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标记点验证治疗等中心位置的初步研究
1
作者 吕懂霞 王文化 +4 位作者 秦伟 王敏 魏晓为 时飞跃 蒋红兵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2025年第1期1-6,共6页
目的:提出一种基于标记点实现放疗患者治疗等中心位置验证的新方法,并进行初步测试。方法:首先,使用木箱模体进行放疗复位的可行性实验。随机产生15组位移数据,对应放疗计划中治疗等中心相对于原始等中心的位置偏移。根据位移数据,借助... 目的:提出一种基于标记点实现放疗患者治疗等中心位置验证的新方法,并进行初步测试。方法:首先,使用木箱模体进行放疗复位的可行性实验。随机产生15组位移数据,对应放疗计划中治疗等中心相对于原始等中心的位置偏移。根据位移数据,借助可移动式激光灯和CT扫描床,在木箱模体上贴两套(每套3只)标记点,分别对应原始等中心和治疗等中心,进行CT扫描。在Eclipse治疗计划系统中,手动确认两个等中心点并得到对应的坐标数据,计算坐标数据之差得到实际位移值。通过比较实际位移实现治疗等中心位置确认。除此之外,尝试使用阈值分割算法实现在患者定位CT图像上自动检测金属标记点,并获取等中心点的坐标值。在木箱实验中,实际位移值与计划位移值的差的绝对值(记为Δd),用于表示治疗等中心的位置精度。使用阈值分割算法检测等中心时得到的偏差值记为Δs。结果:在X(左右)、Y(头脚)和Z(腹背)方向Δd值分别为(0.83±0.37)mm、0(0,0.5)mm和(0.45±0.29)mm;在X、Y、Z方向Δs分别为(0.46±0.22)mm、0(0,0.5)mm、(0.33±0.29)mm;Δs在3个方向上均值均小于2 mm,在临床摆位误差允许范围内。结论:基于标记点验证治疗等中心位置的方法是可行的,本研究为在CT模拟机下进行放疗复位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治疗 金属标记点 治疗等中心 CT模拟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癌调强计划Portal Dosimetry剂量验证中拼接野的应用分析
2
作者 时飞跃 吕懂霞 +5 位作者 付林 庄洁颖 王敏 秦伟 赵环宇 魏晓为 《中国医疗设备》 2024年第10期73-78,共6页
目的提出一种生成Portal Dosimetry(以下简称PD)分野的拼接野(以下简称PD拼接野)方法,并对宫颈癌计划的PD拼接野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20例宫颈癌患者的七野调强治疗计划进行研究,治疗计划中每个大野分成1对分野。首先制作仅含分野的P... 目的提出一种生成Portal Dosimetry(以下简称PD)分野的拼接野(以下简称PD拼接野)方法,并对宫颈癌计划的PD拼接野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20例宫颈癌患者的七野调强治疗计划进行研究,治疗计划中每个大野分成1对分野。首先制作仅含分野的PD剂量验证计划,然后使用直线加速器出束执行。通过矩阵拼接和矩阵叠加,分别得到每对PD分野对应的PD拼接野和PD大野。使用PD软件模块,得到PD拼接野和PD大野的伽玛通过率,分别记为Gp和Gd。使用Gm表示每对PD分野的平均伽玛通过率值。对Gp、Gd和Gm进行统计分析和比较研究。结果所有140个射野的Gp、Gd和Gm的值分别为98.78%±0.70%、97.34%±1.25%和98.87%±0.51%。两两比较结果显示,Gp和G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Gp和Gm的数据差异较小。对每个PD验证计划,计算所有同一类射野对应的计划验证通过率(Gplan)。对Gplan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显示,PD拼接野和PD大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D拼接野和PD分野的数据差异较小。结论本文提出的PD拼接野概念为评价PD剂量验证结果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分野 拼接野 伽玛通过率 Portal Dosimetry 调强放射治疗 矩阵拼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制扫描法对头颈部肿瘤患者精确CT定位扫描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庄洁颖 王敏 +4 位作者 时飞跃 付林 陈丽丽 陈飞 魏晓为 《中国医学装备》 2024年第3期8-11,18,共5页
