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2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发结外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1
作者 易思 李霞 +5 位作者 陶欢 马洪兵 季杰 吴俣 牛挺 贾永前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711-1718,共8页
目的:探讨原发结外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EN-DLBCL)的临床特征、基因突变谱特点、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23年1月在华西医院就诊且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382例原发结外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分析其临床特征、基因... 目的:探讨原发结外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EN-DLBCL)的临床特征、基因突变谱特点、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23年1月在华西医院就诊且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382例原发结外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分析其临床特征、基因突变谱特点、疗效及预后因素。结果:382例EN-DLBCL患者的中位年龄为56(18-89)岁。男女比例为1.12∶1,常见原发部位为胃肠道(31.7%)、韦氏环(19.1%)及乳腺(7.1%)。基因突变共累及51种,最常见的基因突变类型为TP53(32.5%)、MYD88(32.5%)、CD79B(30.0%)。中位随访时间为63个月,5年无进展生存(PFS)率为74.5%,5年总生存(OS)率为89.6%。影响患者PFS的不良因素有:>1个结外部位受累(P<0.001)、P53≥50%(P<0.001)、C-myc>50%/Bcl-2>70%的高双表达(hDEL)(P<0.001);影响患者OS的不良因素有:>1个结外部位受累(P<0.001)、P53≥50%(P<0.001)、高双表达(hDEL)(P<0.001)。化疗联合局部放疗有助于改善患者PFS(P=0.041)和OS(P=0.003);R-CHOP+X小分子靶向药物治疗未能显示PFS(P=0.075)及OS(P=0.767)获益。在40例中高危行二代测序患者中,MYD88和/或CD79B突变阳性(MCD亚型)患者均联合BTKi治疗与MYD88及CD79B突变均阴性患者在PFS(P=0.849)与OS(P=0.500)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EN-DLBCL可累及全身多处结外器官或组织,TP53、MYD88及CD79B是EN-DLBCL最常见的基因突变类型。中高危MCD亚型阳性的患者采用BTKi的疗效不劣于MCD阴性的对照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结外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临床特点 基因突变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形特征和阈值分析的图像边缘检测
2
作者 罗洪平 马洪兵 王宏伟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00-204,共5页
针对传统的边缘检测算法对噪声敏感且伪边缘较多,提出一种基于分形特征和阈值分析的图像边缘检测方法。该方法利用改进的毯覆盖算法计算出图像的分形特征,将图像的灰度分布映射到分形维数空间上,再根据提取的分形特征图进行阈值分析,获... 针对传统的边缘检测算法对噪声敏感且伪边缘较多,提出一种基于分形特征和阈值分析的图像边缘检测方法。该方法利用改进的毯覆盖算法计算出图像的分形特征,将图像的灰度分布映射到分形维数空间上,再根据提取的分形特征图进行阈值分析,获得高低两个阈值,将像素值分为非边缘、弱边缘和强边缘3类,再对弱边缘像素进一步加以判断。实验结果与其他算法相比较表明,该算法检测出来的图像边缘伪边缘和噪声最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缘检测 分形特征 毯覆盖法 阈值分析 双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杀菌剂对板栗褐缘叶枯病菌的毒力及田间药效 被引量:3
3
作者 马洪兵 李超 +2 位作者 刘传忠 王庆华 姜淑霞 《农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11-212,222,共3页
板栗褐缘叶枯病为近些年来新发现的严重危害板栗的病害,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9种杀菌剂对板栗褐缘叶枯病菌的毒力,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戊唑醇、氟硅唑、烯唑醇、苯醚甲环唑、咪鲜胺、代森锰锌、... 板栗褐缘叶枯病为近些年来新发现的严重危害板栗的病害,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9种杀菌剂对板栗褐缘叶枯病菌的毒力,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戊唑醇、氟硅唑、烯唑醇、苯醚甲环唑、咪鲜胺、代森锰锌、异菌脲、百菌清、甲基硫菌灵的EC50值分别为1.2384、2.2387、4.1926、5.5261、8.2450、91.8217、100.0491、201.5959、219.4009mg/L;25%戊唑醇EW(500mg/L)、40%氟硅唑EC(167mg/L)、45%咪鲜胺EW(333mg/L)、10%苯醚甲环唑WG(333mg/L)、70%甲基硫菌灵WP(1250mg/L)和75%百菌清WP(1250mg/L)对板栗褐缘叶枯病的田间防治效果分别为90.4%、88.9%、82.2%、77.9%、56.9%和51.6%,其他参试药剂防效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菌剂 板栗褐缘叶枯病 毒力测定 田间药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获得性血友病A2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9
