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8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天人合一理论在中医美容中的应用
1
作者
高歆昌
王芳
+1 位作者
刘斌冰
段渠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3年第21期2153-2155,共3页
天人合一是中医美容理论体系的特色之一,认为人的生命活动与大自然息息相关,强调人体必须与天地自然界保持高度的和谐、协调,才可能保持健康长寿,容颜晚衰。人体是一个小天地,是一个有机整体;同时人又生活在天地之间,是整个物质世界的...
天人合一是中医美容理论体系的特色之一,认为人的生命活动与大自然息息相关,强调人体必须与天地自然界保持高度的和谐、协调,才可能保持健康长寿,容颜晚衰。人体是一个小天地,是一个有机整体;同时人又生活在天地之间,是整个物质世界的一部分,人的生命活动与大自然息息相关,故防治损美性疾病既强调调节机体自身状况,又主张灵活顺应气候及地理环境变化,即三因制宜,从而改善人体机能,达到内外和谐统一,最终实现健康长寿、容颜晚衰。本文对天人合一的内涵及其损美性疾病治疗的指导进行了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人合一
三因制宜
因时制宜
因人制宜
因地制宜
中医美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论中医粉刺与痤疮病名
被引量:
10
2
作者
伍景平
高歆昌
程宏斌
《四川中医》
2014年第4期46-47,共2页
目前规划教材、工具书通常均将西医痤疮认为属中医之肺风粉刺病、粉刺病范畴,但深研历代文献及西医痤疮发生发展规律,事实并非如此。本文通过历代医家古籍以及西医对痤疮的认识进行研究,发现中医粉刺、肺风粉刺仅仅是痤疮病的一个阶段...
目前规划教材、工具书通常均将西医痤疮认为属中医之肺风粉刺病、粉刺病范畴,但深研历代文献及西医痤疮发生发展规律,事实并非如此。本文通过历代医家古籍以及西医对痤疮的认识进行研究,发现中医粉刺、肺风粉刺仅仅是痤疮病的一个阶段性表现,中医自古就有痤疮病名,粉刺为轻,痤为重,如"寒薄为皶,郁乃痤"中皶即粉刺,痤即粉刺较重后形成的小疖,而且本病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具有不同轻重临床表现、和不同称呼的文献记载均教多,故中西医均应以痤疮命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痤疮
粉刺
病名
原文传递
滋阴清热法治疗女性阴虚质青春期后痤疮体质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
2
3
作者
程宏斌
伍景平
+3 位作者
李煜
高歆昌
袁安翠
段渠
《四川中医》
2016年第4期97-100,共4页
目的:研究滋阴清热法治疗女性阴虚质青春期后痤疮的体质变化规律。方法:将符合诊断患者48例以青蒿鳖甲汤加二至丸内服,采用夫西地酸乳膏外搽,每日2次,30日后分析体质变化规律。结果:治疗前阴虚质46例(100%),兼夹体质39例(84.78%)、单一...
目的:研究滋阴清热法治疗女性阴虚质青春期后痤疮的体质变化规律。方法:将符合诊断患者48例以青蒿鳖甲汤加二至丸内服,采用夫西地酸乳膏外搽,每日2次,30日后分析体质变化规律。结果:治疗前阴虚质46例(100%),兼夹体质39例(84.78%)、单一体质7例(15.22%),与治疗后兼夹体质18例(39.13%)、单一体质28例(60.87%,且为平和质)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P<0.001)。治疗前兼夹体质构成及类型比较,治疗后新增单一体质类型平和质28例(60.87%),其余均发生显著变化(P<0.01)。结论:在女性阴虚质青春期后痤疮体质测定中发现有兼夹体质,采用滋阴清热法治疗后,在体质类型和构成比例均会发生明显的规律性变化,深入研究其规律性在疾病复发和疗效提高方面均将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滋阴清热法
阴虚质
青春期后痤疮
体质
原文传递
滋阴清热法治疗女性阴虚质青春期后痤疮疗效观察
被引量:
1
4
作者
程宏斌
伍景平
+3 位作者
李煜
高歆昌
袁安翠
段渠
《四川中医》
2015年第8期70-72,共3页
目的:观察滋阴清热法治疗女性阴虚质青春期后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96例女性阴虚质青春期后痤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两组均采用夫西地酸乳膏外搽,治疗组予以青蒿鳖甲汤加二至丸内服,对照组给予丹参酮胶...
