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尺寸效应对煤层冲击倾向性测试结果的影响 被引量:12
1
作者 石永奎 马源鸿 尹延春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3-26,共4页
为研究岩石尺寸效应对冲击倾向性测试结果的影响,进行了高径比相同,直径区间为25-75mm的细砂岩试件的单轴抗压强度试验和颗粒流模拟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小尺寸试件抗压强度较低,声发射产生时间较早、数量较多,峰前积聚能量较小;... 为研究岩石尺寸效应对冲击倾向性测试结果的影响,进行了高径比相同,直径区间为25-75mm的细砂岩试件的单轴抗压强度试验和颗粒流模拟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小尺寸试件抗压强度较低,声发射产生时间较早、数量较多,峰前积聚能量较小;峰后为塑性失稳、劈裂破坏,能量释放速度较慢,冲击能量指数较小,冲击倾向性较弱;大尺寸试件抗压强度较高,声发射事件数量较少,并且主要集中在极限载荷附近,峰前积聚能量较大,峰后为脆性失稳、剪切破坏,能量迅速释放,冲击能量指数较大,有较强的冲击倾向性;得到了不同尺寸试件的冲击能量指数修正系数,减小了尺寸效应对冲击倾向性测试结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尺寸效应 冲击倾向性 破裂形态 声发射 能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圳高强度片区区划及街区尺寸量化研究
2
作者 刘森源 马源鸿 +1 位作者 鞠传霖 卞锦帆 《建筑技艺(中英文)》 2024年第6期18-23,共6页
以高强度片区容积率高、地下开发强度高、功能混合、交通设施复合特征为基础,结合深圳市密度一区范围(最高密度建设区)和地下空间资源利用规划,对深圳市高强度片区进行识别。以城市设计中的“街区尺度”为切入点,将街区地块面积、周长... 以高强度片区容积率高、地下开发强度高、功能混合、交通设施复合特征为基础,结合深圳市密度一区范围(最高密度建设区)和地下空间资源利用规划,对深圳市高强度片区进行识别。以城市设计中的“街区尺度”为切入点,将街区地块面积、周长、长宽比、用地性质等指标作为考察要素,利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实验性地为高强度片区建立街区尺度适应性范畴,为进一步验证及设计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度片区 街区尺寸 量化指标 城市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短视频社交平台中的价值共创机理——基于抖音短视频的案例研究 被引量:23
3
作者 马源鸿 曹云忠 方佳明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2018年第4期8-12,共5页
随着移动智能设备的普及和4G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成熟应用,以及人们对碎片化和更高媒体丰富性内容形式的消费需求,移动短视频社交平台应运而生。基于价值共创理论的基本思想,以抖音短视频为案例对象,采取单案例研究方法,研究了移动短视频... 随着移动智能设备的普及和4G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成熟应用,以及人们对碎片化和更高媒体丰富性内容形式的消费需求,移动短视频社交平台应运而生。基于价值共创理论的基本思想,以抖音短视频为案例对象,采取单案例研究方法,研究了移动短视频社交平台的价值共创和发展演进机理。研究发现:视频发布者、视频观看者和平台在整个过程中的主导逻辑和价值共创表现;并以"主体–活动–产出"为框架分析了移动短视频社交平台在初创期、发展期和成熟期的主体演变过程,对应的主体活动以及活动的产出。研究结果有助于在理论上认清移动短视频社交平台的价值共创机理和演化过程,在实践上为创新型企业和企业的转型提供有益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短视频社交平台 抖音短视频 价值共创 演化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交互对MOOC课程学习投入的影响机制 被引量:34
4
作者 方佳明 唐璐玢 +1 位作者 马源鸿 胡丽雪 《现代教育技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87-93,共7页
文章基于自我决定理论,提出了一个社会交互对MOOC课程学习投入的影响机制模型。文章通过对419位MOOC课程学习者的问卷调查,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技术对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社会交互除了对MOOC学习投入有直接影响效应,也通过能力... 文章基于自我决定理论,提出了一个社会交互对MOOC课程学习投入的影响机制模型。文章通过对419位MOOC课程学习者的问卷调查,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技术对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社会交互除了对MOOC学习投入有直接影响效应,也通过能力和关系需求的满足以及沉浸感的提升间接影响MOOC学习投入;群体认同显著正向调节了社会交互对能力需求、关系需求以及自主需求满足的影响。研究结果不仅可以加深对在线学习平台环境下个体交互行为的理解,而且有助于在线学习平台的管理者和开发人员制定有针对性的、有利于促进学习者学习投入的管理方案和产品开发策略,以切实提高课程的黏性,进而提升课程的完成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OC平台 慕课学习 社会交互 学习投入 自我决定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居家养老环境的智能化设计策略与挑战 被引量:13
