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附睾炎与慢性前列腺炎病原学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吴凤金 唐来坤 +6 位作者 羊继平 汪祖林 田峰 宋立 俞仲伟 叶青 骆德兴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1年第2期180-181,共2页
急性附睾炎与慢性前列腺炎均为泌尿系统常见病多发病。我们在临床实践中发现急性附睾炎患者几乎都伴有慢性前列腺炎,而慢性前列腺炎很少伴发急性附睾炎。两者发病有何关联度?对两者相关性的研究报道仅见于我院2篇文献[1-2]。
关键词 急性附睾炎 慢性前列腺炎 病原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士EMS三代碎石清石系统在感染性巨大鹿角形肾结石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
作者 宋立 唐来坤 +3 位作者 汪祖林 骆德兴 田峰 俞仲伟 《陕西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02-303,共2页
目的:评价经皮肾镜下瑞士EMS三代碎石清石系统处理感染性巨大鹿角形肾结石的的疗效。方法:28例巨大鹿角形肾结石患者通过经皮肾镜下瑞士EMS三代碎石清石系统的方式期治疗结石。结果:结石成分分析均为感染性结石。手术平均持续时间150min... 目的:评价经皮肾镜下瑞士EMS三代碎石清石系统处理感染性巨大鹿角形肾结石的的疗效。方法:28例巨大鹿角形肾结石患者通过经皮肾镜下瑞士EMS三代碎石清石系统的方式期治疗结石。结果:结石成分分析均为感染性结石。手术平均持续时间150min,处理结石时间120min。结石完全清除率为74%。术中,术后未出现气胸、脏器损伤等严重手术并发症。所有患者术中、术后1周内监测体温,均在正常范围内。结论:瑞士EMS三代碎石清石系统整合气压弹道碎石与超声碎石技术,并装备负压吸附装置,具有高效、安全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结石/治疗 碎石术/方法 腔内超声检查 瑞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尿管镜下双频双脉冲激光治疗输尿管结石110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2
3
作者 汪祖林 唐来坤 +3 位作者 骆德兴 宋立 田峰 俞仲伟 《中国医药》 2007年第8期503-504,共2页
目的观察输尿管镜下双频双脉冲激光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在输尿管镜下采用双频双脉冲激光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110例,观察术后碎石效果。结果输尿管结石碎石成功率为96.3%(106/110),其中上段成功率为91.3%(21/23),中段为98%... 目的观察输尿管镜下双频双脉冲激光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在输尿管镜下采用双频双脉冲激光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110例,观察术后碎石效果。结果输尿管结石碎石成功率为96.3%(106/110),其中上段成功率为91.3%(21/23),中段为98%(50/51),下段为97.2%(35/36)。平均手术时间38min。无榆尿管穿孔、撕脱、大出血、脓肾等并发症。结论双频双脉冲激光碎石手术时间短、对软组织损伤小、术后并发症少,是一种功能单一、安全有效的碎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结石 双频双脉冲激光 输尿管镜 碎石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附睾炎发病与慢性前列腺炎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唐来坤 王珂 +9 位作者 汪祖林 田峰 宋立 俞仲伟 屈维龙 吴凤金 叶青 骆德兴 卢国军 郑伯营 《中国医药》 2009年第12期1005-1007,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附睾炎发病与慢性前列腺炎(CP)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至2008年1月163例急性附睾炎患者临床资料,根据阴囊有无红肿热痛、发烧、检查结果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NIH-CPSD评分作为诊断急... 目的探讨急性附睾炎发病与慢性前列腺炎(CP)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至2008年1月163例急性附睾炎患者临床资料,根据阴囊有无红肿热痛、发烧、检查结果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NIH-CPSD评分作为诊断急性附睾炎和慢性前列腺炎的标准。常规抗炎及对症治疗。比较CP治疗前后NIH—CPSI评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63例患者皆被诊断为急性附睾炎。其中159例(97.55%)被诊断为合并慢性前列腺炎者,前列腺液检查显示:WBC10-满视野/高倍镜视野(He)(其中WBC满视野/HP116例,占71.6%),WBC正常者4例(2.45%),卵磷脂小体(+~++)/HP148例(90.79%),卵磷脂小体正常者15例(9.20%)。25例有冶游史患者发现衣原体感染者6例(3.78%)。163例急性附睾炎患者经治疗后162例痊愈,1例治疗无效后行附睾切除术。Spearman秩相关分析相关系数rs=0.9998,P〈0.05,治疗后较治疗前NIH—CPSI评分明显下降[(47±14)分下降至(28±17)分]。结论附睾炎的发病与慢性前列腺炎有显著的相关性,亦即慢性前列腺炎是急性附睾炎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附睾炎 慢性前列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尿路梗阻与男性膀胱癌发病的相关性 被引量:1
5
作者 王珂 唐来坤 +10 位作者 张晶 刘莉 汪祖林 宋立 田峰 俞仲伟 骆德兴 羊继平 叶青 屈维龙 吴凤金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0期16-18,共3页
