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加速加载试验的钢桥面铺装性能研究
被引量:
7
1
作者
钟科
陈飞
+1 位作者
魏小皓
刘鎏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50-56,共7页
为了对ERS钢桥面铺装体系的实际使用效果进行验证,本研究以嘉绍大桥项目为依托,采用路面加速加载系统对钢桥面铺装层的长期使用性能以及极端条件下的路用性能进行试验研究。试验发现,ERS和ERN两种结构轴载作用次数达205万次时,平均车辙...
为了对ERS钢桥面铺装体系的实际使用效果进行验证,本研究以嘉绍大桥项目为依托,采用路面加速加载系统对钢桥面铺装层的长期使用性能以及极端条件下的路用性能进行试验研究。试验发现,ERS和ERN两种结构轴载作用次数达205万次时,平均车辙深度增长的绝对值均不超过5 mm;试验加载次数超过130万次以后,两种桥面铺装结构基本不渗水,其抗滑性能也趋于稳定;加载次数超过80万次以后,铺装结构内部材料出现了疲劳损伤,弯拉应变出现明显增长,且横向最大拉应力大于纵向最大拉应力。而在高温湿热极端条件下,ERN结构在轴载作用次数达6万次时,超薄磨耗层开始出现推移剥落;ERS结构在轴载作用次数超过9万次后,SMA结构层迅速破坏。结果表明,ERS和ERN两种结构在自然条件下均未出现开裂或破损,具有优良的抗车辙性能;而在极端条件下,这两种结构都出现明显的滑移剪切破坏。相反,热固性的树脂沥青材料在极端条件下表现出了极佳的高温稳定性能,但其抗开裂性能有待进一步研究。横向拉应力引起的纵向裂缝是造成铺装层开裂破坏的主要原因,因此应将横向最大拉应力作为铺装层设计的重要控制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钢桥面铺装
加速加载试验
ERS
ERN
原文传递
不同面层组合形式下灌入式复合路面力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
3
2
作者
魏小皓
罗桑
+1 位作者
刘鎏
田佳昊
《交通信息与安全》
CSCD
2017年第6期108-114,共7页
针对灌入式复合路面结构设计中所需的路面应力和变形等情况,研究结合弹性层状理论体系,采用ABAQUS软件建立了不同面层组合形式下灌入式复合路面的力学仿真模型,包括:上中面层同为改性沥青混凝土或者水泥砂浆灌入式混凝土、上面层改性沥...
针对灌入式复合路面结构设计中所需的路面应力和变形等情况,研究结合弹性层状理论体系,采用ABAQUS软件建立了不同面层组合形式下灌入式复合路面的力学仿真模型,包括:上中面层同为改性沥青混凝土或者水泥砂浆灌入式混凝土、上面层改性沥青混凝土+中面层水泥砂浆灌入式混凝土、上面层水泥砂浆灌入式混凝土+中面层改性沥青混凝土等,仿真计算出不同结构类型路面的层底应力、应变和路表弯沉等力学指标。结果显示,与普通路面结构相比,当水泥砂浆灌入层同时作表面层和中面层时,其层底拉应力和路表弯沉分别减少25.7%和50.9%;水泥砂浆灌入层作中面层时,相关力学性能也优于普通路面结构;水泥砂浆灌入层作表面层时,最大拉应力的影响范围要大于普通路面结构。研究结果表明,表面层和中面层均采用水泥砂浆灌入层的结构力学性能最优,为最佳的设计方案;中面层采用水泥砂浆灌入层的结构次之,不推荐采用水泥砂浆灌入层单独作表面层的结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灌入式复合路面
力学分析
有限元模拟
弯拉应力
路表弯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乳胶水泥砂浆灌入式沥青混合料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
6
3
作者
钟科
刘国强
+1 位作者
魏小皓
徐立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5,50,共6页
为实现超刚柔并济的半柔性路面的设计与应用,对乳胶水泥砂浆的性能与乳胶水泥砂浆灌入复合式试件进行全面试验评价。首先选用等级42.5的硅酸盐水泥,采用流动度、抗折强度与抗压强度试验,对乳胶水泥砂浆的配比进行了试验研究,确定乳胶水...