目的:研究控制扫描(CS)法精确确定放疗标记点CT层面的位置对头颈部肿瘤患者放疗的应用效果。方法:基于CS法制作标记点层面位置(MSP)计算程序,用于位置计算的企业微信程序,以及头颈部肿瘤患者(层厚3 mm)的CT定位扫描中。选取2020年10月至... 目的:研究控制扫描(CS)法精确确定放疗标记点CT层面的位置对头颈部肿瘤患者放疗的应用效果。方法:基于CS法制作标记点层面位置(MSP)计算程序,用于位置计算的企业微信程序,以及头颈部肿瘤患者(层厚3 mm)的CT定位扫描中。选取2020年10月至2022年3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收治的60例头颈部位肿瘤患者,将使用CS法行CT定位扫描的患者纳入观察组,使用常规方法行CT定位扫描的患者纳入对照组,每组30例。对两组CT定位扫描中3个金属标记点同时显示在同1层面的例数及含标记点CT图像的层数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3个标记点同时显示在同1层面上的例数分别为26例和13例,观察组比对照组增加了13例(占4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382,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含标记点CT图像仅1层的例数分别为4例和0例,观察组比对照组增加4例(占1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11,P<0.05)。结论:使用CS法辅助头颈部肿瘤患者的放疗CT定位扫描,可精确计算得到CT定位扫描的目标起始位置,从而使放疗患者3个金属标记点的影像尽可能出现在同1个CT层面,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能够有效提高放疗的便捷性和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扫描(CS)法 标记点 CT定位 企业微信 放射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与炎性肠病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4
作者 魏晓为 李宁 朱维铭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9年第4期443-446,共4页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是一种多效的细胞因子,具有极强的促炎性反应以及免疫调节特性,其在炎性肠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已经大量研究证实。TNF-α主要通过细胞膜上的受体TNFR1和TNFR2发挥生物效应,TNFR1是TNF-α信号传导的主要介质,而TN...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是一种多效的细胞因子,具有极强的促炎性反应以及免疫调节特性,其在炎性肠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已经大量研究证实。TNF-α主要通过细胞膜上的受体TNFR1和TNFR2发挥生物效应,TNFR1是TNF-α信号传导的主要介质,而TNFR2只起辅助作用。近年来,临床和实验研究表明TNF-α/TNFR2信号传导通路在炎性肠病的炎性反应中起重要的作用。为了深入理解炎性肠病的发病机制并寻找新的治疗方法,文中综述TNFR1和TNFR2两种受体在炎性肠病的炎性反应中的不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2 发病机制 差异 炎性肠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克罗恩病相关概念与诊断的认识进展 被引量:11
5
作者 魏晓为 朱维铭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2008年第3期174-178,共5页
克罗恩病(CD)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终生性疾病。由于人们对其概念和诊断认识的差异,直接影响了治疗效果。现就近年来国际上对CD分期、复发、再发等相关概念和诊断认识的进展作一综述,以期减少误区,消除差异,制订出合理有效的诊疗方案。
关键词 克罗恩病 定义和诊断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妥昔单抗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疗效预测因子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魏晓为 庄鹭红 陈锦飞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CAS 2011年第1期43-46,55,共5页
西妥昔单抗是一种新型抗肿瘤药物,能够特异性阻断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已广泛用于转移性结直肠癌的治疗。然而,西妥昔单抗并非适用于所有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错误的使用不仅会延误治疗,更给患者... 西妥昔单抗是一种新型抗肿瘤药物,能够特异性阻断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已广泛用于转移性结直肠癌的治疗。然而,西妥昔单抗并非适用于所有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错误的使用不仅会延误治疗,更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毒副反应。人们发现EGFR及其下游信号通路的变化与西妥昔单抗的疗效密切相关,已引起了医学界广泛的关注,寻找合理有效的疗效预测因子正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移性结直肠癌 西妥昔单抗 EGFR信号通路 疗效预测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临床内科教学中应用PBL结合CBL教学法的教学效果探讨 被引量:10
