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净高纯试剂的制备、检测及包装技术进展 被引量:7
1
作者 高嫒嫒 张广平 +2 位作者 宋宽广 郝俪蓉 郑远洋 《化学试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713-718,共6页
超净高纯试剂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制作过程中的关键性基础化工材料之一。在半导体工业中的消耗比例大致占10%-15%。超净高纯试剂制备的关键在于控制并达到其所要求的杂质含量和颗粒度。为使超净高纯试剂的质量达到要求,需要多方面的... 超净高纯试剂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制作过程中的关键性基础化工材料之一。在半导体工业中的消耗比例大致占10%-15%。超净高纯试剂制备的关键在于控制并达到其所要求的杂质含量和颗粒度。为使超净高纯试剂的质量达到要求,需要多方面的条件予以保障。简述超净高纯试剂的纯化技术、检测及包装技术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净高纯试剂 纯化 检测 包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烷基环己基苯甲酸酯类液晶的物理行为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高嫒嫒 安忠维 沈宁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01年第5期27-31,共5页
首次报道了 4 (4′烷基环己基 )苯甲酸烷基酚酯 (nmAEAH ,nCEAH)系列化合物的部分物理行为参数包括熔化焓 (ΔH)、熔化熵 (ΔS)。并在此基础上 ,结合其熔点计算研究了上述系列化合物在混合液晶中最大允许的添加量。
关键词 4-(4′烷基环已基)苯甲酸烷基酚酯 液晶 清亮点 溶化焓 熔化熵 摩尔分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反式十氢萘衍生物液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高嫒嫒 刘建群 安忠维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2004年第6期440-445,共6页
新型的反式十氢萘衍生物液晶具有拓宽混合液晶工作温度区间、降低阈值电压、增大介电各向异性、减小双折射率等优越的光电性能,适用于TFT型液晶显示材料;在合成中运用了立体选择性更好的新方法和新试剂,收效显著,有较高的参考意义。文... 新型的反式十氢萘衍生物液晶具有拓宽混合液晶工作温度区间、降低阈值电压、增大介电各向异性、减小双折射率等优越的光电性能,适用于TFT型液晶显示材料;在合成中运用了立体选择性更好的新方法和新试剂,收效显著,有较高的参考意义。文中就目前已报道的化合物,从性能和合成的角度对该类化合物目前的发展状况进行了综合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式十氢萘衍生物液晶 热行为 电光性能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萘甲酸酯类液晶的合成 被引量:3
4
作者 高嫒嫒 安忠维 李娟利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650-654,共5页
萘甲酸酯类液晶化合物是一种性能优越的超扭曲向列(STN)型显示材料,近年发展迅速。该文以萘为原料,经傅-克酰化、还原、氧化等反应得到重要中间体6 烷基 2 萘甲酸(nd),nd与不同取代酚反应得到10种萘甲酸酯类液晶化合物,收率4 4%~10 7%... 萘甲酸酯类液晶化合物是一种性能优越的超扭曲向列(STN)型显示材料,近年发展迅速。该文以萘为原料,经傅-克酰化、还原、氧化等反应得到重要中间体6 烷基 2 萘甲酸(nd),nd与不同取代酚反应得到10种萘甲酸酯类液晶化合物,收率4 4%~10 7%。目标化合物经过IR、1HNMR、MS结构鉴定,并考察了其相变行为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萘甲酸酯类液晶 6-烷基-2-萘甲酸 相变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稠环衍生物类液晶的合成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高嫒嫒 安忠维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49-157,共9页
新型稠环衍生物类液晶具有优越的光电性能,是近年来显示用液晶材料研究的热点领域;在合成中运用了大量新方法和新试剂,收效显著,有较高的参考意义。文中就目前已报道的化合物,从中心桥键、端基及中心骨架构成的角度对该类液晶的合成进... 新型稠环衍生物类液晶具有优越的光电性能,是近年来显示用液晶材料研究的热点领域;在合成中运用了大量新方法和新试剂,收效显著,有较高的参考意义。文中就目前已报道的化合物,从中心桥键、端基及中心骨架构成的角度对该类液晶的合成进行了综合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环衍生物 液晶 合成 桥键 中心骨架 取代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式十氢萘类混合液晶物理性能的研究
