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有机液体储氢载体催化脱氢技术研究进展
1
作者 潘伦 韩泽昊 +3 位作者 闫晓 高睿杰 张香文 邹吉军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57-574,共18页
绿氢(可再生能源制氢)的开发及利用是推动能源绿色转型和实现“双碳”目标的重点发展方向之一.然而,大规模绿氢的安全储运技术仍需进一步完善.以环烷烃/芳烃为主的有机液体储氢载体(LOHCs)体系因其高储氢密度、安全高效、运输方便等优... 绿氢(可再生能源制氢)的开发及利用是推动能源绿色转型和实现“双碳”目标的重点发展方向之一.然而,大规模绿氢的安全储运技术仍需进一步完善.以环烷烃/芳烃为主的有机液体储氢载体(LOHCs)体系因其高储氢密度、安全高效、运输方便等优势成为绿氢长距离大规模输送的关键技术.相比于工艺成熟的芳烃加氢技术,富氢LOHCs(环烷烃)脱氢技术开发的难度较大,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本文系统综述了环己烷(CH)、甲基环己烷(MCH)、十氢萘(DHN)和全氢二苄基甲苯(H18-DBT)4类典型富氢LOHCs脱氢技术的研究进展.基于目前的研究结果,阐述了单环烷烃(CH、MCH)和多环烷烃(DHN、H18-DBT)的脱氢反应路径和机理,重点从活性组分和载体两方面总结了脱氢催化剂的设计思路、构效关系和研究进展,详细分析了基于不同模型的富氢LOHCs脱氢动力学,探讨了4类典型脱氢反应装置的优缺点.总体来讲,环烷烃作为LOHCs距离工业化应用还有一段距离,继续完善环烷烃脱氢动力学和脱氢机理、提高Pt系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开发具有实际应用意义的非贵金属催化剂以及优化反应器结构成为未来环烷烃脱氢技术研究需要聚焦的难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液体储氢载体 环烷烃 催化脱氢 脱氢催化剂 反应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体叶轮的数控加工工艺研究与实施 被引量:5
2
作者 高睿杰 高崇 顾涛 《机械工程师》 2018年第1期69-71,共3页
根据整体叶轮的零件图样,文中分析了叶轮结构,确定叶轮的加工内容和加工要求。设计了叶轮加工工艺路线,选用合适的毛坯、刀具和夹具,编制了叶轮的五轴铣削程序,完成了叶轮加工,阐述了叶轮类零件的一般加工过程。
关键词 叶轮 刀具 加工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OF骨架Fe-W碳化物用于硝基芳烃选择性加氢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裴慧霞 高睿杰 +3 位作者 潘伦 牛洪岭 邹吉军 张香文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09-112,共4页
基于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OF)制备了一类新型双金属碳化物催化剂。将磷钨酸(PTA)包覆在铁-MOF中,通过惰性气氛高温焙烧得到了双金属碳化物,并研究了其催化加氢性能。其中,900℃高温焙烧得到的Fe6W6C晶体在加氢反应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PT... 基于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OF)制备了一类新型双金属碳化物催化剂。将磷钨酸(PTA)包覆在铁-MOF中,通过惰性气氛高温焙烧得到了双金属碳化物,并研究了其催化加氢性能。其中,900℃高温焙烧得到的Fe6W6C晶体在加氢反应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PTA@MOF-900表现出很高的硝基芳烃和苯乙炔的加氢活性(>86%),且其加氢选择性接近100%,对于不同反应底物均具有较好的普适性。该催化剂循环使用5次,催化活性仍能维持在7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均相催化 硝基芳烃加氢 MOF 金属碳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KDTree改进的Super 4PCS+ICP算法在点云配准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夏军勇 高睿杰 钟飞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333-1338,共6页
在点云配准过程中,为了提高点云的配准精度,针对ICP算法对于初始位姿的局限性,对点云数据进行Super4PCS+ICP的“先粗后精”处理。首先利用KDTree树搜索对应点,用局部区域的特征度确定特征点集,再使用Super4PCS算法实现粗配准。针对精配... 在点云配准过程中,为了提高点云的配准精度,针对ICP算法对于初始位姿的局限性,对点云数据进行Super4PCS+ICP的“先粗后精”处理。首先利用KDTree树搜索对应点,用局部区域的特征度确定特征点集,再使用Super4PCS算法实现粗配准。针对精配准提出KDTree树来加快速度,SVD求解对应点参数、常数为1的加权平均、求解误差函数等手段来实现对ICP算法的改进,并求出刚体变换后的旋转平移矩阵,提高点云配准精度。实验表明,相较于传统ICP算法,本文方法的配准精度有了显著的提升。本文研究的方法可为点云配准的深入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per_4PCS算法 ICP算法 KDTree 点云轮廓 点云配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GF改进显著性检测与SCM相结合的图像融合 被引量:2
5
作者 巩稼民 吴成超 +4 位作者 郭刘飞 刘威 裴梦杰 卢姣姣 高睿杰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251-1258,共8页
针对传统显著性检测融合方法中目标对比度低,纹理细节不够丰富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滚动导向滤波(RGF)改进显著性检测与脉冲发放皮层模型(SCM)相结合的可见光与红外图像融合算法。该算法先将源图像经过非下采样剪切波变换(NSST)分解成... 针对传统显著性检测融合方法中目标对比度低,纹理细节不够丰富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滚动导向滤波(RGF)改进显著性检测与脉冲发放皮层模型(SCM)相结合的可见光与红外图像融合算法。该算法先将源图像经过非下采样剪切波变换(NSST)分解成低频部分和高频部分,然后利用RGF小尺度消除、大尺度边缘恢复特性对Frequency Tuned算法进行改进并提取出红外图像显著图。再使用显著图投影区域指导法融合低频部分,同时采用SCM结合区域能量与改进的拉普拉斯能量和融合高频部分,最后使用逆变换重建图像。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在突出显著目标的同时保留丰富的细节信息,在质量指标如标准差、互信息、边缘保留因子等方面均优于对比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融合 显著性检测 非下采样剪切波变换 滚动导向滤波 脉冲发放皮层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残差网络的智能交通标志识别算法 被引量:1