5
作者 马源鸿 邹广天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21-130,共10页
人口老龄化和智能技术快速发展的双重时代背景下,智能化养老环境设计已经成为应对社区居家养老问题的有效解决方案之一。为优化社区居家养老环境的舒适度、安全性和幸福感,智能监测及传感技术、信息通信技术、智能机器人技术、认知辅助... 人口老龄化和智能技术快速发展的双重时代背景下,智能化养老环境设计已经成为应对社区居家养老问题的有效解决方案之一。为优化社区居家养老环境的舒适度、安全性和幸福感,智能监测及传感技术、信息通信技术、智能机器人技术、认知辅助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室内物理环境智能控制技术被国际学术界和老年服务产业广泛研究和实践。针对我国社区居家养老环境设计,与3类利益相关者进行了10组焦点小组讨论,探索家庭环境和社区综合养老服务设施环境的智能化设计策略和挑战。结果表明,结合我国国情,居家环境设计应该与社区养老综合服务设施设计合作,形成智能化的社区养老服务网络,从日常生活辅助设计、健康安全防护设计、减少孤独感设计三方面提高社区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居家 老年 环境 智能技术 设计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电池五阶段新型快速充电方法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李文华 王炳龙 +1 位作者 马源鸿 王立国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59-761,845,共4页
介绍了锂电池快速充电的原理。为了实现锂电池的高效快速充电,在分析了充电过程中锂电池出现的极化现象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五阶段快速充电方法。通过改变每个阶段脉冲的周期和脉冲的幅值,使锂电池的接受电流能力大小和充电效率达到最大... 介绍了锂电池快速充电的原理。为了实现锂电池的高效快速充电,在分析了充电过程中锂电池出现的极化现象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五阶段快速充电方法。通过改变每个阶段脉冲的周期和脉冲的幅值,使锂电池的接受电流能力大小和充电效率达到最大,从而实现快速充电。利用MATLAB/Simulink对五阶段新型快速充电方法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和传统多阶段恒流方法及多阶段普通脉冲方法相比,五阶段新型快速充电明显减少了充电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去极化 间歇-正负脉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线圈错位及偏移影响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李文华 马源鸿 王炳龙 《计算机仿真》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01-104,228,共5页
在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的研究中,针对电动汽车在泊车时存在的充电线圈横向错位以及角度偏移问题,利用有限元仿真软件和电路仿真软件进行联合仿真,在有限元仿真软件中搭建模型,电路仿真软件中实现电路功能,搭建了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分... 在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的研究中,针对电动汽车在泊车时存在的充电线圈横向错位以及角度偏移问题,利用有限元仿真软件和电路仿真软件进行联合仿真,在有限元仿真软件中搭建模型,电路仿真软件中实现电路功能,搭建了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分析了其在不同错位距离和不同偏移角度时的磁场分布和耦合系数,进而得到了系统的传输效率和输出功率变化曲线。仿真结果表明,传输效率会随着错位距离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大最后趋于零,输出功率会随着错位距离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而传输效率和输出功率随着角度的偏移变化较小。仿真结果为实际的电动汽车自动跟踪定位泊车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 横向错位 角度偏移 联合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电池不同工况下振动试验设计与可靠性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李文华 王炳龙 +2 位作者 马源鸿 杜乐 祝俊瑶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822-1824,1892,共4页
