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23年11月大气环流和天气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霍达 周宁芳 马殿博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7-264,共8页
2023年11月北半球大气环流的主要特征是:极涡呈多极型分布,与历史同期相比,主体强度显著偏强;中高纬度地区环流形势为“四槽四脊”,亚洲中高纬度地区环流整体呈西高东低型,但东亚大槽偏弱;副热带高压强度显著偏强。11月全国平均气温较... 2023年11月北半球大气环流的主要特征是:极涡呈多极型分布,与历史同期相比,主体强度显著偏强;中高纬度地区环流形势为“四槽四脊”,亚洲中高纬度地区环流整体呈西高东低型,但东亚大槽偏弱;副热带高压强度显著偏强。11月全国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3.3℃)偏高0.5℃。全国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同期(20.2 mm)偏多9%,降水显著偏多地区主要在内蒙古、东北地区、华北南部和黄淮北部,东北部分地区降水量突破历史同期极大值。月内冷空气活动较为频繁,大气扩散条件整体较好,中东部等地较少出现雾和霾天气。月内出现了2次北方型寒潮天气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环流 副热带高压 寒潮 降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4年6月大气环流和天气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霍达 马杰 马殿博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53-1160,共8页
2024年6月北半球极涡总体呈多极型,中高纬西风带环流为“四槽四脊”型分布,锋区位置总体偏北,低纬度地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强度明显偏强、位置偏西。6月全国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20.4℃)偏高0.6℃,出现4次大范围高温天气,主要发生在西... 2024年6月北半球极涡总体呈多极型,中高纬西风带环流为“四槽四脊”型分布,锋区位置总体偏北,低纬度地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强度明显偏强、位置偏西。6月全国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20.4℃)偏高0.6℃,出现4次大范围高温天气,主要发生在西北、华北、黄淮等地。随着印度季风爆发以及6月17日长江中下游地区入梅,全国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同期(102.8 mm)偏多11.9%,南方大部地区共发生5次强降水过程。累计降水量显著偏多地区主要位于江淮及其以南地区,部分地区降水量突破历史同期极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环流 暴雨 高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4年6—8月全球天气特征
3
作者 霍达 马殿博 +2 位作者 周宁芳 关月 鲍媛媛 《沙漠与绿洲气象》 2024年第5期174-175,共2页
使用全球GTS实时交换地面数据、Global Summary of the Day(GSOD)全球地面日值数据等以及第五代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再分析数据(ERA5),对2024年6—8月全球天气概况及主要灾害性天气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全球陆地极端降水频发,降水显... 使用全球GTS实时交换地面数据、Global Summary of the Day(GSOD)全球地面日值数据等以及第五代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再分析数据(ERA5),对2024年6—8月全球天气概况及主要灾害性天气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全球陆地极端降水频发,降水显著偏多、突破历史同期极值的区域主要分布在英国西北部、北欧西部、大高加索山脉地区、印度半岛西部、喜马拉雅山脉南麓、中南半岛、菲律宾群岛北部、新几内亚岛、我国江南和华南地区、日本中南部、澳大利亚西部沿海、美国中北部和五大湖地区、巴西南部等地;受异常偏强的副热带高压和稳定的大陆高压的共同影响,全球陆地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2~4℃或接近常年,多地出现极端持续性高温热浪天气;6—8月全球共有21个热带气旋活动,较常年同期显著偏少,其中7个登陆,给当地带来强风雨天气,造成严重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天气 高温热浪 暴雨 热带气旋 洪涝 极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辽地区大风站次时空特征及综合强度评估研究
4
作者 贾宁 陶晨 +2 位作者 蒋姗姗 马殿博 崔萌 《安徽农学通报》 2024年第22期105-109,共5页
本研究利用近50年(1971—2020年)最大风速、极大风速资料,从时间和空间2个角度对通辽地区大风站次变化特征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并分析区域性大风的时间分布特征和综合强度。结果表明,4和5月为该地区大风天气的多发月份,1和8月为大风天... 本研究利用近50年(1971—2020年)最大风速、极大风速资料,从时间和空间2个角度对通辽地区大风站次变化特征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并分析区域性大风的时间分布特征和综合强度。结果表明,4和5月为该地区大风天气的多发月份,1和8月为大风天气的少发月份。该地区大风站次数年代变化有明显的减少趋势,大风的年变化波动性较大;年际变化呈明显下降趋势,变化率为-4.34 d/a;大风日数年频次为26.4站/d,西部、北部多发生大风天气。区域性大风天气最多的季节是春季,以5月最多,近10年区域性大风呈增加的趋势。特强区域性大风出现趋势较弱,弱区域性大风出现频率较高。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提升该地区大风灾害的预警防范能力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风站次 区域性大风 时空特征 定量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7年7月19日~20日通辽市局部对流性暴雨过程分析及短临预报思路