6
作者 高嫒嫒 冯凯 安忠维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65-369,共5页
反式十氢萘类化合物是一类应用前景广泛的液晶材料,能有效改善混合液晶配方的物理性能。依据近似加法规则,考察了A、B系列反式十氢萘类液晶的引入对配方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显示,A系列反式十氢萘类液晶添加到混合液晶基础配方中,能同时... 反式十氢萘类化合物是一类应用前景广泛的液晶材料,能有效改善混合液晶配方的物理性能。依据近似加法规则,考察了A、B系列反式十氢萘类液晶的引入对配方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显示,A系列反式十氢萘类液晶添加到混合液晶基础配方中,能同时改善配方的高温性能和低温性能,拓宽液晶相区间;B系列添加到基础配方中,能明显改善基础配方的低温性能。含氟B系列反式十氢萘类液晶添加到混合液晶配方中,能有效降低配方的Δn、Vth、Vsa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液晶 性能 熔点 清亮点 液晶相区 阈值电压 双折射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萘环骨架液晶化合物的合成
7
作者 高嫒嫒 安忠维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4-18,共5页
经羰基化合物与格氏试剂反应及芳基硼酸与萘基卤化物偶联反应合成了系列含萘环骨架液晶化合物1~13;产率在7.3%~75.9%.产物结构经IR、1H NMR、13C NMR、MS鉴定;并探讨了化合物的相变行为特点和碱催化条件下环己烷构型异构化的历程.
关键词 液晶 萘环 合成 熔点 清亮点 液晶相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式十氢萘类液晶的合成 被引量:6
8
作者 安忠维 高嫒嫒 王户生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82-187,共6页
以6-烷基-2-十氢萘酮为原料,经格氏试剂与羰基的加成、脱水、还原及异构化合成系列反式十氢萘类单体液晶1~12,产率9.9%~80.8%,2,3的产率高于文献值.结构经过IR,CNMR,MS鉴定,并探讨了化合物的相变行为特点13和碱催化条件下十氢萘构象... 以6-烷基-2-十氢萘酮为原料,经格氏试剂与羰基的加成、脱水、还原及异构化合成系列反式十氢萘类单体液晶1~12,产率9.9%~80.8%,2,3的产率高于文献值.结构经过IR,CNMR,MS鉴定,并探讨了化合物的相变行为特点13和碱催化条件下十氢萘构象异构化的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率 异构化 单体 加成 合成 羰基 还原 液晶 格氏试剂 碱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反式十氢萘类液晶的合成 被引量:3
9
作者 安忠维 高嫒嫒 +1 位作者 陈新兵 李建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0期2073-2080,F009,共9页
反式十氢萘液晶是一种结构新颖、性能优越的TFT型显示材料 .文中以 1 [( 2′ 正烷基 ) 6′ 反式十氢萘基 ] 4 环己酮为原料 ,经格氏试剂与羰基的加成、脱水、还原及异构化合成系列反式十氢萘类单体液晶 1~ 13 ,产率 2 2 8%~ 71 0 ... 反式十氢萘液晶是一种结构新颖、性能优越的TFT型显示材料 .文中以 1 [( 2′ 正烷基 ) 6′ 反式十氢萘基 ] 4 环己酮为原料 ,经格氏试剂与羰基的加成、脱水、还原及异构化合成系列反式十氢萘类单体液晶 1~ 13 ,产率 2 2 8%~ 71 0 % .结构分别经过IR ,1HNMR ,13 CNMR ,MS鉴定 .详细测试了每个化合物的DSC分析数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式十氢萘类液晶 合成 相变行为 TFT型液晶显示材料 清亮点 熔点 熔化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条件下芳基格氏试剂与4-烷基苯乙酮的反应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新兵 安忠维 +2 位作者 李建 杜渭松 高嫒嫒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00-102,共3页