为实现超刚柔并济的半柔性路面的设计与应用,对乳胶水泥砂浆的性能与乳胶水泥砂浆灌入复合式试件进行全面试验评价。首先选用等级42.5的硅酸盐水泥,采用流动度、抗折强度与抗压强度试验,对乳胶水泥砂浆的配比进行了试验研究,确定乳胶水泥砂浆质量配比为m(水)∶m(水泥)∶m(细砂)∶m(矿粉)∶m(乳胶粉)=720∶1 000∶497∶249∶30。同时选用SBS改性沥青与相应级配的石灰岩集料,以肯特堡飞散、马歇尔试验对大孔隙沥青混合料的配比组成进行了研究,得出了乳胶水泥砂浆和沥青混合料的最佳配合比;而后采用马歇尔试验、车辙试验、低温弯曲试验、冻融劈裂性能、渗透性试验和摆式摩擦系数试验,对未灌浆的大孔隙沥青混合料、灌浆养生7 d和28 d的乳胶水泥砂浆灌入式沥青混合料的性能进行试验评价。试验结果显示,乳胶水泥砂浆的灌入可以有效提升沥青混合料的强度、高温抗车辙、水稳定性、摩擦性能,并且随着养生时间的增长,灌入式试件的强度会提升。同时,乳胶改性剂的添加能够较好地改善水泥砂浆的灌入对混合料低温变形能力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乳胶
灌入
水泥砂浆
沥青混合料
性能
原文传递
灌入式复合路面基体沥青混合料检验方法研究
被引量:
4
4
作者
陈波
魏小皓
+2 位作者
吴逸飞
钟科
罗桑
《中外公路》
2021年第1期228-232,共5页
灌入式复合路面是一种在开级配沥青混合料中填充水泥砂浆而形成的路面结构,兼具沥青路面与水泥路面的优点,但其优良性能的发挥主要取决于基体沥青混合料的合理设计与否。为此,该文提出三阶段检验法,以GOAC-13和GOAC-16两种沥青混合料为...
灌入式复合路面是一种在开级配沥青混合料中填充水泥砂浆而形成的路面结构,兼具沥青路面与水泥路面的优点,但其优良性能的发挥主要取决于基体沥青混合料的合理设计与否。为此,该文提出三阶段检验法,以GOAC-13和GOAC-16两种沥青混合料为例,首先检验基体骨架的基本性能,其次考虑水泥砂浆在满足第一步条件下的灌入效果,最后通过检验复合材料的性能指标作为综合评判标准。结果表明,通过三阶段检验法得到的灌入式复合沥青路面具有优良的路用性能,可以满足行车需求;而且适当减小灌入式沥青混合料的公称最大粒径,有利于增强其抗剪切强度和高温稳定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入式
复合路面
基体沥青混合料
检验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小粒径排水型抗滑超薄磨耗层施工技术
被引量:
8
5
作者
殷俊
张愈恒
+2 位作者
刘子铭
罗桑
魏小皓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219-227,共9页
小粒径超薄沥青罩面作为一种新型路面结构,具有厚度薄(1.5~2.5 cm)、空隙率大(18%~25%)的结构特点,其碾压温度与碾压功大小与以往沥青路面存在差异,但在现有规范中并未给出推荐的施工方法。因此首先通过室内击实试验分析击实温度和击实...
