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占盈油画作品
1
作者 高占盈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77-177,共1页
关键词 油画作品
原文传递
高占盈油画
2
作者 高占盈 《文艺理论与批评》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I0013-I0013,共1页
关键词 2013
原文传递
南越王墓船纹铜提筒纹饰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高占盈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4期31-34,共4页
对广州象岗南越文王赵昧墓中出土之编号为B59的"羽人船纹"铜提筒的研究,前人已做过很多工作,但多从历史学、民族学、考古学等方面对其纹饰含义进行解读,而很少关注其纹饰本身形式问题。本文主要从形式切入,结合艺术学的研究方... 对广州象岗南越文王赵昧墓中出土之编号为B59的"羽人船纹"铜提筒的研究,前人已做过很多工作,但多从历史学、民族学、考古学等方面对其纹饰含义进行解读,而很少关注其纹饰本身形式问题。本文主要从形式切入,结合艺术学的研究方法,对纹饰中四艘船的排列形式(即顺序)问题进行探讨,最后认为其为"一组完整,有序的船队"纹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越 铜提筒 羽人船纹 顺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岭南建筑历史资源研究--以南越国时期为中心
4
作者 高占盈 卓识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8-33,共6页
对于岭南早期建筑资源的研究至今仍是学界较为薄弱的研究领域。由于年代久远、政治变迁、史料匮乏等原因,要像对中原地区秦汉时期建筑的考证那样也对南越国建筑状况得出较为确切的结论,尚较困难。近年来,随着南越国"秦汉造船工场遗... 对于岭南早期建筑资源的研究至今仍是学界较为薄弱的研究领域。由于年代久远、政治变迁、史料匮乏等原因,要像对中原地区秦汉时期建筑的考证那样也对南越国建筑状况得出较为确切的结论,尚较困难。近年来,随着南越国"秦汉造船工场遗址"、"五华狮雄山建筑遗址"、"南越王宫署遗址"等重要遗址的发现,为研究南越国建筑提供了重要的材料,使我们对南越国建筑的发展状况逐渐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本文依据对建筑遗存资源的分析和考释,揭示出南越国建筑既具有独特的地方建筑文化特色,又具有多元化文化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越国 岭南建筑 历史资源 地域文化 多元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越国服饰艺术初探
5
作者 高占盈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4期77-80,共4页
本文对南越国相关文献资料和考古资料以及前辈学者研究成果进行了综合分析,对这一时期岭南越人的服饰文化问题做了简要论述,试图勾勒出南越国服饰艺术的主要特点及文化特征。
关键词 南越国 服饰 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岭南古代绘画艺术简论
6
作者 高占盈 《电影评介》 2009年第17期79-80,共2页
通过对南越国相关文献资料和考古资料以及前辈学者研究成果的综合分析,试图勾勒出古代岭南绘画艺术的主要特点及文化特征。
关键词 古代岭南 绘画 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术学研究方法抉微
7
作者 高占盈 《电影评介》 2009年第16期79-79,共1页
美术理论研究必须首先遵循逻辑思维的方法和范式,对研究对象进行理性分析;同时合理应用非逻辑方法,把个人感受与生命体验升华为理性认识,最终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只有以逻辑方法为主体,有机结合非逻辑方法,才有可能科学地揭示出美术的... 美术理论研究必须首先遵循逻辑思维的方法和范式,对研究对象进行理性分析;同时合理应用非逻辑方法,把个人感受与生命体验升华为理性认识,最终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只有以逻辑方法为主体,有机结合非逻辑方法,才有可能科学地揭示出美术的本质及其发展的规律,从而达到学术的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术学 逻辑方法 非逻辑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唐西域道教美术史迹述论 被引量:4
8
作者 李青 高占盈 《西域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12-114,共3页
汉唐时期中外艺术文化交往繁盛,在这种多样文化的交汇之中,中国的本土宗教——道教在西域的直接或间接的传播,是中国传统文化西传的一个重要内容。据目前考古发现的材料及学界研究的状况来看,汉唐西域道教美术的主要类型包括书法、绘画... 汉唐时期中外艺术文化交往繁盛,在这种多样文化的交汇之中,中国的本土宗教——道教在西域的直接或间接的传播,是中国传统文化西传的一个重要内容。据目前考古发现的材料及学界研究的状况来看,汉唐西域道教美术的主要类型包括书法、绘画、织物及墓葬艺术等,这些艺术遗存不仅是中国本土文化向西传播的见证,同时也在中国道教美术发展史中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唐西域 道教 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术理论研究中的逻辑方法与非逻辑方法
