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桩基码头与岸坡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57
1
作者 魏汝龙 王年香 杨守华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38-49,共12页
在高桩码头中,为了满足停靠船舶的水深要求并与陆上交通相衔接,码头前沿通常需要挖深,而其后方却往往必须填高。这样的前挖后填必然会破坏土体原有的平衡状态,导致岸坡变形,并对码头桩基产生影响。这是一个典型的“被动桩”与岸坡的相... 在高桩码头中,为了满足停靠船舶的水深要求并与陆上交通相衔接,码头前沿通常需要挖深,而其后方却往往必须填高。这样的前挖后填必然会破坏土体原有的平衡状态,导致岸坡变形,并对码头桩基产生影响。这是一个典型的“被动桩”与岸坡的相互作用问题,国内外学者还很少对此进行过研究。本文简要地介绍了利用现场观测、模型试验和计算分析等,对桩基码头与岸坡相互作用进行研究所得到的一些初步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桩码头 桩基码头 岸坡 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定分析中的强度指标问题 被引量:42
2
作者 魏汝龙 张凌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24-30,共7页
稳定分析一般可以分为三类:①不排水的稳定问题,以总应力法进行分析;②排水的稳定问题,以有效应力法分析;③部分排水的稳定问题,以有效固结应力法分析。实际上,土坡或地基的失稳通常都是在一些不利因素的触发下突然发生的,其破坏过程基... 稳定分析一般可以分为三类:①不排水的稳定问题,以总应力法进行分析;②排水的稳定问题,以有效应力法分析;③部分排水的稳定问题,以有效固结应力法分析。实际上,土坡或地基的失稳通常都是在一些不利因素的触发下突然发生的,其破坏过程基本上由不排水条件控制,故用有效应力法得出的安全系数往往偏高,而总应力法给出的安全系数则又大多偏低。比较合理的是采用有效固结应力法进行分析,它既能考虑土体在施工过程中有效应力增长的有利因素,又不忽视不排水破坏过程中剪切引起孔压的不利影响,弥补了上述两种方法的不足。但是,在现行方法中,对于固结不排水三轴压缩试验得出的强度指标的定义及其实际应用,还存在着一些明显的误解和不协调。本文对此进行讨论并提出改进。最后,以一个工程实例说明现行方法可能引起的误差及其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分析 强度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挖卸载与被动土压力计算 被引量:52
3
作者 魏汝龙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88-92,共5页
开挖卸载与被动土压力计算魏汝龙(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土工研究所,210024)1前言计算基坑开挖时墙前被动土压力的现行方法是,根据开挖后的应力条件采用开挖前测定的强度指标进行计算。例如,当开挖深度为D而开挖前测定的强... 开挖卸载与被动土压力计算魏汝龙(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土工研究所,210024)1前言计算基坑开挖时墙前被动土压力的现行方法是,根据开挖后的应力条件采用开挖前测定的强度指标进行计算。例如,当开挖深度为D而开挖前测定的强度指标为c和φ时,原地面以下深度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基础 开挖 卸载 土压力 被动土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总应力法计算土压力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66
4
作者 魏汝龙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120-125,共6页
总应力法计算土压力的几个问题魏汝龙(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210024)1引言众所周知,按照有效应力原理,土骨架压力和水压力应该分别考虑。这就是说,利用有效应力法计算土压力时、水、土压力是分开计算的,例如:其中γ'B和γ... 总应力法计算土压力的几个问题魏汝龙(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210024)1引言众所周知,按照有效应力原理,土骨架压力和水压力应该分别考虑。这就是说,利用有效应力法计算土压力时、水、土压力是分开计算的,例如:其中γ'B和γw分别为土的浮容重和水容重;K'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压力 总应力法 计算 水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实测沉降过程推算固结系数 被引量:65
5
作者 魏汝龙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12-19,共8页