小粒径超薄沥青罩面作为一种新型路面结构,具有厚度薄(1.5~2.5 cm)、空隙率大(18%~25%)的结构特点,其碾压温度与碾压功大小与以往沥青路面存在差异,但在现有规范中并未给出推荐的施工方法。因此首先通过室内击实试验分析击实温度和击实次数对马歇尔试件飞散性能的影响,之后基于能量等效原理建立室内击实功与现场压实功的对应关系,以此为指导确定现场碾压遍数与组合方式,最后摊铺试验段对上述建立的关系模型进行验证,为罩面层的科学施工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小粒径
排水
抗滑
超薄磨耗层
施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玻璃集料对沥青混凝土体积参数及路用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
6
6
作者
陈波
魏小皓
蔡伟红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4553-4559,共7页
将玻璃作为集料应用于沥青混凝土是一种较为环保的回收利用方式,但现阶段对玻璃沥青混凝土的研究多局限于室内试验,缺乏在实体工程中的应用检验。为此,选取0、5%、10%和15%4种玻璃掺量进行试验,分析其对沥青混合料体积参数和路用性能的...
将玻璃作为集料应用于沥青混凝土是一种较为环保的回收利用方式,但现阶段对玻璃沥青混凝土的研究多局限于室内试验,缺乏在实体工程中的应用检验。为此,选取0、5%、10%和15%4种玻璃掺量进行试验,分析其对沥青混合料体积参数和路用性能的影响规律以及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在此基础上优选一组性能最佳的掺量比例铺筑试验段。结果表明:随着玻璃掺量增加,空隙率与矿料间隙率先减小后增大,沥青饱和度则相反;玻璃沥青混合料的长期性能、高温性能、低温性能、水稳定性以及抗滑性能也随着玻璃掺量的增加而有所下降,掺量在10%以内时各项指标基本满足规范要求,5%掺量时其动稳定度、马歇尔稳定度和残留稳定度略高于普通沥青混合料。实际应用表明,玻璃沥青路面具有优异的路用性能和出色的反光效果,可在路面工程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玻璃
沥青混凝土
体积参数
路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微表处抗滑性能在高速公路中的应用研究
7
作者
罗方军
魏小皓
易守春
《建筑安全》
2022年第10期29-31,共3页
微表处作为一种成熟的预防性养护技术被大力推广应用,但现阶段对其研究多局限于室内试验,缺乏抗滑性能的跟踪观测。结合南渝高速、巴南高速和邛名高速施工完微表处之后的检测数据,对微表处抗滑性能随铺筑时间的变化、细集料类型的影响...
微表处作为一种成熟的预防性养护技术被大力推广应用,但现阶段对其研究多局限于室内试验,缺乏抗滑性能的跟踪观测。结合南渝高速、巴南高速和邛名高速施工完微表处之后的检测数据,对微表处抗滑性能随铺筑时间的变化、细集料类型的影响程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微表处施工完成后第一年SFC衰减数值从8~17不等,衰减程度与原路面状况关系较大;采用卵碎石机制砂的微表处施工路段,其初始SFC以及衰减幅度均小于采用石灰岩机制砂的微表处路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表处
抗滑性能
细集料类型
应用研究
高速公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路面层间粘结性能施工验收定量评价指标分析
8
作者
何苗苗
魏小皓
+1 位作者
王冬梅
吕蕾
《北方交通》
2023年第12期54-57,61,共5页
针对目前路面施工过程中缺乏层间粘结性能评价指标的现象,对增加路面层间粘结性能定量评价指标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其评价指标和试验方法,以及在制定验收评价标准时应考虑的因素。结果表明:路面施工质量验收时,有必要增加路面层...
针对目前路面施工过程中缺乏层间粘结性能评价指标的现象,对增加路面层间粘结性能定量评价指标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其评价指标和试验方法,以及在制定验收评价标准时应考虑的因素。结果表明:路面施工质量验收时,有必要增加路面层间粘结性能的定量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层间粘结性能可以采用抗剪强度和拉拔强度进行评价,但是抗剪强度测定试验方法需进一步统一;在制定评价标准时,应考虑结构层材料类型、粘结材料类型及洒布量、竖向荷载及外界环境(温度、湿度等)等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面施工
质量验收
层间粘结性能
定量评价指标
试验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环氧沥青铺装层裂缝类病害修复材料性能研究
被引量:
15
9
作者
于力
魏小皓
+1 位作者
王建伟
罗桑
《公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93-298,共6页
环氧沥青混合料由于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在钢桥面铺装中得以广泛应用,但服役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病害,其中裂缝类病害最为严重。文章结合南京长江第二大桥多年来的养护维修经验,选取工程中常用的4种裂缝类修复材料,即CKⅠ、CKⅡ...
