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手法推挤结合撬拨复位弹性髓内针固定治疗儿童JudetⅢ、Ⅳ型桡骨颈骨折的效果研究
1
作者 齐祥如 高一淋 李云鹏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24年第9期37-40,共4页
目的分析手法推挤结合撬拨复位弹性髓内针固定治疗儿童JudetⅢ、Ⅳ型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手法推挤结合撬拨复位弹性髓内针固定治疗儿童JudetⅢ、Ⅳ型桡骨颈骨折16例。术后采用Metaizeau标准确定复位等级,末次随访时根据Metai... 目的分析手法推挤结合撬拨复位弹性髓内针固定治疗儿童JudetⅢ、Ⅳ型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手法推挤结合撬拨复位弹性髓内针固定治疗儿童JudetⅢ、Ⅳ型桡骨颈骨折16例。术后采用Metaizeau标准确定复位等级,末次随访时根据Metaizeau标准评价肘关节功能,同时对比患侧与健侧的关节活动范围。结果对患儿均至少随访6个月。术后按照Metaizeau复位等级评判优良率为94%;末次随访Metaizeau标准评价肘关节功能优良率为100%,患侧与健侧的关节活动范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无并发症发生。结论手法推挤结合经皮克氏针撬拨复位,复位满意后选择弹性髓内针固定治疗儿童桡骨颈JudetⅢ、Ⅳ型骨折具有并发症少、切口小等优势,是临床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撬拨复位 桡骨颈骨折 弹性髓内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QP4、AQP9在兔骨性关节炎软骨病变中的表达 被引量:2
2
作者 高一淋 蔡红星 郭开今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5期304-307,共4页
目的通过观察水通道蛋白4、水通道蛋白9(AQP4、AQP9)在膝骨性关节炎兔模型的膝关节软骨中的表达,从而探讨AQP4、AQP9在膝骨性关节炎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兔膝关节伸直位制动膝骨性关节炎(OA)模型,取制动2、4、6、8和10... 目的通过观察水通道蛋白4、水通道蛋白9(AQP4、AQP9)在膝骨性关节炎兔模型的膝关节软骨中的表达,从而探讨AQP4、AQP9在膝骨性关节炎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兔膝关节伸直位制动膝骨性关节炎(OA)模型,取制动2、4、6、8和10周的兔膝关节股骨髁软骨组织制作病理切片,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病理改变,并应用免疫组化检测各组关节软骨中AQP4、AQP9的表达。结果随着造模时间延长,兔膝关节软骨破坏程度不断加深;免疫组化染色显示膝骨性关节炎模型兔的膝软骨各时期AQP4、AQP9的表达均高于空白对照组,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AQP4、AQP9在膝骨性关节炎软骨中高度表达,推测其可能影响骨性关节炎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关节炎 关节 软骨 AQP4 AQP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打印导航内固定技术术前设计钉道位置在股骨颈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8
3
作者 顾洋 陈瑾 +4 位作者 朱嘉俊 张凡棋 高一淋 徐中华 汤立 《河北医学》 CAS 2020年第2期320-325,共6页
目的:应用3D打印导航内固定技术,在术前设计针对股骨颈骨折患者的空心钉内固定钉道及手术导航器,探讨其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86例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均接受闭合复位空心钉内... 目的:应用3D打印导航内固定技术,在术前设计针对股骨颈骨折患者的空心钉内固定钉道及手术导航器,探讨其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86例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均接受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方案;观察组在术前应用3D打印技术设计钉道并制作导航模块,辅助完成内固定手术。对比两组手术基本指标、螺钉分布情况,术后3个月、12个月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及随访末期骨折愈合情况。结果:观察组入院至手术时间、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多于对照组,透视次数及穿钉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正位及侧位螺钉相互平行度明显低于对照组,螺钉分布面积比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下床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Harris髋关节功能分级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随访末期骨折不愈合、股骨头坏死发生率、Garden对位指数及术后12个月时Harris评分分级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打印导航内固定技术术前设计钉道位置能够有效指导股骨颈骨折空心钉固定术的开展,能够减少透视及穿钉次数,且不会增加不良预后风险,同时有助于患者尽早开展功能锻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3D打印 手术导航 骨折内固定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网膜素⁃1、转化生长因子⁃β1、铁蛋白水平对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内固定术后骨不愈合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0
4
作者 周峰 高一淋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1期2715-2719,共5页