4
作者 马洪兵 常红 +3 位作者 廖小梅 牛挺 季杰 《血栓与止血学》 2012年第1期24-26,共3页
目的探讨获得性血友病A(AHA)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方法,以期早期诊断和提高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AHA的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及治疗与转归。结果 20例AHA中位年龄65岁,以皮肤瘀斑和肌肉血肿为主要表现,多数患者无明确病因或诱因,3例... 目的探讨获得性血友病A(AHA)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方法,以期早期诊断和提高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AHA的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及治疗与转归。结果 20例AHA中位年龄65岁,以皮肤瘀斑和肌肉血肿为主要表现,多数患者无明确病因或诱因,3例接受单用皮质激素治疗,15例接受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2例在免疫抑制剂基础上联合小剂量利妥昔单抗治疗,所有患者的出血倾向明显好转。结论 AHA以老年人多见,单纯的aPTT延长不能被1∶1的血浆纠正时应该考虑本病。治疗上以联合免疫制剂为主。对于难治性AHA,小剂量利妥昔单抗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血友病A 凝血因子Ⅷ 利妥昔单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度学习图像重建法可降低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患者检查时的辐射剂量及对比剂用量
5
作者 陈畅 边传振 +1 位作者 梅俊清 马洪兵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5年第1期76-81,共6页
目的验证深度学习图像重建(DLIR)算法在低辐射剂量、低对比剂用量条件下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CTA)的可行性。方法前瞻性纳入2021年11月~2022年4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明基医院行CCTA检查的BMI正常患者86例,随机分成A、B两组,两组患者均采... 目的验证深度学习图像重建(DLIR)算法在低辐射剂量、低对比剂用量条件下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CTA)的可行性。方法前瞻性纳入2021年11月~2022年4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明基医院行CCTA检查的BMI正常患者86例,随机分成A、B两组,两组患者均采用Smart-mA管电流自动控制技术、Auto Gating、Smart Phase及冠状动脉冻结技术,噪声指数(NI)均设置为12.2 HU,对比剂均选用碘海醇(350 mgI/mL)。A组管电压为70 kV,对比剂用量为(体质量×0.275)mL;B组管电压为120 kV,对比剂用量为(体质量×0.55)mL。A组采用DLIR算法进行图像重建,B组采用50%ASIR-V算法进行图像重建。分别测量并计算主动脉根部、左主干、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左冠状动脉回旋支及右冠状动脉近段CT值及其噪声,并计算信噪比、对比噪声比及边缘清晰度等客观评价指标,采用双盲法比较2种重建方法主观图像质量。结果A、B两组患者在左主干动脉兴趣区CNR和左回旋支动脉近段兴趣区SNR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58、0.252),其余兴趣区CNR和SNR均为A组大于B组(P<0.001),A组左前降支动脉近段兴趣区边缘上升距离小于B组(P<0.001);A、B两组患者的图像质量均能满足诊断需求,但A组患者图像质量主观评分优于B组(P<0.001);辐射剂量:A组ED为0.81±0.40 mSv,B组ED为2.84±1.50 mS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对比剂用量:A组为22.11±3.31 mL,B组为34.40±2.98 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DLIR算法能够降低CCTA检查患者的辐射剂量和对比剂用量,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图像重建 辐射剂量 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OEMS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附典型病案1例与文献复习) 被引量:3
6
作者 马洪兵 常红 《华西医学》 CAS 2005年第2期362-363,共2页