环氧沥青混合料由于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在钢桥面铺装中得以广泛应用,但服役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病害,其中裂缝类病害最为严重。文章结合南京长江第二大桥多年来的养护维修经验,选取工程中常用的4种裂缝类修复材料,即CKⅠ、CKⅡ、CKⅢ和CKⅣ,分别进行黏度试验、拉拔试验、拉伸试验和剪切试验,评价其在环氧沥青铺装层修复中的适用性,为建立完善的钢桥面铺装层养护技术规范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面铺装
环氧沥青铺装层
裂缝病害
裂缝修复
性能试验
原文传递
钢桥面铺装用热、温拌环氧沥青混凝土性能对比
被引量:
19
10
作者
周健
魏小皓
+1 位作者
刘鎏
田佳昊
《公路》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7,共7页
结合南京南站综合枢纽龙西互通二期实体工程,对温拌和热拌环氧沥青混凝土原材料组成、结合料性能和混合料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全面比较了温、热拌环氧沥青铺装施工工艺的区别。研究得出两种环氧沥青混合料均具有优良的高低温性能和抗水...
结合南京南站综合枢纽龙西互通二期实体工程,对温拌和热拌环氧沥青混凝土原材料组成、结合料性能和混合料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全面比较了温、热拌环氧沥青铺装施工工艺的区别。研究得出两种环氧沥青混合料均具有优良的高低温性能和抗水损害能力,路用性能相差不大;热拌环氧沥青的黏度与时间表现出对数相关的关系,使得混合料在高温下具有更长的容留时间,可大大降低施工难度;温拌环氧沥青混合料需要对拌和楼进行改造,而且料车不可以直接行驶于黏结层之上,这极大限制了温拌环氧技术体系在现有桥面大中修工程中的应用。因此从经济性和对交通的影响程度而言,热拌环氧沥青混合料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沥青
热拌
温拌
铺装性能
施工工艺
原文传递
超薄磨耗层小粒径沥青混合料性能研究
被引量:
3
11
作者
王晓东
刘诗城
+3 位作者
魏小皓
孟琳
梅晨悦
田佳昊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7-32,共6页
为探究小粒径、大孔隙沥青混合料应用于超薄磨耗层的可行性,采用公称最大粒径4. 75mm的集料设计制备了一种空隙率大于20%的透水沥青混合料。利用车辙、低温弯曲小梁、冻融劈裂、摆式摩擦、手工铺砂法、以及渗水试验对小粒径大孔隙透水...
为探究小粒径、大孔隙沥青混合料应用于超薄磨耗层的可行性,采用公称最大粒径4. 75mm的集料设计制备了一种空隙率大于20%的透水沥青混合料。利用车辙、低温弯曲小梁、冻融劈裂、摆式摩擦、手工铺砂法、以及渗水试验对小粒径大孔隙透水沥青混合料的高温、低温、水稳定性、摩擦以及透水等路用性能与表面特性进行了评价,试验结果显示:混合料的60℃动稳定度为8201次/mm,-10℃极限弯曲应变为2896με,冻融劈裂残留强度比为84. 62%,BPN摆值为69,构造深度为0. 71mm,渗水系数为6857mL/min。研究表明小粒径大孔隙沥青混合料具有良好的路用性能,高温稳定性、抗滑性能、排水性能显著,与OGFC-13的路用性能对比分析后,小粒径沥青混合料可以考虑作为超薄磨耗层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混合料
小粒径
大孔隙率
超薄磨耗层
路用性能
原文传递
题名
基于加速加载试验的钢桥面铺装性能研究
被引量:
7
1
作者
钟科
陈飞
魏小皓
刘鎏
机构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
东南大学交通学院
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50-56,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408280
51408125)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2017M610846)
文摘
为了对ERS钢桥面铺装体系的实际使用效果进行验证,本研究以嘉绍大桥项目为依托,采用路面加速加载系统对钢桥面铺装层的长期使用性能以及极端条件下的路用性能进行试验研究。试验发现,ERS和ERN两种结构轴载作用次数达205万次时,平均车辙深度增长的绝对值均不超过5 mm;试验加载次数超过130万次以后,两种桥面铺装结构基本不渗水,其抗滑性能也趋于稳定;加载次数超过80万次以后,铺装结构内部材料出现了疲劳损伤,弯拉应变出现明显增长,且横向最大拉应力大于纵向最大拉应力。而在高温湿热极端条件下,ERN结构在轴载作用次数达6万次时,超薄磨耗层开始出现推移剥落;ERS结构在轴载作用次数超过9万次后,SMA结构层迅速破坏。结果表明,ERS和ERN两种结构在自然条件下均未出现开裂或破损,具有优良的抗车辙性能;而在极端条件下,这两种结构都出现明显的滑移剪切破坏。相反,热固性的树脂沥青材料在极端条件下表现出了极佳的高温稳定性能,但其抗开裂性能有待进一步研究。横向拉应力引起的纵向裂缝是造成铺装层开裂破坏的主要原因,因此应将横向最大拉应力作为铺装层设计的重要控制指标。