按照Terzaghi固结理论,直接从土体压缩时间过程定出控制孔压消散速率的固结系数,暗含固结度U_σ和压缩度U_ε等同的假设。由于土的应力应变关系是非线性的,所以U_σ和U_ε并不等同。在应力增量(△p/p)较大时,特别是对于高压缩性的软粘... 按照Terzaghi固结理论,直接从土体压缩时间过程定出控制孔压消散速率的固结系数,暗含固结度U_σ和压缩度U_ε等同的假设。由于土的应力应变关系是非线性的,所以U_σ和U_ε并不等同。在应力增量(△p/p)较大时,特别是对于高压缩性的软粘土来说,上述假设可能引起相当大的误差。本文采用双曲线型和半对数型的压缩曲线,推导出固结度U_σ和压缩度U_ε之间的两种解析关系,并提出从实测沉降过程推算现场土层平均固结系数的方法。经工程检验,证明从双曲线型压缩曲线求出的U_σ和U_ε之间的关系优于从半对数型压缩曲线求出者。最后指出,只须对古典固结理论中的线性化假设作出适当修改,从假设固结过程中土的压缩性m_υ和透水性k不变,改为假设固结系数C_υ或C_h不变(k/m_υ=常数),则在采用非线性应力应变关系时,仍能运用古典理论进行计算。这样,就可避免那种明显不合理的U_σ和U_ε等同的假设,使实用时的误差大大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体 沉降过程 固结 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室内试验和原位测试相辅相成不可偏废 被引量:10
6
作者 魏汝龙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02-103,共2页
室内试验和原位测试相辅相成不可偏废魏汝龙(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土工所,210024)在本刊1996年第5期上读到沈珠江院士的“原位取土还是原位测试”一文中关于土质参数测试技术发展方向的议论。对此,笔者拟提出一些略有不... 室内试验和原位测试相辅相成不可偏废魏汝龙(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土工所,210024)在本刊1996年第5期上读到沈珠江院士的“原位取土还是原位测试”一文中关于土质参数测试技术发展方向的议论。对此,笔者拟提出一些略有不同的看法如下。笔者认为,现有的室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工试验 土壤 室内试验 原位测试 土质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论总应力法及水和土压力——与陈愈炯教授商榷 被引量:10
7
作者 魏汝龙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509-510,共2页
关键词 固结应力 总应力法 土压力 水压力 基坑支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港口岩土工程十年发展概况 被引量:6
8
作者 魏汝龙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6期83-86,共4页
近十年来,我国在沿海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港口建设。因此,港口岩土工程也有了飞速发展,无论在沿海软粘土工程性质的研究,软基加固的工程实践,桩基和其他港工基础的设计和施工,以及软土地基的勘探取土和现场测试新技术的应用等方面,都已... 近十年来,我国在沿海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港口建设。因此,港口岩土工程也有了飞速发展,无论在沿海软粘土工程性质的研究,软基加固的工程实践,桩基和其他港工基础的设计和施工,以及软土地基的勘探取土和现场测试新技术的应用等方面,都已积累相当丰富的经验和大量的资料。一、沿海软粘土工程性质的研究在我国沿海地区,土层大多属于近代沉积层。因此,港工建筑物往往不得不建造在深厚的软粘土层上。由于软粘土一般具有含水量高、强度低、压缩性大和透水性小等不利的工程性质,在其上建造建筑物时,容易发生或大或小的工程事故。因此,必须对这些土层进行仔细的勘探、试验和分析,并在施工中采取相应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土工程 港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库仑土压力理论中的若干问题 被引量:8
9
作者 魏汝龙 《港工技术》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31-38,共8页
运用现代土力学概念,对库仑土压力理论在实际应用中,特别是在粘土中的应用,存在的若干观念模糊的问题进行比较深入的剖析。这些问题主要包括;在计算侧压力时,应该水土合算还是水土分算;应该考虑墙前后的修水压力还是考虑渗流力;... 运用现代土力学概念,对库仑土压力理论在实际应用中,特别是在粘土中的应用,存在的若干观念模糊的问题进行比较深入的剖析。这些问题主要包括;在计算侧压力时,应该水土合算还是水土分算;应该考虑墙前后的修水压力还是考虑渗流力;如何合理地选用土的强度指标;利用互相匹配的不同强度指标能否得到相同的土压力值;考虑土的凝聚力时,是否会在地面附近的墙土之间引起拉应力;如何考虑卸载对于土压力的影响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仑土压力 静水压力 渗流力 强度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坑内外的水压力和渗流力 被引量:9
10
作者 魏汝龙 《岩土工程师》 1998年第1期23-25,共3页
本文提出一种考虑渗流力而计算土压力和水压力的方法,并将它与几种不同的水土分算或水土合算的方法进行比较,最后得出结论认为,如果挡墙前后的水头差很大,且土的渗透性较好或基坑施工期较长,则宜考虑渗流力而计算土压力和水压力。
关键词 基坑 水压力 参流力 深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湾港软土取土质量的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魏汝龙 王年香 《港口工程》 1989年第6期1-6,共6页
