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巢穴尼科巴弓背蚁的RAPD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高成伟 庞广福 +1 位作者 周善义 秦新民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00-103,共4页
用RAPD技术对尼科巴弓背蚁5个巢穴的DNA样品进行分析,15个RAPD引物共检测到61个位点,每个引物产生2~7个位点,其中23个为多态位点,占37.70%,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为0.122 0,Shannon多态性信息指数I为0.185 8.地域之间遗传相似性系数S... 用RAPD技术对尼科巴弓背蚁5个巢穴的DNA样品进行分析,15个RAPD引物共检测到61个位点,每个引物产生2~7个位点,其中23个为多态位点,占37.70%,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为0.122 0,Shannon多态性信息指数I为0.185 8.地域之间遗传相似性系数S的变化在0.851 5~0.948 5,遗传距离指数D的变化为0.051 6~0.160 3,用NTSYSpc 2.10软件包中的UPGMA法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5个不同巢穴间的尼科巴弓背蚁亲缘关系与地理距离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PD 尼科巴弓背蚁 遗传距离指数 遗传相似性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杀菌剂在夏橙外植体组织培养中的应用 被引量:9
2
作者 高成伟 梁倩华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8年第2期76-78,共3页
用不同浓度的培福朗、苯来特、特克多、加收米预处理桂夏橙成年树枝条,再用常规方法消毒接种,结果以1mg/L培福朗预处理56h能明显降低外植体的污染率。
关键词 夏橙 组织培养 杀菌剂 外植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白菜离体培养植株再生方式的组织学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高成伟 王任翔 李凤英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1年第1期86-88,共3页
对 2个小白菜品种的离体培养植株再生方式进行组织学观察 ,结果表明 :在含有 Ag NO36mg/ L及ABA0 .5mg/ L的培养基 (MS+BA2 mg/ L+NAA0 .5mg/ L)中 ,鸡毛菜在培养 6d左右 ,矮脚黄在培养8d左右出现明显的芽原基 ,1 0~ 1 2 d左右产生肉... 对 2个小白菜品种的离体培养植株再生方式进行组织学观察 ,结果表明 :在含有 Ag NO36mg/ L及ABA0 .5mg/ L的培养基 (MS+BA2 mg/ L+NAA0 .5mg/ L)中 ,鸡毛菜在培养 6d左右 ,矮脚黄在培养8d左右出现明显的芽原基 ,1 0~ 1 2 d左右产生肉眼可见的不定芽 .不定芽的产生属直接出芽方式 ,不经过愈伤组织阶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白菜 离体培养 不定芽 组织学 再生方式 直接出芽 转基因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理念与大学实验室建设 被引量:15
4
作者 高成伟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2007年第6期135-137,共3页
该文论述了“何谓大学”这一历史命题和大学理念的嬗变历程,探讨了基于新世纪大学理念的大学实验室的改革创新问题,揭示了新世纪大学实验室体系建设的框架。
关键词 大学 大学理念 大学买验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部分棘蛙类物种的分子系统学研究
5
作者 高成伟 张碧文 秦新民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05-109,共5页
以广西棘蛙类为研究对象,应用PCR方法扩增线粒体16S rRNA基因和Cyt b基因的DNA片段,进行DNA序列测定。以虎纹蛙和弹琴水蛙为外群,用邻接法(NJ)和最大简约法(MP)构建3种棘蛙的系统发育关系。结果表明:所研究的棘蛙类可分为棘胸蛙居群、... 以广西棘蛙类为研究对象,应用PCR方法扩增线粒体16S rRNA基因和Cyt b基因的DNA片段,进行DNA序列测定。以虎纹蛙和弹琴水蛙为外群,用邻接法(NJ)和最大简约法(MP)构建3种棘蛙的系统发育关系。结果表明:所研究的棘蛙类可分为棘胸蛙居群、棘腹蛙居群和棘侧蛙居群3支,与形态分类结果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生物学 棘蛙属 16S RRNA基因 CYT 6基因 系统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地不容提取物及其化合物的抑菌活性 被引量:14
6
作者 邓业成 李洁荣 +1 位作者 高成伟 杨林林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3-46,共4页
