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采场正断层损伤活化机理与特征
1
作者 陈太勇 刘国磊 +4 位作者 常笑笑 吴延成 马秋峰 郝喜庆 赵成博 《煤矿安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6-136,共11页
为了探究工作面向正断层推采时断层力学响应特征,基于高庄煤矿1105工作面工程地质条件建立数值仿真模型,获得开采扰动下断层损伤变量演化特征;对模拟结果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并建立下盘岩体力学模型,获得断层损伤变量与煤体应力的关系... 为了探究工作面向正断层推采时断层力学响应特征,基于高庄煤矿1105工作面工程地质条件建立数值仿真模型,获得开采扰动下断层损伤变量演化特征;对模拟结果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并建立下盘岩体力学模型,获得断层损伤变量与煤体应力的关系。结果表明:断层的裂隙损伤由高位岩层向低位岩层发展,当断层损伤变量达到临界值时,断层具备发生活化的条件;工作面采动影响下,断层损伤变量的发展早于煤体支承压力的增长,可将断层损伤变量作为预报断层活化、煤体应力升高的关键指标;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确定的对断层损伤变量的影响因素依次为距断层距离、垂直应力、断层内摩擦角、断层黏聚力;工作面向断层推采过程中,工作面与断层间煤体宽度减小造成了煤体应力增加;同时推采导致了断层面的损伤发展,上下盘岩体之间有效承载面积减小,岩体质量大部分由下方煤体承担,煤体应力进一步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断层 开采扰动 断层活化 损伤变量 数值模拟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质子治疗的物理与生物学基础 被引量:8
2
作者 马秋峰 李文建 魏怀鹏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02-111,共10页
近几十年来质子治疗在临床上取得了巨大成就,这是因为质子束在物理学和生物学上具有独特的优势。在肿瘤治疗学上质子比常规射线(60 Co、X射线、电子)有两个主要优势:(1)可根据肿瘤在体内的深度,使质子束精确地定位在肿瘤病灶处,以使肿... 近几十年来质子治疗在临床上取得了巨大成就,这是因为质子束在物理学和生物学上具有独特的优势。在肿瘤治疗学上质子比常规射线(60 Co、X射线、电子)有两个主要优势:(1)可根据肿瘤在体内的深度,使质子束精确地定位在肿瘤病灶处,以使肿瘤受到最大的照射剂量而不伤害健康组织,从而达到适形治疗。(2 )可根据肿瘤的形状改变质子在微观尺度能量沉积的形状,实现辐射生物学效应的改变。基于此,对于形状较复杂的大实体瘤,质子治疗比常规治疗有更高的精度。质子的这些在治疗学上特异的可能性是由其剂量学和辐射生物学特性决定的。剂量学的性质与能量在宏观尺度的沉积特征有关,作为带电粒子,质子在介质中有确定的射程和相对小的散射歧离,此外在射程前端剂量相对较小,而到射程末端剂量达到最大,形成一个尖锐的Bragg峰,基于这些特点使得肿瘤受到高剂量的照射而周围的健康组织受到很小的伤害;相对生物学效应与能量在微观尺度的沉积特征有关,与重离子相比虽然质子属于低LET射线,但就其能量在微观尺度沉积的性质与常规射线相比质子是致密电离辐射,因此目前已有实验证实质子治疗比常规射线治疗增加了相对生物学效应,然而目前对能量的微观沉积与生物学效应关系的原理仍需要进一步从理论上和实验上研究证明。文中分析了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质子治疗 辐射生物学效应 剂量学 改变 伤害 健康 辐射生物学 LET 末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椎板锁孔髓核摘除术治疗脊神经根压迫症 被引量:2
3
作者 马秋峰 张文川 +2 位作者 李国伟 杨敏 钟文祥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4年第3期126-127,共2页
目的总结半椎板锁孔髓核摘除术治疗脊神经根压迫症的诊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67例脊神经根压迫症病人的临床资料,均采用半椎板锁孔髓核摘除术,术中采用体感诱发电位监测。结果出院时疗效:优48例,良9例,可7例,差3例。随访67例,时... 目的总结半椎板锁孔髓核摘除术治疗脊神经根压迫症的诊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67例脊神经根压迫症病人的临床资料,均采用半椎板锁孔髓核摘除术,术中采用体感诱发电位监测。结果出院时疗效:优48例,良9例,可7例,差3例。随访67例,时间5~15个月,疗效:优51例,良14例,可2例。结论半椎板锁孔髓核摘除术治疗脊神经压迫症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根病 脊神经根 椎间盘切除术 入路 锁孔 半椎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菌微机器人研究进展
