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8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油菜种质M196对ALS类除草剂的交互抗性评价与抗性基因BnAHAS1-3R的表达分析
1
作者 卢鑫宇 郭月 +8 位作者 祁余容 王婷 李伟龙 吕欣蕾 钟詹斐 彭琦 高建芹 张洁夫 胡茂龙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069-2080,共12页
为明确抗ALS类除草剂油菜新种质M196的除草剂交互抗性效应及其抗性基因BnAHAS1-3R的功能,本研究以抗性油菜M196及野生型N131为材料,在油菜苗期3~5叶期,按照田间推荐使用浓度0×、1/4×、1/2×、1×、2×、4×... 为明确抗ALS类除草剂油菜新种质M196的除草剂交互抗性效应及其抗性基因BnAHAS1-3R的功能,本研究以抗性油菜M196及野生型N131为材料,在油菜苗期3~5叶期,按照田间推荐使用浓度0×、1/4×、1/2×、1×、2×、4×的磺酰脲(SU)、磺酰胺羧基三唑啉酮(SCT)、咪唑啉酮(IMI)、三唑嘧啶(TP)和嘧啶水杨酸(PB)等5种ALS抑制剂除草剂进行喷施处理,鉴定评价M196对各类除草剂的抗性效应。结果表明,M196对SU和SCT除草剂交互抗性最强,对IMI、TP和PB抗性较低。大田鉴定进一步验证了温室交互抗性结果。转抗性基因BnAHAS1-3R拟南芥功能验证表明,转基因阳性植株对各除草剂交互抗性与油菜M196的抗性趋势一致。q RT-PCR分析与转基因拟南芥体外酶活抑制试验结果均表明,M196对ALS类除草剂交互抗性的产生,是由突变靶基因BnAHAS1-3R的表达量增加以及突变靶标酶对除草剂的敏感性下降导致。研究结果为预防和解决利用抗性基因选育的品种大面积推广后可能带来的杂草抗药性以及抗性基因漂移等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抗除草剂新种质 交互抗性 功能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光谱法在测定油菜籽含油量及脂肪酸组成中的应用 被引量:38
2
作者 高建芹 张洁夫 +2 位作者 浦惠明 戚存扣 傅寿仲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89-195,共7页
用傅立叶变换近红外技术非破坏性测定油菜籽的油酸、芥酸和含油量,并建立数学模型。内部交叉验证表明:该方法测定上述3个品质参数的定标方程决定系数分别为0.9792、0.9924和0.9749,均方差依次为1.96、1.56和0.67,与化学测定... 用傅立叶变换近红外技术非破坏性测定油菜籽的油酸、芥酸和含油量,并建立数学模型。内部交叉验证表明:该方法测定上述3个品质参数的定标方程决定系数分别为0.9792、0.9924和0.9749,均方差依次为1.96、1.56和0.67,与化学测定方法有类似的准确性和精确性。外部检验结果表明,油酸、芥酸和含油量的近红外测定值与化学测定值之间相关系数分别为0.99,0.99和0.97,平均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分别为2.31%、0.29%、0.76%和4.21%、3.40%、1.90%。装样质量对近红外测定值精度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装样质量为0.50g时,对测定值影响较大;当装样质量为1.00~1.50g时,对测定结果影响较小;当装样质量大于1.50g时,近红外测定值与化学测定值基本一致。重复性分析结果表明,近红外光谱分析法重复性好,达到国标要求。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完全可以用来快速、简便、非破坏性测定育种材料,是油菜低世代材料品质筛选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 油菜 油酸 芥酸 含油量 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氮量和栽培密度对宁油12号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0
3
作者 高建芹 戚存扣 +3 位作者 浦惠明 张洁夫 陈新军 傅寿仲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0-41,共2页
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栽培密度的增加,宁油12号分枝数、有效角果数、千粒重等呈下降趋势,含油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宁油12号在中等肥力水平下适宜种植密度为12万~13.5万株/hm2.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其分枝数、有效角果数、千粒重呈先上升后... 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栽培密度的增加,宁油12号分枝数、有效角果数、千粒重等呈下降趋势,含油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宁油12号在中等肥力水平下适宜种植密度为12万~13.5万株/hm2.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其分枝数、有效角果数、千粒重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含油率呈下降趋势,蛋白质含量呈上升趋势,种植密度为12.75万株/hm2的条件下,适宜施氮量为337.5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栽培密度 施肥量 油菜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苗期喷施烯效唑对油菜生长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3
