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法登岛的“文化难民”——从《离别的记忆》到《砾石之心》跨越三十年的文化认同困境 被引量:3
1
作者 马秉文 邵玉琢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 2021年第6期92-99,共8页
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创作的两部小说《离别的记忆》(1987)和《砾石之心》(2017)的发表时间相隔三十年之久,但它们在故事背景、人物设定、故事情节等方面有高度相似之处。作为两部小说原型地的桑给巴尔,先后经历过葡萄牙、阿曼、... 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创作的两部小说《离别的记忆》(1987)和《砾石之心》(2017)的发表时间相隔三十年之久,但它们在故事背景、人物设定、故事情节等方面有高度相似之处。作为两部小说原型地的桑给巴尔,先后经历过葡萄牙、阿曼、德国和英国的殖民统治,是阿拉伯-伊斯兰文化、非洲文化和西方文化的交汇地。两部小说的主人公都从小接受阿拉伯-伊斯兰文化教育和非洲文化熏陶,但他们对父亲的鄙弃和母亲的抛弃折射出其对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和非洲文化认同的抗拒。他们身上穆斯林和非洲人的文化标签成为了其无法融入英国社会的主要障碍。古尔纳作为出生在桑给巴尔的阿拉伯裔后代,将自己对移民文化认同和文化融入的思考揉进小说中,讲述了兼具阿拉伯-伊斯兰文化、非洲文化和西方文化背景的移民在努力融入西方社会过程中的艰难经历。三种文化之间的缝隙是“文化难民”生存状态的直观反映,多重文化建构下的身份困境只是表象,文化碰撞中的歧视才是造成其无法登岛的真正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 桑给巴尔 文化认同 殖民主义 《离别的记忆》 《砾石之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位一体:民族地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 被引量:1
2
作者 温新荣 马秉文 《黑龙江民族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77-181,共5页
马克思主义指人们对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的极其相信和尊敬信仰。民族地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个人、学校、家庭、社会、地方通力配合,形成合力。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五位一体:民族地区大学生马... 马克思主义指人们对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的极其相信和尊敬信仰。民族地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个人、学校、家庭、社会、地方通力配合,形成合力。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五位一体:民族地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的途径,即在加强自身修养,学校、家庭增强民族地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加强优化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的社会环境基础上,利用民族地区红色资源进行熏陶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位一体 民族地区 大学生 马克思主义信仰
原文传递
穆斯林作家古尔纳的叙事视角与难民关怀
3
作者 马秉文 《中国穆斯林》 CSSCI 2022年第4期83-87,共5页
2021年10月7日,出生于桑给巴尔的阿拉伯裔穆斯林作家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Abdulrazak Gurnah)荣获2021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古尔纳,1948年出生在桑给巴尔苏丹国的一个也门裔穆斯林家庭,在他16岁那年(1964年),桑给巴尔发生了一场... 2021年10月7日,出生于桑给巴尔的阿拉伯裔穆斯林作家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Abdulrazak Gurnah)荣获2021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古尔纳,1948年出生在桑给巴尔苏丹国的一个也门裔穆斯林家庭,在他16岁那年(1964年),桑给巴尔发生了一场旨在推翻阿拉伯统治者的政变,随后几年的政治动荡和统治阶级对公民的迫害迫使古尔纳背井离乡,辗转来到英国求学。古尔纳于1976年获得学士学位,毕业后在英国肯特郡(Kent)的一所中学任教,1982年获得肯特大学(University of Kent)博士学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士学位 博士学位 阿卜杜勒 穆斯林家庭 古尔 苏丹国 拉扎克 诺贝尔文学奖
原文传递
放射性药品生产单位雾化固定高浓度^(131)I放射性气溶胶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高帅 乔海涛 +4 位作者 张景 胡培 率鸿鹏 尹会龙 马秉文 《中国辐射卫生》 2021年第2期165-167,共3页
目的验证雾化固定技术用于控制高浓度^(131)I气溶胶的可行性。方法对国内某放射性药品生产单位操作^(131)I的手套箱内高浓度^(131)I气溶胶实施雾化固定。测量箱式内^(131)I气溶胶浓度,进行结果分析。结果手套箱内(289±9)DAC和(304&... 目的验证雾化固定技术用于控制高浓度^(131)I气溶胶的可行性。方法对国内某放射性药品生产单位操作^(131)I的手套箱内高浓度^(131)I气溶胶实施雾化固定。测量箱式内^(131)I气溶胶浓度,进行结果分析。结果手套箱内(289±9)DAC和(304±6)DAC的^(131)I气溶胶,固定处理120 min后,气溶胶浓度分别降至(21.7±2.0)DAC和(26.2±1.8)DAC;手套箱内(259±10)DAC的^(131)I气溶胶,固定处理180 min后,气溶胶降至(1.80±0.18)DAC;固定完成24 h后检测结果表明,没有发生气溶胶再悬浮。结论雾化固定技术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有效控制有限空间内^(131)I气溶胶浓度,降低工作人员内照射风险,可用于放射性药品生产单位作为处理高浓度^(131)I气溶胶的应急管理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雾化固定技术 高浓度 ^(131)I气溶胶 放射性药品生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