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γ干扰素释放试验在结核病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
作者 骆宝建 吕平欣 《北京医学》 CAS 2012年第9期840-842,共3页
目前在结核病的防治中.最大的难题依然是结核病的诊断问题。自20世纪30年代初至21世纪初期。检测结核近期感染的惟一快速、有效的方法是结核菌素皮肤试验(tuberculin skin test,TST),
关键词 结核病诊断 释放试验 干扰素 结核菌素皮肤试验 应用 诊断问题 近期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6例炎症型肺癌CT影像分析
2
作者 骆宝建 吕平欣 +1 位作者 周新华 潘纪戍 《结核病与胸部肿瘤》 2008年第1期50-55,共6页
目的 进一步认识“炎症型”肺癌的CT表现,减少临床误诊率。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临床证实以实变为主要表现的“炎症型”肺癌患者的临床及CT资料,探讨CT对“炎症型”肺癌的诊断价值。结果46例患者中多发肺实变20例(43.5%),单发肺实... 目的 进一步认识“炎症型”肺癌的CT表现,减少临床误诊率。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临床证实以实变为主要表现的“炎症型”肺癌患者的临床及CT资料,探讨CT对“炎症型”肺癌的诊断价值。结果46例患者中多发肺实变20例(43.5%),单发肺实变26例(56.5%),其中位于上叶6例、中叶4例、下叶16例;密度均匀29例(63.O%),合并单发或多发含气囊腔样病变14例(30.4%),局限低密度液化3例(6.5%);实变内充气支气管征41例(89.1%),其中充气支气管狭窄25例(61.0%);实变周围磨玻璃征40例(87.O%),边界模糊或清晰;15例(32.6%)可见多发结节及斑片,沿小叶中心及细支气管中心分布。30例行CT增强扫描,23例(76.7%)强化明显,7例强化不明显并出现“血管造影”征。结论实变密度均匀、以下叶分布为主、实变内充气支气管狭窄、边界清楚的“磨玻璃”征、血管造影征等特点有助于炎症型肺癌的诊断,但一部分炎症型肺癌的CT表现不具有特征性,仍需结合临床特征进行综合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型肺癌 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病例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结核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原菌特点及临床分析 被引量:13
3
作者 韩芬 骆宝建 +3 位作者 刘秋月 吴恩东 张楠 康乃民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2年第1期26-28,共3页
目的了解肺结核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病原菌菌谱构成和药敏情况,为临床经验性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07年1月至2011年1月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CU)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确诊为VAP的58例患者,采用一次性呼吸道吸引导管Ⅱ型或纤维支气管... 目的了解肺结核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病原菌菌谱构成和药敏情况,为临床经验性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07年1月至2011年1月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CU)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确诊为VAP的58例患者,采用一次性呼吸道吸引导管Ⅱ型或纤维支气管镜直接经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套管留取患者深部痰标本,镜检合格标本接种至培养基分离培养,普通细菌培养基采用血琼脂和麦康凯琼脂,真菌培养采用沙保罗培养基,培养后采用VITEK32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分析并发VAP的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特点、病原菌分布、耐药情况和治疗结果。结果58例发生VAP肺结核患者共分离104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G-)杆菌71株[占68.3%(71/104)]、革兰阳性(G+)球菌8株[占7.7%(8/104)]、真菌25株[占24.0%(25/104)]。肺结核并发VAP的主要病原菌为鲍曼不动杆菌[占26.0%(27/104)]、铜绿假单胞菌[占21.2%(22/104)]、白色念珠菌[占14.4%(15/104)]。2种及2种以上病原菌混合感染患者26例[占44.8%(26/58)]。结论肺结核并发VAP的主要病原菌为G-杆菌和真菌,混合感染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肺/并发症 肺炎 呼吸机相关性 革兰氏阴性菌 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及S100A9对肺结核合并肺部细菌感染的影响 被引量:23
4
作者 刘秋月 李琦 +2 位作者 骆宝建 潘丽萍 韩芬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9年第11期116-119,共4页
目的比较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红细胞沉降率(ESR)及S100A9蛋白对肺结核合并肺部细菌感染中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8年8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收治的确诊为肺结核的132例,并根据是否合并肺部细菌感... 目的比较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红细胞沉降率(ESR)及S100A9蛋白对肺结核合并肺部细菌感染中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8年8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收治的确诊为肺结核的132例,并根据是否合并肺部细菌感染分为细菌感染组(62例)及单纯肺结核组(70例),对其外周血血浆标本应用免疫荧光法检测PCT,ELISA方法测定S100A9水平,免疫比浊法测定hs-CRP,魏氏法测定ESR。结果细菌感染组患者的PCT、S100A9蛋白及hs-CRP水平与单纯肺结核组比较均显著性增高(P <0.01)。多因素分析PCT及S100A9为肺结核合并肺部细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肺结核患者PCT及S100A9水平对监测患者是否合并肺部细菌感染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细菌感染 降钙素原 S100A9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术后早期并发房颤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张静 骆宝建 +3 位作者 韩芬 吴恩东 康乃民 张楠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8年第4期524-528,共5页
