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甲状旁腺移植供体组织的比较与选择 被引量:9
1
作者 高祖华 朱预 +2 位作者 李德春 王德田 叶圣芳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366-369,共4页
从细胞分化程度、分泌功能和免疫原性3个方面对源于尸体(C-PTG)、20~28周胎儿(F-PTG)和甲状旁腺腺瘤(A-PTG)3种供体的甲状旁腺(PTG)组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A-PTG组织中存在成簇或散在的分... 从细胞分化程度、分泌功能和免疫原性3个方面对源于尸体(C-PTG)、20~28周胎儿(F-PTG)和甲状旁腺腺瘤(A-PTG)3种供体的甲状旁腺(PTG)组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A-PTG组织中存在成簇或散在的分化幼稚细胞,具有癌变的可能性,不适宜临床移植。C-PTG组织分泌功能好,F-PTG组织免疫原性低,可作为移植供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旁腺移植 供体组织 比较 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患者血浆瘦素与尿白蛋白排泄率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高祖华 邱夏桑 +2 位作者 王迪迪 颜勤明 虞朝黎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9年第1期63-64,共2页
目的:对2型糖尿病病人的血浆瘦素进行测定,并探讨血浆瘦素与糖尿病肾病的关系。方法:收集我院2001年1月1日~2003年4月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65例,将其分为临床糖尿病肾病组18例,早期糖尿病肾病组25例,无糖尿病肾病组22例,另设健... 目的:对2型糖尿病病人的血浆瘦素进行测定,并探讨血浆瘦素与糖尿病肾病的关系。方法:收集我院2001年1月1日~2003年4月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65例,将其分为临床糖尿病肾病组18例,早期糖尿病肾病组25例,无糖尿病肾病组22例,另设健康对照者30例。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瘦素水平与尿白蛋白排泄率。结果:临床糖尿病肾病组、早期糖尿病肾病组、无糖尿病肾病组及对照组血浆瘦素分别为17.41±5.81、13.32±6.78、9.52±4.34、5.1±3.4。临床糖尿病肾病组、早期糖尿病肾病组、无糖尿病肾病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临床糖尿病肾病组、早期糖尿病肾病组分别与无糖尿病肾病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临床糖尿病肾病组与早期糖尿病肾病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同时各糖尿病组血浆瘦素与尿白蛋白排泄率呈正相关。血浆瘦素水平与年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等无相关关系。结论:血浆瘦素参与2型糖尿病肾病致病的过程,并且是2型糖尿病肾病发病的一种独立危险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血浆瘦素 尿微量白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尿白蛋白与尿NAG测定及意义 被引量:10
3
作者 高祖华 邱夏桑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3期16-17,共2页
了解尿白蛋白和尿N -乙酰 - β -D氨基葡萄糖苷酶 (NAG)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早期肾损害的诊断价值。方法 :用放射免疫法和化学比色法分别对 42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尿白蛋白和尿NAG进行检测及比较研究。结果 :异常组尿白蛋白排泄率 (UA... 了解尿白蛋白和尿N -乙酰 - β -D氨基葡萄糖苷酶 (NAG)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早期肾损害的诊断价值。方法 :用放射免疫法和化学比色法分别对 42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尿白蛋白和尿NAG进行检测及比较研究。结果 :异常组尿白蛋白排泄率 (UAER)较正常组明显增高 ,差异非常显著 (P <0 0 1)。异常组NAG水平比正常组明显增高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无论尿常规正常与否 ,尿NAG和UAER均呈正相关。若以健康对照组 x±s为正常值上限 ,则尿白蛋白和尿NAG在正常组和异常组均有 5 0 %以上高于此值。结论 :尿白蛋白和尿NAG是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早期肾损害的敏感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尿白蛋白 尿NA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直性脊柱炎合并系膜增生性肾炎1例报告 被引量:3
4
作者 高祖华 邱夏桑 +1 位作者 沈红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6年第8期426-426,共1页
关键词 系膜增生性肾炎 强直性脊柱炎 抗核抗体(ANA) 免疫球蛋白IGG 腰骶部疼痛 下肢浮肿 双膝关节 双踝关节 活动受限 补体C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痛风患者尿微量白蛋白和尿α_1-微球蛋白测定及意义 被引量:5
5
作者 高祖华 沈树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3年第6期667-668,共2页