7
作者 魏晓为 侍述璟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7年第6期174-175,共2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临床内科教学中应用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BL)结合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CBL)的教学效果。方法:将在我院肿瘤科实习的50例临床专业学生依据随机数据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基于课堂的教学法,... 目的:探讨乳腺癌临床内科教学中应用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BL)结合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CBL)的教学效果。方法:将在我院肿瘤科实习的50例临床专业学生依据随机数据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基于课堂的教学法,观察组采用PBL结合CBL教学法,两组均进行为期4周的带教。对出科考试的理论成绩和实践成绩进行考核,调查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出科考试理论成绩、临床实践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学生教学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乳腺癌临床内科教学中应用PBL结合CBL教学法的教学效果优于常规基于课堂的教学法,可显著提高临床医学生对乳腺癌内科诊断治疗相关临床知识的认识度,提高书本知识转化为临床经验的效率,从而提高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临床教学 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 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咽癌调强计划分野和大野Portal Dosimetry剂量验证的分析比较 被引量:7
8
作者 时飞跃 王敏 +3 位作者 赵紫婷 秦伟 赵环宇 魏晓为 《中国医疗设备》 2021年第4期9-12,共4页
目的对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调强计划的Portal Dosimetry(PD)剂量验证计划进行研究,比较PD计划分野和大野的Gamma通过率值(G),为评估NPC调强计划的PD剂量验证结果提供参考。方法选取11例NPC患者的调强治疗计划,首先使用... 目的对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调强计划的Portal Dosimetry(PD)剂量验证计划进行研究,比较PD计划分野和大野的Gamma通过率值(G),为评估NPC调强计划的PD剂量验证结果提供参考。方法选取11例NPC患者的调强治疗计划,首先使用Eclipse制作仅含分野的PD剂量验证计划并使用Clinac iX直线加速器执行,之后使用PD软件模块分析得到每个分野的G值,最后通过矩阵相加的方法得到每个大野的G值。对分野和大野的Gamma通过率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比较。结果对于11例PD剂量验证计划,所有分野和大野的G值分别为98.08%±1.80%和97.81%±1.96%。使用配对t检验,对198个分野与相应大野的G值进行比较,两组数据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分野与大野G值的差异(记为ΔG)为0.26%±2.21%,ΔG的绝对值为1.38%±1.75%。对每例PD验证计划,分别计算得到两种射野G值的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和标准差;对两种射野的上述四种参数分别使用配对t检验,结果显示最小值、平均值和标准差都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NPC PD剂量验证计划的分野和大野,总体上Gamma通过率差异较小;对于每例PD验证计划中所有射野Gamma通过率的平均值和标准差,分野和大野没有统计学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调强计划 分野 大野 Gamma通过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epViewer软件自动勾画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心脏结构的应用 被引量:7