背景与目的房颤是肺癌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常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甚至增加肺癌患者手术死亡率。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肺癌术后早期发生房颤的情况和危险因素,观察肺癌术后房颤对患者术后30d内死亡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的... 背景与目的房颤是肺癌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常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甚至增加肺癌患者手术死亡率。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肺癌术后早期发生房颤的情况和危险因素,观察肺癌术后房颤对患者术后30d内死亡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的影响。方法选择2006年1月-2007年12月肺癌手术患者416例,术后一周内出现房颤者52例作为房颤组,未出现房颤患者系统随机抽取病例91例作为对照组,分析导致肺癌术后房颤的原因,单因素分析行χ2检验,采用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比较房颤组与对照组的30d内死亡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结果416例肺癌患者中,术后52例发生房颤,占12.5%,常发生于术后1-3天。经多因素分析,年龄>65岁、术前合并肺部感染、术前FEV1%pre(一秒钟用力呼吸容积预计值,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 of the predicted value)下降、术中心包内处理血管及术后低氧血症是肺癌术后发生房颤的相关因素,且均为危险因素。房颤组与对照组比较,住院时间延长,住院费用明显增加(P<0.01)。但两组术后30d内死亡率无明显差异(P=0.103)。结论肺癌术后房颤与年龄>65岁,术前肺感染,FEV1%pre下降、术中心包内处理血管、术后低氧血症相关,肺癌术后房颤虽未增加患者术后30d内死亡率,但使患者住院时间延长,住院费用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房颤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重症监护室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4
6
作者 张楠 李琦 +2 位作者 潘丽萍 骆宝建 刘秋月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9年第1期74-76,81,共4页
目的探讨分析重症监护室(ICU)住院肺结核患者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6年9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ICU住院的116例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是否合并真菌感染分为真菌组35例及非真菌组81... 目的探讨分析重症监护室(ICU)住院肺结核患者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6年9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ICU住院的116例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是否合并真菌感染分为真菌组35例及非真菌组81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真菌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 116例肺结核患者35例发生真菌感染,发生率为30.17%,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合并糖尿病、肺部其他疾病、咯血、病变范围>3个肺野、空洞、纤维化、应用广谱抗生素>1周、糖皮质激素>1周、侵袭性操作及白蛋白水平等10个因素均与并发肺部真菌感染存在相关性(P <0.05或P <0.01)。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应用糖皮质激素>1周、广谱抗生素使用>1周、进行侵袭性操作为真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而白蛋白水平为真菌感染的保护性因素(P <0.05或P <0.01)。结论 ICU住院肺结核患者真菌感染率高,对于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进行侵袭性操作、应用广谱抗生素,低白蛋白水平的患者应警惕真菌感染风险,应及早预防及诊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真菌感染 危险因素 监护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3例肺结核呼吸衰竭患者合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韩芬 吴恩东 +2 位作者 刘秋月 张楠 骆宝建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4年第5期391-394,共4页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是指患者在建立人工气道(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机械通气48h以后,或撤机拔管48h以内所发生的医院获得性肺炎,是一种严重的医院获得性感染和并发症,也是重症监护室(ICU)...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是指患者在建立人工气道(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机械通气48h以后,或撤机拔管48h以内所发生的医院获得性肺炎,是一种严重的医院获得性感染和并发症,也是重症监护室(ICU)内常见的感染性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呼吸衰竭患者 危险因素 肺结核 医院获得性肺炎 医院获得性感染 感染性疾病 重症监护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氧化物歧化酶及常用生物标志物检测对继发性肺结核并发呼吸衰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7
8