目的评价下尿路梗阻暴露与男性膀胱癌发生的联系。方法采用成组病例对照研究,设计调查表,收集男性膀胱癌患者104例为病例组,同期住院男性非膀胱癌患者206例为对照组,采用SPSS 17.0软件行数据资料管理和单因素、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 目的评价下尿路梗阻暴露与男性膀胱癌发生的联系。方法采用成组病例对照研究,设计调查表,收集男性膀胱癌患者104例为病例组,同期住院男性非膀胱癌患者206例为对照组,采用SPSS 17.0软件行数据资料管理和单因素、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下尿路梗阻与膀胱癌发生有一定联系,危险性可能随梗阻时间的延长而增大。结论下尿路梗阻是膀胱癌发生的危险因素,应当重视该领域的流行病学研究,以期合理预防和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尿路梗阻 膀胱肿瘤 病例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内导芯气囊导尿管耻骨上膀胱穿刺造瘘与套管针穿刺造瘘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1
6
作者 唐来坤 屈维龙 +14 位作者 田峰 汪祖林 宋立 俞仲伟 王珂 骆德兴 姚立欣 童强 郦俊生 潘良 沙键 李立 卢国军 周立明 郑柏营 《中国医药》 2008年第12期800-801,共2页
目的评估带内导芯气囊导尿管耻骨上膀胱穿刺造瘘方法的优缺点。方法1120例膀胱造瘘患者采用完全随机方法分为实验组588例和对照组532例,对照组采用套管针耻骨上膀胱穿刺造瘘方法,实验组采用带内导芯气囊导尿管耻骨上膀胱穿刺造瘘法。... 目的评估带内导芯气囊导尿管耻骨上膀胱穿刺造瘘方法的优缺点。方法1120例膀胱造瘘患者采用完全随机方法分为实验组588例和对照组532例,对照组采用套管针耻骨上膀胱穿刺造瘘方法,实验组采用带内导芯气囊导尿管耻骨上膀胱穿刺造瘘法。对2组穿刺时间、术后血尿持续时间和漏尿例数作为衡量指标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所需穿刺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采用两样本均数t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血尿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2组间采用t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漏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漏尿例数做构成比,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带内导芯气囊导尿管耻骨上膀胱穿刺造瘘方法优于套管针耻骨上膀胱穿刺造痿,不仅可减轻患者痛苦,而且安全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耻骨上膀胱穿刺造瘘 带内导芯气囊导尿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扎坏死法治疗包皮过长及包茎15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刘克华 汪祖林 +7 位作者 陈关宏 金定楠 骆德兴 赵飞虎 宋立 缪中良 严定国 金民权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01年第3期49-49,共1页
我院自2000年3月至2001年2月对150例患者进行了包皮环扎坏死法治疗,取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关键词 治疗 坏死 包皮过长 包茎 意疗 患者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创腔三种引流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刘克华 陈关宏 +4 位作者 骆德兴 汪祖林 赵飞虎 宋立 谢晓玲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01年第6期330-332,共3页
目的 阐明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创腔三种引流方法的效果 ,确认负压烟卷引流法最佳。方法  16 7例患者分作三组 ,A组 48例 ,B组 44例 ,C组 75例 ,分别用负压烟卷、烟卷、负压球引流 ,对临床效果作研究 ,χ2 检验作结论。结果 A组切口一... 目的 阐明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创腔三种引流方法的效果 ,确认负压烟卷引流法最佳。方法  16 7例患者分作三组 ,A组 48例 ,B组 44例 ,C组 75例 ,分别用负压烟卷、烟卷、负压球引流 ,对临床效果作研究 ,χ2 检验作结论。结果 A组切口一期愈合率 91.7% ,B组 81.8% ,C组 5 7.3% ;平均切口愈合日 ,A组 9天 ,B组 2 3.3天 ,C组 2 4.1天。结论 负压烟卷引流对腹膜外创腔疗效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 负压 引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电切与TURP手术优缺点之比较 被引量:7
9
作者 卢国军 唐来坤 +5 位作者 汪祖林 田峰 宋立 俞仲伟 骆德兴 沙健 《中国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1期45-48,共4页
