8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PFNA内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动力髋螺钉(DHS)复位固定治疗。随访12~18个月,记录比较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髋关节功能评分(Harris)。结果观察组Harris评分优良率为95.0%,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为(83.4±9.3)min,短于对照组的(95.0±10.3)min;观察组切口长度为(4.3±1.3)cm,短于对照组的(8.2±1.2)cm;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为(300.8±74.5)ml,少于对照组的(350.8±76.5)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治疗相对于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明显的优势,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失血量及创伤,保护软组织,利于术后康复以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于恢复能力差以及手术耐受能力差的患者是首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康复治疗对膝关节周围损伤患者功能恢复的作用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鲁亚君 《中国伤残医学》 2019年第23期69-70,共2页
目的:在临床上,研究分析对膝关节周围损伤患者采取早期康复治疗后的效果以及对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膝关节周围损伤患者100例,选取时间为2015年7月-2018年8月,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 目的:在临床上,研究分析对膝关节周围损伤患者采取早期康复治疗后的效果以及对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膝关节周围损伤患者100例,选取时间为2015年7月-2018年8月,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该基础上实施早期康复治疗,记录并对比2组患者的HSS评分和膝关节活动度疗效.结果:经过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HS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膝关节活动度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膝关节周围损伤患者采取早期康复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改善患者的膝关节活动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周围损伤 早期康复治疗 膝关节功能
原文传递
钢板内固定加植骨治疗肱骨近端严重粉碎性骨折
7
作者 鲁亚君 胡振春 杨海军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4期82-83,共2页
目的探讨选择钢板内固定加植骨治疗肱骨近端严重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20例肱骨近端严重粉碎性骨折患者,临床均选择钢板内固定加植骨手术展开治疗,采用三叶、匙形或锁定钢板11例,采用新型翼式钢板9例。完成手术后对患者实施随访干... 目的探讨选择钢板内固定加植骨治疗肱骨近端严重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20例肱骨近端严重粉碎性骨折患者,临床均选择钢板内固定加植骨手术展开治疗,采用三叶、匙形或锁定钢板11例,采用新型翼式钢板9例。完成手术后对患者实施随访干预,于临床对患者实施X线检查,观察患者骨折愈合情况。选择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对所有患者的肩关节功能展开临床评价。结果所有患者全部获得显著的骨愈合效果,均未表现出相关的严重并发症。临床对患者实施肩关节功能评分,最终评价结果为优15例,良4例,差1例,临床治疗优良率最终为95.00%。结论对于肱骨近端严重粉碎性骨折患者,针对其当前生命体征等加以测量后,合理选择钢板内固定加植骨手术治疗,可以实现合理的复位效果,对骨折部位进行牢靠固定,完成手术后可以获得理想的功能恢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板内固定 植骨 肱骨近端 粉碎性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让作文教学之花绽放异彩--对作文教学的反思与构建
8
作者 鲁亚君 《华夏教师》 2022年第1期57-59,共3页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写作能力关系学生综合素养和能力的提升。针对目前教学中学生作文中出现的问题,本文从夯实学生基本功、激发学生兴趣、激活学生想象力和创新评语等方式,让学生爱上写作,乐于写作,并真正学会写作。
关键词 小学语文 作文教学 兴趣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内外侧联合入路治疗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45例 被引量:6
9
作者 吕小飞 鲁亚君 胡振春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2年第13期1428-1429,共2页
目的探讨后内外侧联合入路治疗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对45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采用后内外侧联合入路、双钢板固定手术治疗。结果 45例患者均获随访,所有骨折于术后8~15(10.5±1.5)周愈合,无关节面塌陷。术后膝关节稳定... 目的探讨后内外侧联合入路治疗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对45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采用后内外侧联合入路、双钢板固定手术治疗。结果 45例患者均获随访,所有骨折于术后8~15(10.5±1.5)周愈合,无关节面塌陷。术后膝关节稳定,无一例出现松弛。按Rasmussen疗效评分标准,优26例,良14例,可4例,差1例,优良率为89%。结论后内外侧联合入路可减少软组织的并发症,有利于关节面复位,是一种较好的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入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 内固定 入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肱骨端翼式钢板的设计
10
作者 鲁亚君 《中国伤残医学》 2015年第11期46-47,共2页
