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输入性登革热引起本地传播疫情风险的半定量评估 被引量:9
1
作者 何凡 易波 +6 位作者 常玥 杨涛 魏晶娇 王心怡 李傅冬 尚晓鹏 林君芬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45-652,共8页
目的:评估浙江省2015年输入性登革热引起本地传播疫情风险,探索突发事件公共卫生风险的半定量评估方法。方法:系统梳理输入性登革热引起本地传播的风险指标体系,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指标权重,根据指标实际值计算绝对风险,同时,将层... 目的:评估浙江省2015年输入性登革热引起本地传播疫情风险,探索突发事件公共卫生风险的半定量评估方法。方法:系统梳理输入性登革热引起本地传播的风险指标体系,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指标权重,根据指标实际值计算绝对风险,同时,将层次分析法权重与TOPSIS法相结合,计算相对风险综合指数。结果:共识别登革热输入病例引起本地传播疫情风险评估一级指标4项、二级指标19项。19项二级指标中权重值最大的为“疫情相关国家入境人数”(权重0.0678),最小为“人口密度”(权重0.0371),专家评分矩阵的一致性检验统计量CR值均小于0.1(最小0.000,最大0.0922,平均0.0251)。浙江省平均绝对风险0.397—0.504(满分为1);对11个市计算的相对风险综合指数和绝对风险分值具有较为一致的风险顺位,其中居前三位的均是:杭州、温州和宁波,三者的绝对风险范围分别为0.387~0.494、0.404—0.511、0.392—0.499。结论:评估结果为浙江省防控登革热疫情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今后开展登革热疫情风险评估建立了指标体系和权重,为突发事件公共卫生风险评估建立了半定量评估思路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登革热/流行病学 风险调节 软件 层次分析法 TOPSIS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州市2007-2014年疟疾疫情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倪庆翔 张孝和 +4 位作者 陈祎 魏晶娇 余向华 邵永强 潘琼娇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05-207,共3页
对温州市2007-2014年疟疾病例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2007-2014年,温州市共报告疟疾258例,其中间日疟148例,恶性疟106例,卵形疟4例;死亡2例。2007-2009年,疟疾病例以间日疟(86.0%)为主,存在本地原发病例。2010-2014年,恶性疟的比例逐年... 对温州市2007-2014年疟疾病例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2007-2014年,温州市共报告疟疾258例,其中间日疟148例,恶性疟106例,卵形疟4例;死亡2例。2007-2009年,疟疾病例以间日疟(86.0%)为主,存在本地原发病例。2010-2014年,恶性疟的比例逐年增加。98.8%为非洲和国内其他省输入性病例。258例疟疾病例的年龄主要集中在20~49岁,男女性别比例为3.16∶1。职业以工人和商业服务人员为主。温州市疟疾疫情相对稳定,针对输入性病例应加强流动人员管理和宣传,寻求多部门联防联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疟疾 流行病学 监测 温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道病毒71型灭活疫苗上市后安全性主动与被动监测 被引量:7
3
作者 陈玲萍 孙肖瑜 +3 位作者 魏晶娇 郑晓春 李万仓 王志刚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2期149-153,共5页
目的:评价肠道病毒71型灭活疫苗(EV71疫苗)上市后人群使用安全性,为制定EV71疫苗免疫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主动监测和被动监测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收集温州市EV71疫苗不良反应资料,使用SPSS2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7年EV71... 目的:评价肠道病毒71型灭活疫苗(EV71疫苗)上市后人群使用安全性,为制定EV71疫苗免疫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主动监测和被动监测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收集温州市EV71疫苗不良反应资料,使用SPSS2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7年EV71疫苗被动监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2/万剂,其中异常反应发生率0.5/万剂;主动监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6.7/万剂,其中异常反应发生率12.0/万剂;主动监测不良反应及异常反应发生率均高于被动监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动监测不良反应主要发生在接种后30 min^3 d(占62.4%),临床表现以发热为主。