4
作者 马秋峰 杨岑玉 +1 位作者 徐建省 宋涛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4-78,共5页
随着微机电系统和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微机器人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细菌鞭毛马达作为微驱动器,从而有效地克服了引线和电池供能给微机器人发展所带来的不足,因此细菌微机器人成为当前微机器人领域中一个重要前沿分支。本文介绍了细菌... 随着微机电系统和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微机器人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细菌鞭毛马达作为微驱动器,从而有效地克服了引线和电池供能给微机器人发展所带来的不足,因此细菌微机器人成为当前微机器人领域中一个重要前沿分支。本文介绍了细菌微机器人系统的相关背景和研究现状,阐述了细菌微机器人的关键技术,指出了细菌微机器人的潜在应用及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微机器人 鞭毛 趋性 磁场控制 定位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围岩应力差异梯度控制的深部煤巷防冲机制与技术
5
作者 刘国磊 王泽东 +4 位作者 张修峰 曲效成 崔嵛 马秋峰 李玉霞 《煤炭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2期674-693,共20页
针对深部煤巷冲击地压灾害,以聚焦围岩垂向应力与径向水平应力差异的“煤巷围岩应力差异梯度致冲机理”为基础,探究其致冲机制,研发防冲关键技术。采用数值模拟、理论分析、现场实践等方法,从应力差异角度,分析单元体、围岩的稳定性及... 针对深部煤巷冲击地压灾害,以聚焦围岩垂向应力与径向水平应力差异的“煤巷围岩应力差异梯度致冲机理”为基础,探究其致冲机制,研发防冲关键技术。采用数值模拟、理论分析、现场实践等方法,从应力差异角度,分析单元体、围岩的稳定性及破坏特征,分析基于应力差异控制的防冲机制;基于D_(gc)区域和局部联合控制的思路,提出煤巷围岩三级改造防冲技术方案,结合母杜柴登井田30202工作面现场三级改造工程案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强冲击倾向性煤体能承载更高的应力差异,为补偿过高的应力差异需要更高的能量释放强度,应力差异驱动煤体偏向于脆性剪切破裂;具有冲击倾向性的煤巷围岩易因高D_(gc)驱动而发生失稳,强冲击倾向性煤层D_(gc)更大,冲击风险激增;单一强支护提升围岩强度,也导致Dg在帮部集中,D_(gc)更加接近冲击临界条件,增强围岩D_(g)升高区阻抗、降低D_(gmax)是防冲着力点,主动支护和被动支护以及煤层改造需要协同作用才能有效降低围岩冲击风险;经微震事件、管路压力、排出煤粉量等指标及开采实践验证,三级改造防冲技术方案相较于传统卸压技术方法具有更强的减冲效果,适用于高应力差异区的煤层改造防冲需求,一级区域压裂改构和二级区域注水改性显著降低煤巷围岩的应力差异程度,巷道冲击危险等级降低,三级卸压钻孔间距可适当增加,降低工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煤巷围岩 应力差异梯度 梯度控制 防冲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州重离子束治癌Bragg峰展宽装置参数设计
6
作者 马秋峰 靳根明 +5 位作者 李强 李文建 杨威 党秉荣 王潇 毛瑞士 《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年第3期297-300,共4页
针对兰州质子加速器研究装置提供的 1 2 0MeV/u1 H+离子束 ,探索了模拟退火优化算法的原理及方法 ,实现了Bragg峰展宽的剂量优化 ,讨论了质子束治癌临床上最优的Bragg峰展宽模型的选取 ,并给出了旋转式装置的参数 ,供即将在中科院近代... 针对兰州质子加速器研究装置提供的 1 2 0MeV/u1 H+离子束 ,探索了模拟退火优化算法的原理及方法 ,实现了Bragg峰展宽的剂量优化 ,讨论了质子束治癌临床上最优的Bragg峰展宽模型的选取 ,并给出了旋转式装置的参数 ,供即将在中科院近代物理所质子加速器上开展的浅层治癌等放射生物医学研究工作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束治癌 Bragg峰展宽 旋转式展宽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水原位充填浆体流动性参数研究与应用
7