4
作者 高建芹 陈松 +4 位作者 彭琦 陈锋 张维 周晓婴 戚存扣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05-312,共8页
为探索烯效唑在油菜机械化种植中的应用,2~4叶期用50 mg/L、75 mg/L、100 mg/L和150 mg/L的烯效唑喷施油菜幼苗(1或2次),研究烯效唑对幼苗生长调控、光合生理特性、植株抗倒性及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幼苗株高、最大... 为探索烯效唑在油菜机械化种植中的应用,2~4叶期用50 mg/L、75 mg/L、100 mg/L和150 mg/L的烯效唑喷施油菜幼苗(1或2次),研究烯效唑对幼苗生长调控、光合生理特性、植株抗倒性及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幼苗株高、最大叶面积和地上部干质量均随处理浓度和次数的增加而显著下降;当处理浓度≤100 mg/L,根干质量和根颈粗随处理浓度增加而增加。幼苗高、最大叶面积和根干质量随烯效唑处理时苗龄的增大而增加。叶片净光合率和叶绿素含量随处理浓度和次数的增加而增加。成熟期的株高和分枝点高度均随烯效唑处理浓度和次数的增加而降低,而根颈粗、根干质量和单位长度茎秆干质量增加,植株抗倒能力增强。烯效唑浓度≤100 mg/L,处理1次,单株角果数、千粒质量和种子产量增加。2~4叶期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烯效唑,种子含油量下降,蛋白质含量增加,脂肪酸组成及相对含量无明显变化。2叶或3叶期用≤100 mg/L烯效唑处理幼苗,可有效降低成熟期株高,增强植株抗倒性,有利于机械收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烯效唑 幼苗生长 光合指标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油酸甘蓝型油菜油酸积累动态 被引量:15
5
作者 高建芹 浦惠明 +2 位作者 龙卫华 胡茂龙 戚存扣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59-365,共7页
为了解高油酸甘蓝型油菜突变种质的特点,分析了两组材料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中油酸积累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营养器官油酸相对含量从高到低排序为根、茎、叶。不同生育期营养器官油酸含量变化表现为:根中,成熟期高,其次是苗期,然后是越... 为了解高油酸甘蓝型油菜突变种质的特点,分析了两组材料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中油酸积累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营养器官油酸相对含量从高到低排序为根、茎、叶。不同生育期营养器官油酸含量变化表现为:根中,成熟期高,其次是苗期,然后是越冬期、蕾薹期、返青期,花期最低;茎中,成熟期最高,其次是返青期,花期较少,苗期、越冬期和蕾薹期最少;叶中,蕾薹期最高,花期次之,苗期、越冬期和返青期最少。油菜开花2周内,角果中油酸积累以果皮为主,第3周起则转为以种子为主。果皮中油酸相对含量在开花后3周达到最大值。油菜营养器官中的油酸与成熟种子中的油酸相对含量均呈显著正相关(r=0.81*)。除花期外,各生育期营养器官与生殖器官中的油酸相对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0.92**)。表型结果说明供试品系的油酸调控基因是组成型表达,育种上可通过检测营养器官油酸含量来预测和筛选种子高油酸含量的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高油酸 营养器官 生殖器官 积累 动态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咪唑啉酮油菜种质的发现与鉴定 被引量:24
6
作者 高建芹 浦惠明 +7 位作者 戚存扣 张洁夫 龙卫华 胡茂龙 陈松 陈新军 陈锋 顾慧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69-373,共5页