不良反应发生率随年龄增加呈下降趋势,女性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V71疫苗不良反应发生率处于较低水平,症状常较轻微,总体安全性良好,主动监测比被动监测更灵敏和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EV71灭活疫苗 安全性 主动与被动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潮所致贝类毒素中毒事件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杨盛旭 魏晶娇 何凡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11-117,共7页
目的:构建赤潮所致贝类毒素中毒事件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和权重。方法: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风险发生后的公共卫生影响、人群脆弱性和应对能力四个方面,利用文献复习法、头脑风暴法和专家咨询法系统梳理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用层次分析法计算... 目的:构建赤潮所致贝类毒素中毒事件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和权重。方法: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风险发生后的公共卫生影响、人群脆弱性和应对能力四个方面,利用文献复习法、头脑风暴法和专家咨询法系统梳理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指标权重,并将权重与TOPSIS法相结合,计算相对风险指数(风险综合指数);制订统一的赋值标准,根据指标实际值重新赋值后,计算绝对风险分值。结果:共确定了赤潮所致贝类毒素中毒事件风险的4个一级指标和17个二级指标,17个二级指标中权重值较大的是赤潮毒素相关信息人群知晓率(0.0876)、就医可及性(0.0840)、可能波及人数(0.0716)、当地实验室检测能力(0.0703)、海产品食用习惯(0.0644),这5个指标约占总权重的38%。专家评分矩阵的一致性检验统计量CR值均小于0.1。以温州市苍南县开展应用性研究,麻痹性、腹泻性、神经性和记忆缺失性四种贝类毒素中毒事件的相对风险指数分别为0.4526、0.7116、0.1657、0.2884,绝对风险分值分别为0.2542、0.2668、0.1907、0.2184,两种计算方法所得的风险顺位一致。结论:建立了赤潮所致贝类毒素中毒事件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和权重,为防范和降低贝类毒素中毒事件发生的风险提供了科学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类 毒素类 生物学 风险评估 生命统计 公共卫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州市基层医务人员心理健康状况和工作满意度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李万仓 庄雨晗 +4 位作者 孙肖瑜 魏晶娇 陈玲萍 郑晓春 王志刚 《健康研究》 CAS 2020年第5期513-517,共5页
目的调查了解温州市基层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和工作满意度情况。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温州市基层医务人员715名,利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满意度问卷进行调查。结果温州市基层医务人员SCL-90总分为(119.02±30.63)分,... 目的调查了解温州市基层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和工作满意度情况。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温州市基层医务人员715名,利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满意度问卷进行调查。结果温州市基层医务人员SCL-90总分为(119.02±30.63)分,各因子得分均值在1.14~1.52分之间,未发现有明显峰值,9个因子得分均低于全国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性别间除人际关系敏感和恐怖无显著性差异外(P>0.05),其余各因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9.93%的基层医务人员对现有工作满意,压力来源主要是收入太低(30.63%)、不被重用(27.52%)和工作任务重(22.10%),缓解压力的方法以利用兴趣爱好分散注意力(40.28%)、找人倾诉(23.08%)、睡觉(11.61%)为主。结论温州市基层医务人员心理健康状况总体良好,应提高基层医务人员薪酬待遇和改善工作环境,提高工作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症状自评量表 心理健康 医务人员 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起饮用直饮机水引起感染性腹泻暴发的调查报告 被引量:3