6
作者 王佳琪 李哲 +3 位作者 高睿杰 谢冰洁 谷殿月 于慧伶 《智能计算机与应用》 2020年第9期49-52,共4页
汽车制造领域L4以及更高级别的自动驾驶技术已经成为当今汽车行业最前沿的发展方向。智能驾驶汽车在行进过程中对公路上的交通标志的识别可以有效帮助驾驶员及时做出决策,降低交通违法和交通事故的发生率。目前智能交通标志识别系统仅... 汽车制造领域L4以及更高级别的自动驾驶技术已经成为当今汽车行业最前沿的发展方向。智能驾驶汽车在行进过程中对公路上的交通标志的识别可以有效帮助驾驶员及时做出决策,降低交通违法和交通事故的发生率。目前智能交通标志识别系统仅可在少量指定车型中使用,普及率较低。为使更多的驾驶员可以使用智能交通标志识别系统完成辅助驾驶,本文对中国标准交通标志数据库(CCTSDB)进行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残差神经网络的智能交通标志识别算法。利用高斯平滑和Canny锐化对实验图像预处理,在Mxnet框架下引入残差神经网络模型ResNet-18将图像分类识别。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有效识别交通标志信息,在实验环境下对于交通标志识别率可达91.87%,具有识别速度快,可移植性好的显著特点,为智能交通标志识别系统的轻量化和大众化提出了新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标志识别 Mxnet 残差神经网络 可移植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balt nanoparticles encapsulated in nitrogen-doped carbon for room-temperature selective hydrogenation of nitroarenes
7
作者 Ruijie Gao Lun Pan +3 位作者 Zhengwen Li Xiangwen Zhang Li Wang Ji‐Jun Zou 《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64-672,共9页
Here,we report cobalt nanoparticles encapsulated in nitrogen‐doped carbon(Co@NC)that exhibit excellent catalytic activity and chemoselectivity for room‐temperature hydrogenation of nitroarenes.Co@NC was synthesized ... Here,we report cobalt nanoparticles encapsulated in nitrogen‐doped carbon(Co@NC)that exhibit excellent catalytic activity and chemoselectivity for room‐temperature hydrogenation of nitroarenes.Co@NC was synthesized by pyrolyzing a mixture of a cobalt salt,an inexpensive organic molecule,and carbon nitride.Using the Co@NC catalyst,a turnover frequency of^12.3 h?1 and selectivity for 4‐aminophenol of>99.9%were achieved for hydrogenation of 4‐nitrophenol at room temperature and 10 bar H2 pressure.The excellent catalytic performance can be attributed to the cooperative effect of hydrogen activation by electron‐deficient Co nanoparticles and energetically preferred adsorption of the nitro group of nitroarenes to electron‐rich N‐doped carbon.In addition,there is electron transfer from the Co nanoparticles to N‐doped carbon,which further enhances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metal center and carbon support.The catalyst also exhibits stable recycling performance and high activity for nitroaromatics with various substitu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balt nanoparticle Nitrogen‐doped carbon NITROARENES Selective hydrogenation Hydrogen activation Heterogeneous cataly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掺TiO_(2)光纤的拉曼放大器特性研究
8
作者 高睿杰 杨立春 +3 位作者 巩稼民 卢姣姣 郭刘飞 刘威 《光电子.激光》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34-240,共7页
为探索能够应用于集总式拉曼放大的新型光纤材料,采用掺TiO_(2)光纤作为增益介质分别设计了一阶、二阶拉曼放大器。给出了高功率转换效率且增益平坦的泵浦参数配置方案,在总泵浦光功率不变的情况下对比了掺TiO_(2)光纤的一阶、二阶拉曼... 为探索能够应用于集总式拉曼放大的新型光纤材料,采用掺TiO_(2)光纤作为增益介质分别设计了一阶、二阶拉曼放大器。给出了高功率转换效率且增益平坦的泵浦参数配置方案,在总泵浦光功率不变的情况下对比了掺TiO_(2)光纤的一阶、二阶拉曼放大器与掺GeO_(2)光纤的二阶拉曼放大器的增益特性。仿真结果表明,在L波段60nm的谱宽范围内,32dBm的泵浦光前向注入长达6 km的掺TiO_(2)光纤对3 dBm的信号光进行二阶拉曼放大,其功率转换效率可达41.57%,增益平坦度仅为1.14 dB,对比掺GeO_(2)光纤的二阶拉曼放大器具有更平稳的输出增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总式拉曼放大 掺TiO_(2)光纤 二阶拉曼放大 L波段
