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0kV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的优化研究 被引量:55
1
作者 刘渝根 王建南 +1 位作者 米宏伟 马晋佩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3355-3362,共8页
针对某市10 k V配电网中性点运行方式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结合中性点经电阻接地和经消弧线圈接地的优化改造方案。用ATP-EMTP建立10 k V配网单相接地故障仿真模型,在两种不同中性点接地方式下,模拟多种单相接地故障。理论分析及仿真实... 针对某市10 k V配电网中性点运行方式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结合中性点经电阻接地和经消弧线圈接地的优化改造方案。用ATP-EMTP建立10 k V配网单相接地故障仿真模型,在两种不同中性点接地方式下,模拟多种单相接地故障。理论分析及仿真实验表明,该新型接地方式可有效抑制单相接地时刻的瞬态过电压,当接地故障发生于架空线末端时,中性点、母线和故障点上的瞬态过电压降幅分别为34.7%、25.3%和18.5%;同时,该新型接地方式能够避免虚幻接地现象发生,并且在发生永久性单相接地故障时,可以通过切换并联电阻以实现准确的故障选线。该新型接中性点地方式对于配网安全可靠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点接地方式 消弧线圈 瞬态过电压 弧光接地 ATP-EMTP 故障选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小波包变换和5次谐波法的谐振接地系统综合故障选线方法 被引量:75
2
作者 刘渝根 王建南 +1 位作者 马晋佩 骆仁意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519-1525,共7页
为了提高谐振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选线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提出了一种充分利用故障暂态信息的选线方法,综合考虑了故障线路与非故障线路零序暂态电流小波包分解系数的极性关系和模值关系,定义并计算了各条线路的故障特征值。在各特征频... 为了提高谐振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选线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提出了一种充分利用故障暂态信息的选线方法,综合考虑了故障线路与非故障线路零序暂态电流小波包分解系数的极性关系和模值关系,定义并计算了各条线路的故障特征值。在各特征频带相同时,可通过比较各线路的故障特征值直接得到选线结果;特征频带不一致时,结合5次谐波法和小波分析自适应地进行故障选线。随机设定了20种单相接地故障,并应用该选线算法进行选线,选线准确率达100%。说明该选线方法不受故障点位置、接地点过渡电阻和故障时刻的影响,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和准确度,且在有多回线-缆混合馈线的情况下,具有较高的选线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谐振接地系统 故障选线 小波包 5次谐波法 特征频带 故障特征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容量发电机出口断路器的瞬态恢复电压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刘渝根 米宏伟 +1 位作者 王建南 马晋佩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943-1950,共8页
为深入地研究小容量(≤30 MW)的发电机组出口是否也应装设GCB,利用电磁暂态仿真软件PSCAD/EMTDC计算分析了系统中发生失步故障及三相短路故障情况下,12~30 MW小容量发电机出口断路器的瞬态恢复电压(transient recovery voltage,TRV)... 为深入地研究小容量(≤30 MW)的发电机组出口是否也应装设GCB,利用电磁暂态仿真软件PSCAD/EMTDC计算分析了系统中发生失步故障及三相短路故障情况下,12~30 MW小容量发电机出口断路器的瞬态恢复电压(transient recovery voltage,TRV),并研究了降低TRV上升率的措施,从TRV上升率的角度出发确定在何种条件下普通配电型断路器可以替代GCB安装在发电机出口处。计算结果表明:在12、15、18、20、22、30 MW的小容量发电机回路中,分别在发电机出口断路器靠近变压器的一端加装电容量为0.2μF、0.3μF、0.4μF、0.5μF、0.6μF、0.8μF的电容器时,可有效地将TRV上升率降低至0.34 k V/μs以下,此时普通配电型断路器可以替代GCB安装在12~30 MW的发电机出口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容量发电机 普通配电型断路器 发电机断路器 失步故障 三相短路故障 瞬态恢复电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电场35kV电缆网络中性点接地方式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刘渝根 许晓艳 +1 位作者 马晋佩 谢丽娜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3期92-99,共8页