作者 马秋峰 刘国磊 +4 位作者 董晓勇 李庆国 何国志 崔嵛 田静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61-67,共7页
为了探究超高水材料原位充填管路系统设计中水力坡度和临界流速两个关键参数,对现有模型进行修正,以甲料为研究对象,利用室内水力实验探究不同倾角、质量浓度条件下甲料浆的实际水力坡度和临界流速,利用最小二乘法进行参数估计并对模型... 为了探究超高水材料原位充填管路系统设计中水力坡度和临界流速两个关键参数,对现有模型进行修正,以甲料为研究对象,利用室内水力实验探究不同倾角、质量浓度条件下甲料浆的实际水力坡度和临界流速,利用最小二乘法进行参数估计并对模型的准确性进行探究,并以鲁西南地区田陈煤矿7105老巷原位充填为背景进行工程检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倾角的增大水力坡度逐渐增大,倾角影响系数α与管路倾角近似满足线性关系,临近流速修正系数β同时受到倾角和浓度的影响,浓度越大、倾角越大,临界流速越大;利用实验数据得到α、β拟合公式并带入修正模型,水力坡度模型预测结果误差在10%以内,临界流速模型预测结果误差在5%以内;基于两个关键参数设计的现场充填管路系统通畅,未出现淤积堵管现象和管路磨损现象,证明了水力坡度修正模型和临界流速修正模型在实践应用中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充填 水力坡度 临界流速 老空区治理 超高水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治疗的重离子束物理性质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党秉荣 李文建 +4 位作者 马秋峰 李强 周光明 王菊芳 郝冀芳 《原子核物理评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4-46,共3页
重离子在肿瘤治疗方面的优势主要是由于其优越的物理性质, 因此, 研究其与生物体相互作用也就成为肿瘤治疗中的基本课题, 介绍一些研究结果来解决人们关心的问题.
关键词 肿瘤治疗 研究结果 重离子束 生物体 相互作用 关心 问题 物理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搭载水稻种子被空间重离子击中的定位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颉红梅 卫增泉 +3 位作者 梅曼彤 庄楚雄 马秋峰 毛淑红 《核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671-674,共4页
为了探明水稻种子在空间搭载后发生突变的原因,设计了一个“三明治”式的实验系统,采用CR-39固体核径迹探测器来探测空间离子,并利用实验系统中空间离子径迹与水稻种子的相对位置,来确定被离子击中的种子和部位。
关键词 空间搭载 重离子 水稻种子 CR-39固体核径迹探测器 击中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吸缺陷型啤酒酵母菌株的重离子束辐照诱变筛选及其线粒体的限制性酶切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毛淑红 靳根明 +3 位作者 卫增泉 颉红梅 顾盈 马秋峰 《核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845-849,共5页
利用单核能为5.19MeV/u的22Ne5+辐照啤酒酵母菌株,采用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2,3,5-Triphenyl-2H-Tetrazoliumchloride,TTC)筛选培养基快速筛选呼吸缺陷型酵母菌株。通过一种新型而简便的限制性酶切分析手段,发现辐照后的呼吸缺陷型... 利用单核能为5.19MeV/u的22Ne5+辐照啤酒酵母菌株,采用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2,3,5-Triphenyl-2H-Tetrazoliumchloride,TTC)筛选培养基快速筛选呼吸缺陷型酵母菌株。通过一种新型而简便的限制性酶切分析手段,发现辐照后的呼吸缺陷型酵母菌株线粒体DNA发生明显变化,主要表现在与对照相比线粒体DNA出现大片段缺失,同时出现了少量新的条带,并在此基础上初步探讨离子束辐照诱变产生呼吸缺陷型酵母菌株的诱变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离子辐照 呼吸缺陷型 2 3 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 线粒体DNA 限制性酶切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离子诱导的质粒DNA双链断裂分布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潇 马秋峰 +6 位作者 靳根明 李文建 张红 周利斌 毛淑红 邱嵘 刘兵 《原子核物理评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04-207,共4页