在喷施豆施乐除草剂的大豆试验田,发现抗咪唑啉酮类除草剂的自生油菜突变株,经连续3年自交纯合和抗性鉴定,该突变体抗咪唑啉酮类除草剂的浓度是除草剂有效杀草浓度的2倍以上,抗性性状稳定、抗性效应明显。该材料的发现对于开发具有自主... 在喷施豆施乐除草剂的大豆试验田,发现抗咪唑啉酮类除草剂的自生油菜突变株,经连续3年自交纯合和抗性鉴定,该突变体抗咪唑啉酮类除草剂的浓度是除草剂有效杀草浓度的2倍以上,抗性性状稳定、抗性效应明显。该材料的发现对于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抗除草剂新基因,选育不受环境释放限制的油菜新品种,均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咪唑啉酮 油菜 抗性 突变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含油量油菜种子和果皮油份积累及主要脂肪酸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16
7
作者 高建芹 浦惠明 +4 位作者 戚存扣 张洁夫 龙卫华 陈新军 傅寿仲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73-179,共7页
以高含油量油菜品系为材料,研究角果发育过程中种子和果皮油份积累与主要脂肪酸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高含油量品种在角果发育早期油份的合成与积累较为缓慢,开花后20d种子含油率仅占成熟种子油份含量的8.35%~12.32%,角果发育... 以高含油量油菜品系为材料,研究角果发育过程中种子和果皮油份积累与主要脂肪酸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高含油量品种在角果发育早期油份的合成与积累较为缓慢,开花后20d种子含油率仅占成熟种子油份含量的8.35%~12.32%,角果发育中期是油份含量增加最快的时期,开花后40d种子含油率占成熟种子油份含量的72.89%。94.73%,籽粒成熟时油份含量达到最大值。果皮的油份积累与种子相反,随角果发育油份含量依次下降,两者呈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95。种子和果皮的二十碳烯酸、芥酸合成规律明显不同。种子的7种主要脂肪酸组成中芥酸和二十碳烯酸与16碳、18碳脂肪酸含量均呈负相关,亚麻酸和亚油酸与棕榈酸、硬脂酸和亚油酸含量均呈正相关,与油酸含量H2和H27为正相关,H1和H28为负相关。而油酸与其它脂肪酸的相关关系较为复杂,与棕榈酸、硬脂酸和亚油酸、亚麻酸的相关关系有正相关,也有负相关,可见油酸的合成与积累不仅与棕榈酸、硬脂酸有关,还会影响亚油酸和亚麻酸的含量,这是创新油菜高油酸材料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高含油量 油份 脂肪酸 动态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气相色谱仪分析油菜脂肪酸含量 被引量:15
8
作者 高建芹 浦惠明 +4 位作者 戚存扣 张洁夫 陈新军 龙卫华 傅寿仲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81-585,共5页
运用Agilent 6890N GC对具有不同脂肪酸组分的油菜样品,采用半粒、单粒和混合样3种测试方法进行分析,建立适合于油菜籽各脂肪酸组分含量的定量测试程序。结果表明:在本研究设定的分析条件下,二阶程序升温条件下对油菜7种主要脂肪酸的检... 运用Agilent 6890N GC对具有不同脂肪酸组分的油菜样品,采用半粒、单粒和混合样3种测试方法进行分析,建立适合于油菜籽各脂肪酸组分含量的定量测试程序。结果表明:在本研究设定的分析条件下,二阶程序升温条件下对油菜7种主要脂肪酸的检测效果好于恒温条件,而测试效率则恒温条件高于二阶程序升温条件下。重复性和再现性试验结果显示:在二阶程序升温和恒温条件下半粒种子、单粒种子和混合样3种方法测试的脂肪酸含量大于5%的组分和小于5%的组分重复间绝对误差、相对误差均小于国家标准,表明这3种方法重复性、再现性好,能满足不同品质材料、不同检测要求的全脂肪酸组分的定量分析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仪 分析方法 油菜脂肪酸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蓝型双低三系杂交油菜高产制种技术研究——Ⅴ.宁杂1号三系亲本氮、磷、钾营养吸收积累差异 被引量:7
9
作者 高建芹 浦惠明 +1 位作者 陈新军 张洁夫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64-68,共5页
测定宁杂1号三系亲本植株及各器官不同生育期氮、磷、钾含量,结果表明,随着生育期的推移植株氮含量表现由高到低的趋势,磷含量呈现高—低—高—低—高的W型变化趋势,钾含量呈现高—低—高—低变化趋势。植株及营养器官的氮、磷、钾素积... 测定宁杂1号三系亲本植株及各器官不同生育期氮、磷、钾含量,结果表明,随着生育期的推移植株氮含量表现由高到低的趋势,磷含量呈现高—低—高—低—高的W型变化趋势,钾含量呈现高—低—高—低变化趋势。植株及营养器官的氮、磷、钾素积累量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而生殖器官的氮、磷、钾素积累量则表现为逐渐递增趋势。亲本间氮、磷、钾含量和积累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同一生育期中,各器官的氮、钾含量和积累量均大于同一器官的磷含量和积累量;单株及各器官的钾积累量多大于同期氮积累量。植株磷素积累在抽薹阶段和结角阶段分别达到高峰。各器官氮、磷、钾积累量多以保持系最高,恢复系最小。针对三系亲本营养吸收积累特性,提出了宁杂1号高产制种的施肥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 三系杂交油菜 制种技术 宁杂1号 亲本 营养水平 吸收积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蓝型油菜籽粒产量和品质性状对氮肥用量的响应 被引量:6
