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良Shiraki法治疗小儿隐匿性阴茎 被引量:3
1
作者 魏孝钰 陈小华 +2 位作者 陈锋 汪洋 王长园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4期48-49,共2页
目的评价改良Shiraki法治疗小儿隐匿阴茎的疗效。方法总结近2年采用改良Shiraki法治疗小儿隐匿性阴茎36例,全部患儿均符合诊断标准,其中重度患儿19例,中度患儿17例。结果 36例患儿手术均获成功,术后随访3~12个月,无神经、尿道等损伤,... 目的评价改良Shiraki法治疗小儿隐匿阴茎的疗效。方法总结近2年采用改良Shiraki法治疗小儿隐匿性阴茎36例,全部患儿均符合诊断标准,其中重度患儿19例,中度患儿17例。结果 36例患儿手术均获成功,术后随访3~12个月,无神经、尿道等损伤,阴茎外观满意。结论改良Shiraki法治疗隐匿阴茎具有设计合理,操作简单、疗效满意、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隐匿阴茎的理想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匿性阴茎 Shirak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Mathieu术治疗尿道下裂矫形术失败患儿尿道裂开及尿瘘25例临床观察
2
作者 魏孝钰 陈锋 +2 位作者 陈小华 汪洋 王长园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31-931,共1页
2008年5月—2011年8月本科室收治尿道下裂矫形术失败患儿55例,其中应用改良Mathien术治疗25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5例患儿均为男性,年龄2岁3个月~8岁5个月,平均年龄4岁2个月。所有病例均为尿道成形术后失败的... 2008年5月—2011年8月本科室收治尿道下裂矫形术失败患儿55例,其中应用改良Mathien术治疗25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5例患儿均为男性,年龄2岁3个月~8岁5个月,平均年龄4岁2个月。所有病例均为尿道成形术后失败的患儿,其中已行1次手术16例,2次手术6例,3次手术3例;尿道外口在冠状沟下方者9例,冠状沟处尿瘘者(与尿道外口之间仅存在一狭窄皮条)10例,尿道外口在阴茎体前部者6例。其中伴有轻中度阴茎下弯者7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thieu术 尿道下裂 矫形术 患儿 临床观察 尿道裂开 尿瘘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期包皮环切对小儿隐匿性阴茎改良Devine手术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21
3
作者 汪洋 王长园 +3 位作者 魏孝钰 陈小华 申志勇 陈锋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4期571-574,共4页
目的:探讨先期包皮环切对小儿隐匿性阴茎矫正手术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小儿外科2011年6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隐匿性阴茎患儿89例,其中包括先期包皮环切组41例,未行包皮环切组48例,均采用改良Devine术治疗,比较... 目的:探讨先期包皮环切对小儿隐匿性阴茎矫正手术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小儿外科2011年6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隐匿性阴茎患儿89例,其中包括先期包皮环切组41例,未行包皮环切组48例,均采用改良Devine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成功率、疗效及手术时间差异。结果:先期包皮环切组手术时间较未行包皮环切组手术时间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先期包皮环切组手术优良率低于未行包皮环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先期包皮环切不仅增加手术难度,而且影响小儿隐匿性阴茎手术的治疗效果及术后美观度。对于先期已行包皮环切术的患儿,应及时就诊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再次行手术矫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隐匿性阴茎 先期包皮环切 改良DEVINE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P术与Flip-flap术在尿道下裂再次修复中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5
4
作者 陈锋 魏孝钰 +2 位作者 陈小华 王长园 赖彩民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77-579,共3页
