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延安时期艾思奇与毛泽东的哲学交往探析——兼论艾思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贡献 被引量:5
1
作者 高九江 韩琳 《广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16-119,共4页
延安时期,艾思奇与毛泽东保持着密切的哲学交往和思想交流。在交往中,毛泽东对艾思奇的哲学活动和哲学思想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而艾思奇启迪毛泽东明确提出和系统论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历史课题,促进了毛泽东哲学思... 延安时期,艾思奇与毛泽东保持着密切的哲学交往和思想交流。在交往中,毛泽东对艾思奇的哲学活动和哲学思想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而艾思奇启迪毛泽东明确提出和系统论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历史课题,促进了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安时期 艾思奇 毛泽东 哲学交往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安时期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贡献 被引量:4
2
作者 高九江 韩琳 《改革与战略》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17-120,共4页
在延安时期,毛泽东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任务,科学制定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原则,彻底清理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障碍,创造并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成果,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为马克思... 在延安时期,毛泽东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任务,科学制定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原则,彻底清理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障碍,创造并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成果,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出了巨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 延安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精神动力 被引量:3
3
作者 高九江 韩琳 《理论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7-19,共3页
延安精神是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和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这主要表现在: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奠定了坚实的信仰基础,"实事求是"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注入了不朽的精髓灵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延安精神是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和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这主要表现在: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奠定了坚实的信仰基础,"实事求是"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注入了不朽的精髓灵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确立了根本的价值取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不竭的精神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安时期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精神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及启示 被引量:3
4
作者 高九江 韩琳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4期56-61,共6页
延安时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辉煌时期,积累了许多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其主要之点有:坚持与发展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原则;在斗争中推向前进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要求;普遍而深入的思想整风教育是马克思主... 延安时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辉煌时期,积累了许多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其主要之点有:坚持与发展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原则;在斗争中推向前进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要求;普遍而深入的思想整风教育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有效途径;坚持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路线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前提。认真研究和总结这些宝贵经验,不仅对于深刻理解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精神实质具有意义,而且对于科学认识和大力推动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有其启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安时期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历史经验 现实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哲学基础——论《实践论》《矛盾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贡献 被引量:2
5
作者 高九江 韩琳 《前沿》 2013年第3期51-53,共3页
毛泽东在延安撰写的哲学代表作《实践论》和《矛盾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了充分的哲学论证,奠定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哲学基础,创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哲学范式,扫除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哲学障碍,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出了重要... 毛泽东在延安撰写的哲学代表作《实践论》和《矛盾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了充分的哲学论证,奠定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哲学基础,创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哲学范式,扫除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哲学障碍,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实践论》《矛盾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原文传递
陕北人才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1
6
作者 高九江 韩琳 刘志生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5期56-58,共3页
陕北人才问题严重,主要是人才总量不足、素质偏低、结构失衡、浪费严重和流失惊人。解决问题的对策在于更新人才理念、加大人才开发、变革人才机制和改善人才环境。
关键词 陕北 人才 管理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北人口:历史嬗变和未来走向 被引量:2
7
作者 高九江 王莲英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3期34-39,共6页
建国以来,陕北人口持续快速增长,并且变动幅度较大。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使人口数量得到有效控制,人口素质明显提高,人口再生产类型实现了历史性转变。但是,陕北未来人口形势并不乐观,人口素质的总体水平仍较低,出生性别比极度失衡,老... 建国以来,陕北人口持续快速增长,并且变动幅度较大。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使人口数量得到有效控制,人口素质明显提高,人口再生产类型实现了历史性转变。但是,陕北未来人口形势并不乐观,人口素质的总体水平仍较低,出生性别比极度失衡,老龄化问题也特别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北 人口 历史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几年延安精神研究的新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高九江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3年第1期3-10,共8页
本文旨在对近几年延安精神研究作一系统总结,以便读者能全面把握其研究的状况、特点、视角、进展和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延安精神 新特点 新角度 新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斯诺与延安精神——重读《西行漫记》 被引量:1
9
作者 高九江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5期7-9,共3页
1936年是中国国内局势大转变的关键性的一年。美国记者斯诺带了当时无法理解的关于革命与战争的无数问题,6月间由北平出发,经过西安,冒着生命危险,进入陕甘宁苏区。经过四个月的采访,他写成了轰动世界的杰作《红星照耀中国》(中... 1936年是中国国内局势大转变的关键性的一年。美国记者斯诺带了当时无法理解的关于革命与战争的无数问题,6月间由北平出发,经过西安,冒着生命危险,进入陕甘宁苏区。经过四个月的采访,他写成了轰动世界的杰作《红星照耀中国》(中译本取名《西行漫记》)。在书中,他对早期形态的延安精神作了生动鲜活的记录和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行漫记》 延安精神 斯诺 《红星照耀中国》 重读 国内局势 美国记者 早期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泽东对延安精神形成和发展的杰出贡献 被引量:1
10