目的探讨术后4周血清网膜素⁃1(Omentin⁃1)、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铁蛋白(SF)水平单项及联合对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内固定术后骨不愈合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358例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均行椎体成形内固定术治疗... 目的探讨术后4周血清网膜素⁃1(Omentin⁃1)、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铁蛋白(SF)水平单项及联合对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内固定术后骨不愈合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358例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均行椎体成形内固定术治疗。检测术前、术后4周血清Omentin⁃1、TGF⁃β1、SF水平,分析内固定术后骨不愈合的影响因素及上述指标单项、联合检测对术后骨不愈合的预测价值。结果术后4周所有患者血清Omentin⁃1、TGF⁃β1水平均高于术前,血清SF水平低于术前(P<0.05);随访6个月后,骨不愈合发生率为5.59%,骨愈合组术后4周血清Omentin⁃1、TGF⁃β1水平均高于骨不愈合组,血清SF水平均低于骨不愈合组(P<0.05);血供损坏、术后4周血清Omentin⁃1、TGF⁃β1、SF水平与骨折损伤类型均为术后发生骨不愈合的影响因素(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显示,术后4周血清Omentin⁃1、TGF⁃β1、SF水平联合检测预测术后骨不愈合的灵敏度和曲线下面积(AUC)均高于单独预测(P<0.05)。结论术后4周血清Omentin⁃1、TGF⁃β1、SF水平均对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内固定术后骨不愈合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联合预测的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内固定术 骨折愈合 血清网膜素⁃1 转化生长因子⁃β1 铁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NTX、FGF-2、IGF-1及CaM水平预测肱骨干骨折内固定术后骨不愈合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2
5
作者 周峰 高一淋 谢丁丁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15期1826-1831,1837,共7页
目的探讨血清Ⅰ型胶原氨基端末肽(NTX)、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GF-2)、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及钙调蛋白(CaM)水平对肱骨干骨折内固定术后骨不愈合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7月该院收治的拟行内固定术治疗的114例肱... 目的探讨血清Ⅰ型胶原氨基端末肽(NTX)、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GF-2)、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及钙调蛋白(CaM)水平对肱骨干骨折内固定术后骨不愈合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7月该院收治的拟行内固定术治疗的114例肱骨干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于术前及术后1周、4周、8周行血清NTX、FGF-2、IGF-1及CaM水平检测。根据随访术后12个月骨愈合情况将患者分为骨愈合组与骨不愈合组,对比一般资料及血清NTX、FGF-2、IGF-1、CaM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肱骨干骨折内固定术后骨不愈合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上述各指标单项及联合对内固定术后骨不愈合的预测价值。结果骨不愈合组高能量损伤占比高于骨愈合组,骨不愈合组解剖复位占比低于骨愈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周、4周、8周的血清各指标水平均高于术前,术后4周、8周的血清各指标水平均高于术后1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性分析,结果显示高能量损伤是肱骨干骨折内固定术后骨不愈合的危险因素(P<0.05),而解剖复位及术后4周的血清NTX、FGF-2、IGF-1、CaM水平均是肱骨干骨折内固定术后骨愈合的保护因素(P<0.05)。经ROC曲线分析,术后4周血清NTX、FGF-2、IGF-1、CaM水平联合预测肱骨干骨折内固定术后骨不愈合的灵敏度与曲线下面积均高于各指标单独预测(P<0.05)。结论血清NTX、FGF-2、IGF-1、CaM水平均与肱骨干骨折患者内固定术后骨不愈合密切关联,均对其术后骨不愈合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且四项指标联合预测的价值更为良好,可作为早期评估肱骨干骨折内固定术后骨愈合情况的参考指标而指导临床进一步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Ⅰ型胶原氨基末端肽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钙调蛋白 肱骨干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化性腱膜纤维瘤1例临床病理分析并文献复习
6
作者 高一淋 刘霞 +1 位作者 韩正杰 齐祥如 《肿瘤研究与临床》 CAS 2024年第9期696-698,共3页
