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卞”字构形补议
1
作者 魏宜 李雨萌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7-224,共8页
“卞”“弁”均是晚出的字形。有学者将“卞”字的形体与战国楚文字中出现的“鞭”之古文“■”一类形体相联系,认为“卞”由这类字形的分化省简而来,也有学者认为“卞”为“弁”之俗体或省文。文章通过梳理相关字形,认为“卞”形出现... “卞”“弁”均是晚出的字形。有学者将“卞”字的形体与战国楚文字中出现的“鞭”之古文“■”一类形体相联系,认为“卞”由这类字形的分化省简而来,也有学者认为“卞”为“弁”之俗体或省文。文章通过梳理相关字形,认为“卞”形出现于东汉前后,楚简中的“■”类字形与后世“卞”的字形并无关联,只是偶然造成的局部同形而已。而“弁”形的出现则要晚至约后赵时期,是隶书楷化的结果。隶、楷书中的“卞”与“弁”字,应均由早期隶书中的“■”形分化演变而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字构形 汉简 碑刻 “卞” “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玺文字考释(十则) 被引量:5
2
作者 魏宜 申宪 《东南文化》 CSSCI 1999年第3期93-93,共1页
本文对《古玺汇编》中的一些未识字、误识字进行了新的考释和辨别,具有相当的学术参考价值。
关键词 古玺 古文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论马王堆帛书中的“是=”句 被引量:9
3
作者 魏宜 《东南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6-57,共2页
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天文气象杂占》中有"是=帚彗"等五个"是="句,前人或以为"="是一个重文符号,代表"是",认为这个"是"是系词;或认为这个"是"应理解为副词"萛... 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天文气象杂占》中有"是=帚彗"等五个"是="句,前人或以为"="是一个重文符号,代表"是",认为这个"是"是系词;或认为这个"是"应理解为副词"萛",在句中充当状语。本文对这篇帛书文字进行了新的考察,认为文中的"="是一种比较特殊的重文符号,它重复的是上文中出现的"是谓"的"谓"字,也就是说"是="即"是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王堆帛书 系词 重文符号 上博楚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大汉简《老子》异文校读五题 被引量:6
4
作者 魏宜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1-75,共5页
北大简《老子》是继马王堆帛书甲、乙本和郭店楚简《老子》之后出土的第四种《老子》古抄本,对于《老子》一书的整理、校勘和古代思想文化史的研究具有极高的价值。通过对传世本与出土诸本《老子》的校读,发现简文中出现了五处异文,可... 北大简《老子》是继马王堆帛书甲、乙本和郭店楚简《老子》之后出土的第四种《老子》古抄本,对于《老子》一书的整理、校勘和古代思想文化史的研究具有极高的价值。通过对传世本与出土诸本《老子》的校读,发现简文中出现了五处异文,可以从文字讹变、音近通假的角度对这些异文进行新的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大汉简 《老子》 异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文字中用作“伊”之字考释 被引量:2
5
作者 魏宜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5-59,共5页
叔夷镈、钟及清华简中释读作"伊"之字的右旁,是从卜辞中有斜笔或横笔的"几"字演变来的,由于"伊"、"几"古音读音相近,因此这些从"几"得声之字在铭文及简文中读作"伊"。另外... 叔夷镈、钟及清华简中释读作"伊"之字的右旁,是从卜辞中有斜笔或横笔的"几"字演变来的,由于"伊"、"几"古音读音相近,因此这些从"几"得声之字在铭文及简文中读作"伊"。另外,中山王■铜器铭文中用作"也"的"■"字,其所从"■"旁很可能也是从卜辞中有斜笔的"几"字演变来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文字 清华简 中山王铜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汉玺印姓名考析(续十) 被引量:1
6
作者 魏宜 《出土文献》 CSSCI 2022年第4期61-70,155,共11页
本文结合传世文献及秦汉简牍资料,对十例秦汉玺印中的双字名进行考察,探讨其人名取义,同时对其存在的同名异写现象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秦印 汉印 双字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盟书文字研究二题 被引量:1
7
作者 魏宜 《中国文字研究》 CSSCI 2015年第2期52-56,共5页