目的 :了解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 (UAER )和尿α1 微球蛋白 (α1 MG)对痛风患者早期肾损害的诊断价值。方法 :通过放射免疫法对 40例痛风患者和 3 0例健康者的UAER和尿α1 MG进行检测比较。结果 :(1)急性关节炎发作期组、间隙期组、健康... 目的 :了解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 (UAER )和尿α1 微球蛋白 (α1 MG)对痛风患者早期肾损害的诊断价值。方法 :通过放射免疫法对 40例痛风患者和 3 0例健康者的UAER和尿α1 MG进行检测比较。结果 :(1)急性关节炎发作期组、间隙期组、健康对照组的UAER(mg/2 4h)分别为 67 47± 2 4 3 6,47 3 5± 16 5 3 ,8 5 2± 3 48;急性关节炎发作期组、间隙期组、健康对照组的尿α1 MG (mg/L)分别为 3 5 13± 12 5 4,2 3 16± 11 3 1,5 3 7± 1 89。 (2 )急性关节炎发作期组UAER和尿α1 MG分别较间隙期组明显增高 ,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1)。 (3 )急性关节炎发作期组及间隙期组UAER、尿α1 MG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 (P <0 0 1) ;(4 )若以健康对照组 x + 2s为正常上限值 ,则UAER在急性关节炎发作期组和间隙期组均有 70 %以上高于此值 ;尿α1 MG在急性关节炎发作期组和间隙期组均有 80 %以上高于此值。结论 :痛风患者UAER和尿α1 MG明显升高 ,急性关节炎发作期更高 ,UAER和尿α1 MG是痛风患者早期肾损害的敏感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风 肾损害 尿微量白蛋白 尿Α1-微球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裸鼠过渡对人甲状旁腺组织中HLA抗原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高祖华 朱预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44-146,共3页
本试验将源于尸体、胎儿和甲状旁腺腺瘤的人甲状旁腺(PTG)组织移植于90只Balb/C裸鼠的肾被膜下,成功地建立了人PTG裸鼠过渡模型。通过对裸鼠过渡后人PTG组织中HLA抗原含量的动态检测发现,经裸鼠过渡100d后... 本试验将源于尸体、胎儿和甲状旁腺腺瘤的人甲状旁腺(PTG)组织移植于90只Balb/C裸鼠的肾被膜下,成功地建立了人PTG裸鼠过渡模型。通过对裸鼠过渡后人PTG组织中HLA抗原含量的动态检测发现,经裸鼠过渡100d后,人PTG组织中HLAclassⅠ抗原含量无明显改变,而classⅡ抗原含量显著减少。作者对裸鼠过渡后三种人PTG组织中HLA抗原含量的变化进行了对比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旁腺 裸鼠 HLA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那普利与阿魏酸哌嗪对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的初步观察 被引量:2
7
作者 高祖华 沈树标 包祖晓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2年第12期720-721,共2页
关键词 依那普利 阿魏酸哌嗪 2型糖尿病 尿微量白蛋白 糖尿病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尿α_1-微球蛋白与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高祖华 孙星达 《天津医药》 CAS 1998年第7期416-418,共3页
对51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患者尿α_1-微球蛋白(α_1-mG)及每分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进行检测并比较。结果显示:(1)尿α_1-mG与每分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呈显著性正相关(P<0.01)。(2)尿α_1-mG临床糖尿病肾病(DN)... 对51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患者尿α_1-微球蛋白(α_1-mG)及每分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进行检测并比较。结果显示:(1)尿α_1-mG与每分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呈显著性正相关(P<0.01)。(2)尿α_1-mG临床糖尿病肾病(DN)组、无DN组与早期DN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提示:尿α_1-mG可作为早期糖尿病肾病诊断的敏感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NIDDM 微球蛋白 微量白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甲状旁腺裸鼠过渡模型的建立
9
作者 高祖华 朱预 李德春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441-444,共4页
将源于尸体、20~28周胎儿及甲状旁腺腺瘤的人甲状旁腺组织移植于88只Balb/C裸鼠的双肾被膜下,30、60、90、120、150d后取出,分析其组织结构和内分泌功能改变。结果表明:三种人甲状旁腺组织均可在裸鼠体内存活100d以上,并保持一定的分... 将源于尸体、20~28周胎儿及甲状旁腺腺瘤的人甲状旁腺组织移植于88只Balb/C裸鼠的双肾被膜下,30、60、90、120、150d后取出,分析其组织结构和内分泌功能改变。结果表明:三种人甲状旁腺组织均可在裸鼠体内存活100d以上,并保持一定的分泌功能。同时对三种供体人甲状旁腺组织裸鼠过渡后的结构和功能改变进行了对比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旁腺 裸鼠 异种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DDM患者尿α_1-微球蛋白与尿微量白蛋白相关性分析
10
作者 高祖华 孙星达 《温州医学院学报》 CAS 1998年第3期213-214,共2页
