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据要素如何影响企业投资行为?
1
作者 马橙 任曙明 周梦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4-75,共12页
数据要素进入企业生产流程可有效提升管理层对投资项目前景的认知判断,优化企业投资行为;然而,管理层的认知惯性和行动惯性会阻碍这一优化作用.基于2011—2020年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了数据要素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研... 数据要素进入企业生产流程可有效提升管理层对投资项目前景的认知判断,优化企业投资行为;然而,管理层的认知惯性和行动惯性会阻碍这一优化作用.基于2011—2020年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了数据要素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数据要素显著扩大企业投资规模,抑制非效率投资,减缓企业投资不足.数据要素通过监管强化来优化企业投资行为,且投资者专业化程度越高,优化作用越强.由于认知惯性和行动惯性的存在,管理层投资视野不足和实施传统竞争战略会弱化数据要素对企业投资的优化作用;当成本领先战略与差异化战略有效融合时,数据要素能够缩减单一战略带来的非效率投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要素 企业投资行为 监管强化 认知惯性 行动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柄炭角菌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2
作者 马橙 翁榕安 张平 《菌物研究》 CAS 2009年第1期59-62,共4页
黑柄炭角菌[Xylaria nigripes(Kl.)Sacc.]是一种生长于白蚁废巢的珍稀药用菌。文中对该菌的生物学特性、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等几个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下一步的研究重点和应用展望。
关键词 黑柄炭角菌 药用成分 药理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数字化如何影响创新风险?——来自中国制造业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2
3
作者 任曙明 马橙 《当代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0-103,共14页
数字化赋予传统企业新的发展契机,同时重塑研发流程和重构研发组织带来的双重成本不确定性引发了企业创新风险的变动。基于2011—2020年中国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企业数据,结合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企业数字化对创新风险的影响及作用... 数字化赋予传统企业新的发展契机,同时重塑研发流程和重构研发组织带来的双重成本不确定性引发了企业创新风险的变动。基于2011—2020年中国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企业数据,结合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企业数字化对创新风险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企业数字化对创新风险存在显著的U型影响,即随着企业数字化水平的提高,其对创新风险会产生先抑制后促进的影响;(2)企业数字化对创新风险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异质性,在国有企业、大型企业、东部和市场化程度较高地区的企业样本中抑制作用更为明显;(3)成本不确定性是企业数字化作用于创新风险的主要机制。企业在数字化前应进行风险评估与规划,在数字化后要根据所处数字化阶段实施差异化的研发支持措施;政府部门应当实施针对性的数字化政策,以有效应对企业数字化引致的创新风险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数字化 创新风险 成本不确定性 流程重塑 组织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要素对制造业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
4
作者 马橙 任曙明 冉晨阳 《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642-1650,共9页
基于数据价值理论,以2011~2021年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企业为样本,从直接效应和组合效应两个方面探讨数据要素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数据要素能够驱动制造业企业创新。机制分析表明,数据要素通过降低技术不确定性和市场不确定性两个... 基于数据价值理论,以2011~2021年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企业为样本,从直接效应和组合效应两个方面探讨数据要素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数据要素能够驱动制造业企业创新。机制分析表明,数据要素通过降低技术不确定性和市场不确定性两个机制来驱动企业创新。数据要素与传统生产要素的组合能够强化创新不确定性的降低效果,进而驱动企业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要素 企业创新 技术不确定性 市场不确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际信任、制度信任与农民就业决策——基于陕西省杨凌区农户微观调研数据 被引量:14
5
作者 刘天军 马橙 《农业经济与管理》 CSSCI 2019年第5期25-34,共10页
