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OVT域地震数据的叠前AVOA裂缝密度反演 被引量:14
1
作者 魏欣伟 薛姣 罗霞 《石油物探》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16-825,共10页
基于炮检距向量片(OVT)域地震数据的振幅随偏移距和方位角变化(AVOA)裂缝参数反演,充分利用了OVT道集中丰富的叠前各向异性信息,能够提高裂缝储层预测的有效性。基于裂缝等效介质理论,分别给出了含油和含气条件下反射系数与裂缝密度之... 基于炮检距向量片(OVT)域地震数据的振幅随偏移距和方位角变化(AVOA)裂缝参数反演,充分利用了OVT道集中丰富的叠前各向异性信息,能够提高裂缝储层预测的有效性。基于裂缝等效介质理论,分别给出了含油和含气条件下反射系数与裂缝密度之间的关系,推导出不同方位地震道集差异与裂缝密度之间的矩阵关系,建立了AVOA裂缝密度反演方程;同时建立了OVT域地震数据分方位入射角提取、波形匹配时差校正和AVOA反演的裂缝密度估计流程。中国SK地区多层系发育致密砂岩含油储层,该地区OVT域地震数据AVOA裂缝密度反演结果显示裂缝发育展布特征与断裂带分布相一致;裂缝密度反演结果与测井资料相吻合,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在裂缝密度反演和储层预测中的准确性与应用前景,同时为研究区今后的裂缝储层预测和开发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VT域 裂缝等效介质 各向异性 叠前AVOA反演 裂缝密度 储层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J地区泥页岩裂缝储层地球物理预测方法
2
作者 魏欣伟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15年第5期140-142,共3页
低角度裂缝段具有声波速度低、密度低、高速度比及泊松比的典型特征。针对速度变化影响地震反射特征:相干技术对地震波形相似性判别可初步划分低角度裂缝发育的有利区带;多波联合反演技术利用裂缝段的典型岩石物理特征,在有利区带约束... 低角度裂缝段具有声波速度低、密度低、高速度比及泊松比的典型特征。针对速度变化影响地震反射特征:相干技术对地震波形相似性判别可初步划分低角度裂缝发育的有利区带;多波联合反演技术利用裂缝段的典型岩石物理特征,在有利区带约束下可进一步寻找泥页岩裂缝储层发育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页岩 低角度裂缝 相干技术 多波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相页岩油“甜点”井震联合定量评价技术——以济阳坳陷罗家地区沙三段下亚段为例 被引量:13
3
作者 高秋菊 谭明友 +4 位作者 张营革 宋亮 魏欣伟 张明秀 张鹏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65-173,共9页
随着常规油气田勘探程度的不断提高,东部老油区特别是胜利油区面临着扩大勘探领域、打开非常规油气勘探局面的新形势和新任务。与北美海相页岩油相比,陆相页岩油具有自身的特殊性:成藏条件复杂,相应的定量评价技术匮乏。为此,以济阳坳... 随着常规油气田勘探程度的不断提高,东部老油区特别是胜利油区面临着扩大勘探领域、打开非常规油气勘探局面的新形势和新任务。与北美海相页岩油相比,陆相页岩油具有自身的特殊性:成藏条件复杂,相应的定量评价技术匮乏。为此,以济阳坳陷罗家地区沙三段下亚段陆相页岩油为例,在明确页岩油"甜点"测井响应特征基础上,建立测井定量识别模型,实现了页岩油"甜点"的测井定量识别。同时,探讨页岩油"甜点"中总有机碳含量、岩相类型、裂缝和脆性4项关键要素与叠前、叠后地震信息的关系,形成了多测井曲线约束的总有机碳含量反演预测、基于沉积参数的页岩岩相预测、基于叠后地震属性的缓倾角裂缝密度定量表征和基于叠前弹性参数的页岩脆性表征4大类地震预测技术。最终,以4项关键要素的地震预测结果为基础,以测井定量识别为约束,融合构建"甜点"地震表征模型,实现了对陆相页岩油"甜点"的井震联合定量评价,取得较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油 “甜点” 裂缝 脆性 地震预测 罗家地区 济阳坳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气体保护焊温度场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0
4