目的总结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TIP术)与翻斗式皮瓣法(Flip-flap术)在尿道下裂矫形失败后再次修复中的经验和体会,提高再次修复的疗效,为临床术式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对2008年至2013年间65例尿道下裂矫形失败,应用TIP术、Flip-fla... 目的总结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TIP术)与翻斗式皮瓣法(Flip-flap术)在尿道下裂矫形失败后再次修复中的经验和体会,提高再次修复的疗效,为临床术式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对2008年至2013年间65例尿道下裂矫形失败,应用TIP术、Flip-flap术行再次修复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TIP术再次修复尿道的成功率为75.7%(28/37),Flip-flap术再次修复尿道的成功率为71.4%(20/2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48 9,P>0.05);两组间术后并发症尿道狭窄、尿瘘、尿道口裂开的发生率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种术式均可应用在尿道下裂矫形术失败的患儿二次尿道修复中,成功率均较高,疗效可靠。对于尿道板发育好、纤维化不重的病例选用TIP术式成功率较高,但对于尿道板发育不佳或纤维化严重的病例则选用Flip-flap法二次修复为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道下裂 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 翻斗式皮瓣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79例隐睾症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陈春光 江玮 +2 位作者 蔡伟忠 魏孝钰 陈小华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32-34,共3页
本文报告隐睾症279例,未降睾丸和无睾丸共348个,其中未触及睾丸138个(占39.7%)。讨论了未触及睾丸的特点和诊断方法,附睾与癌症和不育症的关系及治疗方法,指出隐睾有增加睾丸癌变的危险,是造成不育的一大原因,隐睾固定术不能预防睾丸... 本文报告隐睾症279例,未降睾丸和无睾丸共348个,其中未触及睾丸138个(占39.7%)。讨论了未触及睾丸的特点和诊断方法,附睾与癌症和不育症的关系及治疗方法,指出隐睾有增加睾丸癌变的危险,是造成不育的一大原因,隐睾固定术不能预防睾丸恶变的发生。就不育与癌变两个问题而言,治疗的最佳年龄为2~3岁。采用改良的精索固定加睾丸阴囊肉膜固定法,其优点为一次性完成,无牵引痛,不影响血运,不回缩,也不会发生扭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睾症 睾丸肿瘤 不育症 固定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扎法与切开缝合法在小儿尿道下裂术后小尿瘘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被引量:4
6
作者 王长园 汪洋 +3 位作者 陈小华 魏孝钰 陈锋 申志勇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3期455-457,共3页
目的:比较结扎法与切开缝合法治疗小儿尿道下裂术后小尿瘘的临床效果,探讨适宜的手术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至2015年1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收治的35例尿道下裂术后小尿瘘(<3mm)患儿的临床资料,按照瘘口手术方式不同... 目的:比较结扎法与切开缝合法治疗小儿尿道下裂术后小尿瘘的临床效果,探讨适宜的手术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至2015年1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收治的35例尿道下裂术后小尿瘘(<3mm)患儿的临床资料,按照瘘口手术方式不同分为结扎组和切开缝合组,结扎组采用瘘管结扎法,切开缝合组采用瘘口周围切开缝合法。结扎组19例(25个瘘口),切开缝合组16例(24个瘘口),比较两组患儿术后尿瘘发生率及修复成功率。结果:结扎组术后再瘘2例共3个瘘口,修复成功率为88.0%(22/25);切开缝合组术后再瘘4例共5个瘘口,修复成功率为79.2%(19/24);结扎组术后再瘘发生率低于切开缝合组,修复成功率高于切口缝合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儿术后均无一例尿道狭窄或憩室发生。结论:结扎法与切开缝合法在小儿尿道下裂术后小尿瘘手术修补中的疗效相当,而对于具有一定瘘管形态者,推荐进行结扎法治疗,因其操作更简便且疗效亦好。但对于无明显瘘管、瘘口周围组织菲薄者,应选用切开缝合法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尿道下裂 术后小尿瘘 结扎法 切开缝合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茎头隧道与阴茎头纵切在小儿二期Duplay术中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
7
