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秦皇岛市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创新发展策略探讨
1
作者 闫家慧 魏懿 +1 位作者 左亿薇 徐祗坤 《南方农业》 2025年第4期142-144,共3页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是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的基本组织载体,在保障农民增收致富、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为从理论层面探索出适合河北省秦皇岛市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形式创新发展的有效模式,以秦皇岛市农村集体经济...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是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的基本组织载体,在保障农民增收致富、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为从理论层面探索出适合河北省秦皇岛市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形式创新发展的有效模式,以秦皇岛市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形式作为切入点,分析其目前发展中存在的股份设置形式单一、“三资”管理水平不高、创新发展动力不足及产权结构不够明晰等问题,并提出完善股份合作制经济组织形式,实现政、社、经分离,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模式及充分发挥农村集体经济的富民效应等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集体经济 组织形式创新 政经分离 河北省秦皇岛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宅基地有偿退出机制的实践探索与完善策略
2
作者 陈瑶 牛欣悦 +1 位作者 魏懿 徐祗坤 《山西农经》 2025年第6期149-151,共3页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农村“空心化”现象日益严重,部分农村地区宅基地、农房、撂荒耕地、自然生态资源以及人文资源等长期被忽视和闲置。针对农村土地低效利用的问题,农村宅基地有偿退出机制逐渐受到重视,成为破解该难题的有效途径。...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农村“空心化”现象日益严重,部分农村地区宅基地、农房、撂荒耕地、自然生态资源以及人文资源等长期被忽视和闲置。针对农村土地低效利用的问题,农村宅基地有偿退出机制逐渐受到重视,成为破解该难题的有效途径。从农村土地流转视角出发,结合典型案例对农村宅基地有偿退出机制进行研究,分析了农村宅基地有偿退出所面临的现实挑战,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宅基地改革 有偿退出机制 盘活非经营性资产 城乡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部感染及其在颈筋膜间隙中蔓延的CT观察 被引量:15
3
作者 魏懿 肖家和 +1 位作者 周翔平 邓开鸿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7-41,共5页
目的研究颈部感染的CT征象以及感染在筋膜间隙中的蔓延特点。资料与方法回顾分析44例临床确诊的有CT资料的颈部感染病例资料。所有病例均为横断面扫描,扫描范围为颅底至颈根部,其中31例为增强扫描,13例未作增强。结果在44例颈部感染患者... 目的研究颈部感染的CT征象以及感染在筋膜间隙中的蔓延特点。资料与方法回顾分析44例临床确诊的有CT资料的颈部感染病例资料。所有病例均为横断面扫描,扫描范围为颅底至颈根部,其中31例为增强扫描,13例未作增强。结果在44例颈部感染患者中,咽旁间隙9例,咽后间隙9例,椎前间隙5例,扁桃体5例,咀嚼肌间隙4例,颌下间隙2例,颈浅部2例,气管前间隙1例,另有7例为多间隙感染。30例有颈阔肌及其周围脂肪的异常改变,CT表现为颈阔肌明显均匀增粗,边缘模糊无强化。颈部筋膜间隙感染主要表现为间隙内的脂肪影消失,间隙旁组织肿胀。2例坏死性筋膜炎CT表现有:颈阔肌增粗、中断,胸锁乳突肌表面筋膜强化,颈深筋膜间隙内积液,颈间隙内气体积聚,纵隔内有感染。2例咽旁感染扩散到舌下间隙,1例到会厌前间隙;3例咽后间隙感染扩散到纵隔,2例到气管旁间隙;2例咀嚼肌间隙感染蔓延到颞肌间隙,2例到咽旁间隙,1例到颊肌间隙;1例椎前间隙感染蔓延到胸部。结论CT可以准确诊断颈部感染并判断其范围,为临床诊治提供极大的帮助。同时,通过对颈部感染在颈部筋膜间隙中蔓延的CT表现进行分析,可以对颈部筋膜及其间隙的解剖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筋膜间隙 软组织感染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耳炎颅内及颅底并发症的MRI表现 被引量:5