作者 郑振太 单平 +3 位作者 罗震 唐新新 魏欣伟 杨敬雷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34-238,共5页
为了研究强制对流对气体保护焊温度场的影响,通过红外热像仪检测了CO2气体保护焊的温度场,发现在熔池及其邻近区域温度呈圆锥型分布.在此实验结果的基础上,确定了2.0 mm的高斯热源热流分布参数.在详细分析多种对流边界条件下,通过ANSYS... 为了研究强制对流对气体保护焊温度场的影响,通过红外热像仪检测了CO2气体保护焊的温度场,发现在熔池及其邻近区域温度呈圆锥型分布.在此实验结果的基础上,确定了2.0 mm的高斯热源热流分布参数.在详细分析多种对流边界条件下,通过ANSYS对有强制对流效果的气体保护焊温度场进行了数值模拟.确定了适用于有强制对流效果的气体保护焊的对流边界条件计算公式.对焊接温度场的峰值温度和t8/5等参数的实验结果与模拟结果对比分析表明,强制对流边界条件是气体保护焊温度场尤其是近缝区温度分布数值模拟的关键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保护焊 红外成像 焊接温度场 数值模拟 强制对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傅里叶级数分析的各向异性参数估计及裂缝预测 被引量:7
5
作者 宋维琪 徐月森 +4 位作者 张云银 张营革 高秋菊 魏欣伟 张明秀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08-113,共6页
利用Ruger反射系数近似公式进行地震方位各向异性椭圆拟合,研究裂缝密度与走向,在实际应用时因为待拟合点中存在奇异点,且椭圆拟合存在90°旋转问题,因而计算的方位角无法准确指示椭圆的长短轴方向。为此,将HTI模型纵波反射系数近... 利用Ruger反射系数近似公式进行地震方位各向异性椭圆拟合,研究裂缝密度与走向,在实际应用时因为待拟合点中存在奇异点,且椭圆拟合存在90°旋转问题,因而计算的方位角无法准确指示椭圆的长短轴方向。为此,将HTI模型纵波反射系数近似公式展开成傅里叶级数形式,利用最小二乘拟合提取傅里叶级数系数,从而提高各向异性参数估计和裂缝预测的准确性。针对不同方位角范围的数据,利用二倍角公式将纵波反射系数傅里叶级数展开式进一步展开,避免拟合提取傅里叶级数系数时因为同一个cos nφ项对应两个各向异性反射系数而导致拟合结果出错。将该方法应用于HTI介质模型和实际地震资料,结果表明:对于HTI介质模型,展开后提取的拟合傅里叶级数系数与理论公式计算结果一致;对于实际地震资料,展开后提取傅里叶级数系数与工区裂缝发育及井资料指示的结果吻合,效果优于椭圆拟合结果和未展开时的傅里叶级数系数拟合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预测 各向异性参数 傅里叶级数展开 最小二乘拟合 方位各向异性 椭圆拟合 HTI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邵家洼陷沙四段红层储层地震预测
6
作者 魏欣伟 《内江科技》 2015年第5期26-26,149,共2页
邵家洼陷沙四段红层是洪漫沉积产物,顶部灰岩和内部火成岩发育给红层储层预测带来困难,通过对洪漫沉积模型分析,采用去除灰岩和火成岩影响的频率类属性较好的实现研究区红层储层地震预测。相带刻画明显,砂坪亚相是洼陷有效储层发育带。
关键词 储层预测 地震预测 沙四段 红层 洼陷 沉积模型 有效储层 火成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克拉通盆地海侵类型及特征 被引量:2
7
作者 吕大炜 李增学 +2 位作者 刘海燕 马明永 魏欣伟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7-11,29,共6页
大型克拉通盆地内发生的海侵可以归为2种类型:第1种是基于均变论思想的发生于类似被动大陆边缘地区的渐进型海侵,第2种是基于突变论的发生于陆表海盆地内的事件型海侵,这2种海侵发生背景、沉积特征等存在很大的差异。经对比分析发现,2... 大型克拉通盆地内发生的海侵可以归为2种类型:第1种是基于均变论思想的发生于类似被动大陆边缘地区的渐进型海侵,第2种是基于突变论的发生于陆表海盆地内的事件型海侵,这2种海侵发生背景、沉积特征等存在很大的差异。经对比分析发现,2种海侵存在3方面较大的差别:①发生背景不同,渐进型海侵主要发育于被动大陆具有明显坡折带处,而事件型海侵发生于大型陆表海盆地;②所形成的煤层在层序地层格架中意义不同,渐进型海侵形成的煤层为海侵过程成煤,具有穿时性,而事件型海侵形成的煤层具有等时性,可全区对比;③所成煤层的泥炭化与煤化原理不同,渐进型海侵过程成煤泥炭化与煤化作用是随着海侵的进行而发生的,而事件型海侵成煤的泥炭化作用是在海侵发生之前,海侵之后则开始煤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拉通盆地 渐进型海侵 事件型海侵 泥炭化 陆表海盆地 煤化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JZ凸起北坡中古生界油气潜力分析