基于陕西省实地调研数据,运用无序多分类Logit和Heckman模型探讨人际信任与制度信任对农户就业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情感信任、制度信任显著正向影响农户从事第一产业决策,制度信任显著正向影响农户从事第二产业决策,社会信任显著正向... 基于陕西省实地调研数据,运用无序多分类Logit和Heckman模型探讨人际信任与制度信任对农户就业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情感信任、制度信任显著正向影响农户从事第一产业决策,制度信任显著正向影响农户从事第二产业决策,社会信任显著正向影响农户从事第三产业决策;Heckman两阶段模型第一阶段中,情感信任、制度信任显著正向影响农户从事非农就业决策,第二阶段中,情感信任、社会信任显著影响农户务工距离决策。上述研究结论有助于促进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民从事非农就业、增收致富,为政府相关部门制定和实施农民就业服务政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就业 就业方式 务工距离 人际信任 制度信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农就业、经营模式与林业生产效率 被引量:11
6
作者 马橙 高建中 《林业经济问题》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3-90,共8页
基于江西省、湖南省和福建省943户农户的调研数据,运用DEA-Tobit方法测算农户家庭的林业生产效率并分析非农就业和经营模式对农户家庭林业生产效率的影响,采用HLM方法检验经营模式对非农就业与林业生产效率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江西省... 基于江西省、湖南省和福建省943户农户的调研数据,运用DEA-Tobit方法测算农户家庭的林业生产效率并分析非农就业和经营模式对农户家庭林业生产效率的影响,采用HLM方法检验经营模式对非农就业与林业生产效率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江西省、湖南省和福建省3省的农户家庭林业生产效率普遍处于较低水平同时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且存在群组差异性;非农就业对农户家庭的林业生产效率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联户经营可提高农户家庭的林业生产效率,并在非农就业与林业生产效率之间起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年龄、受教育程度、林业培训、林地细碎化程度、林业劳动力投入、林地经营面积、林业补贴和地区差异是影响农户家庭林业生产效率的稳健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农就业 林业生产效率 经营模式 调节效应 DEA-TOBIT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体林地适度规模标准测算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9
7
作者 马橙 高建中 《林业经济问题》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74-381,共8页
基于辽宁省、陕西省、湖南省及福建省2000户农户的调查数据,综合运用利润最大化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法和机会成本理论的收入水平测算法对林地适度规模进行测度,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集体林地经营规模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 基于辽宁省、陕西省、湖南省及福建省2000户农户的调查数据,综合运用利润最大化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法和机会成本理论的收入水平测算法对林地适度规模进行测度,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集体林地经营规模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运用两种测算方法得出的各区域林地适度规模并不相同,林地适度规模区间值比确切的数值更为合理;农户实际林地经营面积与适度规模测算结果间仍存在较大差距;农户受教育程度、林业收入所占比例和林业补贴这3个因素对集体林地经营规模具有显著影响。因此,地方政府应明确适度规模区间,采取教育培训等措施培育林业规模生产经营主体,设立林业专项补贴制度来保证农户资金投入,引导经营主体流转林地以实现林业规模经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林地 适度规模 影响因素 利润最大化 收入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两阶段选择模型的果农保护性耕作技术采纳行为分析——以陕西省礼泉县为例 被引量:9
8
作者 马橙 龚直文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02-308,共7页
基于渭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果农种植户的实地调研数据,运用Heckman模型实证分析果农保护性耕作技术采用意愿和采用程度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在第一阶段,果农保护性耕作技术采用意愿受果农禀赋、社会环境、政府推广等因素的影响,其中,... 基于渭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果农种植户的实地调研数据,运用Heckman模型实证分析果农保护性耕作技术采用意愿和采用程度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在第一阶段,果农保护性耕作技术采用意愿受果农禀赋、社会环境、政府推广等因素的影响,其中,政府向农户提供补贴和技术培训对果农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有显著地促进作用;在第二阶段,政府补贴效果对果农保护性耕作技术的采用程度有显著地促进作用。这说明,政府补贴及补贴效果对处于干旱半干旱的地区推广应用保护性耕作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性耕作 采用意愿 采用程度 Heckman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数据应用与中国企业创新资源错配 被引量:6
