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狭缝条纹管激光雷达四维成像实验 被引量:1
1
作者 魏靖松 程元丽 孙剑峰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3期436-,共1页
用条纹管作为接收端的激光成像雷达已经成为非扫描雷达中的重要部分,具有大视场、高帧频的优点,在军事上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用条纹管激光雷达四维成像实验平台对远距离目标进行了成像实验,给出条纹像和目标之间的对应关系,用多幅条纹... 用条纹管作为接收端的激光成像雷达已经成为非扫描雷达中的重要部分,具有大视场、高帧频的优点,在军事上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用条纹管激光雷达四维成像实验平台对远距离目标进行了成像实验,给出条纹像和目标之间的对应关系,用多幅条纹像重构了目标的四维图像。实现了这种体制的激光雷达对远距离目标的成像。并且分析了狭缝、重叠率等参数对成像精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条纹管 激光雷达 四维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复合损伤机理与效应研究 被引量:15
2
作者 程勇 朱孟真 +7 位作者 马云峰 魏靖松 刘旭 丁方正 谭朝勇 陈霞 郭延龙 初华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8-34,共7页
达到或者超过100 k W的激光输出是激光武器用于反导反卫等战略防御的终极发展目标。基于激光武器发展目标与最新动向,提出了多模式激光复合损伤新思路,即采用不同波长、连续与脉冲、频率变化的激光,同时或交替作用在同一靶材上,获得更... 达到或者超过100 k W的激光输出是激光武器用于反导反卫等战略防御的终极发展目标。基于激光武器发展目标与最新动向,提出了多模式激光复合损伤新思路,即采用不同波长、连续与脉冲、频率变化的激光,同时或交替作用在同一靶材上,获得更好的损伤效果。构建了脉冲/连续激光复合损伤物理模型,并用有限元法进行了仿真模拟,使用2 k W连续激光器与10 J长脉冲激光器开展了损伤对比实验。模拟和实验结果表明,脉冲激光烧蚀金属靶材效果优于连续激光;在两种激光复合或交替作用下出现"非线性雪崩烧蚀"效应,复合烧蚀效果明显优于脉冲激光,烧蚀质量是脉冲激光的13倍。这一效应,为战术激光武器向"合束多模式同轴输出"新体制发展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武器 激光烧蚀 复合损伤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条纹管激光成像雷达水下探测成像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3
作者 孙剑峰 郜键 +1 位作者 魏靖松 王骐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11-814,共4页
条纹管激光成像雷达是一种新型的闪光式激光雷达,具有大视场、高分辨率及高探测灵敏度等特性,可直接给出目标的四维像(三维几何距离像+一维强度像),是目前激光水下三维成像的主要技术之一。自主研制了一套单狭缝条纹管激光成像雷达,可... 条纹管激光成像雷达是一种新型的闪光式激光雷达,具有大视场、高分辨率及高探测灵敏度等特性,可直接给出目标的四维像(三维几何距离像+一维强度像),是目前激光水下三维成像的主要技术之一。自主研制了一套单狭缝条纹管激光成像雷达,可实现对远距离目标成像和系统集成。在水质较浑浊的黄海海域,利用此雷达首先完成了若干水下目标探测实验,获得不同深度及不同表面材质的目标条纹像,最大探测深度为5 m;其次完成了海表面波成像实验,获得重构后的海表面波四维像,可清晰辨别海面粗糙度及波高变化。实验结果表明:条纹管激光成像雷达在水下探测、避障及海洋波谱分析等方面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探测 激光雷达 条纹管探测器 蓝绿激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器免温控泵浦源的多波长选择理论 被引量:10
4
作者 刘旭 魏靖松 +2 位作者 谭朝勇 朱孟真 程勇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3-68,共6页
为了实现激光器在一定温度范围内LD泵浦源免温控稳定工作,具有较高并且稳定的泵浦光吸收效率,分析了DPL激光器中LD发射谱和Nd:YAG增益介质吸收谱的特点及匹配问题,据此提出了一种激光器免温控泵浦源的多波长选择理论和方法,同时增加泵... 为了实现激光器在一定温度范围内LD泵浦源免温控稳定工作,具有较高并且稳定的泵浦光吸收效率,分析了DPL激光器中LD发射谱和Nd:YAG增益介质吸收谱的特点及匹配问题,据此提出了一种激光器免温控泵浦源的多波长选择理论和方法,同时增加泵浦光吸收长度克服Nd:YAG吸收谱和LD波长失配的不利影响。优化设计了一个波长为802.35 nm@25℃、813.15 nm@25℃和810.95 nm@25℃的三波长LD泵浦方案,计算结果表明:在一定吸收长度下,多波长泵浦光吸收效率可达73.96%,并且在-15.7~65.7℃宽温度波动范围内,激光器输出能量不稳定度优于5%。同时还模拟分析了增益介质吸收长度和掺杂浓度对泵浦光吸收效率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器 多波长泵浦 LD泵浦 免温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角锥腔固体激光器相干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朱孟真 万强 +6 位作者 刘旭 欧阳艳蓉 陈霞 魏靖松 马云峰 陆益敏 程勇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42-148,共7页