关键词
桥梁工程
钢桥面铺装
加速加载试验
ERS
ERN
Keywords
bridge engineering
steel deck pavement
accelerated loading test
ERS
ERN
分类号
U445.4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原文传递
题名
不同面层组合形式下灌入式复合路面力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
3
2
作者
魏小皓
罗桑
刘鎏
田佳昊
机构
东南大学交通学院
东南大学智能运输系统研究中心
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
《交通信息与安全》
CSCD
2017年第6期108-114,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408125)
东南大学优秀青年教师教学科研资助计划项目(2242015R30029)资助
文摘
针对灌入式复合路面结构设计中所需的路面应力和变形等情况,研究结合弹性层状理论体系,采用ABAQUS软件建立了不同面层组合形式下灌入式复合路面的力学仿真模型,包括:上中面层同为改性沥青混凝土或者水泥砂浆灌入式混凝土、上面层改性沥青混凝土+中面层水泥砂浆灌入式混凝土、上面层水泥砂浆灌入式混凝土+中面层改性沥青混凝土等,仿真计算出不同结构类型路面的层底应力、应变和路表弯沉等力学指标。结果显示,与普通路面结构相比,当水泥砂浆灌入层同时作表面层和中面层时,其层底拉应力和路表弯沉分别减少25.7%和50.9%;水泥砂浆灌入层作中面层时,相关力学性能也优于普通路面结构;水泥砂浆灌入层作表面层时,最大拉应力的影响范围要大于普通路面结构。研究结果表明,表面层和中面层均采用水泥砂浆灌入层的结构力学性能最优,为最佳的设计方案;中面层采用水泥砂浆灌入层的结构次之,不推荐采用水泥砂浆灌入层单独作表面层的结构方案。
关键词
交通工程
灌入式复合路面
力学分析
有限元模拟
弯拉应力
路表弯沉
Keywords
traffic engineering
filling composite pavement
mechanics analysis
finite element simulation
tensile stress
surface deflection
分类号
U414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乳胶水泥砂浆灌入式沥青混合料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
6
3
作者
钟科
刘国强
魏小皓
徐立
机构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
重庆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东南大学智能运输系统研究中心
出处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5,50,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408280)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2017M610846)
文摘
为实现超刚柔并济的半柔性路面的设计与应用,对乳胶水泥砂浆的性能与乳胶水泥砂浆灌入复合式试件进行全面试验评价。首先选用等级42.5的硅酸盐水泥,采用流动度、抗折强度与抗压强度试验,对乳胶水泥砂浆的配比进行了试验研究,确定乳胶水泥砂浆质量配比为m(水)∶m(水泥)∶m(细砂)∶m(矿粉)∶m(乳胶粉)=720∶1 000∶497∶249∶30。同时选用SBS改性沥青与相应级配的石灰岩集料,以肯特堡飞散、马歇尔试验对大孔隙沥青混合料的配比组成进行了研究,得出了乳胶水泥砂浆和沥青混合料的最佳配合比;而后采用马歇尔试验、车辙试验、低温弯曲试验、冻融劈裂性能、渗透性试验和摆式摩擦系数试验,对未灌浆的大孔隙沥青混合料、灌浆养生7 d和28 d的乳胶水泥砂浆灌入式沥青混合料的性能进行试验评价。试验结果显示,乳胶水泥砂浆的灌入可以有效提升沥青混合料的强度、高温抗车辙、水稳定性、摩擦性能,并且随着养生时间的增长,灌入式试件的强度会提升。同时,乳胶改性剂的添加能够较好地改善水泥砂浆的灌入对混合料低温变形能力的影响。
关键词
道路工程
乳胶
灌入
水泥砂浆
沥青混合料
性能
Keywords
road engineering
latex
pouring
cement mortar
asphalt mixture
performance
分类号