9
作者 时飞跃 王敏 +2 位作者 秦伟 赵环宇 魏晓为 《中国医疗设备》 2020年第4期48-51,共4页
目的评估DeepViewer软件自动勾画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心脏结构的可行性与准确性。方法选取20例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进行研究,其中左侧乳腺癌10例,右侧乳腺癌10例。通过比较DeepViewer软件自动勾画和手工勾画的体积差异、位置差异、形状一... 目的评估DeepViewer软件自动勾画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心脏结构的可行性与准确性。方法选取20例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进行研究,其中左侧乳腺癌10例,右侧乳腺癌10例。通过比较DeepViewer软件自动勾画和手工勾画的体积差异、位置差异、形状一致性和勾画时间,同时对左侧和右侧乳腺癌的数据进行比较研究,评估DeepViewer软件自动勾画心脏结构的可行性和准确性。结果自动和手工勾画两种方式心脏结构的百分体积差异(ΔV%)为-21.43%±5.52%,总位置差异(ΔL)为(0.37±0.19)cm,相似性指数为0.84±0.03,自动勾画比手工勾画节约了大约84%的勾画时间。左侧乳腺癌和右侧乳腺癌患者的DSC值分别为0.83±0.03和0.85±0.02,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DeepViewer软件自动勾画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的心脏结构能够达到满意的勾画结果,并可缩短心脏结构的勾画时间,提高放疗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勾画 心脏结构 乳腺癌 放射治疗 DeepView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精确扫描含标记点CT层面的方法及应用分析 被引量:8
10
作者 陈成 王敏 +4 位作者 赵紫婷 时飞跃 秦伟 陈飞 魏晓为 《中国医疗设备》 2021年第4期21-23,44,共4页
目的探讨对西门子CT模拟机使用Control Scan和位置数据计算,精确扫描含标记点CT层面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60位放疗患者进行测试,其中30位作为实验组,30位作为对照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使用Control Scan和位置数据计算的方法与常规方... 目的探讨对西门子CT模拟机使用Control Scan和位置数据计算,精确扫描含标记点CT层面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60位放疗患者进行测试,其中30位作为实验组,30位作为对照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使用Control Scan和位置数据计算的方法与常规方法进行定位CT扫描,对CT扫描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实验组中,标记点出现在1、2和3层CT图像上的人数分别为:26、4和0;对照组中相应的数据分别为8、21和1。与常规方法相比,使用Control Scan和位置数据计算的方法,标记点出现在1层CT图像上的比例提高了60%。结论使用Control Scan和位置数据计算的方法,可以精确确定含标记点CT层面的位置,有效提高标记点在1层CT图像上的比例,为后续的精确放疗计划制作和精确摆位治疗提供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记点 CT层面 精确扫描 放射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oseLab软件检测CT图像噪声的程序改进及应用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时飞跃 王敏 +2 位作者 秦伟 赵环宇 魏晓为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21年第3期327-330,共4页
