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玉米穗位高度与纹枯病发生关系研究初报 被引量:4
1
作者 高立起 梁秋华 丁贵江 《北京农业科学》 2000年第3期12-14,共3页
玉米纹枯病已成为承德市玉米生产上的主要病害 ,植株发病高度达果穗部位 ,直接影响到产量和籽粒品质。从田间发病结果看 ,玉米穗位高度表现出明显的不同发病结果。随穗位高度增加果穗感病明显减轻 ,反之有加重的趋势。因此适当选择穗位... 玉米纹枯病已成为承德市玉米生产上的主要病害 ,植株发病高度达果穗部位 ,直接影响到产量和籽粒品质。从田间发病结果看 ,玉米穗位高度表现出明显的不同发病结果。随穗位高度增加果穗感病明显减轻 ,反之有加重的趋势。因此适当选择穗位高的品种可以降低果穗发病的机会 ,同时对低穗位的玉米品种和自交系及早进行防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纹枯病 穗位高度 感病高度 果穗感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农药终端市场调查及前景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高立起 石爱丽 +3 位作者 张玲 邢占民 张勤 许利平 《农学学报》 2013年第2期31-34,共4页
为了充分了解生物农药在农产品生产中的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在蔬菜等经济类作物集中种植区的农药经销门市,对承德等地的农药终端市场进行选点调查。结果表明,16家经销门市累计369份次农药品种中,生物农药153份次,占农药总销售品种41.... 为了充分了解生物农药在农产品生产中的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在蔬菜等经济类作物集中种植区的农药经销门市,对承德等地的农药终端市场进行选点调查。结果表明,16家经销门市累计369份次农药品种中,生物农药153份次,占农药总销售品种41.46%。综合计算得出,生物农药每公顷用药成本比有机化学农药增加5.08%。通过终端市场调查看出,由于生物农药品种增加;产品质量不断提升,剂型改进,药剂稳定性增强,存在的缺陷逐渐克服,应用效果显著提高;加之推广销售等技术配套,投入防治成本增加幅度较小。种植户已认识到应用生物农药对健康、环保的重要意义,在绿色农产品生产中使用量逐渐增加,显示出生物农药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农药 终端市场 市场调查 成本计算 绿色农产品 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丝黑穗病对玉米产量损失程度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高立起 石爱丽 +3 位作者 董立 王书卿 梁士民 赵立新 《农学学报》 2014年第5期12-15,18,共5页
为了进一步探明玉米丝黑穗病对玉米产量造成的损失程度,对5个感玉米丝黑穗病品种进行发病情况观察及对产量损失影响程度的测定.经2个试验点调查发现,每个品种感病后部分病株都有分化穗的能力,一般分化穗株占病株数0.51%~14.64%,并且... 为了进一步探明玉米丝黑穗病对玉米产量造成的损失程度,对5个感玉米丝黑穗病品种进行发病情况观察及对产量损失影响程度的测定.经2个试验点调查发现,每个品种感病后部分病株都有分化穗的能力,一般分化穗株占病株数0.51%~14.64%,并且分化穗全部在病穗上位叶.其中病株分化穗表现为可授粉穗能够正常结实,并有商品价值;可授粉结实但灌浆不足,无商品价值;可授粉仅有粒型但未能灌浆;分化穗未能授粉等类型.结果表明少量病株分化穗株具有一定的结实能力,病株分化穗株结实产量比病株率减少损失0.13%~1.27%,因此玉米丝黑穗病产量损失率小于发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丝黑穗病 病株分化穗株 玉米产量 损失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粳207水稻高产栽培模式
4
作者 高立起 张勤 +2 位作者 韩宗利 张洪阁 刘文忠 《垦殖与稻作》 2002年第6期24-25,共2页
辽粳207是辽宁省农科院稻作所育成的水稻品种,1997年由中种集团承德长城种子有限公刊引进并在隆化、丰宁等地试验示范推广种植;2000年通过河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经过几年种植表现为:产量高,并且稳定,米质优良,苗期抗寒性能好;
关键词 辽粳207水稻 高产栽培 栽培模式 种子处理 育秧 秧田管理 本田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优质谷子栽培技术 被引量:5
5
作者 高立起 石爱丽 +3 位作者 栾素荣 李春宁 尚玉儒 王显华 《现代农业科技》 2011年第18期87-87,共1页
总结了绿色优质谷子栽培技术,包括选地整地、品种选择、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等内容,以期指导谷子的绿色优质安全生产。
关键词 谷子 选地整地 品种选择 播种 田间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承德水稻生产的思考 被引量:1
6
作者 高立起 孙阁 《农业科技通讯》 2007年第2期8-9,共2页