目的:设计一种新型肱骨近端解剖钢板提供肱骨骨折的有效固定,尽量减少对周围结构的干扰,并能早期开展肩关节功能锻炼。方法:选择2009年3月-2013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即观察组与对照... 目的:设计一种新型肱骨近端解剖钢板提供肱骨骨折的有效固定,尽量减少对周围结构的干扰,并能早期开展肩关节功能锻炼。方法:选择2009年3月-2013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应用新型设计的肱骨端翼式钢板治疗,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手段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临床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评分从3个月的51.35±2.68分下降为12个月的35.02±2.41分;活动评分从3个月的65.17±2.87分下降为12个月的36.35±2.38分;总体评分从3个月的58.27-4-2.87分下降为12个月的35.75±2.41分,患者康复明显。对照组方面,疼痛评分从3个月的66.334-5.7分下降为12个月的44.57±4.54分;活动评分从3个月的76.35±7.13分下降为12个月的44.993±5.10分;总体评分从3个月的71.33±6.82分下降为12个月的45.35±5.87分。结论:新设计的肱骨端翼式钢板应用到肱骨近端骨折治疗时,可提升患者的临床康复水平,降低疼痛,增强活动能力,有效避免肩峰撞击,总体上的评分较高,对患者积极意义较大。因此,新设计的肱骨端翼式钢板可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近端骨折 肱骨端翼式钢板 全新 设计
原文传递
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
11
作者 鲁亚君 费仕相 +2 位作者 王建云 胡振春 吕小飞 《中国伤残医学》 2015年第16期69-70,共2页
目的:探讨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我院自2000年9月~2013年12月共收治各型桡骨远端骨折478例,其中352例均采用闭合复位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在C臂X线透视下确认恢复正常后,采用交叉克氏针内固定。... 目的:探讨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我院自2000年9月~2013年12月共收治各型桡骨远端骨折478例,其中352例均采用闭合复位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在C臂X线透视下确认恢复正常后,采用交叉克氏针内固定。对352例患者随访半年以上,分析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352例均获半年以上随访,按Cooney腕关节评分:优290例,良34例,可15例,差3例,优良率92%。结论:交叉克氏针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损伤较小,能有效缓解疼痛,能较早进入康复锻炼,且合并症少,住院时间短,能有效降低医疗费用,值得各医疗机构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克氏针内固定 桡骨 骨折
原文传递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及对膝关节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胡振春 鲁亚君 +1 位作者 杨挺伟 施玲姣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1年第5期80-82,共3页
目的研究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采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疗效及对患者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关节科2019年3月—2020年10月收治的6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抽取法进行分组,对照组30例患者采用药物保守治... 目的研究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采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疗效及对患者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关节科2019年3月—2020年10月收治的6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抽取法进行分组,对照组30例患者采用药物保守治疗,研讨组30例患者采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的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治疗后,研讨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6.67%高于对照组的6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疼痛、关节活动度、功能、稳定性、屈曲畸形、关节肌力等评分均明显高于各组治疗前,且研讨组患者的上述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采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效果良好,能够明显提升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 疗效 膝关节功能 影响
原文传递
经皮穿刺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胡振春 鲁亚君 《中国社区医师》 2016年第28期26-26,28,共2页
目的:分析经皮穿刺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收治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40例,给予经皮穿刺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观察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平均下床活动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时间,对比治疗前与术后... 目的:分析经皮穿刺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收治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40例,给予经皮穿刺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观察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平均下床活动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时间,对比治疗前与术后1周、1个月及3个月的VAS评分情况。结果: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平均下床活动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时间令人满意,术后1周、术后1个月及术后3个月的VAS评分优于治疗前(P<0.05)。结论:经皮穿刺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较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穿刺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40例临床分析
14
作者 朱希明 鲁亚君 吕小飞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4年第24期121-121,共1页