6
作者 卢汝透 周祖木 +3 位作者 魏晶娇 倪成剑 丁朝勇 林丹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期50-51,共2页
[目的]调查一起感染性腹泻暴发的原因和传播途径。[方法]对乐清市某中学的在校学生、教师和食堂的工作人员进行问卷调查;检查粪便中除霍乱、痢疾和伤寒副伤寒以外的致病微生物,或特异性抗原、核酸或从血清检出特异性抗体。[结果]罹患率... [目的]调查一起感染性腹泻暴发的原因和传播途径。[方法]对乐清市某中学的在校学生、教师和食堂的工作人员进行问卷调查;检查粪便中除霍乱、痢疾和伤寒副伤寒以外的致病微生物,或特异性抗原、核酸或从血清检出特异性抗体。[结果]罹患率为2.6%(90/3 444),无班级及乡镇聚集性;对留样饭菜及食堂从业人员肛拭采样进行检测,未检出致病菌;饮直饮机水者罹患率高于未饮直饮机水者(2=7.89,P<0.01);停止直饮机供水,发病数明显下降;9名学生肛拭中检测到致泻性大肠埃希菌。[结论]本次暴发为致泻性大肠埃希菌引起的感染性腹泻,饮用学校提供的直饮机水是引起这起暴发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水卫生 感染性腹泻 饮水机 致泻性大肠埃希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志愿者在“7·23”温州动车事故救援中的作用
7
作者 周祖木 徐象平 魏晶娇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13年第7期611-614,共4页
2011年7月23日温甬线2列动车在浙江省温州市郊区发生动车组列车追尾事故,4ylJ车厢脱轨,造成40人死亡、172人受伤,其中危重伤10人,重伤20人,包括骨折和内脏器官受伤。事故发生后,各级政府、消防,公安、武警、和非政府组织立即开... 2011年7月23日温甬线2列动车在浙江省温州市郊区发生动车组列车追尾事故,4ylJ车厢脱轨,造成40人死亡、172人受伤,其中危重伤10人,重伤20人,包括骨折和内脏器官受伤。事故发生后,各级政府、消防,公安、武警、和非政府组织立即开展救援活动,事故现场附近的村民立即冲到现场救援。动员和组织了许多医务人员,参加医疗救治的医务人员达到7100人次。许多来自各地的出租车和私家车自发运送伤病员。2903名志愿者捐献血液共84975ml,其中66%为80后和90后青年。甚至有许多志愿者是来自四川地震灾区,专程来温州捐献血液。共有150个志愿者团队6000多名志愿者有序地参与了各种救援活动和服务,包括紧急救援、维持秩序、献血、运送伤病员和家属、提供钱和物、照料家属、陪护伤病员、心理干预等。温州空中搜救队一名志愿者,首次航拍了事故现场。一名志愿者首发事故微博,请求伸出援手来紧急救援,而后被大量转发。事实表明,志愿者发送的微博信息往往比许多官方机构更及时,有时更准确有效,传播量大,响应人数多,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志愿者 灾害 动车事故 救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0—2023年温州市流行性腮腺炎时空聚集性分析
8
作者 李玲 魏晶娇 +2 位作者 潘琼娇 李万仓 王坚 《预防医学》 2025年第3期284-287,共4页
目的了解2010—2023年浙江省温州市流行性腮腺炎(流腮)时空聚集性,为完善流腮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监测报告管理系统收集2010—2023年温州市流腮病例资料,采用空间自相关和时空扫描分析流腮的时空聚集特... 目的了解2010—2023年浙江省温州市流行性腮腺炎(流腮)时空聚集性,为完善流腮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监测报告管理系统收集2010—2023年温州市流腮病例资料,采用空间自相关和时空扫描分析流腮的时空聚集特征。结果2010—2023年温州市报告流腮病例20455例,年均发病率为17.54/10万。男性12919例,女性7536例,男女比为1.71∶1。5~<10岁组发病率最高,为135.29/10万。2010—2023年流腮发病率呈下降趋势(P<0.05),从2010年的46.82/10万下降至2023年的3.59/10万。2010—2012年发病高峰为5—7月和11月至次年1月,2013年开始冬季发病高峰不明显,2020年后发病无季节性趋势。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除2018年外,其他年份流腮发病存在空间相关性(Moran's I值均>0,均P<0.05);高-高聚集区主要集中在鹿城区、龙湾区、瓯海区、苍南县和瑞安市。时空扫描分析结果显示,Ⅰ类聚集区以瓯海区南白象街道为中心,覆盖50个乡镇(街道),聚集时间为2010年4月—2013年8月;Ⅱ类聚集区以苍南县藻溪镇为中心,覆盖24个乡镇(街道),聚集时间为2010年1月—2013年6月。结论2010—2023年温州市流腮发病率呈下降趋势,市区、苍南县和瑞安市为聚集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腮腺炎 空间自相关 时空扫描