关键词 POEMS综合征 凹陷性水肿 关节疼痛 于细胞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洛因依赖致横纹肌溶解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 被引量:2
7
作者 马洪兵 米绪华 《华西医学》 CAS 2004年第3期473-473,共1页
关键词 海洛因依赖 横纹肌溶解 急性肾功能衰竭 并发症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维菌素和士达防治月季长管蚜及黄杨绢野螟试验 被引量:5
8
作者 马洪兵 刘玉 +2 位作者 姜淑霞 孙运文 黄国强 《山东林业科技》 2006年第2期50-51,共2页
选用1.8%阿维菌素乳油4000、5000倍,15%士达乳油1500、2000倍液防治月季长管蚜虫,虫口减退率在90%以上;1.8%阿维菌素乳油3000倍液防治黄杨绢野螟,虫口减退率在99%,士达防治绢野螟效果较差。
关键词 阿维菌素 防治 蚜虫 黄杨绢野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信息类专业操作系统课程实验教学探索 被引量:4
9
作者 马洪兵 《计算机教育》 2018年第11期145-148,共4页
分析操作系统课程的特点和实验教学现状,针对计算机专业提出该课程实验教学的目标和教学途径,结合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操作系统课程的教学实践,从实验教学目的、实验内容、评价体系等方面具体阐述操作系统课程的实验教学过程和方法,并通... 分析操作系统课程的特点和实验教学现状,针对计算机专业提出该课程实验教学的目标和教学途径,结合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操作系统课程的教学实践,从实验教学目的、实验内容、评价体系等方面具体阐述操作系统课程的实验教学过程和方法,并通过学生成绩统计说明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信息类专业 操作系统 实验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产品制造行业ERP选型要点 被引量:1
10
作者 马洪兵 张向君 《中国管理信息化》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63-64,共2页
关键词 电子产品制造行业 ERP选型 软件行业 委外模式 BO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当前农药的混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马洪兵 姜淑霞 +3 位作者 李东军 朱文华 孙运文 孙逢海 《山东林业科技》 2005年第2期72-75,共4页
根据目前生产上农药混用存在的问题,讨论了农药混用的原则,总结了常用农药混用一览表,供生产上参考。
关键词 农药混用 物理不相容性 杀虫剂 杀菌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链珠状SiO_2纳米线的制备及分析
12
作者 马洪兵 白华 +3 位作者 薛晨 陶鹏飞 徐群峰 江南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23-528,共6页
实验通过硅粉和氯化钙盐高温处理,以熔融CaCl_2高温下产生的蒸气作为特殊的蒸发载体,在1300℃条件下通过热蒸发法在石墨基板表面获得了具有草坪状排列的特殊形状的纳米线。系列测试分析表明,该纳米线的直径为50~400 nm,长度约为几个微米... 实验通过硅粉和氯化钙盐高温处理,以熔融CaCl_2高温下产生的蒸气作为特殊的蒸发载体,在1300℃条件下通过热蒸发法在石墨基板表面获得了具有草坪状排列的特殊形状的纳米线。系列测试分析表明,该纳米线的直径为50~400 nm,长度约为几个微米,且为面心立方结构。另外,系统分析显示传统的纳米线生长模型如气–液–固(VLS)生长机制不能很好地解释该二氧化硅纳米线在石墨纸上的生长过程,本文提出的一种增强的气–液–固生长机制,可以很好地解释上述纳米线的生长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硅 热蒸发 草坪 生长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虫脲防治枣尺蠖和苹果黄蚜试验 被引量:1
13
作者 马洪兵 《落叶果树》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21-21,共1页
关键词 氟虫脲 防治 枣迟蠖 苹果黄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马替尼在Ph-的慢性骨髓增殖性疾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马洪兵 邓承祺 《国外医学(输血及血液学分册)》 2005年第5期436-438,共3页
伊马替尼除了选择性地抑制Abl酪氨酸激酶外,还抑制干细胞生长因子受体、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的酪氨酸激酶活性。后者功能的异常在Ph-的慢性骨髓增殖性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为伊马替尼治疗Ph-的慢性骨髓增殖性疾病提供... 伊马替尼除了选择性地抑制Abl酪氨酸激酶外,还抑制干细胞生长因子受体、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的酪氨酸激酶活性。后者功能的异常在Ph-的慢性骨髓增殖性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为伊马替尼治疗Ph-的慢性骨髓增殖性疾病提供了理论基础。早期的临床试验表明,伊马替尼治疗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可减少部分患者对静脉放血的需要。对于常规治疗无效的慢性特发性骨髓纤维化伴髓样化生患者可试用伊马替尼。