NIDDM患者尿α1-微球蛋白与尿微量白蛋白相关性分析高祖华孙星达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对其进行早期诊断,早期防治是十分重要的。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是目前比较公认的实验室指标。近年来人... NIDDM患者尿α1-微球蛋白与尿微量白蛋白相关性分析高祖华孙星达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对其进行早期诊断,早期防治是十分重要的。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是目前比较公认的实验室指标。近年来人们发现尿α1-微球蛋白(α1-m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NIDDM 尿 Α1-MG 糖尿病 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DDM患者尿NAG和尿白蛋白相关性分析
11
作者 高祖华 蔡维国 沈树标 《浙江实用医学》 1998年第2期16-18,共3页
为早期诊断糖尿病肾病(DN),对75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患者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苷酶(NAG)和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尿NAG与UAER比较呈显著性正相关(P<0.01)。(2)尿NAG在临床期糖尿病肾... 为早期诊断糖尿病肾病(DN),对75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患者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苷酶(NAG)和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尿NAG与UAER比较呈显著性正相关(P<0.01)。(2)尿NAG在临床期糖尿病肾病(DN)组、无DN组与早期DN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提示尿NAG可作为早期糖尿病诊断的敏感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G 糖尿病 NIDDM 尿 白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经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后尿微量白蛋白的变化及其机制分析 被引量:10
12
作者 颜勤明 戴淑萍 +2 位作者 叶爱玲 高祖华 俞碧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974-1975,共2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伴微量白蛋白尿的患者经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控制血糖后尿白蛋白排泄量(UAE)的变化及其发生机制。方法:选择77例不同病程、血压正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其24hUAE30~300mg,予胰岛素强化治疗,治疗前测血糖、血脂、糖化血...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伴微量白蛋白尿的患者经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控制血糖后尿白蛋白排泄量(UAE)的变化及其发生机制。方法:选择77例不同病程、血压正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其24hUAE30~300mg,予胰岛素强化治疗,治疗前测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清胰岛素、超敏C反应蛋白(hs-CRP)、24hUAE;治疗2个月后复查上述指标。对比强化治疗前后各参数的变化,并以UAE下降值为因变量,以年龄、病程、体重指数、△HbA1c、△Homa-IR及血脂变化值为自变量,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经胰岛素强化治疗后,hs-CRP、24hUAE明显降低(P<0.01);影响UAE变化的因素有△Homa-IR[标准回归系数(β)=0.443,P<0.01]、△HbA1c(β=0.363,P=0.01)。结论:2型糖尿病经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后,血糖控制,糖毒性作用解除,胰岛素抵抗减轻,可使UAE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微量白蛋白尿 胰岛素强化治疗 胰岛素抵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中B细胞免疫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3
作者 谭延国 闫惠平 高祖华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4年第5期400-404,共5页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以肝内小胆管的损伤为特征,但其损伤机制尤其是B细胞免疫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尚不明确。从B细胞和浆细胞在PBC肝组织中的分布、B细胞清除、PBC血清中异常增高的IgM产生机制及其组织器官来源、线粒体抗体的产生机制...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以肝内小胆管的损伤为特征,但其损伤机制尤其是B细胞免疫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尚不明确。从B细胞和浆细胞在PBC肝组织中的分布、B细胞清除、PBC血清中异常增高的IgM产生机制及其组织器官来源、线粒体抗体的产生机制以及在胆管损伤中的可能作用、PBC中特征性的自身抗体等方面,回顾了B细胞免疫在PBC发病机制中的可能作用。通过以上分析,认为B细胞免疫的确在PBC的发病机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仍有很多关键的问题尚未得到阐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胆汁性 免疫 体液 B淋巴细胞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吡格列酮的肝脏安全性评估 被引量:3