4
作者 魏懿 刘畅 +1 位作者 肖家和 邹翎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78-181,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中耳炎颅内及颅底并发症的MRI特点,以提高对该病诊断的准确性。资料与方法搜集经临床和MRI证实的有颅内及颅底并发症的慢性中耳炎11例患者资料,对中耳炎的扩散特点和MRI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中耳炎并发症中,硬脑膜炎11... 目的探讨慢性中耳炎颅内及颅底并发症的MRI特点,以提高对该病诊断的准确性。资料与方法搜集经临床和MRI证实的有颅内及颅底并发症的慢性中耳炎11例患者资料,对中耳炎的扩散特点和MRI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中耳炎并发症中,硬脑膜炎11例,岩尖炎4例,颞叶脓肿6例,硬膜下脓肿3例,迷路炎1例。结论MRI可以清楚显示中耳乳突的炎症,并可清晰显示炎症在颅内的扩散情况,是判断中耳炎颅内并发症及其范围的首选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耳炎 并发症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咽恶性肿瘤的CT诊断 被引量:3
5
作者 魏懿 肖家和 +1 位作者 周翔平 邓开鸿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562-565,共4页
目的 探讨口咽恶性肿瘤及其侵犯的CT表现。资料与方法 搜集 5 8例经临床和病理证实的口咽恶性肿瘤资料 ,其中扁桃体区 2 5例 (鳞状上皮细胞癌 17例 ,恶性淋巴瘤 8例 ) ,舌根 19例 (鳞状上皮细胞癌 15例 ,恶性淋巴瘤 4例 ) ,软腭 13例 ... 目的 探讨口咽恶性肿瘤及其侵犯的CT表现。资料与方法 搜集 5 8例经临床和病理证实的口咽恶性肿瘤资料 ,其中扁桃体区 2 5例 (鳞状上皮细胞癌 17例 ,恶性淋巴瘤 8例 ) ,舌根 19例 (鳞状上皮细胞癌 15例 ,恶性淋巴瘤 4例 ) ,软腭 13例 (鳞状上皮细胞癌 12例 ,恶性淋巴瘤 1例 ) ,咽后壁鳞癌 1例 ,并对肿瘤及其侵犯的CT征象进行分析。结果 口咽不同部位的恶性肿瘤在CT上主要表现为相应部位的软组织肿块 ,边界欠清 ,有不同程度的强化。软腭恶性肿瘤颈淋巴结转移 2例 (P <0 .0 5 ) ,舌根和扁桃体恶性肿瘤颈淋巴结转移则分别为 11例和 14例(P >0 .0 5 ) ;翼内肌可被肿瘤侵犯 ,分别为软腭 5例 ,舌根 0例 ,扁桃体区 3例 ;腭舌沟改变为 ,软腭 6例 ,舌根 4例 ,扁桃体区 16例。结论 口咽不同部位的恶性肿瘤各有特点 ,CT扫描是很好的辅助检查方法 ,可以较好地诊断口咽恶性肿瘤及其侵犯范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咽恶性肿瘤 CT 诊断 鳞状上皮细胞癌 恶性淋巴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咀嚼肌间隙病变的CT、MRI表现特征 被引量:2
6
作者 魏懿 肖家和 +1 位作者 朱培菊 刘畅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70-872,共3页
目的探讨咀嚼肌间隙病变的CT、M R I表现特点以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方法收集临床和病理证实的起源于或侵犯到咀嚼肌间隙的病变57例,其中咀嚼肌原发病变11例,继发病变46例,包括颊部起源病变18例,鼻咽部10例,牙龈5例,腮腺3例,上颌窦6例... 目的探讨咀嚼肌间隙病变的CT、M R I表现特点以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方法收集临床和病理证实的起源于或侵犯到咀嚼肌间隙的病变57例,其中咀嚼肌原发病变11例,继发病变46例,包括颊部起源病变18例,鼻咽部10例,牙龈5例,腮腺3例,上颌窦6例,腭部2例,眶内1例,颅内1例。对咀嚼肌间隙病变的CT、M R I征象进行分析。结果咀嚼肌间隙病变的CT、M R I表现为间隙内脂肪密度影消失,界限欠清,咬肌肿胀,有时可见下颌骨破坏。咀嚼肌间隙临近的病变可循翼腭窝、颊间隙、上颌窦、卵圆孔等途径侵及咀嚼肌间隙。结论咀嚼肌间隙在颈面部疾病中易受累及,在临床诊断中应予以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咀嚼肌间隙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咽后椎前区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CT、MRI诊断 被引量:2
