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发生脑血管意外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接受手术治疗的168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临床资料,记录患者的一般情况(年龄、性别、BMI、烟酒史)、有无脑血管意外史、高血压病史、术中血压情况、麻醉方法、麻醉药物...目的探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发生脑血管意外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接受手术治疗的168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临床资料,记录患者的一般情况(年龄、性别、BMI、烟酒史)、有无脑血管意外史、高血压病史、术中血压情况、麻醉方法、麻醉药物、术前颈动脉检查结果等,观察患者在围术期发生脑血管意外的情况,根据患者的病情进展分为脑血管意外组与无脑血管意外组,分析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发生脑血管意外的危险因素。结果168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中有25例围术期发生脑血管意外,143例未出现脑血管意外。单因素分析显示,2组患者中是否BMI≥24 kg/m2、有无脑血管意外史、有无高血压病史、术前有无颈动脉狭窄、是否全身麻醉、术中是否应用麻醉药物≥3种、术中血压是否≥140 mm Hg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BMI≥24 kg/m2、有脑血管意外史、高血压病史、术前颈动脉狭窄、全身麻醉、术中应用麻醉药物≥3种、术中血压≥140 mm Hg是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发生脑血管意外的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BMI≥24 kg/m2、有脑血管意外史、有高血压病史、术前颈动脉狭窄、全身麻醉、术中应用麻醉药物≥3种、术中血压≥140 mm Hg是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发生脑血管意外的危险因素,临床医师在术前应充分了解患者的病史,并根据其实际病情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案,合理控制患者的血压水平,并做好预防性治疗,以保障患者围术期安全,避免脑血管意外的发生。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RAS)临床路径在创伤骨科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行手术治疗的100例老年髋部骨折、中青年桡骨远端骨折及踝关节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围术期是否行ERAS将患者分为非ERAS组与ERAS组,每组各50例。比较2...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RAS)临床路径在创伤骨科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行手术治疗的100例老年髋部骨折、中青年桡骨远端骨折及踝关节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围术期是否行ERAS将患者分为非ERAS组与ERAS组,每组各50例。比较2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VAS评分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2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非ERAS组相比,ERAS组的首次进食时间和下床活动时间较早,住院时间较短,非手术住院费用明显减少(P均<0.001)。术后第24 h、48 h,ERAS组患者VAS评分均低于非ERAS组(P均<0.001),2组术后72 h 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RS组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非ERAS组(P<0.001)。结论ERAS应用于创伤骨科手术患者围术期管理中,能够缓解患者术后初期疼痛感,减少并发症发生,有助缩短康复进程,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发生脑血管意外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接受手术治疗的168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临床资料,记录患者的一般情况(年龄、性别、BMI、烟酒史)、有无脑血管意外史、高血压病史、术中血压情况、麻醉方法、麻醉药物、术前颈动脉检查结果等,观察患者在围术期发生脑血管意外的情况,根据患者的病情进展分为脑血管意外组与无脑血管意外组,分析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发生脑血管意外的危险因素。结果168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中有25例围术期发生脑血管意外,143例未出现脑血管意外。单因素分析显示,2组患者中是否BMI≥24 kg/m2、有无脑血管意外史、有无高血压病史、术前有无颈动脉狭窄、是否全身麻醉、术中是否应用麻醉药物≥3种、术中血压是否≥140 mm Hg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BMI≥24 kg/m2、有脑血管意外史、高血压病史、术前颈动脉狭窄、全身麻醉、术中应用麻醉药物≥3种、术中血压≥140 mm Hg是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发生脑血管意外的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BMI≥24 kg/m2、有脑血管意外史、有高血压病史、术前颈动脉狭窄、全身麻醉、术中应用麻醉药物≥3种、术中血压≥140 mm Hg是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发生脑血管意外的危险因素,临床医师在术前应充分了解患者的病史,并根据其实际病情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案,合理控制患者的血压水平,并做好预防性治疗,以保障患者围术期安全,避免脑血管意外的发生。
文摘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RAS)临床路径在创伤骨科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行手术治疗的100例老年髋部骨折、中青年桡骨远端骨折及踝关节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围术期是否行ERAS将患者分为非ERAS组与ERAS组,每组各50例。比较2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VAS评分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2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非ERAS组相比,ERAS组的首次进食时间和下床活动时间较早,住院时间较短,非手术住院费用明显减少(P均<0.001)。术后第24 h、48 h,ERAS组患者VAS评分均低于非ERAS组(P均<0.001),2组术后72 h 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RS组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非ERAS组(P<0.001)。结论ERAS应用于创伤骨科手术患者围术期管理中,能够缓解患者术后初期疼痛感,减少并发症发生,有助缩短康复进程,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