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安宫牛黄丸干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回顾性临床研究
1
作者 张静 刘云涛 +22 位作者 水敬伟 郑丹文 叶钢福 陈秋旻 李鹏飞 黄建山 王敏 王佳梅 马增明 郑贺阳 范刚 颜智力 林宝华 黄和贤 高全达 李尝赐 王斌 符茂东 洪江从 蔡扬帆 张旺生 吴仕明 张忠德 《中国中医急症》 2024年第7期1129-1133,1155,共6页
目的分析安宫牛黄丸的使用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重症结局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试验设计,收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基本信息、中医辨证信息、安宫牛黄丸的治疗信息、疾病进展信息等。以是否转重症为结局变量,采用二元非条件逐步Logis... 目的分析安宫牛黄丸的使用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重症结局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试验设计,收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基本信息、中医辨证信息、安宫牛黄丸的治疗信息、疾病进展信息等。以是否转重症为结局变量,采用二元非条件逐步Logistic回归方法进行安宫牛黄丸是否用药以及安宫牛黄丸不同用药时机的相关性分析。结果纳入最终诊断为营血分证并具有发热症状者156例,倾向性评分匹配,安宫牛黄丸用药组35例,未用药组35例;Logistic分析结果未发现服用安宫牛黄丸与重症结局有相关性(P=0.330);进一步对安宫牛黄丸不同用药时间与重症结局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用药时间对重症结局可能存在影响(P=0.002),营血分证后用药组发生重症的风险是营血分证前用药组的9.308倍。结论安宫牛黄丸早期干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可能降低疾病转重症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早期干预 安宫牛黄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味四逆左金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36例 被引量:2
2
作者 高全达 《光明中医》 2017年第13期1893-1896,共4页
目的观察加味四逆左金汤治疗肝郁脾虚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2014年3月—2016年6月门诊就诊的肝郁脾虚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7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6例,治疗组口服加味四逆左金汤治疗,对照... 目的观察加味四逆左金汤治疗肝郁脾虚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2014年3月—2016年6月门诊就诊的肝郁脾虚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7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6例,治疗组口服加味四逆左金汤治疗,对照组口服西药雷贝拉唑钠肠溶片10mg bid,枸橼酸莫沙必利5mg tid治疗,疗程均为8周,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反流性食管炎主要症状积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及胃镜积分。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反流性食管炎各项症状积分较治疗前均得到改善,且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HAMD评分、HAMA评分也较治疗前得到改善,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胃镜积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胃镜积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中治疗组和对照组均未发生需要治疗的不良反应。结论加味四逆左金汤能够改善患者反流性食管炎的各项临床症状,且对肝郁脾虚型患者的抑郁、焦虑症状有显著的疗效,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流性食管炎 四逆散 左金丸 肝郁脾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逆散合香砂六君汤加味治疗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32例
3
作者 高全达 李亚林 《福建中医药》 2015年第3期17-17,22,共2页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指由胃和十二指肠功能紊乱引起的症状,经检查排除可引起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疾病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主要症状包含:上腹痛、餐后饱胀、上腹灼热感和早饱等。在消化科门诊就诊患者中占有比例高达...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指由胃和十二指肠功能紊乱引起的症状,经检查排除可引起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疾病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主要症状包含:上腹痛、餐后饱胀、上腹灼热感和早饱等。在消化科门诊就诊患者中占有比例高达20%~40%[1],其病因复杂,临床分型不一,临床治疗尚无统一方案[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 香砂六君汤 四逆散 肝郁脾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硬化门脉高压性胃病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9
4
作者 陈朝元 何顺勇 +1 位作者 高全达 张传眺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07年第4期261-263,共3页