为保证电动汽车锂电池在正常行驶过程中的可靠性,以磷酸铁锂电池为试验对象,确定了在电动汽车不同车速下锂电池的放电倍率,和电动汽车充电时锂电池的充电倍率。在Matlab/Simulink中建立了电动汽车振动模型,确定了在路面激励和电机激励... 为保证电动汽车锂电池在正常行驶过程中的可靠性,以磷酸铁锂电池为试验对象,确定了在电动汽车不同车速下锂电池的放电倍率,和电动汽车充电时锂电池的充电倍率。在Matlab/Simulink中建立了电动汽车振动模型,确定了在路面激励和电机激励的共同作用下锂电池所受到的振动应力。设计了在市区行驶工况、市郊行驶工况和混合行驶工况三种不同行驶工况下的锂电池振动试验方案,对锂电池放电特性的失效规律进行了可靠性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电池 行驶工况 充放电倍率应力 振动应力 可靠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力发电接入配电网的电动汽车充电控制研究
9
作者 李文华 马源鸿 +2 位作者 许晓杰 王炳龙 杜乐 《燕山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6-62,共7页
电动汽车接入含有风力发电的配电网,会增大系统中负荷峰值、增加系统损耗、引起节点电压波动等,这都将影响用户的用电稳定,严重时将影响生产与生活。为了降低电动汽车接入造成的影响,首先,对电动汽车充电模型和风力发电模型进行了分析... 电动汽车接入含有风力发电的配电网,会增大系统中负荷峰值、增加系统损耗、引起节点电压波动等,这都将影响用户的用电稳定,严重时将影响生产与生活。为了降低电动汽车接入造成的影响,首先,对电动汽车充电模型和风力发电模型进行了分析。然后,将一天24小时分成48个相同的时段,在考虑分时电价的基础上,以电动汽车各个时段的充电功率为优化变量,建立包含降低系统网损、节点电压波动、负荷波动的风力发电与电动汽车充电的多目标协调优化模型。最后,在IEEE 33系统中采用NSGA-Ⅱ算法对模型进行算例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模型及算法不但能够有效降低二者接入电网对电网产生的不利影响,而且也能够兼顾电动汽车使用者的经济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风力发电 配电网 分时电价 多目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语境塑造与结构表现关联性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付本臣 马源鸿 《城市建筑》 2016年第13期119-121,共3页
随着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新结构、新材料的运用,结构表现已经成为建筑概念构思和形态表现创新的重要依据。建筑创作过程中的结构表现将技术、艺术和时代特征有效结合在一起,成为协同建筑语境塑造过程中文化内涵诠释与物质空间组织的重... 随着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新结构、新材料的运用,结构表现已经成为建筑概念构思和形态表现创新的重要依据。建筑创作过程中的结构表现将技术、艺术和时代特征有效结合在一起,成为协同建筑语境塑造过程中文化内涵诠释与物质空间组织的重要要素。本文深入解析建筑语境塑造与结构表现的深层关联,并探索着提出建筑语境塑造视阈下的具体结构表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语境塑造 结构表现 关联 建筑创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兼顾城市应急功能的校园设计——以日本为例 被引量:3
11
作者 辛方正 马源鸿 付本臣 《世界建筑》 2023年第9期28-33,共6页
我国韧性城市建设实践已将校园作为避难场所纳入应急管理体系,但在校园设计、建设、运营中兼顾城市应急功能缺乏相应的规范标准和政策指引。本文系统梳理日本校园兼顾城市应急功能的演进历程,结合政策解读与案例分析总结其实现机制及空... 我国韧性城市建设实践已将校园作为避难场所纳入应急管理体系,但在校园设计、建设、运营中兼顾城市应急功能缺乏相应的规范标准和政策指引。本文系统梳理日本校园兼顾城市应急功能的演进历程,结合政策解读与案例分析总结其实现机制及空间设计策略,以分析凝练日本经验为基础提出适用我国城市应急需求的校园设计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园设计 城市应急避难场所 平急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国Pajol体育中心
12
作者 马源鸿 《城市建筑》 2014年第28期92-98,共7页
