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天人合一理论在中医美容中的应用
1
作者 高歆昌 王芳 +1 位作者 刘斌冰 段渠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3年第21期2153-2155,共3页
天人合一是中医美容理论体系的特色之一,认为人的生命活动与大自然息息相关,强调人体必须与天地自然界保持高度的和谐、协调,才可能保持健康长寿,容颜晚衰。人体是一个小天地,是一个有机整体;同时人又生活在天地之间,是整个物质世界的... 天人合一是中医美容理论体系的特色之一,认为人的生命活动与大自然息息相关,强调人体必须与天地自然界保持高度的和谐、协调,才可能保持健康长寿,容颜晚衰。人体是一个小天地,是一个有机整体;同时人又生活在天地之间,是整个物质世界的一部分,人的生命活动与大自然息息相关,故防治损美性疾病既强调调节机体自身状况,又主张灵活顺应气候及地理环境变化,即三因制宜,从而改善人体机能,达到内外和谐统一,最终实现健康长寿、容颜晚衰。本文对天人合一的内涵及其损美性疾病治疗的指导进行了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人合一 三因制宜 因时制宜 因人制宜 因地制宜 中医美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论中医粉刺与痤疮病名 被引量:10
2
作者 伍景平 高歆昌 程宏斌 《四川中医》 2014年第4期46-47,共2页
目前规划教材、工具书通常均将西医痤疮认为属中医之肺风粉刺病、粉刺病范畴,但深研历代文献及西医痤疮发生发展规律,事实并非如此。本文通过历代医家古籍以及西医对痤疮的认识进行研究,发现中医粉刺、肺风粉刺仅仅是痤疮病的一个阶段... 目前规划教材、工具书通常均将西医痤疮认为属中医之肺风粉刺病、粉刺病范畴,但深研历代文献及西医痤疮发生发展规律,事实并非如此。本文通过历代医家古籍以及西医对痤疮的认识进行研究,发现中医粉刺、肺风粉刺仅仅是痤疮病的一个阶段性表现,中医自古就有痤疮病名,粉刺为轻,痤为重,如"寒薄为皶,郁乃痤"中皶即粉刺,痤即粉刺较重后形成的小疖,而且本病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具有不同轻重临床表现、和不同称呼的文献记载均教多,故中西医均应以痤疮命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痤疮 粉刺 病名
原文传递
滋阴清热法治疗女性阴虚质青春期后痤疮体质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程宏斌 伍景平 +3 位作者 李煜 高歆昌 袁安翠 段渠 《四川中医》 2016年第4期97-100,共4页
目的:研究滋阴清热法治疗女性阴虚质青春期后痤疮的体质变化规律。方法:将符合诊断患者48例以青蒿鳖甲汤加二至丸内服,采用夫西地酸乳膏外搽,每日2次,30日后分析体质变化规律。结果:治疗前阴虚质46例(100%),兼夹体质39例(84.78%)、单一... 目的:研究滋阴清热法治疗女性阴虚质青春期后痤疮的体质变化规律。方法:将符合诊断患者48例以青蒿鳖甲汤加二至丸内服,采用夫西地酸乳膏外搽,每日2次,30日后分析体质变化规律。结果:治疗前阴虚质46例(100%),兼夹体质39例(84.78%)、单一体质7例(15.22%),与治疗后兼夹体质18例(39.13%)、单一体质28例(60.87%,且为平和质)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P<0.001)。治疗前兼夹体质构成及类型比较,治疗后新增单一体质类型平和质28例(60.87%),其余均发生显著变化(P<0.01)。结论:在女性阴虚质青春期后痤疮体质测定中发现有兼夹体质,采用滋阴清热法治疗后,在体质类型和构成比例均会发生明显的规律性变化,深入研究其规律性在疾病复发和疗效提高方面均将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滋阴清热法 阴虚质 青春期后痤疮 体质
原文传递
滋阴清热法治疗女性阴虚质青春期后痤疮疗效观察 被引量:1
4
作者 程宏斌 伍景平 +3 位作者 李煜 高歆昌 袁安翠 段渠 《四川中医》 2015年第8期70-72,共3页
目的:观察滋阴清热法治疗女性阴虚质青春期后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96例女性阴虚质青春期后痤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两组均采用夫西地酸乳膏外搽,治疗组予以青蒿鳖甲汤加二至丸内服,对照组给予丹参酮胶... 目的:观察滋阴清热法治疗女性阴虚质青春期后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96例女性阴虚质青春期后痤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两组均采用夫西地酸乳膏外搽,治疗组予以青蒿鳖甲汤加二至丸内服,对照组给予丹参酮胶囊口服。15天1疗程,连续2个疗程观察疗效。结果:皮损量化、中医证候量化积分及积分下降率两组治疗15天,治疗30天后均与治疗前有明显差异(P<0.05);皮损疗效方面,治疗30天后治疗组有效率和愈显率分别为73.91%、34.78%,与对照组47.62%、9.52%比有非常显著差异。中医证候疗效治疗30天后治疗组总有效率达到69.57%,与对照组33.33%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P<0.001)。结论:滋阴清热法治疗女性阴虚质青春后痤疮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和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滋阴清热法 阴虚质 青春期后痤疮