A facile reaction of aryl Grignard reagents with 4-alkylacetophenones under ultrasonic irradiation is reported. The reaction can be completed within two minutes with a conversion of 15%~95% and gives 1,1-diarylethene... A facile reaction of aryl Grignard reagents with 4-alkylacetophenones under ultrasonic irradiation is reported. The reaction can be completed within two minutes with a conversion of 15%~95% and gives 1,1-diarylethene and tertiary alcohol in the selectivity over 60%~96%(sometimes with 94.4% 1,1-diarylethene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烷基苯乙酮 芳基格氏试剂 超声 二芳基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萘环衍生物类液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1
作者 安忠维 高嫒嫒 刘建群 《化学世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12-217,共6页
新型的萘环衍生物类液晶化合物具有优越的物理性能,是近年来显示用液晶材料研究的热点领域。综述了萘环衍生物类液晶对混合液晶物理性能的影响。大量文献数据表明其可加宽混合液晶的向列相温度范围;增大介电各向异性;降低阈值电压以及... 新型的萘环衍生物类液晶化合物具有优越的物理性能,是近年来显示用液晶材料研究的热点领域。综述了萘环衍生物类液晶对混合液晶物理性能的影响。大量文献数据表明其可加宽混合液晶的向列相温度范围;增大介电各向异性;降低阈值电压以及调节适宜的双折射率,适用于超扭曲向列型(STN型),薄膜晶体管型(TFT型)等高性能液晶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萘环衍生物 液晶 向列相 阈值电压 双折射率 介电各向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稳定蓝相液晶用单体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江伟 别国军 +5 位作者 高嫒嫒 杜渭松 安忠维 李建 胡明刚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49-257,共9页
聚合物稳定蓝相液晶(PS-BPLC)由于其具有相对宽的温域,亚毫秒的灰度响应速率,并且无需取向层等特点在平面显示和光学方面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简要回顾了目前应用在聚合稳定蓝相液晶方面的聚合物单体的发展情况,主要从单体结构,单... 聚合物稳定蓝相液晶(PS-BPLC)由于其具有相对宽的温域,亚毫秒的灰度响应速率,并且无需取向层等特点在平面显示和光学方面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简要回顾了目前应用在聚合稳定蓝相液晶方面的聚合物单体的发展情况,主要从单体结构,单体的浓度,交联剂的使用这3个方面研究了这些因素对聚合物稳定蓝相的性能影响。其中对单体结构的影响进行了更为详细的讨论,包括特殊基团如氟原子、手性中心的引入,端烯的甲基化等因素对聚合物稳定蓝相液晶在驱动电压、迟滞效应和响应时间等性能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对聚合物稳定蓝相液晶所用单体的结构设计提出新的构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 稳定 蓝相液晶 单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蓝光共轭聚合物:聚(2,5-二己氧基)苯的合成及表征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建群 郭红梅 高嫒嫒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93-497,共5页
以三氯甲烷为溶剂,采用三氯化铁氧化偶联反应合成了一种可溶性对称烷氧基取代聚对苯衍生物:聚(2,5-二己氧基)苯(DHO-PPP)。该聚合物可以很容易地通过溶液方式成膜,聚合物的结构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得到了确认,发现其中含有45%的... 以三氯甲烷为溶剂,采用三氯化铁氧化偶联反应合成了一种可溶性对称烷氧基取代聚对苯衍生物:聚(2,5-二己氧基)苯(DHO-PPP)。该聚合物可以很容易地通过溶液方式成膜,聚合物的结构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得到了确认,发现其中含有45%的聚(2,5-二己氧基-1,3)苯成分。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上,聚合物的三氯甲烷溶液的最大吸收峰位于351nm,与无取代的聚对苯相比红移了50nm。在300nm激发光下,聚合物的氯仿溶液发出了423.8nm的蓝光,表明材料是一种良好的蓝光材料。热重分析表明聚合物具有非常优异的热稳定性,在300℃时的质量损失只有2%。差示扫描量热法分析表明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02.34℃。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DHO-PPP是一种具有部分微晶结构的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对苯衍生物 蓝光 合成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4-二氨基苯氧基)-3,6-萘二磺酸的简便合成