原文传递
基层突发重大传染病流行病学工作网络模式探讨
9
作者 魏晶娇 徐应军 +2 位作者 袁聚祥 刘丽华 高宝霞 《现代预防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863-865,共3页
[目的]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建立一个有效的现场流行病学工作的网络系统,提高现有的专业队伍的机动性、灵活性,提高现场流行病学的工作效率。[方法]采用个人访谈的方式了解以往暴发疫情和SARS期间的处理经验,进行整理、分析、总结。[结果... [目的]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建立一个有效的现场流行病学工作的网络系统,提高现有的专业队伍的机动性、灵活性,提高现场流行病学的工作效率。[方法]采用个人访谈的方式了解以往暴发疫情和SARS期间的处理经验,进行整理、分析、总结。[结果]提出了目前情况下,重大传染病流行时,疫情监测、现场调查和现场处理的网络模式。[结论]重大传染病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网络模式可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处理时借鉴和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场流行病学 网络模式 重大传染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0—2018年温州市水痘流行特征分析 被引量:14
10
作者 魏晶娇 倪朝荣 +5 位作者 邵永强 李万仓 王志刚 孙肖瑜 刘可欣 杨海燕 《预防医学》 2020年第11期1141-1143,共3页
目的分析2010—2018年温州市水痘流行特征,为制订水痘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2010—2018年温州市水痘病例和水痘暴发疫情资料,描述性分析水痘病例的时间、地区、人群分布及暴发疫情特征。结果 2010—2... 目的分析2010—2018年温州市水痘流行特征,为制订水痘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2010—2018年温州市水痘病例和水痘暴发疫情资料,描述性分析水痘病例的时间、地区、人群分布及暴发疫情特征。结果 2010—2018年温州市共报告水痘65 360例,年均发病率为79.47/10万,发病率呈上升趋势(P<0.05)。5—6月和11月—次年1月为高发期,分别报告11 572例和28 232例,占17.71%和43.19%。5~<10岁为高发年龄,22 882例占35.01%;2010—2013年5~<10岁组发病率最高;2014—2018年10~<15岁组发病率最高。男性水痘发病率为85.62/10万,高于女性的72.68/10万(P<0.05)。发病人群以学生为主,34 953例占53.48%。暴发疫情6起,均发生在学校。结论温州市水痘疫情有增加趋势,高发年龄段有后移现象,学校为水痘暴发疫情的主要场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痘 流行特征 暴发
原文传递
2004-2007年浙江省温州市法定传染病网络直报质量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魏晶娇 周祖木 +1 位作者 山若青 林丹 《疾病监测》 CAS 2009年第9期710-711,714,共3页
目的评价温州市2004-2007年传染病网络直报的报告质量。方法利用《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2004-2007年温州市传染病监测数据,分析县(区)零缺报率、未及时报告率、未当天报告率、平均报告时间、医生2日内未填卡率、医生未当天填卡... 目的评价温州市2004-2007年传染病网络直报的报告质量。方法利用《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2004-2007年温州市传染病监测数据,分析县(区)零缺报率、未及时报告率、未当天报告率、平均报告时间、医生2日内未填卡率、医生未当天填卡率、未及时审核率、平均审核时间和综合指数(率)的报告质量指标。结果网络直报用户以2007年最多;未及时报告率、未当天报告率、医生未及时填卡率均逐渐降低;2007年未及时报告率为2.33%,较2004、2005和2006年有明显下降,平均报告时间为0.83d,较2004、2005和2006年明显缩短;未及时审核率逐渐降低,2007年未及时审核率为0.09%,未及时审核卡片数明显减少,平均审核时间逐渐缩短,平均审核时间为3.12h;传染病报告质量综合指数逐渐缩小。结论温州市传染病网络直报质量逐年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病 网络直报 质量分析
原文传递
浙江南部沿海地区鼠传疾病流行趋势分析 被引量:13
12
作者 余向华 曾士典 +4 位作者 张孝和 倪庆翔 魏晶娇 倪朝荣 李毅 《疾病监测》 CAS 2014年第5期391-394,共4页