10
作者 高建芹 浦惠明 +4 位作者 龙卫华 胡茂龙 张洁夫 陈松 戚存扣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02-611,共10页
为探索甘蓝型油菜籽粒产量和品质性状对氮肥用量的响应,以宁杂1818和秦优10号为试验材料,设0kg/hm^2(N0)、120kg/hm^2(N120)、240kg/hm^2(N240)和360kg/hm^2(N360)4个氮肥水平处理,于2014-2016年度在南京市、扬州市和泰州市进行大田试... 为探索甘蓝型油菜籽粒产量和品质性状对氮肥用量的响应,以宁杂1818和秦优10号为试验材料,设0kg/hm^2(N0)、120kg/hm^2(N120)、240kg/hm^2(N240)和360kg/hm^2(N360)4个氮肥水平处理,于2014-2016年度在南京市、扬州市和泰州市进行大田试验。结果表明,油菜籽粒产量、产油量、含油率和蛋白质含量对氮肥用量的响应均达到极显著水平,油酸和芥酸含量的响应较小,多不饱和脂肪酸和硫苷含量的响应因品种、试点和年度的不同均有明显差异,部分试点达到显著水平。籽粒产量和产油量对施氮量的响应符合一元二次方程。研究结果还表明籽粒产量、产油量和蛋白质含量与施氮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与施氮量呈显著正相关,含油率与施氮量呈极显著负相关,硫苷含量与施氮量呈显著负相关。试验中发现每增施120kg/hm^2氮肥,3个施氮处理的籽粒增产效率依次为81.11%、34.12%和-2.24%,籽粒增产效率随施氮量增加逐渐下降,品种间表现一致。在南京、扬州和泰州试点,每1kg氮肥供给平均可增收菜籽11.94kg、11.35kg和12.36kg,最适施氮量宁杂1818分别为300~310kg/hm^2、300~320kg/hm^2和270~300kg/hm^2,秦优10号分别为315~335kg/hm^2、295~315kg/hm^2,300~310kg/hm^2,最适施氮量下不仅产量高而且品质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产量 品质 氮肥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咪唑啉酮油菜对非选择性除草剂的抗性效应 被引量:6
11
作者 高建芹 浦惠明 +3 位作者 龙卫华 胡茂龙 戚存扣 张洁夫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186-1191,共6页
探明抗咪唑啉酮油菜对非选择性除草剂咪唑乙烟酸的抗性效应及该突变体的应用价值,为选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且不受环境释放限制的抗除草剂油菜新品种提供科学依据。采用田间浓度梯度试验,在喷施咪唑乙烟酸后10 d、20 d、35 d、50 d和65 d... 探明抗咪唑啉酮油菜对非选择性除草剂咪唑乙烟酸的抗性效应及该突变体的应用价值,为选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且不受环境释放限制的抗除草剂油菜新品种提供科学依据。采用田间浓度梯度试验,在喷施咪唑乙烟酸后10 d、20 d、35 d、50 d和65 d取样,测定株高、叶片数、最大叶面积及干物质等,分析不同浓度药剂对油菜苗期生长的影响。油菜成熟时考察植株性状、主要经济性状及单株生物学产量,测定菜籽的油分、蛋白质、硫苷含量和全脂肪酸组成,分析不同浓度处理对抗性油菜植株、经济性状和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显示:高浓度(135 g/hm2,ai.和180g/hm2,ai.)处理对抗性油菜苗期叶片生长和主茎伸长有明显抑制作用,从而影响植株地上部干物质积累,对成熟油菜的植株性状和经济性状也有显著影响;低浓度(45 g/hm2,ai.和90 g/hm2,ai.)处理对油菜早期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喷药后35 d叶面积已恢复到对照(不喷咪唑乙烟酸)的92.94%,喷药后65 d苗高已恢复正常,对成熟油菜的植株性状和经济性状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但差异均未达显著水平;不同浓度梯度的咪唑乙烟酸处理,对抗性菜籽品质均无不良影响;咪唑乙烟酸除草剂的最低有效剂量ED90为45 g/hm2,ai.,抗性油菜使用咪唑乙烟酸的最高安全剂量ED10为108.59~190.77 g/hm2,ai.,选择系数均在2以上,因此该抗性油菜的抗性较强,具有生产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咪唑啉酮油菜 咪唑乙烟酸 抗性 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SPAD Value with Chlorophyll Content and Economic Yield Traits of Brassica napus L. 被引量:6
12
作者 高建芹 浦惠明 +4 位作者 张洁夫 龙卫华 陈锋 周晓婴 张维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3年第10期1421-1428,共8页