作者 刘秋月 潘丽萍 +3 位作者 骆宝建 韩芬 张宗德 李琦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8年第1期68-72,共5页
目的 分析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临床常用生物标志物用于诊断继发性肺结核并发呼吸衰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2015年3—12月确诊为继发性肺结核的143例患者的外周血标本,其中,继发性肺结核患者(肺结核组... 目的 分析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临床常用生物标志物用于诊断继发性肺结核并发呼吸衰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2015年3—12月确诊为继发性肺结核的143例患者的外周血标本,其中,继发性肺结核患者(肺结核组)71例,继发性肺结核并发呼吸衰竭患者(呼吸衰竭组)72例。检测并分析研究对象外周血标本SOD、超敏C反应蛋白(HCRP)、红细胞沉降率(ESR)及N末端-前脑钠肽(NT-proBNP)水平。结果 呼吸衰竭组的SOD水平为(524.16±225.97) mg/ml,低于肺结核组的(725.34±325.63) mg/ml;HCRP水平为(68.51±43.6) mg/L,高于肺结核组的(56.07±39.56) mg/L;ESR水平为(50.05±29.03) mm/1 h,高于肺结核组的(37.13±27.58) mm/1 h;NT-proBNP水平为(882.19±182.36) ng/L,高于肺结核组的(360.26±73.99) 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90、1.78、2.69、22.78,P值均<0.05)。经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肺结核患者的SOD水平≥300 mg/ml时,发生呼吸衰竭的风险是SOD<300 mg/ml时的89%(OR=0.89;95%CI=0.76~0.92);肺结核患者的NT-proBNP水平≥80 ng/L时发生呼吸衰竭的风险是NT-proBNP<80 ng/L时的1.21倍(OR=1.21;95%CI=1.12~1.28)。SOD、ESR、HCPR、NT-proBNP在预测肺结核患者是否易发生呼吸衰竭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显示SOD的曲线下面积(AUC)值最高为0.862,敏感度为73.2%,特异度为93.1%,临界值(cut-off值)为478.51 mg/ml。NT-proBNP的AUC值为0.764,敏感度72.5%,特异度82.7%,cut-off 值为340.20 ng/L。结论 继发性肺结核患者血浆中SOD及NT-proBNP水平对患者是否并发呼吸衰竭具有良好的辅助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呼吸功能不全 超氧化物歧化酶 诊断 评价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术后呼吸衰竭的多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9
作者 刘秋月 骆宝建 +1 位作者 韩芬 吴恩东 《中国医刊》 CAS 2011年第10期47-48,共2页
目的探讨影响肺癌术后发生呼吸功能衰竭的高危因素及其预防、治疗方法。方法对肺癌切除术后发生呼衰的43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以随机选取同期手术未发生术后呼衰的肺癌患者作对照,应用统计分析可能导致呼吸功能衰竭的高危因... 目的探讨影响肺癌术后发生呼吸功能衰竭的高危因素及其预防、治疗方法。方法对肺癌切除术后发生呼衰的43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以随机选取同期手术未发生术后呼衰的肺癌患者作对照,应用统计分析可能导致呼吸功能衰竭的高危因素,并对肺癌术后呼吸衰竭的预防及治疗措施进行初步探讨,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结果经Logistic多因素分析:既往COPD病史,术前肺功能MVV,FEV_1,FEV_1%,手术方式,胶体液输入量,术后发生并发症与市癌术后呼吸衰竭的发生相关,且均为危险因素。结论肺癌手术患者既往患有COPD病史,术前肺功能FEV_1<1.5L、FEV_1%<60%、MVV%<60%,行全肺切除手术,胶体液输入量>2500ml,术后发生并发症者更易发生呼吸衰竭。有效的术前准备、手术后处理等预防手段以及尽早诊断与治疗是降低呼吸衰竭的发生及抢救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术后 呼吸功能不全 危险因素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8
10
作者 张红梅 韩芬 +3 位作者 潘丽萍 骆宝建 李琦 刘秋月 《中国医药》 2019年第2期226-228,共3页
目的比较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与未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5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住院的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观察组)与未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对照组)各21... 目的比较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与未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5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住院的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观察组)与未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对照组)各214例。比较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肺结核情况、临床症状、实验室指标水平及影像学检查结果,分析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的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年龄、糖尿病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复治肺结核、病程> 3个月、痰抗酸染色阳性比例以及喘憋、咳血、咳痰比例和白细胞计数、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和血肌酐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体重指数、血红蛋白和白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观察组病灶范围(> 3个肺野)、空洞和纤维化比例均高于对照组[52. 8%(113/214)比36. 9%(79/214),33. 2%(71/214)比21. 5%(46/214),59. 3%(127/214)比41. 6%(89/2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0. 912、6. 776、12. 797,均P <0. 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复治肺结核、白细胞计数、白蛋白和降钙素原是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的独立危险因素(比值比=1. 21、2. 15、0. 92、1. 69,95%置信区间:1. 14~1. 92、1. 22~3. 19、0. 79~0. 96、1. 33~3. 58,均P <0. 05)。结论复治肺结核、白蛋白水平降低和白细胞计数、降钙素原水平升高为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呼吸衰竭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继发性肺结核伴呼吸衰竭患者外周血炎性标志物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9