目的:对DoseLab软件进行程序改进,增加检测CT图像噪声的功能,对改进的程序进行测试分析。方法:首先,通过使用圆的内接多边形顶点位置计算公式,得到圆内接正三十二边形顶点坐标值。然后,在DoseLab软件Catphan 504模体CTP486模块的图像分... 目的:对DoseLab软件进行程序改进,增加检测CT图像噪声的功能,对改进的程序进行测试分析。方法:首先,通过使用圆的内接多边形顶点位置计算公式,得到圆内接正三十二边形顶点坐标值。然后,在DoseLab软件Catphan 504模体CTP486模块的图像分析程序中,添加一个正三十二边形的感兴趣区(ROI),用于检测CT图像噪声。选取2018年每月由西门子CT模拟机日常质量检测(DQC)程序得到的水模体两个层面(S3和S4)的CT图像,对DoseLab改进程序进行测试。对DoseLab改进程序和DQC程序得到的CT图像噪声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比较研究。结果:根据公式计算得到了半径4 cm圆的内接正三十二边形的32个顶点的坐标值,该多边形ROI的面积为49.94 cm2。计算DoseLab改进程序和DQC程序得到的CT图像噪声的差异(ΔN)。在120 kV情形,S3和S4层的ΔN值分别为(0.06±0.07)HU和(0.03±0.09)HU;在140 kV情形,S3和S4层的ΔN值分别为(0.10±0.09)HU和(0.08±0.09)HU。结论:通过添加正三十二边形ROI得到的DoseLab改进程序,可以自动分析水模体和Catphan模体,得到CT图像噪声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噪声 程序改进 CT模拟机 水模体 Catphan模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放疗云平台自动勾画宫颈癌患者膀胱结构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敏 秦伟 +2 位作者 时飞跃 赵环宇 魏晓为 《中国数字医学》 2020年第7期85-88,共4页
目的:测试并评估自动轮廓勾画软件智能放疗云平台(RAIC.OIS)在宫颈癌患者膀胱结构自动勾画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30例宫颈癌患者进行研究。通过比较自动勾画和手工勾画膀胱结构的体积差异(△V%)、位置差异(DC)... 目的:测试并评估自动轮廓勾画软件智能放疗云平台(RAIC.OIS)在宫颈癌患者膀胱结构自动勾画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30例宫颈癌患者进行研究。通过比较自动勾画和手工勾画膀胱结构的体积差异(△V%)、位置差异(DC)、形状一致性(DSC,SI,IncI)和勾画时间,评估RAIC.OIS自动勾画工具应用于膀胱自动勾画的可行性和准确性。结果:根据测试结果,自动和手工两种方式勾画宫颈癌患者膀胱结构的体积差异为(3.00±8.31)%,质心偏差为(0.30±0.07)cm,DSC值为0.91±0.03,SI为0.92±0.02,Inc I为0.90±0.06,自动勾画平均时间约为4.4s。结论:RAIC.OIS的自动勾画工具,对宫颈癌患者的膀胱结构能达到满意的自动勾画结果,可大大缩短临床医师用于膀胱结构的手工勾画时间,提高放疗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勾画 膀胱 宫颈癌 放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放疗云平台在肝脏结构自动勾画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3
作者 秦伟 赵紫婷 +2 位作者 时飞跃 王敏 魏晓为 《中国医疗设备》 2021年第1期66-68,74,共4页
目的测试并定量评估智能放疗云平台(RAIC.OIS)软件自动勾画腹部肿瘤患者肝脏结构的可行性。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2月至11月收治的20例腹部肿瘤患者的定位CT图像进行回顾性研究。使用连心医疗的RAIC.OIS软件,对CT图像中的肝脏结构行自动勾... 目的测试并定量评估智能放疗云平台(RAIC.OIS)软件自动勾画腹部肿瘤患者肝脏结构的可行性。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2月至11月收治的20例腹部肿瘤患者的定位CT图像进行回顾性研究。使用连心医疗的RAIC.OIS软件,对CT图像中的肝脏结构行自动勾画,所得结果与手工勾画肝脏结构进行比较。通过体积偏差(ΔV%)、质心偏差(Deviation of Centroid,DC)、Dice相似性指数(Dice Similarity Coefficient,DSC)和勾画时间,比较自动与手工勾画在体积、位置、形状、用时等方面的差异。使用敏感性指数(Sensitivity Index,SI)、包容性指数(Inclusiveness Index,IncI)和Jaccard系数(Jaccard Index,JAC)对自动勾画软件的准确性和效率进行定量化评估。结果比较自动和手工两种方式勾画肝脏结构,ΔV%为(2.16±3.59)%,DSC为0.92±0.02,DC为(0.38±0.35)cm,SI为0.93±0.02,IncI为0.91±0.03,JAC为0.85±0.04。自动勾画时间为(4.4±0.4)s,手工勾画时间为(507±74)s。结论使用RAIC.OIS软件对腹部肿瘤放疗患者的肝脏结构进行自动勾画,能够达到较好的准确性,且能够有效节约勾画时间,提高放疗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勾画 肝脏 可行性 放射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rcCHECK联合3DVH在全脑放疗剂量验证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敏 赵紫婷 +3 位作者 时飞跃 秦伟 赵环宇 魏晓为 《中国医疗设备》 2021年第4期13-15,40,共4页
