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康有为、谭嗣同视界中的王夫之 |
魏义霞
|
《船山学刊》
|
2025 |
0 |
|
2
|
先秦语言哲学的流派分野与共同特征 |
魏义霞
|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8
|
|
3
|
天人合一:中国传统哲学的文化底蕴和价值旨趣——对“天人合一”的哲学诠释和深层思考 |
魏义霞
|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
1996 |
5
|
|
4
|
“兼以易别”——儒家仁爱与墨家兼爱比较 |
魏义霞
|
《江淮论坛》
CSSCI
|
2012 |
11
|
|
5
|
个性、独立人格、平等意识与李贽的启蒙思想 |
魏义霞
|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5
|
|
6
|
王夫之的知行观及其启蒙意义 |
魏义霞
|
《理论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9
|
|
7
|
论墨子“以尚贤使能为政”的政治哲学 |
魏义霞
|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8
|
|
8
|
循环论与直线论、法先王与法后王:先秦历史哲学研究 |
魏义霞
|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4
|
|
9
|
宋明理学知行观探究 |
魏义霞
|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4
|
|
10
|
严复对宗教起源的探究及二重性 |
魏义霞
|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3
|
|
11
|
孟子心学与宋明理学 |
魏义霞
|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4
|
|
12
|
“安于义命”:二程的性命哲学及其道德旨趣 |
魏义霞
|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3
|
|
13
|
鱼在《庄子》中的象征意义——“北冥有鱼”与庄子的动物情结 |
魏义霞
|
《黑龙江社会科学》
|
2006 |
5
|
|
14
|
梁启超论趣味与趣味教育 |
魏义霞
|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3
|
|
15
|
严复的语言观与文化观 |
魏义霞
|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2 |
4
|
|
16
|
庄子的动物情结与仿生哲学 |
魏义霞
|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2
|
|
17
|
心何以挽劫——谭嗣同仁学思想探究 |
魏义霞
|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2
|
|
18
|
世界蓝图与中国策略——康有为、梁启超启蒙思想之比较 |
魏义霞
|
《理论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2
|
|
19
|
从梁启超的君子观看中国理想人格的嬗变 |
魏义霞
|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2
|
|
20
|
康有为视界中的朱熹与陆九渊 |
魏义霞
|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