在室内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广西地不容块根提取物及其化合物对梨褐斑病菌、梨黑斑病菌、柑橘疮痂病菌和柑橘溃疡病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广西地不容块根提取物对上述4种病原菌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质量浓度为10 g/L时,72 h的抑菌率分别... 在室内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广西地不容块根提取物及其化合物对梨褐斑病菌、梨黑斑病菌、柑橘疮痂病菌和柑橘溃疡病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广西地不容块根提取物对上述4种病原菌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质量浓度为10 g/L时,72 h的抑菌率分别为100%、91.96%、84.76%和100%;在从广西地不容块根提取物分离出的7个化合物中,l-罗默碱对4种病菌均有很高的抑菌活性,质量浓度为1 g/L时,72 h的抑菌率分别为100%、100%、85.04%和100%。紫堇定对梨黑斑病菌抑菌活性高,72 h抑菌率为100%,对梨褐斑病菌和柑橘疮痂病菌也有较高的抑菌活性,而对柑橘溃疡病菌的抑菌活性低。广西地不容块根提取物对梨褐斑病菌、梨黑斑病菌、柑橘疮痂病菌和柑橘溃疡病菌的EC50分别为1.252 5、2.379 3、1.758 2、1.510 0 g/L,l-罗默碱的EC50分别为0.147 3、0.167 1、0.3464、0.118 2 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 地不容 提取物 病原菌 抑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汉果雌雄株同工酶性别鉴定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李惠敏 黄夕洋 +1 位作者 高成伟 秦新民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92-795,672,共5页
采用电泳技术结合同工酶染色,分析了罗汉果雌雄株叶片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酯酶同工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同工酶、多酚氧化酶同工酶和过氧化氢酶同工酶。结果表明:罗汉果雌雄叶片在同工酶谱上,存在着与性别性状相关的酶带;雌雄间的差异酶... 采用电泳技术结合同工酶染色,分析了罗汉果雌雄株叶片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酯酶同工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同工酶、多酚氧化酶同工酶和过氧化氢酶同工酶。结果表明:罗汉果雌雄叶片在同工酶谱上,存在着与性别性状相关的酶带;雌雄间的差异酶带在每一种同工酶中均有一条以上,可作为罗汉果雌雄株间的性别鉴定。此外,还比较了高产、低产、不结果雌株之间同工酶的酶带和活性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汉果 性别性状 同工酶 雌雄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林达夏橙组织培养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王任翔 高成伟 +3 位作者 李洁荣 李春瑶 张锦松 梁倩华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2期71-74,共4页
比较不同基本培养基、不同外植体、不同生长调节物质种类及配比对欧林达夏橙实生苗芽诱导及根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子叶节段诱导芽效果较佳,MS为基本培养基附加生长调节物质BA2mg/L,NAA0.2mg/L适于芽的诱导,White为基本培养基附加生长... 比较不同基本培养基、不同外植体、不同生长调节物质种类及配比对欧林达夏橙实生苗芽诱导及根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子叶节段诱导芽效果较佳,MS为基本培养基附加生长调节物质BA2mg/L,NAA0.2mg/L适于芽的诱导,White为基本培养基附加生长调节物质IBA2mg/L对根的诱导较佳,生根率达100%,移栽成活率达9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桔属 欧林达夏橙 组织培养 培养基 外植体 生长调节物质 芽诱导 根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白菜子叶离体培养再生系统的建立 被引量:8
9
作者 秦新民 高成伟 +1 位作者 王任翔 李春瑶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7年第4期90-93,共4页
对4个小白菜栽培品种的离体培养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含有BAZ+NAA1mg/L的MS培养基上,添加AgNO34~6mg/L能显著提高所试小白菜品种不定芽的分化频率.AgNO3与ABA配合使用不仅能提高其不定芽的分化率,而且还能抑制愈伤组织生... 对4个小白菜栽培品种的离体培养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含有BAZ+NAA1mg/L的MS培养基上,添加AgNO34~6mg/L能显著提高所试小白菜品种不定芽的分化频率.AgNO3与ABA配合使用不仅能提高其不定芽的分化率,而且还能抑制愈伤组织生长.本实验所建立的直接出芽程序为小白菜的遗传转化研究提供一个良好的再生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白菜 离体培养 离体再生 子叶 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木本植物离体培养根分化研究——过氧化物酶同工酶与内源IAA及根分化的关系 被引量:8
10
作者 王任翔 高成伟 +4 位作者 秦新民 李春瑶 梁倩华 姜国诚 周祖平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0年第4期71-73,共3页