9
作者 任曙明 马橙 《科学学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4-204,共11页
在数字化变革的浪潮中,企业创新过程不仅涉及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和应用,还涉及与新技术新产品相适应的研发资源配置方式。本文建立理论模型分析大数据应用如何影响企业创新资源错配,并利用2011-2020年中国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对... 在数字化变革的浪潮中,企业创新过程不仅涉及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和应用,还涉及与新技术新产品相适应的研发资源配置方式。本文建立理论模型分析大数据应用如何影响企业创新资源错配,并利用2011-2020年中国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对理论模型的推论进行验证。研究发现:中国52.83%的行业创新资本配置不足,62.26%的行业创新人力配置不足。大数据应用显著地改善了企业研发资本错配和研发人力错配,且在创新资源不足时这一改善效应更为明显。机制分析表明,大数据应用主要通过知识流动效应和技术壁垒效应影响企业创新资源错配。资源互补效应表明,数据要素效力的发挥还需要技术条件的支撑。本文结论为新一轮科技革命背景下以数据为关键生产要素促进我国企业创新资源合理配置、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了有益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应用 创新资源错配 知识流动 技术壁垒 资源互补
原文传递
黑柄炭角菌的单核苷酸多态性研究(英文)
10
作者 马橙 陈作红 张平 《菌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26-434,共9页
以SNPs作为分子标记,对黑柄炭角菌的生活史和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基于黑柄炭角菌的基因组文库,在两个菌株(X-WC和X-LY)的34个片段(19,680bp)中共发现193个SNPs,SNP发生率为0.981%。193个SNPs位点都有两个可变的核苷酸,其中132个转换,6... 以SNPs作为分子标记,对黑柄炭角菌的生活史和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基于黑柄炭角菌的基因组文库,在两个菌株(X-WC和X-LY)的34个片段(19,680bp)中共发现193个SNPs,SNP发生率为0.981%。193个SNPs位点都有两个可变的核苷酸,其中132个转换,61个颠换,转换与颠换比率为2.16。此外,对两个菌株序列进行比较,发现了41个插入/缺失位点。从34个片段中选择4个片段,分别比较菌株内的SNPs情况。X-WC的菌株内SNP发生率为每个核苷酸1.308%(30/2293),X-LY的菌株内SNP发生率为每个核苷酸1.352%(31/2293)。序列图谱中有31个重叠峰,表明菌株X-LY的菌核是异核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柄炭角菌 分子标记 单倍型 异核体
原文传递
黑柄炭角菌不同组织的氨基酸组成和含量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翁榕安 李超琼 +1 位作者 马橙 陈作红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75-77,共3页
以黑柄炭角菌不同组织(天然菌核、天然子座、栽培子座以及发酵菌丝)为材料,采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进行了水解氨基酸和游离氨基酸的组成和含量测定。结果表明,黑柄炭角菌不同组织含有17种水解氨基酸,总量为121.521~271.594mg/g,其中必需... 以黑柄炭角菌不同组织(天然菌核、天然子座、栽培子座以及发酵菌丝)为材料,采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进行了水解氨基酸和游离氨基酸的组成和含量测定。结果表明,黑柄炭角菌不同组织含有17种水解氨基酸,总量为121.521~271.594mg/g,其中必需氨基酸7种,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E/T)39.87%~57.60%。同时测得游离氨基酸29种,其中必需氨基酸8种。无论是氨基酸总量还是必需氨基酸含量均为:栽培子座>天然子座>天然菌核。黑柄炭角菌氨基酸种类多含量高,在医学和营养学上都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具有良好的开发利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柄炭角菌 子座 菌核 水解氨基酸 游离氨基酸
原文传递
基于科学思维培养的“小鼠走迷宫”实验创新
12
作者 马橙 《生物学通报》 CAS 2024年第6期42-43,共2页
生物学实验创新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途径之一。本文以“探究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学习行为”为例,引导学生对迷宫进行优化和改进,探究小鼠的学习行为,并分析其成因;基于信息技术,将传感装置、计时计数器等用于实验,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 生物学实验创新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途径之一。本文以“探究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学习行为”为例,引导学生对迷宫进行优化和改进,探究小鼠的学习行为,并分析其成因;基于信息技术,将传感装置、计时计数器等用于实验,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提升学生的科学思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思维 实验创新 信息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数字化对创新风险的影响