目的分析浙江南部沿海地区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钩端螺旋体病(钩体病)等鼠传疾病流行情况,为实施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浙南沿海地区鼠传疾病疫情报告和监测资料,用Excel 2003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结果浙南沿海地区是鼠... 目的分析浙江南部沿海地区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钩端螺旋体病(钩体病)等鼠传疾病流行情况,为实施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浙南沿海地区鼠传疾病疫情报告和监测资料,用Excel 2003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结果浙南沿海地区是鼠传疾病老疫区,新中国成立以来曾报告鼠疫、HFRS、钩体病、斑疹伤寒和恙虫病等鼠传疾病,2004-2012年累计报告鼠传疾病165例,其中HFRS 113例,钩体病3例和恙虫病49例。鼠疫从1950年后进入静息期,无报告病例;从2011年开始疫情呈缓慢上升趋势;钩体病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报告,发病率达445/10万,20世纪80年代后逐年下降,目前处于散发状态;20世纪50年代以来一直有恙虫病病例报告,近年来恙虫病报告病例呈增多趋势。1984年以来发现鼠形动物16种,其中褐家鼠、臭鼩鼱和黄胸鼠为优势种。结论浙南沿海地区适宜鼠传疾病动物宿主孳生繁殖,人口流动频繁,存在鼠传疾病流行暴发风险,应加强鼠传疾病综合监测积极防范鼠传疾病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传疾病 鼠形动物 流行特征 趋势分析
原文传递
浙江省温州市登革热公共卫生风险评估 被引量:7
13
作者 余向华 胡蔡松 +2 位作者 魏晶娇 徐毅 倪朝荣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5期491-493,497,共4页
目的建立温州市登革热公共卫生风险评估指标体系,评估公共卫生风险,为制定登革热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4年设计专家测评表,邀请12位专家进行评估,采用层次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研究构建包括1个目标层,4个准则层和19个指标层... 目的建立温州市登革热公共卫生风险评估指标体系,评估公共卫生风险,为制定登革热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4年设计专家测评表,邀请12位专家进行评估,采用层次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研究构建包括1个目标层,4个准则层和19个指标层的温州市登革热公共卫生风险评估体系。经评估,组合权重系数较高的指标为疾病预防控制应急处置能力(0.151)、伊蚊成蚊密度(0.110)和布雷图指数(0.110),人体登革热病毒抗体水平和发病到就诊时间权重系数较低。评估结果显示温州市登革热公共卫生风险等级为高度风险。结论温州市存在登革热输入并引起本地暴发流行的风险,应不断完善登革热等输入和新发传染性疾病风险评估体系,加强公共卫生风险评估,积极防范相关传染病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登革热 风险评估 指标体系 层次分析法
原文传递
浙南沿海地区鼠疫宿主动物与媒介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7
14
作者 余向华 张孝和 +3 位作者 倪庆翔 魏晶娇 陈祎 李毅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3期290-293,共4页
目的分析浙南沿海地区鼠疫宿主动物、媒介昆虫和鼠疫耶尔森菌携带情况监测结果,为制定该地区鼠疫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浙南沿海地区6个鼠疫历史疫区设监测点,参照《全国鼠疫监测方案》,分别开展宿主动物、媒介昆虫、血清学和病... 目的分析浙南沿海地区鼠疫宿主动物、媒介昆虫和鼠疫耶尔森菌携带情况监测结果,为制定该地区鼠疫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浙南沿海地区6个鼠疫历史疫区设监测点,参照《全国鼠疫监测方案》,分别开展宿主动物、媒介昆虫、血清学和病原学监测。结果 2010-2012年6个鼠疫监测点捕获宿主动物3目4科10属13种共12 233只,其中啮齿目2科7属10种,食虫目1科1属1种,食肉目1科2属2种。主要宿主动物为臭鼩鼯、褐家鼠和黄胸鼠,分别占41.03%、35.02%和13.30%。室内鼠密度为8.96%,室外为7.31%;平均染蚤率为4.63%,总蚤指数为0.134;鼠体蚤以缓慢细蚤为主,占73.55%。宿主动物血清学和病原学分别检测11 714份和10799份,均未检出阳性标本。结论在浙南沿海地区未发现鼠疫活动迹象,但是鼠疫宿主动物和媒介分布广泛,种群较多,应加强鼠疫宿主和媒介监测以及病原学检测,积极防范鼠疫输入性病例引起本地暴发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疫 宿主动物 媒介 监测
原文传递
一起疫苗接种后学校内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暴发的调查 被引量:4
15
作者 林君芬 余向华 +3 位作者 魏晶娇 方琼珊 李榛 唐学雯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78-379,共2页