目的探讨钙化性腱膜纤维瘤(CAF)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24年1月收治的1例CAF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组织标本采用苏木精-伊红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为14岁男性,数月前... 目的探讨钙化性腱膜纤维瘤(CAF)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24年1月收治的1例CAF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组织标本采用苏木精-伊红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为14岁男性,数月前发现左手拇指近端掌侧有"豆粒"大小肿物,稍有触压痛且逐渐增大。光学显微镜下示结节化生性纤维软骨灶伴不同程度钙化,以栅栏状排列的圆形细胞和放射状排列的纤维母细胞增生为主,并浸润至周围脂肪;间质部分区域玻璃样变,并可见破骨细胞样巨细胞。免疫组织化学结果:瘤细胞示vimentin、SMA、MSA、FN1均阳性,CD68单核组织细胞和多核巨细胞阳性,S-100软骨细胞灶阳性,desmin、CD34、β-catenin、NF均阴性,Ki-67阳性指数2%。病理诊断为CAF。结论CAF好发于儿童手掌和足底,光学显微镜下形态以钙化和软骨灶、栅栏状排列的圆形细胞和放射状排列的纤维母细胞为主要特征。确诊需依靠病理检查与免疫组织化学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化性腱膜纤维瘤 儿童 免疫组织化学 复发 诊断 鉴别
原文传递
经椎板间入路联合镜下磨钻治疗L_(5)-S_(1)重度远端脱垂型椎间盘突出疗效分析
7
作者 齐祥如 周峰 +1 位作者 高一淋 李云鹏 《颈腰痛杂志》 2025年第1期166-170,共5页
目的探讨椎间孔镜下经椎板间入路联合镜下磨钻治疗L_(5)-S_(1)重度远端脱垂(Lee分型IV区脱垂型)椎间盘突出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21年6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徐州市立医院骨科收治的采用椎间孔镜经椎板间入路联合镜下磨... 目的探讨椎间孔镜下经椎板间入路联合镜下磨钻治疗L_(5)-S_(1)重度远端脱垂(Lee分型IV区脱垂型)椎间盘突出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21年6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徐州市立医院骨科收治的采用椎间孔镜经椎板间入路联合镜下磨钻治疗L_(5)-S_(1)重度远端脱垂型椎间盘突出的31例患者。通过对比视觉模拟评分(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患者术前、术后的疼痛程度和腰部功能,按MacNab标准评定临床疗效。结果31例患者术后平均获得随访3个月。手术时间(80.52±14.36)min,透视(3.38±1.20)次。患者术前VAS为(7.48±0.93),术后3 d为(2.14±0.85),随访3个月为(1.76±0.54),术后3 d及随访3个月VAS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术前ODI为(56.52±3.91),术后3 d为(16.35±3.38),随访3个月为(13.74±2.43),术后3 d及随访3个月ODI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末次随访时的临床疗效:优22例,良7例,可2例,优良率为93.5%。结论采用椎间孔镜经椎板间入路联合镜下磨钻治疗L_(5)-S_(1)重度远端脱垂型椎间盘突出,手术入路相对简单,透视次数少,并发症少,临床疗效满意,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孔镜 椎板间入路 镜下磨钻 椎间盘突出 Lee分型 远端脱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JUP和β-Catenin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8
作者 韩正杰 刘霞 +3 位作者 高立勇 魏瑜 张俏 高一淋 《江苏医药》 CAS 2021年第10期1032-1035,F0003,共5页
目的探讨连接斑株蛋白(JUP)和β-连环蛋白(β-catenin)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制备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68例癌组织及癌旁组织芯片,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组织中JUP和β-catenin的表达,并比较其在临床病理参数组间差异... 目的探讨连接斑株蛋白(JUP)和β-连环蛋白(β-catenin)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制备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68例癌组织及癌旁组织芯片,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组织中JUP和β-catenin的表达,并比较其在临床病理参数组间差异,进一步分析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JUP和β-catenin表达的相关性。结果成功制备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及癌旁组织芯片。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癌组织中JUP阳性表达率低于癌旁组织[38.2%(26/68)vs.58.8%(40/68)],而β-catenin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组织[72.1%(49/68)vs.60.3%(41/68)](P<0.05)。JUP阳性表达在肿瘤直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而β-catenin阳性表达在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JUP和β-catenin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呈负相关(r=-0.213,P<0.05)。结论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JUP和β-catenin的表达呈负相关,在疾病发生、发展、侵袭和转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接斑株蛋白 Β-连环蛋白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