作者 王长园 汪洋 +3 位作者 陈小华 魏孝钰 陈锋 申志勇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6期917-919,共3页
目的:比较阴茎头隧道与阴茎头纵切在小儿二期阴茎皮管尿道成型(Duplay)术中应用的疗效。方法:收集2012年2月至2015年6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收治的74例采用二期Duplay术治疗的患儿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前期均行阴茎下弯矫正术,二期Dup... 目的:比较阴茎头隧道与阴茎头纵切在小儿二期阴茎皮管尿道成型(Duplay)术中应用的疗效。方法:收集2012年2月至2015年6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收治的74例采用二期Duplay术治疗的患儿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前期均行阴茎下弯矫正术,二期Duplay术中采用阴茎头隧道方式35例(隧道组),阴茎头纵切方式39例(纵切组),术后随访9~28个月,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成功率及术后并发症差异。结果:隧道组手术成功率为88.57%(31/35),纵切组手术成功率为76.92%(30/3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隧道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尿道口裂开发生率均低于纵切组[(97.1±8.3)min vs(113.8±10.2)min,(14.1±5.7)mL vs(23.8±4.1)mL,0.00%vs 15.38%,均P<0.05],两组尿瘘、尿道憩室及尿道狭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于龟头腹侧尿道板够宽但冠状沟附近皮板不足的患儿可予阴茎头纵切成形,但在皮板充裕的情况下,推荐采取阴茎头隧道方式作为二期Duplay术的首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尿道下裂 阴茎头隧道 阴茎头纵切 二期Duplay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睾丸下降固定术治疗隐睾62例体会 被引量:3
8
作者 李小平 魏孝钰 +3 位作者 陈小华 陈锋 汪洋 郑光海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08年第4期44-44,共1页
目的分析睾丸下降固定术治疗隐睾的体会,总结提高疗效的措施。方法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采用睾丸下降固定于阴囊皮肤与肉膜间腔隙的手术方法治疗隐睾患者63例。结果62例睾丸下降至阴囊内,1例腹腔型不能下降至阴囊内,予固定在腹股沟皮下... 目的分析睾丸下降固定术治疗隐睾的体会,总结提高疗效的措施。方法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采用睾丸下降固定于阴囊皮肤与肉膜间腔隙的手术方法治疗隐睾患者63例。结果62例睾丸下降至阴囊内,1例腹腔型不能下降至阴囊内,予固定在腹股沟皮下;平均住院天数为(10.0±0.8)天。结论睾丸下降固定于阴囊皮肤与肉膜间腔隙的手术方法治疗小儿隐睾有效、安全,术后痛苦小、恢复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睾丸下降固定术 治疗 隐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会阴型尿道下裂伴阴茎阴囊转位及阴囊分裂的手术修复 被引量:1
9
作者 陈小华 魏孝钰 +2 位作者 郑光海 魏晟宏 李小平 《江西医药》 CAS 2002年第6期410-411,共2页
目的介绍分期治疗会阴型尿道下裂伴阴茎阴囊转位及阴囊分裂的手术方法。方法采用Ⅰ期阴茎伸直、Ⅱ期会阴型原位皮肤及改良Thiersch术成形尿道,同时纠正阴茎阴囊转位及阴囊分型。Ⅰ期术后均进行HCG治疗,6月后行Ⅱ期手术。结果14例中1例尿... 目的介绍分期治疗会阴型尿道下裂伴阴茎阴囊转位及阴囊分裂的手术方法。方法采用Ⅰ期阴茎伸直、Ⅱ期会阴型原位皮肤及改良Thiersch术成形尿道,同时纠正阴茎阴囊转位及阴囊分型。Ⅰ期术后均进行HCG治疗,6月后行Ⅱ期手术。结果14例中1例尿瘘,于半年后修补痊愈,功能及外观均满意。结论重型尿道下裂畸形严重,从手术效果看二期手术优于一期,此法阴茎矫直彻底,保证尿道正位开口,取材方便,术后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茎转位 儿童 会阴型尿道下裂 阴囊转位 阴囊分裂 手术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Duckett+Duplay术治疗重度尿道下裂(附38例报告)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锋 陈小华 +1 位作者 魏孝钰 汪洋 《医学新知》 CAS 2008年第5期270-271,275,共3页