承德种植水稻据有关记载已有将近300年历史,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和农业生产环境条件的改善,栽培面积逐渐增加,北部到接坝寒冷地区都有水稻种植。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种植面积达历史最高峰期的4万多公顷,水稻生产已... 承德种植水稻据有关记载已有将近300年历史,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和农业生产环境条件的改善,栽培面积逐渐增加,北部到接坝寒冷地区都有水稻种植。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种植面积达历史最高峰期的4万多公顷,水稻生产已由传统农业,逐步走向现代农业技术管理水平。由于水稻品种的不断更新换代,旱育稀植技术,塑料秧盘育秧抛秧等新技术的普及和推广,使承德水稻产量大幅度的提高。单产水平也进入较高阶段,每公顷约7500kg,高于全国平均单产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生产 承德市 科学技术进步 农业生产环境 旱育稀植技术 水稻种植 单产水平 栽培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造良好的水源环境 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7
作者 高立起 盖颜欣 +3 位作者 杨青林 王艳芝 董学 季志强 《农业环境与发展》 2010年第3期23-26,共4页
承德市近年来河水径流量急剧减少,地下水位下降,春、伏旱发生频率高,严重影响粮食等农作物的生产安全,经常出现人、畜饮用水困难,同时也影响着京、津地区供水的问题。对滦、潮、辽三大河系从源头抓起,提出在该流域内以工程治理和生态措... 承德市近年来河水径流量急剧减少,地下水位下降,春、伏旱发生频率高,严重影响粮食等农作物的生产安全,经常出现人、畜饮用水困难,同时也影响着京、津地区供水的问题。对滦、潮、辽三大河系从源头抓起,提出在该流域内以工程治理和生态措施相结合的方法,从根本上改善水域生态环境和补充水源的问题,达到集雨、聚流、蓄水积源、缓渗细流补充地下水良性循环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承德市 聚流 蓄水积源 水源环境 抗旱 农业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利用雨水资源解决山区农业旱灾问题
8
作者 高立起 石爱丽 +2 位作者 张勤 邢占民 丁贵江 《现代农村科技》 2011年第7期43-44,共2页
冀北山区,属半干旱类型区,一般年降水量在300-400mm,年度间降雨时空分布不均。近年来降雨量明显不足,春旱、伏旱频率增加,部分区域因春季无雨错过播种期,尤以远离河流的山区更为突出。此类地区多数为坡耕地,水环境条件差,频繁的旱灾... 冀北山区,属半干旱类型区,一般年降水量在300-400mm,年度间降雨时空分布不均。近年来降雨量明显不足,春旱、伏旱频率增加,部分区域因春季无雨错过播种期,尤以远离河流的山区更为突出。此类地区多数为坡耕地,水环境条件差,频繁的旱灾对粮食、蔬菜、果品生产安全构成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冀北山区 农业旱灾 雨水资源 利用 科学 年降水量 时空分布 生产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3年承德市春播农作物苗情差的原因及对策
9
作者 高立起 石爱丽 《现代农村科技》 2013年第13期10-11,共2页
2012年秋冬至2013年春季雨雪较多,人们普遍认为墒情好,春播作物播种出苗有安全保证,结果是承德市多数地方农作物不同程度出现缺苗,尤其是北部山区大面积春播作物严重缺苗,一般地块缺苗率在10%~20%,部分地块达到30%以上。谷类晚播作物... 2012年秋冬至2013年春季雨雪较多,人们普遍认为墒情好,春播作物播种出苗有安全保证,结果是承德市多数地方农作物不同程度出现缺苗,尤其是北部山区大面积春播作物严重缺苗,一般地块缺苗率在10%~20%,部分地块达到30%以上。谷类晚播作物因土壤墒情差,5月底未能按时播种,为此,农民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拉水补种,但从实际效果看,补种的作物生长发育速度慢,生育期滞后,对秋季按时收获构成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播作物 农作物 承德市 原因 苗情 生长发育速度 土壤墒情 安全保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生态型农家饭庄模式的建议
10
作者 高立起 刘福春 宋增录 《农业环境与发展》 2012年第6期46-47,共2页
针对目前农家饭庄存在的问题,为保证游客游、玩、吃、住等一系列活动,提出农家饭庄对果蔬、环境绿化的花草树木,推介使用生物农药防治病虫害;提供餐桌食品达到有机绿色标准,必须做到绿色饮食,绿色环境,使游客感到身心安全满意的效果,同... 针对目前农家饭庄存在的问题,为保证游客游、玩、吃、住等一系列活动,提出农家饭庄对果蔬、环境绿化的花草树木,推介使用生物农药防治病虫害;提供餐桌食品达到有机绿色标准,必须做到绿色饮食,绿色环境,使游客感到身心安全满意的效果,同时也使农家饭庄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家饭庄 构建模式 生物农药 绿色饮食 生态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温与玉米品种出苗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李青松 高立起 +3 位作者 石爱丽 邢占民 梁秋华 季志强 《作物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9-92,共4页