U414.1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原文传递
题名
灌入式复合路面基体沥青混合料检验方法研究
被引量:
4
4
作者
陈波
魏小皓
吴逸飞
钟科
罗桑
机构
重庆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东南大学交通学院
四川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
东南大学智能运输系统研究中心
出处
《中外公路》
2021年第1期228-232,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51408125)
东南大学优秀青年教师教学科研资助计划项目(编号:2242015R30029)。
文摘
灌入式复合路面是一种在开级配沥青混合料中填充水泥砂浆而形成的路面结构,兼具沥青路面与水泥路面的优点,但其优良性能的发挥主要取决于基体沥青混合料的合理设计与否。为此,该文提出三阶段检验法,以GOAC-13和GOAC-16两种沥青混合料为例,首先检验基体骨架的基本性能,其次考虑水泥砂浆在满足第一步条件下的灌入效果,最后通过检验复合材料的性能指标作为综合评判标准。结果表明,通过三阶段检验法得到的灌入式复合沥青路面具有优良的路用性能,可以满足行车需求;而且适当减小灌入式沥青混合料的公称最大粒径,有利于增强其抗剪切强度和高温稳定性能。
关键词
灌入式
复合路面
基体沥青混合料
检验方法
分类号
U414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小粒径排水型抗滑超薄磨耗层施工技术
被引量:
8
5
作者
殷俊
张愈恒
刘子铭
罗桑
魏小皓
机构
东南大学交通学院
苏州市公路管理处
东南大学智能运输系统研究中心
出处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219-227,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408125)
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公路局科技项目(小粒径排水降噪型超薄沥青罩面技术研究)资助
文摘
小粒径超薄沥青罩面作为一种新型路面结构,具有厚度薄(1.5~2.5 cm)、空隙率大(18%~25%)的结构特点,其碾压温度与碾压功大小与以往沥青路面存在差异,但在现有规范中并未给出推荐的施工方法。因此首先通过室内击实试验分析击实温度和击实次数对马歇尔试件飞散性能的影响,之后基于能量等效原理建立室内击实功与现场压实功的对应关系,以此为指导确定现场碾压遍数与组合方式,最后摊铺试验段对上述建立的关系模型进行验证,为罩面层的科学施工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
道路工程
小粒径
排水
抗滑
超薄磨耗层
施工技术
Keywords
road engineering
small particle size
drainage
skid resistance
ultra-thin overlay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分类号
U416.2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玻璃集料对沥青混凝土体积参数及路用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
6
6
作者
陈波
魏小皓
蔡伟红
机构
重庆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四川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出处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4553-4559,共7页
文摘
将玻璃作为集料应用于沥青混凝土是一种较为环保的回收利用方式,但现阶段对玻璃沥青混凝土的研究多局限于室内试验,缺乏在实体工程中的应用检验。为此,选取0、5%、10%和15%4种玻璃掺量进行试验,分析其对沥青混合料体积参数和路用性能的影响规律以及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在此基础上优选一组性能最佳的掺量比例铺筑试验段。结果表明:随着玻璃掺量增加,空隙率与矿料间隙率先减小后增大,沥青饱和度则相反;玻璃沥青混合料的长期性能、高温性能、低温性能、水稳定性以及抗滑性能也随着玻璃掺量的增加而有所下降,掺量在10%以内时各项指标基本满足规范要求,5%掺量时其动稳定度、马歇尔稳定度和残留稳定度略高于普通沥青混合料。实际应用表明,玻璃沥青路面具有优异的路用性能和出色的反光效果,可在路面工程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
道路工程
玻璃
沥青混凝土
体积参数
路用性能
Keywords
road engineering
glass