土样扰动会使其强度和变形特性显著改变。我国常用的敞口式厚壁取土器取出的土样扰动较大,而采用固定活塞式薄壁取土器则可取得高质量土样。对于软粘土,与厚壁取土器相比,薄壁取土器的取土效益达50~60%。建议在工程实践中推广薄壁取... 土样扰动会使其强度和变形特性显著改变。我国常用的敞口式厚壁取土器取出的土样扰动较大,而采用固定活塞式薄壁取土器则可取得高质量土样。对于软粘土,与厚壁取土器相比,薄壁取土器的取土效益达50~60%。建议在工程实践中推广薄壁取土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湾港 软土 取土 质量 港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基开挖中的土压力计算 被引量:23
12
作者 魏汝龙 《地基处理》 1998年第1期3-15,共13页
关键词 深基础开挖 土压力 计算 基坑支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剪固快试验结果的整理和分析 被引量:9
13
作者 魏汝龙 《地基处理》 1999年第4期15-18,共4页
关键词 土体 直剪固快试验 固快强度指标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轴和直剪试验的固结快剪指标 被引量:7
14
作者 魏汝龙 《大坝观测与土工测试》 1998年第1期23-24,41,共3页
对三轴试验中固结不排水剪阻角的常规定义提出修正,并给出根据常规和修正后的定义确定的两个剪阻角的关系式。该式一度曾被有些人误解为表示三轴和直剪试验测出的固结快剪强度指标之间的关系,文中讨论了如何合理评价这些指标的差异。
关键词 强度 三轴试验 直剪试验 固结不排水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桩码头与岸坡变形的相互关系 被引量:10
15
作者 魏汝龙 《港工技术》 1993年第4期40-50,共11页
介绍了利用现有工程经验总结模型试验和计算分析等,对高桩码头与岸坡相互作用进行研究所得到的一些初步成果。
关键词 高桩码头 岸坡变形 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墙面摩阻时的土压力计算 被引量:4
16
作者 魏汝龙 《地基处理》 1997年第2期3-13,共11页
关键词 土压力 计算 墙面摩阻 基坑开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粘性土主动土压力计算中的一个误区 被引量:2
17
作者 魏汝龙 《地基处理》 1998年第2期58-60,共3页
关键词 土压力 计算 误区 粘性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话说土压力的水土合算问题 被引量:2
18
作者 魏汝龙 《地基处理》 1996年第4期58-60,共3页
关键词 土压力 水土合算 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粘土的有效应力剪阻角
19
作者 魏汝龙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26-34,共9页
本文提出一种方法,用来对固结不排水试验中的预应力效应进行校正,其原理如下:按照“真强度”概念,粘土的抗剪强度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真凝聚力C_e,它是土的含水量或孔隙比的函数;另一部分是真内摩阻力σ_(nf)'tgФ_e,其中Ф_e为真... 本文提出一种方法,用来对固结不排水试验中的预应力效应进行校正,其原理如下:按照“真强度”概念,粘土的抗剪强度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真凝聚力C_e,它是土的含水量或孔隙比的函数;另一部分是真内摩阻力σ_(nf)'tgФ_e,其中Ф_e为真内摩阻角,它是不随含水景而变的常数。在固结不排水试验中,试样在固结压力下固结到一定的含水量,然后不排水剪切。因此,在破坏时,破坏面将有相应于该面上法向有效应力的真内摩阻力,以及相应于固结压力的真凝聚力,而该固结压力由于剪切过程中孔隙压力的产生将大于破坏面上的法向有效应力。而在排水试验中,则这两部分强度均对应于破坏时的有效应力。这样,为了比较上述两种试验得出的结果,应该将固结不排水试验中的真凝聚力也校正到对应于破坏而上法向有效应力下的数值。利用本文提出的方法可以证明,在正常压密的软粘土中tgφ_(d′)=ξ+tgφ_e和tgφ_(d′)=((cosφ_e+(2A_f-1+sinφ_e)tgφ_e))/((cosφ_e+(2A_f-1+sinφ_e)tgφ′))-tgφ′其中 A_f是孔隙压力系数;ξ是真凝聚系数;Ф_d'是对固结不排水试验结果进行校正后得出的有效应力剪阻角,它与由排水试验得出的Ф_d完全等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土 有效应力 剪阻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结不排水剪阻角的试验测定
20
作者 魏汝龙 《港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47-50,共4页
确定土的抗剪强度和强度指标的方法应分为有效应力法、总应力法和固结应力法等三种 ,而不能仅仅分为前两种方法。强调土的固结不排水剪阻角的定义应该表示其不排水强度随着剪前固结应力增长而提高的规律 ,指出目前用来整理直剪和单剪试... 确定土的抗剪强度和强度指标的方法应分为有效应力法、总应力法和固结应力法等三种 ,而不能仅仅分为前两种方法。强调土的固结不排水剪阻角的定义应该表示其不排水强度随着剪前固结应力增长而提高的规律 ,指出目前用来整理直剪和单剪试验结果的常规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结应力法 固结不排水 剪阻角 抗剪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