2011年1月16日,温州某学校报告该校近1周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样患者骤然增加,而该校1年前90%以上的学生接种过甲型H1N1流感(简称甲流)疫苗。为查明高接种率下甲流疫情暴发的原因,笔者开展了本次现场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关键词 甲型H1N1流感 流行性感冒 疫情暴发 现场调查 接种后 疫苗 学校内 高接种率
原文传递
2018-2019年温州市女性人乳头瘤病毒疫苗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 被引量:15
16
作者 孙肖瑜 魏晶娇 +3 位作者 郑晓春 陈玲萍 李万仓 王志刚 《中国疫苗和免疫》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76-378,382,共4页
目的分析温州市女性接种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后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发生率。方法通过中国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18-2019年温州市报告的二价HPV疫苗(HPV2)、四价HPV疫苗(HPV4)和九价HPV疫苗(HPV9)AEFI,分析AEFI发生率。结... 目的分析温州市女性接种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后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发生率。方法通过中国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18-2019年温州市报告的二价HPV疫苗(HPV2)、四价HPV疫苗(HPV4)和九价HPV疫苗(HPV9)AEFI,分析AEFI发生率。结果2018-2019年温州市女性HPV疫苗AEFI报告发生率为30.72/10万剂(52例),其中HPV2、HPV4、HPV9分别为68.51/10万剂(12例)、18.82/10万剂(20例)、43.95/10万剂(20例);一般反应、异常反应报告发生率分别为25.40/10万剂(43例)、3.54/10万剂(6例),无严重AEFI报告。所有AEFI均治愈或好转。结论温州市三种HPV疫苗AEFI报告发生率均在可接受范围内,且反应轻微、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疫苗 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监测
原文传递
2009-2011年浙江省温州市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漏报调查分析 被引量:13
17
作者 潘琼娇 余向华 +3 位作者 林丹 陈祎 魏晶娇 山若青 《疾病监测》 CAS 2013年第2期157-159,共3页
目的分析浙江省温州市医疗机构传染病漏报情况,为规范传染病报告工作提出相应对策。方法对温州市2009-2011年传染病漏报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9-2011年共抽查乙丙类传染病24种29 293例,漏报467例,漏报率为1.59%。温州市法定传... 目的分析浙江省温州市医疗机构传染病漏报情况,为规范传染病报告工作提出相应对策。方法对温州市2009-2011年传染病漏报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9-2011年共抽查乙丙类传染病24种29 293例,漏报467例,漏报率为1.59%。温州市法定传染病漏报率无上升趋势(χ2=3.37,P>0.05);私营医院及个体诊所的漏报率最高,其次是乡镇卫生院(χ2=761.70,P<0.05);乙类和丙类漏报率分别为1.42%和1.72%(χ2=3.97,P<0.05),其中百日咳和流行性感冒的漏报率最高,分别为28.57%和21.08%。结论温州市2009-2011年各年的传染病漏报率均控制在2%内,但仍需继续加强培训和监管力度,重点是加强私营医院及个体诊所和乡镇卫生院的传染病报告管理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病 漏报 医疗机构
原文传递
9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12
18
作者 潘琼娇 魏晶娇 +3 位作者 余向华 倪庆翔 张晓铭 李玲 《疾病监测》 CAS 2016年第2期115-119,共5页