asphalt concrete
volume parameters
road performance
分类号
U414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微表处抗滑性能在高速公路中的应用研究
7
作者
罗方军
魏小皓
易守春
机构
四川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出处
《建筑安全》
2022年第10期29-31,共3页
文摘
微表处作为一种成熟的预防性养护技术被大力推广应用,但现阶段对其研究多局限于室内试验,缺乏抗滑性能的跟踪观测。结合南渝高速、巴南高速和邛名高速施工完微表处之后的检测数据,对微表处抗滑性能随铺筑时间的变化、细集料类型的影响程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微表处施工完成后第一年SFC衰减数值从8~17不等,衰减程度与原路面状况关系较大;采用卵碎石机制砂的微表处施工路段,其初始SFC以及衰减幅度均小于采用石灰岩机制砂的微表处路段。
关键词
微表处
抗滑性能
细集料类型
应用研究
高速公路
分类号
U418.65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路面层间粘结性能施工验收定量评价指标分析
8
作者
何苗苗
魏小皓
王冬梅
吕蕾
机构
成都建工路桥建设有限公司
四川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出处
《北方交通》
2023年第12期54-57,61,共5页
文摘
针对目前路面施工过程中缺乏层间粘结性能评价指标的现象,对增加路面层间粘结性能定量评价指标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其评价指标和试验方法,以及在制定验收评价标准时应考虑的因素。结果表明:路面施工质量验收时,有必要增加路面层间粘结性能的定量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层间粘结性能可以采用抗剪强度和拉拔强度进行评价,但是抗剪强度测定试验方法需进一步统一;在制定评价标准时,应考虑结构层材料类型、粘结材料类型及洒布量、竖向荷载及外界环境(温度、湿度等)等影响因素。
关键词
路面施工
质量验收
层间粘结性能
定量评价指标
试验方法
Keywords
Pavement construction
Quality acceptance
Interlayer bonding performance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indexes
Test method
分类号
U416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环氧沥青铺装层裂缝类病害修复材料性能研究
被引量:
15
9
作者
于力
魏小皓
王建伟
罗桑
机构
南京长江第二大桥有限责任公司
东南大学交通学院
东南大学智能运输系统研究中心
出处
《公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93-298,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项目编号51408125
+1 种基金
东南大学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
项目编号20150092120062
文摘
环氧沥青混合料由于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在钢桥面铺装中得以广泛应用,但服役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病害,其中裂缝类病害最为严重。文章结合南京长江第二大桥多年来的养护维修经验,选取工程中常用的4种裂缝类修复材料,即CKⅠ、CKⅡ、CKⅢ和CKⅣ,分别进行黏度试验、拉拔试验、拉伸试验和剪切试验,评价其在环氧沥青铺装层修复中的适用性,为建立完善的钢桥面铺装层养护技术规范奠定基础。
关键词
桥面铺装
环氧沥青铺装层
裂缝病害
裂缝修复
性能试验
Keywords
deck pavement
epoxy asphalt pavement
crack defect
repair of crack
performance test
分类号
U445.71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原文传递
题名
钢桥面铺装用热、温拌环氧沥青混凝土性能对比
被引量:
19
10
作者
周健
魏小皓
刘鎏
田佳昊
机构
南京市公路管理处
东南大学交通学院
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
《公路》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7,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51408125