7
作者 魏懿 肖家和 +1 位作者 周翔平 邓开鸿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977-980,共4页
目的分析咽后椎前区肿瘤的CT和MRI特点,并探讨其临床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8例咽后椎前区肿瘤的CT、MRI特点,着重分析咽后壁、咽后脂肪、椎前肌及椎体的改变。结果18例中,咽后壁肿瘤1例,为神经鞘膜瘤;咽后间隙肿瘤5例,... 目的分析咽后椎前区肿瘤的CT和MRI特点,并探讨其临床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8例咽后椎前区肿瘤的CT、MRI特点,着重分析咽后壁、咽后脂肪、椎前肌及椎体的改变。结果18例中,咽后壁肿瘤1例,为神经鞘膜瘤;咽后间隙肿瘤5例,均为鼻咽癌;椎前间隙肿瘤12例,包括脊索瘤7例,脑膜瘤3例,外周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和软组织内动脉瘤样囊肿各1例。咽后壁肿瘤将咽后间隙脂肪推向后方,将椎前肌碾平或推向外侧;咽后间隙肿瘤位于咽后壁和椎前肌之间,将椎前肌推向后或内侧;椎前间隙肿瘤与椎体关系密切,将椎前肌和咽后脂肪推向前方。结论CT、MRI检查有助于判断咽后椎前区肿瘤的起源部位,提高诊断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咽后间隙 椎前间隙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咀嚼肌间隙原发病变的CT、MRI诊断 被引量:2
8
作者 魏懿 肖家和 邹翎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870-873,共4页
目的探讨咀嚼肌间隙原发病变的CT、MRI表现,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资料与方法回顾分析2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咀嚼肌间隙原发病变的CT、MRI资料。结果21例中,血管瘤4例,淋巴管瘤1例,脓肿3例,下颌骨边缘性骨髓炎4例,脂肪瘤2例,下颌骨黏液样... 目的探讨咀嚼肌间隙原发病变的CT、MRI表现,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资料与方法回顾分析2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咀嚼肌间隙原发病变的CT、MRI资料。结果21例中,血管瘤4例,淋巴管瘤1例,脓肿3例,下颌骨边缘性骨髓炎4例,脂肪瘤2例,下颌骨黏液样瘤2例,下颌骨巨细胞肉芽肿及尤文肉瘤各1例,横纹肌肉瘤3例。所有病例均有间隙内脂肪密度不同程度的消失,肿瘤及感染病例可见咀嚼肌间隙变形,且咀嚼肌有不同程度的肿胀。血管瘤可见不均匀的强化;淋巴管瘤无强化,表现为多个小结节影;下颌骨巨细胞肉芽肿及下颌骨黏液样瘤可见下颌骨破坏;尤文肉瘤在CT上未见骨质破坏,在MR T1WI上可见下颌骨内的高信号脂肪影消失。结论CT和MRI可以清楚显示咀嚼肌间隙内的病变及其范围,可为临床手术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咀嚼肌间隙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咀嚼肌间隙 MRI诊断 原发病变 下颌骨边缘性骨髓炎 CT 巨细胞肉芽肿 淋巴管瘤 尤文肉瘤 不同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咽癌颅底、颅内侵犯的CT、MRI研究近况 被引量:7
9
作者 魏懿 《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 2000年第6期321-324,共4页
鼻咽癌为一侵袭性较强的恶性肿瘤,易侵犯颅底和颅内,一般的临床检查难以对其进行充分判断,而CT和MRI具有重要诊断价值。本文重点阐述与该痛侵犯有关的颅底解剖,侵犯途径以及CT、MRI表现的研究近况,以期提高对该病影像诊断的准确性。
关键词 鼻咽癌 肿瘤侵犯 磁共振成像 颅底侵犯 CT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椭圆空洞对盾构隧道地震易损性曲线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魏懿 黄蔚 +2 位作者 顾翔 肖桂元 于啸波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25-636,共12页
