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25)I-r-Sak大鼠单剂量给药的药物动力学 被引量:1
1
作者 朱建华 高秀健 +5 位作者 万丹晶 钱隽 郝彬 许长江 刘骁 李端 《核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41-344,共4页
为测定r -Sak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及给药一个剂量后的分布和排泄。用12 5I标记法研究大鼠单剂量静脉注射12 5I -r -Sak的药物动力学参数及体内分布和排泄情况。结果表明 ,12 5I -r-sak按 70 μg/kg及 84 0 μg/kg两种剂量静脉给... 为测定r -Sak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及给药一个剂量后的分布和排泄。用12 5I标记法研究大鼠单剂量静脉注射12 5I -r -Sak的药物动力学参数及体内分布和排泄情况。结果表明 ,12 5I -r-sak按 70 μg/kg及 84 0 μg/kg两种剂量静脉给药后 ,在大鼠体内均可以二室模型拟合。低、高两种剂量的T1/2 (α) 分别为 5 .4 7± 2 .13、8.4 5± 4 .5 0min ,T1/2 ( β) 分别为 96.15± 2 2 .2 9、5 8.78± 3 2 .79min ,AUC分别为 0 .895± 0 .4 5 5、3 8.3 6± 5 .181μg·min·mL- 1,经统计分析 ,T1/2 (α) 、T1/2 ( β) 在两剂量组间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AUC随剂量增加而显著增加 (P <0 .0 5 )。12 5I -r -Sak在大鼠体内的分布以肾脏中放射活性为最高 ,其次为血浆、肝脏、肺脏、脾脏、心脏 ,在脑内也有很高浓度。排泄试验表明 ,在给药后 96h ,累计的尿和粪排泄的放射性以及被甲状腺组织富集的放射性碘已近 8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5I-r-Sak 单剂量给药 药物动力学 体内分布 排泄 溶栓剂 重组葡激梅 碘125 标记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钇乙二胺四亚甲基膦酸的制备及在小鼠体内的分布
2
作者 万丹晶 高秀健 +1 位作者 钱隽 朱建华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60-261,共2页
关键词 骨癌 放射性药物 镇痛 钇乙二胺四亚甲基膦酸 小鼠 体内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巴胺D_2受体显像剂^(99)Tc^m-mEBZM生物学评价 被引量:1
3
作者 郝彬 钱隽 +3 位作者 高秀健 沈鸣华 孟腊平 朱建华 《核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841-844,共4页
将ECD(L,L-ethyl cysteinate dimer)分子与对多巴胺D2受体具有较高亲和力的苯酰胺分子(BZM)偶联,制备99Tcm-mEBZM,并研究了99Tcm-mEBZM在大鼠和小鼠体内的生物分布。结果显示,99Tcm-mEBZM具有较高的体外稳定性和较高的脂溶性,在小鼠的... 将ECD(L,L-ethyl cysteinate dimer)分子与对多巴胺D2受体具有较高亲和力的苯酰胺分子(BZM)偶联,制备99Tcm-mEBZM,并研究了99Tcm-mEBZM在大鼠和小鼠体内的生物分布。结果显示,99Tcm-mEBZM具有较高的体外稳定性和较高的脂溶性,在小鼠的生物分布中呈现较高的进脑量(2 min时为2.97%ID·g-1),小鼠与大鼠的纹状体/小脑比值可达到1.55,提示标记物与纹状体的结合具有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巴胺D2受体 受体显像 放射性药物 ^99TC^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肝窦状隙细胞内吞高密度脂蛋白-2的逆向胞饮作用 被引量:1
4
作者 魏强 吴满平 +2 位作者 陈佩芳 梅美珍 高秀健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6年第5期323-326,共4页
研究肝细胞选择性摄取高密度脂蛋白(HDL2)胆固醇酯的机制。大鼠肝窦状腺细胞与异硫氰酸荧光标记无ApoE-HDL2FITC-HDL2培养后,测定细胞结合、内吞与释放荧光强度。结果:细胞与FITC-HDL237℃培养3... 研究肝细胞选择性摄取高密度脂蛋白(HDL2)胆固醇酯的机制。大鼠肝窦状腺细胞与异硫氰酸荧光标记无ApoE-HDL2FITC-HDL2培养后,测定细胞结合、内吞与释放荧光强度。结果:细胞与FITC-HDL237℃培养3h,细胞结合与内吞的荧光强度分别为8.89±0.87和5.35±0.69。细胞进一步37℃培养2h,细胞释放的三氯醋酸(TCA)沉淀和TCA可溶性荧光强度分别为2.96± 0.53和0.28± 0.15。乙酰咪唑修饰HDL2,阻断其与细胞受体相互作用后的细胞结合与内吞分别为1.15±0.38和0.77±0.17,细胞释放的TCA沉淀和TCA可溶性荧光强度分别为0.43±0.16和0.05±0.04。结论:①细胞内吞HDL2中85.5%通过受体途径,14.5%通过非特异性途径;②进入细胞内HDL2颗粒中载脂蛋白(Apo)没有经过溶酶体途径分解。而通过逆向胞饮途径释放出胞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脂蛋白 肝窦状隙细胞 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5)碘-辣根过氧化物酶追踪手术后神经轴浆流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尹宗生 顾玉东 +1 位作者 朱建华 高秀健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2001年第2期102-104,共3页
目的 研究12 5碘 辣根过氧化物酶 ( 12 5I HRP)追踪术后神经轴浆流的可行性 ;为临床应用放射性同位素研究神经再生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2 4只SD大鼠 ,按手术先后顺序分为两组。 ( 1)实验组 :于坐骨结节远端 0 .8cm处切断大鼠右侧坐... 目的 研究12 5碘 辣根过氧化物酶 ( 12 5I HRP)追踪术后神经轴浆流的可行性 ;为临床应用放射性同位素研究神经再生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2 4只SD大鼠 ,按手术先后顺序分为两组。 ( 1)实验组 :于坐骨结节远端 0 .8cm处切断大鼠右侧坐骨神经后立即行端端缝合术。术后 4周 ,从右侧小腿三头肌内注射12 5I HRP。 ( 2 )对照组 :将12 5I HRP注射到大鼠右侧小腿三头肌内。于注射12 5I HRP 2 4h后 ,实验组取神经缝合口近段 0 .8cm神经干 ,对照组取右侧坐骨结节远端的坐骨神经 0 .8cm ;两组同时切取该段神经周围肌肉和左侧相应部位坐骨神经干 ,进行12 5碘放射性强度的г 计数。结果 对照组 ,注射侧坐骨神经干的12 5碘放射性强度是其它组织的 3 0倍以上。实验组 ,注射侧坐骨神经的12 5碘放射性强度是其周围肌肉和对侧坐骨神经的 6倍和 7倍。两组注射侧坐骨神经的12 5碘放射性强度和其它组织相比 ,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 结论 12 5I HRP注入肌肉被神经末梢摄取后 ,经轴浆逆流可以通过神经缝合口到达神经近段 ;应用г 计数器可探测神经组织中的12 5碘放射性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再生 辣根过氧化物酶 动物实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