5
作者 马殿博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19年第10期41-42,44,共3页
2017年7月19日20时~20日20时期间,通辽市受地面倒槽顶部及低空切变线等因素的影响,全市共有140个自动站出现了分布不均的混合性降水。其中开鲁、科区、后旗三地24h降水超过50mm,分别为开鲁56.4mm、科区51.9mm以及后旗79.4mm,已经达到了... 2017年7月19日20时~20日20时期间,通辽市受地面倒槽顶部及低空切变线等因素的影响,全市共有140个自动站出现了分布不均的混合性降水。其中开鲁、科区、后旗三地24h降水超过50mm,分别为开鲁56.4mm、科区51.9mm以及后旗79.4mm,已经达到了24h暴雨指标;同时后旗和未达到24h暴雨指标的奈曼还出现了最大小时雨强20mm以上的短时强降水,分别为后旗34.1mm/h、奈曼32.9mm/h,远远超过了20mm/6h的短时暴雨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流性暴雨 分析 短临预报 方法探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6年7月20日~23日华北北部、内蒙东部、东北南部地区中到大雨、局部暴雨天气过程分析
6
作者 马殿博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19年第9期57-58,105,共3页
利用常规地面、高空及云图资料,分析2016年7月20日~23日华北暴雨天气的成因。从形势场来看,此次华北地区暴雨为“东高西低”形势下的冷涡型暴雨;过程后期,华北冷涡东移减弱为冷槽影响内蒙东部一带,在冷槽东移的过程中又形成了新的波动... 利用常规地面、高空及云图资料,分析2016年7月20日~23日华北暴雨天气的成因。从形势场来看,此次华北地区暴雨为“东高西低”形势下的冷涡型暴雨;过程后期,华北冷涡东移减弱为冷槽影响内蒙东部一带,在冷槽东移的过程中又形成了新的波动小槽进而影响内蒙东南部、东北南部一带。而随着副高在系统发展过程中不断向西挺进,从华南西部到华北、东北一带的水汽通道建立加强,对后期降水强度的加大及降水落区的北上有着重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涡 暴雨 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MM5模式对阿拉善右旗风能资源进行模拟初探
7
作者 马殿博 《内蒙古气象》 2017年第6期22-24,共3页
文章选取内蒙古阿拉善右旗作为分析对象,利用中尺度数值模式MM5来模拟2007年1月1日—12月31日的风速(每小时),然后利用统计学方法模拟该地区每天24h的风速,求出日平均风速,再与其附近地区台站实测数据进行比较,从而评估得出该模式的模... 文章选取内蒙古阿拉善右旗作为分析对象,利用中尺度数值模式MM5来模拟2007年1月1日—12月31日的风速(每小时),然后利用统计学方法模拟该地区每天24h的风速,求出日平均风速,再与其附近地区台站实测数据进行比较,从而评估得出该模式的模拟效果:2007年全年的模拟和实测平均风速总体相对误差为34.02%,其中以3—9月份模拟效果最佳,相对误差率最大不超过15%,绝对误差都在0.5m·s^(-1)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拉善右旗 MM5模式 风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进内蒙古自治区玉米种业发展的思考 被引量:2
8
作者 崔石新 张建华 +11 位作者 郑威 包额尔敦嘎 刘涵淼 裴宽 高丽辉 冯晔 王春雷 王丹 张超 金虎 蔡继静 马殿博 《农业科技通讯》 2022年第12期31-32,112,共3页
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重要的玉米生产基地,玉米种业的发展将直接关系到内蒙古自治区玉米产业和农业现代化建设进程,为更好地推进内蒙古自治区玉米种业的发展,本文作者总结分析了内蒙古自治区玉米种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了... 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重要的玉米生产基地,玉米种业的发展将直接关系到内蒙古自治区玉米产业和农业现代化建设进程,为更好地推进内蒙古自治区玉米种业的发展,本文作者总结分析了内蒙古自治区玉米种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了相应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种业 发展 策略 内蒙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辽市冰雹天气预报方法和指标研究
9
作者 乌文奇 马殿博 +1 位作者 蔡继静 高荣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19年第21期58-59,63,共3页
本文以MICAPS操作系统为平台,通过对1980年以来的高空、地面、云图和各种数值预报产品统计分析,普查通辽市地区降雹前一天和降雹当天的天气形势资料,找出通辽市降雹天气的主要天气形势(影响系统),从而建立0~24h冰雹预报模型,并在分析冰... 本文以MICAPS操作系统为平台,通过对1980年以来的高空、地面、云图和各种数值预报产品统计分析,普查通辽市地区降雹前一天和降雹当天的天气形势资料,找出通辽市降雹天气的主要天气形势(影响系统),从而建立0~24h冰雹预报模型,并在分析冰雹天气发生的气象条件基础上,寻找和建立相应的预报指标,为利用天气图进行大范围冰雹预报提供一些预报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雹 预报方法 预报指标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