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传统与现代之间:虐待罪“家庭成员”概念新论 |
高仕银
|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
2011 |
16
|
|
2
|
罪状、构成要件与犯罪构成——概念梳理、关系考察与性质厘清 |
高仕银
|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7
|
|
3
|
罪刑法定明确性原则的本土化进路——以域外明确性判断标准考察为基础的展开 |
高仕银
|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5
|
|
4
|
亲情犯罪适用恢复性司法之提倡——以虐待罪之罪犯处遇为例 |
高仕银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1 |
4
|
|
5
|
虐待罪及其处遇——基于和谐社会语境下的思考 |
高仕银
|
《西部法学评论》
|
2008 |
7
|
|
6
|
明确性原则——结合我国刑法文本的初步思考 |
高仕银
|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0 |
5
|
|
7
|
犯罪化与非犯罪化──对无被害人犯罪的思考 |
高仕银
韩璐
|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
2008 |
2
|
|
8
|
明确性原则视野下刑法前科报告制度之检讨与完善——兼评《刑法修正案(八)》对刑法第一百条的修改 |
高仕银
|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1
|
|
9
|
权利与规制:“非实名制”下的计算机网络欺辱犯罪研究——以美国法律规定及相关判例为分析进路 |
高仕银
|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2 |
1
|
|
10
|
分析与评价: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 |
高仕银
|
《大理学院学报(综合版)》
CAS
|
2009 |
1
|
|
11
|
单位犯罪及其主体研究——兼议"国家机关"非犯罪主体化 |
高仕银
严丽娟
|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08 |
0 |
|
12
|
罪刑法定之明确性原则体现初论 |
高仕银
|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7 |
0 |
|
13
|
盗窃罪法益新探——从物权角度考察 |
顾龙涛
高仕银
|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
2006 |
2
|
|
14
|
中国古代行政法存立考与鉴借 |
韩璐
高仕银
|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
|
2009 |
3
|
|
15
|
弱势群体保护法律问题探析 |
严丽娟
闫瑞平
高仕银
|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8 |
0 |
|
16
|
计算机网络犯罪规制中的“未经授权”与“超越授权”--中美比较研究 |
高仕银
|
《时代法学》
|
2020 |
8
|
|
17
|
网络淫秽物品传播行为的界定及监管 |
高仕银
|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7 |
1
|
|
18
|
危害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犯罪中的“经济损失”——以中美两国的对比分析为视角 |
高仕银
|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
2021 |
0 |
|
19
|
美国选举腐败的主要形式及成因 |
高仕银
|
《廉政文化研究》
|
2017 |
0 |
|
20
|
党纪严于国法的主要功能及其完善路径——以贪污受贿行为的遏制为例 |
高仕银
|
《廉政文化研究》
|
2017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