本文对侯马盟书盟辞中"及群虖盟者"一语进行了探讨,认为其中的"虖"应读作"恶","群恶"就是参盟人列举的诸位敌人,"及群恶盟"即与敌人结盟的行为。温县盟书盟辞中的"何"或写作"可"形,这样"可(可)"与"吁"的写法就混同... 本文对侯马盟书盟辞中"及群虖盟者"一语进行了探讨,认为其中的"虖"应读作"恶","群恶"就是参盟人列举的诸位敌人,"及群恶盟"即与敌人结盟的行为。温县盟书盟辞中的"何"或写作"可"形,这样"可(可)"与"吁"的写法就混同无别了。本文也据此认为,今本《周易》之"盱"、帛书本《周易》之"杅"以及其他诸本从"于"之异文,很可能都是从误作"吁"之"可(可)"字辗转演变来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侯马盟书 温县盟书 文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汉玺印姓名考析(续五) 被引量:2
8
作者 魏宜 《出土文献》 2020年第2期108-116,158,共10页
本文结合传世文献,对秦汉玺印中的十例双字名及复姓进行了考析,分析了这些名字的取义及复姓的来源,同时对这些姓名在玺印及文献中存在的同名异写现象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秦印 汉印 双字名 复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说“匋” 被引量:1
9
作者 魏宜 《古文字研究》 2012年第1期633-640,共8页
《说文·缶部》:"匋,瓦器也。从缶,包省声。古者昆吾作匋。案《史篇》读与缶同。"《说文》中表示"瓦器"的"匋",传世文献中一般写作"陶":《礼记·郊特牲》:器用陶匏,以象天地之性也。... 《说文·缶部》:"匋,瓦器也。从缶,包省声。古者昆吾作匋。案《史篇》读与缶同。"《说文》中表示"瓦器"的"匋",传世文献中一般写作"陶":《礼记·郊特牲》:器用陶匏,以象天地之性也。《荀子·礼论篇》:木器不成斲,陶器不成物。"陶"又表示"制作陶器"①:《管子·版法解》:舜耕历山,陶河滨,渔雷泽,不取其利,以教百姓,百姓举利之。《孟子·告子下》:"万室之国,一人陶,则可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地之性 舜耕历山 传世文献 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上博简《孔子诗论》中的“蝇”字
10
作者 魏宜 《东南文化》 2002年第7期74-77,共4页
本文对上海博物馆所藏战国楚简《孔子诗论》篇中“蝇”字的字形进行了分析,认为这种特殊的写法是由于字形讹变造成的。
关键词 古文字 战国 楚简 “蝇” 讹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肩水金关汉简人名考析(六题)
11
作者 魏宜 《古文字研究》 2022年第1期456-460,共5页
《肩水金关汉简》73EJT37:750载“梁国戍卒菑东昌里大夫桐汙虏,年廿四”(1),其中出现双字名“汙虏”(见图1)。作为人名的“汙虏”,我们认为当读作“获虏”。“汙”字古音为影母鱼部,“获”字为匣母铎部,二字读音关系相近,可以相通。马... 《肩水金关汉简》73EJT37:750载“梁国戍卒菑东昌里大夫桐汙虏,年廿四”(1),其中出现双字名“汙虏”(见图1)。作为人名的“汙虏”,我们认为当读作“获虏”。“汙”字古音为影母鱼部,“获”字为匣母铎部,二字读音关系相近,可以相通。马王堆帛书《养生方》50:“勿令获面,获面养(痒)不可支殹(也)。”帛书整理者将“获”读作“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水金关汉简 《肩水金关汉简》 马王堆帛书 戍卒 整理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表、系连与年代史料──关于西周年代学研究中若干方法的讨论 被引量:2
12
作者 周言 魏宜 《东南文化》 CSSCI 1999年第5期49-62,4,共15页
本文通过对西周年代学中若干重要问题的检讨,认为:以往依靠现代构拟历表、青铜器类型特征以及主观选取史料进行年代研究,在方法与逻辑上具有一定缺陷,并提出改进后的研究方案以解决相关的断代问题。
关键词 西周年代学 青铜器断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读铜器铭文札记(四则) 被引量:4
13
作者 周海华 魏宜 《东南文化》 2000年第5期82-84,共3页
本文对赵氏戈、公典盘、晋公■、配儿钩■四件铜器铭文进行了新的考释,并对以前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澄清。
关键词 青铜器 古文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漢印文字考釋(五例)
14
作者 魏宜輝 《出土文献综合研究集刊》 2024年第1期205-211,共7页
本文對漢印文字中“舃”“觼”“然”“承”“衛”五例疑難字進行了考釋。在研究的過程中,我們發現這些印篆字例與小篆的寫法迥乎不同,都是由隸書改寫而成。據此,我們認識到“由隸改篆”也是印篆研究中一個值得重視的方向。
关键词 漢印 篆書 隸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收藏中國古璽印釋文校讀記(一)
15
作者 于海平 魏宜輝 《域外汉籍研究集刊》 2024年第1期175-188,共14页
日本收藏家及機構收藏了大量中國古代璽印,這些璽印無論是在學術研究上還是篆刻藝術借鑒上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價值。日本出版的璽印著録書亦數量可觀,這些著録書中的璽印釋文堪稱精到,但其中也存在不少錯誤和問題。本文就其中秦漢類璽印... 日本收藏家及機構收藏了大量中國古代璽印,這些璽印無論是在學術研究上還是篆刻藝術借鑒上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價值。日本出版的璽印著録書亦數量可觀,這些著録書中的璽印釋文堪稱精到,但其中也存在不少錯誤和問題。本文就其中秦漢類璽印釋文所存在的錯誤,進行校讀勘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釋文 收藏家 中國 日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漢璽印姓名考析(續十三)