这栋新建的面积达4 060 m2的体育中心,是巴黎第18区(荒废的铁路棕地)ZAC Pajol总体规划的一部分.该区是巴黎首个全面进行可持续开发的地区,20世纪20年代以来的工业建筑已被陆续改建为青年旅馆、音乐厅音乐厅、带顶花园、中学以及职业... 这栋新建的面积达4 060 m2的体育中心,是巴黎第18区(荒废的铁路棕地)ZAC Pajol总体规划的一部分.该区是巴黎首个全面进行可持续开发的地区,20世纪20年代以来的工业建筑已被陆续改建为青年旅馆、音乐厅音乐厅、带顶花园、中学以及职业学院. 体育中心选址于一处新的城市广场和广阔的铁路景观之间,视野开阔.设计没有追求复杂的形态而是更加关注光线的处理和品质,以及室内外空间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中心 法国 可持续开发 室内外空间 工业建筑 城市广场 音乐厅 铁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校园空间与城市应急需求匹配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辛方正 马源鸿 付本臣 《当代建筑》 2022年第11期51-56,共6页
国家鼓励城市应急管理跨机构合作,大学校园是建设城市应急避难场所的重要资源。研究从“校城应急一体化”出发,通过梳理规范,建立了城市应急功能需求与大学校园空间之间的属性关联,并结合专家问卷,评估了大学校园各类空间与10项应急避... 国家鼓励城市应急管理跨机构合作,大学校园是建设城市应急避难场所的重要资源。研究从“校城应急一体化”出发,通过梳理规范,建立了城市应急功能需求与大学校园空间之间的属性关联,并结合专家问卷,评估了大学校园各类空间与10项应急避难功能区的匹配程度,提出了面向城市应急的空间适配清单及“平急”结合的校园建设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校园 空间应急性能 城市应急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寻道:共享型大空间公共建筑低碳设计
14
作者 付本臣 马源鸿 《世界建筑导报》 2022年第6期21-21,共1页
降碳已成为未来建筑与城市的自觉,相应的设计理念、立意构思、策略手法、建筑技艺都将随之深刻变化,建筑学亦将迎来范式转型。“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面对建筑未来性的低碳本质,如何在建筑设计课程体系融入低碳意识、思维... 降碳已成为未来建筑与城市的自觉,相应的设计理念、立意构思、策略手法、建筑技艺都将随之深刻变化,建筑学亦将迎来范式转型。“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面对建筑未来性的低碳本质,如何在建筑设计课程体系融入低碳意识、思维和探索,将技术、美学、人文关怀、时代精神通过“建筑作品”进行表达,是建筑专业师生在教学相长的过程中“传道”、“悟道”的重要命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而下者谓之器 形而上者谓之道 共享型 教学相长 低碳设计 范式转型 低碳意识 设计课程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社会设计理论的城市社区综合养老服务设施设计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马源鸿 邹广天 邵健伟 《建筑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71-75,共5页
运用文献综述、归纳演绎和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阐述了社会设计理论的起源及其对建筑设计的影响;分析了基于社会设计理论的城市社区综合养老服务设施的设计变革。结合案例,从社会参与、资源整合及多元共赢角度提出了优化社区安老服务设... 运用文献综述、归纳演绎和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阐述了社会设计理论的起源及其对建筑设计的影响;分析了基于社会设计理论的城市社区综合养老服务设施的设计变革。结合案例,从社会参与、资源整合及多元共赢角度提出了优化社区安老服务设施设计的策略和方法;旨在提高我国城市社区综合养老服务设施策划和设计的水平,并希冀建筑师在建筑策划与设计中从社会设计的视角思考人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建筑与社会问题的相互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设计理论 城市社区 社区综合养老服务设施 公众参与设计 资源整合 多元平衡 社区安老
原文传递
信息丰富度与绿色消费:自我建构和时间距离视角 被引量:8
16
作者 肖捷 栾静 +2 位作者 韩晴晴 马源鸿 李扬 《管理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8-31,共14页