利用能量为7.2MeV/u氖离子束辐照体外质粒DNA:pUC18,采用恒场凝胶电泳结合多功能荧光成像系统研究了pUC18双链断裂片段的分布。证实了双链断裂片段分布的非随机性,结果还发现DNA断裂后片段的交联现象,而且交联片段的分布也是非随机的。
关键词 重离子 DNA双链断裂 非随机分布 质粒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RFL辐照终端照射野均匀度与离子通量的关系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强 颉红梅 +3 位作者 李文建 党秉荣 马秋峰 卫增泉 《原子核物理评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8-51,共4页
采用固体核径迹探测器聚碳酸脂膜,测定了兰州重离子研究装置提供的55MeV/u40Ar和80MeV/u20Ne离子束经辐照终端束流均匀化扫描装置后照射野均匀度与离子通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对于40Ar和20Ne离子束,离子通量小于1×106和2×10... 采用固体核径迹探测器聚碳酸脂膜,测定了兰州重离子研究装置提供的55MeV/u40Ar和80MeV/u20Ne离子束经辐照终端束流均匀化扫描装置后照射野均匀度与离子通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对于40Ar和20Ne离子束,离子通量小于1×106和2×107ions/cm2时,横向照射野均匀度缓Ne离子束照射慢增加;当离子通量分别介于1×106—1×107和2×107—1×108ions/cm2时,40Ar和20野均匀度逐渐增加;离子通量达到1×107和1×108ions/cm2时,40Ar和20Ne离子束照射野均匀度分别约为58%和61%.从而说明,辐照终端束流扫描装置对束流的均匀化程度目前并不能满足辐照生物效应、辐射育种和重离子治癌等研究工作的需要,须对其性能做进一步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RFL 辐照终端 重离子束 照射野均匀度 离子通量 束流扫描装置 癌症治疗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电生理联合MRI在尺神经卡压综合征诊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3
作者 李国伟 张文川 +2 位作者 杨敏 杨晓笙 马秋峰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2年第12期533-535,共3页
目的探讨神经电生理联合MRI在尺神经卡压综合征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70例尺神经卡压综合征病人的临床资料,均采用尺神经显微减压术治疗。病人手术前后进行神经电生理及MRI检查,检测并分析不同时间点病侧、健侧的感觉传导速度(s... 目的探讨神经电生理联合MRI在尺神经卡压综合征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70例尺神经卡压综合征病人的临床资料,均采用尺神经显微减压术治疗。病人手术前后进行神经电生理及MRI检查,检测并分析不同时间点病侧、健侧的感觉传导速度(sensory conduction velocity,SCV)、运动传导速度(movement conduction velocity,MCV)和尺神经横截面积(cross sectional area,CSA)。采用MRI观察健侧和病侧尺神经结构。结果健侧和术前病侧的MCV、SCV、CSA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前和术后4周病侧的MCV、SCV、CSA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MCV与CSA呈负相关(r=-0.813),SCV与CSA呈负相关(r=-0.844)。MRI显示:受损尺神经明显肿胀,神经呈现高低不等的信号,肿胀部位(内上髁沟、尺侧腕屈肌)明显受到旋前圆肌、指浅屈肌、肘管、屈肌总腱等组织卡压。结论神经电生理适用于早期诊断尺神经卡压综合征,MRI适用于制定手术方案,两者联合有助于评价手术效果,提高手术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尺神经压迫综合征 电生理学 磁共振成像 显微减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离子辐照哺乳动物细胞引起的旁观者效应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菊芳 李文建 +5 位作者 周光明 赵静 党秉荣 马秋峰 毛丽敏 冯岩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03-306,共4页