为研究风电场35 k V电缆网络中性点接地方式的适用性和可行性,针对电缆网络较大的对地电容电流水平,利用Matlab/Simulink软件建模仿真。给出了以贵州龙里风电场为工程背景、不同中性点接地方式下的运行特性,并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适合风... 为研究风电场35 k V电缆网络中性点接地方式的适用性和可行性,针对电缆网络较大的对地电容电流水平,利用Matlab/Simulink软件建模仿真。给出了以贵州龙里风电场为工程背景、不同中性点接地方式下的运行特性,并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适合风电场35 k V电缆网络的中性点复合运行方式。复合方式以消弧线圈为基础,当接地电容电流水平小于100 A而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先并中值电阻抑制系统暂态过电压,若为瞬时性故障,消弧线圈补偿后故障自动消除,若为非瞬时性故障则利用短时并入小电阻启动零序电流保护。而当接地电容电流水平大于100 A,发生单相非瞬时性接地故障时,直接利用小电阻的短时投入,启动零序电流保护装置快速切除故障。仿真结果表明,复合方式适应性强,且相关设备可按照相关绝缘水平进行选取,具有较高的可操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场 电缆网络:中性点 电容电流 MATLAB/SIMULIN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连续性遗传算法的接地网腐蚀诊断优化 被引量:14
5
作者 刘渝根 尚龙龙 +2 位作者 冷迪 米宏伟 马晋佩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503-1510,共8页
为了对接地网的导体腐蚀情况进行准确判断,建立了接地网腐蚀诊断的数学模型,基于连续性遗传算法编写了接地网腐蚀诊断程序,构建了适应度评价函数F,并利用多层减维技术对算法进行了优化。以重庆某110 k V实际接地网(41个节点、61条支路)... 为了对接地网的导体腐蚀情况进行准确判断,建立了接地网腐蚀诊断的数学模型,基于连续性遗传算法编写了接地网腐蚀诊断程序,构建了适应度评价函数F,并利用多层减维技术对算法进行了优化。以重庆某110 k V实际接地网(41个节点、61条支路)为例仿真对比了优化前后的诊断效果。结果表明:优化前,诊断程序对真实故障支路的定位困难,出现漏诊、误诊的支路较多;利用多层减维技术进行优化后,不仅解决接地网腐蚀故障诊断中支路变量维数多、算法后期收敛速度慢的问题,使诊断程序能够准确地定位腐蚀支路,而且对腐蚀支路腐蚀程度的判断有相当高的精度,最大的诊断偏差也不超过10%,程序的单次运行时间约为15 min。对实际工程来说,程序的诊断效果和运行时间均满足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地网 腐蚀诊断 连续型遗传算法 多层减维技术 适应度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电场35kV电缆网中性点接地方式特性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刘渝根 彭国荣 +3 位作者 马晋佩 谢丽娜 李图强 田金虎 《电工技术》 2015年第2期15-19,45,共6页
为研究风电场35kV电缆网不同中性点运行方式的特性,以龙里风电场为对象,从接地故障时刻、接地故障点位置、接地故障点过渡电阻、接地电容电流四个影响因素展开计算,分析中性点不同接地方式下,系统的过电压、过电流水平。结果表明,中性... 为研究风电场35kV电缆网不同中性点运行方式的特性,以龙里风电场为对象,从接地故障时刻、接地故障点位置、接地故障点过渡电阻、接地电容电流四个影响因素展开计算,分析中性点不同接地方式下,系统的过电压、过电流水平。结果表明,中性点不接地方式仅适用于电容电流较小的系统,通过故障点的电流较小,电弧能自动熄灭;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能够有效补偿接地电容电流,通过故障点的电流较小,为熄灭接地电弧以及避免间歇性电弧接地过电压的发生起到重要作用;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在单相接地故障后,能快速准确切除故障线路,避免了间歇性电弧接地故障的发生,有效提高了系统的供电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场 电缆网 中性点 接地方式 消弧线圈 单相接地故障 Simulin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5kV配电网铁磁谐振抑制措施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王蝶 马晋佩 田金虎 《电工技术》 2014年第11期10-12,共3页
针对某局35k V配电网多次发生因铁磁谐振过电压、过电流导致的TV事故,基于电磁暂态计算软件(ATPEMTP),搭建35k V配电网仿真模型,对比目前较常见的谐振抑制措施,综合各措施的优点进而提出适合该局35k V配电网的谐振抑制措施。
关键词 配电网 铁磁谐振 抑制 过电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来宾供电局10kV配网铁磁谐振抑制措施应用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邓军 马晋佩 《山西电力》 2016年第2期38-41,共4页
基于电磁暂态仿真软件(EMTP-ATP),研究10 k V配网铁磁谐振过电压、过电流水平,分析其影响因素,如三相不同期合闸、单相接地故障消失时刻、系统对地电容值大小等,进而比较分析不同谐振抑制措施的抑制效果,为提高配电网的供电安全提供参... 基于电磁暂态仿真软件(EMTP-ATP),研究10 k V配网铁磁谐振过电压、过电流水平,分析其影响因素,如三相不同期合闸、单相接地故障消失时刻、系统对地电容值大小等,进而比较分析不同谐振抑制措施的抑制效果,为提高配电网的供电安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磁谐振 消谐措施 仿真软件AT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kV配电网内部过电压研究
9
作者 王洪授 邹伟 +3 位作者 邱建平 刘渝根 骆仁意 马晋佩 《电工电气》 2015年第8期30-35,共6页
针对某变电站10 k V配电网内部过电压频发现状,利用ATP-EMTP计算了投切电容器组、铁磁谐振的过电压水平,提出了相应抑制措施。研究表明:切除电容器组过电压水平高于投电容器组,其两相重燃过电压高达3.6 p.u.,建议加避雷器限制;对地电容... 针对某变电站10 k V配电网内部过电压频发现状,利用ATP-EMTP计算了投切电容器组、铁磁谐振的过电压水平,提出了相应抑制措施。研究表明:切除电容器组过电压水平高于投电容器组,其两相重燃过电压高达3.6 p.u.,建议加避雷器限制;对地电容较小时系统易发生基频谐振,大于0.2μF时发生分频谐振,采用励磁特性较好的PT能有效抑制铁磁谐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内部过电压 投切电容器 铁磁谐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