目的了解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电切(PKRP)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TURP)手术主要优缺点。方法分别对近3年来76例PKRP、98例TURP进行回顾性比较。结果等离子组:手术时间(80.60±22.00)min,平均出血(50.00±15.00)ml,输血占1.78%(1/56)... 目的了解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电切(PKRP)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TURP)手术主要优缺点。方法分别对近3年来76例PKRP、98例TURP进行回顾性比较。结果等离子组:手术时间(80.60±22.00)min,平均出血(50.00±15.00)ml,输血占1.78%(1/56)。Qmax由术前(7.48±4.60)ml/s升至(12.375±5.25)ml/s,IPSS由术前(21.75±4.98)分降至术后(13.05±5.50)分,RUV(残余尿)由术前(88.25±52.00)ml降至(12.38±15.00)ml;TURP组:手术时间(48.10±23.40)min,平均出血(134.2±90.6)ml,输血占3.8%(3/78)。Qmax由术前(9.30±3.10)ml/s升至(21.40±4.50)ml/s,IPSS由术前(24.00±6.60)分降至术后(9.30±5.60)分,RUV由术前(82.40±29.30)ml降至(32.10±9.70)ml。结论PKRP与TURP手术效果相近,并发症发生率低于TUR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前列腺电切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前列腺增生症
原文传递
慢性前列腺炎在急性附睾炎发病中的关联度分析 被引量:10
10
作者 唐来坤 王珂 +10 位作者 卢国军 汪祖林 田峰 宋立 俞仲伟 叶青 羊继平 骆德兴 屈维龙 吴凤金 郑伯营 《中国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1期48-50,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前列腺炎(CP)在急性附睾炎(acute epididymitis.AE)发病中的作用及两者发病的关联度。方法将1998年1月至2009年1月年以来222例慢性前列腺炎与181例急性附睾炎患者随机分为急性附睾炎组及慢性前列腺炎组,比较AE伴有CP发病率... 目的探讨慢性前列腺炎(CP)在急性附睾炎(acute epididymitis.AE)发病中的作用及两者发病的关联度。方法将1998年1月至2009年1月年以来222例慢性前列腺炎与181例急性附睾炎患者随机分为急性附睾炎组及慢性前列腺炎组,比较AE伴有CP发病率与CP伴发AE的发病率,分析两者发病率差异性及关联度。结果急性附睾炎组同时伴发慢性前列腺炎发病率为96.68%(175/181例),未伴发CP者6例.慢性前列腺炎组急性附睾炎发病率为13.96%(31/222例),未伴发CP者191例。附睾炎组CP发病率高于慢性前列腺炎组AE发病率,采用t检验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附睾炎组CP发病率明显高于慢性前列腺炎组AE发病率,CP的存在是急性附睾炎发病的重要基础性因素,但不能排除急性附睾炎引起前列腺炎的可能,两者有重要关联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睾炎 前列腺炎
原文传递
不分离腹膜后间隙的腹腔镜下肾囊肿手术30例报告 被引量:1
11
作者 唐来坤 俞仲伟 +5 位作者 宋立 汪祖林 田峰 羊继平 吴凤金 骆德兴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79-179,共1页
2009年1月至2011年6月,我们采用不分离腹膜后组织的腹腔镜手术治疗肾囊肿3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腹膜后间隙 手术治疗 肾囊肿 腹腔镜 分离 2009年
原文传递
膀胱出口不全梗阻与膀胱癌发病的相关性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珂 唐来坤 +6 位作者 汪祖林 宋立 田峰 俞仲伟 屈维龙 吴凤金 骆德兴 《中国综合临床》 2010年第4期372-374,共3页
目的 探讨膀胱出口不全梗阻在膀胱癌发病和复发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08年11月我院收治的前列腺增生患者581例的临床资料,将其中接受手术治疗的39例随机分为同期经尿道等离子双极前列腺电切术(TUPKP)+经尿道膀胱肿... 目的 探讨膀胱出口不全梗阻在膀胱癌发病和复发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08年11月我院收治的前列腺增生患者581例的临床资料,将其中接受手术治疗的39例随机分为同期经尿道等离子双极前列腺电切术(TUPKP)+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组(23例)及单纯行TURBT 组(16例),对2组分别行TUPKP+TURBT和TURBT,随访12~36个月,观察术后2组的膀胱癌复发率及复发时间,同时观察经耻骨上膀胱肿瘤切除术的患者膀胱颈口狭窄情况.观察2组术前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最大尿流率(Qmax),残余尿量(RUV),术后IPSS、Qmax、RUV及术后1年内膀胱肿瘤复发率.结果 TUPKP+TURBT组术后IPSS、Qmax、RUV分别为(13±8)分、(19.3±9.5)ml/s、(18.7±11.6)ml,TURBT组分别为(20±7)分、(11.5±8.2)ml/s、(42.9±13.7)ml,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013、15.190、4.532,P均〈0.05).TUPKP+TURBT组1年内膀胱癌复发率34.78%(8/23)明显低于TURBT组的68.75%(11/16)(χ^2 值为4.358,P〈0.05).结论 膀胱出口不全梗阻与膀胱癌的发生发展和复发有着密切的关系,在行膀胱癌手术时,需考虑到同期解除前列腺增生或其他原因所致的膀胱出口不全梗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 膀胱出口梗阻
原文传递
去整合素金属蛋白酶-12和增殖细胞核抗原在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3
作者 屈维龙 唐来坤 +7 位作者 田峰 汪祖林 宋立 俞仲伟 叶青 王珂 吴凤金 骆德兴 《中国综合临床》 2010年第5期524-526,共3页