16
作者 魏宜輝 《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 2024年第1期314-326,共13页
(一)《衛可山房古印集存》收録有秦印“丁疾中”。(1)《衛可山房古印集存三集》收録有秦印“靳疾中”“吕疾中”。(2)考慮到戰國秦漢人名中多見有“疾巳(已)”“病巳(已)”之名,我們認爲人名“疾中”極有可能讀作“疾終”。“中”字古... (一)《衛可山房古印集存》收録有秦印“丁疾中”。(1)《衛可山房古印集存三集》收録有秦印“靳疾中”“吕疾中”。(2)考慮到戰國秦漢人名中多見有“疾巳(已)”“病巳(已)”之名,我們認爲人名“疾中”極有可能讀作“疾終”。“中”字古音爲端母冬部字,“終”字爲章母冬部字,二者讀音關係極近。古書中多見“中”與“終”相通的辭例。(3)春秋時期青銅鐘鎛銘文中屢見“中(終)翰且揚”之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印 春秋時期 印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馬王堆一號漢墓所謂“妾辛追”印辨正 被引量:4
17
作者 魏宜輝 張傳官 蕭毅 《文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61-266,共6页
馬王堆一號漢墓出土印章的文字以往多釋爲"妾辛追"。本文通過對秦漢文字中"追"字和从"辟"之字的辨析,指出"辛追"二字的釋讀是不正確的,所謂的"辛追"二字應爲一字的誤釋,該字實爲&qu... 馬王堆一號漢墓出土印章的文字以往多釋爲"妾辛追"。本文通過對秦漢文字中"追"字和从"辟"之字的辨析,指出"辛追"二字的釋讀是不正確的,所謂的"辛追"二字應爲一字的誤釋,該字實爲"避"字。"避"爲該墓墓主的名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馬王堆一號漢墓 妾辛追 妾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谈番国青铜器及相关问题 被引量:4
18
作者 魏宜 《东南文化》 CSSCI 1997年第2期115-119,共5页
番国是春秋时期汉淮地区的一小国,史不见载。本文通过对番国青铜器及其相关问题的讨论,认为:番国并非吕(甫)国,而番国青铜器铭文中的“番君”亦非文献中的“沈尹氏”。番国早在西周时就已存在,春秋时期其地望在今河南南部的固始... 番国是春秋时期汉淮地区的一小国,史不见载。本文通过对番国青铜器及其相关问题的讨论,认为:番国并非吕(甫)国,而番国青铜器铭文中的“番君”亦非文献中的“沈尹氏”。番国早在西周时就已存在,春秋时期其地望在今河南南部的固始、信阳、潢川一带,后为楚所灭,其族融入楚国成为楚之潘氏,在楚国历史上曾发挥过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国 青铜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漢簡《論語》校讀札記——以定州簡與朝鮮平壤簡《論語》爲中心 被引量:1
19
作者 魏宜輝 《域外汉籍研究集刊》 CSSCI 2014年第2期311-319,共9页
目前爲止,已經發現的漢簡《論語》主要有兩種:①一種是定州漢簡《論語》,1973年出土於河北省定州市(當時爲定縣)八角廊漢墓,墓主人爲西漢中山王劉修長。這是目前發現最早的《論語》寫本。1997年,竹簡整理者將這批材料以及初步的研究公... 目前爲止,已經發現的漢簡《論語》主要有兩種:①一種是定州漢簡《論語》,1973年出土於河北省定州市(當時爲定縣)八角廊漢墓,墓主人爲西漢中山王劉修長。這是目前發現最早的《論語》寫本。1997年,竹簡整理者將這批材料以及初步的研究公佈在《文物》第5期,同年文物出版社出版了《定州漢墓竹簡·論語》一書。另一種是平壤貞柏洞364號墓出土的竹簡《論語》,研究者認爲這批竹簡的時代與定州簡幾乎是同時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北省定州市 中山王 墓主人 竹簡 文物出版社 定州 西漢 漢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汉玺印姓名考析(续二) 被引量:2
20
作者 魏宜 《古文字研究》 2018年第1期500-504,共5页
一"豫玺微拍"网站拍卖的一方汉印,拍卖方释文作"孔序(岸)竟",解释云:"《说文》:‘竟,乐曲尽为竟。’有终了、完成之意,推测’岸竟’其为到达彼岸之意,寓意较好。"^(①)拍卖方释作"厈"并读作&qu... 一"豫玺微拍"网站拍卖的一方汉印,拍卖方释文作"孔序(岸)竟",解释云:"《说文》:‘竟,乐曲尽为竟。’有终了、完成之意,推测’岸竟’其为到达彼岸之意,寓意较好。"^(①)拍卖方释作"厈"并读作"岸"的字,隶定当作"■"此字并非从广,干声之字,其实是"■"字的变体,"■"字后来演变作"厈、斥"形。下列诸例可以展示其字形演变的过程:■秦·睡虎地秦简《语书》11■西汉·马王堆帛书《合阴阳》116■东汉·曹全碑■东汉·鲁峻碑阴季旭升认为东汉碑文中"■"字作"■、厈"形的写法来源于战国文字"厇、■"字^(②),这与我们的看怯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虎地秦简 玺印 战国文字 马王堆帛书 曹全碑 字形演变 秦汉 合阴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