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七氟醚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在肝切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
作者 曹铭辉 骆厚仪 高崇善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4期209-211,共3页
目的:观察两组行肝切除术患者肝门阻断前后血压脉搏变化以及术后肝功能变化情况。方法:20例择期行肝部分切除术(均阻断肝门)的肝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复合组)10例选用七氟醚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法,B组(对照组)1... 目的:观察两组行肝切除术患者肝门阻断前后血压脉搏变化以及术后肝功能变化情况。方法:20例择期行肝部分切除术(均阻断肝门)的肝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复合组)10例选用七氟醚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法,B组(对照组)10例全凭气管内吸入七氟醚全麻。结果:两组患者血压脉搏变化基本稳定,且两组间变化无明显差异;A组患者在术后1周后的肝功能恢复情况明显优于B组。结论:吸入七氟醚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是应用于肝切除术中的一种安全、合理的麻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切除 吸入麻醉 七氟醚 硬膜外腔 阻滞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麻醉处理 被引量:3
2
作者 李珏 钟亮 高崇善 《新医学》 1999年第7期397-398,共2页
关键词 睡眠呼吸暂停 综合征 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心静脉血血气分析在老年人硬膜外麻醉中的应用
3
作者 叶西就 骆厚仪 +1 位作者 曹德雄 高崇善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71-72,共2页
12例ASAⅠ~Ⅱ级中上腹部手术老年病人施用硬膜外麻醉,麻醉前后抽取动脉和中心静脉血(上腔静脉血)作血气分析。结果表明,在心输出量不变的情况下,麻醉前动。静脉血pH值的差值(△pH)与麻醉期间的差值无变化;麻醉前动-... 12例ASAⅠ~Ⅱ级中上腹部手术老年病人施用硬膜外麻醉,麻醉前后抽取动脉和中心静脉血(上腔静脉血)作血气分析。结果表明,在心输出量不变的情况下,麻醉前动。静脉血pH值的差值(△pH)与麻醉期间的差值无变化;麻醉前动-静脉血PCO2的差值(△PCO2)与麻醉期间的差值相比亦无变化。因此,在保持心输出量不变的情况下,老年人硬膜外麻醉期间组织血流灌注充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外麻醉 血气分析 老年人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气管插管期颅内压、脑血流灌注情况的观察——二组静脉诱导用药对比 被引量:1
4
作者 左志义 高崇善 +1 位作者 骆厚仪 杨梦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84-86,共3页
以往作者对气管插管的心血管反应多以全身循环为研究对象,对单个器官循环的研究资料甚少。我们选用脑为观察对象进行动物实验研究。材料与方法一、成年杂种狗11只,雌雄兼有,平均体重13.2kg,随机分成二组:Ⅰ组(硫喷妥钠组)5只;Ⅱ组(硫喷... 以往作者对气管插管的心血管反应多以全身循环为研究对象,对单个器官循环的研究资料甚少。我们选用脑为观察对象进行动物实验研究。材料与方法一、成年杂种狗11只,雌雄兼有,平均体重13.2kg,随机分成二组:Ⅰ组(硫喷妥钠组)5只;Ⅱ组(硫喷妥钠+芬太尼组)6只。在戊巴比妥钠30mg/Kg腹腔内注射基础麻醉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插管 颅内压 脑血流灌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中三种不同输液方案对血钾的影响
5
作者 杨荣富 骆厚仪 高崇善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3期62-62,共1页
围术期低血钾已为众多学者所认识。本文研究术中三种不同输液方案对血钾的影响,以探讨术中输液中K+的合理浓度。材料与方法选择ASAⅠ~Ⅱ级在硬膜外麻醉下行经腹子宫切除术的病人30例。既往体健,术前未用可影响电解质平衡的药... 围术期低血钾已为众多学者所认识。本文研究术中三种不同输液方案对血钾的影响,以探讨术中输液中K+的合理浓度。材料与方法选择ASAⅠ~Ⅱ级在硬膜外麻醉下行经腹子宫切除术的病人30例。既往体健,术前未用可影响电解质平衡的药物,禁食12~15.5h,术中麻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血钾 输液总量 围术期 经腹子宫切除术 术中输液 麻醉前 氯化钾 高血糖 麻醉科 高血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剂量芬太尼复合利多卡因预防60岁以上患者气管插管中心血管反应的研究 被引量:17
6
作者 唐丽英 骆厚仪 高崇善 《中华麻醉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36-37,共2页
50例年龄≥60岁,择期行胸、腹部手术的患者随机分成五组,用安定0.3mg/kg、芬太尼4.0μg/kg、琥珀酰胆碱1.5mg/kg诱导后插管前90秒注射生理盐水或不同剂量利多卡因(0.5、1.0、1.5、2.0mg... 50例年龄≥60岁,择期行胸、腹部手术的患者随机分成五组,用安定0.3mg/kg、芬太尼4.0μg/kg、琥珀酰胆碱1.5mg/kg诱导后插管前90秒注射生理盐水或不同剂量利多卡因(0.5、1.0、1.5、2.0mg/kg)。监测并记录诱导前、插管即刻、插管后5分钟内的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对照组插管后各项指标均显著升高(P<0.05或0.01);而利多卡因0.5mg/kg和1.0mg/kg组最为平稳。因此认为芬大尼 4.0μg/kg复合利多卡因 0.5~1.0mg/kg,能有效地预防 60岁以上患者气管插管过程中的心血管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内插管 心血管反应 利多卡因 老年人