目的使用ArcCHECK联合3DVH,探究全脑放疗患者的剂量验证结果和实际的剂量分布。方法选取14例脑转移患者的全脑照射治疗计划(均采用两野对穿照射)进行研究。将治疗计划移植到ArcCHECK模体上制作剂量验证计划,使用瓦里安Clinac iX直线加... 目的使用ArcCHECK联合3DVH,探究全脑放疗患者的剂量验证结果和实际的剂量分布。方法选取14例脑转移患者的全脑照射治疗计划(均采用两野对穿照射)进行研究。将治疗计划移植到ArcCHECK模体上制作剂量验证计划,使用瓦里安Clinac iX直线加速器执行ArcCHECK剂量验证计划,对验证计划的Gamma通过率进行统计分析。然后将治疗计划、剂量验证计划和实际测量得到的模体剂量分布等数据导入3DVH软件,通过3DVH进行计算后,比较靶区和危及器官的理论计算和实际测量的差异,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使用2 mm/3%的评估标准,14例患者ArcCHECK剂量验证计划的Gamma通过率为(98.64±0.40)%,其中13例患者的Gamma通过率>98%。比较理论计算和实际测量的剂量分布,靶区PTV的Dmean和D95%的差异的绝对值均在3%以内;危及器官方面,左、右晶体最大剂量的差异分别为(2.69±4.28)%和(0.31±6.21)%;左、右晶体平均剂量的差异,分别为(3.66±3.64)%和(1.79±1.61)%。结论本研究中14例全脑放疗患者的剂量验证结果总体上较好,实际剂量分布与理论计算差异较小。ArcCHECK联合3DVH是方便快捷且信息丰富的剂量验证工具,可提供模体验证结果和患者体内的实际剂量分布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cCHECK 3DVH 全脑放疗 剂量验证 Gamma通过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ccuContour和DeepViewer两款软件自动勾画胰腺癌患者肾脏结构的比较 被引量:4
15
作者 霍新颖 王敏 +2 位作者 时飞跃 赵环宇 魏晓为 《中国医疗设备》 2021年第7期52-54,63,共4页
目的分析比较AccuContour和DeepViewer两款国产软件自动勾画胰腺癌患者肾脏结构的准确性。方法选择20例胰腺癌患者的定位CT图像进行回顾性研究。分别使用MANTEIA公司的AccuContour和慧软公司的DeepViewer两款软件,在定位CT图像中自动勾... 目的分析比较AccuContour和DeepViewer两款国产软件自动勾画胰腺癌患者肾脏结构的准确性。方法选择20例胰腺癌患者的定位CT图像进行回顾性研究。分别使用MANTEIA公司的AccuContour和慧软公司的DeepViewer两款软件,在定位CT图像中自动勾画肾脏结构,所得结果与手工勾画的肾脏结构进行比较。通过对体积差异(ΔV%)、质心偏差(Deviation of Centroid,DC)和Dice相似性指数(Dice Similarity Coefficient,DSC)的分析,比较两款软件在体积、位置和形状方面自动勾画的效果和差异。结果AccuContour和DeepViewer两款软件自动勾画胰腺癌患者的肾脏结构,ΔV%分别为左肾0.13%±4.60%和0.83%±7.14%,右肾0.40%±5.24%和1.49%±5.06%;DC分别为左肾(0.87±0.95)mm和(0.76±0.90)mm,右肾(0.67±0.72)mm和(0.90±1.08)mm;DSC分别为左肾0.930±0.020和0.934±0.023,右肾0.934±0.022和0.930±0.030。对两款软件的ΔV%、DC和DSC三种参数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均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两款软件自动勾画胰腺癌患者的肾脏结构,都能够达到满意的结果;AccuContour软件在体积差异、位置差异和形状相似性方面,与DeepViewer软件相比没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勾画 肾脏 胰腺癌 国产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绝对剂量的变化对鼻咽癌调强放疗计划大野Portal Dosimetry剂量验证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时飞跃 庄洁颖 +3 位作者 王敏 秦伟 赵环宇 魏晓为 《中国医疗设备》 2023年第7期12-16,共5页