采用增量动力分析方法,探究水平向地震下地层空洞对盾构隧道地震响应特征的影响规律。针对管片损伤及周边地层应力,选择弯矩比作为性能评价指标,峰值加速度(PGA)及峰值速度(PGV)作为衡量地震强度指标(IM),阐明椭圆形空洞对管片抗震性能... 采用增量动力分析方法,探究水平向地震下地层空洞对盾构隧道地震响应特征的影响规律。针对管片损伤及周边地层应力,选择弯矩比作为性能评价指标,峰值加速度(PGA)及峰值速度(PGV)作为衡量地震强度指标(IM),阐明椭圆形空洞对管片抗震性能的影响,得到隧道结构的地震易损性曲线。研究表明:椭圆空洞加大了浅埋盾构隧道的地震破坏概率;PGA与PGV均可作为IM并获得相应的隧道易损性曲线;使用弯矩比作为破坏指标,PGV作为地震动指标,其对应的易损性曲线对地层变异性更敏感。研究结论可为潜在空洞发育区防震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地震反应 易损性分析 空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伤视角下凯瑟琳·安·波特“阴暗寓言”中的场景意象与人物群像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魏懿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1期27-33,共7页
凯瑟琳·安·波特的小说被称为"阴暗寓言",因为它们大多描写现代人恐惧、孤独、暴力、疏离等负面心理状态。波特在其小说中塑造了一系列具有固定模式的场景意象群与人物形象群。这些场景意象和人物形象中所蕴含的丰... 凯瑟琳·安·波特的小说被称为"阴暗寓言",因为它们大多描写现代人恐惧、孤独、暴力、疏离等负面心理状态。波特在其小说中塑造了一系列具有固定模式的场景意象群与人物形象群。这些场景意象和人物形象中所蕴含的丰富象征性不仅烘托了小说的主题,而且也营造了波特小说所特有的阴暗文风。波特的"阴暗寓言"展示了现代人在急速变化的现代社会中的精神状态与精神走向,在美国文学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凯瑟琳·安·波特 阴暗寓言 场景意象群 人物形象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愚人背后的分裂——凯瑟琳·安·波特《愚人船》的主题解读 被引量:1
12
作者 魏懿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2016年第1期99-105,共7页
凯瑟琳·安·波特小说的一个核心主题是探讨现代人类巨大而可怕的缺陷。在小说文本中,波特追溯缺陷的根源,揭示现代人和现代社会种种缺陷背后的真相。波特一生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愚人船》,以船的意象作为整个现代人类社会的缩... 凯瑟琳·安·波特小说的一个核心主题是探讨现代人类巨大而可怕的缺陷。在小说文本中,波特追溯缺陷的根源,揭示现代人和现代社会种种缺陷背后的真相。波特一生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愚人船》,以船的意象作为整个现代人类社会的缩影,刻画了一群经历着各种"自我分裂"的现代愚人。他们或是在灵与肉的分裂中苦苦挣扎,或是由于种族主义而深陷身份危机之中,或是在父权婚姻与女性自由之间进行着艰难的抉择。总之,这些现代愚人折射出的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一个正处于重大转型过程中的四分五裂的现代社会。本文对《愚人船》的主题进行重新解读,认为小说中愚人个体的自我小分裂折射出的是社会整体的大分裂,愚人们的行为是人性和社会在不同层面上分裂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愚人船》 '分裂’主题 灵与肉 身份危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假日》:女作家的自我追寻 被引量:1
13
作者 魏懿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3期97-101,106,共6页
短篇小说《假日》描绘了一个同化女性的父权制家族,其中被同化的女性个体沦为父权制度的维护者,而未被同化的女性则被视为沉默的他者和怪物。小说结尾处叙述者"我"与哑女欧迪丽的结合暗示只有保持独立性别意识的女性才能获得... 短篇小说《假日》描绘了一个同化女性的父权制家族,其中被同化的女性个体沦为父权制度的维护者,而未被同化的女性则被视为沉默的他者和怪物。小说结尾处叙述者"我"与哑女欧迪丽的结合暗示只有保持独立性别意识的女性才能获得新生。此外,作为波特所有小说中唯一以第一人称视角叙事的小说,《假日》透露出作者对于当时女性作家生存现状的思考,即女性作家必须保持自身的创作独立性才不会被父权文化所同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凯瑟琳·安·波特 女性的同化 沉默的他者 女性艺术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向负压留置针穿刺输液在临床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4