目的:观察滋阴清热法治疗女性阴虚质青春期后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96例女性阴虚质青春期后痤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两组均采用夫西地酸乳膏外搽,治疗组予以青蒿鳖甲汤加二至丸内服,对照组给予丹参酮胶囊口服。15天1疗程,连续2个疗程观察疗效。结果:皮损量化、中医证候量化积分及积分下降率两组治疗15天,治疗30天后均与治疗前有明显差异(P<0.05);皮损疗效方面,治疗30天后治疗组有效率和愈显率分别为73.91%、34.78%,与对照组47.62%、9.52%比有非常显著差异。中医证候疗效治疗30天后治疗组总有效率达到69.57%,与对照组33.33%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P<0.001)。结论:滋阴清热法治疗女性阴虚质青春后痤疮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和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滋阴清热法
阴虚质
青春期后痤疮
原文传递
段渠副研究员从肝论治瘿痈经验
被引量:
1
5
作者
王芳
高歆昌
+1 位作者
刘彬冰
段渠
《湖南中医杂志》
2013年第5期25-26,共2页
"瘿痈"是内有郁火、外感风热、邪毒结于颈前所致的以颈前红肿热痛、甚至可化脓破溃为特征的病证。具有中医外科学"痈"的一般特点,所以命名曰"瘿痈"。相当于现代医学的急性甲状腺炎、化脓性甲状腺炎[1]。导师段渠副研究员,从事中...
"瘿痈"是内有郁火、外感风热、邪毒结于颈前所致的以颈前红肿热痛、甚至可化脓破溃为特征的病证。具有中医外科学"痈"的一般特点,所以命名曰"瘿痈"。相当于现代医学的急性甲状腺炎、化脓性甲状腺炎[1]。导师段渠副研究员,从事中医外科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20余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瘿痈
中医药疗法
名医经验
段渠
原文传递
从中医络病学浅谈黑眼圈
6
作者
刘彬冰
王芳
高歆昌
《中医眼耳鼻喉杂志》
2013年第1期59-60,共2页
黑眼圈是严重影响颜面部美观的损美性疾病,反映了眼周络脉的病理变化。络病学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络脉之气络、血络探讨黑眼圈的病机及治疗。
关键词
黑眼圈
络病学
气络
血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针药并用从“火郁发之”论治囊肿型痤疮
被引量:
4
7
作者
高歆昌
雍磊
+1 位作者
张素芳
焦芳芳
《皮肤病与性病》
2021年第4期510-511,共2页
目的从"火郁发之"理论出发,探讨火针联合中药面膜治疗囊肿型痤疮的疗效。方法将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72例诊断为囊肿型痤疮的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对患者面部囊肿予以火针治疗后,外用复方...
目的从"火郁发之"理论出发,探讨火针联合中药面膜治疗囊肿型痤疮的疗效。方法将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72例诊断为囊肿型痤疮的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对患者面部囊肿予以火针治疗后,外用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联合红蓝光照射治疗,治疗组对患者面部予以火针治疗后,外用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联合中药面膜治疗,均连续治疗4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有效率(69.44%)高于对照组有效率(38.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火针联合中药面膜治疗囊肿型痤疮疗效显著,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针
中药面膜
火郁发之
痤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地域痤疮患者中医体质特点探析
被引量:
3
8
作者
高歆昌
张素芳
+2 位作者
焦芳芳
雍磊
杨硕
《中国医疗美容》
2021年第5期59-64,共6页
目的通过对不同地域的痤疮人群中医体质流行病学调查,分析不同地域痤疮患者中医体质特点,探讨痤疮患者的发病因素,为临床中医药防治痤疮提供依据。方法对从2009年4月1日~2021年4月27日,在国内外期刊发表的有关痤疮与中医体质相关性的调...