11
作者 刘秋月 骆宝建 +1 位作者 韩芬 李琦 《中国医刊》 CAS 2020年第1期39-42,共4页
目的探讨临床常用外周血炎性标志物在继发性肺结核伴呼吸衰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2月至2019年5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收治并确诊为继发性肺结核的患者129例,其中单纯继发性肺结核(肺结核组)66例,继发性肺结核伴呼吸... 目的探讨临床常用外周血炎性标志物在继发性肺结核伴呼吸衰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2月至2019年5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收治并确诊为继发性肺结核的患者129例,其中单纯继发性肺结核(肺结核组)66例,继发性肺结核伴呼吸衰竭(呼吸衰竭组)63例,比较两组患者外周血血浆白细胞介素1家族成员6(interleukin-1 family 6,IL1F6)、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CRP)、血清降钙素(procalcitonin,PCT)水平及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rate,ESR)。结果呼吸衰竭组患者的IL1F6、hCRP及PCT水平均明显高于肺结核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ESR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显示,IL1F6预测肺结核患者是否易发生呼吸衰竭的曲线下面积最高,为0.896,其敏感度为90.0%,特异度为81.0%。PCT预测肺结核患者是否易发生呼吸衰竭的曲线下面积为0.737,其敏感度为77.8%,特异度为68.3%。结论外周血IL1F6及PCT水平对继发性肺结核患者发生呼吸衰竭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继发性肺结核 白细胞介素1家族成员6 血清降钙素 呼吸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吸重症监护室患者医院感染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 被引量:7
12
作者 吴恩东 宋丽红 +3 位作者 韩芬 刘秋月 张楠 骆宝建 《中国医药》 2014年第2期179-181,共3页
目的 分析呼吸重症监护室(RICU)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相关原因,并提出预防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RICU 890例住院患者的病历资料,分析RICU住院患者医院感染部位、病原菌分布和感染相关因素... 目的 分析呼吸重症监护室(RICU)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相关原因,并提出预防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RICU 890例住院患者的病历资料,分析RICU住院患者医院感染部位、病原菌分布和感染相关因素,并提出感染预防对策.结果 890例住院患者中有96例发生医院感染,感染发生率为10.8%.其中,多发于呼吸道感染65例,占67.7%;切口感染14例,占14.6%;泌尿道感染11例,占11.5%;引流管处感染4例,占4.2%;胃肠道感染2例,占2.1%.共分离鉴定128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78株,占60.9%;革兰阳性菌13株,占10.2%;真菌37株,占28.9%.RICU医院感染与患者性别无关(P>0.05),与患者年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与否静脉置管、气管插管和尿道插管等相关(P<0.05).结论 RICU医院感染与多种因素相关,结合患者个体情况和感染相关因素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可降低RICU患者医院感染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呼吸重症监护室 感染部位 相关因素 预防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经机械通气治疗的预后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刘秋月 张宗德 +4 位作者 骆宝建 韩芬 潘丽萍 吴恩东 李琦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23期99-102,共4页
目的探讨经机械通气治疗呼吸衰竭的肺结核患者死亡的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6年5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住院的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共120例的临床资料,并按照临床转归分为存活组及死亡组。采用χ~2/t检验及... 目的探讨经机械通气治疗呼吸衰竭的肺结核患者死亡的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6年5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住院的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共120例的临床资料,并按照临床转归分为存活组及死亡组。采用χ~2/t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高危因素。结果 120例经机械通气治疗呼吸衰竭的肺结核患者中,死亡59例,病死率为49.20%。APACHEⅡ评分、入ICU时呼吸频率、乳酸、C反应蛋白及机械通气24 h氧合指数是死亡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经机械通气治疗呼吸衰竭的肺结核患者,ApacheⅡ评分、入ICU时呼吸频率、乳酸、C反应蛋白高及机械通气24 h氧合指数低的患者死亡风险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呼吸功能不全 危险因素 机械通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支气管镜在肺癌术后呼吸衰竭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4