利用5个春玉米品种自然条件下分期播种出苗情况以及地温气象资料,对地温与玉米出苗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出苗率随着播种后的时间推移呈逻辑斯蒂曲线,土温与出苗时间呈指数曲线变化,土壤平均温度与地积温呈二次曲线T=816.6... 利用5个春玉米品种自然条件下分期播种出苗情况以及地温气象资料,对地温与玉米出苗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出苗率随着播种后的时间推移呈逻辑斯蒂曲线,土温与出苗时间呈指数曲线变化,土壤平均温度与地积温呈二次曲线T=816.61-57.26t+1.17t2,根据方程得出了玉米出苗最适宜温度是24.37℃。并利用积温模型得出5个品种的发育起点温度是5.12~8.40℃,不同品种其发育起点温度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品种 平均地温 地积温 出苗 起点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子纹枯病发生规律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9
12
作者 董志平 李青松 +5 位作者 高立起 董立 马继芳 赵鑫 梁秋华 张治泉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F09期103-107,共5页
报道了谷子纹枯病的侵染规律及春、夏谷的田间发生规律。病菌接种后14d就可以侵入茎秆,其病害扩展速度与温湿度呈显著正相关。当旬平均气温在24 3℃,降雨量在80mm以上,相对湿度在80%以上时,纹枯病垂直向上侵染叶片的速度可达0 56片/日,... 报道了谷子纹枯病的侵染规律及春、夏谷的田间发生规律。病菌接种后14d就可以侵入茎秆,其病害扩展速度与温湿度呈显著正相关。当旬平均气温在24 3℃,降雨量在80mm以上,相对湿度在80%以上时,纹枯病垂直向上侵染叶片的速度可达0 56片/日,为全生育期侵染高峰期。谷子播种期与发病关系密切,早播病重迟播病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子 纹枯病 发生规律 播种期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常规稻种子繁育管理 提高供种质量
13
作者 程守臣 高立起 +1 位作者 宋焕艳 杨昌峰 《中国种业》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39-39,共1页
关键词 常规稻 种子繁育管理 种子质量 引种 品种更新 地方品牌 承德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品种长城799产量构成因素分析及种植密度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李青松 梁秋华 +2 位作者 王占廷 佟玉庆 高立起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84-85,89,共3页
用10种密度处理研究了长城799的适宜种植密度,并对其产量构成要素进行了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对产量影响最大的要素是穗粒数、其次是百粒重和种植密度,同时得出在北方春玉米区,最适宜密度为64 639株/hm2,并明确了不同密度处理对其... 用10种密度处理研究了长城799的适宜种植密度,并对其产量构成要素进行了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对产量影响最大的要素是穗粒数、其次是百粒重和种植密度,同时得出在北方春玉米区,最适宜密度为64 639株/hm2,并明确了不同密度处理对其它性状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密度 产量要素 灰色关联度 长城79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低温出苗能力田间鉴定及指标筛选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青松 马中义 +3 位作者 梁秋华 张勤 丁贵江 高立起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84-87,共4页
通过5个春玉米品种自然条件下分期播种试验,对不同品种在不同播期下的出苗时间、出苗率、出苗指数以及积温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低温条件下的出苗率和出苗指数以及在不同温度下出苗率的变化规律可以说明品种的低温出... 通过5个春玉米品种自然条件下分期播种试验,对不同品种在不同播期下的出苗时间、出苗率、出苗指数以及积温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低温条件下的出苗率和出苗指数以及在不同温度下出苗率的变化规律可以说明品种的低温出苗能力以及对温度的敏感程度;发育起点温度可作为鉴定玉米低温出苗能力的指标。并总结了玉米品种低温出苗能力的田间鉴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耐寒性 指标 起点温度 鉴定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节水无公害水稻栽培技术要点 被引量:3
16
作者 盖颜欣 高立起 +1 位作者 崔立红 冀国武 《北方水稻》 CAS 2010年第3期52-52,57,共2页