14
作者 杜渭松 高嫒嫒 +1 位作者 陈沛 安忠维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97-200,共4页
以1-萘酚-3,6-二磺酸钠和2,4-二硝基氟苯为原料,通过亲核取代反应制备出侧链磺化二硝基化合物,再经SnCl2/HCl还原反应得到侧链型磺化二胺1-(2,4-二氨基苯氧基)-3,6-萘二磺酸,两步反应总收率为32%。产物结构经IR、1HNMR确认。亲核取代反... 以1-萘酚-3,6-二磺酸钠和2,4-二硝基氟苯为原料,通过亲核取代反应制备出侧链磺化二硝基化合物,再经SnCl2/HCl还原反应得到侧链型磺化二胺1-(2,4-二氨基苯氧基)-3,6-萘二磺酸,两步反应总收率为32%。产物结构经IR、1HNMR确认。亲核取代反应的条件研究表明,在二甲基亚砜中室温反应24 h,可制备出液相色谱纯度为98%的侧链磺化二硝基化合物,反应收率为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萘酚-3 6-二磺酸钠 2 4-二硝基氟苯 磺化二胺 亲核取代反应 精细化工中间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双语词典编纂的创新原则
15
作者 高嫒嫒 曾东京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9年第6期2-3,共2页
创新精神是词典编纂的生命所在。鉴于此,本文主要从三方面——创新的前提、创新的方法以及创新的范畴来探讨创新精神对于双语词典编纂的意义。
关键词 创新原则 双语词典编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粒体信号肽引导葡萄糖调节蛋白75-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GRP75-EGFP)融合蛋白定位于线粒体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航 牛秀然 +1 位作者 高嫒嫒 张思河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311-1316,共6页
目的构建葡萄糖调节蛋白75(GRP75)不同结构域、不同形式突变体与线粒体信号肽重组蛋白并鉴定其亚细胞定位。方法通过重叠延伸PCR,将线粒体靶向信号肽序列分别与GRP75不同结构域基因拼接。利用定点突变PCR分别扩增实现62和65位氨基酸突... 目的构建葡萄糖调节蛋白75(GRP75)不同结构域、不同形式突变体与线粒体信号肽重组蛋白并鉴定其亚细胞定位。方法通过重叠延伸PCR,将线粒体靶向信号肽序列分别与GRP75不同结构域基因拼接。利用定点突变PCR分别扩增实现62和65位氨基酸突变的磷酸化失活型、磷酸化激活型突变体、482位氨基酸突变的底物结合缺陷型突变体及三位点同时突变重组体。将上述重组基因克隆入p EGFPC1真核表达质粒,酶切和测序验证后分别用脂质体转染He La细胞,Western blot法检测重组蛋白表达水平,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比较重组蛋白亚细胞定位情况。结果成功构建了线粒体信号肽融合或缺失的GRP75结构域、磷酸化失活和激活突变体、底物结合缺陷突变体真核表达质粒。各重组质粒的片段插入、位点突变、信号肽融合情况均符合设计目的,在He La细胞表达后产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大小均符合预期。EGFP蛋白C端插入信号肽能引导下游融合的GRP75全长蛋白、结构域片段、突变体蛋白表达定位于He La细胞线粒体中,而缺失信号肽的对应重组蛋白则主要分布于胞质和局部核周。结论构建了一系列GRP75重组真核表达质粒,EGFP融合信号肽能引导重组蛋白在线粒体中表达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调节蛋白75(GRP75) 线粒体靶向信号肽 重叠延伸PCR 亚细胞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RRTM1基因甲基化是胰腺癌的潜在诊断和预后标志物
17
作者 张帆 张美英 +1 位作者 高嫒嫒 郭明洲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585-589,共5页
目的探讨LRRTM1基因在胰腺癌中的表观遗传调控机制及其甲基化作为诊断和预后标志物的可能性。方法应用半定量RT-PCR与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ation-specific PCR,MSP)技术检测6株胰腺癌细胞系中LRRTM1的表达及启动子区甲基化情况,应用MS... 目的探讨LRRTM1基因在胰腺癌中的表观遗传调控机制及其甲基化作为诊断和预后标志物的可能性。方法应用半定量RT-PCR与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ation-specific PCR,MSP)技术检测6株胰腺癌细胞系中LRRTM1的表达及启动子区甲基化情况,应用MSP在101例癌前病变样本和277例胰腺癌组织中检测LRRTM1启动子区甲基化情况,并分析LRRTM1甲基化与临床病理因素之间及胰腺癌患者总生存期的关系。