酸柚 ( Citrusgrandis)和白花泡桐 ( Paulownia fortunei( Seem.) Hemsl.)离体培养根分化过程中内源IAA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测定结果表明 :内源 IAA的变化都呈典型的单峰曲线 ;它们分别在第 3 d和第2 d根原基启动时达到高峰 .过氧化物... 酸柚 ( Citrusgrandis)和白花泡桐 ( Paulownia fortunei( Seem.) Hemsl.)离体培养根分化过程中内源IAA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测定结果表明 :内源 IAA的变化都呈典型的单峰曲线 ;它们分别在第 3 d和第2 d根原基启动时达到高峰 .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带的减少及活性的降低与内源 IAA的升高及根原基启动的时间一致 .同工酶酶谱的变化早于肉眼可见的根分化的形态学变化 .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变化可作为酸柚和白花泡桐离体培养根分化过程中内源 IAA变化及根分化合适的早期生化指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工酶 激素 根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中有益放线菌的高效分离、筛选和生物测定技术 被引量:10
11
作者 黄世文 高成伟 +1 位作者 王玲 王全永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38-141,共4页
结合他人经验和近年作者的实际工作,本文系统介绍了土壤标本的采集、处理,放线菌的分离、纯化。放线菌分离物及其代谢产物对病原菌(真菌、细菌)、害虫和杂草的生物测定、评价,为研发微生物农药打下基础。
关键词 土壤标本 放线菌 分离 生物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温对杂交水稻成熟的生理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俞美玉 姚福德 +1 位作者 高成伟 王熹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5期37-41,共5页
本文研究了三种不同温度(18℃、24℃和30℃)条件对杂交水稻汕优85及汕优6号成熟过程的生理影响及忍耐力,实验证明:汕优85、汕优6号的光合产物运输及籽粒灌浆等均以在24℃处理的较好。
关键词 杂交水稻 生理影响 成熟过程 气温 忍耐力 运输 灌浆 实验证明 产物 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汉果转抗病基因NPR1的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杨华 李惠敏 +2 位作者 覃屏生 高成伟 秦新民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50-254,共5页
以罗汉果子叶为外植体,研究了影响根癌农杆菌介导的罗汉果遗传转化的若干因素,建立了罗汉果遗传转化体系。结果表明,5 d苗龄的子叶、预培养1 d、侵染20 min、共培养4 d、共培养温度22℃、AS100μmol/L、Hy浓度不定芽筛选为10 mg/L,生根... 以罗汉果子叶为外植体,研究了影响根癌农杆菌介导的罗汉果遗传转化的若干因素,建立了罗汉果遗传转化体系。结果表明,5 d苗龄的子叶、预培养1 d、侵染20 min、共培养4 d、共培养温度22℃、AS100μmol/L、Hy浓度不定芽筛选为10 mg/L,生根筛选为20 mg/L转化率最高。抗性苗经PCR和Southern印迹分析,初步证实NPR1基因已整合至罗汉果基因组中,转化率为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汉果 农杆菌介导 遗传转化 NPR1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白菜苏云金芽孢杆菌CryIB基因的遗传转化 被引量:9
14
作者 秦新民 高成伟 +1 位作者 李春瑶 邓智年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9年第3期77-82,共6页
用限制酶 SphⅠ和 Eco RⅠ消化质粒 p B Y T E Sp101- 1和p B Q X,将p B Q X 上的经改造过的苏云金芽孢杆菌杀虫晶体蛋白基因 Cry I B取代 p B Y T E Sp101- 1上的 G U S基因,得... 用限制酶 SphⅠ和 Eco RⅠ消化质粒 p B Y T E Sp101- 1和p B Q X,将p B Q X 上的经改造过的苏云金芽孢杆菌杀虫晶体蛋白基因 Cry I B取代 p B Y T E Sp101- 1上的 G U S基因,得到一个中间克隆p B I W I Q- 1.用限制酶 HindⅢ消化质粒p B I W I Q- 1,回收含 Cry I B基因的51 kb D N A 片段,插入质粒p B I N19的 HindⅢ位点,构建成具卡那霉素抗性的植物表达载体 p B I W I Q- 5.用三亲结合法将质粒 p B I W I Q- 5转入农杆菌 E H A105.通过农杆菌介导的方法将 Cry I B 基因导入小白菜. P C R 扩增、 Southern blot 和 Northern blot分析表明:杀虫晶体蛋白基因 Cry I B已整合到小白菜基因组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白菜 苏云金芽孢杆菌 遗传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测定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5
作者 刘娜 李文强 +1 位作者 高成伟 丁红军 《疑难病杂志》 CAS 2017年第3期239-241,250,共4页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加重期(AECOPD)患者中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的变化及其相关性,并评价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3—8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急诊科收治的被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40例(AECOPD组...