作者 高九江 韩琳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1995年第2期1-5,共5页
毛泽东是延安精神的倡导者、创造者和发展者。他科学揭示了延安精神的实质内涵,精辟阐述了延安精神的内容体系,牢固奠定了延安精神的理论基础,积极推动了延安精神的历史进程,躬行塑造了延安精神的光辉形象,为延安精神的形成和发展... 毛泽东是延安精神的倡导者、创造者和发展者。他科学揭示了延安精神的实质内涵,精辟阐述了延安精神的内容体系,牢固奠定了延安精神的理论基础,积极推动了延安精神的历史进程,躬行塑造了延安精神的光辉形象,为延安精神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延安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安时期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雏形——《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贡献 被引量:1
11
作者 高九江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2期47-50,共4页
在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研究中,许多人对《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的重要地位估价不足。其实,毛泽东的这篇著作蕴含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思想,开创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话语形式,拓... 在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研究中,许多人对《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的重要地位估价不足。其实,毛泽东的这篇著作蕴含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思想,开创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话语形式,拓展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科体系,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雏形,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雏形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北人才资源开发:问题、原因与对策 被引量:1
12
作者 高九江 《榆林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26-28,共3页
陕北人才资源开发在投入、结构、发展、流向、效益诸方面存在不少问题,其原因主要是思想观念陈旧、人才机制滞后和经济欠发达。解决问题的对策在于更新观念发展教育、变革机制、改善环境和加强领导。
关键词 陕北 人才资源开发 对策 陕西 资金投入 制约因素 人才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真理运用论的重大贡献
13
作者 高九江 韩琳 《青海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24-28,共5页
毛泽东是科学地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典范。他不仅在实践上成功地运用马列主义普遍真理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了伟大胜利,而且在理论上形成了一套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真理的思想理论体系,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恩... 毛泽东是科学地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典范。他不仅在实践上成功地运用马列主义普遍真理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了伟大胜利,而且在理论上形成了一套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真理的思想理论体系,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马克思主义真理运用观。深入研究毛泽东的这份珍贵遗产,有着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真理 毛泽东 真理运用 马列主义 重大贡献 普遍真理 马克思列宁主义 运用问题 教条主义 正确运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的历史条件
14
作者 高九江 韩琳 《广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9-72,共4页
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其特定的历史条件。时空特点、时势特点、环境特点以及地位特点为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形成提供了许多有利的历史契机,如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契机、应对危机中求得发展的契机、独立自主地领导中国革命... 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其特定的历史条件。时空特点、时势特点、环境特点以及地位特点为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形成提供了许多有利的历史契机,如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契机、应对危机中求得发展的契机、独立自主地领导中国革命的契机、深入系统地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契机等,从而促进了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形成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安时期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历史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评《创新论》 被引量:3
15
作者 高九江 《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5期2-95,共2页
关键词 创新 不竭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邓小平对毛泽东调动积极因素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16
作者 高九江 韩琳 《理论月刊》 2007年第2期29-31,共3页
怎样才能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服务,是毛泽东和邓小平都十分关注的重大课题。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继承了毛泽东调动积极因素的重要思想,在调动积极因素的对象、机制、动力、途径诸方面极大地丰富和发... 怎样才能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服务,是毛泽东和邓小平都十分关注的重大课题。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继承了毛泽东调动积极因素的重要思想,在调动积极因素的对象、机制、动力、途径诸方面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的思想理论。认真研究两位领袖关于调动积极因素的重要思想,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对于新阶段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邓小平 调动积极因素 继承和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毛泽东的真理运用观
17
作者 高九江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0-13,共4页
关键词 毛泽东 马克思主义真理 真理运用论 普遍真理 真理论 辩证唯物 自由主义 马列主义 正确运用 阶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活方式与唯物史观
18
作者 高九江 《青海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48-52,30,共6页
笔者有幸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撰写了《社会生活方式》一章,但因研究刚刚起步,加之篇幅所限,本章未能探讨社会生活方式与唯物史观基本原理的内在联系以及社会生活方式在历史唯物主义中的地位和作用这些极为重要而又颇具难度的理论问... 笔者有幸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撰写了《社会生活方式》一章,但因研究刚刚起步,加之篇幅所限,本章未能探讨社会生活方式与唯物史观基本原理的内在联系以及社会生活方式在历史唯物主义中的地位和作用这些极为重要而又颇具难度的理论问题,对此一直深感遗憾,正是这种“遗憾”,迫使我不断探索和捉摸,方得拙文,以就教于学界同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生活方式 唯物史观 历史唯物论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社会起源 社会革命 生产关系 社会结构 定意 生产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的文化条件
19
作者 高九江 韩琳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1期12-15,共4页
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形成有着深刻的文化背景。一是上世纪30年代兴起的"中国化"思潮;二是延安时期党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的科学认识。这两个基本方面从不同角度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推动... 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形成有着深刻的文化背景。一是上世纪30年代兴起的"中国化"思潮;二是延安时期党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的科学认识。这两个基本方面从不同角度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推动了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形成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安时期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毛泽东与延安精神
20
作者 高九江 刘应明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4期40-43,共4页
毛泽东是延安精神的缔造者、培育者和发展者。他科学揭示了延安精神的实质内涵,精辟阐述了延安精神的内容体系,牢固奠定了延安精神的理论基础,积极推动了延安精神的历史进程,躬行塑造了延安精神的光辉形象,为延安精神的形成和发展做出... 毛泽东是延安精神的缔造者、培育者和发展者。他科学揭示了延安精神的实质内涵,精辟阐述了延安精神的内容体系,牢固奠定了延安精神的理论基础,积极推动了延安精神的历史进程,躬行塑造了延安精神的光辉形象,为延安精神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学习毛泽东,弘扬延安精神,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延安精神 小康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