目的:探讨微创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进一步指导临床。方法:选取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80例,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微创PFNA(股骨近端螺旋刀片抗旋髓内钉)治疗,而... 目的:探讨微创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进一步指导临床。方法:选取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80例,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微创PFNA(股骨近端螺旋刀片抗旋髓内钉)治疗,而对照组给予DHS内固定术治疗,根据Harris评分标准评定两组临床治疗优良率以及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优良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确切,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等优点,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首选方法,值得临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PFNA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传承视角下的语用教学方法探析——以《游园不值》一课为例
15
作者 鲁亚君 《华夏教师》 2025年第1期96-97,共2页
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础。2022年修订的语文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更加突出了培养学生文化自信核心素养的重要性。青少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未来建设者,分学... 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础。2022年修订的语文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更加突出了培养学生文化自信核心素养的重要性。青少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未来建设者,分学段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升其文化素养具有深远意义。本文分析了目前小学生的文化传承教育情况,结合新课标和教材内容,探讨小学语文教师如何借助教学引导学生体会诗文经典篇目的意境和内涵,通过《游园不值》的教学案例具体展示如何在诗词教学中加强语言文字的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传承 语言文字运用 小学语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头加压螺纹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 被引量:1
16
作者 鲁亚君 费仕相 +3 位作者 王建云 朱希明 胡正春 吕小飞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084-1085,共2页
目的探讨两枚双头加压螺纹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可行性及远期疗效。方法麻醉成功后,C臂X光机床边透视下行股骨颈骨折闭合复位,于大粗隆下打入两枚克氏导针,再用长短合适的双头加压螺纹钉套入导针内拧入作内固定。结果72例患者,经11... 目的探讨两枚双头加压螺纹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可行性及远期疗效。方法麻醉成功后,C臂X光机床边透视下行股骨颈骨折闭合复位,于大粗隆下打入两枚克氏导针,再用长短合适的双头加压螺纹钉套入导针内拧入作内固定。结果72例患者,经11个月~10年随访,患者髋关节功能优良率达94%。结论两枚双头加压螺纹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具有创伤小、操作更简便、效果较为满意的优点,有条件的医院可以选择采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双头加压螺纹钉 内固定
原文传递
上颈椎钛缆固定术的应用解剖与引导器设计
17
作者 鲁亚君 徐瑞生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07年第11期1779-1780,共2页
目的观察寰椎后弓和枢椎椎板的形态学特征后设计出相应的引导器,以更为安全、方便地开展颈后路寰枢椎Atlas钛缆固定术。方法观察100套寰椎后弓和枢椎椎板的形态学特点并进行解剖学测量,针对其形态学特征设计了引导钛缆穿绕的引导器并应... 目的观察寰椎后弓和枢椎椎板的形态学特征后设计出相应的引导器,以更为安全、方便地开展颈后路寰枢椎Atlas钛缆固定术。方法观察100套寰椎后弓和枢椎椎板的形态学特点并进行解剖学测量,针对其形态学特征设计了引导钛缆穿绕的引导器并应用于上颈椎的手术操作。结果(1)寰椎后弓横截面呈扇形,内侧面从后上方向内下方倾斜;枢椎椎板较粗大,上窄下宽,内侧面基本垂直,内侧面下缘多形成一骨嵴;(2)寰椎后弓的引导器设计成头端折弯的弧形,枢椎椎板引导器则头端圆钝的弧形,以适应寰椎后弓和枢椎椎板的形态学特征;应用于61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未发生手术损伤。结论根据寰椎后弓和枢椎椎板的形态学特征,设计专用的钛缆引导器后可以使颈后路寰枢椎Atlas钛缆固定术的操作更为安全、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固定器 寰椎 枢椎 创伤和损伤
原文传递
评价全髋与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价值
18
作者 鲁亚君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1期104-107,共4页
探析老年股骨颈骨折行全髋、半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2022.2-2023.2研究人员秉持伦理学原则在院内选取符合标准的受试者,总数:54例,硬币随机法分组,平均1组27人,参照组半髋置换术,试验组全髋置换术,评价两种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近... 探析老年股骨颈骨折行全髋、半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2022.2-2023.2研究人员秉持伦理学原则在院内选取符合标准的受试者,总数:54例,硬币随机法分组,平均1组27人,参照组半髋置换术,试验组全髋置换术,评价两种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近期、远期疗效。结果 试验组并发症率低,疗效占比92.59,比参照组更高,P<0.05;治疗前Harris评分差异小,治疗后试验组Harris总分高,P<0.05;试验组恢复指标更优异,术后髋关节恢复快、下地活动时间短,P<0.05;试验组治疗后关节置换侧肢体缩短情况不明显,病人自理评分高,P<0.05。结论 全髋、半髋关节置换术均具有一定疗效,考虑远期效果优选全髋置换术(THA),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快,预后患者自理能力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髋 半髋 髋关节置换术 老年股骨颈骨折 临床价值 HARRIS评分 恢复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