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加重期(AECOPD)患者中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的变化及其相关性,并评价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3—8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急诊科收治的被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40例(AECOPD组)作为研究对象,健康对照组29例,测定其肺功能[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呼气容积(FEV_1/FVC)、最大呼气中期流速(MMEF)、残气量/肺总量(RV/TLC)及气道阻力(sRAW)]以及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etCO_2),并分析两者的相关性。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AECOPD组FEV_1、FEV_1/FVC和MMEF数值显著降低(t=4.52、4.22、3.80,P=0.039、0.027、0.021),sRAW和RV/TLC数值明显增大(t=6.31、1.73,P=0.041、0.0087)。与健康对照组相比,AECOPD组患者PaCO_2、ADCO_2明显升高(t=2.11、3.10,P=0.034、0.019),PetCO_2明显降低(t=1.83,P=0.029)。AECOPD患者PetCO_2与PaCO_2呈负相关(r=-0.63,P<0.01),与FEV_1、MMEF、SRAW、RV/TLC呈正相关(r=0.70、0.72、0.72、0.61,P<0.05)。结论 PetCO_2与PaCO_2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可由PetCO_2来判断AECOPD患者呼吸功能状态,ADCO_2可作为评价AECOPD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急性加重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荔蒲芋的组织培养 被引量:6
16
作者 李伯林 高成伟 黄霞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8年第3期81-84,共4页
以荔蒲芋球茎上的萌芽或芽鳞片为外植体,在含有6BA和NAA的MS培养基上较易诱导出丛生芽和愈伤组织,丛生芽在液体培养基中继代培养可产生大量无根小苗,激素配比对繁殖系数影响较大,以6BA20mg/L和NAA00... 以荔蒲芋球茎上的萌芽或芽鳞片为外植体,在含有6BA和NAA的MS培养基上较易诱导出丛生芽和愈伤组织,丛生芽在液体培养基中继代培养可产生大量无根小苗,激素配比对繁殖系数影响较大,以6BA20mg/L和NAA005mg/L的配比最适合继代增殖,无根小苗在含有NAA10mg/L的1/2MS培养基中诱导15d即可生根形成再生植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蒲芋 组织培养 激素 天南星科 培养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花茶组植物叶表皮特征的扫描电镜观察(Ⅱ) 被引量:12
17
作者 王任翔 梁盛业 +3 位作者 李洁荣 高成伟 胡长华 张杏辉 《广西林业科学》 2003年第1期12-16,6,共6页
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下 ,观察了 12种金花茶组植物的叶表皮特征。结果表明 ,12种植物的叶表皮仅远轴面有气孔器存在 ,气孔椭圆形至卵圆形 ,气孔外拱盖表面多平滑 ,气孔外拱盖内缘近平滑、浅波状或波状 ;角质膜多为条纹、也有同时具条纹和... 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下 ,观察了 12种金花茶组植物的叶表皮特征。结果表明 ,12种植物的叶表皮仅远轴面有气孔器存在 ,气孔椭圆形至卵圆形 ,气孔外拱盖表面多平滑 ,气孔外拱盖内缘近平滑、浅波状或波状 ;角质膜多为条纹、也有同时具条纹和颗粒或鳞片 ;外缘角质膜在气孔周围呈环形包围着气孔。不同种间叶表皮特征表现出一定差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花茶组 叶表皮特征 扫描电镜观察 山茶属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凌草甲素通过下调NF-κB/COX-2表达抑制结肠癌LoVo细胞增殖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娜 李文强 高成伟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3期251-255,共5页
目的观察天然植物冬凌草提取物冬凌草甲素对结肠癌LoVo细胞增殖、凋亡的作用,并分析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LoVo细胞,用不同浓度冬凌草甲素(0-240μmol/L)分别处理24,48,72h,MTT法检测细胞活力的改变。冬凌草甲素(终浓度为0,30,... 目的观察天然植物冬凌草提取物冬凌草甲素对结肠癌LoVo细胞增殖、凋亡的作用,并分析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LoVo细胞,用不同浓度冬凌草甲素(0-240μmol/L)分别处理24,48,72h,MTT法检测细胞活力的改变。冬凌草甲素(终浓度为0,30,60,120μmol/L)分别处理LoVo细胞48h,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的变化,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PGE2的含量;Westernblot检测细胞蛋白环氧合酶-2(COX-2)、p-NF-κB(p65)、Bcl-2及Bax的表达的改变。结果冬凌草甲素(15-240μmol/L)能显著抑制LoVo细胞活力(P<0.05),呈剂量、时间依赖性。冬凌草甲素(终浓度为0,30,60,120μmol/L)处理LoVo细胞48h后,细胞凋亡率分别为8.83%,15.5%,22.64%和25.86%;冬凌草甲素处理LoVo细胞48h后,细胞Bax蛋白表达上调,Bcl-2蛋白表达下调(P<0.05),同时p-NF-κB(p65)、COX-2蛋白的表达及PGE2合成降低(P<0.05)。结论冬凌草甲素可通过抑制p-NF-κB、COX-2表达及PGE2合成,继而上调促凋亡蛋白Bax表达,下调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抑制LoVo细胞增殖并诱导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凌草甲素 LOVO细胞 细胞凋亡 环氧合酶-2 前列腺素E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udies on Genetic Transformation of NPR1 Gene into Maize by Microprojectile Bombardment 被引量:1