14
作者 颜勤明 戴淑萍 +2 位作者 高祖华 叶爱玲 陈亮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232-2233,共2页
目的:探讨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且肝功能异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吡格列酮的肝脏安全性。方法:选择伴NASH且肝功能异常的初诊2型糖尿病83例(其中吡格列酮组48例,对照组35例)。对照组仅应用阿卡波糖,吡格列酮组联用阿卡波糖与吡格... 目的:探讨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且肝功能异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吡格列酮的肝脏安全性。方法:选择伴NASH且肝功能异常的初诊2型糖尿病83例(其中吡格列酮组48例,对照组35例)。对照组仅应用阿卡波糖,吡格列酮组联用阿卡波糖与吡格列酮,治疗3个月,监测肝功能、血糖、血脂等指标。结果:吡格列酮组治疗2周及1个月后复查肝功能,谷丙转氨酶(ALT)变化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治疗3个月后,ALT较治疗前下降(P<0.01);与对照组比较,吡格列酮组ALT下降更显著(P<0.05)。结论:吡格列酮治疗伴NASH且肝功能轻度异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是相对安全的;吡格列酮可减轻胰岛素抵抗,有利于肝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吡格列酮 肝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对激素治疗肾病综合征致不良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邱夏桑 高祖华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46-547,共2页
关键词 激素治疗 不良反应发生率 中药对 肾病综合征(NS)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2004年1月 2000年 大剂量激素 完全缓解 门诊随访 结果报告 复发率 出院后 治疗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骨头坏死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 被引量:4
16
作者 邱夏桑 高祖华 王迪迪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6年第6期631-632,共2页
[目的]观察股骨头坏死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转氨酶变化情况。[方法]采用辛伐他汀、藻酸双脂钠、丹参注射液结合中药活血补骨汤治疗股骨头坏死12例,观察治疗前后血液流变指标及转氨酶检测。[结果]患者全血低切、高切黏度,红细胞刚性... [目的]观察股骨头坏死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转氨酶变化情况。[方法]采用辛伐他汀、藻酸双脂钠、丹参注射液结合中药活血补骨汤治疗股骨头坏死12例,观察治疗前后血液流变指标及转氨酶检测。[结果]患者全血低切、高切黏度,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甘油三酯、胆固醇治疗前后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血清转酶氨在治疗前有轻度升高。[结论]中药活血补骨汤能改善股骨头坏死患者的血液流变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血液流变学 活血补骨汤 辛伐他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抵抗、糖化血红蛋白及血糖对冠状动脉病变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周金虎 颜勤明 +1 位作者 颜小丹 高祖华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第31期19-20,23,共3页
目的观察胰岛素抵抗、糖化血红蛋白及血糖与冠状动脉病变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79例因怀疑为冠心病而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分为无病变组、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和多支病变组。根据Gensini积... 目的观察胰岛素抵抗、糖化血红蛋白及血糖与冠状动脉病变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79例因怀疑为冠心病而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分为无病变组、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和多支病变组。根据Gensini积分评估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空腹静脉血测定血浆胰岛素(FINS)、血糖(FP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载脂蛋白A(ApoA)及载脂蛋白B(ApoB),餐后2h静脉血测定餐后2h血糖(2hPPG),采用HOMA-IR来评估机体的胰岛素抵抗程度。结果①Gensini积分与FPG、LDL、HbA1c及2hPPG成显著正相关(P<0.01),与年龄、ApoB及HOMA-IR成正相关(P<0.05),与DBP成负相关(P<0.01);②病变支数与年龄、FPG、LDL、HbA1c及2hPPG成显著正相关(P<0.01),与UA、ApoB及HOMA-IR成正相关(P<0.05);③年龄与DBP成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0.224,P<0.01),与ApoB成负相关(相关系数-0.193,P<0.05);④HOMA-IR与FPG、2hPPG、FINS、ApoB及HbA1c成显著正相关(P<0.01),与LDL成正相关(P<0.05)。校正性别、年龄、SBP、DBP、UA、TG、HDL、TC、LDL、ApoA及ApoB影响后,HOMA-IR、FPG、HbA1c、2hPPG与病变支数、Gensini积分仍成正相关(P<0.05)。结论胰岛素抵抗、HbA1c及血糖水平的升高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应该早期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抵抗 冠状动脉造影 糖化血红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脂蛋白(a)的关系 被引量:2