原文传递
术后镇痛对老年人上腹部手术后肺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7
7
作者 唐丽英 曹德雄 +1 位作者 骆厚仪 高崇善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7期292-294,共3页
32例 ASA Ⅱ~Ⅲ级择期行上腹部手术(UAS)的老年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n=16)和术后每6小时用 0. 125%丁听卡因十芬太尼0.025mg 10ml行硬膜外镇痛(PEA)组(n=16),分析两组患者术前,... 32例 ASA Ⅱ~Ⅲ级择期行上腹部手术(UAS)的老年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n=16)和术后每6小时用 0. 125%丁听卡因十芬太尼0.025mg 10ml行硬膜外镇痛(PEA)组(n=16),分析两组患者术前,拔管时,术后4、8和24小时的呼吸频率(RR)、潮气量(VT)、分钟通气量(MV)和动脉血pHPaO2、PaCO2、NCO0-3、BE-B、O2Sat。结果表明:虽术后持续鼻导管吸氧,对照组仍出现严重的呼吸抑制和酸碱平衡紊乱,尤以术后8小时内,特别是4小时内最严重;而镇痛组则程度轻微且无明显缺氧、二氧化碳蓄积和酸碱平衡失调。可见用0.125%丁哌卡因十芬太尼0.025mg 10ml行PEA能改善老年患者的术后肺功能。但在PEA期间仍应继续进行呼吸监测,并常规给予吸氧至少8小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镇痛 肺功能 腹部手术 老年人
原文传递
肌肉注射酮咯酸和哌替啶术后镇痛的比较 被引量:1
8
作者 吴昌彬 高崇善 +1 位作者 黑子清 邓天忠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0期473-474,共2页
择期腹部手术后30例,随机分为三组:肌肉注射酮咯酸30mg、60mg和哌替陡100mg。比较三组药物作用起效时间无明显差异。镇痛作用维持时间酮咯酸60mg组明显长于其它两组(P<0.05),疼痛缓解率亦优于另两组。该... 择期腹部手术后30例,随机分为三组:肌肉注射酮咯酸30mg、60mg和哌替陡100mg。比较三组药物作用起效时间无明显差异。镇痛作用维持时间酮咯酸60mg组明显长于其它两组(P<0.05),疼痛缓解率亦优于另两组。该组用药前后的动脉血气结果无显示有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肌肉注射酮咯酸局部均无发现炎症反应现象,患者无嗜睡,恶心、呕吐发生率低,显示该药无阿片样的中枢作用。本文结果表明酮咯酸用于术后镇痛是一种较理想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酮咯酸 哌替啶 镇痛 手术后
原文传递
枢复宁^(TM)预防小儿腭裂修补术后恶心、呕吐的临床研究
9
作者 唐丽英 骆厚仪 高崇善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168-170,共3页
探讨了小儿腭裂手术后静脉注射枢复宁TM对术后恶心呕吐的影响。45例ASAⅠ~Ⅱ级,年龄3~10岁,择期行腭裂修补术的患儿随机分成三组:第Ⅰ组不用枢复宁TM,第Ⅱ组于麻醉后手术前静脉注射枢复宁TM0.1mg/kg,第皿... 探讨了小儿腭裂手术后静脉注射枢复宁TM对术后恶心呕吐的影响。45例ASAⅠ~Ⅱ级,年龄3~10岁,择期行腭裂修补术的患儿随机分成三组:第Ⅰ组不用枢复宁TM,第Ⅱ组于麻醉后手术前静脉注射枢复宁TM0.1mg/kg,第皿组术毕静脉注射枢复宁TM0.1mg/kg。麻醉前30分钟肌注阿托品0.01mg/kg和苯巴比妥钠3mg/kg。用氯胺酮5mg/kg肌肉注射或1mg/kg静脉注射行麻醉诱导后,用羟丁酸钠50mg/kg和0.1%氯胺酮维持麻醉。术毕患儿均在恢复室观察直至完全清醒方送近病房。醒后4小时开始进流质。结果第Ⅰ、Ⅱ、Ⅲ组患儿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分别为11/15(73.33%)、7/15(46.67%)、2/15(13.33%)(P<0.01)。本研究表明:术毕静脉注射枢复宁TM0.1mg/kg能有效预防小儿腭裂术后恶心、呕吐,不提倡术前预防性应用枢复宁T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枢复宁 呕吐 腭裂 修复术 儿童 外科手术 预防
原文传递
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监测用于高位硬膜外阻滞的可行性 被引量:16
10
作者 彭书崚 钟亮 +1 位作者 骆厚仪 高崇善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2期608-610,共3页
高位硬膜外阻滞导致明显的呼吸抑制,通过面罩给氧PaO_2可维持正常,但二氧化碳蓄积问题常被人忽视,为了解高位硬膜外阻滞中P_(ET)CO_2监测的必要性及准确性,对16例乳腺癌根治术患者高位硬膜外阻滞中各时点P_(ET)CO_2和PaCO_2的变化以及... 高位硬膜外阻滞导致明显的呼吸抑制,通过面罩给氧PaO_2可维持正常,但二氧化碳蓄积问题常被人忽视,为了解高位硬膜外阻滞中P_(ET)CO_2监测的必要性及准确性,对16例乳腺癌根治术患者高位硬膜外阻滞中各时点P_(ET)CO_2和PaCO_2的变化以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麻醉中PaCO_2增高有显著性意义(P<0.05),最高一例达8.5kPa(64mmHg);P_(ET)CO_2和PaCO_2两者间存在良好的正相关(r=0.817,P<0.01),P_(ET)CO_2能真实反映PaCO_2值。鼻插管至咽后壁监测P_(ET)CO_2方法简单易行无创,建议将P_(ET)CO_2作为高位硬膜外阻滞常规监测项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位硬膜外阻滞 呼气末 二氧化碳分压 监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