[Objective] The aim was to compare differences of SPAD value, chloro- phyll content, agronomic characters, economic characters and yield traits to analyze correlation of SPAD value with other indices and establish reg... [Objective] The aim was to compare differences of SPAD value, chloro- phyll content, agronomic characters, economic characters and yield traits to analyze correlation of SPAD value with other indices and establish regression functions. [Method] Based on 34 Brassica napus L. varieties, SPAD value, chlorophyll content, agronomic characters, economic characters and yield traits were measured and re- gression functions were established according to correlations. [Result] SPAD value, chlorophyll content, agronomic and economic characters and yield traits all achieved significant level in differences among 34 varieties. Specifically, SPAD value was of extremely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with chlorophyll a and b, total chlorophyll and carotenoid, and the correlation from high to low was chl-b〉chl-z〉chl-a〉chl-x. SPAD value was of significantly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total pod number per plant, plant height, seed number per pod, yield per plant and harvest yield, and of insignificant correlation with branch point height, effective branch number, pod density of main stem, and pod length. [Conclusion] It is simple and rapid to predict chlorophyll con- tent, economic characters and yields of Brassica napus L. with SPAD value and re- gression func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assica napus L. SPAD value Chlorophyll content Economic yield Correlation analy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菜角果发育过程中干物质和油分积累的变化 被引量:6
13
作者 高建芹 浦惠明 +1 位作者 龙卫华 陈新军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0-52,共3页
随着油菜角果发育,种子的干物质积累量、油分含量和积累量增加;果皮的干物质积累量增加、油分含量和积累量则呈减少趋势。种子中的油分含量与果皮中的油分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95%。不同品系间表现一致。
关键词 油菜 角果发育 干物质 油分 积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油菜宁杂1号干物质积累与氮磷钾吸收规律 被引量:10
14
作者 高建芹 浦惠明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29-31,34,共4页
以双低杂交油菜宁杂 1号为试验材料 ,研究其干物质积累和对氮、磷、钾的吸收规律。结果表明 ,各器官的干物质积累量除角果始终表现为增加外 ,其他器官均表现为先增后降 ,干物质积累强度各器官表现不一致 ,茎秆在蕾薹期达高峰 ,角果在结... 以双低杂交油菜宁杂 1号为试验材料 ,研究其干物质积累和对氮、磷、钾的吸收规律。结果表明 ,各器官的干物质积累量除角果始终表现为增加外 ,其他器官均表现为先增后降 ,干物质积累强度各器官表现不一致 ,茎秆在蕾薹期达高峰 ,角果在结角期达高峰。其他器官积累强度变化相对较小。宁杂 1号对氮吸收高峰在花期 ,并主要积累于叶片 ;对磷的吸收高峰出现在花期、结角期 ,并主要积累于茎秆中 ;对钾的吸收前期较少 ,开花后迅速增加 ,并持续到角果发育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油菜 干物质积累 杂交1号 养分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烯效唑浸种和育苗密度对油菜毯状苗质量和植株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6