作者 魏懿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1年第7期206-206,共1页
目的:探讨手背静脉逆向负压留置针穿刺在临床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4例手背中部静脉受损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4例,对照组60例。对观察组掌指关节附近静脉留置针逆向负压穿刺,对照组进行掌指关节附近静脉留置针顺向穿刺。结... 目的:探讨手背静脉逆向负压留置针穿刺在临床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4例手背中部静脉受损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4例,对照组60例。对观察组掌指关节附近静脉留置针逆向负压穿刺,对照组进行掌指关节附近静脉留置针顺向穿刺。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一次穿刺成功率,保留时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施行手背静脉逆向负压留置针穿刺可提高穿刺成功率,延长保留时间,提高手背静脉的利用率,减轻患者的痛苦,减少护士的工作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输液 逆向负压穿刺 留置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节护理在人工肝联合治疗重症肝炎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魏懿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2年第25期373-374,共2页
目的:探讨人工肝联合治疗重症肝炎的护理要点。方法:对35例重症肝炎患者行人工肝联合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患者肝功能检查结果的变化。结果:人工肝联合治疗能使肝功能明显好转,能使重症肝炎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明显改善。结论:认真做好人工肝... 目的:探讨人工肝联合治疗重症肝炎的护理要点。方法:对35例重症肝炎患者行人工肝联合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患者肝功能检查结果的变化。结果:人工肝联合治疗能使肝功能明显好转,能使重症肝炎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明显改善。结论:认真做好人工肝联合治疗前中后的细节护理,是确保人工肝联合治疗安全和防治各种并发症的重要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节护理 人工肝联合治疗 重症肝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隔膜密闭式输液接头在人工肝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魏懿 《中国伤残医学》 2012年第11期102-102,共1页
目的:探讨分隔膜密闭式输液接头在人工肝治疗血管通路封管中的应用。方法:将68例行人工肝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3例使用普通肝素帽进行股静脉血管通路封管和实验组35例使用分隔膜密闭式输液接头进行股静脉血管通路封管。结果:对照... 目的:探讨分隔膜密闭式输液接头在人工肝治疗血管通路封管中的应用。方法:将68例行人工肝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3例使用普通肝素帽进行股静脉血管通路封管和实验组35例使用分隔膜密闭式输液接头进行股静脉血管通路封管。结果:对照组发生股静脉血管通路堵管4例,实验组无股静脉血管通路堵管,p<0.05。结论:在人工肝治疗血管通路封管中使用分隔膜密闭式输液接头能明显降低血管通路的堵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管接头 人工肝 堵管
原文传递
天真的堕落——凯瑟琳·安·波特《马戏》与《坟》的创伤视角解读 被引量:1
17
作者 魏懿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4-7,共4页