经济的快速增长已经对环境造成了巨大的负面影响,中国虽然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愿景,但实现这一目标仍然面临严峻挑战,需要探索多主体共同参与的新模式。从生产消费协同视角,关注资源有限情况下生产端企业绿色发展转型过程中潜在的两... 经济的快速增长已经对环境造成了巨大的负面影响,中国虽然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愿景,但实现这一目标仍然面临严峻挑战,需要探索多主体共同参与的新模式。从生产消费协同视角,关注资源有限情况下生产端企业绿色发展转型过程中潜在的两种决策情形,通过引入信息丰富度(丰富和匮乏)概念以及自我建构和时间距离两个心理变量,从消费端揭示其对绿色消费的影响机理。采用情景模拟研究方法,运用方差分析和条件过程分析方法,检验信息丰富度与自我建构的交互效应及其对绿色产品购买意愿的影响机理和时间距离的调节作用。基于调节聚焦、目标一致性和模式一致性等理论,研究1采用眼动追踪方法探究自我建构(独立型和关联型)对消费者绿色产品的丰富和匮乏信息偏好的系统性影响。进一步地,基于时间匹配效应,研究2引入时间距离变量,采用在线实验方法探究潜在的三维交互效应。研究1结果表明,在绿色消费中不同自我建构消费者对信息丰富度偏好不同,即丰富信息匹配独立自我消费者的偏好,匮乏信息匹配关联自我消费者的偏好;匹配效应背后存在一个模式匹配的过程,当加工匹配信息时,消费者将进入模式一致状态,表现为更短的注视时间和更少的注视点数量,认知努力下降。研究2发现时间距离对信息丰富度与自我建构的匹配效应具有增强效果,并证明信息偏好在其中发挥中介作用。远期的购买情景增强了独立型消费者对丰富绿色产品信息的偏好,近期的购买情景增强了关联型消费者对匮乏绿色产品信息的偏好。在匹配情景下,消费者对相应丰富度绿色产品信息的信息偏好更强,其绿色产品的购买意愿也更强。将信息丰富度引入绿色消费,关注不同自我建构和时间距离对消费者绿色消费决策的影响,丰富了绿色消费研究的理论基础,为相关企业绿色发展转型过程中面临的策略选择问题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消费 信息丰富度 自我建构 时间距离 信息偏好 购买意愿
原文传递
新冠肺炎疫情下公众数字化贡献行为研究——以短视频社交平台为例 被引量:7
17
作者 马源鸿 姚忠 +2 位作者 栾静 陈楚琦 苏靖芸 《管理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9-41,共13页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围内造成了巨大的动荡和冲击,后疫情时代,人们开始反思如何利用数字韧性应对疫情及其他突发重大公共事件,其中,理解公众在数字韧性赋能中的行为变化成为重要问题。针对短视频社交平台如何赋能公众应对新冠肺炎疫情...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围内造成了巨大的动荡和冲击,后疫情时代,人们开始反思如何利用数字韧性应对疫情及其他突发重大公共事件,其中,理解公众在数字韧性赋能中的行为变化成为重要问题。针对短视频社交平台如何赋能公众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外界物理环境改变,具体探究公众数字化贡献行为,即基于动机理论的内外部视角,探究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非职业内容创作者短视频贡献行为的变化情况。利用新冠肺炎疫情这一典型的外生冲击构建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法识别短视频平台兴趣型用户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物理环境变化其内容贡献行为的变化情况,分析地区医疗水平和是否节假日的调节效应。采用平行趋势检验和安慰剂检验等验证结果的稳健性。研究结果表明,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非职业内容创作者的短视频贡献行为显著增强。利用动态时间效应分析发现这种增强效应呈现出显著的中期效应,但不具备短期效应和长期效应。低地区医疗水平会强化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非职业内容创作者短视频贡献行为的增强效果,而在高地区医疗水平下短视频贡献行为无显著变化;在非节假日时,非职业内容创作者的短视频贡献行为的积极增长效应更强,而在节假日时其短视频贡献行为变化并不显著。研究发现有助于理解公众利用短视频平台在疫情冲击中的自反应和自适应行为,同时对政府、组织、短视频社交平台如何利用数字韧性应对未来突发重大冲击具有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肺炎疫情 数字化贡献 短视频 双重差分法 数字韧性
原文传递
共享单车扩散过程中规范使用行为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马源鸿 曹云忠 +1 位作者 张婧 李良强 《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77-187,共11页
为探索共享单车的扩散机理及其不规范使用行为的理论根源,本文基于社会学习理论、创新扩散理论与现实情况,研究了共享单车扩散中规范使用行为的心理过程,提出主观规范、社会榜样、社会规范和对异常的宽容四个因素对共享单车的规范使用... 为探索共享单车的扩散机理及其不规范使用行为的理论根源,本文基于社会学习理论、创新扩散理论与现实情况,研究了共享单车扩散中规范使用行为的心理过程,提出主观规范、社会榜样、社会规范和对异常的宽容四个因素对共享单车的规范使用行为存在直接或间接的影响。通过对模型的直接效应、调节效应及三重交互效应的检验,最后得出:主观规范和社会榜样是共享单车行为规范的重要影响因素,政府主导的社会规范和企业主导的对异常的宽容对共享单车的使用行为规范作用有限,而社会榜样在共享单车的规范行为中发挥着重要的传递与示范作用,最后还讨论了研究的理论贡献,并对管理者有效干预共享单车使用行为的措施提出了具体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享单车 主观规范 社会榜样 规范使用行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