作者 刘秋月 骆宝建 +1 位作者 吴恩东 韩芬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067-1069,共3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纤维支气管镜在肺癌术后呼吸衰竭患者治疗中的作用及安全性。方法对51例患者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及治疗,对检查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的变化进行监测,对比吸痰前后血气分析变化。结果本组51例患者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共64人次,... 目的回顾性分析纤维支气管镜在肺癌术后呼吸衰竭患者治疗中的作用及安全性。方法对51例患者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及治疗,对检查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的变化进行监测,对比吸痰前后血气分析变化。结果本组51例患者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共64人次,其中行纤支镜引导气管插管4次,纤支镜吸痰62次,肺泡灌洗22次,支气管残端瘘封堵术1次。行纤支镜吸痰前后血气分析比较,对比PaO2升高和PaCO2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均无严重并发症。结论纤支镜在肺癌根治术后呼吸衰竭患者的诊疗中,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支气管镜 肺癌 呼吸功能不全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加环素治疗肺结核并发鲍曼不动杆菌性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韩芬 张红梅 +1 位作者 刘秋月 骆宝建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7年第5期533-535,共3页
分析本院2014年1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32例肺结核患者并发鲍曼不动杆菌性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而使用替加环素治疗的临床资料。4例单独用药,28例联合用药,其中26例(81.2%)患者临床治疗有效,6例(18.7%)临床治疗失败;26例治疗有效... 分析本院2014年1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32例肺结核患者并发鲍曼不动杆菌性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而使用替加环素治疗的临床资料。4例单独用药,28例联合用药,其中26例(81.2%)患者临床治疗有效,6例(18.7%)临床治疗失败;26例治疗有效患者中23例(71.9%)获得细菌学清除。替加环素单独或与其他药物联合,可以作为肺结核患者并发鲍曼不动杆菌性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治疗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加环素 结核 肺炎 呼吸机相关性 鲍氏不动杆菌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序贯机械通气治疗肺结核呼吸衰竭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16
作者 张楠 刘秋月 +1 位作者 韩芬 骆宝建 《临床荟萃》 CAS 2014年第6期621-623,共3页
目的探讨序惯性机械通气在治疗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肺结核继发呼吸衰竭并接受有创通气(n=46,单纯有创通气治疗组)与序贯机械通气(n=23,序贯治疗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基本情况、血气分析、呼吸机相... 目的探讨序惯性机械通气在治疗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肺结核继发呼吸衰竭并接受有创通气(n=46,单纯有创通气治疗组)与序贯机械通气(n=23,序贯治疗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基本情况、血气分析、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病死率及机械通气时间。结果序贯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改善显著,序贯组有创通气时间为(8.3±5.2)天vs(15.2±6.7)天,气道损伤8例vs 28例,VAP发生率为26.1%vs52.2%,死亡2例vs 14例(P<0.05)。但在总机械通气时间及住ICU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肺结核并呼吸衰竭机械通气过程中,采用有创与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可以降低有创通气天数,气道损伤,VAP发生率及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呼吸功能不全 呼吸 人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100A9蛋白在继发性肺结核进展加重监测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5
17
作者 刘秋月 潘丽萍 +3 位作者 骆宝建 韩芬 张宗德 李琦 《中国医药》 2017年第9期1326-1328,共3页