目的研究去整合素金属蛋白酶-12(ADAM-12)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膀胱癌中的表达,并探讨其表达与膀胱癌发病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43例膀胱癌、15例正常膀胱组织中ADAM-12及PCNA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膀... 目的研究去整合素金属蛋白酶-12(ADAM-12)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膀胱癌中的表达,并探讨其表达与膀胱癌发病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43例膀胱癌、15例正常膀胱组织中ADAM-12及PCNA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膀胱癌患者临床特征及病理分期的关系。结果免疫染色标本中,ADAM-12在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膀胱组织,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11.241,P=0.010)。病理分期高的膀胱癌组织表达明显高于分期低者(Х^2=22.368,P〈0.001)。PCNA在膀胱癌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膀胱组织,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9.250,P=0.026)。病理分期高的膀胱癌组织的表达明显高于分期低者(Х^2=10.665,P=0.014)。ADAM-12与PCNA在膀胱癌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997,P〈0.001)。结论膀胱癌组织中ADAM-12蛋白和PCNA呈过表达,可能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ADAM-12是膀胱癌具有潜在价值的肿瘤标记物,可以成为一项新的临床观察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 去整合素金属蛋白酶-12 增殖细胞核抗原 免疫组织化学
原文传递
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
14
作者 汪祖林 徐佑璋 +3 位作者 骆德兴 宋立 俞仲伟 唐来坤 《中国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8期53-54,57,共3页
目的探讨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治疗前列腺增生(BPH)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用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法行前列腺切除术(PKVP)81例。结果81例术中出血少,无前列腺电切综合征(TURS)和前列腺包膜穿孔发生。术后随访1-6个月,最大尿流率(Qm... 目的探讨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治疗前列腺增生(BPH)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用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法行前列腺切除术(PKVP)81例。结果81例术中出血少,无前列腺电切综合征(TURS)和前列腺包膜穿孔发生。术后随访1-6个月,最大尿流率(Qmax)由术前的(6.2±4.1)ml/S上升至术后的(21.2±4.6)ml/S;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由术前的(25.6±4.8)分下降至术后的(6.8±2.6)分;生活质量评分(QOL)由术前的(5.1±0.5)分降低至术后的(1.8±0.5)分;残余尿由术前的(67±70)ml减少至术后的(15±20)ml。结论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治疗前列腺增生疗效确切,安全性好,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术 前列腺增生 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
原文传递
良性前列腺增生与慢性前列腺炎发病特点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9
15
作者 詹朱坤 屈维龙 +9 位作者 田峰 汪祖林 宋立 俞仲伟 骆德兴 王珂 郦俊生 沙健 郑伯营 卢国军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24-126,共3页
目的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BPH)与慢性前列腺炎(CP)发病特点的相关性。方法BPH患者300例。平均年龄72(51~96)岁。根据直肠指诊及B超检查结果分为Ⅰ、Ⅱ、Ⅲ度增生3组,分别为85、139和76例。对每组合并CP的发生率及不同方法治疗效... 目的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BPH)与慢性前列腺炎(CP)发病特点的相关性。方法BPH患者300例。平均年龄72(51~96)岁。根据直肠指诊及B超检查结果分为Ⅰ、Ⅱ、Ⅲ度增生3组,分别为85、139和76例。对每组合并CP的发生率及不同方法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00例患者中合并CP者233例(77.7%),其中Ⅰ、Ⅱ、Ⅲ度增生组合并CP者分别为53例(62.6%)、113例(81.3%)、67例(88.2%),3组患者合并CP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CP患者分为2组,均给予抗前列腺增生药物治疗,其中一组同时服环丙沙星及消炎痛栓纳肛,比较各组患者治疗前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变化差异。Ⅰ、Ⅱ度增生组合并CP的患者加用抗感染治疗前后IPSS(7.5±0.6与5.5±0.9、11.5±1.5与10.0±o.5)、QOL评分(4.1±1.0与3.0±0.5、4.8±1.1与3.2±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Ⅲ度增生组合并CP者加用抗感染治疗前后(IPSS27.8±2.8与25.O±2.5,QOL评分5.5±0.4与4.5±1.O)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BPH患者常合并CP,腺体增生程度与CP发生率呈正相关,合并CP的Ⅰ、Ⅱ度增生患者抗炎治疗效果好于Ⅲ度增生合并CP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前列腺增生 慢性前列腺炎 发病特点 临床 治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