多光束相干合成是获得高功率、高亮度激光输出的有效途径。首次采用倏逝波理论结合互注入特性揭示了角锥腔固体激光器远场输出为相干合成分布的机理,角锥腔对称部分的激光由于互注入实现锁相,相邻部分由于倏逝波耦合实现锁相,重点研究... 多光束相干合成是获得高功率、高亮度激光输出的有效途径。首次采用倏逝波理论结合互注入特性揭示了角锥腔固体激光器远场输出为相干合成分布的机理,角锥腔对称部分的激光由于互注入实现锁相,相邻部分由于倏逝波耦合实现锁相,重点研究了固体激光器倏逝波耦合相干的特性。研究表明:锁相效果跟激光阵列排布方式有关,在相同的激光阵列排布方式时,腔长越长,占空比越大,则模式间耦合越强,锁相效果越好,越趋向于同相模输出。理论和实验证明了角锥是一个天然的相干合成元件,角锥多光束相干合成技术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互注入锁相 倏逝波耦合 角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条纹管激光成像系统的偏振成像实验 被引量:3
6
作者 王骐 梁小雪 +1 位作者 魏靖松 孙剑峰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27-430,共4页
采用条纹管激光成像系统的激光偏振成像是对现有的条纹管激光三维成像的进一步延伸,如果在充分利用该成像系统获得的强度像和距离像的基础上,再加上偏振信息,则能实现对目标高精度的探测和识别。对采用条纹管的激光偏振成像进行了初步... 采用条纹管激光成像系统的激光偏振成像是对现有的条纹管激光三维成像的进一步延伸,如果在充分利用该成像系统获得的强度像和距离像的基础上,再加上偏振信息,则能实现对目标高精度的探测和识别。对采用条纹管的激光偏振成像进行了初步的实验研究,提出了两次测量的偏振成像实验方法,处理了实验中获得的几种特定目标的条纹图像,得到了目标的强度像和偏振度图像,并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偏振度图像比强度像对比度高,克服了光源辐照不均匀的缺点。证实了偏振成像的可行性,为完善成像实验系统,提出了用一次测量就能完成偏振成像的实验方法,融合强度像和偏振度图像的处理方法将实现对目标更高精度的探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偏振成像 偏振度 MUELLER矩阵 目标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脉冲复合激光毁伤金属材料分析与优化设计 被引量:1
7
作者 魏靖松 陈霞 +3 位作者 朱孟真 刘旭 谭朝勇 曹海源 《陆军工程大学学报》 2023年第4期55-61,共7页
战术激光武器具有改变战争形态的潜力,是各军事强国优先研发的新概念武器。以连续激光作为光源的激光武器因较长的打击点驻留时间削弱了其战术应用价值,而连续-脉冲复合激光能够提高毁伤效能,有效应对多种军事目标。建立了连续激光与毫... 战术激光武器具有改变战争形态的潜力,是各军事强国优先研发的新概念武器。以连续激光作为光源的激光武器因较长的打击点驻留时间削弱了其战术应用价值,而连续-脉冲复合激光能够提高毁伤效能,有效应对多种军事目标。建立了连续激光与毫秒激光复合损伤金属材料的理论模型,理论分析了连续-脉冲复合激光与钢板的热力学过程。以0.2 cm钢板为目标靶材,用2000 W连续激光和10 J、脉宽500μs脉冲激光进行复合毁伤模拟。靶材被连续激光照射3 s后出现明显熔池,后被脉冲激光照射产生不超过1.8×10-4 cm3的气化量,带来0.9 N的反冲力,剥离了熔池中的液态钢。建立了毁伤孔径与最低连续激光功率和最小脉冲能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可用于指导复合高效激光毁伤系统的设计,避免连续激光在对目标金属过度加热时浪费能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武器 复合激光 激光毁伤 金属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由振荡激光天基清扫空间碎片机理研究
8
作者 魏靖松 程勇 +4 位作者 朱孟真 陈霞 刘旭 谭朝勇 米朝伟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2期87-92,共6页
在绕地轨道上残留着大量的空间碎片,这些人类航天活动造成的太空污染已经严重威胁到太空飞行器的安全。其中,直径在1~10 cm之间的碎片具有致命的潜在危害,是急需解决的麻烦。激光清扫空间碎片也愈来愈引起科学领域的关注,其中天基脉冲... 在绕地轨道上残留着大量的空间碎片,这些人类航天活动造成的太空污染已经严重威胁到太空飞行器的安全。其中,直径在1~10 cm之间的碎片具有致命的潜在危害,是急需解决的麻烦。激光清扫空间碎片也愈来愈引起科学领域的关注,其中天基脉冲激光是清扫这类小型空间碎片的有效技术途径之一。由于现有方案中的天基超短脉冲、超大能量、紧凑可靠的激光器在工程上难以实现,笔者创新提出了自由振荡脉冲激光天基清扫空间碎片的思想与方案。通过模拟分析发现自由振荡激光的脉冲持续时间是其产生大冲量的优势,从机理和效应上与纳秒激光进行了对比,证明了"热金属蒸气反喷"比"等离子反喷"的冲量增量与能量利用率更高。