8
作者 魏欣伟 《山东煤炭科技》 2015年第4期152-153,共2页
CJZ凸起北坡中古生界成藏以层控成藏模式为主,油气成藏主控因素为储层发育特征和含油高度。远剥蚀线、近油源通道和地层倾角大有利油气成藏。
关键词 地层油藏 层控运移 中古生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板块晚石炭世古地貌单元划分及其聚煤规律 被引量:2
9
作者 吕大炜 魏欣伟 +1 位作者 刘海燕 刘彬彬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24-27,共4页
基于陆表海盆地演化的背景、沉积特征和古地理分布,研究认为华北板块晚石炭世古地貌起伏不平,并将其古地貌分成3级:一级地形起伏单元位于环阴山南麓地区,主要以三角洲、扇三角洲、河流等陆相—过渡相为主,形成的层序可划分为低水位体系... 基于陆表海盆地演化的背景、沉积特征和古地理分布,研究认为华北板块晚石炭世古地貌起伏不平,并将其古地貌分成3级:一级地形起伏单元位于环阴山南麓地区,主要以三角洲、扇三角洲、河流等陆相—过渡相为主,形成的层序可划分为低水位体系域、海侵体系域和高水位体系域;二级地形起伏单元分布最为广泛,主要由障壁—泻湖和潮坪沉积体系组成,形成的层序可划分为海侵体系域和高水位体系域;三级地形起伏单元为整个板块最低处最先接受海侵的区域,主要以台地相为主,形成的层序可划分为海侵体系域和高水位体系域。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不同单元的聚煤规律。结果表明:一级地形起伏单元易形成分布局限的厚煤层,为高水位体系域成煤;二级地形起伏单元易形成分布广泛的海侵体系域薄煤层,根据古地理特征及煤层沉积组合特征可区分出海侵事件成煤和海侵过程成煤;三级地形起伏单元由于海水占据时间较长,不易形成煤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石炭世 古地貌单元 海侵过程成煤 海侵事件成煤 陆表海盆地 聚煤规律 华北板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合金点焊预压接触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郑振太 杨敬雷 +2 位作者 单平 薛海涛 魏欣伟 《焊接技术》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6-8,共3页
利用有限元弹塑性接触理论,建立二维轴对称弹塑性有限元模型,对铝合金点焊预压过程的力学特征进行分析,得出了锥台形电极和球面形电极条件下,工件与工件之间和电极与工件之间的接触压力分布及工件变形状况,为后续的电场分析及热场分析... 利用有限元弹塑性接触理论,建立二维轴对称弹塑性有限元模型,对铝合金点焊预压过程的力学特征进行分析,得出了锥台形电极和球面形电极条件下,工件与工件之间和电极与工件之间的接触压力分布及工件变形状况,为后续的电场分析及热场分析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 电阻点焊 预压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沾化-车镇地区古近纪东营组沉积相特征及沉积演化 被引量:3
11
作者 郑雪 魏欣伟 +2 位作者 王薇 门岳峰 李建委 《山东国土资源》 2014年第10期26-30,共5页
综合钻井、测井和古生物等资料,依据沉积学基本原理和方法,对济阳坳陷沾车地区古近纪东营组沉积相特征及空间展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沾车地区东营组发育冲积扇相、曲流河相、三角洲相、扇三角洲相、辫状河三角洲相、湖泊相、滩坝和湖底... 综合钻井、测井和古生物等资料,依据沉积学基本原理和方法,对济阳坳陷沾车地区古近纪东营组沉积相特征及空间展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沾车地区东营组发育冲积扇相、曲流河相、三角洲相、扇三角洲相、辫状河三角洲相、湖泊相、滩坝和湖底扇8种沉积相,以湖泊相为主。东营组三段盆地持续下陷,深湖相、滨-浅湖相发育,沉积范围广。东营组二段湖盆重新开始抬升,湖水收缩,沉积范围缩小,沉积相以滨浅湖相为主,伴有小规模的扇三角洲及滩坝沉积。东营组一段湖盆继续抬升,沉积范围进一步缩小,主要为冲积扇-河流沉积,凸起边缘发育一系列的冲积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相 沉积演化 东营组 沾车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济阳坳陷馆陶组层序地层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杨其栋 魏欣伟 +1 位作者 王峰 申欢 《山东国土资源》 2014年第1期8-12,共5页