15
作者 高建芹 浦惠明 +4 位作者 龙卫华 胡茂龙 张洁夫 陈松 彭琦 《中国农学通报》 2017年第6期48-58,共11页
为培育适合机械化种植的油菜毯状秧苗,探索不同烯效唑处理浓度和育苗密度对毯状秧苗质量、成熟期植株性状及产量的影响,以‘宁杂31号’为材料分别用0(CK)、5、10、15、20 mg/L烯效唑溶液处理种子2 h后自然晾干播种,苗床育苗密度设150万... 为培育适合机械化种植的油菜毯状秧苗,探索不同烯效唑处理浓度和育苗密度对毯状秧苗质量、成熟期植株性状及产量的影响,以‘宁杂31号’为材料分别用0(CK)、5、10、15、20 mg/L烯效唑溶液处理种子2 h后自然晾干播种,苗床育苗密度设150万、225万、300万、375万、450万株/hm25个处理。结果表明:烯效唑浸种处理后,油菜秧苗高度降低,叶片数增加,根颈变粗,根系活力增强,下胚轴缩短,地上部干重减少,地下部干重增加,有利于培育矮壮苗;增加育苗密度,秧苗增高,叶片数减少,根颈变细,根系活力下降,下胚轴伸长,地上和地下部分干重均下降,毯状秧苗质量下降;但随着烯效唑浸种浓度增加,密度对秧苗的影响明显减弱。各处理的毯状菜苗在1.2万株/hm2栽培密度下,烯效唑浸种浓度和育苗密度对油菜成熟期株高、总叶片数和主颈段长无显著影响,但烯效唑浸种处理后,单株角果数、千粒重和实收产量增加,其中以15 mg/L处理产量最高,10 mg/L和20 mg/L处理产量相当;而随着育苗密度增加,上述经济指标均有所下降。依据茬口,当需要适栽苗龄为30天时,浸种浓度为10 mg/L,育苗密度可达450万株/hm2;当需要苗龄延长到40天,浸种浓度则需增加到20 mg/L,且育苗密度应≤300万株/hm2。通过调节烯效唑浸种浓度和育苗密度可培育满足不同茬口要求的机栽毯状秧苗,实现工厂化育苗和机械化移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烯效唑浸种 育苗密度 毯状苗质量 植株性状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ffects of Seed Soaking with Uniconazole and Substrate Formula on Seedling Quality of Rapeseed 被引量:3
16
作者 高建芹 浦惠明 +4 位作者 龙卫华 胡茂龙 陈松 周晓婴 张维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5年第9期1943-1949,共7页
[Objective] To cultivate blanket rapeseed seedlings suitable for automatic mechanical transplanting, the effects of seed soaking with uniconazole and substrate formula on seed germination and seedling quality of rapes... [Objective] To cultivate blanket rapeseed seedlings suitable for automatic mechanical transplanting, the effects of seed soaking with uniconazole and substrate formula on seed germination and seedling quality of rapeseed were investigated using HY4 as the material. [Method] The rapeseed seeds were soaked in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0, 5, 10, 20, 30, 40 and 50 mg/L) of uniconazole for 0, 1, 2, 4 and8 h, respectively. Subsequently, they were dried naturally. After the preliminary screening carried out in petri dishes and in a laboratory, the optimum soaking concentration and time of uniconazole were obtained. On the other hand, the rapeseed seeds were soaked in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0, 5, 10, 15 and 20 mg/L) of uniconazole for 0, 1 and 2 h, respectively for outdoor pot experiment. At the same time, the screening of optimum substrate formula for cultivating blanket rapeseed seedlings was carried out. The field test was carried out to verify the screened