建立了激光消融金属的物理模型,模拟分析得到了当激光功率密度大于5×10^(6)W/cm^(2)时,金属液滴的直径一般不大于60μm的结果,说明了激光清扫空间碎片过程中相伴产生的"微碎片"不会有"次生危害效应",反而能在一定程度上加速碎片清扫。该文为自由振荡激光器在天基清扫碎片的领域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基激光 自由振荡激光 空间碎片 毫秒激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激光损伤CMOS图像传感器实验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朱孟真 刘云 +5 位作者 米朝伟 魏靖松 陈霞 田方涛 冯苏茂 王赛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217-223,共7页
激光是对抗光电侦察的有效方式。为了提高损伤效能,探索了复合激光损伤光电探测器的新思路。分别开展了波长1 064 nm和532 nm、脉宽10 ns的激光及其双波长复合激光,以及波长1 064 nm、脉宽0.4 ms和10 ns激光及其双脉宽复合激光对CMOS图... 激光是对抗光电侦察的有效方式。为了提高损伤效能,探索了复合激光损伤光电探测器的新思路。分别开展了波长1 064 nm和532 nm、脉宽10 ns的激光及其双波长复合激光,以及波长1 064 nm、脉宽0.4 ms和10 ns激光及其双脉宽复合激光对CMOS图像传感器的损伤效能实验。结果表明,双波长复合激光对CMOS造成严重损伤时的基频光能量是单独1 064 nm激光的77.8%,是单独532 nm激光的62.5%;双脉宽复合激光损伤时,脉宽0.4 ms激光的能量密度降低为单独作用时的1.7%,脉宽10 ns激光的能量密度降低为单独作用时的76.4%。这一发现为多制式复合激光高效光电对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对抗 复合激光 损伤效能 对比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制式脉冲激光冲量耦合效应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朱孟真 程勇 +4 位作者 陈霞 魏靖松 刘旭 曹海源 谭朝勇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25-32,共8页
激光主动清除空间碎片已经成为国际上的研究热点。碎片靶材在高能脉冲激光作用下的冲量耦合效应研究是实现碎片清除的基础和关键。基于单摆法模型的高速摄影测量法分别研究了ns和ms两种不同脉宽制式激光对铝合金小球的冲量耦合系数的变... 激光主动清除空间碎片已经成为国际上的研究热点。碎片靶材在高能脉冲激光作用下的冲量耦合效应研究是实现碎片清除的基础和关键。基于单摆法模型的高速摄影测量法分别研究了ns和ms两种不同脉宽制式激光对铝合金小球的冲量耦合系数的变化规律,并从机理上分析了两种制式激光产生冲量耦合系数特性的不同。重点指出ms激光能够产生的单位面积冲量远大于ns激光,可用于清扫空间碎片。提出采用ns与ms的复合激光能够有效提高激光的能量利用率,从而获得更大的冲量耦合系数。为激光清扫空间碎片的研究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碎片 冲量耦合 不同脉宽制式 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狭缝条纹管激光雷达的成像 被引量:17
11
作者 魏靖松 程元丽 +4 位作者 徐强 何曼泽 刘金波 李思宁 王骐 《中国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96-500,共5页
介绍了一种新型激光三维成像方法,该方法用条纹管作为成像系统的接收端,使激光三维成像雷达具有高帧频、大视场角的特点.理论上介绍了该方法的成像原理,用实验验证了它对远距离目标的成像能力.建立了一套条纹管激光成像的演示系统,测定... 介绍了一种新型激光三维成像方法,该方法用条纹管作为成像系统的接收端,使激光三维成像雷达具有高帧频、大视场角的特点.理论上介绍了该方法的成像原理,用实验验证了它对远距离目标的成像能力.建立了一套条纹管激光成像的演示系统,测定了系统中的关键参数,获得了室内、室外特定目标的条纹像.证实了这种条纹管激光三维成像方法的可行性.并对完善该套成像系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条纹管 激光雷达 三维成像
原文传递
单狭缝条纹管激光雷达四维成像实验 被引量:7
12
作者 魏靖松 王骐 +1 位作者 孙剑峰 郜键 《中国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231-1235,共5页
提出了一套用于远距离目标成像的实验设备,介绍了单狭缝条纹管激光成像雷达(STIL)四维(4D)成像实验平台的实验过程。利用这套设备得到了702 m目标条纹像,解释了条纹像和目标之间的对应关系,用多幅条纹像重构了目标的四维图像。简要分析... 提出了一套用于远距离目标成像的实验设备,介绍了单狭缝条纹管激光成像雷达(STIL)四维(4D)成像实验平台的实验过程。利用这套设备得到了702 m目标条纹像,解释了条纹像和目标之间的对应关系,用多幅条纹像重构了目标的四维图像。简要分析了狭缝、束散角等参数对成像精度的影响。实现了单狭缝条纹管激光成像雷达对远距离目标的成像,且距离分辨率可以达到0.5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条纹管 激光雷达 四维成像 激光成像
原文传递
条纹管激光成像雷达目标重构算法 被引量:12