利用钻井、测井、露头和地震等资料采用沉积学、层序地层学、地震地质学等方法,研究济阳坳陷馆陶组沉积特征,并进行了层序地层划分,结果发现:济阳坳陷馆陶组地层主要发育河流相沉积,馆陶组下段存在以浅水湖泊为背景的辫状河三角洲沉积,... 利用钻井、测井、露头和地震等资料采用沉积学、层序地层学、地震地质学等方法,研究济阳坳陷馆陶组沉积特征,并进行了层序地层划分,结果发现:济阳坳陷馆陶组地层主要发育河流相沉积,馆陶组下段存在以浅水湖泊为背景的辫状河三角洲沉积,馆陶组上段发育湖泊三角洲沉积以及曲流河浅水三角洲沉积,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层序界面识别与层序划分,可将馆陶组地层可划分出一个构造层序,2个三级层序,层序底界面都为I型层序界面,每个层序内又可划分出3个体系域,即低水位体系域、扩张体系域和高水位体系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特征 层序 馆陶组 济阳坳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电源智能型IC卡水表的研制
13
作者 郑振太 单平 +1 位作者 宋东风 魏欣伟 《电子技术应用》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26-28,共3页
简单介绍了IC卡水表的测控电路组成及程序设计框图,并分析了自行设计的“采样&供电模块”的工作原理及采用双电源的必要性。首次提出了对IC卡水表的阀门进行模糊控制的思想及控制方案,使IC卡水表具有了真正意义上的智能特性。实践证... 简单介绍了IC卡水表的测控电路组成及程序设计框图,并分析了自行设计的“采样&供电模块”的工作原理及采用双电源的必要性。首次提出了对IC卡水表的阀门进行模糊控制的思想及控制方案,使IC卡水表具有了真正意义上的智能特性。实践证明,该模糊控制方案可有效地解决IC卡水表使用寿命的“阀门瓶颈”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型IC卡水表 阀门瓶颈 双电源 模糊控制 IC卡水表 智能型 程序设计 控制方案 电路组成 工作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孤西地区下古生界潜山地震描述技术研究
14
作者 巴素玉 林述喜 魏欣伟 《科技信息》 2009年第15期332-333,共2页
孤西地区下古生界潜山储层横向变化大,埋藏较深,资料品质较差,往往难以识别,预测难度很大。本文在重力、地震联合分析落实潜山分布区的指导下,应用精细层位标定、变速成图等技术精细刻画潜山构造,利用地震正演技术搭起了地质与地震之间... 孤西地区下古生界潜山储层横向变化大,埋藏较深,资料品质较差,往往难以识别,预测难度很大。本文在重力、地震联合分析落实潜山分布区的指导下,应用精细层位标定、变速成图等技术精细刻画潜山构造,利用地震正演技术搭起了地质与地震之间的桥梁,探索利用地震多属性分析、相干分析等技术对孤西断裂带下古生界潜山进行预测,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古生界 潜山 构造反转 地震描述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叠前反演的地应力预测方法应用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超 宋维琪 +3 位作者 林彧涵 张云银 高秋菊 魏欣伟 《物探与化探》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41-148,共8页