原文传递
段渠副研究员从肝论治瘿痈经验 被引量:1
5
作者 王芳 高歆昌 +1 位作者 刘彬冰 段渠 《湖南中医杂志》 2013年第5期25-26,共2页
"瘿痈"是内有郁火、外感风热、邪毒结于颈前所致的以颈前红肿热痛、甚至可化脓破溃为特征的病证。具有中医外科学"痈"的一般特点,所以命名曰"瘿痈"。相当于现代医学的急性甲状腺炎、化脓性甲状腺炎[1]。导师段渠副研究员,从事中... "瘿痈"是内有郁火、外感风热、邪毒结于颈前所致的以颈前红肿热痛、甚至可化脓破溃为特征的病证。具有中医外科学"痈"的一般特点,所以命名曰"瘿痈"。相当于现代医学的急性甲状腺炎、化脓性甲状腺炎[1]。导师段渠副研究员,从事中医外科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20余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瘿痈 中医药疗法 名医经验 段渠
原文传递
从中医络病学浅谈黑眼圈
6
作者 刘彬冰 王芳 高歆昌 《中医眼耳鼻喉杂志》 2013年第1期59-60,共2页
黑眼圈是严重影响颜面部美观的损美性疾病,反映了眼周络脉的病理变化。络病学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络脉之气络、血络探讨黑眼圈的病机及治疗。
关键词 黑眼圈 络病学 气络 血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药并用从“火郁发之”论治囊肿型痤疮 被引量:4
7
作者 高歆昌 雍磊 +1 位作者 张素芳 焦芳芳 《皮肤病与性病》 2021年第4期510-511,共2页
目的从"火郁发之"理论出发,探讨火针联合中药面膜治疗囊肿型痤疮的疗效。方法将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72例诊断为囊肿型痤疮的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对患者面部囊肿予以火针治疗后,外用复方... 目的从"火郁发之"理论出发,探讨火针联合中药面膜治疗囊肿型痤疮的疗效。方法将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72例诊断为囊肿型痤疮的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对患者面部囊肿予以火针治疗后,外用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联合红蓝光照射治疗,治疗组对患者面部予以火针治疗后,外用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联合中药面膜治疗,均连续治疗4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有效率(69.44%)高于对照组有效率(38.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火针联合中药面膜治疗囊肿型痤疮疗效显著,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针 中药面膜 火郁发之 痤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地域痤疮患者中医体质特点探析 被引量:3
8
作者 高歆昌 张素芳 +2 位作者 焦芳芳 雍磊 杨硕 《中国医疗美容》 2021年第5期59-64,共6页
目的通过对不同地域的痤疮人群中医体质流行病学调查,分析不同地域痤疮患者中医体质特点,探讨痤疮患者的发病因素,为临床中医药防治痤疮提供依据。方法对从2009年4月1日~2021年4月27日,在国内外期刊发表的有关痤疮与中医体质相关性的调... 目的通过对不同地域的痤疮人群中医体质流行病学调查,分析不同地域痤疮患者中医体质特点,探讨痤疮患者的发病因素,为临床中医药防治痤疮提供依据。方法对从2009年4月1日~2021年4月27日,在国内外期刊发表的有关痤疮与中医体质相关性的调查文献,以"痤疮""粉刺""体质""中医体质"为检索词进行检索。将最终纳入的文献,根据所在地区分别纳入我国七大地理区域,分析各地域痤疮人群的体质类型的特点。结果共检索502篇文献,有22篇符合要求,调查范围涉及我国七大地理区域,发现在华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南这五个区域,湿热质占比最高;西北地域以阴虚质占比最高,东北地域以痰湿质占比最高。结论不同地域间痤疮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存在差异,同一地域的不同地区,由于患者来源的不同,也可能存在较大的差异,湿热仍为痤疮发病的重要因素,因虚致病也已经成为痤疮发病的一个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痤疮 中医体质 地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