凯瑟琳·安·波特作为美国著名的女作家,创作了不少丰满的女性人物,"米兰达"系列小说便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作品之一。《马戏》与《坟》这两篇短篇小说作为主人公米兰达童年故事的收尾之作,在整个"米兰达"系... 凯瑟琳·安·波特作为美国著名的女作家,创作了不少丰满的女性人物,"米兰达"系列小说便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作品之一。《马戏》与《坟》这两篇短篇小说作为主人公米兰达童年故事的收尾之作,在整个"米兰达"系列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波特看来,人性之恶源于童年时所受到的各种创伤,而这些创伤导致了儿童天真的丧失。《马戏》和《坟》标志着米兰达"天真的堕落",为成年后米兰达的创伤埋下了伏笔。本文以创伤为视角解读这两篇小说中的儿童心理创伤,从而更深入地理解波特对于人性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凯瑟琳·安·波特 创伤 天真的堕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玛丽·威尔金斯·弗里曼《一段好时光》中的消费异化解读
18
作者 魏懿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4期56-61,共6页
美国女作家玛丽·威尔金斯·弗里曼在其短篇小说《一段好时光》中揭露了消费异化对人们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弗里曼通过对女主人公纳西莎的欲望从释放到异化再到失控的全过程的描述,批判了以消费商品符号价值为特征的现代消费主义... 美国女作家玛丽·威尔金斯·弗里曼在其短篇小说《一段好时光》中揭露了消费异化对人们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弗里曼通过对女主人公纳西莎的欲望从释放到异化再到失控的全过程的描述,批判了以消费商品符号价值为特征的现代消费主义,诘问了资本主义现代消费模式的合理性,并预见了消费异化时代一旦开启,人们的消费欲望便会变得难以控制。同时,弗里曼在小说中肯定了以勤俭、简朴、理性等为核心的传统价值观在消费主义时代所具有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玛丽·威尔金斯·弗里曼 《一段好时光》 消费异化 欲望
原文传递
无名的“他”——凯瑟琳·安·波特短篇小说《他》中的身份焦虑解读
19
作者 魏懿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4期18-22,共5页
凯瑟琳·安·波特的短篇小说《他》描写了一个被父母和家庭抛弃的美国南方孩子。这个孩子始终被称为"他",而没有属于自己的名字。小说中"他"的无名状态意味着个体被剥夺了自己在家庭中的身份,而小说结尾处&... 凯瑟琳·安·波特的短篇小说《他》描写了一个被父母和家庭抛弃的美国南方孩子。这个孩子始终被称为"他",而没有属于自己的名字。小说中"他"的无名状态意味着个体被剥夺了自己在家庭中的身份,而小说结尾处"他"被送往县救济院则意味着"他"既遭受了老南方的否定,又遭受了新南方的抛弃,"他"陷入到被历史与现实双重抛弃的处境之中。作为一位杰出的南方女作家,波特在《他》中表达了南北战争战败后美国南方人对于自身身份的焦虑,《他》中那个无名的孩子正是波特这一代新南方人对于自我身份焦虑的形象化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他》 老南方 新南方 身份焦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及其靶基因网络 被引量:15
20
作者 汤晓丽 邓立彬 +6 位作者 林加日 张伟龙 刘双梅 魏懿 梅普明 汪雁 梁尚栋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07-615,共9页
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Sterol regulatory element-binding protein 1,SREBP-1)是重要的核转录因子之一,能调控内源性胆固醇、脂肪酸、甘油三酯和磷脂合成所需酶的表达,以维持血脂动态平衡。研究表明,SREBP-1及其靶基因网络的异常可引... 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Sterol regulatory element-binding protein 1,SREBP-1)是重要的核转录因子之一,能调控内源性胆固醇、脂肪酸、甘油三酯和磷脂合成所需酶的表达,以维持血脂动态平衡。研究表明,SREBP-1及其靶基因网络的异常可引起胰岛素抵抗、Ⅱ型糖尿病、心功能紊乱、血管并发症和肝脂肪变等一系列代谢性疾病。近年高通量组学技术的发展极大扩展了对SREBP-1靶基因及其转录调控模式的了解。文章对SREBP-1蛋白结构、活化过程、DNA结合位点及其调控的靶基因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着重介绍了基于组学数据的转录调控网络的构建,这将有助于更好的认识SREBP-1在脂类代谢中的作用,为深入探讨脂质代谢性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 靶基因 基因调控网络 脂类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