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最近十年间稻飞虱的发生动态和对策
- 1
-
-
作者
岸本良一
马桂椿
-
机构
三重大学农学部
-
出处
《病虫测报参考资料》
1981年第4期35-42,共8页
-
文摘
稻飞虱的发生历史较悠久,为典型的大发生类型之一。对褐稻虱和白背飞虱,从数百公里乃至数干公里这样大的范围来研究其生态情况,近十余年来已有很大进展。龙其是六十年代后半期以来,随着亚洲热带种植水稻地区的稻作栽培技术现代化,以褐稻虱的发生为主,其为害情况一下子扩大开来,产生了各种问题。
-
关键词
褐稻虱
发生动态
白背飞虱
稻条纹叶枯病
发生类型
黑尾叶蝉
亚洲热带
稻作
伪褐飞虱
栽培技术
-
分类号
S43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
题名小地老虎性诱剂研制成功
- 2
-
-
作者
马桂椿
-
出处
《病虫测报》
1989年第3期59-60,共2页
-
文摘
小地老虎(Agrotis ypsilon Rott)为我国农作物重要害虫之一,分布较广,几乎遍及全国,在一些地区对棉、麻、烟、大豆、玉米以及瓜菜类作物为害较重。
-
关键词
小地老虎
性诱剂
病虫测报
瓜菜类
性引诱剂
试验地区
峰日
雄蛾
金坛县
彻里
-
分类号
S4
[农业科学—植物保护]
-
-
题名我国草地螟的发生及对未来几年的趋势估计
- 3
-
-
作者
马桂椿
-
机构
全国植保站总病虫测报站
-
出处
《病虫测报》
1987年第1期60-61,共2页
-
文摘
草地螟是我国北方农作物和牧草的重要害虫。它的发生,具有突然性,常来势猛、虫量大,为害严重。近些年的研究表明,这是由于草地螟进行远距离迁飞的结果。现已查明,山西雁北地区,内蒙乌盟和河北张家口地区部分县为我国草地螟的主要越冬虫源基地。在此基地内每年春季都有数量不等的成虫迁出,到达我国北方繁殖为害。自解放以来,草地螟的发生,已呈现出两个高峰期,第一次为1955年到1959年;第二次为1979年到1983年。
-
关键词
草地螟
越冬虫源
虫量
越冬幼虫
种群数量
河北张家口
寄生率
天敌昆虫
发生周期
-
分类号
S43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
题名前言
- 4
-
-
作者
马桂椿
-
出处
《病虫测报》
1988年第4期2-,共1页
-
文摘
小麦吸浆虫是我国麦产区的重要害虫.40年代未50年代初,曾一度猖獗发生,为害严重,后经大力防治,基本控制了为害。在其后的20多年里,未见有发生为害的报道。70年代末期,由于品种和耕作制度的变化,水、肥管理条件的提高以及有机氯农药的禁用等原因。
-
关键词
有机氯农药
测报站
农作物病虫
生物学习性
预测预报
消长规律
种群消长
一九
-
分类号
S43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
题名水稻白背飞虱为害损失测定及防治指标研究
被引量:8
- 5
-
-
作者
汤金仪
马桂椿
胡国文
-
机构
白背飞虱种群发展与生态研究协作组
-
出处
《植物保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139-144,共6页
-
文摘
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Horvath)〕是80年代以来我国最重要的害虫之一,白背飞虱种群发展与生态研究协作组组织全国9个单位于1986—1989年开展的为害损失测定及防治指标研究的结果表明,受害稻株谷粒千粒重下降,空瘪率增加,在前中期受害其稻穗总粒数和有效穗数减少;杂交稻受害后表现出较强的耐害和自身补偿能力;白背飞虱与褐飞虱混合种群为害时,产量损失大于单一白背飞虱种群为害时的损失。根据虫量与产量损失的预测模型,结合现行稻谷价格,产量水平,防治费用,经济效益以及天敌和防治风险等因素,本文提出了我国多数稻区现阶段白背飞虱允许为害损失率和不同稻区、不同生产水平的经济防治指标。
-
关键词
水稻
为害
损失
白背飞虱
防治指标
-
Keywords
white-backed planthopper
damage
rice economic threshold
-
分类号
S435.112.3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
题名草地螟迁飞路径的探讨
被引量:14
- 6
-
-
作者
杨素钦
马桂椿
-
机构
农牧渔业部农作物病虫测报站
-
出处
《病虫测报》
1987年第S1期122-128,共7页
-
文摘
近几年,我国草地螟的研究工作,已取得了很大进展,特别是关于草地螟越冬基地的研究,为了解我国草地螟发生的虫源关系,分析迁飞路径,开展预测预报工作打下了基础。国内外有关昆虫迁飞过程的研究资料表明,迁飞昆虫住高空一般多呈被动飞行,其飞行的方向和速度和当时的气流相一致。本文就是根据这一结果,采用草地螟越冬虫源基地内,越冬代草地螟灯诱羽化蛾量与我国东北地区出现的较大范围的蛾量突增资料(1980—1983。
-
关键词
草地螟
越冬虫源
越冬代
灯诱
突增
锋面天气
大发生
预测预报
峰日
静止锋
-
分类号
S43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
题名水稻白背飞虱危害损失及防治指标研究总结
被引量:3
- 7
-
-
作者
汤金仪
马桂椿
胡国文
-
机构
白背飞虱种群发展与生态研究协作组
-
出处
《病虫测报》
1991年第4期4-8,共5页
-
文摘
白背飞虱 Sogatella farcifera(Horva’th)是我国水稻上最重要的害虫之一。自70年代末以来,由于国外虫源的变化,我国南方水稻品种的改良,种植水平的提高,以及耕作制度的变化,白背飞虱种群骤然上升,严重发生的频次明显增加,不仅在早、中稻上是主要优势种,而且在晚稻上也造成较严重的危害。白背飞虱与褐飞虱同属刺吸性害虫,其发生规律相似,但在对水稻产量的影响方面有其不同的特点。有关产量损失和防治指标的研究,国内外均有过报道。日本秋田县研究了稻株对白背飞虱的可容忍的密度水平,认为水稻后期,
-
关键词
白背飞虱
防治指标
虫量
稻株
密度水平
日本秋田县
低龄若虫
常规稻
主害代
中国水稻所
-
分类号
S4
[农业科学—植物保护]
-
-
题名稻飞虱的长距离移动
- 8
-
-
作者
岸本良一
马桂椿
-
出处
《病虫测报参考资料》
1981年第4期25-34,共10页
-
文摘
1、稻飞虱大发生的历史在日本水稻种植的历史上,大的灾害是中部以北的冷害和稻瘟病,西南部的风灾和水灾以及旱灾。虫灾方面,在续日本纪中曾纪载701年(大宝元年)8月,东海、北陆、山阳、四国的'17国蝗',其后再三以蝗的名称,作为虫灾加以记录。所谓蝗的原意乃是蝗虫的意思,为中国自古以来最严重的害虫。
-
关键词
白背飞虱
褐稻虱
大发生
日本水稻
黑尾叶蝉
北陆
拟褐飞虱
吸虫管
寄主植物
伪褐飞虱
-
分类号
S43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