原文传递
Engineering interfacial band bending over bismuth vanadate/carbon nitride by work function regulation for efficient solar-driven water splitting 被引量:4
9
作者 Shangcong Sun Ruijie Gao +5 位作者 Xianlong Liu Lun Pan Chengxiang Shi Zheng Jiang Xiangwen Zhang Ji-Jun Zou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SCD 2022年第4期389-397,M0004,共10页
Nature-inspired artificial Z-scheme photocatalyst offers great promise in solar overall water splitting,but its rational design,construction and interfacial charge transfer mechanism remain ambiguous.Here,we design an... Nature-inspired artificial Z-scheme photocatalyst offers great promise in solar overall water splitting,but its rational design,construction and interfacial charge transfer mechanism remain ambiguous.Here,we design an approach of engineering interfacial band bending via work function regulation,which realizes directional charge transfer at interface and affords direct Z-scheme pathway.Taking BiVO_(4)as prototype,its oxygen vacancy concentration is reduced by slowing down the crystallization rate,thereby changing the work function from smaller to larger than that of polymeric carbon nitride(PCN).Consequently,the photoinduced charge transfer pathway of BiVO_(4)/PCN is switched from type-Ⅱto Z-scheme as evidenced by synchronous illuminated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XPS)and femtosecond transient absorption spectroscopy.Specifically,the direct Z-scheme BiVO_(4)/PCN shows superior photocatalytic performance in water splitting.This work provides deep insights and guidelines to constructing heterojunction photocatalysts for solar utiliz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scheme PHOTOCATALYSIS Water splitting Work function Oxygen vacancy
原文传递
绿豆芽观察日记
10
作者 高睿杰 《小主人报》 2020年第4期12-12,共1页
一天早晨,我把绿豆放进室内一个装满水的玻璃杯中,第二天,绿豆奇迹般地发生了变化。绿豆的中间出现了一条白色的线条,像是被缠上一条雪白的丝带。不注意一瞥,还像是波斯猫的绿色眼珠。我在家里的南阳台与北阳台的水盆里也放了些绿豆。... 一天早晨,我把绿豆放进室内一个装满水的玻璃杯中,第二天,绿豆奇迹般地发生了变化。绿豆的中间出现了一条白色的线条,像是被缠上一条雪白的丝带。不注意一瞥,还像是波斯猫的绿色眼珠。我在家里的南阳台与北阳台的水盆里也放了些绿豆。换装的速度从快到慢依次是:室内水杯、南阳台水盆、北阳台水盆。绿豆里有一部分已经换上了银白的新装,还有一部分仍保持着原来的雛,并没有什么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察日记 水盆 绿豆芽 玻璃杯 波斯猫 阳台 南阳
原文传递
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后向泵浦RFA设计 被引量:2
11
作者 巩稼民 卢姣姣 +3 位作者 高睿杰 刘威 吴成超 郭刘飞 《光电子.激光》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36-442,共7页
为了满足第六代移动通信(6G)系统对光通信网络的高速率及大容量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光传输网络中光纤放大器的带宽、响应速率及放大倍数等成为目前的研究重点。在使用碲酸盐光纤作为光纤增益介质的同时,提出一种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通过... 为了满足第六代移动通信(6G)系统对光通信网络的高速率及大容量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光传输网络中光纤放大器的带宽、响应速率及放大倍数等成为目前的研究重点。在使用碲酸盐光纤作为光纤增益介质的同时,提出一种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通过在迭代过程中动态的调整速度、位置及惯性权重值,获得更高收敛速度,增强全局搜索的能力。应用该算法对拉曼光纤放大器的各个泵浦光参数配置进行优化、分析及仿真验证,最终设计出平均开关增益为23.738 8 dB,增益平坦度为0.209 8 dB的后向泵浦拉曼光纤放大器。结果表明,改进的粒子群优化算法对拉曼放大器泵浦光的参数配置有很强的适应性,能够获得较低的增益平坦度,对未来拉曼光纤放大器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曼光纤放大器 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 后向泵浦 碲酸盐光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