13
作者 孙剑峰 魏靖松 +2 位作者 刘金波 郜键 王骐 《中国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510-513,共4页
条纹管激光成像雷达(STIL)是近10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闪光式激光成像雷达,以瞬态光学器件条纹管作为探测接收器,可做到大视场、高分辨,分单狭缝和多狭缝两种体制。由于条纹管不能直接输出四维像(三维(3D)距离像加一维(1D)强度像),针对... 条纹管激光成像雷达(STIL)是近10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闪光式激光成像雷达,以瞬态光学器件条纹管作为探测接收器,可做到大视场、高分辨,分单狭缝和多狭缝两种体制。由于条纹管不能直接输出四维像(三维(3D)距离像加一维(1D)强度像),针对两种体制的条纹图像,使用峰值探测法对远距离目标条纹像进行重构,获得完整的条纹管激光成像雷达四维像。实验结果表明,条纹管激光成像雷达是一种高分辨、高帧频的成像器件,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像系统 图像重构 峰值探测 条纹管 激光雷达
原文传递
高温激光二极管抽运全固态激光器 被引量:11
14
作者 刘旭 程勇 +4 位作者 万强 谭朝勇 朱孟真 陈霞 魏靖松 《中国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8-33,共6页
为实现激光二极管抽运全固态激光器(DPSSL)的小型轻量化和高效率,研究了采用高温激光二极管(LD,808nm,55℃)作为抽运源,降低温控系统制冷压力,减小传导冷却结构体积、重量、功耗的思路和方法。分析了激光二极管抽运全固态激光器中热电... 为实现激光二极管抽运全固态激光器(DPSSL)的小型轻量化和高效率,研究了采用高温激光二极管(LD,808nm,55℃)作为抽运源,降低温控系统制冷压力,减小传导冷却结构体积、重量、功耗的思路和方法。分析了激光二极管抽运全固态激光器中热电制冷器制冷量与激光二极管工作温度的关系,采用高温激光二极管阵列抽运源和角锥棱镜谐振腔设计了可靠性高、小型轻量化的全固态激光器,研制了工程化样机,激光器重复频率为50Hz,连续工作时间达6min,脉冲能量为85.7mJ,脉冲宽度为10.8ns,光束发散角为2.8mrad,电光效率为4.3%,体积为170mm×62mm×80mm,重量为1.1kg。研究表明,高温激光二极管抽运的全固态激光器是实现DPSSL小型轻量化和高效率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器 高温激光二极管 二极管抽运激光器 小型化
原文传递
7 kHz sub-nanosecond microchip laser amplified by a grazing incidence double pass slab amplifier 被引量:1
15
作者 Xu Liu Chaoyong Tan +4 位作者 Yong Cheng Jingsong Wei Mengzhen Zhu Xia Chen Chaowei Mi 《Chinese Optics Letters》 SCIE EI CAS CSCD 2021年第2期40-44,共5页
To obtain short pulse width and high peak power laser, a 7 kHz sub-nanosecond microchip laser amplified by a grazing incidence double pass slab amplifier is experimentally demonstrated in this Letter. We use a compact... To obtain short pulse width and high peak power laser, a 7 kHz sub-nanosecond microchip laser amplified by a grazing incidence double pass slab amplifier is experimentally demonstrated in this Letter. We use a compact side-pumped Nd∶YVO4 bounce amplifier with grazing incidence beam for achieving high gains and power extraction. Laser output power of 7.37 W at 7 kHz, 1.2 MW pulse peak power with 877 ps duration and 1.05 mJ energy, 25 pm spectral width, and near diffraction limited mode beam quality are achieved, and the optical-to-optical efficiency is 18%. The laser is packaged in a volume of 356 mm × 226 mm × 84 mm and may be used for applications such as laser altimeters and ladar syste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b-nanosecond laser amplifier grazing incidence bounce laser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