结果LRRTM1在Capan1、Panc3.11、AsPC1和PANC-28细胞中缺失表达,其MSP结果为完全甲基化状态,在Capan2和CFpac1中正常表达,MSP结果为未甲基化状态。应用去甲基化药物5-aza-dc处理细胞后,LRRTM1在Capan1、Panc3.11、AsPC1和PANC-28细胞恢复表达,在Capan2和CFpac1细胞中表达未改变。表明LRRTM1基因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受甲基化调控。在16.83%(17/101)的癌前病变样本和52.35%(145/277)的原发性胰腺癌中,LRRTM1发生甲基化,且LRRTM1甲基化与患者的年龄相关(P<0.05)。在获得随访信息的232例胰腺癌组织样本中发现LRRTM1甲基化与胰腺癌患者总生存期呈负相关。结论LRRTM1基因在胰腺癌组织中频繁发生甲基化,其表达受启动子区甲基化调控,LRRTM1甲基化是胰腺癌潜在的诊断和预后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RRTM1 胰腺癌 DNA甲基化 甲基化特异性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氟液晶的性能、应用与合成进展 被引量:15
18
作者 高嫒嫒 郑远洋 +1 位作者 杜渭松 邓登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59-171,共13页
有源矩阵液晶显示器(AM-LCD)对液晶性能有严格的要求,这极大地促进了含氟液晶的发展。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含氟液晶材料的开发、合成与应用进展,重点介绍了氟原子引入母体分子中不同位置对液晶化合物性能的影响以及相应的合成方法。文中结... 有源矩阵液晶显示器(AM-LCD)对液晶性能有严格的要求,这极大地促进了含氟液晶的发展。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含氟液晶材料的开发、合成与应用进展,重点介绍了氟原子引入母体分子中不同位置对液晶化合物性能的影响以及相应的合成方法。文中结合液晶材料的相变温度、介电各向异性、双折射和黏度等数据,说明氟取代液晶分子中的关键位置,对液晶性能具有明显改善。重点介绍了末端氟取代液晶、苯环侧向氟取代液晶和中心桥键氟取代液晶的合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氟液晶 性能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炔键大双折射液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9
作者 高嫒嫒 张广平 +2 位作者 别国军 宋宽广 郑远洋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2-31,共10页
阐述了形成大双折射液晶化合物的结构因素和含炔键大双折射液晶化合物的主要研究成果。迄今研究发现:二芳基取代的乙炔类(PTP)液晶双折射范围在0.25~0.49;双烷基联苯炔(PPTP)类液晶双折射范围在0.32~0.5;双苯二乙炔类(PTTP、PTDTP... 阐述了形成大双折射液晶化合物的结构因素和含炔键大双折射液晶化合物的主要研究成果。迄今研究发现:二芳基取代的乙炔类(PTP)液晶双折射范围在0.25~0.49;双烷基联苯炔(PPTP)类液晶双折射范围在0.32~0.5;双苯二乙炔类(PTTP、PTDTP、PTPTP)液晶双折射范围在0.35~0.67;三联苯乙炔苯类液晶化合物双折射值约为0.54;含氰基或异硫氰基的苯炔类液晶双折射范围在0.25~0.79;稠环基苯乙炔类液晶双折射在0.36~0.79。含炔键苯类液晶材料具有较大的双折射值和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双折射 液晶 炔键 苯基乙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3-烯)正丁基-2′氟-4″丙基-[1,1′,4′1″]三联苯的合成 被引量:1
20
作者 高嫒嫒 赵群星 +2 位作者 陈龙 李涛 闫晓亮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85-494,共10页
丁烯类液晶具有黏度小、熔点低、清亮点高、低温稳定性良好的优点,对改进混晶的性能有着显著作用,是一类具有广阔前景的液晶单体。本文经过对接、酰化、酯化反应得到2-氟-4-溴-1-乙酸乙酯基联苯,与丙基苯硼酸偶联、还原、氯代得到4-氯甲... 丁烯类液晶具有黏度小、熔点低、清亮点高、低温稳定性良好的优点,对改进混晶的性能有着显著作用,是一类具有广阔前景的液晶单体。本文经过对接、酰化、酯化反应得到2-氟-4-溴-1-乙酸乙酯基联苯,与丙基苯硼酸偶联、还原、氯代得到4-氯甲基-2′-氟-4″丙基-[1,1′,4′1″]三联苯,再与3-氯丙烯的格氏试剂偶联,共7步反应得到目标产物4-(3-烯)正丁基-2′氟-4″丙基-[1,1′,4′1″]三联苯,总收率为21.7%。最后对化合物进行了IR、H1 NMR、GC-MS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烯类液晶 合成 4-(3-烯)正丁基-2′氟-4″丙基-[1 1 4 ′1″]三联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