目的通过对不同地域的痤疮人群中医体质流行病学调查,分析不同地域痤疮患者中医体质特点,探讨痤疮患者的发病因素,为临床中医药防治痤疮提供依据。方法对从2009年4月1日~2021年4月27日,在国内外期刊发表的有关痤疮与中医体质相关性的调查文献,以"痤疮""粉刺""体质""中医体质"为检索词进行检索。将最终纳入的文献,根据所在地区分别纳入我国七大地理区域,分析各地域痤疮人群的体质类型的特点。结果共检索502篇文献,有22篇符合要求,调查范围涉及我国七大地理区域,发现在华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南这五个区域,湿热质占比最高;西北地域以阴虚质占比最高,东北地域以痰湿质占比最高。结论不同地域间痤疮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存在差异,同一地域的不同地区,由于患者来源的不同,也可能存在较大的差异,湿热仍为痤疮发病的重要因素,因虚致病也已经成为痤疮发病的一个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痤疮
中医体质
地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天人合一理论在中医美容中的应用
1
作者
高歆昌
王芳
刘斌冰
段渠
机构
成都中医药大学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美容科
出处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3年第21期2153-2155,共3页
文摘
天人合一是中医美容理论体系的特色之一,认为人的生命活动与大自然息息相关,强调人体必须与天地自然界保持高度的和谐、协调,才可能保持健康长寿,容颜晚衰。人体是一个小天地,是一个有机整体;同时人又生活在天地之间,是整个物质世界的一部分,人的生命活动与大自然息息相关,故防治损美性疾病既强调调节机体自身状况,又主张灵活顺应气候及地理环境变化,即三因制宜,从而改善人体机能,达到内外和谐统一,最终实现健康长寿、容颜晚衰。本文对天人合一的内涵及其损美性疾病治疗的指导进行了阐释。
关键词
天人合一
三因制宜
因时制宜
因人制宜
因地制宜
中医美容
Keywords
human body corresponds to the nature
treatment according to climate, locality andindividual
treatment in accordance with seasonal conditions
treatment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atient'sindividuality
treatment in accordance with local conditions
cosmetology of TCM
分类号
R22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论中医粉刺与痤疮病名
被引量:
10
2
作者
伍景平
高歆昌
程宏斌
机构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出处
《四川中医》
2014年第4期46-47,共2页
基金
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课题(编号:2012-E-049)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科研课题(编号:2012-YY-28)
文摘
目前规划教材、工具书通常均将西医痤疮认为属中医之肺风粉刺病、粉刺病范畴,但深研历代文献及西医痤疮发生发展规律,事实并非如此。本文通过历代医家古籍以及西医对痤疮的认识进行研究,发现中医粉刺、肺风粉刺仅仅是痤疮病的一个阶段性表现,中医自古就有痤疮病名,粉刺为轻,痤为重,如"寒薄为皶,郁乃痤"中皶即粉刺,痤即粉刺较重后形成的小疖,而且本病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具有不同轻重临床表现、和不同称呼的文献记载均教多,故中西医均应以痤疮命名。
关键词
痤疮
粉刺
病名
Keywords
Fen-ci
Cuo-ehuang
Disease Name
分类号
R275.9 [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原文传递
题名
滋阴清热法治疗女性阴虚质青春期后痤疮体质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
2
3
作者
程宏斌
伍景平
李煜
高歆昌
袁安翠
段渠
机构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出处
《四川中医》
2016年第4期97-100,共4页
基金
成都中医药大学基金(编号:ZRMS201316)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基金(编号:2012-D-YY-28)
文摘
目的:研究滋阴清热法治疗女性阴虚质青春期后痤疮的体质变化规律。方法:将符合诊断患者48例以青蒿鳖甲汤加二至丸内服,采用夫西地酸乳膏外搽,每日2次,30日后分析体质变化规律。结果:治疗前阴虚质46例(100%),兼夹体质39例(84.78%)、单一体质7例(15.22%),与治疗后兼夹体质18例(39.13%)、单一体质28例(60.87%,且为平和质)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P<0.001)。治疗前兼夹体质构成及类型比较,治疗后新增单一体质类型平和质28例(60.87%),其余均发生显著变化(P<0.01)。结论:在女性阴虚质青春期后痤疮体质测定中发现有兼夹体质,采用滋阴清热法治疗后,在体质类型和构成比例均会发生明显的规律性变化,深入研究其规律性在疾病复发和疗效提高方面均将有所裨益。
关键词
滋阴清热法
阴虚质
青春期后痤疮
体质
Keywords
Nourishing Yin and clearing heat method
Yin-deficiency syndrome
Female post pubescent acne
Syndrome
分类号
R758.733 [医药卫生—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滋阴清热法治疗女性阴虚质青春期后痤疮疗效观察
被引量:
1
4
作者
程宏斌
伍景平
李煜
高歆昌
袁安翠
段渠
机构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出处
《四川中医》
2015年第8期70-72,共3页
基金
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课题:滋阴清热法对女性阴虚质青青后痤疮者白细胞雄激素受体基因调控研究(编号:2012-E-049)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课题:滋阴清热法治疗肺风粉刺后证候变化规律研究(编号:2012-D-YY-28)
文摘