optimum substrate formula. [Result] The results of petri dish experiment showed that seed soaking with uniconazole could delay seed germination, reduce seed germination rate, inhibit hypocotyl elongation and promote root growth. When the soaking concentration exceeded 30 mg/L and soaking time exceeded 2 h, the effect of seed soaking with uniconazole on seed germination was greater, and the seed soaking inhibited root growth. The results of outdoor pot experiment showed that the soaking concentrations and times all significantly reduced seedling height, slowed shoot growth and promoted root growth, which all contributed to the cultivation of blanket rapeseed seedlings suitable for automatic mechanical transplanting. In the substrate formula, the lower the proportion of soil was, the better the seedling growth was. In the substrate with lower proportion of soil, the seed germination rate, plant height,root vigor and dry matter accumulation were all increased(P〈0.05), which was verified by the field test. When the soaking concentration was less than 10 mg/L and soaking time was less than 1 h, the uniconazole showed weaker regulation effect on seedling growth, and the rapeseed seedlings were higher. In the substrate with soil proportion less than 50%, the adequate fertility relatively weakened the regulation effect of uniconazole on seedling growth, and the rapeseed seedlings were larger. [Conclusion] When the soaking concentration ranged within 15-20 mg/L and soaking time ranged within 1-2 h and the proportion of soil in substrate was 50%,the height of cultivated rapeseed seedlings was less than 18 cm, there were 5-6leaves remained on each plant and the nursing period was shortened to 30-40 d,which were all beneficial to industrial produ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NICONAZOLE Seed soaking Substrate formula Seedling quali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杂1号三系亲本钾营养吸收积累分布差异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高建芹 浦惠明 +1 位作者 陈新军 张洁夫 《作物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5-47,共3页
测定宁杂 1号三系亲本植株及各器官不同生育期钾含量 ,结果表明 :随着生育期的推移 ,三系亲本单株和相同器官钾含量及积累量亲本间变化趋势一致。单株钾含量呈“波浪型”变化 ;根、茎、分枝的钾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 ,叶片呈“W”型变化趋... 测定宁杂 1号三系亲本植株及各器官不同生育期钾含量 ,结果表明 :随着生育期的推移 ,三系亲本单株和相同器官钾含量及积累量亲本间变化趋势一致。单株钾含量呈“波浪型”变化 ;根、茎、分枝的钾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 ,叶片呈“W”型变化趋势 ,生殖器官则呈先升后降趋势。根、茎、叶、分枝的钾素积累多呈先升后降趋势 ,单株及花果钾积累呈递增趋势。三系亲本钾素积累主要集中在薹花期 ,占一生中总积累量的 82 .4 2 %~ 96 .6 9%。同一生育期中 ,各器官的钾积累量多以保持系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杂1号 三系亲本 钾营养 吸收 积累 分布 杂交油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菜抗除草剂不育系的抗性效应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高建芹 浦惠明 +1 位作者 陈新军 张洁夫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22-25,共4页