9
作者 李青 高占盈 《艺术探索》 2006年第2期34-35,共2页
科学的方法不仅是学术研究最一般的基础,同时也是学术发展的有效机制。美术理论研究必须首先遵循逻辑思维的方法和范式,对研究对象进行理性分析;同时合理应用非逻辑方法,把个人感受与生命体验升华为理性认识,最终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 科学的方法不仅是学术研究最一般的基础,同时也是学术发展的有效机制。美术理论研究必须首先遵循逻辑思维的方法和范式,对研究对象进行理性分析;同时合理应用非逻辑方法,把个人感受与生命体验升华为理性认识,最终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只有以逻辑方法为主体,有机结合非逻辑方法,才有可能科学地揭示出美术的本质及其发展的规律,从而实现学术的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术理论 逻辑方法 非逻辑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文化元素在食用菌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0
作者 杨雅文 高占盈 《中国食用菌》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63-165,共3页
食用菌包装设计中应用传统文化元素,可以传承并创新应用我国民族传统文化,提升食用菌产品包装的外观审美,提高食用菌产品包装的识别度。探讨传统文化元素在食用菌包装设计中应用的意义,以襄阳保康香菇为案例,对襄阳保康香菇包装设计中... 食用菌包装设计中应用传统文化元素,可以传承并创新应用我国民族传统文化,提升食用菌产品包装的外观审美,提高食用菌产品包装的识别度。探讨传统文化元素在食用菌包装设计中应用的意义,以襄阳保康香菇为案例,对襄阳保康香菇包装设计中的传统文化元素进行了解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文化元素 食用菌 包装设计 保康香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MS传输平台的CTCS3-300H ATP车载设备数据无线下载及分析系统设计 被引量:2
11
作者 赵志鹏 高占盈 +1 位作者 黄红强 张宇 《铁道通信信号》 2024年第2期6-12,共7页
针对CTCS3-300H型ATP车载设备日常运维存在的数据下载接口多、数据下载时间长、缺少智能化分析手段等问题,设计一套基于动态监测系统(DMS)传输平台的ATP车载设备数据无线下载及分析系统。通过车载端的ATP数据无线下载单元实现对300H型AT... 针对CTCS3-300H型ATP车载设备日常运维存在的数据下载接口多、数据下载时间长、缺少智能化分析手段等问题,设计一套基于动态监测系统(DMS)传输平台的ATP车载设备数据无线下载及分析系统。通过车载端的ATP数据无线下载单元实现对300H型ATP车载设备各关键单元数据的实时采集、存储、检索及传输;利用既有DMS传输平台中的无线传输通道实现车载设备数据的无线下载;通过部署于地面的ATP日志分析工作站和智能诊断分析终端,实现ATP车载设备数据分类存储、故障报警、故障数据自动下载、车载数据智能诊断分析和历史故障的查询统计。该系统不仅可有效提高运维数据分析效率,降低车载故障对现场运营的影响,还可提升运维数据的时效性和可追溯性,从而全面提高300H型ATP车载设备的运维效率及运维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车自动防护系统 动态监测系统 数据采集 数据无线下载 智能诊断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文化生态理论的地域性农副产品包装设计路径研究
12
作者 秦臻 高占盈 +1 位作者 赵林 董房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281-288,共8页
目的运用文化生态理论,为地域性农副产品包装设计提供较全面、可量化的思考方法。方法从文化生态理论出发,对地域性农副产品所在的文化生态系统进行分层总结。通过代表性评估,选择出该产品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生态层面。对该文化层面的文... 目的运用文化生态理论,为地域性农副产品包装设计提供较全面、可量化的思考方法。方法从文化生态理论出发,对地域性农副产品所在的文化生态系统进行分层总结。通过代表性评估,选择出该产品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生态层面。对该文化层面的文化内容进行分析,提取具象设计元素。对具象元素进行适用性评价,选择文化特征性较强、设计价值较高的元素进行包装设计。以梅州市平远县热柘镇的生态丝苗米为案例,进行了相应的设计实践。结论基于文化生态理论,可以较为全面地概括地域性农副产品的自然及社会环境,为地域性农副产品的包装设计提供较为系统的思维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生态 地域性 农副产品 包装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岭南地区墓葬文化初探——以南越国时期为中心
13
作者 卓识 高占盈 《湖北美术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121-123,共3页
古墓发掘的文物资料中,对南越国墓葬的形式,墓室的布局和建筑,丧葬习俗,墓室主人的等级诸多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同时从中也看到了南越国在丧葬活动也受到了秦汉时期中原地区文化的影响。
关键词 岭南 墓葬 初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理论与实践中揭示艺术的真谛——读李青教授《形而上下:艺术实验与美术学研究》有感
14