18
作者 颜勤明 高祖华 泮绍标 《广东医学》 CAS CSCD 2004年第6期651-652,共2页
目的 探讨 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膜 -中层厚度 (IMT)变化与血清脂蛋白 (a) [Lp(a) ]水平的关系 ,以了解Lp(a)在糖尿病大血管病变中的意义。方法 根据B超检测颈总动脉IMT结果 ,将 10 7例 2型糖尿病患者分成IMT正常组 (5 0例 )和IMT增... 目的 探讨 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膜 -中层厚度 (IMT)变化与血清脂蛋白 (a) [Lp(a) ]水平的关系 ,以了解Lp(a)在糖尿病大血管病变中的意义。方法 根据B超检测颈总动脉IMT结果 ,将 10 7例 2型糖尿病患者分成IMT正常组 (5 0例 )和IMT增厚组 (5 7例 ) ,并测定血清Lp(a)、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 ;以IMT是否增厚为应变量 ,年龄、糖尿病病程、Lp(a)、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及糖化血红蛋白为自变量 ,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影响IMT变化的因素为Lp(a) (Wald =7 187,P <0 0 1)、糖尿病病程 (Wald =6 985 ,P <0 0 1)。结论 血清Lp(a)水平是颈动脉IMT增厚的独立影响因素之一 ,在糖尿病患者中检测血清Lp(a)浓度及对高Lp(a)血症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 ,对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脂蛋白A 大血管并发症 预防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甲双胍对空腹血糖受损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3
19
作者 潘绍标 虞朝黎 +2 位作者 颜勤明 高祖华 杨开福 《安徽医学》 2008年第1期73-74,共2页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对空腹血糖受损(IFG)的干预作用。方法将新诊断的IFG84例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一般的健康教育,每3个月进行饮食指导。二甲双胍组除进行上述同样处理外,加用二甲双胍片1000mg/d。对两组受试者每3个月进行1次OGTT,并同时...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对空腹血糖受损(IFG)的干预作用。方法将新诊断的IFG84例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一般的健康教育,每3个月进行饮食指导。二甲双胍组除进行上述同样处理外,加用二甲双胍片1000mg/d。对两组受试者每3个月进行1次OGTT,并同时测定体重、胰岛素、肝肾功能、HOMA-IR,共观察1年。观察中若75gOGTT结果为糖尿病者,则判断已转变为糖尿病。结果观察1年后,对照组转变为糖尿病4例(10.5%),二甲双胍组2例(4.3%);对照组体重及HOMA-IR无明显变化(P>0.05),二甲双胍组体重及HOMA-IR明显下降,比干预前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二甲双胍在延缓IFG向2型糖尿病发展中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腹血糖受损 2型糖尿病 二甲双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缺血性糖尿病足 被引量:3
20
作者 虞朝黎 高祖华 +6 位作者 杨开福 章永川 陈保国 郭群依 泮绍标 徐婷 颜勤明 《温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5期478-481,共4页
目的:观察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缺血性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及部分影响因素。方法:我院自2004年7月起应用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缺血性糖尿病足17例,患者移植前均予内科常规治疗2~6个月以上,临床症状体征无改善,动员、分离外周血干细胞或骨穿... 目的:观察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缺血性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及部分影响因素。方法:我院自2004年7月起应用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缺血性糖尿病足17例,患者移植前均予内科常规治疗2~6个月以上,临床症状体征无改善,动员、分离外周血干细胞或骨穿、分离骨髓干细胞,将干细胞悬液按3cm×3cm距离进行缺血肢体移植术。结果:移植后1周内及2个月后其皮温、间隙性跛行、下肢毛细血管密度、疼痛、溃疡均有明显改善,未出现移植相关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平均费用约2万元人民币。结论:自体干细胞移植术是治疗缺血性糖尿病足的一种有效、安全、简单、价廉的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移植 移植 自体 糖尿病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