在慢性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和高嗜酸性粒细胞综合征及相关的疾病中,伊马替尼治疗有效率为50%~80%。研究表明FIP1类似基因1与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α融合基因蛋白是其作用靶点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马替尼 慢性骨髓增殖性疾病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α 高嗜酸性粒细胞综合征 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 细胞生长因子受体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特发性骨髓纤维化 酪氨酸激酶 常规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茧症2例
15
作者 马洪兵 常红 张正 《华西医学》 CAS 2004年第4期646-646,共1页
关键词 腹茧症 术前诊断 病因不明 罕见 疾病 困难 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RP三层架构的企业物料出入库会计核算管控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马洪兵 耿艳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6年第20期40-40,共1页
ERP在制造业的推广,满足了企业管理的需求,但在物料出入库管控方面仍然存在突出的弊端。本文通过对ERP三层架构的设计与模型搭建,提出了会计凭证层、ERP单据录入层、条码明细层三层概念及稽核方式,有效解决了物料出入库的及时性、准确... ERP在制造业的推广,满足了企业管理的需求,但在物料出入库管控方面仍然存在突出的弊端。本文通过对ERP三层架构的设计与模型搭建,提出了会计凭证层、ERP单据录入层、条码明细层三层概念及稽核方式,有效解决了物料出入库的及时性、准确性等诸多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RP 三层架构 企业 物料出入库 会计核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速扑杀防治柿绵蚧试验 被引量:1
17
作者 马洪兵 姜淑霞 《植物医生》 1998年第1期40-40,共1页
速扑杀防治柿绵蚧试验马洪兵姜淑霞山东省林业学校,泰安271000)柿绵蚧(PhenacoccuspergandeiCockerel)是山东柿产区的主要害虫之一,当地防治该虫多用氧乐果、1605等有机磷农药,近两年我们... 速扑杀防治柿绵蚧试验马洪兵姜淑霞山东省林业学校,泰安271000)柿绵蚧(PhenacoccuspergandeiCockerel)是山东柿产区的主要害虫之一,当地防治该虫多用氧乐果、1605等有机磷农药,近两年我们推广昆虫生长调节剂———优乐得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柿树 柿绵蚧 害虫 速扑杀 药剂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phiognomonia castaneae协同板栗褐缘叶枯病病原菌致病作用的研究
18
作者 马洪兵 刘国兴 +3 位作者 龚赛 张秀停 王庆华 姜淑霞 《山东农业科学》 2016年第11期109-112,115,共5页
为明确板栗新病害褐缘叶枯病病原菌Phomopsis castaneae-mollissimae(Y1)与其共生菌板栗蛇孢日规壳Ophiognomonia castaneae(Y6)的关系,采用在发病不同时期组织分离、定期采样观察、致病性测定及对峙培养等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发病... 为明确板栗新病害褐缘叶枯病病原菌Phomopsis castaneae-mollissimae(Y1)与其共生菌板栗蛇孢日规壳Ophiognomonia castaneae(Y6)的关系,采用在发病不同时期组织分离、定期采样观察、致病性测定及对峙培养等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发病初期在褐缘叶枯病病健交界处只分离到Y1,随病斑扩展Y6的分离频率逐渐增加,发病后期Y6的分离频率略高于Y1;Y6的无性型和有性型子实体均生长在病斑上;离体叶片接种Y1易产生病斑,接种Y6很少产生病斑,两菌混合接种比单独接种产生的病斑症状明显且发病速度快,表现出Y1致病力强,Y6致病力弱,Y6具有协同Y1致病的作用;Y6和Y1的营养体表现出明显的完全的亲和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phiognomonia castaneae 板栗褐缘叶枯病 协同致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预后研究进展
19
作者 马洪兵 刘霆 《华西医学》 CAS 2007年第4期933-935,共3页
关键词 ZAP 表达率 患者 TFI 流式细胞 相关性 分割点 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预后价值 中位生存期 细胞遗传学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氧化二砷治疗多发性骨髓瘤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20
作者 马洪兵 邓承祺 《华西医学》 CAS 2006年第4期874-875,共2页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三氧化二砷 治疗方法 PS-341 大剂量化疗 中位生存期 5年生存率 浆细胞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