目的总结6年来采用改良横裁包皮带蒂岛状皮瓣尿道成形术(Duckett术)+阴茎皮管尿道成形术(Duplay术)治疗重度尿道下裂畸形的经验,并探讨提高疗效的措施。方法近6年来采用改良Duckett+Duplay术治疗重度尿道下裂患者38例。结果一次手术治... 目的总结6年来采用改良横裁包皮带蒂岛状皮瓣尿道成形术(Duckett术)+阴茎皮管尿道成形术(Duplay术)治疗重度尿道下裂畸形的经验,并探讨提高疗效的措施。方法近6年来采用改良Duckett+Duplay术治疗重度尿道下裂患者38例。结果一次手术治愈率为81.6%。结论应用改良Duckett+Duplay术式治疗重度尿道下裂,可以获得较满意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uekett术 Duplay术 尿道下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P术与Mathieu术在远段型尿道下裂首次修复中的疗效比较
11
作者 陈锋 魏孝钰 +2 位作者 陈小华 汪洋 赖彩民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14年第5期327-329,共3页
目的评价和比较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TIP术)与尿道口基底血管皮瓣法(Mathieu术)首次修复远段型尿道下裂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07例远段型尿道下裂患者行首次尿道修复的资料。比较TIP术(55例)和Mathieu术(52例)进行治疗的手术成... 目的评价和比较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TIP术)与尿道口基底血管皮瓣法(Mathieu术)首次修复远段型尿道下裂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07例远段型尿道下裂患者行首次尿道修复的资料。比较TIP术(55例)和Mathieu术(52例)进行治疗的手术成功率、手术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及术后阴茎外观满意度。结果TIP术及Mathieu术修复尿道的成功率分别为89.1%(49/55)、76.9%(40/52),2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尿道狭窄、尿瘘、阴茎扭转的发生率差别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TIP术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少于Mathieu术组,2组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家属对于术后阴茎外观的满意度TIP术组高于Mathieu术组,2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在严格把握适应症的前提下,推荐TIP术作为远段型尿道下裂首次修复的首选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道下裂 手术后并发症 尿瘘 阴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茎体型尿道下裂一期修复术
12
作者 魏晟宏 陈小华 魏孝钰 《江西医药》 CAS 2001年第5期356-356,共1页
关键词 阴茎体型 尿道下裂 修复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uckett术治疗尿道下裂17例疗效观察
13
作者 李小平 魏孝钰 +1 位作者 陈小华 郑光海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06年第2期22-23,共2页
目的观察横行包皮带蒂岛状皮瓣尿道成形术(Duckett术)治疗尿道下裂畸形的疗效,并探讨提高疗效的措施。方法3年来采用Ducktt术式治疗尿道下裂患者17例,平均5.3岁。冠状沟型14例,阴茎体型3例。结果一次手术治愈率为70.6%。结论Ducktt术式... 目的观察横行包皮带蒂岛状皮瓣尿道成形术(Duckett术)治疗尿道下裂畸形的疗效,并探讨提高疗效的措施。方法3年来采用Ducktt术式治疗尿道下裂患者17例,平均5.3岁。冠状沟型14例,阴茎体型3例。结果一次手术治愈率为70.6%。结论Ducktt术式是一种集尿道成形与阴茎下弯矫正为一体的术式。掌握好适应证及手术技巧,注意保护带蒂包皮内板的血供,加强术后处理,能获得较满意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uekett术 治疗 尿道下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PP方案治疗小儿早期恶性淋巴瘤
14
作者 郑光海 林芃 +1 位作者 张祥福 魏孝钰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1994年第4期393-393,共1页
COPP方案治疗小儿早期恶性淋巴瘤郑光海,林,张祥福,魏孝钰关键词:恶性淋巴瘤,治疗恶性淋巴瘤仅次于肾母细胞瘤居小儿恶性肿瘤第二位。早期诊断和综合治疗是提高疗效的重要环节。我院小儿外科对21例早期恶性淋巴瘤患儿采用手... COPP方案治疗小儿早期恶性淋巴瘤郑光海,林,张祥福,魏孝钰关键词:恶性淋巴瘤,治疗恶性淋巴瘤仅次于肾母细胞瘤居小儿恶性肿瘤第二位。早期诊断和综合治疗是提高疗效的重要环节。我院小儿外科对21例早期恶性淋巴瘤患儿采用手术和选用COPP方案治疗,远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淋巴瘤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p术与Onlay术在小儿尿道下裂术后尿道裂开再修复中应用比较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仁福 王长园 +2 位作者 魏孝钰 陈小华 汪洋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20年第2期56-59,共4页