13
作者 任曙明 马橙 《新华文摘》 2024年第15期167-167,共1页
任曙明、马橙在《当代经济科学》2024年第2期撰文指出,已有研究多关注数字化对企业创新的正向影响,却忽略了数字化后研发流程重塑和研发组织重构给企业带来的双重成本不确定性。通过以2011-2020年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实证... 任曙明、马橙在《当代经济科学》2024年第2期撰文指出,已有研究多关注数字化对企业创新的正向影响,却忽略了数字化后研发流程重塑和研发组织重构给企业带来的双重成本不确定性。通过以2011-2020年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企业数字化对创新风险的影响及作用机制之后,发现如下结论:(1)企业数字化与创新风险之间呈现非线性的U型关系,即当企业数字化低于拐点时,数字化会抑制创新风险,而当企业数字化高于拐点时,数字化会增加创新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风险 企业数字化 组织重构 研究样本 U型关系 正向影响 成本不确定性 拐点
原文传递
森林生态补偿、收入影响与政策满意度——基于陕西省公益林区农户调查数据 被引量:24
14
作者 马橙 高建中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58-64,共7页
为实现生态公益林的可持续经营,从收入和政策满意度两方面探究了公益林生态补偿政策的实施效果。基于2018年陕西省公益林区农户微观调查数据,利用分位数回归和OLS回归分析了生态补偿对不同收入水平农户收入的影响,并利用有序probit模型... 为实现生态公益林的可持续经营,从收入和政策满意度两方面探究了公益林生态补偿政策的实施效果。基于2018年陕西省公益林区农户微观调查数据,利用分位数回归和OLS回归分析了生态补偿对不同收入水平农户收入的影响,并利用有序probit模型分析了影响农户公益林生态补偿政策满意度的因素。研究表明:1)公益林生态补偿项目对农户人均收入具有正向影响,且对中高收入家庭农户人均收入更为显著;2)生态补偿、收入影响和政策实施情况对农户公益林生态补偿政策的满意度具有显著影响,生态补偿金额、农户人均收入、政策认知、政策公示和兑现程度均对政策满意度具有显著促进作用;3)此外,农户年龄、受教育程度、劳动力数量和林地面积显著影响公益林农户人均收入,农户年龄和林地面积显著影响农户公益林生态补偿政策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益林 生态补偿 收入影响 政策满意度
原文传递
农户林权抵押贷款的收入效应及其差异性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马橙 高建中 姚畅燕 《农业现代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69-977,共9页
林权抵押贷款能够有效缓解农户信贷约束,对实现林业可持续经营具有重要意义。以南方集体林区为例,利用福建、湖南和江西3省农户调研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分析集体林区农户林权抵押贷款的收入效应,探讨不同结构视角下的收入效... 林权抵押贷款能够有效缓解农户信贷约束,对实现林业可持续经营具有重要意义。以南方集体林区为例,利用福建、湖南和江西3省农户调研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分析集体林区农户林权抵押贷款的收入效应,探讨不同结构视角下的收入效应差异性。结果表明,样本农户中,获得林权抵押贷款农户占比较低,仅为11.81%;且获得林权抵押贷款农户与未获得林权抵押贷款农户在收入水平、农户基本特征和林地资源禀赋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在未考虑农户差异的情况下,林权抵押贷款可以显著增加农户收入水平,且获得林权抵押贷款农户总收入均值明显增加1.74万元。林权抵押贷款具有正向收入效应,但不同收入结构和农户结构下林权抵押贷款的增收效应存在差异。从收入结构来看,林权抵押贷款仅增加农户总收入和林业收入,而对非林收入不显著;从农户结构来看,林权抵押贷款仅对劳动力资源配置占比25%~50%、中高收入水平和大规模经营农户显著。因此,建议进一步创新金融服务方式,探索林权抵押贷款多元运行机制,建立基于农户结构差异化的信贷产品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权抵押贷款 收入效应 差异性 PSM模型 集体林区
原文传递
我国集体林区林地规模经济测度与有效性分析——基于要素最优利用视角 被引量:3
16
作者 马橙 高建中 《世界林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0-64,共5页
提出科学认定最优林地规模的方法,准确测度各个区域的最优林地规模,将为有效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提供决策依据。文中利用辽宁、陕西、湖南和福建4省2 000户林农的调查数据,基于家庭生产函数框架,构建农户收益最大化的最优林地规模模型... 提出科学认定最优林地规模的方法,准确测度各个区域的最优林地规模,将为有效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提供决策依据。文中利用辽宁、陕西、湖南和福建4省2 000户林农的调查数据,基于家庭生产函数框架,构建农户收益最大化的最优林地规模模型,分别从劳动力要素、资本要素以及土地要素最优利用视角推导林地规模经济测度公式,测算出南方和北方的最优林地规模;随后,将经营主体分为规模经济和非规模经济2个组别,分析其在投入、产出和效率方面的差异,以此检验所提出的最优林地规模的合理性和有效性。研究发现:样本总体、北方集体林区和南方集体林区的最优林地规模分别为28.7 hm2、38.44 hm2和26.48 hm2;且现有林地规模小于劳动力要素最优时的林地规模和土地要素最优时的林地规模。结果表明,农户现有林地规模与最优林地规模存在较大差距,应当针对不同区域加大生产要素投入,实现规模化经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优林地规模 劳动力 资本 土地 有效性分析 中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