在油气藏的勘探开发中,地应力与裂缝的分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裂缝则是油气运移和聚集的重要通道,因而地应力的研究对油气开发有重要意义。文章以致密砂岩为研究对象,在横向各向同性岩层模型的基础上,考虑到砂泥层应力变化的复杂性,... 在油气藏的勘探开发中,地应力与裂缝的分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裂缝则是油气运移和聚集的重要通道,因而地应力的研究对油气开发有重要意义。文章以致密砂岩为研究对象,在横向各向同性岩层模型的基础上,考虑到砂泥层应力变化的复杂性,将地层假设为正交各向异性,以弹性阻抗反演出的弹性参数作为工区的背景场,进而获得了正交各向异性介质下的各向异性参数,计算了差应力之比。研究主要采用了各向异性阻抗方程,将地层弹性参数及裂缝弱度参数转化为各向异性参数,用基于正交各向异性模型下计算出的差应力之比同测井计算结果以及其他表征方式进行对比,检验致密砂岩地应力预测方法的准确性。研究结果表明,多种对照方法与正交介质模型假设下计算出的地应力结果基本一致,证明了正交各向异性模型应力预测方法在砂泥岩层中适用,对于未来低渗透油气藏的勘探开发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应力 砂泥岩 正交各向异性 叠前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五维地震数据的低序级断层精细识别技术研究与应用
16
作者 王宗家 罗霞 +2 位作者 刘升余 时瑞坤 魏欣伟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 2023年第5期95-99,共5页
随着油气勘探进入复杂隐蔽油气藏阶段,低序级断层的精细识别与描述在提高复杂隐蔽油气藏评价精度发挥着至为关键的作用。然而受常规地震资料品质等因素影响,采用常规三维地震数据资料开展的低序级断层识别与描述精度往往不高,特别是在... 随着油气勘探进入复杂隐蔽油气藏阶段,低序级断层的精细识别与描述在提高复杂隐蔽油气藏评价精度发挥着至为关键的作用。然而受常规地震资料品质等因素影响,采用常规三维地震数据资料开展的低序级断层识别与描述精度往往不高,特别是在地震地质条件相对复杂的区域,低序级断层识别更是误差很大,已经成为阻碍复杂隐蔽油气藏勘探的一个主要短板,亟待需要新技术来有效解决这个难题。而五维地震数据资料的出站为实现复杂隐蔽油气藏的低序级断层精细识别与描述提供了无限可能。相较于常规三维地震数据,五维地震数据中包含了对低序级断层更为敏感的方位和偏移距信息,并将此敏感信息进行优化叠加后形成OVT域道集叠后数据体,进而实现对低序级断层的精准识别与描述。通过在济阳坳陷渤南地区的实际应用,5m以上低序级断层识别率在90%以上,证实了该技术的有效性,具有极佳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维地震数据 低序级断层 精细识别 OVT道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压缩感知技术的去除强屏蔽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云银 魏欣伟 +3 位作者 谭明友 高秋菊 朱定蓉 林述喜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5-91,共7页
渤海湾盆地济阳凹陷渤南地区砂砾岩致密储层受膏岩高速体和自身复杂的叠置关系以及非均质性等影响,导致该类储层具有强屏蔽弱反射的响应特征。常规储层预测方法难以满足储层精细预测的需求,地震识别难,储层地震精细刻画难。通过应用“... 渤海湾盆地济阳凹陷渤南地区砂砾岩致密储层受膏岩高速体和自身复杂的叠置关系以及非均质性等影响,导致该类储层具有强屏蔽弱反射的响应特征。常规储层预测方法难以满足储层精细预测的需求,地震识别难,储层地震精细刻画难。通过应用“钉型”子波+压缩感知技术有效地去除了强反射背景,突出了目的层段砂岩的地震响应特征,有效提高了砂岩的预测能力。该研究方法可为下一步勘探部署提供了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屏蔽 “钉型”子波 压缩感知 地震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均质致密油藏三维地应力场数值模拟评价——以渤南油田Y176块为例
18
作者 魏欣伟 《地球科学前沿(汉斯)》 2023年第9期1023-1031,共9页
地应力是致密油气藏高效勘探开发的重要基础参数,渤南油田Y176区块致密油藏沙四上亚段断裂构造复杂和非均质岩石的力学性质导致区域地应力变化复杂。研究基于高精度三维层位、断层地震解释数据构建了区域三维地质模型,通过单井测井解释... 地应力是致密油气藏高效勘探开发的重要基础参数,渤南油田Y176区块致密油藏沙四上亚段断裂构造复杂和非均质岩石的力学性质导致区域地应力变化复杂。研究基于高精度三维层位、断层地震解释数据构建了区域三维地质模型,通过单井测井解释–井间地震体数据联合建模方法确定了非均质致密油藏岩石力学参数展布,进一步应用构造应变系数法开展三维地应力场模拟,结果与井点实测地应力大小、方向吻合较好。模拟结果表明:Y176块沙四上亚层段现今地应力数值呈西南低、东北高的分布趋势;油藏断裂构造和非均质岩性对局部地应力场影响显著,断块内及不同断块之间的现今地应力场差异明显。针对非均质性致密油藏的三维地应力数值模拟研究为渤南油田致密储层高效勘探开发提供了准确的三维地应力场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均质致密油藏 岩石力学模型 构造应变系数 三维地应力场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gas metal arc welding temperature field 被引量:4