目的评价Tip术与Onlay术在小儿尿道下裂术后尿道裂开再修复中应用效果,为尿道裂开再修复手术提供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4年4月至2018年10月期间采用Tip术与Onlay术治疗35例小儿尿道下裂术后尿道裂开病例资料,采用Tip术21例,Onlay... 目的评价Tip术与Onlay术在小儿尿道下裂术后尿道裂开再修复中应用效果,为尿道裂开再修复手术提供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4年4月至2018年10月期间采用Tip术与Onlay术治疗35例小儿尿道下裂术后尿道裂开病例资料,采用Tip术21例,Onlay术14例,随访4~8个月,比较分析两组手术成功率、相关指标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Tip组手术成功率为71.43%(15/21),Onlay组手术成功率为78.57%(11/14),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术后尿瘘、尿道憩室及尿道狭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再修复术中对于皮肤较少但龟头及尿道板条件较好的首选Tip术,更符合生理美观且可缩短手术时间及减少出血,对于龟头及尿道板条件较差但有充足皮源时,建议行Onlay术,如果无充足皮源时建议延期修复,应尽量避免对尿道板条件较差者强行Tip术,易发生术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尿道下裂术后 Tip术 Onlay术 尿道裂开再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尿管异位开口28例报告
16
作者 陈小华 陈春光 +2 位作者 郑光海 林芃 魏孝钰 《福建医药杂志》 CAS 1996年第2期40-41,共2页
输尿管异位开口28例报告陈小华,陈春光,郑光海,林芃,魏孝钰我院自1980~1994年共收治28例女性输尿管异位开口,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28例全部为女性,年龄最小1岁2个月,最大24岁,1~5岁1... 输尿管异位开口28例报告陈小华,陈春光,郑光海,林芃,魏孝钰我院自1980~1994年共收治28例女性输尿管异位开口,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28例全部为女性,年龄最小1岁2个月,最大24岁,1~5岁10例,6~10岁12例,11~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异位开口 外科手术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uckett法联合阴囊中隔皮瓣治疗严重尿道下裂(附28例报告) 被引量:2
17
作者 魏孝钰 陈锋 +1 位作者 陈小华 汪洋 《医学新知》 CAS 2009年第5期287-288,291,共3页
目的总结采用横裁包皮带蒂岛状皮瓣尿道成形术(Duckett)联合阴囊中隔皮瓣治疗严重尿道下裂畸形的经验,探讨提高疗效的措施。方法采用Duckett法联合阴囊中隔皮瓣治疗严重尿道下裂28例,年龄18个月~8.5岁。阴囊型19例,会阴型9例。... 目的总结采用横裁包皮带蒂岛状皮瓣尿道成形术(Duckett)联合阴囊中隔皮瓣治疗严重尿道下裂畸形的经验,探讨提高疗效的措施。方法采用Duckett法联合阴囊中隔皮瓣治疗严重尿道下裂28例,年龄18个月~8.5岁。阴囊型19例,会阴型9例。结果一次手术治愈率为85.7%。结论应用Duckett法联合阴囊中隔皮瓣治疗严重尿道下裂疗效确切,成功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uekett 阴囊中隔皮瓣 尿道下裂
原文传递
两面神激酶2-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蛋白3信号通路在先天性巨结肠相关性小肠结肠炎中的作用 被引量:5
18
作者 陈锋 魏孝钰 +3 位作者 陈小华 向磊 蒙信尧 冯杰雄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089-1092,共4页
目的探讨两面神激酶2-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蛋白3(JAK2-STAT3)信号转导通路在先天性巨结肠相关性小肠结肠炎发病中的作用。方法2019年2月至11月选择21 d龄内皮素受体B(Ednrb)基因敲除小鼠(先天性巨结肠模型鼠)作为实验组(12只),相应日龄... 目的探讨两面神激酶2-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蛋白3(JAK2-STAT3)信号转导通路在先天性巨结肠相关性小肠结肠炎发病中的作用。方法2019年2月至11月选择21 d龄内皮素受体B(Ednrb)基因敲除小鼠(先天性巨结肠模型鼠)作为实验组(12只),相应日龄野生型小鼠作为对照组(12只)。基因敲除小鼠(背景B6:129)由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全国儿童医院捐赠,并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动物实验中心培育、繁殖。