目的 研究加速器绝对剂量的变化对鼻咽癌调强放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otherapy,IMRT)计划大野Portal Dosimetry(PD)剂量验证结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12例行IMRT计划的鼻咽癌患者进行研究。每例治疗计划中,选择机架角为0°的射野... 目的 研究加速器绝对剂量的变化对鼻咽癌调强放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otherapy,IMRT)计划大野Portal Dosimetry(PD)剂量验证结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12例行IMRT计划的鼻咽癌患者进行研究。每例治疗计划中,选择机架角为0°的射野(记为AA0),该射野是大野,由两个分野组成。对AA0野,制作相应的PD剂量验证计划并在一台Clinac iX加速器上执行。通过两个PD分野的矩阵相加,得到大野AA0的PD剂量分布矩阵。通过使用不同的系数与AA0射野的测量剂量分布矩阵相乘,模拟加速器绝对剂量的变化。采用3 mm/3%的Gamma分析参数,使用PD软件模块分析得到不同绝对剂量变化情况下AA0大野的Gamma通过率(G值)。使用dp表示加速器绝对剂量变化的相对百分比。对dp在-5.0%~5.0%范围内以间隔0.5%取值,分析G(dp)的变化。对G(dp)的数据使用四次多项式拟合,由拟合公式计算得到G值的最大值(G_(max))以及G≥95%对应dp值的变化范围(R95)。结果 12个AA0射野的G(0)均>95%(96.91%~99.38%)。当dp向正负方向偏离时,总体上G值呈下降趋势,但是G(0)不是G(dp)的最大值,G值随dp的变化呈拱形形状。G_(max)值的范围为97.08%~99.41%,R95值的范围为6.3%~12.0%。当-1.5%≤dp≤2.3%时,所有12个AA0野的G值均≥95%。平均G_(max)对应的dp为0.6%。结论 加速器绝对剂量的变化对鼻咽癌IMRT计划大野的PD剂量验证结果有一定影响,为了获得较好的PD剂量验证结果,应将加速器绝对剂量的变化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本研究为评估大野的PD剂量验证结果以及测量校准加速器绝对剂量的质控工作,提供了有益的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强放疗 绝对剂量 鼻咽癌 剂量验证 大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四维CT进行放疗模拟定位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被引量:3
17
作者 陈丽丽 王敏 +4 位作者 赵紫婷 时飞跃 秦伟 赵环宇 魏晓为 《中国医疗设备》 2021年第4期16-20,共5页
四维CT(Four-Dimensional Computed Tomography,4D-CT)技术将时间与空间因素相结合,能够显示患者体内肿瘤靶区的运动范围,在放疗工作中的应用日益广泛。然而,由于4D-CT的相关设备和技术较复杂,在放疗模拟定位的具体应用中存在诸多问题,... 四维CT(Four-Dimensional Computed Tomography,4D-CT)技术将时间与空间因素相结合,能够显示患者体内肿瘤靶区的运动范围,在放疗工作中的应用日益广泛。然而,由于4D-CT的相关设备和技术较复杂,在放疗模拟定位的具体应用中存在诸多问题,阻碍了该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应用。对于使用西门子CT模拟机联合瓦里安实时位置管理系统进行4D-CT扫描,本文首先介绍了应用上述设备对放疗患者进行4D-CT模拟定位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然后针对上述问题,参照本部门的经验,介绍了相应的具体解决方案,包括对热塑膜做方形开口、制作泡沫楔形块、调节红外摄像头、去除金属饰品、评估患者呼吸曲线、制作放疗4D-CT扫描协议模板等;最后介绍了上述解决方案的具体应用效果,为工作人员更好地应用4D-CT对患者进行放疗模拟定位,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位置管理 四维CT 模拟定位 放射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ccuContour软件自动勾画镜面人患者4D-CT图像心脏结构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时飞跃 秦伟 +3 位作者 赵紫婷 王敏 赵环宇 魏晓为 《中国医疗设备》 2021年第4期1-4,20,共5页