19
作者 郑振太 单平 +2 位作者 胡绳荪 魏欣伟 杨敬雷 《China Welding》 EI CAS 2006年第4期55-58,共4页
The infrared camera is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temperature field of gas metal arc welding.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of weld pool and adjacent area appears cone shape. A new heat source model ... The infrared camera is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temperature field of gas metal arc welding.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of weld pool and adjacent area appears cone shape. A new heat source model combined by Gaussian distribution heat source of the arc and conical distribution heat source of the droplet is set up based on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and with the combined boundary conditions, the temperature field of gas metal arc welding is simulated using finite element method. According to the comparison between the results of experiment and simulation in temperature field shows that the new combined heat source model is more accurate and effective than the Gauss heat source mod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mperature field numerical simulation heat source model DROPLE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正演模拟的渤南北带致密砂砾岩体内幕结构解剖
20
作者 金杰华 魏欣伟 +1 位作者 王潇然 高秋菊 《地球科学前沿(汉斯)》 2023年第10期1230-1238,共9页
渤南北带近岸水下扇致密砂砾岩体内幕地震反射特征复杂,沉积期次划分困难,严重制约了成熟盆地油气高效勘探开发。为此,通过井震结合,分析影响砂砾岩体地震反射内部结构的地质因素主要为不同砂砾岩体的速度差异和砂砾岩体之间的泥岩隔层... 渤南北带近岸水下扇致密砂砾岩体内幕地震反射特征复杂,沉积期次划分困难,严重制约了成熟盆地油气高效勘探开发。为此,通过井震结合,分析影响砂砾岩体地震反射内部结构的地质因素主要为不同砂砾岩体的速度差异和砂砾岩体之间的泥岩隔层厚度。采取控制变量法,开展砂砾岩体内部结构正演模拟,结果表明,不同的砂砾岩体之间的速度差越大,地震反射越强;两套砂砾岩之间泥岩隔层越厚,地震反射结构差异越明显;同时开展近岸水下扇前端强反射正演模拟,发现厚层泥岩中的薄层砂岩,结合实钻井岩性特征,发现了浊积岩。最终建立了渤南北带近岸水下扇–浊积岩沉积体系,为油田高效勘探开发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演模拟 砂砾岩 内幕结构 渤南洼陷 陡坡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