收集结肠标本,依据形态将实验组小鼠结肠分为狭窄段及扩张段,对照组小鼠肠管相应分为结肠远、近段。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判断肠管炎症程度;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进行定量分析各组结肠标本中白细胞介素(IL)-10的表达量;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结肠标本磷酸化两面神激酶2(p-JAK2)、JAK2、磷酸化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蛋白3(p-STAT3)、STAT3的蛋白表达水平;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JAK2、STAT3的mRNA水平。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Western blot结果发现先天性巨结肠模型鼠(Ednrb-/-小鼠)狭窄段肠管JAK2、p-JAK2、STAT3、p-STAT3表达水平较扩张段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狭窄段:0.791±0.108、0.438±0.059、0.327±0.028、0.858±0.091,扩张段:0.479±0.109、0.206±0.024、0.297±0.013、0.579±0.102,t=7.074、12.679、3.428、7.096,P值均<0.05)。RT-qPCR检测显示Ednrb-/-小鼠结肠狭窄段JAK2、STAT3的mRNA表达水平高于扩张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狭窄段:0.427±0.042、0.272±0.044,扩张段:0.234±0.031、0.127±0.014,t=12.820、10.836,P值均<0.05)。ELISA显示Ednrb-/-小鼠扩张段肠管的IL-10的表达量下降,而狭窄段肠管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狭窄段:2.540±0.710,扩张段:1.330±0.350,t=5.284,P<0.05)。结论先天性巨结肠小鼠模型扩张段炎症重,而狭窄段炎症较轻,其机制与JAK2-STAT3信号转导通路被抑制和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巨结肠 小肠结肠炎 两面神激酶2-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蛋白3
原文传递
小儿食管裂孔疝外科治疗的疗效 被引量:2
19
作者 周崙 郑光海 +2 位作者 曹一鸣 魏孝钰 郑炜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18-219,共2页
目的 评价小儿食管裂孔疝外科治疗的疗效。方法  1981年 3月~ 2 0 0 0年 10月修补裂孔疝 2 1例 ,并做 3种抗反流手术 (重建His角 ,Belsey手术及Nissen手术 ) ;术后根据临床表现、X线钡餐检查、食管测压及 2 4hpH监测 ,评价手术疗效。... 目的 评价小儿食管裂孔疝外科治疗的疗效。方法  1981年 3月~ 2 0 0 0年 10月修补裂孔疝 2 1例 ,并做 3种抗反流手术 (重建His角 ,Belsey手术及Nissen手术 ) ;术后根据临床表现、X线钡餐检查、食管测压及 2 4hpH监测 ,评价手术疗效。 结果 无手术死亡。 2例再次修补滑动疝 ,1例并发反流性食管溃疡于术后 9年切除食管下段后行食管胃吻合。术后随访 8~ 14年 9例 ,4~ 5年 2例 ,2~ 3年 6例 ,6~ 10个月 3例及 2个月 1例 ;术前症状均消失 ,体重、身高增加 ;X线钡餐检查 :2 0例贲门位膈下 ,钡剂通过顺畅 ,无胃食管反流 ;2例食管下括约肌有高压带 ,pH总计分基本正常。结论 食管裂孔疝修补术附加 3种抗反流手术 ,疗效均良好 ,如无并发短食管及食管狭窄可经腹修补及重建His角抗反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裂孔疝 外科治疗 疗效 手术方式 再手术 儿童
原文传递
胃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一例 被引量:2
20
作者 汪洋 魏孝钰 +1 位作者 陈小华 陈锋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18-319,共2页
患儿,男,8岁。面色苍白伴反复腹痛10d入院,体检面色苍白,重度贫血外观。检查:血常规:WBC25.58×10^9,Hb34g/L;粪常规:隐皿阳性;腹部B超:左上腹:部见一稍低回声团块,大小约6.1cm×3.8cm,边界清楚,可见血流信... 患儿,男,8岁。面色苍白伴反复腹痛10d入院,体检面色苍白,重度贫血外观。检查:血常规:WBC25.58×10^9,Hb34g/L;粪常规:隐皿阳性;腹部B超:左上腹:部见一稍低回声团块,大小约6.1cm×3.8cm,边界清楚,可见血流信号。腹部CT:胃腔内可见一向腔内突出的分叶状软组织密度灶,最大层面约4.74cm×6.31cm,增强后可见强化,病灶边缘清楚(图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 胃腔内 面色苍白 软组织密度 反复腹痛 重度贫血 腹部B超 血流信号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