目的:观察滋阴清热法治疗女性阴虚质青春期后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96例女性阴虚质青春期后痤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两组均采用夫西地酸乳膏外搽,治疗组予以青蒿鳖甲汤加二至丸内服,对照组给予丹参酮胶囊口服。15天1疗程,连续2个疗程观察疗效。结果:皮损量化、中医证候量化积分及积分下降率两组治疗15天,治疗30天后均与治疗前有明显差异(P<0.05);皮损疗效方面,治疗30天后治疗组有效率和愈显率分别为73.91%、34.78%,与对照组47.62%、9.52%比有非常显著差异。中医证候疗效治疗30天后治疗组总有效率达到69.57%,与对照组33.33%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P<0.001)。结论:滋阴清热法治疗女性阴虚质青春后痤疮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和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滋阴清热法
阴虚质
青春期后痤疮
分类号
R275.9 [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原文传递
题名
段渠副研究员从肝论治瘿痈经验
被引量:
1
5
作者
王芳
高歆昌
刘彬冰
段渠
机构
成都中医药大学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出处
《湖南中医杂志》
2013年第5期25-26,共2页
文摘
"瘿痈"是内有郁火、外感风热、邪毒结于颈前所致的以颈前红肿热痛、甚至可化脓破溃为特征的病证。具有中医外科学"痈"的一般特点,所以命名曰"瘿痈"。相当于现代医学的急性甲状腺炎、化脓性甲状腺炎[1]。导师段渠副研究员,从事中医外科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20余年,
关键词
瘿痈
中医药疗法
名医经验
段渠
分类号
R261 [医药卫生—中医外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从中医络病学浅谈黑眼圈
6
作者
刘彬冰
王芳
高歆昌
机构
成都中医药大学
出处
《中医眼耳鼻喉杂志》
2013年第1期59-60,共2页
文摘
黑眼圈是严重影响颜面部美观的损美性疾病,反映了眼周络脉的病理变化。络病学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络脉之气络、血络探讨黑眼圈的病机及治疗。
关键词
黑眼圈
络病学
气络
血络
Keywords
Infraorbital dark circles
Collateral disease theory
Qi collateral
Blood collateral
分类号
R77 [医药卫生—眼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针药并用从“火郁发之”论治囊肿型痤疮
被引量:
4
7
作者
高歆昌
雍磊
张素芳
焦芳芳
机构
洛阳市第六人民医院皮肤科
出处
《皮肤病与性病》
2021年第4期510-511,共2页
文摘
目的从"火郁发之"理论出发,探讨火针联合中药面膜治疗囊肿型痤疮的疗效。方法将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72例诊断为囊肿型痤疮的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对患者面部囊肿予以火针治疗后,外用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联合红蓝光照射治疗,治疗组对患者面部予以火针治疗后,外用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联合中药面膜治疗,均连续治疗4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有效率(69.44%)高于对照组有效率(38.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火针联合中药面膜治疗囊肿型痤疮疗效显著,安全性好。
关键词
火针
中药面膜
火郁发之
痤疮
分类号
R242 [医药卫生—中医临床基础]
R243 [医药卫生—中医临床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地域痤疮患者中医体质特点探析
被引量:
3
8
作者
高歆昌
张素芳
焦芳芳
雍磊
杨硕
机构
洛阳市第六人民医院皮肤科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整形美容科
出处
《中国医疗美容》
2021年第5期59-64,共6页
文摘
目的通过对不同地域的痤疮人群中医体质流行病学调查,分析不同地域痤疮患者中医体质特点,探讨痤疮患者的发病因素,为临床中医药防治痤疮提供依据。方法对从2009年4月1日~2021年4月27日,在国内外期刊发表的有关痤疮与中医体质相关性的调查文献,以"痤疮""粉刺""体质""中医体质"为检索词进行检索。将最终纳入的文献,根据所在地区分别纳入我国七大地理区域,分析各地域痤疮人群的体质类型的特点。结果共检索502篇文献,有22篇符合要求,调查范围涉及我国七大地理区域,发现在华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南这五个区域,湿热质占比最高;西北地域以阴虚质占比最高,东北地域以痰湿质占比最高。结论不同地域间痤疮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存在差异,同一地域的不同地区,由于患者来源的不同,也可能存在较大的差异,湿热仍为痤疮发病的重要因素,因虚致病也已经成为痤疮发病的一个重要因素。
关键词
痤疮
中医体质
地域
Keywords
acne
TCM constitution
geographical regions
分类号
R758.733 [医药卫生—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天人合一理论在中医美容中的应用
高歆昌
王芳
刘斌冰
段渠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新论中医粉刺与痤疮病名
伍景平
高歆昌
程宏斌
《四川中医》
2014
10
原文传递
3
滋阴清热法治疗女性阴虚质青春期后痤疮体质变化规律研究
程宏斌
伍景平
李煜
高歆昌
袁安翠
段渠
《四川中医》
2016
2
原文传递
4
滋阴清热法治疗女性阴虚质青春期后痤疮疗效观察
程宏斌
伍景平
李煜
高歆昌
袁安翠
段渠
《四川中医》
2015
1
原文传递
5
段渠副研究员从肝论治瘿痈经验
王芳
高歆昌
刘彬冰
段渠
《湖南中医杂志》
2013
1
原文传递
6
从中医络病学浅谈黑眼圈
刘彬冰
王芳
高歆昌
《中医眼耳鼻喉杂志》
201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针药并用从“火郁发之”论治囊肿型痤疮
高歆昌
雍磊
张素芳
焦芳芳
《皮肤病与性病》
2021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不同地域痤疮患者中医体质特点探析
高歆昌
张素芳
焦芳芳
雍磊
杨硕
《中国医疗美容》
2021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