19
作者 秦新民 李惠敏 +2 位作者 曾振华 覃屏生 高成伟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2年第1期40-43,78,共5页
[Objective] This study aimed to explore the conditions of transformation of maize by microprojectile bombardment. [Method] Immature embryo-derived callus of maize inbred line 7239 was used as explants to study the eff... [Objective] This study aimed to explore the conditions of transformation of maize by microprojectile bombardment. [Method] Immature embryo-derived callus of maize inbred line 7239 was used as explants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shoot distance, helium pressure, vacuum and bombardment frequency on the transformation efficien- cy in the particle bombardment system of maize. [Result] Considering the transfor- mation efficiency, particle bombardment with 100 μg/P of golden particles, at a shoot distance of 9 cm from the target cells, under helium pressure of 1 350 psi and vac- uum 25 inHg, and bombarding twice could achieve relatively ideal results. After se- lection on media supplemented with different concentration of hygromycin, some re- generated plants were obtained. The results of PCR and Southern blotting analysis demonstrated that the NPR1 gene had been integrated into the genome of trans- genic maize plants, with an average transformation efficiency of 1.76%. [Conclusion] The study laid the foundation for the cultivation and breeding of excellent resistant varieties of maiz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IZE CALLUS NPR1 gene Particle bombardment Genetic transform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蒿甲醚对BALB/c小鼠CT-26结直肠癌抑瘤作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伍治平 高成伟 +3 位作者 王熙才 吴永贵 朱启顺 胡炜彦 《中国肿瘤》 CAS 2007年第5期356-357,共2页
[目的]探讨蒿甲醚(Artemether)对BALB/c小鼠CT-26结直肠癌的抑瘤作用。[方法]BALB/c小鼠皮下接种CT-26结直肠癌细胞(2×106)48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6组,每组8只,分别为低剂量(33.3mg/kg)、中剂量(50mg/kg)、高剂量(66.6mg/kg)和中剂... [目的]探讨蒿甲醚(Artemether)对BALB/c小鼠CT-26结直肠癌的抑瘤作用。[方法]BALB/c小鼠皮下接种CT-26结直肠癌细胞(2×106)48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6组,每组8只,分别为低剂量(33.3mg/kg)、中剂量(50mg/kg)、高剂量(66.6mg/kg)和中剂量(50mg/kg)+铁剂(1.5mg/kg)组,阳性对照组为顺铂(5mg/kg),空白对照组为等体积生理盐水。除顺铂为腹腔注射外,其余组均为灌胃给药法。[结果]口服蒿甲醚低、中、高剂量和中剂量+铁剂对BALB/c小鼠CT-26结直肠癌的抑瘤率分别为:42.3%、51.4%、52.0%、53.5%。[结论]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口服蒿甲醚对小鼠CT-26结直肠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蒿甲醚与铁剂合用具有一定的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蒿甲醚 BALB/C小鼠 结直肠肿瘤 CT-26结直肠癌细胞株 铁剂 抑制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