用经过碳离子辐照V79细胞的条件培养基(Irradiatedconditionedmedium,简称ICM)和与受照射细胞共同培养两种方法,研究了未受照射细胞的旁观者效应。结果表明,ICM法可以明显降低未受照射细胞的克隆形成率;受照射细胞与未受照射细胞共同培... 用经过碳离子辐照V79细胞的条件培养基(Irradiatedconditionedmedium,简称ICM)和与受照射细胞共同培养两种方法,研究了未受照射细胞的旁观者效应。结果表明,ICM法可以明显降低未受照射细胞的克隆形成率;受照射细胞与未受照射细胞共同培养一段时间后,细胞克隆形成率比假定没有旁观者效应时的预期值低,细胞微核率和hprt(次黄嘌呤磷酸核糖基转移酶)基因位点突变率与预期值基本相同。推测受照射细胞可能释放出了能对未受照射细胞生长产生毒性的因子,这种因子对未受照射细胞没有明显的致微核和致突变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旁观者效应 细胞 碳离子辐照 克隆形成率 微核率 突变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离子束辐照对质粒DNA的损伤效应 被引量:1
15
作者 周光明 李文建 +4 位作者 冯岩 李强 马秋峰 卫增泉 高清祥 《激光生物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5期337-340,共4页
为了证明DNA双链断裂(DSB)片段分布与DNA序列有关的假设,采用32keV/μm的12C6+离子和45keV/μm的13C6+离子分别辐照pUC18质粒,结合限制性内切酶处理,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DNA断裂和片段分布。结果表明:除了由一个DSB导致的线性DNA带... 为了证明DNA双链断裂(DSB)片段分布与DNA序列有关的假设,采用32keV/μm的12C6+离子和45keV/μm的13C6+离子分别辐照pUC18质粒,结合限制性内切酶处理,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DNA断裂和片段分布。结果表明:除了由一个DSB导致的线性DNA带外,还出现了一条新的、小分子量线性DNA带;限制性内切酶处理后,有另一条线性DNA带产生。证明重离子辐照诱导的DSB是非随机分布的,DNA分子上存在对电离辐射相对敏感的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粒 重离子辐照 DNA双链断裂 非随机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部构造区大倾角工作面回撤致冲机理及防治技术 被引量:1
16
作者 梁文昭 刘国磊 +4 位作者 郑寓超 王峰 孟圣师 崔嵛 马秋峰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7-138,共12页
深部构造区大倾角工作面回撤期间冲击风险较高,为研究回撤期间致冲机理及防治技术,以潘西煤矿6199工作面为背景,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结合现场数据开展研究。结果表明:工作面受多因素影响处于复杂高静载环境,上部基本顶尖角区剪应力... 深部构造区大倾角工作面回撤期间冲击风险较高,为研究回撤期间致冲机理及防治技术,以潘西煤矿6199工作面为背景,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结合现场数据开展研究。结果表明:工作面受多因素影响处于复杂高静载环境,上部基本顶尖角区剪应力集中明显,工作面液压支架撤离,上覆岩层压力向工作面前方转移,局部超过极限载荷可能发生高静载加载型冲击,基本顶破断及断层活化产生动载,可能诱发动静载叠加型冲击;根据回撤前矿压数据,前方岩层活动较为剧烈,工作面微震预警事件发生前后支架阻力升高,存在基本顶破断及断层活化可能,冲击风险较高。基于回撤致冲机理提出卸压-支护协同防冲技术,即通过弱化高静载影响,降低动载产生可能性,辅助提高顺槽支护强度、控制工作面顶板降低回撤期间冲击风险;工作面回撤期间矿压监测数据无明显升高,卸压-支护协同防冲技术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构造区 大倾角工作面 工作面回撤 致冲机理 冲击地压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C^(6+)离子辐照小鼠Lewis肿瘤的研究
17
作者 李文建 郭红云 +6 位作者 李德杏 党秉荣 马秋峰 周利斌 王潇 郝冀芳 毛淑红 《原子核物理评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81-283,共3页