文摘
结合南京南站综合枢纽龙西互通二期实体工程,对温拌和热拌环氧沥青混凝土原材料组成、结合料性能和混合料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全面比较了温、热拌环氧沥青铺装施工工艺的区别。研究得出两种环氧沥青混合料均具有优良的高低温性能和抗水损害能力,路用性能相差不大;热拌环氧沥青的黏度与时间表现出对数相关的关系,使得混合料在高温下具有更长的容留时间,可大大降低施工难度;温拌环氧沥青混合料需要对拌和楼进行改造,而且料车不可以直接行驶于黏结层之上,这极大限制了温拌环氧技术体系在现有桥面大中修工程中的应用。因此从经济性和对交通的影响程度而言,热拌环氧沥青混合料更具优势。
关键词
环氧沥青
热拌
温拌
铺装性能
施工工艺
Keywords
epoxy asphalt
hot mix
warm mix
pavement performanc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分类号
U443.33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原文传递
题名
超薄磨耗层小粒径沥青混合料性能研究
被引量:
3
11
作者
王晓东
刘诗城
魏小皓
孟琳
梅晨悦
田佳昊
机构
苏州市公路管理处
东南大学交通学院
出处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7-32,共6页
基金
交通运输部标准制定项目(2017-04-029)
文摘
为探究小粒径、大孔隙沥青混合料应用于超薄磨耗层的可行性,采用公称最大粒径4. 75mm的集料设计制备了一种空隙率大于20%的透水沥青混合料。利用车辙、低温弯曲小梁、冻融劈裂、摆式摩擦、手工铺砂法、以及渗水试验对小粒径大孔隙透水沥青混合料的高温、低温、水稳定性、摩擦以及透水等路用性能与表面特性进行了评价,试验结果显示:混合料的60℃动稳定度为8201次/mm,-10℃极限弯曲应变为2896με,冻融劈裂残留强度比为84. 62%,BPN摆值为69,构造深度为0. 71mm,渗水系数为6857mL/min。研究表明小粒径大孔隙沥青混合料具有良好的路用性能,高温稳定性、抗滑性能、排水性能显著,与OGFC-13的路用性能对比分析后,小粒径沥青混合料可以考虑作为超薄磨耗层使用。
关键词
沥青混合料
小粒径
大孔隙率
超薄磨耗层
路用性能
分类号
U414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加速加载试验的钢桥面铺装性能研究
钟科
陈飞
魏小皓
刘鎏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7
原文传递
2
不同面层组合形式下灌入式复合路面力学特性研究
魏小皓
罗桑
刘鎏
田佳昊
《交通信息与安全》
CSCD
2017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乳胶水泥砂浆灌入式沥青混合料性能试验研究
钟科
刘国强
魏小皓
徐立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6
原文传递
4
灌入式复合路面基体沥青混合料检验方法研究
陈波
魏小皓
吴逸飞
钟科
罗桑
《中外公路》
2021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小粒径排水型抗滑超薄磨耗层施工技术
殷俊
张愈恒
刘子铭
罗桑
魏小皓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9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玻璃集料对沥青混凝土体积参数及路用性能的影响
陈波
魏小皓
蔡伟红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0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微表处抗滑性能在高速公路中的应用研究
罗方军
魏小皓
易守春
《建筑安全》
202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路面层间粘结性能施工验收定量评价指标分析
何苗苗
魏小皓
王冬梅
吕蕾
《北方交通》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环氧沥青铺装层裂缝类病害修复材料性能研究
于力
魏小皓
王建伟
罗桑
《公路》
北大核心
2019
15
原文传递
10
钢桥面铺装用热、温拌环氧沥青混凝土性能对比
周健
魏小皓
刘鎏
田佳昊
《公路》
北大核心
2018
19
原文传递
11
超薄磨耗层小粒径沥青混合料性能研究
王晓东
刘诗城
魏小皓
孟琳
梅晨悦
田佳昊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0
3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