作者 岳红骥 高占盈 《艺术探索》 2008年第2期141-141,共1页
李青教授专著《形而上下:艺术实验与美术学研究》体现了作者将艺术理论与实践进行同步研究的治学方式。在理论研究中,作者力求以文献研究与田野考察相结合的方法,并注重对学术规范的掌握与运用,在艺术实践中则着力于传统与现代相融合的... 李青教授专著《形而上下:艺术实验与美术学研究》体现了作者将艺术理论与实践进行同步研究的治学方式。在理论研究中,作者力求以文献研究与田野考察相结合的方法,并注重对学术规范的掌握与运用,在艺术实践中则着力于传统与现代相融合的方式,并注重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实践 美术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南理工大学设计学院绘画作品选登
15
作者 高占盈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2,共1页
关键词 设计学院 绘画作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南理工大学设计学院油画作品选登
16
作者 高占盈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3期F0003-F0003,共1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泊湾汉墓出土漆绘铜盘考 被引量:2
17
作者 高占盈 《艺术评论》 CSSCI 2008年第1期96-98,共3页
广西贵县罗泊湾汉墓出土一件漆绘铜盘,编号为M1:15。其造型优美、制作工艺高超,尤为珍贵的是其内壁、外壁、口沿均绘有精美漆画,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和艺术价值。它的发现对于研究早期岭南艺术、文化等方面都具有深远的意义,因而一... 广西贵县罗泊湾汉墓出土一件漆绘铜盘,编号为M1:15。其造型优美、制作工艺高超,尤为珍贵的是其内壁、外壁、口沿均绘有精美漆画,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和艺术价值。它的发现对于研究早期岭南艺术、文化等方面都具有深远的意义,因而一出土就倍受世人瞩目。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却未得到学术界的关注,论者甚少,对于其绘画艺术本身更是少有问津,略有见之,也都在以下几方面语焉不详:其一,关于纹饰内容问题,其相关报告只是简要叙述其情节及构成要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土 汉墓 艺术价值 制作工艺 文物价值 绘画艺术 构成要素
原文传递
浅谈美术理论研究方法 被引量:3
18
作者 高占盈 《艺术教育》 2008年第4期55-55,共1页
美术理论作为美术学的重要部分,其研究方法必须首先遵循逻辑思维的方法和范式,对研究对象进行理性分析;同时合理应用非逻辑方法,把个人感受与生命体验升华为理性认识,最终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只有以逻辑方法为主体,有机结合非逻辑方法... 美术理论作为美术学的重要部分,其研究方法必须首先遵循逻辑思维的方法和范式,对研究对象进行理性分析;同时合理应用非逻辑方法,把个人感受与生命体验升华为理性认识,最终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只有以逻辑方法为主体,有机结合非逻辑方法,才有可能科学地揭示出美术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从而达到学术的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术理论 逻辑方法 非逻辑方法
原文传递
浅析岭南地域文化研究——以南越国艺术史研究的意义与价值为例
19
作者 罗哲辉 高占盈 《包装与设计》 2019年第4期104-105,共2页
20世纪以来,地域文化研究越来越受到国际学术界的关注,各相关学科、学派都根据各自的理论对其进行研究和探讨,无论是艺术界还是设计界,都极其重视对岭南地域文化的研究,尤其是与地域文化特色相关的农业品牌设计更是对相关研究不遗余力... 20世纪以来,地域文化研究越来越受到国际学术界的关注,各相关学科、学派都根据各自的理论对其进行研究和探讨,无论是艺术界还是设计界,都极其重视对岭南地域文化的研究,尤其是与地域文化特色相关的农业品牌设计更是对相关研究不遗余力。南越国艺术的发展是在南越土著文化艺术的基础上,融汇了中原艺术和海洋异域文化而形成的,具有独特风格的地域艺术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越国 美术史研究 地域文化研究 意义与价值
原文传递
南越王墓出土铜提筒船纹顺序考 被引量:2
20
作者 高占盈 《西北美术(西安美术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5-7,共3页
1983年,广州象岗西汉南越文王赵味墓中出土了9件铜提筒,其中编号B59的铜提筒(图1)以其“羽人船纹”纹饰尤为引人注目,论者甚多,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已往研究多集中于讨论纹饰内容,对于纹饰本身少有问津,“船纹”的排列形式(即... 1983年,广州象岗西汉南越文王赵味墓中出土了9件铜提筒,其中编号B59的铜提筒(图1)以其“羽人船纹”纹饰尤为引人注目,论者甚多,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已往研究多集中于讨论纹饰内容,对于纹饰本身少有问津,“船纹”的排列形式(即顺序)问题亦即其中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越王墓 出土 排列形式 纹饰 西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