研究了HIRFL提供的12C6+离子辐照C57BL/6J小鼠右后腿移植的Lewis肿瘤的生长延迟和碳离子辐照对Lewis肿瘤小鼠寿命的延长.结果表明,碳离子照射的小鼠肿瘤生长体积明显地小于对照的体积.在剂量相同、分次数辐照越多时,肿瘤生长就越缓慢,... 研究了HIRFL提供的12C6+离子辐照C57BL/6J小鼠右后腿移植的Lewis肿瘤的生长延迟和碳离子辐照对Lewis肿瘤小鼠寿命的延长.结果表明,碳离子照射的小鼠肿瘤生长体积明显地小于对照的体积.在剂量相同、分次数辐照越多时,肿瘤生长就越缓慢,肿瘤抑制就越高.在辐照分次数相同时,不同剂量对受照肿瘤生长体积未产生差异.在4Gy×3,8Gy×3和12Gy×2组3种辐照剂量下,小鼠寿命的P值小于0.05;可知小鼠的寿命延长具有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离子 小鼠肿瘤 离子辐照 生长延迟 小鼠寿命 肿瘤抑制 肿瘤治疗 辐照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无机铁磁纳米粒子酶活性能研究
18
作者 胡丽丽 马秋峰 +4 位作者 解春兰 张玉霞 聂棱 宋涛 杨文晖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666-1668,1672,共4页
采用酶标分析仪,在H2O2存在的情况下,研究了原核生物趋磁细菌天然合成的磁性纳米颗粒——磁小体具有内在的类似于过氧化物酶的酶活性能。结果显示,随着缓冲液的pH值、反应温度和H2O2浓度的增加,磁小体的所有酶活性能皆呈"抛物线&qu... 采用酶标分析仪,在H2O2存在的情况下,研究了原核生物趋磁细菌天然合成的磁性纳米颗粒——磁小体具有内在的类似于过氧化物酶的酶活性能。结果显示,随着缓冲液的pH值、反应温度和H2O2浓度的增加,磁小体的所有酶活性能皆呈"抛物线"型变化,满足酶学中关于酶催化反应性能的解释。由此得出磁小体催化反应的最适pH是4.0值,最佳温度是30℃,最佳H2O2浓度是0.28mol/L。随后,进一步考察了磁小体的酶活稳定性。结果显示在pH值从0.2~12.9变化的不同缓冲液浸泡2h之后的磁小体的类酶活性保持在60%以上;从4~97℃不同温度孵育磁小体2h,磁小体的类酶活性没有明显下降。所有结果表明处理之后的磁小体仍能保持优异的酶催化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纳米颗粒 磁小体 类酶活性 趋磁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C离子束的剂量学研究
19
作者 李文建 白玉书 +5 位作者 杨英杰 阮健磊 苏旭 党秉荣 马秋峰 周利斌 《原子核物理评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54-257,共4页
研究了L-α-丙氨酸剂量计测量12C离子辐射的剂量学特性,实验证明丙氨酸剂量计适用于12C离子辐射的剂量学测量。另外,还研究了12C离子照射人外周血诱发的染色体畸变(双着丝粒+着丝粒环)的剂量效应,在0—8.0 Gy范围内拟合的最佳回归方程为... 研究了L-α-丙氨酸剂量计测量12C离子辐射的剂量学特性,实验证明丙氨酸剂量计适用于12C离子辐射的剂量学测量。另外,还研究了12C离子照射人外周血诱发的染色体畸变(双着丝粒+着丝粒环)的剂量效应,在0—8.0 Gy范围内拟合的最佳回归方程为Y=0.858 503D+0.361 5×10-2D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C离子 丙氨酸剂量计 人外周血 染色体畸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浮选作业操作因素的正交试验优化
20
作者 李国伟 张文川 +2 位作者 杨敏 马秋峰 钟文翔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4年第2期69-71,共3页
目的探讨单纯尺神经肘部卡压和糖尿病尺神经肘部病变手术操作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尺神经肘部卡压病人的临床资料,单纯尺神经肘部卡压(单纯卡压组)31例(单侧病变27例,双侧病变4例),糖尿病尺神经肘部病变(糖尿病组)12例... 目的探讨单纯尺神经肘部卡压和糖尿病尺神经肘部病变手术操作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尺神经肘部卡压病人的临床资料,单纯尺神经肘部卡压(单纯卡压组)31例(单侧病变27例,双侧病变4例),糖尿病尺神经肘部病变(糖尿病组)12例(单侧病变2例,双侧病变10例),均行肘部尺神经显微减压术。结果单纯卡压组症状缓解28例,无效3例。缓解率90.3%;糖尿病组症状缓解11例,无效1例,缓解率91.7%。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单纯尺神经肘部卡压手术操作重点是解除机械性卡压,将尺神经从周围的瘢痕组织中游离出来。糖尿病尺神经肘部病变手术操作重点是清除肘管内外渗出物.游离肘部尺神经与周围组织间的黏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尺神经压迫综合征 神经病变 糖尿病性 显微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