目的分析浙江省温州市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流行病学特征,研究其流行特点、规律以及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5年1 4月确诊病例的流行病学以及活禽市场外环境标本结果等资料。结果 H7N9禽流感病例男3例,女6例;发病以高年龄为主(中位数为51... 目的分析浙江省温州市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流行病学特征,研究其流行特点、规律以及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5年1 4月确诊病例的流行病学以及活禽市场外环境标本结果等资料。结果 H7N9禽流感病例男3例,女6例;发病以高年龄为主(中位数为51岁);主要集中在瑞安市;职业以家务和个体经营户为主;发病主要集中在春节活禽交易频繁期间;病例以发热为主要首发症状,病情进展迅速;治愈组比死亡组更早地就诊、确诊和使用达菲。所有病例均有活禽或农贸市场暴露史;可疑暴露农贸市场外环境样本H7亚型禽流感病毒阳性率39.88%,可疑暴露非农贸市场外环境样本阳性率0,H7亚型禽流感病毒来源活禽交易的农贸市场可能性较高;病例可疑暴露农贸市场外环境样本阳性率较非可疑暴露农贸市场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34,P<0.05)。农贸市场外环境H7阳性率不同月份有差异,1 3月H7阳性率较高;随着温度的上升,病毒含量下降,4月外环境H7阳性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33,P<0.05)。温州市采取主要区域活禽市场暂停交易后,没有报告新发病例,农贸市场外环境标本H7阳性持续下降。结论人感染H7N9禽流感患者病情进展迅速,在发病早期及时就诊、确诊和治疗,预后良好;活禽交易的农贸市场的禽类暴露是感染的危险因素;活禽市场采取休市措施能明显控制疫情发展;病例在人群中散发为主,暂无充分证据支持病毒的人与人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7N9禽流感病毒 流行病学特征 农贸市场
原文传递
2013年温州市疟疾疫情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倪庆翔 张孝和 +4 位作者 陈祎 余向华 魏晶娇 潘琼娇 张晓铭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08-209,212,共3页
目的分析2013年温州市疟疾疫情及流行病学特征,为该市消除疟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2013年温州市疟疾疫情流行病学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13年温州市共报告疟疾病例34例,年发病率为0... 目的分析2013年温州市疟疾疫情及流行病学特征,为该市消除疟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2013年温州市疟疾疫情流行病学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13年温州市共报告疟疾病例34例,年发病率为0.37/10万。34例均为境外输入性病例,其中恶性疟31例、卵形疟1例、间日疟2例,无死亡病例。苍南县、鹿城区、瑞安市3个县(市、区)病例占全市总病例数的64.71%(22/34)。病例年龄主要集中在20~49岁;男女性别比为4.67∶1;职业以工人、商业服务人员为主,占61.76%;非洲输入性病例占97.06%。结论 2013年温州市疟疾疫情相对稳定,针对输入性病例应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和宣传,寻求多部门联防联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疟疾 监测 输入性病例 流行病学 温州市
原文传递
温州市2009年-2014年流感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39
20
作者 陈栋 孙宝昌 +3 位作者 虞成超 吴可可 潘琼娇 魏晶娇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16年第4期565-567,共3页
目的对2009年-2014年温州市流感监测结果的病原学型别及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为流感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流感监测哨点医院采集的流感样病例(ILI)鼻咽拭子标本进行核酸检测,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2009... 目的对2009年-2014年温州市流感监测结果的病原学型别及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为流感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流感监测哨点医院采集的流感样病例(ILI)鼻咽拭子标本进行核酸检测,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2009年-2014年哨点医院共监测门急诊病例7 885 356例,其中ILI 291 151例,占3.69%。6年共检测样本4 726份,阳性684份,阳性率为14.47%,检出的流感型别中以乙型最多,新型H1N1次之;5个年龄组中,6岁-15岁组阳性率最高(27.10%)。结论本市6年流感病毒流行以冬季、春季高发,夏季伴有小高峰,主要以乙型、新型H1N1型、H3型3个亚型交替流行为主;流感监测和预防控制取得一定成果;重点需加强学龄前儿童和中小学生的流感防治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监测 流感病毒 实时荧光定量PCR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