目的研究幽门螺杆菌(Hp)在肝硬化门脉高压性胃病(PHG)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肝硬化患者57例,行上消化道内镜检查,采用快速尿素酶试验、Warthin-Starry银染色及抗Hp-IgG法测定来判断Hp感染。结果肝硬化门脉高压组H... 目的研究幽门螺杆菌(Hp)在肝硬化门脉高压性胃病(PHG)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肝硬化患者57例,行上消化道内镜检查,采用快速尿素酶试验、Warthin-Starry银染色及抗Hp-IgG法测定来判断Hp感染。结果肝硬化门脉高压组Hp感染率为31.3%,显著低于慢性胃炎组(65.5%,P<0.05)和消化性溃疡组(83.3%,P<0.05);Hp感染和肝功能Child-Pugh分级无显著性相关(P>0.05);Hp感染率随食管静脉曲张程度的增加而下降(无食管静脉曲张者Hp阳性率为57.1%,有食管静脉曲张者Hp阳性率为21.0%,P<0.05;轻度食管静脉曲张者Hp阳性率为32.4%,中重度食管静脉曲张者Hp阳性率为10.75%,(P<0.05)。结论Hp感染不是PHG的主要致病因素;肝硬化门脉高压影响Hp感染率;Hp感染与患者肝功能分级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门脉高压性胃病 幽门螺杆菌 食管胃静脉曲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味茵陈蒿汤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临床观察 被引量:13
5
作者 林国进 高全达 李亚林 《中国中医急症》 2013年第12期2148-2149,共2页
目的观察加味茵陈蒿汤联合甘草酸二铵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肝胆湿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急性黄疸型肝炎(肝胆湿热证)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3例,均予甘草酸二铵治疗,治疗组另服加味茵陈蒿汤。结果经治30 d,治疗组患者肝功能的... 目的观察加味茵陈蒿汤联合甘草酸二铵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肝胆湿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急性黄疸型肝炎(肝胆湿热证)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3例,均予甘草酸二铵治疗,治疗组另服加味茵陈蒿汤。结果经治30 d,治疗组患者肝功能的改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茵陈蒿汤联合甘草酸二铵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肝胆湿热证)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黄疸型肝炎 茵陈蒿汤 肝胆湿热证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增生症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3
6
作者 宫玉榕 张宁 +1 位作者 蒋家统 高全达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07年第4期109-111,共3页
关键词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 乳腺增生症 超声诊断 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 乳腺良性疾病 病理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痛泻要方对肝郁脾虚型D-IBS患者结肠粘膜VIP和SP的影响 被引量:12
7
作者 王岩 陈朝元 +4 位作者 吴晖 张洪生 何顺勇 张传眺 高全达 《福建中医药》 2010年第6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痛泻要方治疗肝郁脾虚型D-IBS患者的可能现代医学机制。方法电子肠镜下夹取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处粘膜,运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测定VIP和SP含量在服用痛泻要方前后的变化。结果①痛泻要方治疗后结肠粘膜VIP和SP含量明显减少,差异非常... 目的探讨痛泻要方治疗肝郁脾虚型D-IBS患者的可能现代医学机制。方法电子肠镜下夹取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处粘膜,运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测定VIP和SP含量在服用痛泻要方前后的变化。结果①痛泻要方治疗后结肠粘膜VIP和SP含量明显减少,差异非常显著(P<0.01);②治疗前后症状积分与结肠粘膜VIP和SP含量均呈正相关性。结论调节VIP和SP的正常分泌,可能是痛泻要方治疗肝郁脾虚型D-IBS的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泻型 肠易激综合征 肝郁脾虚 痛泻要方 血管活性肠肽 P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痛泻要方对肝郁脾虚型D-IBS患者结肠黏膜5-HT的影响 被引量:10
8
作者 王岩 陈朝元 +4 位作者 吴晖 张洪生 何顺勇 张传眺 高全达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35-37,共3页
目的探讨痛泻要方治疗肝郁脾虚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BS)患者的作用机制。方法将符合罗马II诊断标准及中医肝郁脾虚证诊断标准的D-IBS患者30例设为治疗组,并选择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2组均通过结肠镜取直肠和乙状结肠交界... 目的探讨痛泻要方治疗肝郁脾虚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BS)患者的作用机制。方法将符合罗马II诊断标准及中医肝郁脾虚证诊断标准的D-IBS患者30例设为治疗组,并选择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2组均通过结肠镜取直肠和乙状结肠交界处黏膜,运用Envision法观察肠嗜铬细胞(EC细胞)数量和5-HT含量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主要症状积分显著降低(P<0.01);治疗组治疗前后5-HT免疫组化染色阳性细胞数及5-HT免疫组化染色强度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治疗后5-HT免疫组化染色阳性细胞数及5-HT免疫组化染色强度均显著降低,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意义(P<0.01)。不论是健康人还是肝郁脾虚型D-IBS患者,直肠和乙状结肠交界处黏膜EC细胞的数量和5-HT的含量呈正相关性;肝郁脾虚型D-IBS患者结肠黏膜EC细胞的数量及其5-HT的含量与患者的病情程度呈正相关性。结论抑制EC细胞的异常增生、调节5-HT的正常分泌,可能是痛泻要方治疗D-IBS的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痛泻要方 肠嗜铬细胞 五羟色胺 肝郁脾虚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脾祛风渗湿法在脾虚湿盛证IBS-D的应用
9
作者 高全达 《光明中医》 2024年第22期4553-4555,共3页