目的评估AccuContour软件自动勾画镜面人患者四维CT(4D-CT)图像心脏结构的可行性与准确性。方法选取1例镜面人肺癌患者的10套4D-CT图像序列进行研究,10套图像序列对应10个呼吸时相。对10套CT序列,使用Eclipse治疗计划系统手工勾画心脏结... 目的评估AccuContour软件自动勾画镜面人患者四维CT(4D-CT)图像心脏结构的可行性与准确性。方法选取1例镜面人肺癌患者的10套4D-CT图像序列进行研究,10套图像序列对应10个呼吸时相。对10套CT序列,使用Eclipse治疗计划系统手工勾画心脏结构;使用AccuContour软件自动勾画心脏结构;使用WPS表格,对自动勾画和手工勾画的体积差异、位置差异、形状一致性和勾画时间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自动和手工勾画两种方式心脏结构的体积差异(△V%)为(5.63±2.80)%;总位置差异(ΔL)为(2.28±0.45)mm;Dice相似性系数、敏感性指数、包容性指数和Jaccard系数的值分别为0.909±0.011、0.936±0.012、0.884±0.020和0.835±0.019;自动勾画时间平均约为49 s。结论使用基于深度学习的AccuContour软件自动勾画镜面人患者4D-CT图像的心脏结构,能够达到比较满意的勾画结果,使用该软件可明显缩短勾画时间,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cuContour软件 自动勾画 心脏结构 镜面人 四维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rtStation软件自动勾画乳腺癌术后患者心脏结构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时飞跃 王敏 +3 位作者 赵紫婷 秦伟 赵环宇 魏晓为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21年第6期661-665,共5页
目的:使用基于深度学习的rtStation软件对乳腺癌术后患者的心脏结构进行自动勾画,对自动勾画的准确性进行测试和评估。方法:选取40例乳腺癌术后患者进行研究,分为左侧保乳(LB)组、右侧保乳(RB)组、左侧根治(LG)组和右侧根治(RG)组。首... 目的:使用基于深度学习的rtStation软件对乳腺癌术后患者的心脏结构进行自动勾画,对自动勾画的准确性进行测试和评估。方法:选取40例乳腺癌术后患者进行研究,分为左侧保乳(LB)组、右侧保乳(RB)组、左侧根治(LG)组和右侧根治(RG)组。首先将放疗定位CT图像传输至rtStation软件,使用该软件自动勾画各病例心脏结构,最后将勾画好的结构文件导回Eclipse治疗计划系统。计算两种勾画方法的体积差异(△V%)、位置差异(DC)和形状一致性(DSC)数据,评估该软件自动勾画心脏结构的准确性。结果:40例测试结果△V%、DC和DSC分别为(3.49±10.30)%、(0.48±0.30)cm、0.89±0.04。4组的DSC值分别为0.88±0.03(LB)、0.89±0.03(RB)、0.88±0.05(LG)、0.89±0.04(RG)。4个组合组的DSC值分别为0.89±0.03(LB+RB)、0.88±0.04(LG+RG)、0.88±0.04(LB+LG)、0.89±0.03(RB+RG)。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LB、RB、LG、RG 4组的ΔV%、DC、DSC值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LB+RB和LG+RG两组的ΔV%、DC、DSC值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LB+LG和RB+RG两组的ΔV%、DC、DSC值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不同类型的乳腺癌术后患者,使用rtStation软件自动勾画心脏结构,均可以达到较为准确的效果,且不同类型之间的结果没有统计学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rtStation 自动勾画 深度学习 心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氧还蛋白还原酶:一种新型有效的胃癌化疗疗效监测标志物 被引量:2
20
作者 端木忠 游奕琳 +2 位作者 白曼 焦文宣 魏晓为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367-1374,共8页
胃癌是国际上发病率较高的肿瘤,寻找新型有效的肿瘤标志物用于胃癌的诊断和疗效评估,对于胃癌的临床治疗有较大的帮助。本研究选取经临床确诊的155例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探究血浆硫氧还蛋白还原酶(thioredoxin reductase,TR)在胃癌化疗... 胃癌是国际上发病率较高的肿瘤,寻找新型有效的肿瘤标志物用于胃癌的诊断和疗效评估,对于胃癌的临床治疗有较大的帮助。本研究选取经临床确诊的155例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探究血浆硫氧还蛋白还原酶(thioredoxin reductase,TR)在胃癌化疗后临床获益人群与未获益人群中检测水平的差异,以及其与治疗效果的关系。结果显示,未获益组TR阳性率为82益组TR阳性率(48显示,未获益组人群与获益组人群的TR活性诊断阈值为8the curve,AUC)为0瘤特异性抗原(cancer antigen,CA)19?9和CA72?4。同时,TR与常规胃癌标志物的联合检测提高阳性检出率至98有较高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氧还蛋白还原酶 胃癌 临床化疗 肿瘤标志物检测 疗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