水稻是承德地区的主栽粮食作物,近年来受水资源短缺的影响,种植面积有所下降。针对这一问题提出在保持水稻栽培面积稳定不下降的状况下,推广节水灌溉栽培技术。并以培育壮秧,科学施肥,使用生物农药为主进行防治病虫害,适时收获等配套管... 水稻是承德地区的主栽粮食作物,近年来受水资源短缺的影响,种植面积有所下降。针对这一问题提出在保持水稻栽培面积稳定不下降的状况下,推广节水灌溉栽培技术。并以培育壮秧,科学施肥,使用生物农药为主进行防治病虫害,适时收获等配套管理技术措施,使水稻全生产过程达到无有害物质污染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无公害 节水 生物农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议蓖麻产业发展优势和前景 被引量:9
17
作者 季志强 董学 +1 位作者 高立起 许利平 《农业科技通讯》 2010年第2期8-9,共2页
文章在分析了蓖麻的特殊用途和综合经济效益的前提下,提出应积极发展蓖麻生产,以满足市场对蓖麻油及其产品的需求,同时还可以带动畜禽等养殖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 蓖麻 山区 经济效益 发展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玉米丝黑穗病菌保存环境与致病力关系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石爱丽 高立起 +2 位作者 张玲 曹志艳 董立 《河北农业科学》 2013年第2期64-67,共4页
为探索夏玉米丝黑穗病发病条件,对不同保存时间(1 a、2 a、3 a、4 a和5 a)和不同保存方式(库存、地表0 cm、地下10 cm土层、地下20 cm土层、地下30 cm土层和地下40 cm土层)下夏玉米丝黑穗病菌的萌发率和致病力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随... 为探索夏玉米丝黑穗病发病条件,对不同保存时间(1 a、2 a、3 a、4 a和5 a)和不同保存方式(库存、地表0 cm、地下10 cm土层、地下20 cm土层、地下30 cm土层和地下40 cm土层)下夏玉米丝黑穗病菌的萌发率和致病力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随着保存时间的延长和土层保存深度的增加,丝黑穗病菌冬孢子的萌发率均呈逐渐下降趋势。相同保存方式下,随着保存时间的延长,丝黑穗病菌的致病力逐渐下降;相同保存时间下,随着土层保存深度的增加,不同保存方式下的丝黑穗病菌致病力依次下降。相关分析表明,不同保存方式和不同保存时间均与病菌活力密切相关,符合二元线性回归方程;病菌致病力与病菌保存深度(负值)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病菌保存时间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建议在夏玉米丝黑穗病发生区,采取清除田间病株、深翻以及2 a以上轮作等措施,以有效减轻玉米丝黑穗病害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玉米 丝黑穗病菌 保存方式 保存时间 致病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城799玉米品种的特性分析及品质评价 被引量:7
19
作者 李青松 王占廷 +1 位作者 梁秋华 高立起 《河北农业科学》 2007年第1期86-88,共3页
以5个省(市)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数据为依据,对玉米品种长城799的生产特性及产量表现等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长城799属中早熟玉米品种,品质优良,适应性较广,丰产性比较突出,稳产性较好,抗逆性较强。
关键词 玉米 长城799 品质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生物农药对白菜菜青虫的田间防效评价 被引量:3
20
作者 石爱丽 邢占民 +3 位作者 张铃 张杨 郭玉炜 高立起 《河北农业科学》 2014年第3期31-34,93,共5页
为明确不同生物农药对白菜菜青虫的田间防治效果,以白菜品种太原二青为试材,采用叶面喷雾的方法,在田间初见2~3龄菜青虫幼虫时进行第1次施药、间隔15 d 进行第2次施药,以高效氯氰菊酯乳油(有机化学农药)1500倍液和清水(不施药... 为明确不同生物农药对白菜菜青虫的田间防治效果,以白菜品种太原二青为试材,采用叶面喷雾的方法,在田间初见2~3龄菜青虫幼虫时进行第1次施药、间隔15 d 进行第2次施药,以高效氯氰菊酯乳油(有机化学农药)1500倍液和清水(不施药)为对照,研究了菜颗·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苜核·苏云金杆菌悬浮剂750倍液、0.5%印楝素乳油750倍液、0.3%苦参碱水剂500倍液4种生物农药对菜青虫的田间防治效果以及对大白菜商品产量和种植收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生物农药持效期长、防治效果好,虽然增加了购药成本,但生产出的白菜商品率和产量均高且绿色安全,最终扣除施药成本后的经济效益较高。本研究施药2次条件下,施用苜核·苏云金杆菌悬浮剂750倍液对菜青虫的防治效果最好,施药后第15 d防效为90.11%,白菜被害指数仅0.21%、商品率达100%,商品产量(177262.5 kg/hm2)和扣除施药成本后的收入(48858.5元/hm2)均最高,较施用化学农药产量增加14.47%、收入提高13.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农药 菜青虫 防治效果 白菜 商品率 产量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