目的分析健脾祛风渗湿法治疗脾虚湿盛证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在厦门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门诊就诊符合纳入标准的脾虚湿盛证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6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 目的分析健脾祛风渗湿法治疗脾虚湿盛证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在厦门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门诊就诊符合纳入标准的脾虚湿盛证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6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2例,治疗组口服七味白术散加味方,对照组口服匹维溴铵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片,疗程4周。分析2组患者疗效、症状积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腹痛腹胀、大便泄泻、神疲懒言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2组食欲不振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脾祛风渗湿法可明显改善脾虚湿盛证IBS-D患者临床症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泄泻 肠易激综合征 脾虚湿盛证 健脾祛风渗湿法 七味白术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气调中法治疗慢性结肠炎56例
10
作者 李亚林 高全达 《福建中医药》 2010年第4期61-61,共1页
慢性结肠炎临床表现为肠炎的一般症状,主要症状表现为腹痛,腹胀,腹泻,稀便或便秘。其病理检查轻者毛细血管扩张充血伴不等量的炎细胞浸润致肠壁粘膜层充血、水肿及渗出,重者炎细胞浸润明显并可有炎性坏死,病程长者因纤维细胞增生明显而... 慢性结肠炎临床表现为肠炎的一般症状,主要症状表现为腹痛,腹胀,腹泻,稀便或便秘。其病理检查轻者毛细血管扩张充血伴不等量的炎细胞浸润致肠壁粘膜层充血、水肿及渗出,重者炎细胞浸润明显并可有炎性坏死,病程长者因纤维细胞增生明显而致肠壁增厚。中医属"痢疾"、"肠澼"、"滞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结肠炎 肠胃气滞证 行气调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Delta变异株肺炎的中医辨治思路与体会 被引量:2
11
作者 蔡扬帆 洪江从 +3 位作者 吴仕明 张旺生 高全达 陈秋旻 《国医论坛》 2022年第4期23-25,共3页
厦门市新型冠状病毒Delta变异株肺炎疫情以普通型、轻型病例占主导,少数病例进展迅速,转为重型及危重型,病属“瘟疫”,病因为湿浊疫毒致病,自口鼻乘虚而入,病位始于肺而不止于肺,以肺、脾为主,涉及肝、肾、三焦、心包等。核心病机为湿... 厦门市新型冠状病毒Delta变异株肺炎疫情以普通型、轻型病例占主导,少数病例进展迅速,转为重型及危重型,病属“瘟疫”,病因为湿浊疫毒致病,自口鼻乘虚而入,病位始于肺而不止于肺,以肺、脾为主,涉及肝、肾、三焦、心包等。核心病机为湿、毒、虚相合,郁遏气机,升降失司,发为肺、脾、三焦等多系病证。治疗以祛邪扶正为基本原则,辨病位、病性、病机及病势,精准施治,因势利导,采取宣透、解毒、芳化、泄浊等多途径分化疫毒湿浊,必要时截断扭转,尽早扶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Delta变异株 厦门 中医药 辨治思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麻钩藤饮联合杞菊地黄丸治疗高血压临床疗效 被引量:4
12
作者 陈珠东 高全达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2年第22期47-50,共4页
目的:研究高血压患者采用天麻钩藤饮联合杞菊地黄丸加减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厦门市集美区侨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期间接受药物治疗的80例高血压患者,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 目的:研究高血压患者采用天麻钩藤饮联合杞菊地黄丸加减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厦门市集美区侨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期间接受药物治疗的80例高血压患者,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硝苯地平控释片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天麻钩藤饮联合杞菊地黄丸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药物不良反应、血压复常时间、治疗前后血压、血流动力学、血液流变学、血脂相关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36/40),高于对照组的67.50%(27/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情况方面,对照组中共有7例患者出现恶心、呕吐、头晕、头痛等不良反应,观察组中仅1例患者出现头晕症状,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0%(1/40),低于对照组的17.50%(7/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压复常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均较治疗前下降,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较治疗前提高,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底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较对照组高,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底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纤维蛋白原、高切全血黏、低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纤维蛋白原、高切全血黏、低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水平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大脑后动脉(PCA)、大脑中动脉(MCA)、双侧大脑前动脉(ACA)平均血流速度均较治疗前下降,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PCA、MCA、ACA平均血流速度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采用天麻钩藤饮联合杞菊地黄丸加减进行治疗,能够迅速控制血压,改善血流动力学、血液流变学、血脂水平,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缩短病情恢复,使病情控制总有效率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天麻钩藤饮 杞菊地黄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