目的探讨S100A9蛋白在继发性肺结核进展加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3—12月北京市结核病胸部肿瘤研究所已确诊为继发性肺结核的患者143例,根据病情分为重症继发性肺结核组(72例)及轻症继发性肺结核组(71例),选取同期健康体... 目的探讨S100A9蛋白在继发性肺结核进展加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3—12月北京市结核病胸部肿瘤研究所已确诊为继发性肺结核的患者143例,根据病情分为重症继发性肺结核组(72例)及轻症继发性肺结核组(71例),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41例)。对受试者外周血血浆标本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测定S100A9蛋白水平,免疫比浊法测定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魏氏法测定红细胞沉降率。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上述指标与继发性肺结核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对3个指标在肺结核进展加重评估中的价值进行评价。结果重症继发性肺结核组患者的S100A9蛋白、高敏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水平均明显高于轻症继发性肺结核组及正常对照组(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100A9蛋白及红细胞沉降率为继发性肺结核进展加重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S100A9蛋白区分重症及轻症肺结核的敏感度为91.5%,特异度为86.7%。结论继发性肺结核患者血浆S100A9蛋白在监测病情进展方面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S100A9蛋白 疾病严重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监测血浆S100钙结合蛋白A9对重症继发性肺结核患者疗效与预后的判断价值 被引量:4
18
作者 刘硕 骆宝建 +1 位作者 韩芬 刘秋月 《中国医刊》 CAS 2021年第7期729-732,共4页
目的探讨动态监测血浆S100钙结合蛋白A9(S100 calcium-binding protein A9,S100A9)对重症继发性肺结核患者的疗效判断和预后指导意义。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收治的重症继发性肺结核患者121例,根... 目的探讨动态监测血浆S100钙结合蛋白A9(S100 calcium-binding protein A9,S100A9)对重症继发性肺结核患者的疗效判断和预后指导意义。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收治的重症继发性肺结核患者121例,根据治疗前血浆S100A9水平分组,S100A9>21.70μg/L的44例患者纳入高S100A9组,S100A9≤21.70μg/L的77例患者纳入低S100A9组。比较两组患者入院第1天、治疗30d、治疗180d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180d时患者的转归,将病情好转者纳入好转组,病情未好转者纳入未好转组,比较两组患者S100A9水平差异。结果治疗30d及180d,低S100A9组患者的痰菌阴转率及好转比例均较高于高S100A9组,死亡比例均低于高S100A9组,差异有显著性(P<0.001)。治疗30d,低S100A9组患者空洞闭合率高于高S100A9组,差异有显著性(P=0.046)。入院后,未好转组第1天S100A9水平明显高于好转组,差异有显著性(P<0.001),而治疗30d及180d时两组S100A9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血浆S100A9水平对重症继发性肺结核患者具有良好的疗效判断和预后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继发性肺结核 S100钙结合蛋白A9 预后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病原学及其药敏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吴恩东 骆宝建 +1 位作者 韩芬 宋丽红 《中国医刊》 CAS 2013年第4期46-47,共2页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为预防和治疗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重症监护室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共有患者98例。结果 168份标本细菌培养结果呈阳...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为预防和治疗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重症监护室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共有患者98例。结果 168份标本细菌培养结果呈阳性,阳性率为55.8%。共分离鉴定出病原菌199株。革兰阴性菌138株,革兰阳性菌49株,真菌12株。结论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病原菌多为革兰阴性菌,耐多种抗菌药物;临床使用抗菌药物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合理的抗菌药物,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室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病原菌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切除术后早期低氧血症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静 席修明 +2 位作者 韩芬 骆宝建 康乃民 《北京医学》 CAS 2008年第9期540-542,共3页
目的探讨肺切除术后患者早期低氧血症的危险因素及其对住院时间和手术死亡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12月我院ICU收住的262例肺切除术后当日及术后第1天患者的资料,根据第1天晨动脉血气分析检查结果,氧合指数(PaO2/FiO2)﹤300m... 目的探讨肺切除术后患者早期低氧血症的危险因素及其对住院时间和手术死亡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12月我院ICU收住的262例肺切除术后当日及术后第1天患者的资料,根据第1天晨动脉血气分析检查结果,氧合指数(PaO2/FiO2)﹤300mmHg者诊断为肺切除术后早期低氧血症,分析导致肺切除术后早期低氧血症的原因,并比较低氧血症组及非低氧血症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手术死亡率。结果262例肺切除患者术后第1天晨PaO2/FiO2≤300mmHg者(低氧血症组)112例(42.7%),PaO2/FiO2﹥300mmHg者(非低氧血症组)150例(57.3%)。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手术方式和麻醉时间与术后早期低氧血症密切相关,且均为危险因素。低氧血症组和非低氧血症组组住院时间比较[(40±21)dvs(36±20)d]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手术死亡率(2.6%vs1.3%)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低氧血症组气管插管率和纤维支气管镜吸痰率明显增加(P﹤0.05)。结论肺切除患者中,年龄≥65岁、手术切除范围大、麻醉时间延长者术后早期低氧血症发生率明显增加。肺切除术后低氧血症对患者手术死亡率无明显影响,术后早期ICU干预治疗可能是减少手术死亡率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切除术 低氧血症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