为探明转育获得的抗除草剂不育系的抗性效应,苗期用不同浓度草甘膦处理抗草甘膦油菜不育系TA6,TA7。结果表明:随着喷药浓度增加,对叶片、茎秆和根的生长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对叶片生长的影响较早且最严重,对茎秆生长的影响较... 为探明转育获得的抗除草剂不育系的抗性效应,苗期用不同浓度草甘膦处理抗草甘膦油菜不育系TA6,TA7。结果表明:随着喷药浓度增加,对叶片、茎秆和根的生长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对叶片生长的影响较早且最严重,对茎秆生长的影响较迟,程度相对较轻,对根部生长的抑制作用最小,表现为先抑后扬,但随着时间推移,影响程度逐渐减轻,至喷药60 d后,油菜苗生长基本恢复正常。花期育性调查和套袋自交结果表明,抗性不育系喷施草甘膦除草剂后,育性未受任何影响,TA6,TA7的不育率和不育度均表现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甘膦 油菜 干物质积累 育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沿海旱作地区杂交油菜宁杂1818高产高效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高建芹 顾圣林 +2 位作者 陈松 张洁夫 付三雄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1期55-60,共6页
以宁杂1818为材料,在沿海旱作区开展密度、氮肥总量、氮肥运筹、薹肥施用时间和摘薹试验,研究其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油菜籽粒产量随密度和氮肥总量增加呈先升后降趋势,宁杂1818移栽密度为82 500株/hm^2时产量可达4 657.... 以宁杂1818为材料,在沿海旱作区开展密度、氮肥总量、氮肥运筹、薹肥施用时间和摘薹试验,研究其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油菜籽粒产量随密度和氮肥总量增加呈先升后降趋势,宁杂1818移栽密度为82 500株/hm^2时产量可达4 657.75 kg/hm^2。移栽密度为75 000株/hm^2、氮肥投入总量为300 kg/hm^2时产量最高,为4 830.50 kg/hm^2。氮肥基(苗)肥∶腊肥∶薹肥配比为6∶1∶3时,苗期和越冬期植株性状最优;配比为5∶2∶3时,单株角果数、每角粒数及产量最高。随着薹肥施用时间的推迟,籽粒产量下降。薹高5 cm时施肥产量最高,为4 548.30 kg/hm^2,当薹高大于25 cm时,产量明显下降。在机直播或育苗移栽栽培模式下,摘薹比不摘薹增效8 534.72~9 522.90元/hm^2,增效51.87%~61.74%。沿海旱作区宁杂1818适宜移栽密度为67 500~97 500株/hm^2,氮肥总量控制在300 kg/hm^2,基(苗)肥∶腊肥∶薹肥配比为5∶2∶3,在薹高5~15 cm时施薹肥可获得最佳产量。宁杂1818摘薹生产可大幅提高种植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 氮肥总量 氮肥运筹 薹肥 摘薹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蓝型双低“三系”杂交油菜高产制种技术研究 V-1.宁杂1号三系亲本氮营养吸收积累分布差异 被引量:1
20
作者 高建芹 浦惠明 +1 位作者 陈新军 张洁夫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7-20,共4页
测定宁杂 1号“三系”亲本宁A6、宁B6、宁R1植株及各器官不同生育期氮含量 ,结果表明 ,随着生育期的推移 ,三系亲本间氮含量及积累量变化趋势一致。三系亲本的根、茎、分枝、生殖器官的氮含量均随生育期推移递减 ,而叶片呈高→低→高→... 测定宁杂 1号“三系”亲本宁A6、宁B6、宁R1植株及各器官不同生育期氮含量 ,结果表明 ,随着生育期的推移 ,三系亲本间氮含量及积累量变化趋势一致。三系亲本的根、茎、分枝、生殖器官的氮含量均随生育期推移递减 ,而叶片呈高→低→高→低的变化趋势。同一植株各器官的氮含量表现为籽粒 >叶片 >分枝 >茎 >果皮 >根。生殖生长旺盛后 ,同一生育期中生殖器官的氮含量最高。单株及营养器官的氮积累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 ,而生殖器官的氮积累量则表现为逐渐递增趋势。三系亲本同一生育期各器官氮积累量多以保持系最高 ,均以恢复系最小。并据此提出了宁杂 1号高产制种的施肥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油菜 三系亲本 氮营养 生育期 氮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